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色满园--完结-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的回了娘家屋”

    王氏在灶房里便听见了陈铁贵在屋发火,心里直跟他生闷气,两口子一直对这门亲看法不一致。其实吴家是个啥样的,她心头大约有数,只是陈铁贵见天儿就要拿这事儿念叨一回,总让她十分不快。前头说一说倒也就罢了,可这亲事如今都订了,还去挑三拣四,让旁人听了,倒觉着她屋头一回办喜事,她这个当娘的眼光便不好,咋说也伤了她的颜面。

    日子久了,越发觉着心里苦。

    越想越委屈,悄悄抹一把泪,暗叹自个这些年来拼死拼活去种地为了儿子念书,到他中了秀才,为他寻一桩自个儿满意的亲事,女娃又是县里的,周遭村人哪个不夸?这在农村已经是十分让人艳羡的,偏他还不知足,偏要说些丧气话儿。

    憋了一肚子气,可当着两个娃儿的面,到底也没去找他理论,宝珠娃儿忙碌了一年,这才刚从县里回来,屋里还是和睦些的好。

    润生也是个心事多的,当着他的面,怎么好去跟丈夫理论未来儿媳屋里的事儿?没得再加重了他的思想负担,倒不如自个儿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商讨彩礼

    第一百二十三章 商讨彩礼

    陈铁贵又咧宝珠,“今年也十一了,是大闺女了,成日也别老上外头去玩儿,年纪越大总要顾念着自个儿的声誉,眼看也没几年要说亲,我跟你母亲的意思,你表……”

    他话儿还未说完,王氏便进屋打断他:“急啥?也才十一,等娃儿大些再说”

    陈铁贵悻悻住了嘴,“早说晚说的,还不得说?”嘴上这样说,到底也没将话儿说全了,又去瞅宝珠,“也该学学针线活儿,明个起就在屋好生呆着”想起什么,又一脸严肃地叮咛她,“你成日在县里,爹娘也管不上你,自个儿更要注意些女娃子独自在外头做买卖,最招人议论,亏得咱屋里都是正经人,你从小还乖些,要不,那风言风语还能少了去?”

    宝珠心里老大不乐意,可瞅着他爹一脸认真地对她上纲上线,还是抿着嘴儿应了一声。

    吃过晚饭,王氏瞧着宝珠脸上不大欢喜,便拉着她进厢房说些体己话儿,说到白天那事儿,笑着说不必去听她爹瞎说,亲事总要过些年的。

    又说:“你爹有些话儿虽不中听,却也说的在理,如今也是大姑娘家,总不好成日男娃儿屋里进进出出的,不过娘瞅着我娃儿乖着哩,这些事儿上断不会让娘多操心。”

    宝珠点点头,央求她娘,“针线活儿不学成不?将来也不做针线活儿”

    王氏笑着去嗔她,“这娃儿”到底也没去勉强,只说这些天儿总要在她爹跟前儿做做样子的,十五一过,好赖能学会纳一双鞋垫子,将来成亲了,至少能为丈夫孩子缝缝补补个衣裳鞋袜。

    宝珠点点头,想想她娘说的也在理,又在心里感叹着,年纪越大,爹娘越发管束起来,原本明个还想去思沛哥屋里寻他叙话儿,看来是不成了。

    好在初四那日,俩人还是见上了一回,晚饭两家照例是在一块吃的,魏元带着魏思沛上自个屋来,尽管如此,她爹前些个再三对她上纲上线,宝珠自然不敢单独跟他说话儿,整个晚上都跟在她娘身边,丝毫不敢逾矩,就连魏思沛也像是得了他爹叮嘱,一整晚上都在厅里听大人们叙着话儿,正经说的话儿,连五句也没超过。

    他只瞅着空问了她的脚好些了没,又说新铺子忙,要注意身体。宝珠有心跟他多说几句去年发生的事儿,毕竟信里无法一一道来,可在她爹娘眼皮子下,到底也只刻板地应了他几句。

    新年一过,王氏便开始为润泽三月的亲事忙碌起来,他这一回因要成亲,特意告了假,沐休延长至三月底去。

    初六那日,王氏带了宝珠专程到县里去拜访吴家,一来作为男方家长,跟他们拜个晚年,二来具体商议一下彩礼的事儿。

    吴李氏心头自然高兴,彩礼的事儿前头虽大体是说好的,五贯的彩礼钱儿,另备些布料首饰,王氏却又亲自来了一趟,表明她屋还是极为看重自个闺女的。

    殊不知她屋前头也不安宁,去年润泽没考中增生的名额,她家老爷在屋里成日抱怨着,直说当初看走了眼,几次打定主意要去退亲。

    自打上回见过王氏以后,李氏对这门亲倒十分满意,暗自定了心。男方屋里虽穷些,到底未来亲家是个实在人,将来亏不下闺女。丈夫心气儿高,一心想让闺女作官妇,可就是放眼县里,也没几个符合他要求的,有那么几个秀才郎,那屋里也是眼界儿高的,闺女嫁去了,日后还不得小心翼翼去做人?王氏屋就不一样,她早就方言不叫玲珑去下地做活儿,嫁去了,左右不用去受苦头,这样的婆婆不比县里的来的好?

    可她是个柔和脾气,就是心里有些想法,哪里劝的过吴老爷,便叫玲珑去说服她爹。

    亏得玲珑聪慧,说前头也不是没打听过,王氏屋原来穷成啥样儿了?也就两三年的功夫,她屋小闺女到了县里,屋里一下子就有了钱儿,供了她哥读书考秀才不说,屋里养猪养牛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前头听说又换了大铺面,再往后,他屋还能差了去?

    吴老爷心里动摇了些,到底还是不甘心,说是再有钱儿,也不过是商人,上不得台面

    玲珑不依不饶,跟他表了决心,说是自打遇见润泽,便觉着他极合心意,说润泽屋将来就是没钱儿,他就是考不中举人,自个儿也是中意他的,旁的人屋里再好,她也瞧不上眼

    她一通儿狠话说下来,吴老爷才叹着气,彻底认同了这门亲。

    回过神,吴氏急忙就将她们母女俩往屋里请,笑着说是好容易亲家母来了,自个惦记着张罗些好吃食,一时走了神。

    王氏见她的称呼已经换成亲家母,心头倒也受用,忙让她别去耗费,母女俩也吃不动,少办几个素菜就成。

    说话着,李氏引她们进了厅,吴老爷也从外头迎了进来,他面上倒还和善,笑着问王氏过年好,又问宝珠话儿,年里跟她哥学字儿了没有。

    宝珠努努嘴儿,“今年没顾上,娘整**着做针线活儿哩”

    王氏笑着嗔她,“这娃儿”

    吴老爷抚须点着头,“是该学学,也是半大闺女了。”他一撩袍子坐在上首,招呼王氏两个坐,等她们坐定了,这才去问:“新铺子也收整利索了吧?”

    王氏笑着点点头,“倒也算顺遂,前一向生意倒兴旺着。”

    宝珠笑着插话儿,“那铺面贵着哩,屋里的钱儿都填了进去,也不知啥时能回本儿。”

    吴老爷眉头微不可察地抖了抖,点着头,倒没去答话儿,只是面上倒又严肃起来,也不知心里盘算着什么,半晌,才说:“玲珑自小也是没吃过苦的,每日三餐也算可口,身边还有个丫头伺候着,我这当爹的,实在不希望她将来成日去吃粗茶淡饭。”

    王氏本在心里暗自责怪着宝珠不会说话儿,可见吴老爷面色忽然严肃了下来,又有意去说自个儿闺女,心头便不大高兴,头一次觉着丈夫到底没说错了他屋,前头只隐约觉着他屋势力,今个倒着实叫她遇了一遭。

    深吸一口气,隐忍着心里的不悦,面上倒露出些难堪,干笑几声,“总也能缓过劲儿的,就是缓不过来……”

    吴老爷忽然重重放下茶杯,瞧一眼王氏,“那也不必再去准备彩礼了”

    王氏顿时愣住,前头觉着吴老爷虽古板,倒也是个谦谦有礼的人,竟未料到他脾性这样奇怪,对他忽然发作吃了一惊,一张脸上忽青忽白,正要去说话,冷不丁偏厅帘子被人撩起,伴随着一阵哗啦声儿,玲珑步履匆忙地进了厅,嗔怪着唤了一声,“爹——”

    旋即对王氏行了个礼,笑着问她过年好。又转过身,面朝正向儿,恨恨去瞪她爹,柔柔弱弱地开了口,“媒婆说了亲……”红着脸瞧一眼王氏,“姨又递了帖子,日子也订下了,这桩亲怎能不算数?叫女儿日后怎么做人?”

    吴老爷被噎的一窒,哼了一声,半晌没做声。

    李氏适时进了屋,笑着去拉玲珑,“这孩子,没规没距的,你爹正和你姨叙着话儿,怎的就出来了?”

    玲珑脸上又红了三分,微微低了头,“宝珠妹子来了,我便来瞧瞧。”

    李氏顺势笑着去瞧宝珠,“说起来,宝珠今年比去年还俊了些,小脸儿真白嫩,真得人喜爱。”

    王氏一张脸半晌还没缓过劲儿,好端端来,受了这么一回羞辱,脸上哪里还笑的出来,见李氏瞧她,神色不大自然地朝她点了个头,并不去接她的话儿。

    李氏笑笑,亲亲热热地拉着王氏的手说:“原也是一家子人了,妹子偏还亲自来着一趟,彩礼的事儿,妹子看着办就成,我跟我家老爷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

    她话毕,吴老爷便站起身,说一句,“有些乏了。”便抬脚往外去,竟是不瞧王氏,玲珑忙笑说:“爹去歇着,我跟娘招呼姨。”

    李氏也尴尬地露了笑,到底还是跟王氏赔着礼,“妹子别去跟我家老爷一般见识,他那人,时常脾气倔。”

    李氏母女的表现王氏看在眼里,到底还是勉勉强强露了个笑,“亲事虽定了,彩礼的事儿,总要再来跟兄嫂商量商量,娃儿们高兴了,咱们做爹娘的也就放宽了心。”到了这个地步,自己总不能为去争一口气而意气用事,若真的甩脸子走了人,以吴老爷的脾性,润泽的亲事多半也成不了,为了这桩亲,前前后后她承受了多少,好容易谈成,说啥也得忍得这一口气,王氏想着,今后好赖也不跟玲珑爹娘多走动,只盼着玲珑是个本分的,将来屋里才能和和睦睦。

    因受了吴老爷的怠慢,王氏到底也没心思说笑,聊了不大会儿彩礼的事,李氏也主动跟王氏商讨着女方屋的彩礼,午时跟宝珠两个简简单单用了饭,午饭一过便告了辞。

    (今天的第二章,还有一章大约下午发,亲们晚安。)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润泽成亲

    第一百二十四章 润泽成亲

    从吴府出来,宝珠见王氏沉着脸儿,摇摇她的胳膊,宽慰道:“娘别气,方才我不该那样说……”

    王氏摇摇头,“娘没跟你置气。”又叹一声儿,“说到底是咱屋穷”

    宝珠抿抿唇,“伸手还不打笑脸儿人哩,玲珑她爹实在讨人厌娘放宽心,我跟良东哥好好今后好好干,钱儿总能越赚越多,将来叫他屋越发没脸儿”又仰头问她:“今个还去置办彩礼不?要我说,吴老爷今个不情不愿的,咱们就按简单的来罢,五贯钱儿,买几匹布,首饰就免了。”

    “去,怎么不去?首饰也买上”站在巷子口,王氏回头看一眼吴府,“受了这样的羞辱,今个这事儿告诉咱们一个理儿——”她顿了顿,深深叹口气,“老一辈儿说的门当户对,终究不是说说的,人越穷,活的越没个尊严。”

    宝珠眨眨眼,十分不解,“那娘怎么还要去买首饰,他屋既然认定咱屋穷,除了些基本要备的,旁的就当省去一笔开支了”

    王氏垂头瞧她,“将来轮上我娃儿成亲,娘必定不让你受了委屈。”领起宝珠的手往前走,“今个好赖有件事儿叫娘稍稍宽心,娘瞧着他屋玲珑对你大哥倒是情分重。你大哥这回的亲要好生办,毕竟是咱屋第一桩亲,娘也从来没想着亏了你哥。”

    她们两个逛了近一个来时辰,王氏这回花了两贯半买了六匹布,又兑一两银,打了一对耳坠子,说是不管她屋看不看的上眼,这份礼是自个屋尽了心去置办的,她心头不愧

    回屋前又叮嘱宝珠今个的事儿就别声张了,原也不是啥高兴事,没的还让她爹他们跟着生闷气。

    宝珠点头应了,心里没来由的一阵难受,她娘为了大哥这桩亲,忍受了太多委屈,她屋虽不富裕,可在人前里,她娘啥时受过这样大的屈辱?

    又宽慰她娘,“今个的事儿娘别往心上放,咱屋还有我哩,哪能真像他以为的那样,缓个一两年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再等个三四年,在县里买了屋,看他还能说啥?”

    王氏笑着拍她的手,“娘也就得了你这么个好闺女,这些年屋里要不是有你,娘得四处借多少债去?就连你爹这几年也越发对你另眼相瞧,在外头说起你,那脸上,高兴着哩”

    两人在牛车上说着闲话,说起来,等年月过了,要不了多久也就三月三了,王氏一边感叹的时间过的飞梭,又盼着将来的日子安安稳稳的。

    初八的时候,宝珠三姑一家人从县里来了,先引着积德到老院去瞧积德姥姥姥爷,送了些年礼,呆了不大会儿,午饭也没吃,一家三口就紧着来王氏屋里。

    宝珠早得了消息,早早就进灶上准备,她这些年成日在县里住着,跟陈翠喜她们感情极好,亲近的就像一家人。一到过年,分别着十来天,心里倒十分想念,知道她们今个来,兴奋的早早就起了床,洗菜切肉揉丸子,忙的不亦乐乎。

    她们一来,陈翠喜放了礼,跟陈铁贵说不上几句话就赶着往灶房去瞧宝珠,见她穿着一件粉红袄子,衬得小脸越发粉嫩,喜的伸手去掐,笑着说七八天没见,心里头念的紧,直比的上亲闺女了。

    宝珠笑着揉揉脸,头一回将脑袋埋在她肩窝里撒娇,积德正进门,见宝珠对他娘亲密的举动,喜的悄悄抿嘴儿笑。

    没等他说话,宝珠先垮了脸儿,跟她姑抱怨,“今年过年一点意思都没有,爹管束的越发紧,不叫我出门去玩儿,还逼我去学针线活儿”

    陈翠喜哈哈笑着,“要姑说,旁的女娃学学针线绣活,咱宝珠就没那必要,就做饭那一手,还不比缝补几件儿衣裳的强?”

    宝珠使劲点着头,笑嘻嘻附和她,“将来上头还有俩嫂嫂呢,少不了哥哥们的衣服穿”

    积德却笑着点头,“大舅这回办的好,这样大的女娃子了,是该好生在屋呆着”

    宝珠瞪他一眼,朝他皱鼻,“不跟表哥说了”

    陈翠喜眉梢都带了些笑意,一拍积德脑袋,“去,跟你大舅大妗子叙话儿去,成日跟在娘后头做啥”

    晚饭过了,王氏便拉着陈翠喜进厢房,跟她商量着积德这一回的亲事,她头一回办,没个经验,心头正烦乱着,两个女人家的,总也多出些主意。

    陈翠喜的意思是,甭去管那些个亲疏的,能请来的全请来,润泽是秀才郎,亲事总也不能太寒碜了。等二月底,她再帮着在县里去租个花轿,润泽新屋也要置办一下,新媳妇来了,屋里总要有几件新家当的。其余的也就算了,不让她下地干活儿,成日在屋歇着,已经十分宽待了,嫁来了农村,哪还能天天去吃白米白面儿?

    王氏听她说完,笑容便凝固在脸上,想起吴老爷那时说的话儿,便叹了一口气,

    将前头办的彩礼跟陈翠喜说了说,说是手头里现在正紧着,等二月底,少不得把屋里三头猪娃子卖了钱儿。

    陈翠喜啧啧叹着王氏可真下了本,又说猪娃子可惜,那两头小猪喂的那样好,能再多喂个一半年的,准能卖个好价儿。

    王氏叹一声,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陈翠喜笑着咧她一眼,问:“吴家给的嫁妆也该不少吧?”

    王氏点点头,“嫁妆给的不薄,银钱三十两,另还有些布匹,一头骡子。”

    陈翠喜一拍手,“那不就得了,儿媳钱儿多,猪娃子的将来再给你这婆婆买来就是了,左右亏不了。”

    “嗨”王氏长长叹一口气,“那钱儿是玲珑自个儿的私房钱儿,就是人家不拿出来,咱还有啥说的?又不是亲闺女,指望不得啊”

    陈翠喜笑着劝她,“宝珠娃不也不是我亲闺女,对我跟她姑父也好得很哩,去年几个月没上工,工钱儿还非要我拿着。”她喜滋滋砸着嘴儿,“我这侄女好哇,当姑的有福”

    王氏了然一笑,“妹子还真比我有福,宝珠娃儿是个厚道心性,谁要待她好了,许久都忘不了那情,妹子一向待她不薄,将来总能好生回报。”

    陈翠喜笑的半晌不拢嘴儿,一拍王氏肩头,笑说:“说起来还有个事儿瞒着嫂子哩,宝珠娃还小时我见她就喜欢,心头还老寻思着过到我屋养活里。”顿了顿,“也就是送走了宝云,也就没开那口。”她叹一声,“亏的那时没要来”

    提起当年的事儿,王氏也感叹万分,“要是宝云一直在跟前儿养着,总该跟宝珠一样乖。”

    陈翠喜叹着一声儿,“就得了一个女娃子,还不得放心尖儿上疼,自然也娇惯些。既已经是赵家人,左右也不是你跟我哥去管的事儿。”

    王氏点点头,又跟她说了不大会儿话,天儿擦了黑,他们才赶着牛车回了县里。

    十五一过,宝珠跟良东两个也回县里开业,今年过年,陈二牛那边发了话儿,说是叫良东领着秀娟回老院过,秀娟虽过继到自个屋,王氏这个当娘的却也没拦着她,说是宝珠娃儿从小也没怎么去得她爷爷奶奶喜爱,到了秀娟娃儿,她爷爷奶奶想见便见,她从小亲娘不爱,多几个长辈待她好些总也不是坏事儿,自己则因跟老院生了间隙,初一也没回,只遣润泽润生宝珠三个专门去给他们奶奶爷爷拜年。

    王氏继续在屋里准备着三月三的亲事,二月底她咬牙卖了屋里的三头猪,大的那只喂了一年多,卖了两贯钱儿,小的两只总共也只卖了两贯,拿着这四贯钱儿又请木匠打了几件家什放润泽屋,给润泽备了喜服,炮仗喜帖花生点心的一样一样又去备。

    三月初一时,宝珠跟她姑在县里租好了一顶花轿,跟宝珠两个早早结了业,给王氏屋里送去。顺带着在屋里住了下来帮王氏的忙。

    初二时,王氏跟陈铁贵两个就将聘礼下给了吴府。

    宝珠跟她姑两个留在屋里剪囍字儿,包囍糖。

    当天晚上,陈家屋里便开始张灯结了彩,润泽中秀才在村里本就是个轰动事儿,这回娶亲,亲家还是县里的,算是喜上加喜,不少人上门去瞧热闹。

    润泽这几天也有些心绪不宁,每日早早就起了身,半夜屋里还亮着灯,王氏瞅空便进屋跟他交代,“成了亲就不是个小娃儿了,再两年也要当爹了,将来好生跟玲珑过,课业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