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之尊-第7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势至,未来星宿,祖菩提,无量慧佛……”端坐水月庵大殿的慈航道人心头流淌过这些造化大神通者的名称,有的是以往并称者,有的是后来成佛者,包含了西方极乐世界与菩提智慧净土两大派别,也就是说,菩提古佛不知为何暂时放下了嫌隙,于此事上全力相助阿弥陀佛。

    此时此刻,除了世间自在王佛与未来佛祖弥勒这两位造化圆满者,佛门高端势力倾巢而出,要以狮子搏兔之势拔掉真空家乡,让地上佛国占据满昔日大周疆土,真实界精华所在!

    哪怕有着灵山之劫,佛门终究底蕴深厚,在造化层次的大神通者数量上几倍于罗教!

    “即使当年无生老母拿到了封神榜,搬走了封天台,依靠于此,罗教神使的整体实力激增,可犹是如此,算上镇元子,也才三位造化,面对佛门的全力以赴,恐怕只有金皇亲自下场了。”慈航道人念头电转,分析着当前局势,“祂拿着唐三藏的遗蜕,能够利诱驱使无上真佛,双方有着对抗佛门的共同目标,此时应当已然一拍即合,但只要阿弥陀佛与菩提古佛不生别的罅隙,根本没有机会。”

    阿弥陀佛是当世最强彼岸之一,还掌控了伏皇,菩提古佛斩出的准提道人亦是有着弱彼岸的水准,两者联手,金皇再是惊采绝艳,再是已成道果雏形,再是有无上真佛相助,亦差了一截——别看之前彼岸交手时,阿弥陀佛不显山不露水,只是掌控伏皇这点让人惊惧,但祂的对手可是能一气化三清的道德天尊,即使因为末劫衰退不少,双方战成平手,也足见一斑。

    “这种情况下,金皇要保存真空家乡,只能希望外力相助了,掌教天尊不必说,魔佛、道德师叔与青帝都未必想见佛门势大难制。”慈航道人暗中叹了口气,今朝结局如何,非是自己能够揣测。

    就在这时,祂忽然心头一动,抬眼望向真空家乡,只见那里笼罩于整片天地间的神光白芒急速收缩,仿佛潮水般褪去,罗教敕封的神灵与原本的传教使者们被“退潮”诡异卷走,涌入了宛若迷梦的阴曹地府,重重禁制浮现,将它托入了混沌之中。

    “罗教就这么轻易放弃了真实界内的‘家乡’?”慈航道人微皱眉头,目现惊愕。

    都没经历封神之战般的交手,罗教就干净利落认输,撤出了真实界,只保留融入了原本真空家乡的阴曹地府?

    这样的变化委实出乎了祂的预料,也出乎了大势至、未来星宿佛等降临大神通者的预料,一时竟无反应,没有趁机占据疆土。

    地上佛国中央,弥勒端坐白莲之台,低声自语道:

    “这便是彼岸者的决断?”

    见事不可为,见这段未来难改,因此丝毫不拖泥带水的放弃了?

    到了这个地步,阴曹地府独立成界,且融入了真空家乡,算是无生老母道场的一部分,非大神通者们能够撼动分毫。

    一场眼见就要发生的神佛大战悄然化为了无形,真实界内的众多生灵浑然不觉自身刚才逃过了一劫。

    “不过依据罗教信众的极端,除非强行佛光渡化,否则必有大杀戮大罪孽……”慈航道人回过神来,忽然醒悟,“这便是掌教天尊让我下界救苦救难的真正意思?”

    …………

    真空家乡内。

    那尊纯白的佛陀突地绽放无量无边之光,纯粹到不容任何杂质,灿烂至造化大神通者都不能直视,祂低沉开口道:

    “为何不要我出手?”

    “为何对那些伪佛屈服?”

    不见边际的真空家乡深处,常年悬挂着一轮皎洁圆满的明月,清辉洒落,妙音传出,淡漠冰冷:“月满者亏。”

    无上真佛非天道怪物那样的疯狂混乱者,仅仅偏激极端,闻言闪过一个又一个的念头,大概明白了金皇的意思,此时此刻若与佛门开战,道德天尊、青帝、魔佛等恐怕不会立刻出手,而是会坐等罗教被打残,才阻拦佛门的壮大,遏制对方之势,如今罗教主动放弃,地上佛国一统原本大周界域,达到鼎盛状态,再消化几年,弥勒大愿便完成超过一半,有足够推动之力冲击彼岸。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不想眼睁睁看着佛门势大难制,看着阿弥陀佛更近道果,就是道德天尊、魔佛等彼岸来“求”金皇出手,与今日相反,主客易位。

    “那我们就耐心等待。”无上真佛想到要不了几年就能一战吞噬大部分伪佛,心头就仿佛沸水加火。

    圆满皎洁的明月不见丝毫涟漪,降下高渺之音:

    “光是等待,并不足够。”

    说话声中,真空家乡深处腾起了一阵玄黄色的琉璃净光,禅音佛唱回荡,衬托出一尊模模糊糊的金身佛陀。

    看到这一幕,无上真佛四周纯粹不容杂质的光芒剧烈晃动,带来真空家乡的明灭不定。

    祂激动难耐问道:“你还想做什么?”

    那是旃檀功德佛的遗蜕,那是唐三藏的金身!

    那轮明月忽然变得清晰,隐约能见金皇的身影,祂淡淡道:

    “所有彼岸都知我拿到了唐三藏遗蜕,能藉此利诱驱使你,这是一着明棋,难有出奇之处。”

    “我今日便将它直接给你,看你吞噬掉它,获得圆满后,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道果遗留的两大产物合一,应当有超过彼岸预见的变数。”

    “我拭目以待。”

    金身飞出,直投无上真佛而去,纯粹不容杂质的光芒顿时大盛,回荡着大极乐大欢喜之意。

    …………

    西方极乐净土中央,阿弥陀佛端坐十二品青色莲台之上,金身丈六,佛光完满。

    莲台下方,阿弥陀佛对面,立着一位精灵般的白裙少女,容颜精致到了极点,气质空灵幽艳,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露出了浅而俏美的梨涡。

    她笑吟吟双手合十道:

    “我家相公让我来聆听佛法。”

    阿弥陀佛双眼半开半阖,也不答话,直接说起了非想非非想的佛家玄妙。

    …………

    青冥之外,神游所在,宽袍大袖的韩广化作一道遁光,穿行于无边幽暗里。

    通过陆压,他再次与魔佛搭上了线,暂时摆脱了金皇制造的沮丧与绝望,按照提示,此番要前去寻找当初一梦四十年的世界,光阴刀劈出的宙光碎片!(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若我得证菩提

    不知飞遁了多久,韩广突地眼前一亮,看到了一片被朦胧微光笼罩的世界,庞大胜过之前所见的一切宙光碎片百倍千倍,传来莫名的熟悉之感。

    就是它了……韩广心中悸动,脸上反倒勾勒出悠然自得的笑意,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一梦四十年后,自身就再也无法感应到这处宙光碎片的存在,就连沟通万界他我时,亦未能察觉,仿佛真的是一场梦境。

    他降下遁光,隐去身形,悄然进入了玉皇山,所过之处,一切禁制宛若无物。

    “虚和遭诡异雷劫灰飞烟灭……恰好是我脱离‘梦境’,回归现实的时候,看来是哪位刻意抹消了我于这方世界的存在痕迹……”奉经阁内,韩广手捧玄天宗典籍,洒然自若地翻阅着,周围人来人往,看到他时都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反倒是守静道人,之后还证得了法身,直至几年前方寿尽坐化,葬入山岭……有点古怪……”

    韩广将典籍原样放好,背负双手,悠然迈步离开,刹那间便闪现于守静道人的陵寝外。

    陵寝不大,灰白为底,坟前立着石碑,书写着名讳。

    “好歹做过本座师父……”韩广似喟叹似自嘲了一声,依着玄天宗礼节行了一礼,这才越过层层禁制,踏入了陵寝内部,看到了停于中央的黑木棺柩,不知为什么,他的神识竟无法穿透这看似普普通通的黑木。

    “果然有古怪。”韩广轻笑自语,暗中全神贯注,右手往前一推。

    扎扎扎的摩擦声响起,棺柩盖子以异常沉重的姿态缓缓打开,露出了内里的场景:

    空无一物,空空荡荡!

    寿尽而亡的守静道人竟然不见了!

    韩广顿时有种寒气从脚底冒起的感觉,仿佛踏入了什么可怕致命的陷阱,遇到了自身无法反抗的古老强敌。

    就在这时,他眼前波光一闪,一口粼粼长刀自虚空里凸显了出来。

    光阴刀!

    元始天尊苏孟证道时遁走的光阴刀竟藏到了这里!

    韩广脑海里的念头百折千回,猛然明白了魔佛未曾说清楚的暗示,对着光阴刀微微一笑道:“有劳前辈传四个字给天帝,此乃魔佛所言。”

    他顿了顿,见光阴刀如同岁月流逝般漠然不变,才将那四个字吐露了出来:

    “伏皇身躯。”

    波光晃动,明灭不定,梦幻自生,光阴刀荡起了阵阵涟漪,接着消失不见。

    韩广负手而立,神情悠然,心中闪过了一个疑问:

    若光是传话天帝,根本无需如此麻烦,在心中默念祂的名字不就可以了?

    难道这样的行为无法瞒过别的彼岸?

    或者说必须面对面传说才能达到某种目的?

    作为一位善于思考与把握人心的魔道巨擘,韩广隐约间觉得自身触及了某个关键。

    …………

    地上佛国内,慈航道人端坐莲台,以白衣大士相现于世人面前,手托玉净瓶,指弄杨柳枝,以庄严宏大的声音为周围密密麻麻的罗教信众讲着佛法慈悲。

    但感受到那一颗颗藏满了仇恨的坚固心灵后,祂竟生出几分无力之感,似乎以佛光强行渡化才是最好的办法,何苦非得折磨自身?

    祂轻吸了口气,嘴角挂着慈悲的笑意,不再言说佛法,转而道:

    “你们在地上佛国多日,可曾发现这里与真空家乡的共通之处?”

    话音未落,那一位位罗教信众的脸色就微微变化,因为每一个人都对地上佛国有着莫名的熟悉感。

    慈航道人庄严宏大的声音再次响起:

    “都是末日归宿,都是渡世宝筏,都是白莲为相,都是降临救渡,都是慈悲极乐……”

    祂一句句说着相同之处,听得罗教信众们面面相觑,目现茫然,不知该如何解释。

    到了最后,祂声音突地变大,宛若雷霆乍响,行当头棒喝之事:

    “还不明白吗?两教源出一流,都是供奉那以白莲为象征的救世渡人之主!”

    “只不过救世主之下的神使们各有盘算,各行其是,只想自身功德最大,将对方描述成十恶不赦之徒,诓骗你们彼此憎恨!”

    “如今还不虔诚忏悔,重扬慈悲,更待何时?”

    慈航道人身居大菩萨果位,向来不会打诳语,刚才之言说得含含糊糊,但也绝非谎话,无生老母的教义就是从弥勒的白莲教衍化出来的!

    此时此刻,祂要用此打破罗教顽固信徒的心房,方便将来教导他们认识自身,以及寻觅心中如来之法。

    渡人亦渡心,这才是救苦救难,才是掌教天尊法旨所含之意!

    地上佛国中央,侧卧莲台的弥勒因着元始天尊孟奇的关系,对观音的举动和尝试都装作没看见,也不试图阻止,反正终究属于佛门一脉,逃不脱地上佛国的范围。

    祂双眼半开半阖,吞吐着大愿之报,修炼着法报双身,积累着回馈的收获,等待着自身挣脱苦海的契机到来。

    …………

    九幽深处,魔君披着白发,穿着上古末年的服饰,离开闭关所在,遁入了九幽最底层,绕过七杀道人,钻进了冥海遗迹的核心,也就是最靠近九幽本源的地方。

    他于此盘腿坐下,状似在感悟那至恶至邪至浊至秽的意念,像是要藉此修行。

    对于魔君这般举动,九乱天尊、七杀道人等都只是瞄了一眼,没有多余反应,因为再正常不过了。

    没有一位伪彼岸不想成为真正彼岸!

    …………

    岁月流逝,又是十年过去。

    地上佛国已东至海外仙界,北抵极地,南过大荒,西到渊海,人人皆在念佛,处处能见琉璃,淡金光辉不断汇聚于长乐城。

    城中白莲遍地,花香扑鼻,清净自生,侧卧修行的弥勒忽然浑身一震,端坐了起来,以宏大庄严之声诵念起经文:

    “当未来星宿劫时,有佛自灭度中归,导引众生,愿人人皆怀慈悲之意,得证未来之佛……”

    经文回荡,地涌婆罗,天降佛光,将弥勒笼罩了起来,现出了一尊二十头十六臂,披洒璀璨星光的未来佛祖金身,所有经文汇成了两句浩荡之言:

    “若我得证菩提,则末法之时,人人皆佛!”

    “若我得证菩提,不渡众生,不救末世,不求未来!”

    历经上古之败,中古死劫,近古磨难,被授记为未来佛祖的弥勒终于找到了契机,要踏出那登临彼岸的一步!

    西方极乐世界中,丈六金身的佛陀目含慈悲地望着这一幕。

    昆仑界玉虚宫内,仿佛打破了万古的寂静,元始天尊孟奇睁开了双眼,看向了地上佛国。

    妖皇殿、兜率宫、真空家乡、菩提净土、扶桑古树界域,以及幽暗深邃处,都有一道道目光投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真定如来

    “若我得证菩提,则末法之时,人人皆佛!”

    “若我得证菩提,不渡众生,不救末世,不求未来!”

    宏大庄严之声回荡于天地间,弥勒的未来佛祖金身头顶冲出了道道白浪,翻滚着两枚舍利,象征着过去与当前的舍利,而未来一片黯淡,唯有点点形似白莲的佛光稀疏闪烁。

    这个时候,地上佛国内的众生仿佛心有感悟,纷纷结跏趺坐,虔诚礼佛,齐齐诵念着弥勒的尊号: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亿亿之声震动诸天,响彻万界,化作了一朵又一朵清净解脱的白莲,飞到了弥勒的头顶,汇成了璀璨星河,共同点亮了未来!

    虚幻的时光与命运之河随之凸显了出来,似真似幻,遍布着真实界每一个角落,过去悠悠,未来不定。

    西方极乐世界内,那尊端坐十二品青色莲台的金身佛陀突地垂下左手,做施无畏印,满是慈悲与怜悯地道了一句:

    “善哉善哉。”

    话音未落,祂通体绽放出无边无际的光芒,照亮了西方极乐世界,照亮了幽暗神秘的混沌,照亮了诸天万界,照亮着地上佛国,让一朵朵莲花盛放,让一股股清泉奔涌。

    “南无阿弥陀佛!”亿万年来,诸多纪元之中,一声声佛号穿透时光长河的束缚传来,应着地上佛国众生的诵念显化出了一尊又一尊金身佛陀,浩浩荡荡,无穷无尽,像是将真实界变成了佛陀的海洋!

    而这些佛陀虽然看似形貌各异,但皆有着阿弥陀佛的气息,是祂诸个纪元以来应缘应因显化于世间的不同应身,此时汇成佛之汪洋后,竟有跨越岁月的彼岸之感!

    与此同时,金身佛陀座下的十二品青色莲台陡然膨胀,与浩瀚无垠的极乐世界融为了一体,化作了一尊圆满无暇,满是救赎之意的淡金巨佛,脑后佛光重重,足有四十八轮,传来庄严宏大的愿力之声:

    “若我得证菩提,世间有地狱、饥鬼、畜生者,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

    太古年间开报身成道之途的四十八大愿再次重现世间!

    而那尊丈六金身,神情慈悲,目含怜悯,双手结出了印记,被之前绽放的无边无际光芒所笼罩,就像一轮遍照诸天奥秘落日,终究要归藏于空。

    光芒充斥天地,将佛之海洋与淡金巨佛贯通了起来,让一切变得迷迷蒙蒙,如梦似幻。

    阿弥陀佛在以报身证道后,又陆续将自己的法身、应身修持至彼岸,法报应三身圆满,如此方为最强古老者之一!

    阿,梵文之“无”,弥陀,意为“量”,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功,无量德,无量慈悲,无量神通!

    值此关键时刻,这位最古老的佛陀全力以赴,抢先降临,将真实界尽数纳入了自身掌控,以护持弥勒挣脱苦海。

    就在这个时候,三十三天之外,一道金桥浩浩荡荡飞来,满是架于苦海之上,贯通彼岸所在之意,动念间便延伸到了佛之汪洋之上。

    满空的“南无阿弥陀佛”与四十八大愿之声戛然而止,仿佛被那道彼岸金桥完全镇压。

    桥的另一端,白发白须的道德天尊骑着青牛,走入了阿弥陀佛法报应三身所化之无量佛光之海,祂推了推道冠,冲出一股清气,化作了三尊有着弱彼岸气息的道人,年轻的蓬勃昂扬,满是开始之生机,中年者成熟威严,横压世间,维持运转,老者沧桑腐朽,像是万事万物逃不开的结局。

    一气化三清!

    存世最强的两大彼岸再次碰撞,只见无量光无量寿与极乐无边净土灭了又生,生了又灭,两者僵持不下,非彼岸者,根本无法窥视具体的较量。

    见此情状,妖皇殿内传出一声幽叹,飞出了山河社稷图。

    这张图卷现出了诸天万界,九幽黄泉,日月星辰,以居高临下之态要将整个地上佛国完全笼罩,更为恐怖的是,图卷分化成二,涌现万家灯火般的人道之力与苍莽荒蛮的妖族众生气息,两者归一于如水圣德之下,分别有着撼动过去未来的彼岸之感!

    这个时候,东海长门岛上,高览将手一指,飞出了人皇之剑,挥洒淡金,洋溢圣德,妖皇殿中,狐狸青丘也将妖圣枪祭出,五德簇拥,暗火浮生。

    两口绝世神兵分别投入了山河社稷图两侧,像是被两只彼岸之手握住!

    女娲既为妖皇,也是人祖!

    而且当前不比往日,涉及道果之争,不是菩提古佛派出准提,表明态度,女娲就会默认结局,总得拼尽全力!

    菩提净土内,那尊古老寂静的佛陀也叹了口气,真实界内陡然按下一只覆盖诸天般的巨大佛掌,色成青绿,闪烁智慧,与此同时,挽着双髻的准提道人提着七宝妙树,刷出异彩微光,与佛掌一起拦向了糅合了人皇剑、妖圣枪的山河社稷图!

    光芒飞腾,宛若雨下,真实界似无一寸净土,慈航道人护持着地上佛国内众生,目光投向了那被永不停息之时光长河遮掩的长乐城,投向了还在集聚力量,让舍利往虚幻道果成形的弥勒。

    “阿弥陀佛与菩提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