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完结-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没见着何凝玉心心念念的这个书生。

  五月十二日,又是放榜日,康熙坐镇两江总督衙门,等待结果的诞生,题目是他出的,阅卷官是他定的,他想要看看,在自己亲自压阵的前提下,义门学子究竟有多少真才实学。

  结果让有幸随驾的胤禩倍儿有面子,义门学子虽然没有拿到解元的位置,剩下九名亚元,除了纪容舒和孙嘉淦榜上有名之外,义门还有两人中榜,也就是说江南地区乡试前十名,义门包揽四席。

  孙嘉淦力压纪容舒获得乡试江南省第三名,纪容舒第五名,另外两位分列八和十两位。至于后面的五十个举子,义门更是占去了小一半。整个成绩在江南一省名列前茅,其他考生只能捡义门漏。

  胤禩这回喜形于色了,老爷子也高兴,借着葛礼的名义,请何焯带着得意门生赴宴,还亲自接见了成绩比去年还出色的孙嘉淦,十六岁的小亚元,名震江南。

  第二百六十二章 奢侈

  第二百六十二章 奢侈

  康熙在江南一共呆了五个多月,直接把夏天给耗没了,足迹遍布山东,江苏,浙江,再往南江西福建,直达广州。老爷子不但仔细查看各省防务,深入体察民情,亲手整治贪官,还特地到勾栏瓦肆去遛弯,把随行的胤祉胤禛胤禩吓出了一声冷汗。

  实际上,康熙深入南方,是给反清势力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老爷子根本不怕你们这些牛鬼蛇神,平时养着你们,对你们的行动听之任之,完全是把你们当作是宠物溜着玩呢

  为什么他每次南巡都要昭告天下,着各部委拟出线路,一路上敲锣打鼓的前进?不就是为了给你们希望然后又让你们无功而返么。每次你们的人马出现,老爷子就能顺藤摸瓜吃掉一部分,留着剩下的,继续逗着玩儿。

  这次胤禛等三人算是深有体会了,老爷子身在京城,对江南的一盘棋洞若观火,该动哪一块该放哪一块,该在什么时间点拜访什么人,说什么话。流程摸得门儿清。把随行的三位完全折服了,在老爷子手底下办事,还是安安分分好好学着点吧,机会难得。

  八月酷暑,康熙坐着龙船沿着京杭大运河返京,沿途自然是一路的风景,老爷子感叹道:“真该让太后她老人家也来看看这江南地界的无边秀色。”三位随行皇子面面相觑,您一个人来就已经这般劳师动众了,这要是带着太后一起来,那还不把沿线官员给累死。

  当然,与康熙一同返京的,还有这次江南科举的两江各前五名学子,由于去年成绩取消,相应的会试和殿试也顺延到了明年,这十名学子成了康熙的重点培养对象,会试之前,由老爷子在京城安排住处温习功课。这对几位考生而言,简直是天上下红雨的好事情。

  现场唯一不激动的,却是年仅十六岁的孙嘉淦,他和刚好挤进前五的纪容舒一起,明显纪容舒要激动许多,廉郡王是小纪的偶像,却是孙嘉淦的观察对象。在玉清半仙几乎预言师的教育下,小明月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沉稳的心智。他一直都惦记着师傅说的话,他的未来,是辅佐一代明君,而且还是一位新生君王。

  康熙是明君,但他已经过季了。孙嘉淦的眼光,放在三位随行皇子身上,更确切地说,是放在胤禛和胤禩两人的身上,他能感觉出这两人的气场完全不同,胤禛是藏在冰水里一把锋利的刀,冷静果断,处变不惊。孙嘉淦丝毫不怀疑,眼前这个冷面王,暴起的时候,能够屠杀一座城。

  胤禩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孙嘉淦甚至怀疑,一个爹生出来的两个娃,怎么会差别这么大呢?廉郡王对谁都是一副好说话的好好先生,即便谁都看得出四爷和他只是表面上的合作,但是他依然满面春风,仿佛看到的听到的全部都是值得高兴的事一样,把一切都隐在笑容底下,让人看不出其真实的想法。孙嘉淦觉得,这位爷比当年夜宿三清观时,境界又提升了。

  中秋节在德州行宫度过,九月底的时候,大部队才到达京城,此时,敏芝已经知道了义门大获全胜的消息,非常高兴。对于何凝玉的小心思,她也心知肚明,因此胤禩一回来,她就跟他打听纪容舒这个人,把他的祖宗十八代全给刨了一个遍。

  在听说纪某人幼年丧母,少年丧父,带着妹妹靠着义门的接济生活的时候,同情心又一次站了上风,虽然还没见过他,但是心里已经有一点认可这个人的人品了。又得知纪容舒就是当年和胤禩一起睡道观,又认识天才道童的师傅的时候,她甚至觉得这个世界玄幻了。

  十月,太后万寿节,老爷子又一次风光大办,敏芝坐在储秀宫中,想着混在众多送礼的队伍中的胤禩,眼看着大家送的珍珠玛瑙翡翠玉器,再看看自家男人手里的礼物,苦笑了一下,他还得继续装穷,只好对不起您老人家了。

  胤禩这次选送的礼物,是一件寿山石雕南海观世音菩萨坐像。尺寸仅一只手大小,虽然雕工够精美,奈何材料太过普通,要知道,就算是节俭如胤禛,这次也送上了一串满翠刻金字《心经》的手串。而胤禩只是送上一尊石雕小观音,这在别人眼里,这完全是不敢越过哥哥们的风头,真心要将低调进行到底了。

  然而,这尊石头观音最后由太后转交给了康熙,原来,观音宽大飘逸的衣袍上,是一整篇的《妙法莲华经》,而且字体看得出是胤禩亲笔抄写,请微雕大师刻上去的。更妙的是,这尊观音的面相,竟与太后有五六分相似。寿山石观音加上亲笔抄写的法华经,观音还长得像太后,够低调,却也够巧妙。

  不用说,这主意一定又是老八家那个惯会卖萌讨赏的媳妇出的。观音送到康熙手里,老爷子再度咬牙,自己的皇额娘已经完全被这妮子给收服了太后的意思非常明确,她就是想让康熙看清楚,谁才是这场旷世博弈中最花心思,最小心谨慎的那一个。

  毕竟,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能够在隐忍中还不忘小炫耀一下自己的巧思,瞒过天下人的眼睛,却不蒙蔽自己真正要讨好的对象,反正太后是什么都往好处想了。可是康熙却眉头打结,你这样低调,就不怕朕真的捧老四,让你连喝汤的份都没有么?

  他故意把要往胤禩府上添人的消息在后,宫小范围散播了一下,没想到,大家都去关心郭络罗氏了,太后想要告诉她所谓“真相”,她婉言谢绝。良妃一脸担心地想要告诉她要当心,她置若罔闻。小表妹都把人领到她眼前了,她都可以视而不见,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甩甩袖子走人。

  难道她真的变了?变得谨慎低调和丈夫一条阵线了?之前不是还在庄子上和郎世宁以及年希尧过往甚密么?现在出现了年家的女儿,她竟然可以完全无视,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

  康熙有点吃不准了,南巡回来,胤禩复职,领的却是工部侍郎的差事,做了郎世宁的顶头上司。避暑山庄依然在建,每年耗费在这上面的银钱无数,然而敏芝却知道,康熙是看不到避暑山庄完工的,最后占了便宜的人,是弘历。

  奇迹的是,工部作为这个时候钱财输出的最大户,户部却拿它没办法。因为建避暑山庄对康熙来说,已经不是建一座行宫这么简单了,他要建的,是第二座紫禁城。满人谋夺了汉人的天下,霸占了前朝的宫殿,并对其进行了小规模的改建,但是依然不能让清皇室满意。

  关键是紫禁城位置比较尴尬,满清政府在对待南北方子民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容的。南方汉人,以及临海的少数民族,他们采取的是高压控制手段,让他们直接低人一等,满人,蒙古人,北方其他游牧民族,比如羌人,鲜卑人等,接下去是汉人包衣。也就是贵族的汉人家奴,不如曹家,年家这样的。最后才轮到人口基数最大的汉人及黎苗等南方少数民族。

  如此就导致了一个只有在清朝出现的古怪现象。那就是北边各族高度自治,朝廷每年不得不送嫁无数公主宗女,给他们带去数以万计的财宝牛羊,才能保证那些人忠于大清。内蒙古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公主坟。

  要知道,就算在和亲最普及的汉代,公主出嫁匈奴,名义上也是嫁到外国去,人家的王室传承跟中原皇帝没有半点关系。

  清朝放着大片肥美的水草地,大肆分封蒙古亲贵,他们可都是博格达汗的臣民,是属下。敏芝对此非常想不通,同样是做臣子属下的,南北方的待遇怎么就差这么多,清朝皇帝的脑子都进水了不成?

  建立避暑山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北方那些亲贵们觐见帝王的时候能少走点路,方便他们每年都能和皇帝亲家交流感情。这做皇帝做到要这样迎合臣下了,还真是亘古未有。当然,这些话某人也只有没人的时候在书房里发泄一下:避暑山庄实在是太坑爹了。

  怪不得康熙能和彼得大帝,路易十四并称十七世纪世界三位伟大的君王呢,康熙能排上号,在敏芝看来,完全和政绩无关,而是和奢华程度有关,人家彼得大帝内发展工业,外扩张领土。路易十四重视军队建设,推行重商主义,他成为欧洲君主专制的典范。

  在大清生活了十余年,敏芝觉得,康熙唯一能和那两位比肩的,只有花钱,彼得大帝奢华,有了彼得宫(俄罗斯夏宫),路易十四奢华,有了凡尔赛宫,康熙奢华,直接就有了避暑山庄,那个规模直接把前两个甩开了。当然,还有现在已经完全湮没和半湮没的畅春园和圆明园。

  第二百六十三章 哄抢年氏?(欢乐大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哄抢年氏?(欢乐大章)

  上任工部侍郎的第五天,胤禩就带着郎世宁和一班设计组的工匠启程去承德实地考察了,敏芝抱着弘晏咬牙切齿,却无计可施。除了给他多准备些行礼,千叮咛万嘱咐。

  胤禩变身建筑工人,把敏芝惹急了,尼玛让不让人活了,这才舒服了几天啊,就把人派工地上去了,你丫的去享受也就算了,这根本就是去吃灰啊问题是他是你儿子,你愣是把他当成了包工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很快,敏芝就参悟了康熙为什么这个时候让他去承德了。因为,四川出事了。兵部收到年羹尧的急件,策妄阿拉布坦并不急于进藏,而是想在四川先捞足本钱,甚至还觊觎与四川毗邻的陕西甘肃等地。

  他不但在川内大肆搜刮人力物力,还利用盗匪的特性不断蚕食周边的少数民族势力,导致战线不断拉长,兵力扩散,对方部队就好像蝗虫一般,扫荡一番立刻转移到下一处,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其中,那些被奴役的,对现状不满的,有暴力倾向的,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其中。

  策妄阿拉布坦根本就不在乎忠诚度,他只想制造混乱,捞一笔启动资金,在京城那么多的消息探子,自己甚至亲自去京城拜访过,他早就知道大清皇帝现在最怕的就是消耗战。你指望派一支正规军把我赶出四川就万事大吉?我偏赖着不走了。反正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有的是米粮,有的是金银玉器和丝帛。

  而且,四川受地形限制,骑兵难以进入,拼步兵,拼巷战,谁搞得过本地流氓?于是,原先的四川告急,渐渐变成了,川陕告急,甚至整个西北都会乱成一锅粥。康熙眉头深锁,思量来思量去,调兵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粮饷。“无粮不起兵”坐拥天府之国,却引来了策妄阿拉布坦这么一头疯狼,康熙那个头疼,偏偏户部几次报上来都说国库空虚,没钱。

  某次老爷子登临武英殿,终于怒不可遏,把兵部呈上来的折子和户部呈上来的折子一并扔到了户部尚书的脸上:“你们自己看看,一边上杆子催着要银子,一边却是连年亏空,你们,你们一个个就是这样做臣子的,这样替朕分忧的?简直荒谬”

  户部尚书被折子砸成了熊猫眼,心里那叫一个憋屈,户部没银子又不是搬我家去了,不信你问你儿子去啊,他算盘珠子拨得门清,钱全填到避暑山庄里头了。我琢磨着他怎么不拿工部开刀呢,合着就是为了变相讨好皇上您呢现在,廉郡王做了工部侍郎,四爷更不可能亏待工部了,这两人可是一条阵线

  皇上,您要银子,很简单,只要让畅春园和避暑山庄的那些个在建工程,待建工程,稍微减去那么一两个,或者干脆停工一两年的,银子不就周转出来了吗?可惜这话,打死户部尚书他也不敢说。

  雍郡王府书房,胤禛招来自己的幕僚:“皇阿玛正愁着,本王觉得这是机会,你们看呢?”田文镜摸着花白的胡子:“西北战事,粮饷其实并不是关键,关键还在新任总督的态度上,川内乃是天然粮仓,王爷您的态度也已经摆够,是时候出手了。邬思道转着老鼠眼:“王爷,邬某认为,您可以借机试探一下那位……”

  胤禛眯眼:“本王不止要试探,还给他备了一份厚礼,就看他接不接得起”顿了一下,胤禛忽然有些咬牙切齿:“佟家那只老狐狸,以为能够瞒过本王,坤翊宫那位的手,都已经伸到年家的身上了。本王还能坐着不动么?”

  邬思道谄媚道:“王爷不如请王妃出面,玉成此事,也好两全其美,更显得王妃贤惠大气,旁人不能望其项背。”本王自有道理。”

  敏芝看也不敢多看一眼的小白菜,成了胤禛瞄准的猎物,当然,雍郡王出手,绝不会无的放矢。

  事儿也巧,这天,敏芝带着弘晏进宫给太后请安,正走在御花园里,四福晋从她身后超过,主动跟她打招呼:“八弟妹,这是赶着去储秀宫呢?”敏芝眨了眨眼:“没有,我方才进宫,得先去寿宁宫给皇玛嬷请安。”四福晋一听,脸上竟有了笑意:“怪不得皇玛嬷喜欢你呢,总把你的好叨在嘴上。”

  敏芝一侧身:“不敢,我只是按着规矩来,四嫂在此,也是去给皇玛嬷请安的?”四福晋一摆手:“不不,我比你早来了一会子,一直听说御花园的花,花期最长,这不,正看着景,不想遇见了你,不耽误你请安大事,就此别过。”说完,带着下人直接往前走了。

  四福晋的话,耳朵里听着没什么,可是放在嘴里一回味,敏芝就觉得不对劲了,这说的都什么话?比我早来了一点,因此有空逛园子了?什么御花园的花期最长,御花园什么地方?后,宫妃嫔出没的地方,专门为低阶小主提供跟皇帝偶遇机会的地方,你一个外命妇没有德妃想准许,没有皇帝的准许,能随随便便赏花?你这明摆着是动机不纯啊

  不过,当时的她只觉得四福晋动机不纯,并不知道她是去坤翊宫替胤禛求小白菜去了。更不知道胤禛因此允诺了她,事情成功的话,就把纽钴禄氏所生的孩子抱给她抚养的承诺。四福晋得了这样的许诺,才勉为其难进宫再次替胤禛求小妾。

  而且。她不去求德妃,偏偏去坤翊宫求佟贵妃,也是胤禛事先教好的。这些事,全落在内宫几位有心人的眼里。其中有太后,有康熙,有宜妃,当然也有胤禛的生母德妃。

  于是,敏芝遇到的状况变成了这样:太后一边享受着宫人拿着敏芝孝敬的多功能按摩锤敲背,一边试戴敏芝刚刚孝敬上来的老花镜:“丫头……刚才在御花园里,遇上老四家的了?”敏芝躬身:“遇上了,四嫂说是赏花来的。”

  太后把眼镜架到鼻梁上,一下子清晰了不少的视野让老人家心情放松了不少,随即不顾仪态,给了敏芝一个白眼:“她说赏花你就信了?她还真是去赏花,却不是在御花园,而是替老四送孝敬去了”

  敏芝眨眼:“可那个方向不是去永和宫的啊……”太后咂了一下嘴:“哀家有说永和宫么?宁嬷嬷,把四福晋去了坤翊宫的消息,传于乌雅氏知道,记得要捏着分寸”敏芝恍然大悟:“皇玛嬷,您的意思是……”

  太后摘下眼镜:“有些事,你不做,是存着小心,看人哪,不能只靠眼睛,不然,哀家这把年纪了,不等你送这玩意儿来,还就不管事儿了?”敏芝愕然,只好盈盈下拜:“皇玛嬷圣明。”太后摆手:“少来这套,现在知道老四家的去干什么了吧?你想怎么做,说听听……”

  敏芝摇头:“皇阿玛把我们爷调到承德去了,孙媳妇想,还是什么都不做的好,毕竟还是爷的差事要紧。”太后不置可否:“动静相宜才是道理。”敏芝却继续摇头:“四哥要孝敬,绝不会只想着贵妃娘娘的,孙媳妇想,应该还可以等等看。”

  太后赞许地点点头:“不错,哀家的意思也不能左右你了,看来,这大半年的佛前参悟,颇有收获,皇帝起先说寿山石的观音,是你的主意,哀家现在信了。”

  另外一边,德妃得了消息,说是老四媳妇带着贵重的礼物去坤翊宫孝敬佟贵妃了,那个气得,宫里的彩瓷碎了一地,咬牙切齿:“这个逆子生母还在这儿站着呢他这是活活地打我的脸打我的脸来人,给我探,我要知道她在坤翊宫说的每一句话我要知道,什么事情值得他上杆子倒贴”

  咆哮完了之后,德妃坐在椅子上大喘气,心里那个窝火啊儿子是自己十月怀胎生的,都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就被康熙抱去给了当初还是贵妃的佟皇后。而当时的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答应,还是因为得到了临幸才封的,在这之前,她是孝昭仁皇后身边的宫女。

  胤禛是她的第一个儿子,而且还是头胎,怀他的时候,她还奢望康熙能因为刚迷恋上她而给她更多的恩宠,然而她的希望破灭了,康熙根本就没有迷恋她,她的美梦其实只是一夜*而已。康熙的心思还在景仁宫他表妹的身上。

  对于这位一进宫就是贵妃的娘娘,乌雅氏心里无比羡慕,这就是家世背景带来的好处,佟家是皇上的外公家,娘娘是皇上的亲表妹,自己怎么能跟她比呢?这么想着,她被诊断出怀了龙种,顿时欣喜若狂,一心希望一举得男,然后母凭子贵。

  儿子生下来了,康熙却连看也没看她一眼,直接把孩子抱走了,当她从虚脱中清醒,得知自己的儿子被抱走,抱进了景仁宫的时候,犹如兜头泼下的一盆冷水,直接让她手脚冰凉,怎么会这样?

  不久以后佟贵妃晋皇贵妃,乌雅氏依然是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