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菡笑-妾本庶出(VIP完结)-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轮便是女眷这边的,红花刚好到郁心兰手中时,鼓点便停了。她正准备顺口来一首古诗应应景,哪知淑妃娘娘笑道:“皇上,臣妾还不知是哪位得了红花,可既是来跟你们男人比试的,臣妾便要出个题,以今日的狩猎场景作首诗。若是她作得好,你们男人必须每人罚三杯酒!”
    建安帝笑道:“爱妃是想与朕打擂台么?好!朕就依了你。只是,对女子来说,以狩猎作诗可不容易,这样吧,随意是诗还是词,只要做得好,朕便率先自罚三杯。”
    自有那会来事儿的大臣笑捧道:“原来今日的击鼓传花是打擂台啊!娘娘真是有胆识!”
    郁心兰直撇嘴,淑妃坐在皇帝身边呢,又不用她作诗,算哪门子有胆识。只不过……这花和鼓点是早就配合好的吧,否则怎么会刚刚到她的手中,若是到了哪位嫔妃手中,作不出诗来,丢的可是皇上的脸面。
    长公主立即关切地看向儿媳,轻声问,“你行么?”
    郁心兰笑着点了点头,暗自琢磨,关于狩猎的,她只记得一首王维的《观猎》和苏轼的《江城子》,但中间的典故都太多了,这里的人听了,肯定觉得莫名其妙。
    看着小太监送到眼前的纸和笔,郁心兰轻笑道:“劳公公换张大些的来。”事实是她只练过大字,没写过小楷。
    那小太监立即换了张长卷,郁心兰凝神思索片刻,便挥笔写下几行大字。小太监立即捧着呈到圣上面前。
    黄公公帮着诵道:“天子聊发少轻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万乘,亲射虎,看历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气冲云中,何日定四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阕词念完,皇上眸光暴涨,惊喜之色溢于言表。众朝臣也惊得面面相觑,如此豪情壮志的词,会是女子所做?
    苏东坡此词本就豪兴勃发,气势恢宏,郁心兰又妙巧地将玥国上古神话中的历将军代入词中,比拟天子狩猎时的豪迈之姿。而定四方,是历任玥国国君的梦想,建安帝才会如此欣喜若狂!
    “好!好!好!好词!好字!”建安帝含笑问,“此词是谁所作?”
    小太监忙禀报道:“是赫云大少夫人。”
    “赏!”建安帝大手一挥,一连串的赏赐便脱口而出,而淑妃则瞧着白萱上龙飞凤舞的大字,脸色发黑。


第八十三章
    皇上说话算数,说了自罚三杯,便是自罚三杯,在座众臣自是遵从游戏规则。接下来游戏继续,可每到女眷这边的时候,每隔一个人,总会轮到郁心兰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命题作诗,有时是前一位倒霉鬼,有时是鼓手、有时是男子宴中不服气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咏梅。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春日山中竹。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答俗人。
    一场夜宴下来,郁心兰一共被鼓点敲中六次,作诗六首,就是再傻的人也知道这是有人故意而为,何况这群心眼比旁人多出数倍的大臣们?
    听着她一首接一首的妙诗佳句,折服了会场所有的人,每一双眼睛都偷偷往纱缦后面窥探,想目睹惊世才女的风采。
    而秦小王爷则是端着酒杯,既没喝下也没放下,半晌一动不动,怎么都想不通那个砸他赌场的女人会吟诗……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就连自认为熟知她的赫云连城和十四皇子明子琪,也是怔怔惊讶。
    惊艳之余,人们也纷纷臆想,不知究竟是谁想为难赫云大少夫人,结果却令其出足了风头,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建安帝素来大方,无论是谁,作的诗好便会赏。
    男子中只有两位领了赏,而郁心兰则首首不落空,身前小几上已经堆满了珠宝玉器,吃食都另外挪到一张小木杌上去了。
    坐在她前方的九皇子妃唐宁郡主朝她笑道:“原来妹子这般才华,竟一点风儿也不透,可是真人不露相呀。”
    郁心兰谦虚道:“我这是急出来的。若是没赏赐,我也作不出来。”
    赫云彤苦于在另一端,不方便凑过来说话儿,便向左右位置上的贵夫人们介绍:“那是我弟媳……”
    偏王夫人坐得离赫云彤不远,听旁人对郁心兰赞不绝口,满嘴又是苦又是涩。温婉那个贱妇有这般才华?竟能教出这样才情的女儿?……
    王夫人自认才艺双绝,却也知自己作出的诗与郁心兰作出的差距有多大,心中更是愤慨,老爷便是因此而看上温婉那个贱妇的么?还有淑妃也是,瞧不清情形吗?还让这个死丫头出风头!
    这话怨得淑妃有点冤,第一次的确是她让人做的手脚,想让郁心兰出丑,即便是没出成丑,她也不会玩两次一样的把戏,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因而随着红花每一次落入郁心兰手中,她的心都要跟着扑通猛跳一下,这是谁要害她,若是一会儿皇上着人查探,她要如何回答?
    淑妃拿目光扫向自己的太监总管仲公公,示意他去威胁一下鼓手。
    仲公公自然是领命而去,可情形依旧如此,淑妃都觉得自己撑不住了。
    建安帝也察觉出她的异样,关切的问:“爱妃脸色不佳,可是不舒服?”
    淑妃忙顺杆往下爬:“臣妾觉得胸闷。”
    皇后闻言道:“大约是人多嘈杂了,你是有身孕的人,自是受不住。”
    于是皇后便吩咐内侍们送淑妃娘娘回宫休息,建安帝没有异议,似乎没有注意到淑妃勾魂的眼神,而是将目光转向上前填酒的媚才人。
    直至戌时,恩宴方结束。郁心兰与其他贵妇一同拜倒恭送圣驾,却有一名管事太监前来传圣上口谕:“赫云大少奶奶,圣上口谕,传您随驾伺候。”
    郁心兰心中一紧,不及细想,便随在公公身后,追上了前方的圣驾,赫云连城也在驾前服侍,看到他的身影,郁心兰略宽了宽心。
    十六台的龙辇行至花园时,建安帝忽然吩咐驻辇,扶着黄公公的手臂下了辇后,淡淡吩咐:“靖儿兰丫头,你们陪朕逛逛花园,其他人在此候着。”
    “微臣领旨。”赫云连城看了郁心兰一眼,两人并肩随在建安帝身后,在花园中逛了起来。
    今夜月明星稀,月光给花园中凋零的植物披上了一层银光,比白日更多了几分雅致。
    建安帝走走停停,忽然问道:“兰丫头的学问不错,是跟谁学的?”
    郁心兰忙道:“臣妇自幼与姨娘和外祖……温老先生一同生活,姨娘与温老先生都教了些。”她一时嘴快,象在荣镇那样称温老先生为外祖父,心知犯了规矩,赶紧改口。
    好在建安帝没注意这个,只是问:“温老先生可是读书人?”
    “是,曾于先帝三十五年中过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
    “哦,那曾任何职?”
    “回皇上,不曾。”
    建安帝心中微讶,三年才出几个进士,再如何总能补一个七八品的小知县做一做的,不过他打算使人去查清楚,因而并没继续追问下去,反而指着近前的一株枫树道:“你就以此树为题作诗一首吧。”
    啊?还要作诗?郁心兰琢磨一番,硬着头皮吟了一首:“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建安帝看着她若有所思道:“倒是挺有野趣的,你还真会作诗,只是……风格却迥异。”
    郁心兰忙解释道:“其实,今夜所作之诗,都是臣妇往日所作,心境不同,风格自会各异。只有那阙词是在观景台上,看到皇上与诸位大人豪气干云,臣妇心生艳羡,这才豪壮了一番。”
    “原来如此。也算不错了。”建安帝点了点头道:“想打猎,明日就让靖儿带上你吧,朕身边侍卫足够多了,不缺他一个。”
    郁心兰又惊又喜,忙磕头谢恩,赫云连城还恳请一番,直到建安帝说:“你媳妇可比你直率多了。”他才单膝点地,谢主隆恩。
    天色已晚,建安帝摆驾回宫,郁心兰则与赫云连城同乘一顶小暖轿回了竹馨居。
    刚进得院门,纪嬷嬷便迎上前来道:“禀大爷大奶奶,侯爷在殿下寝房内,请大爷大奶奶回来后立即过去。”
    两人不敢怠慢,忙随纪嬷嬷而去。长公主寝房的外室内灯火通明,侯爷俊美的脸微微绷着,显得有些急躁,见到他二人进来后,倒是一派轻松随意状,问郁心兰道:“刚才皇上找你何事?”
    郁心兰忙一五一十说清楚,侯爷只是点了点头,对她道:“你先下去吧。”
    郁心兰只得向公公婆婆施礼告退,而赫云连城则多留了一刻来钟,才回到他们俩的房间。
    打发走了丫头们,郁心兰便拉着赫云连城问道,“连城,你说,皇上后来问我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连城淡淡地道:“你做的那首豪迈之词,便是男人也很难做出来,皇上……可能以为是父亲做的,所以才多考校了你一番。”
    原来是这样,那么后来几盘游戏中的鼓手会落点落得那么好,也是皇上示意的了?
    郁心兰轻叹一声,苏东坡的词的确是豪放,就是男人也很少能写出来,也难怪皇帝会怀疑是侯爷所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好事亦是坏事。一则说明还有报国之心,二则说明仍想握着兵权不松手,端看皇上是怎么认为了。
    她忍不住问:“是不是我给父亲添了麻烦?”
    赫云连城道:“也不算,你也证明你会作诗了。再则……这也是迟早的事。”
    的确也是如此,若皇上要猜忌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貌似这个皇帝疑心是比较重的,可是为什么就那么宠着淑妃呢,要说她长得漂亮,可宫里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就算是以前入宫的颜色老了,皇帝只要一声令下,礼部便会大张旗鼓地选秀,要说是那般媚态,貌似青楼的姑娘们还更胜一筹。
    郁心兰便同赫云连城谈起了淑妃:“刘贵妃虽没随行,可有德妃娘娘在,论理也当是德妃娘娘坐在皇上右侧才对。”
    赫云连城已经上下其手,可面对着完全没有进入状态的妻子非常无奈,只得说,“淑妃的两位兄长都连升了几级,一个小小的座次算得了什么。皇上的事我们管不了,不如干点该干的事情……”
    他的唇暗示着、手引诱着,郁心兰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责任了……侍寝。
    第二日一早,赫云连城便神清气爽地去御前报道了,郁心兰则懒了好半天才勉强爬起来,一来腰酸腿疼,二来精神上就懒懒的,估计是秋乏了。
    才刚洗漱好,纪嬷嬷便带着一个手持托盘的小宫女进来,冲着郁心兰福了福道:“大奶奶安好。这是殿下特意吩咐老奴熬的补汤给大奶奶补身子的,还请大奶奶赶紧趁热喝下。”
    说罢一扬手,身后的小宫女立即端着托盘上前来屈了屈膝,将托盘上的瓷盅摆到小桌上,揭开盖儿,一股浓香扑鼻而来,略带些微腥和少许中药味儿,其中必定有人参、茯苓这类的补品。
    郁心兰勉强扯了扯嘴角笑道:“多些嬷嬷了,先搁着吧,我得先去给母亲请安,怕晚了会误了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辰,等一会回来再热了喝。”她真不想吃什么补品,补也得对症呀,她的身体并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可纪嬷嬷得了长公主的吩咐,哪里会依,笑着解释道:“今日皇后娘娘身体违和,已经免了众人的请安了。若是想去观景台的,只管跟内务监的总管说明,内务监自会安排小轿。长公主说今个儿不急,您只管先喝了这份汤再去给她请安。
    郁心兰没有办法,这是婆婆的一番好意,总不能不识抬举,只好拿小勺小口小口地吃起来,味道其实还不错,虽有点腥味,但整体上还是很香浓的,只是份量也太多了点……
    吃完一碗,纪嬷嬷立即又给她盛上一碗,还笑着道:”奶奶可以慢慢吃,反正这一盅是必须吃完的。殿下说了,您什么时候吃完,什么时候再去请安。”
    把郁心兰推说吃不下了的话给堵在肚子里了,她只好拧着眉将这一大份补汤给喝了下去,然后摸着撑圆的肚子苦笑,“纪嬷嬷,我路都走不动了。”
    纪嬷嬷笑道:“没事没事,老奴去跟殿下禀报一声,她定会免了您请安的。”
    郁心兰哪能做这种没规矩的事,忙撑着腰起来,跟纪嬷嬷一同往长公主屋中去,还顺手塞了一大锭银子给纪嬷嬷,“嬷嬷一早熬汤辛苦了。”
    纪嬷嬷笑了笑,也没推辞。
    给长公主请过安,赫云连城便请好假回来了,向母亲说明,“皇上允了儿子带兰儿去猎场玩一天。”
    长公主笑眯眯地道:“难怪这丫头坐在这儿心神不属的,原是等着你带她去玩儿呢。去吧,你们年轻人喜欢热闹不是。”
    郁心兰不好意思地告了罪,骑上赫云连城特意为她借来的温驯的母马,直往猎场而去。
    虽然玥国人尚武,但皇帝打猎时,猎场都已经被御林军有效地控制了起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真正的猛兽是窜不到皇帝跟前的。
    郁心兰的骑术不精,只敢让马小跑,这样的速度自然是谈不上狩猎的,游玩还差不多。九皇子与他们擦身而过,只是打了个招呼便策马跑开了。倒是十二皇子和秦小王爷还特地慢下几步寒暄,话里还推崇郁心兰为“玥国第一才女”。
    这称号让郁心兰很是羞愧了一把,兼之不想让别人当电灯泡,便以不妨碍他们狩猎为借口,赶着人家走了。
    一路行来,郁心兰看着时不时冒出来的御林军,一个疑问在脑中形成,于是便问连城道:“连城,既然猎场里有这么多的御林军,为何六年前山崩的时候,没听你说有人来救援?”
    赫云连城原本愉悦的俊脸一黯,马鞭指前对面的高山道:“当时我们去的是那座山头,那边没有安排御林军。”
    郁心兰哦了一声,又问,“那……当时是否在下面?或者前些日子下了暴雨?”赫云连城摇头:“没有!每次围猎,钦天监都要夜观星象,选前后十余天都不会有雨的日子行猎,怎么会下雨。”
    郁心兰的心里越来越觉得这事儿透着诡异。说是大皇子想赢得比赛,可大皇子是皇后娘娘嫡出的皇长子,身份比别的皇子尊贵得多,这样的人不应当是特别爱惜自己性命的吗?又怎么会想到跑到无人把守的山头去。是谁在他跟前撺掇的?
    而且秋山树木茂盛,之前几天又没降雨,与山崩形成的两大条件——植被破坏、暴雨等灾害天气完全没有吻合的地方,怎么会突然产生山崩?
    “连城,能不能带我去当时出事的地点看一看呀。”
    “有什么好看的,就是半壁断崖……”赫云连城明显不愿意提到那里。
    郁心兰不好说出自己的猜测,因为只是猜测而已,只好撒娇道:“人家就是想看一眼而已,然后骂那里几句。”
    赫云连城觉得好笑,便带她到一处高坡上,指着前方道:“这里就能看到。”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圆筒给她。
    居然是一只丹筒望远镜。
    郁心兰好奇地接过来,往眼前一送,果然清晰地看到对面的断崖,断崖中段有一条羊肠小道,应是当年他们行径的小道,再往下依然是悬崖。
    郁心兰忍不住轻叹:“这么凶险的地方,你们为什么不阻止大殿下呢?”
    赫云连城抿了抿唇,不是没阻止,一来大皇子不听,二来当时他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少年,被人激了几句,也觉得若连这条小道都不敢过,实是丢脸。
    郁心兰忙问:“是谁激你们?”
    赫云连城怔了怔:“一名侍卫……名字不记得了,他也葬身山底了。”然后瞧了她一眼,反问道:“难道你觉得可疑?但是,当年皇上严查过,并没发现可疑之处……年轻人急于立功表现,冲动些也难免。”说罢神情黯淡几分。
    郁心兰本就没有把握,怕他又想起不开心的事,忙转了话题:“既无可疑 ,我们便去别处吧。”
    赫云连城便帮她调转马头,往树林里去。
    郁心兰仍拿着望远镜东张西望,忽地道:“咦,父亲和大娘在那边。”    赫云连城往她指的方向瞧了一眼,轻叹道:“应是祭奠甘舅舅吧。”
    
郁心兰心中一动,忙问:“甘舅舅是怎么去的?”
    赫云连城道:“那时我还小,不是很清楚。只知先帝们都是在贺山围猎的,皇上临时起意到秋山围猎,那时皇上登基不久,四周还有些狼子野心之人,皇上来秋山的第二日便遇袭了,甘舅舅是御林军都统,护驾而亡的。”
    原来如此,护妹夫当然没有护驾名声好了,只是侯爷看起来是个很忠心的臣子,怎么会干这种欺君的事?
    郁心兰一肚子疑问得不到解答,便索性不管了,在树林边缘玩了一阵,赫云连城猎了两只野兔,两人便返回了行宫。
    纪嬷嬷来禀告说:“皇后娘娘已经起身了,长公主殿下让您回来了就去安和宫请个安。”
    郁心兰忙应下,换过一身衣裙,便到安和宫请安。
    皇后和蔼的给她赐了座,坐在长公主身后,陪同狩猎的命妇们都在此处,除了淑妃娘娘。
    皇后有些头疼,边与众人交谈,边用手换着太阳穴。
    郁心兰感觉有人悄悄靠近自己,回头一看,竟是赫云彤。赫云彤娇嗔地问:“一早上跑哪去了,还想找你来聊聊,顺便炫耀一下,大才女是我弟妹呢。”
    郁心兰被她说得挺不好意思,唐宁公主也凑了过来,摇了摇手中的望远镜,笑道:“我知道她到哪去了。”
    三个女人凑到一堆,就比较显眼了,皇后的目光便扫了过来。王夫人忽地讨好地笑道:“皇后娘娘,臣妇听说清心曲有安身之功效,可对症您的眩晕症,不如让兰儿为您弹奏一曲,她的琴艺亦是十分出众的。”
    忽然被点到名的郁心兰一怔,急道:“禀皇后娘娘,臣妇不会清心曲……但是臣妇的嫡母是会的。”说罢含笑看向王夫人,又悄悄拽了拽赫云彤的衣袖。
    赫云彤会意,帮腔道:“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