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誉眼珠转了转,喃喃道:“叔父所言也有道理。”

    邵俊心中一动,忙道:“贤侄,这次你一定要帮我啊!”

    邵誉一笑,问道:“不知叔父让侄儿帮你什么?”

    邵俊正色道:“天子已知邵方弑父夺位之事,亦是气愤至极,现已罢免邵方的王位,并册封我为莫王。可邵方公然违抗天子之命,拒不退位,风国这次助我讨伐邵方,也是奉天子之命。贤侄,邵方就是个六亲不认的疯子,又公然与天子为敌,你为他做事,早晚要受其害,不如投靠于我,你我叔侄二人也可重振莫国!”

    对邵俊这番话,邵誉一点都不意外,他早就猜到邵俊冒险前来就是要劝降自己。他故意面露难色,说道:“叔父,并非侄儿不想帮你,而是侄儿也有难处。先不说大王的王位得之正与不正,但在莫国,大王的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另外,上次风军进攻凤阳,损兵折将甚重,听说连风王殿下的爱将也死于两军阵前,我若投靠于你,风王殿下又怎会放过我呢?”

    “这……”邵俊当然没忘记李胜死时,唐寅出离愤怒的样子,现在邵誉说起此事,他还真无话可说。

    这时候,蔡圭突然开口说道:“邵大人尽管放心,两军对阵之时,死伤在所难免,我家大王也绝不会因为此事而怨恨邵大人!”

    邵誉挑起眉毛,对上蔡圭的目光,上下打量他片刻,淡然问道:“蔡大人能代表风王殿下说话?”

    蔡圭几乎连想都没想,点头应道:“没错!在下奉大王之命前来,也完全可以代表大王做出抉择。”

    呦!好大的口气啊!邵誉下意识地问道:“不知蔡大人在风国是何官职?”

    蔡圭接道:“掌管宁北八郡。”

    见邵誉面露惊讶之色,蔡圭继续说道:“我蔡家深受大王厚恩,掌管宁北八郡的一切事务。大王仁慈,胸怀若谷,只要真心实意的为大王做事,大王绝对会不计前嫌,我蔡家就是个例子。”

    这话若由旁人来说,可能还会让人觉得是虚伪之词,可由蔡圭的口里说出来,可信度就要高得多了。

第148章

    邵誉对宁北八郡的情况再不了解也知道目前掌管大局的是蔡家,他本以为蔡圭只是风国一无名小卒,没想到竟然是蔡家的人,想必唐寅派他随邵俊一同前来,也是为表明心意。

    他和身边的李亭对视一眼,而后含笑说道:“不知是蔡公子,失敬失敬!”

    蔡圭笑道:“邵大人客气了!”顿了一下,他又正色说道:“弃暗投明,是邵大人唯一的出路,继续站在邵方那一边,早晚要被他害死。”

    邵誉故作惊讶,疑问道:“蔡公子此话怎讲?”

    蔡圭说道:“邵方为保自己的正统地位,大肆杀害邵氏家族,邵大人认为邵方能容得下你吗?”

    李亭接话道:“可是就在不久之前,大王还特意给西山郡发来文书,称赞大人是忠于莫国、忠于大王的忠良。”

    蔡圭笑了,说道:“难道李亭先生看不到那是邵方的安抚之策?现在邵方一边要对玉国用兵,一边又要和我大风交战,最怕的便是内部生乱,他现在安抚邵大人,是希望自己的后院不要起火,而一旦等他空出手来,只怕,邵大人也会步众多被害同族宗亲的后尘!”

    “对、对、对!”邵俊急忙附和道:“蔡大人所言有理,贤侄可要三思而行啊!”

    邵誉的头脑哪是邵俊能比得了的,邵方是什么心思,他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背叛邵方,倒戈向风国,对于他而言也确实是条出路,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如此隆重的迎接邵俊了。关键是事关重大,他现在要做出的抉择关系到整个西山郡以及他全家老小的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考虑,不到最后一步,他也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在他看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两边都不得罪,给自己留两条路,无论双方谁输谁赢,他都不至于被*上绝路。

    邵誉的想法得到他的心腹谋士刘亭的大力支持,刘亭认为他现在即不能与邵方公然撕破脸,也不可一味的和风国方面死硬到底。

    他面露难色,冲着邵俊摇头苦笑,说道:“叔父,并非侄儿不念同宗之情,而是侄儿也有自己的苦衷,此事……侄儿还得再仔细斟酌斟酌。”

    他没有一口拒绝自己的招降,邵俊就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敢*他太急,连声说道:“是、是、是!这毕竟是件关系到贤侄前程的大事,仔细斟酌也是应该的。”

    蔡圭暗叹口气,这个邵俊,到底还知不知道自己是站在哪一边的?现在他也大致明白了邵誉的心思,他想做墙头草,两边倒,两边都不得罪,给自己留两条退路,这样的人也最难缠,好在自己早就预想过这样的情况,并做了相应的准备。

    他微微一笑,别有深意地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邵大人对邵方念及情谊,只怕,邵方可不会对邵大人手下留情啊!”

    邵誉和刘亭同是一皱眉,问道:“蔡公子此话怎讲?”

    蔡圭慢悠悠地说道:“韩忠、元恬二人不向东跑,不向南跑,偏偏向西跑,逃进西山郡,这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谁都说不清楚啊……”他点到为止,故意留给邵誉和刘亭遐想的空间。

    邵誉和刘亭一愣,而后仰面大笑,说道:“我西山郡地势险要,韩、元两位大人跑到西山郡避难,也是在情理之中。”

    “是吗?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蔡圭淡笑着说道。

    邵俊、蔡圭二人造访西山郡,得到邵誉的热情接待,后者将两人奉为上宾,又是派专人保护,又是派专人侍候,让两人在凤阳安安稳稳地住下来。

    可是他俩住在凤阳的这段时间里,虽说邵誉每天都是好酒好菜的款待,但就是不提正事,也从未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很明显,他是在拖,希望能拖到局势明朗的那一天再做选择。如果风国胜券在握,他便顺势接受邵俊和蔡圭的招降,倒戈向风国,如果莫国赢了,他也不吃亏,到时把邵俊和蔡圭一杀,拿他二人的人头向邵方邀功。反正无论双方谁输谁赢,他都有路可走。

    对于邵誉的心思,蔡圭了如指掌,邵誉想拖延时间,反而正合他的心意另一边的镇江可不象凤阳这么平静。西山郡倒戈向风国的传言不胫而走,流言四起,闹得人心惶惶。这时候,天眼和地网的探子又秘密找到太傅张荣。

    这天,散朝之后张荣刚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府内的下人便进来禀报,说外面有两名自称商人的中年人求见。

    身为太傅,又深得大王的器重,每天到张荣府上拜访的宾客极多,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有,这并非稀奇之事。不过今天张荣的心情不佳,莫安联军在玉国势如破竹,可风军在莫国北方的推进也同样无法阻挡,北方战事吃紧,邵方震怒,朝堂上下一片紧张,身为重臣的张荣也深感压力。

    听闻拜访之人的名字甚是耳生,张荣心烦地挥挥手,说道:“不见不见。”

    报信的下人把一封信纸递到张荣面前,低声说道:“大人,求见之人说,大人见了这封信,自然会见他二人。”

    “哦?”张荣接过信纸,展开一瞧,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小人愿奉送千金,只求一见太傅大人。

    张荣这辈子最大的弱点就是贪财,见来人肯送自己千金,心头顿是一动,他站起身形,边向后走边面无表情地说道:“把他二人带到书房。”

    “是!大人!”

    报信的下人答应一声,一溜小跑的出去了。

    张荣换好便装,在书房里坐等时间不长,下人从外面领进来两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这两位倒也机灵,见到张荣,急忙上前,必恭必敬地深施一礼,说道:“小人梁仁(刘阳),见过张大人。”

    “恩!”张荣安坐在塌上,动也没动,只是随意地瞄了二人一眼,然后又低下头来,继续看手中的书卷,同时轻描淡写地问道:“你二人求见本官有何事?”

    自称梁仁和刘阳的两名中年人互相看了一眼,前者开口说道:“张大人,小人冒昧拜访,是有事相求。”

    张荣一点也不意外,能找上自己的十之**都是有事相求的。他随口问道:“听说你二人是商人?”

    “是的,张大人。”

    “做什么生意的?”

    “马匹。”梁仁小声回道。

    是马商!张荣放下书卷,重新打量他二人。在当时,能做马商的都是很有势力的大商人,赚的也是暴利,钱财自然不在话下,一向贪财的张荣也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揽财的机会来了。

    “说说吧,你二人有何事相求?”

    “这……”梁仁和刘阳显得有些迟疑,支支吾吾,久久未语,目光飘忽,不时地扫向左右。

    老奸巨猾的张荣明白二人的意思,他向左右的下人挥挥手,把他们都打发出去,然后笑道:“有什么难言之隐,现在可以说了。”

    “可是……”梁仁和刘阳又把目光投向张荣身后的两名贴身侍卫。

    张荣回头瞧瞧,淡然说道:“这两位是本官的门客,也是本官的心腹,无须多虑,但说无妨。”

    听他这么讲,梁仁终于开口说道:“张大人,其实我和刘兄是和风国做马匹生意的。”说完话,他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张荣,等他的反应。

    张荣脸色先是一变,但很快又恢复正常,他冷笑一声,说道:“你二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向敌国兜售马匹,其罪当诛!”话是这么说,但张荣的脸上没有任何气愤的表情,他身后的侍卫也没有上前捉拿梁、刘二人的意思。

    梁仁和刘阳对视一眼,后者从怀中掏出一卷纸张,双手捧着,向张荣近前走去。这时候,张荣背后的一名侍卫健步上前,把他挡住,然后接过他手中的纸卷,翻看片刻,未发现异常,这才转回身,必恭必敬地递交给张荣。

    张荣接过,解开上面的细绳,将纸卷展开,低头一瞧,好嘛,原来是一叠银票卷在一起。他瞄眼第一张,那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随手从中又抽出一张,也是一千两的银票,不用再细看,这一叠银票全是一千两的,草草估算,银票在二十张以上,也就是说,这是超过两万两的银子。

    好大的手笔啊,一出手就拿出两万多两银子,这二人可真不简单!张荣不动声色,把银票重新卷好,轻轻往桌案上一放,用手拍了拍,疑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两万五千两银子只是小人和张大人初次见面的一份见面礼而已,只要张大人肯帮小人的忙,小人另有重礼送上。”梁仁含笑说道。

    张荣眼珠转了转,心思急转,沉默好一会,回头看向身后的两名侍卫,以眼神询问,他二人会不会灵武。在梁仁和刘阳刚进书房的时候,两名侍卫便已用过洞察,此时张荣问起,两人很肯定地摇摇头,表示对方二人不具灵武修为。

    见状,张荣放下心来,稍微抬了抬手,向外摆摆。两名侍卫会意,双双走出书房。等他二人离开,书房里仅仅剩下张荣、梁仁、刘阳三人。张荣含笑说道:“现在,有什么话两位可以直说了吧?”

第十集 第一百五十一章

    凤阳。

    这天邵誉还和往常一样,又主动来找邵俊和蔡圭,吃酒玩乐。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邵誉兴致依然高涨,又让人找来歌姬和舞姬,为众人表演助兴。

    不过邵誉很快就发现,现场只有他和邵俊最投入,而蔡圭则在旁长吁短叹,一个劲的摇头。邵誉不解,放下酒杯,问蔡圭道:“蔡公子有什么忧心之事吗?”

    蔡圭抬头看看邵誉,嘴角动了动,最后还是没说话,拿起酒杯,一扬头,把杯中酒水喝个干净。见他这副欲言又止的表情,邵誉心里更加疑惑,身子向蔡圭那边倾了倾,说道:“不知蔡公子有何难言之隐?”

    蔡圭垂首寻思好一会,方说道:“我是在为邵大人叹息。”

    邵誉愣住,茫然道:“此话怎讲?”

    蔡圭说道:“邵大人已大难临头,还不自知?”

    此话一出,让另一边正醉心于歌舞表演的邵俊都大吃一惊,放下酒杯,顺手抹了抹嘴边的酒渍,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蔡圭。邵誉眉头大皱,强压心中的不快,问道:“我现在好好的,蔡公子为什么说我已大难临头?”

    蔡圭眨眨眼睛,目光向左右扫了扫。邵誉会意,拍了拍手,叫停歌舞的表演,然后挥手沉声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厅内的歌舞姬以及下人、丫鬟纷纷退出去,只有几名邵誉的贴身侍卫留下来。这时候,蔡圭才缓缓开口说道:“今天早上,大王派人来凤阳给我带了一封书信,邵大人应该知道此事吧?”

    早上是有风人来凤阳给蔡圭送书信,但邵誉可不知道书信是唐寅派人送来的,而且他不认为邵俊和蔡圭这两个光杆司令能在自己的地头上有什么作为,所以也未让人查看书信的内容。

    他想了片刻,点头说道:“我知道此事。”

    “邵大人请过目!”蔡圭从袖口里取出书信,递给邵誉。后者急忙接过,低头一看,脸色顿变。书信的内容并不多,但对他而言却太震撼了,上面是风国细作在镇江得到的情报,清清楚楚写着邵方已下达密令,罢免邵誉的一切官职和爵位,并让韩忠和元恬二人找机会捉拿邵誉,死活不计。

    邵誉拿着书信,足足有一柱香的时间没说出话来。邵俊见他神色有些不对劲,忍不住低声问蔡圭道:“蔡大人,大王的书信上写了什么?”

    蔡圭淡然说道:“殿下只管放心玩乐,其它诸事,由在下处理就好。”

    邵俊碰了个软钉子,自觉不是滋味,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吧嗒吧嗒嘴,拿起酒壶,自斟自饮。

    过了许久,邵誉呵呵一笑,把书信递还给蔡圭,说道:“这要么是谣传,要么就是贵国的离间之计吧?”

    蔡圭接回书信,xiao心的叠好,揣回怀中,幽幽说道:“我们的话,邵大人可以不相信,但是在生死攸关的问题上,邵大人可不能不防啊。在下言尽于此,邵大人好自为之!”

    他的话不痛不痒,可也让邵誉的心久久难以平静。这或许是风国的离间之计,可万一要是真的呢?现在韩忠和元恬统帅十五万大军都在凤阳,一旦突然发难,自己若毫无准备,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邵誉已没有再继续应酬和玩乐的心思,他站起身形,对邵俊和蔡圭拱手说道:“叔父、蔡公子,我突然想到还有些政务未处理完,先失陪了。”

    邵俊还未尽兴,见邵誉要走,恋恋不舍地说道:“有什么事情,贤侄可以让手下人去处理嘛!”

    邵誉心不在焉地说道:“事关重大,我必须得亲自去办,叔父,我明日再来拜会!”

    “那……好吧!”

    别过邵俊和蔡圭,邵誉快步走了出去,到了外面,挥手叫来一名侍卫,急声说道:“速速把刘亭先生找来见我!”

    离开行馆,回到凤阳的将军府,邵誉刚坐下,刘亭就从外面急匆匆走了进来,到了邵誉近前,躬身施礼,问道:“大人,出了什么事找xiao人找得这么急?”

    邵誉挥手把房中的侍卫都打发走,然后问道:“最近这段时间,韩忠和元恬二人可与朝廷有过联系?”

    “哦……”没想到邵誉会突然问起这个,刘亭想了一会,说道:“前些日子,朝廷曾给韩大人飞鸽传书。”

    “传书上写得什么?”邵誉紧张地问道。

    刘亭面露难色,说道:“那是盖有大王蜡印的传书,我等哪敢打开查看?!”

    邵誉跺了跺脚,问道:“就直接给韩忠了?”

    “是的!”刘亭呆呆地点下头,不解道:“大人,有什么问题吗?”

    邵誉腾的站起身,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说道:“今天早上,蔡圭刚刚接到风国在镇江探子的传书,称邵方已下密令罢免的我的官职和爵位,并让韩忠和元恬二人押我到镇江问罪。”

    “啊?”刘亭脸色大变,第一反应就是:“大人,这不会是风国的离间之计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邵方再愚蠢,再想致我于死地,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动我。”邵誉皱着眉头说道:“可万一要是真的呢?别忘了,和韩忠、元恬一同在凤阳的还有他俩的十五万大军,万一突然对我发难,我如何应对?”

    这倒是!刘亭缓缓点了点头,喃喃说道:“大人顾虑得没错,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们有凤阳天险,就算来敌再多,也能拒敌于家门之外,可一旦内部生luan,我们的形势就岌岌可危了。”

    邵誉问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大人何不找机会试探一下韩忠和元恬二人?若是心中有鬼,定会有所表露。”刘亭献计道。

    “恩!就按先生的意思办,明晚,我在府内设宴,请韩忠、元恬前来。”邵誉眼珠转动,低声说道。

    还没到第二天晚上,翌日上午,镇江方面又有传书到凤阳,上面依然是盖有邵方的蜡印,并且写有韩忠亲启的字样。

    镇江和凤阳之间的飞鸽传书是不可能直接传到韩忠手上的,要有凤阳方面转jiao给韩忠,不过书信上有邵方的印章,即便是邵誉也不敢私自开启,除非他公然造反,和莫国朝廷彻底决裂了。

    邵方的书信被原封不动地送到韩忠的手上,后者拆开一看,大喜过望,这是一封邵方亲写的密令,要他和元恬合力擒拿邵誉,若遇抵抗,将其直接斩杀亦可。

    韩忠早就怀疑邵誉的忠诚,早就看他不顺眼,现在大王亲自下令铲除此人,他怎会不高兴呢?而且这回有了大王的密令,也由不得元恬再前怕狼后怕虎了。

    他当即让人找来元恬,然后把邵方的密令给元恬过目。后者看过这封密令,整个心一直在往谷底里沉,脸色一会白、一会青,瞬息万变。

    见状,韩忠暗暗冷笑一声,问道:“元大人认为大王的密令有不妥之处?”

    不妥!天大的不妥!成功,群龙无首的西山郡将会内luan,失败,邵誉将会率领麾下倒戈向风国,若是按照密令执行,不管成功与否,对己方而言都是大大的不利。

    可是大王的指令已经下达了,不可能再更改,即便不妥,自己又能如何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