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让灵霜感到意外、让唐寅大失所望的是,贞国的中央军竟然刻意避开了风玉联军西进的路线,而是取道从固平郡和信丰郡之间奔往仓林郡,贞军的突然改道而行是唐寅和灵霜乃至肖轩、邵方、越泽、黎昕诸王都没有想到的事。

    除了以唐寅为首的风军外,六国联军有五国国君不愿意和贞军主力打正面,反过来说,贞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贞国上将军顾安民也做了周详的考虑,风玉联军和川莫联军兵分两路,齐头并进,他当然可以选择其中一支交战,但仔细想想,无论他选哪支联军,仗都不好打。

    风玉联军中有风军,骁勇善战、战风刚烈是出名的,当初还成功抵御住上百万的联军入侵,其战力完全不是贞军之下。

    而川莫联军当中有川军,贞军以前和川军经常接触,对川军的实力也再了解不过,川军的战力虽然未必比贞军强,但装备精良,大型的对战器械极多,整体协调能力也强,善于做军团战。

    和这两支联军交锋,顾安民都没有必胜的把握,选来选去,他选中了安桓联军。

    首先,安桓联军实力最弱,与其交战,仗会好打很多,其次,安桓联军对贞人异常凶残,滥杀无辜,在贞国无恶不作,贞军将士们也打心眼里憎恨平时安顺可一旦得势就变本加厉报复贞国的安桓联军。

    出于这些考虑,顾安民决定兵行险着,避开风玉联军和川莫联军,由固平和信丰两郡之间插入仓林,直击龟缩在仓林郡境内的安桓联军。

    顾安民的用兵也当真称得上是匪夷所思,大胆到了极点。

    走两郡之间,很容易遭受到风玉联军和川莫联军的两面夹击,一旦两军分从南北来攻,四十万的贞国中央军就得荡然无存。

    但事实上证明,顾安民赌对了,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重重的六国联军根本没有协调性可言,对于走固平郡和信丰郡之间的贞国中央军,风玉联军没有理会,川莫联军也没有理会,浩浩荡荡的四十万贞军就在风玉联军和川莫联军的眼皮子底子顺利通过,如同一把刀子似的,直直插进了仓林郡。

    等安桓联军那边得到紧急军情的时候,以顾安民为首的贞国中央军业已进入仓林郡境内,并象旋风一般,向两军的营地直*过来。

    听闻到贞军突然攻打过来的消息,越泽和黎昕都慌了手脚,两人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贞军主力不是应该正和风玉联军交战吗?怎么就突然在仓林郡冒出来了呢?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不解归不解,越泽和黎昕可都不是唐寅,也没有唐寅那么大的胆量和信心,敢与四十万众的贞军做正面交锋。

    二人紧急传书唐寅、灵霜、肖轩和邵方,请求他们四军赶快撤回来援救安桓联军。

    风水轮流转,转的就是这么的快。现在的安桓联军简直就是先前风玉联军的翻版,四处救援,不敢力敌贞军。

    接到他二人的求救书信,肖轩嗤之以鼻,随手揉了个团,扔了。与之相比,邵方反倒显得没那么绝情了,肖轩的态度令他大皱眉头,疑问道:“肖王兄难道不打算救援安桓二军?”

    “救?怎么救?”肖轩质问道:“现在你我两军已经推进到信丰郡腹地,现在再回仓林郡救援,得耽搁多少时间?耽搁的这些时间,得让贞国又集结起多少的中央军?再者说,我们现在撤退,信丰郡的地方军会放我们安然离去吗?我军辎重如此之多,一旦贞军追杀上来,得损失掉多少?这次,就当给安桓两军一个教训,让他们明白,在后面做缩头乌龟也不是那么安全的。对阵贞军,他们能打就打,打不了也是他们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

第十集 第二百六十章

    第二百六十章

    肖轩所考虑的问题也很实际,他和唐寅的想法基本一样,灭贞必须得快速,绝不能让贞国朝廷有充裕的时间召集起全国各地的大军,如此一来,对贞之战将是难加难…

    另外,川军的辎重实在太多了,攻城器械、对阵器械等等的这些大型武器在提升川军战力的同时,也使其行动变得异常迟缓,正如肖轩自己所说,现在川军想退出信丰郡,军中的辎重很容易遭受到信丰郡地方军的偷袭。

    出于种种的考虑,肖轩放弃回救安桓联军,不过,他倒不担心安桓联军真会被贞军打散,甚至是歼灭,因为仓林郡和安桓两国都有接壤,两国的后备大军随时可以进入该郡,贞军固然厉害,但安桓两国也可以使用人海战术打赢贞军。

    同样接到求救传的唐寅和灵霜反应可谓是截然相反。

    灵霜又是偷笑又是暗爽,认为安桓联军恶有恶报、自作自受,如果当初肯来援助己方,现在他们已经在固平郡了,何止于被贞军堵在仓林,所以己方绝不应该回撤救援他们。

    而唐寅的意见则和灵霜正好相左,认为己方应该立刻去救援安桓联军。安桓联军虽然未前线,但对于六国联军而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他们真被贞军击溃,不仅己方的后勤补给线断了,而且仓林郡也会被贞军重新夺回去,到时风玉联军和川莫联军就成了深入贞国腹地的孤军,形势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灵霜不赞同唐寅的说法,如果真象他说的那样,川莫联军又岂会对安桓联军的求救视而不见,定要有所行动才对,可是现在他们所得到的消息,川莫联军还在西进,根本没有回撤救援的意思。

    唐寅对此也表示难以理解,但川莫联军能坐视不理,并不代表风玉联军也可以这么做,为了自身的安危考虑,他还是坚持回撤,救援安桓联军。唐寅和灵霜在要不要回救安桓联军这个问题发生很大的分析,各不相让,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唐寅也失去了耐性,直接向灵霜表示,要不他二人也采用分兵的战术,玉军继续西进,风军回撤救援。

    一听要分兵,让玉军自己单独西进,灵霜的态度立刻软化下来。

    没有办法,这并非灵霜骨头软,但是玉军实在没有那个实力。即便不西进,仅仅是在原地驻扎,玉军都未必能抵挡得住固平郡的地方军。

    在唐寅的坚持之下,灵霜只能无奈地选择妥协,风玉联军也随之从固平郡缓缓向仓林郡回撤。

    之所以是缓慢回撤,这也是唐寅的意思,他是在等,等安桓联军和贞军先交手,看看战况如何,如果安桓联军得胜,风玉联军赶回去就顺势来个棒打落水狗,如果安桓联军失利,风玉联军到时再出现,无疑如雪中送炭,其效果也比双方未开战时要好得多。

    且说以顾安民为首的贞军,几乎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安桓联军的大营展开了猛攻。

    双方是四十万对四十万,兵力相当,安桓联军处于守势,将士们有营寨做依仗,占有地利的巨大优势,贞军则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按理说,安桓联军应占有主动才是,但战局却恰恰相反,进攻的贞军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优势,对偌大的安桓联军大营展开了大开大合的围攻之势。

    双方仅仅交战了一午,安桓联军便已损失惨重。

    尤其是安军,将士们佩带着当时最坚固最华丽的盔甲,用着当时最锋利最优良的精钢武器,但对阵装备落后的贞军时,往往是一击即溃,守于寨墙的将士成群成批的向下溃败。

    本来与之并肩作战的桓军还有些战斗力,但受到不堪一击的安军的影响,战力也随之锐减,一午的激战下来,安桓联军的大营被贞军攻破了不下六次,好在后来两军又拼死拼活地抢了回来,不然,安桓联军将败得更快。

    天至中午的时候,贞军暂时撤退,全军将士在安桓联军的大营外就地扎营休整,养精蓄锐,准备给予安桓联军最致命的一击。

    另一边,安桓联军的大营则是死气沉沉,士气低落,大营里伤兵的哀号声倒是传得震天响,这让本就畏惧贞军的安桓两军将士也变得更加恐慌了,许多年岁轻轻没过战场的士卒已吓得哆嗦成一团,连武器都抓不稳。

    中军帐内,越泽和黎昕正在大发雷霆,连连向部下质问,为何风玉联军还没到?不是说已经回撤了吗,怎么还没有赶过来?

    安、桓众将一各个耷拉着脑袋,大气也不敢喘。他们所了解的情况并不比越泽和黎昕多,至于回撤援助的风玉联军为何到现在还没到,他们又哪能知道原因。

    正当越泽和黎昕对部下众将发火的时候,两军的伤亡统计出来了。经过小半天的战斗,安军伤亡两万左右,桓军的伤亡也在两万以,两军合计的伤亡快到五万人了。

    听完己方的战损,越泽激灵灵打个冷战,对黎昕说道:“王弟,我看……再这么打下去,风玉联军还未到,你我两军的将士就要先打光了。”

    黎昕这时候也没辙了,他疑问道:“王兄的意思是……”

    “突围!”越泽惨白着脸,颤声说道:“只有突围出去,你我二人才有活路啊!不然让贞军杀进来,你我……恐怕谁都活不成!”

    闻言,黎昕伟岸的身躯也是一震,想到近日来桓军在贞国的所作所为,自己若是落到贞军手,还指不定要受多少的折磨呢。

    他艰难地咽口唾沫,连连点头,应道:“王兄所言有理!就……就依王兄之见,我们突围出去!”

    听他俩都决定向外突围,两军的众将不约而同地咧了咧嘴。

    桓国的将军尚沅急忙说道:“两位君,万万不可突围啊!我方守于营内,还有营寨可做依仗,一旦突围出去,可就无险可守了。再者说,我方辎重甚多,跑不过轻装阵的贞军,还望两位君收回成命,安守营寨!”

    安桓联军大营里的辎重何止是多,完全可用数量庞大来形容,六国联军的补给全都在这里,包括粮草、军饷、军备、物资等等,要带这许多的东西突围,和自杀没什么区别。

    其他众将也纷纷相劝,要越泽和黎昕再等等,可能风玉联军即刻就到。

    可越泽和黎昕养尊处优惯了,没有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于旁人身的胸襟和胆量,风玉联军即刻就到还好,可万一没到呢?等己方和贞军拼成伤亡惨重的时候,想突围都突围不出去了。

    这两位贪生怕死的王公意见一致,不管下面的将领们如何劝说,就是打定了主意,必须立刻突围,至于拖累人的辎重,全部放弃,全军轻装突围,突围的方向是东面的川国境内。

    越泽和黎昕打算向东方突围,逃到川国避难,说来也巧,当贞军展开第二次围攻的时候,四面八方的进攻都很凶猛,唯独东面这边的攻势较弱,投入战斗的贞军数量也最少。

    如此天载难逢的机会越、黎二人又怎会错过呢?二王双双下令,打开东营门,全军向东突围出去。

    很显然,贞军也没料到安桓联军会突然杀出营来,在东面作战的贞军被突如其来的安桓联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准备不足之下,东面的贞军很快便向南北两侧溃散。

    安桓联军见机不可失,全军一鼓作气冲出营寨,向东逃窜。

    越泽和黎昕本以为己方时机抓得巧妙,终于突围成功了,哪里想到,贞军之所以在东面投入的兵力薄弱,完全是顾安民给他们下的圈套。

    通过午的交战,顾安民已看出来了,安桓联军仅是徒有其表罢了,实则羸弱不堪,根本不是己方的对手,加越泽和黎昕都是君主,生性懦弱,贪生怕死,在战局如此被动的情况下,他二人很可能会有突围的打算。

    与其让安桓联军有营寨做倚仗死守,还不如将其放出来,让敌人失去地利的优势,对己方而言仗也就更好打了。

    出于这样的算计,顾安民有意减弱东边的攻势,故意留给安桓联军突围的机会。

    还真被他算对了,越泽和黎昕这对怕死鬼兼倒霉蛋果然当,率领安桓联军由东面突围出去。

    突出了重围,安桓联军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疯狂地向川国方向逃窜。

    两军是跑一道,伤兵也丢了一道,现在生死存亡关头,人人都在逃命,哪里还能照顾得受伤的同袍兄弟。

    结果,安桓联军仅仅逃出了十里远,前方突然战鼓喧天,喊杀声四起,十万之众的贞军仿佛从天掉下来似的,堵住了安桓联军的去路。

    越泽和黎昕看罢,直吓得魂飞魄散,这时候他二人总算是意识到了,自己中了贞军的诡计。他二人急急下令,后军后队变前军,全体撤回大营,可是哪里还来得及。

    以顾安民为首的三十万贞军已兜着安桓联军的屁股追杀来,并没有急于进攻,一前一后两波贞军汇合到一起,把三十余万众的安桓联军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第十集 第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在越泽和黎昕的命令下,安桓联军做出了愚蠢至极的决定,放弃守营,全军突围,结果在向外突围时中了贞军的圈套,被四十万的贞军团团包围。

    雪加霜的是,安桓联军很快便看到己方大营那边浓烟滚滚,即便是在十里之外,仍能看到天边象被烈火烧红了似的。

    联军大营里囤积的物资实在太多了,多到贞军想抢都抢不完,顾安民又不甘心把这么巨大的物资全留给六国联军,最后下令,一把火烧了大营。

    可怜六国联军的辎重,在贞军的一把大火之下化为灰烬,荡然无存。

    大营起火,安桓联军彻底没了退路,在被贞军团团包围的情况下,两军将士也只能拼死一战了。

    双方的战斗打得激烈,由白天杀到黑夜,又由黑夜战至天明。双方尽百万大军的鏖战,规模宏大,场面也惨烈,双方的死伤都不在少数。

    安桓联军战力是不如贞军,但那是正常情况下,而现在的情况是两军已陷入绝境,除了拼死一搏再无它路。狗急跳墙!一人拼命,三人不敌,何况安桓联军有整整三十多万人。

    经过一昼夜的激战,贞军的伤亡接近了十万,安桓联军的死伤更高达十五、六万之众,战场几乎已看不到干净的空地,到处都是血流成河,到处都有数之不尽的尸体,残肢断臂、残兵损甲,散落满地。

    一场大战暂时停歇下来,原本四十万众的安桓联军现在仅仅剩下半数,可战之兵勉强还有二十万。

    恶战期间,越泽和黎昕不是不想向外突围,而是真的突围不出去,贞军的包围圈如同铁桶阵似的,无论安桓联军的突围如何凶猛,但最终都是被贞军一一阻挡回去。

    仗打到现在,越泽和黎昕都已感到绝望了,期待援军的到来似乎已不太可能,而以己方的实力,又不可能是贞军的对手,现在留给安桓联军的好像只剩下了一条死路。

    越泽和黎昕甚至想到了主动缴械投降,但二人的想法立刻遭到部下们的反对,国君投降,这等奇耻大辱哪是安、桓两国可以承受的?不仅安、桓两国的颜面尽失,甚至连川、风、莫、玉四国也会羞于与安桓为伍。

    按照安、桓两军将领们的意思,现在只能死战倒底,如果能等到援军的到来,己方还有活命的希望,若是等不到,也只能尽忠报国,杀身成仁了。

    在众将的一致反对下,越泽和黎昕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打消了投降的想法,硬着头皮往下坚持。

    而此时来援的风玉联军已经进入仓林郡,也听说了安桓联军被困的消息,不过风玉两军并没有直接往这边赶,而是分兵多路,绕道而行。

    当然,这也是唐寅的主意。他这么做出于两点考虑。分兵多路,可化整为零,便于隐藏己方的行迹,其二,他想针对贞军实施个反包围。

    贞军能围困住安桓联军,唐寅打算己方效仿贞军,来个以彼之道还使彼身,在贞军包围圈的外围围困住贞军,争取把这支贞国中央军全歼。

    灵霜有对他的决定提出异议。他的想法固然是好,但耽搁的时间太长,她担心安桓联军未必能坚持那么久。

    唐寅则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安桓联军既然能与贞军鏖战一昼夜,说明还是有些实力的,现在被到绝路,定会爆发出全部的潜能,再坚持个两三天都是没问题的。

    最后灵霜拧不过唐寅,只好接受他的建议,再冒一次险。

    安桓联军在与贞军的战斗中到底还能不能再坚持两三天,没人知道,不过接下来贞军的进攻倒是放缓了。

    从西汤一路急行到仓林郡,先是攻营,后是恶战,贞军下业已疲惫至极。

    即便顾安民也看出己方将士的体力已到极限,再强攻下去,恐怕非但歼灭不掉安桓联军,自己这边的伤亡将会极大。所以他放弃了急于求成的猛攻,而是选择了更稳妥的困,安桓联军轻装突围,所带口粮有限,顾安民相信,不出三天,安桓联军就得断粮,五天之内,安桓联军的战力就得锐减大半,到时己方业已养足精神和体力,再进攻,将手到擒来。

    他估计得一点都没错,甚至还有些高估的安桓联军的粮草,停战的第二天晚,安桓联军就断水了,等到第三天的时候,二十万的残兵已开始出现大范围的断粮。

    对于安桓联军而言,刚刚开始的断水断粮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周围堆积如山的尸体无从清理。几天来,尸体在阳光下暴晒,腐烂得极快,引来漫天的蚊蝇,蛆虫遍地,很快,二十万的残兵就有将士们病倒的现象发生。起初还只是偶尔出现几例,可接下来,将士们开始成群成片的病倒,因无药医治而活活病死的士卒不知有多少。

    整个战场,臭气熏天,不管是里面被困的安桓联军还是外围的贞军,平时人们都以汗巾蒙面,遮住口鼻,即便如此,仍挡不住飘荡中空气令人作呕的恶臭味。

    当安桓联军已坚持到无法再坚持的地步,下都已绝望地坐以待毙之时,顾安民终于决定,全军进攻,给予敌人最致命也是最后的一击。

    可是贞军的攻势还未来得及发动,千钧一发之际,在其后方,轰隆声阵阵,尘土扬起多高,一支数万人组成的骑兵突然出现,并向贞军阵营猛冲过来。

    听闻消息的顾安民大吃一惊,他不知道突如其来的敌人是哪国的军队,慌乱之中,他令手下大将杨英率军五万,阻拦突然出现的敌军。

    杨英在贞国也算是知名的猛将,不过这次他倒霉地碰了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