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书芳拉着袁母的手跟着袁爸走进了一栋看起来还很新的砖房。这就是袁爸过去一年的住处,也是他的工作之地,除了袁爸、袁母的卧室以及袁书芳、袁书铃的卧室和一个厨房,剩下的几个房间全装满了全新的课桌、木椅,宽敞的堂屋里几个光着胳膊的大叔正在做木活。
袁爸对袁母介绍了几个木匠:“他们都是住在这附近农村的人,做木工的手艺很好,所以我请他们长期帮我做课桌。还有两个漆匠,不过这段时间不是很忙,所以他们回家忙农事了,等六月份把这批课桌全部赶制出来,他们到时就会来这里漆课桌。”
双方打过招呼后,袁爸又把母女三带去了离家几步远的小餐馆,点了几个菜后,袁爸看着母女三个有点脸红,“你们都不在,家里的厨房基本都没开过火,我平时吃饭都是在刘老板这解决的。”
“袁老板,这就是你的妻女了吧?”一个长着一脸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端着一盘红烧豆腐、一盘青椒肉丝放在了袁书芳面前的桌上,“你的两个女儿都还很小嘛,比我家刘燕子还要小吧?”
“这就是我的两个女儿,老大再两个月就满七岁,老二年底满五岁,他们两姊妹身体不好所以看起来小小的。”袁爸笑着在餐馆内望了一圈,“你家刘燕子不在?她和我家老二都是生在一年的,不过我家老二要比刘燕子小几个月。”
“刘燕子和她姐姐去她外婆家了,现在天色已经这么晚估计今天晚上不会回来了。袁老板,我再去给你炒两个菜,今天晚上我请客,你们一家慢慢吃。”不顾袁爸的推辞,刘老板又跑去厨房忙了。
当天晚上,袁家一家四口挤在两米宽的大床上兴致勃勃地畅谈未来,袁书芳、袁书铃睡中间,袁爸、袁妈睡两边,一家人亲亲热热地靠在一起很晚很晚才睡着。但第二天早上一大早醒来时四人都是红光满面,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幸福早就把长时间赶路的疲惫赶跑了。
袁书芳和袁母用了两天的时间把卧房、厨房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又添补了厨房的一些器具,袁书芳在蓬安县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袁爸用一天的时间带着母女三人把蓬安县走了个遍。九零年的蓬安县还是个地级县,县城很小,2000年以后的相如大道、龙角山寺庙群都还不见踪影。但袁书芳并不在意这些物质性的东西,现在的她终于有时间来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了。
袁爸暂时不需要袁书芳担心,因为袁书芳还记得袁爸开家具厂的早期很赚钱,家具厂会垮掉纯粹是袁爸后期面子主意严重、经营不善导致的,所以她只要在袁爸松懈的时候敲打他一下那么家具厂应该就可以继续开下去。比较不好安排的是袁母,袁母在青川的时候就一个人学着做生意了,现在搬到蓬安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她肯定不愿意当一个“闲妻凉母”,那么就要帮她找份事做,但是做什么合适呢?
虽然搬离了蒲家的大本营,但袁书芳不认为他们一家在蓬安发财了而蒲家人不知道,也许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袁书芳真切希望自己一家能在过上小康生活的同时而不被蒲家人注意到,蒲家那么多的蝗虫而且有好几个人是不讲道理的蝗虫,她一点也不希望自己家被他们缠上。
还没等袁书芳想到让袁母闲不下来的方法,袁爸托了关系把袁书芳送进家门口的红旗小学的小学一年级二班,说是让袁书芳进去熟悉熟悉环境,等到九月份的时候再重新从一年级开始上学。
从二年级退下插班到一年级已经很丢脸了,九月份还要再读一个一年级?杀了她吧!为了不再成天和小屁孩打混,袁书芳连忙跑去向袁爸要求说跳级,杨天干爸教她的知识足以让她上小学四年级,但袁书芳的要求被袁爸言辞拒绝了,“我相信杨天的能力,但是我不相信青川的整体教学水平,你在竹园坝每次考试都能考到第一名,在这儿,你可能考个倒数第一名。”袁爸抱起袁书芳哈哈一笑,“让你重新从一年级读是为了让你把基础打牢,所以爸爸的大娃一定要努力读书哦。”
袁书芳泪,为毛她都重生了仍旧摆脱不了复读一年级的命运?
某个星期一的早晨,袁书芳背着袁爸、袁妈准备的红色小书包走进了一年级二班的教室,眼带埋怨地往教室内一瞧,三四十个萝卜头,还好,只有几个小萝卜头看起来是那种鼻涕、口水乱流的类型。
在年轻老师的带领和几十个小萝卜头天真的注视下,袁书芳坐上了对她来说比较宽的椅子。
下课后,好奇的小萝卜头们一窝蜂围到了看上去比萝卜头可爱一分的小包子袁书芳面前,“你叫什么名字啊?”
“你今年几岁了?”
“和我们出去跳绳好不好?”
“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糖,我请你吃。”
不一会儿,袁书芳的课桌上就被放了好些颗五颜六色的糖。看着桌上的糖,再看看小萝卜头们期待的神情,袁书芳吞了吞口水艰难点头道:“我叫袁书芳,你们可以叫我圆圆。”小萝卜头们真的太热情了啊,热情的她有点吃不消。
“圆圆,我们去操场玩跳绳吧。”暂时还没有性别之分的小萝卜头们拉上袁书芳就往操场跑。
这一天中午放学时,袁书芳眼露疲惫,走路的时候背脊微躬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圆圆,今天上学怎么样?和小伙伴们相处的好吗?”看见女儿中午放学回家了,袁母关心且好奇地问着,大女儿在竹园坝时表现的完全一副小大人的样子,现在在一个新的环境会不会感到害怕呢?
“很好。”袁书芳焉焉应声,就是好的太过了,那群小萝卜头的精力旺盛地令她疲以应付,这才一上午的时间,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啊?
但是当天下午第一节下课后,袁书芳觉得重读一年级也是件乐事,因为和小萝卜头们在操场上跳绳的时候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虽然那几个名字的主人还是几个小屁孩不太看的出长大后的样子,但袁书芳已经在心里确定那就是她的几个哥们,毕竟读了十几年书还从来没见到过和他们同名同姓的人。
不过令袁书芳感到遗憾的是几个哥们现在还混在幼儿园大班,她该怎么去认识他们呢?于是每节课下课后,袁书芳就一阵风地跑出教室然后在人家幼儿园大班的教室外徘徊,像怪阿姨一样窥视着几个粉粉嫩嫩的小男孩。
窥视了近半个月却想不出任何接近方法的袁书芳恼了,她在这缩手缩脚的干什么呀,想认识就直接去认识好了,反正大家都是不知事的年龄,谁也不会把她当作拐骗小孩的怪阿姨。
袁书芳挺起小胸膛迈开短腿向四个在操场边沙堆上玩沙子的小男孩走过去,蹲在他们身边弯起双眸笑眯眯问道:“我叫圆圆,我可不可以和你们一起玩?”
“不行!”长的异常清秀的小男孩嘟着嘴摇头,“你们女生都喜欢哭,喜欢告状,我们不和女生玩。”
袁书芳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嫌弃的口吻该是一个七岁小男孩拥有的吗?“我保证不哭,不告状,我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
“不好,你不是我们大班的同学,我们不认识你。老师和妈妈不让我们和不认识的人玩。”一个看起来就很聪明好动的小男孩拉着他身边的两个小孩站起身并对另一个仍在玩沙子的小男孩道:“小篷,走了,老师要发糖了。”
看着四个手拉手跑开的小身影,袁书芳额头上的青筋在蹦跳,死章虾子不愧是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的未来高材生,以前就觉得他嘴巴毒,做事也喜欢多绕几个弯弯,原来这么小的时候都懂得防备、挤兑人了啊。
之后袁书芳又去接近了四人几次,但每次都无功而返,吃了无数次败仗而恼怒不已的袁书芳决定和他们卯上了,“哼哼,你们九月份就应该升一年级了吧?哼哼,正好,重读就重读,老子就拼了再去读个一年级也誓要把你们拿下。”
九月份秋季开学的时候,为了不和那几个家伙错开,袁书芳特地拗着脾气不去上课,等开学几天后侦查清楚了几人的班级她才慢吞吞让袁爸带着去报名。背着小书包经过那几个正趴在桌子上玩文具盒的家伙,袁书芳眼里闪过一丝恶劣的笑意,哼,这次看他们往哪逃?
042
没多长时间,袁书芳凭着一股缠劲和四个小男孩玩在了一起。听着四人讨论头天晚上的电视剧内容,看着他们小脸上绽放的微光,袁书芳眼里闪过一丝满足。这四人算的上是她的青梅竹马,他们从小学四年级起就一个班,然后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时各自考上不同的大学才各奔东西,但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从不同的地方同时赶到了她身边,安慰她、帮助她,他们对她的恩情和友谊一辈子都忘不了。
“圆圆,这个给你,我妈妈说多吃这个帮助消化。”圆头圆脑的罗雷茗放了两块山楂片在袁书芳手心,他自己也含了一块山楂片在嘴里鼓着小腮帮子含糊道:“消化是什么?我妈妈有时候说的话我听不懂。”
“消化就是让你饿的更快,吃的更多,长的更快。”章荣一边在小本子上涂涂画画,一边严肃认真地为“消化”做了解释。
“小荣好厉害。”几人中最为单纯的唐篷崇拜地看着章荣,小手拍的啪啪直响。
“小荣,‘桂花’的‘桂’字我不会写。”清秀的刘朋坤咬着铅笔头把本子放到了章荣面前。
“‘桂花’的‘桂’字老师还没教,我也不会写。”章荣的小脸皱成了一团,“等会儿上课我们问老师吧。”
“嗯,好。”刘朋坤咬着笔头又把本子拿了回去。
袁书芳好笑地看着章荣,章荣是她几个朋友里最小的一个,比她小约半年,唐篷出生于八二年最大,刘朋坤和罗雷茗生于同一个月比她大三个月,可现在这样子似乎是最小的在照顾最大的。不对,好像一直都是这样,初中升高中时为了一同考进蓬安县周口中学的重点班,初中二年级暑假时章荣把他们几个集中到他家里补课,一个暑假把他们的弱势科目平均提高了十分……一直都是章荣在照顾着他们,看来,这家伙和铃铃一样是个天才呢。
“圆圆?圆圆?”
袁书芳回神,恍惚的双眸和章荣黑亮的双眸对上,“怎么了?”
“老师来了,上课了。”章荣拉着袁书芳和全班同学一起站了起来,躬身向老师鞠躬敬礼,老师还礼同学们坐好后章荣小声对袁书芳道:“别发呆了,上课要认真听讲。”
“嗨,嗨。”袁书芳抽搐着嘴角应声,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太喜欢说教。
和几个人成为朋友后,袁书芳天天过得都很开心,更开心的是袁母找到了工作——她承包了学校食堂。红旗小学虽然名上是小学,实际上是幼儿园、小学、初中合为一体,因为红旗小学地处蓬安县县城外围,所以学校的学生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在学校食堂解决午饭,还有大部分住校的初中生,他们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学校食堂解决的。所以说,承包食堂绝对赚钱。
袁书芳好奇地看着袁爸、袁母:“爸爸,妈妈,学校的食堂不是早就有人承包了吗?”
袁母摸着袁书芳的脑袋呵呵一笑,“之前承包食堂的人去广东赚钱了,而学校老师的家属又不愿意承包食堂,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让你爸爸出面把食堂承包了下来,希望能给你和你妹妹赚两个零花钱。”
袁爸带着一丝埋怨对袁母道:“那食堂根本赚不了什么钱,我让你跟着来蓬安是享福的不是为了让你累死累活,食堂的工作又脏又累……”
“爸爸,你可不要打击妈妈的积极性。”袁书芳坚决要把袁爸的面子主义掐死在萌芽状态,“妈妈可能干了,你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都是妈妈出去赚钱养活我和铃铃,干爸说妈妈如果坚持下去说不定还能创出一番事业,妈妈这么厉害,爸爸为什么不喜欢妈妈继续做事呢?”袁书芳装着疑惑地歪了歪脑袋,然后恍然大悟道:“啊,我知道了,干爸说男人都很注重面子,爸爸是不是觉得妈妈给别人煮饭有损你的面子?因为爸爸说食堂的工作又脏又累。”
袁爸被袁书芳戳中心里的想法,脸色顿时变得有点尴尬,“你干爸都教了你什么?我又没不同意你妈承包食堂,我只是心疼你妈……”
“呵,好了,老袁,你那张嘴是说不过你女儿这张嘴的。”袁母轻轻捏了捏袁书芳的脸颊,“这丫头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而且这丫头很会做面子功夫,竹园小学的老师、同学、周围的邻居还有她那干爸,没有一个人不被她使地团团转。”
袁书芳嘻嘻一笑把袁母的话当作了赞美,“那当然,干爸说这也是一种本事,笨蛋哪能引得人人都对她竖大拇指?”
“不害臊。”袁母无奈摇头,她的大女儿越来越会说,脸皮也越来越厚了。
袁母煮饭、炒菜的手艺是经过二十几年锻炼出来的,再加上袁书芳在一边有意无意地提点加上了广元的一些特色小吃、小菜,袁母承包的食堂的生意简直是蒸蒸日上。一个月后袁母和袁书芳一起算账居然有一百多块钱的纯收入,袁爸当时听到这个数字都瞪圆了眼以为两母女在骗他呢,当着他的面把账重新算了两次,他最后才吞着口水信服道:“这简直比我卖课桌还要赚啊。”
袁书芳小手撑在桌子上得意道:“哼,爸爸相信我的话了吧?妈妈赚钱的能力并不输给你哦。”
“信了,事实摆在眼前我能不信吗?”袁爸有点垂头丧气,他一年卖几百套桌子除去成本也只有近千块钱的收入,结果老婆一出手第一个月就有一百多块钱的纯收入,这实在是太伤他的男儿心了。
“呵呵,老袁,你想不到是正常,我以前也没想到食品能这么赚钱。圆圆前两年和她几个舅舅去广元卖烧烤,一个月卖了三千多块钱。”袁母柔柔看了一眼在她怀里睡着的袁书铃,对于一个月一百多元钱收入的事实表现的非常淡定,她一个月才赚一百多,比起蒲老大、蒲老二每个月都有五百以上的收入真是太小巫见大巫了。
“爸爸、妈妈还要加油赚钱,我和铃铃可是要考大学的,说不定还要读研究生呢,干爸给我算了一下,如果我和铃铃都要读研,我们家至少要准备七八万的存款。还有,我和铃铃都希望我们家能有自己的房子,一套够我们四个人住的楼房要六七千,所以爸爸、妈妈,你们现在赚的钱远远不够。”袁书芳默默看了袁母一眼,但愿她的这种说法能打消妈妈拿辛苦赚得的钱支助娘家。
袁爸、袁妈对视一眼转头对袁书芳异口同声问道:“研究生是什么?”
“诶?”袁书芳挠挠头,想了一下后解释道:“干爸说三舅舅现在读的叫本科,比本科生更高一级的就是研究生,比研究生更高一级的是博士生。干爸说我和铃铃将来都应该读研,那样毕业后找的工作才会更好、更稳定。”
袁爸低着头在想什么,袁母看了一眼桌上的账本坚定道:“你和铃铃只管念书,我和爸爸会努力赚钱。”
“对,”袁爸抬起头对袁书芳慈爱笑了一下,“不管你们是要考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我和你妈妈都会支持的,我们会努力赚钱。”
袁书芳扑到袁爸怀里使劲亲了袁爸一下,“嗯,我和铃铃也会努力读书,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
“乖。”袁爸、袁妈相似一笑,有这么两个上劲的女儿,他们真的一点都感觉不到累。
家里爸妈感情和睦,袁书铃乖巧可爱,食堂和小家具厂的生意节节攀高,学校里袁书芳和四个好朋友的感情越来越好,好到几家的父母也经常相互走动……这样平和快乐的日子让袁书芳都有点忘乎所以了,每天玩玩、学习学习直到升上四年级班上一个教师之子跳级到六年级,袁书芳才记起自己的跳级大业。
回家和袁爸、袁妈商量了一下,袁爸、袁妈开始都拒绝了袁书芳跳级的要求,她也不多说直接把爸妈拉去找班主任商谈,班主任刘老师果然同意让袁书芳跳级,“你家这个女儿实在是聪明,每次考试都是年纪第一,又谦虚,平时还像小大人般照顾着班上其他同学,说实话让她跳级我还真有点舍不得。不过,如果让她一级一级往上升真的有点浪费时间,有好几次我都看到她在看初中二年级的书,袁书芳现在直接升初中一年级一点问题都没有。”
有了刘老师的保证,袁爸、袁妈忐忑不安地带着袁书芳去找邓校长谈跳级的事。别人的话都是表面的,学生的最佳价值该体现在成绩上,邓校长直接拿了一套初中一年级期中考试的试卷给袁书芳做,如果平均有八十分那么就同意她跳级。
袁书芳胸有成竹地接下试卷,然后就在校长办公室当场做了起来。这几年虽然过得有点忘乎所以,但她从来没有丢下自己的功课,学校很多老师都清楚她的学习进度,因为她自学的书是她厚着脸皮去找那些老师借的,不懂的题目也是去向那些老师请教的……这几年功课方面的进步都是她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做完试卷,邓校长当场阅卷,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平均分为九十二分,邓校长爽快地把袁书芳安排到了初一四班。初一四班的几个任课老师几乎是全校上课上的最好的老师,更加令袁书芳开心的是,她的新班主任杨老师就住他们家隔壁,呵呵,方便学生和老师直接交流啊。
一九九三年十月,差几个月满十一岁的袁书芳把上课的教室换到了初中一年级四班。
这一年,袁书铃也同样跳了级,本该读小学二年级的她和袁书芳的几个好朋友成了同班同学;这一年,袁爸、袁妈有了在蓬安县城买一套房子的计划;这一年,蒲老大的儿子两岁,蒲老大的二女儿两岁,蒲老三大学毕业进入中国水电十四局工作,蒲老四在四川大学读大学二年级,蒲老五在广元中学进入紧张的高三备考年;这一年,蒲家老大、老三、老四、老五共同出资建成的药材种植地初成。
043
新年一过,袁爸、袁妈在县城中心的政府街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商品房,九四年的房价很便宜,八十多个平方的房子还不到两万块钱。不过,虽说不到两万块钱,但因为这套房子是袁家一家人真正意义上的家,装修房子时袁爸、袁爸力求好看又舒适选用了最贵的瓷砖,又添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等房子完全装修好一家人搬进去时家里的存款已经用了一多半。
袁书芳坐在袁爸监工制成的双人床上一脸兴奋地打量着自己的房间,一张纯原木制成的米色书桌放在窗户边,浅蓝色的窗帘被风一吹轻轻从书桌上扫过;床的正对面是一个和书桌同色的三层大书柜,只不过现在那上面空无一物……比起后世奢华的装修,这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