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景澜的流水账,无聊手抽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额娘,朕也舍不得安儿,可是……”乾隆冷着脸,“富察家太过分了,居然琢磨着把主意打到安儿身上……”

    太后稍微一想,便明白乾隆的未尽之语。安儿自小在富察皇后的影响下,对富察家颇有感情。去年,乾隆拔光了富察家在后宫的内应都,这是想借安儿的手重新安排一批啊!

    “……如今他们只是有这个打算,还没对安儿开口,朕就先绝了他们这条路。”乾隆低头,掩住自己的情绪。他这么做何尝不是怕安儿真的答应富察家些什么,被女儿那么小小背叛一次,即使不伤心,也会失望的吧?现在这样起码还可以让他自欺欺人一下。

    婚礼后不久,宫里再次恢复宁静。

    五月初三那天早上,景澜正和往常一样在永寿宫里教导欣儿,突然感到肚子一阵阵痛。算了下日子,这个……是要生了吧!看着眼前正努力描红的女儿,景澜维持着笑容,对欣儿道:“欣儿乖,额娘突然有事,欣儿今天自己回房继续练字,好不好?”

    听到这话,欣儿满脸不解,容嬷嬷却猛地抬头,因为她知道景澜不会无缘无故突然暂停对欣儿的授课。仔细观察着景澜的脸色,景澜也不隐瞒,对她微微点头后,容嬷嬷立即快步走出房门,扯着嗓子高声喊:“皇后娘娘要生啦!稳婆呢?”

    景澜扶额,这个容嬷嬷……她没有立即叫人,就是为了不要吓到欣儿。嘉妃生产时,欣儿偶然听到宫女说什么“难产”、“危险”、“一尸两命”……对景澜生子产生严重心理阴影,虽然后来被景澜安抚住了,但还是很没安全感,现在被容嬷嬷这么一喊……果然,欣儿一脸紧张到快哭出来的样子,景澜决定先搞定女儿。一边握紧双手忍住痛,一边继续放缓声音劝道:“欣儿不怕,皇额娘不会有事的。欣儿现在乖乖地回房,皇额娘保证明天你一醒来,皇额娘还在这里等你,欣儿也会多一个妹妹或者弟弟呢!”

    欣儿眼里渐渐浮起水光,却克制着不让落下,颤抖道:“皇额娘不能骗人哦……欣儿最勇敢了,听您的话现在就出去。但是欣儿不回房,要在外面等!皇额娘说话要算数,欣儿等您!”

    景澜点点头,抱住她,吻了吻她额头后,欣儿就马上跑出房。

    躺在床上,下/身一阵痛过一阵,每一次听到稳婆喊“娘娘,用力,再用力……”时,景澜就忍不住在心里狂骂:难道老娘不知道要用力?可再用力下去就要脱肛了啊!!!

    乾隆和太后得到消息先后到达永寿宫,等在偏殿。听到房内传来景澜时高时低的叫喊,乾隆藏在袖中的双手不断颤抖,拼命告诉自己:景澜绝对不会有事,朕不允许!太后见乾隆强装镇定,额头上却在不断流汗,劝道:“弘历,放心,稳婆说了,景澜的情况很好,不用担心。”乾隆勉强对着太后笑了下,点头示意自己没事。

    还好,这个早期折腾自家额娘很久的孩子,在生产时十分给力,两个时辰后“哇”的一声宣告他的到来。身旁不知哪个喊了声“恭喜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生了个俊俏的小阿哥。”历史上的十二皇子依旧归景澜所有,乾隆赐名永璂。景澜瞄了一眼新生的儿子后,心底偷偷嘀咕:他们到底怎么看出是个俊俏的小阿哥?明明一脸的皱子,这么丑!然后累得头一歪,就睡着了。

    第二天,欣儿偷偷溜进景澜的寝室,双眼红肿地盯着景澜。景澜抬起右手,微笑地摸摸欣儿的头,低语:“皇额娘没有食言哦……”

    欣儿不等景澜说完,就扑到床边,小心地避开景澜,握住她的手拼命点头:“恩……皇额娘没有骗我,带着弟弟在等欣儿,真好!”

    永琮和欣儿对这个新来的弟弟表示欢喜的方式就是时不时来戳戳他的小脸,然后在永璂憋憋嘴,快要哭出来时双双抬头无辜地望着景澜,让景澜笑也不是,说也不是。

    景澜知道他们是真心喜爱这个弟弟,因为每次得到赏赐时,他们都会把新得到的物件分一份出来留给永璂,让景澜保管,等永璂长大后再给他。尤其是永琮,每天一下课就立马跑到永寿宫逗逗自家弟弟,见到博敦,开口闭口就是“我弟弟怎样怎样……”,听得博敦常常不禁翻白眼。

    景澜仍然用自己的喂奶方式哺育永璂,奶娘徐嬷嬷只要照顾起居饮食就好。永璂的奶娘是那拉家的包衣奴才,是景澜一早就让那尔布准备好的。身边还有个宫女是乾隆特地派来看顾永璂,景澜也只作不知,她相信乾隆不会害自己的孩子,只是单纯地为了保护永璂。

    晚上,乾隆在深夜走进永寿宫,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坐在景澜的床前。良久,执起她的右手,在手背上轻轻印了一个吻:还好,你没事。

    永璂的洗三、满月自是办得分外热闹,相比之下,早出生两个月的永瑆的待遇便稍显逊色。嘉妃心中苦涩却也明白永瑆是无法与身为嫡子的永璂攀比的,而且如今她这个身子的状况,什么也做不了,倒不如先将身体养好,再慢慢做打算。愉嫔、令嫔两人,她一个也不会放过!

 第三十二章

    九月的京城还是有些燥热,景澜命人将屋内四周的窗户都打开。微风轻轻吹过,送来凉爽的气息,让睡在软榻上的永璂和在一旁逗他的欣儿两个人“咯咯”笑个不停。

    永璂还算比较听话乖巧的,平时不怎么爱哭,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景澜的怀里吐泡泡和“咿咿呀呀”地说火星语。如今已经四个月,按照民间“三翻六坐九爬”的说法,景澜在一个月前就开始训练他翻身。正巧那时欣儿也在,看到永璂白白嫩嫩的在床上一圈一圈翻滚,可爱的样子让她也来了兴致,加入训练小包子的队列里。当然,旁边定有一群宫女、嬷嬷在看护。欣儿对这个弟弟是真心喜爱,总是特别有耐心,就连逗弄他时也小心翼翼。景澜觉得在照顾永璂时让欣儿搭一把手,可以培养他们姐弟感情的同时,也可以磨磨欣儿还有些浮躁的性子。

    永璂在欣儿的帮助下翻了一圈,平躺在塌上,眼睛亮亮地盯着欣儿,小手向空中挥舞几下后,发出几声“哦哦呀呀”。欣儿握住永璂的小手,轻声问:“弟弟累了是吗?那好,我们先休息一会儿吧。唔……姐姐念书给你听,好不好?”说着,便拿起一本《三字经》,一字一句读起来。

    景澜凝望着这一幕,只觉得心中一片柔软,有什么比得上她的孩子到来的喜悦和他们带给她的感动呢?走到书桌前,摊开纸,提起笔,一笔一画绘下眼前姐弟两人的嬉戏图,耳畔听着欣儿稚嫩童音念诵的三字经。

    这是景澜在永琮出生后就形成的习惯。乾隆时期还没有照相机,她只好选择把自己每个孩子生长过程中有意义的时刻、欢乐的时光,都一点一滴用画笔记录下来。有兄弟姐妹间的打闹,有个人成长的经历,也有乾隆和他们的亲子互动……每一副画旁边景澜都会注明日期,以及解释发生了什么。每人一册,一年年的积累下来,等到他们成亲的那一天,把这个画册作为礼物送给他们,也算是在成家立业后对童年的自己一个告别和纪念。

    乾隆也知道景澜的这个想法,十分赞成却也有些吃醋:咋就不见你给朕画个像什么的?直到看到景澜的画中有他——虽然旁边总有欣儿或者永琮出现,才平息心中那一点点不快,然后在景澜每次描绘几个孩子时,仿佛不经意般突然出现在那里,让景澜不得不把他也收入图中。

    “景澜又在画几个孩子了?”乾隆没有打扰欣儿对弟弟的读书时间,悄悄走到景澜背后,伸手环住她的腰,低声问道。

    景澜拿着笔的手顿了顿,对于乾隆来永寿宫的通报早已不报希望。在他的要求下,也渐渐习惯两人在私底下的随意相处。

    “皇上来啦,这是刚画的。”用手指指不远处的两个孩子,然后景澜装模作样地对乾隆拱手,“还请皇上指教。”

    乾隆听出她打趣的意味也不恼,一手揽住景澜的腰,一手拿起画。画面上,欣儿手执书本,面向永璂,正一脸认真地对他读书,而永璂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的姐姐,眼神却又带着迷茫。

    乾隆一本正经地点评:“不错,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自如。人物绘其神,尤其是永璂,神态极其逼真,景澜的画技又进步了。”

    欣儿听到两人交谈的声音,把永璂交给徐嬷嬷照看,跑到书桌旁向乾隆行礼后问:“皇阿玛什么时候来的,欣儿怎么不知道?”

    “皇阿玛早就到了,欣儿忙着照顾永璂都忽略了朕啊”乾隆表现得很失落。

    欣儿不上当:“哼哼,皇阿玛又吓唬欣儿,明明是您急着见皇额娘,不理会欣儿。”转头瞟到书桌上的画,兴奋道,“皇额娘又作新画了?咦,是我和弟弟啊,唔……皇额娘,这张画就给弟弟吧!”

    “哦?为什么?欣儿不喜欢吗?”景澜好奇地问道,平时只要画中出现这小丫头,她总是第一个占为己有。

    “才不是呢,欣儿怎么可能不喜欢?只是如今欣儿是姐姐了,有好东西要让给弟弟。而且,嘿嘿……等弟弟长大若是调皮捣蛋,我就让他看这幅画!哼,让他知道在他小时候,我对他多好啊,看他敢不听话?唔……不行,现在就要让他加深印象,皇阿玛、皇额娘,欣儿把这画拿去给弟弟瞧瞧啊!”说完一把抓起书桌上的画准备对永璂进行洗脑。

    乾隆和景澜对视,忍俊不禁。一开始还感慨女儿长大懂事了,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啊。

    渐渐,乾隆的视线控制不住望向景澜,身着一袭浅紫的旗装,刺着几只蝴蝶,头上简单斜插三、四支钗子,显得清新素雅。只是这样斜依在椅背上,浅浅的笑容绽放在脸上,便浑身散发着一种优雅闲适的气质。凝视着这样的景澜,乾隆心底涌起骄傲:乌拉那拉•;景澜,你就是唯一可以站在朕身边的女人!

    趁着欣儿的注意力都在永璂那边,乾隆坐在景澜旁边的椅子上,然后一把拉过景澜,让她坐在自己大腿上。

    “皇上!”景澜惊讶,却不敢大声。

    “嘘,小心欣儿看过来哦。”一边说还一边恶劣地朝景澜耳朵吹气。

    “那还不是您害的!”景澜脸红地拼命往旁边躲。

    “别乱动,朕只是突然想抱抱你。”

    哎?乾隆居然走感性路线,不过反正累的不是自己,景澜也就不挣扎了,两人就维持这个姿势随便聊天。

    “永琮怎么今天还没回来?”乾隆往四周打量一圈,没看见七阿哥的身影。

    “他派人来说过,下学后要和博敦去训练场比骑射,要把他叫回来吗?”

    “不用了,既是有正事就算了,朕只是随口一问。”看来永琮很努力啊!乾隆微微出神,他的几个儿子,永璜年龄最大,做事也最老道,但因为上次富察家的事,乾隆虽然没有怪罪他,却总有些疙瘩。永璋是个好哥哥,做事也认真,但对大局的把握有些勉强;永珹出生时是嘉妃最得宠的日子,因此为人有点霸道;永琪文采不错,眼界却有些低而且耳根子软;永瑢因为乾隆对他的不喜,总是一副畏缩的样子;永琮是乾隆几个儿子里比较满意的一个,只是如今年龄小,还需要再观察些时日;永璇性子不定,仍需磨练;剩下的两个奶娃娃,暂时忽略不计。

    景澜知道乾隆在思考也不打扰,靠在乾隆身上,阳光透过窗户撒进来,照在身上暖暖的,真舒服!景澜忍不住眯起眼,头在乾隆胸前蹭了蹭。

    乾隆回过神见到景澜的小动作,低笑出声:“朕来是有事和景澜商量。”

    “什么事啊?”声音有点闷,最好不要是正事,难得天气这么好适合偷个懒。

    乾隆无奈地拍拍她的背:“别赖着,快起来,这事跟皇额娘也要告知一声。等会儿到了皇额娘那儿朕一块儿说。今天风不大,把永璂也带上吧,皇额娘看到他就开心。”

    哎?明明是他拉着自己坐的,怎么这会儿就成她“赖着”了?不过乾隆说的事要麻烦到太后?那就是正事了!景澜赶紧起身,帮两个孩子收拾一下,带着他们和乾隆一起前往慈宁宫。

 第三十三章

    “哀家的小十二来啦,快,让哀家来捏一把。”太后一见永璂就自动把其余人都忽略。

    景澜心里翻个白眼,这个好像怪阿姨的台词啊。

    “皇额娘如今有了十二,连儿臣也不要了。”乾隆打趣道。

    “就是就是,皇玛嬷都不疼欣儿了。”欣儿一脸委屈,巴巴地瞅着太后。

    太后左手抱着永璂,右手拉过欣儿:“谁说哀家不疼你了?那哀家特地让人在厨房里热着的水晶糕是给谁准备的?你这没良心的小丫头。”

    “皇玛嬷~可是你都不捏欣儿的脸。”欣儿扯着太后的衣袖撒娇。

    “噗~”太后取笑,“原来欣儿是吃醋啦,放心,小十二之后就轮到你了。”

    欣儿小心避开永璂,把脸埋进太后的怀里,不好意思道:“才没有吃醋呢,我的就是弟弟的。皇玛嬷疼弟弟,欣儿也开心。”

    太后在心中感叹:包子还是小的时候才可爱啊,多纯真。又逗了两个小家伙一阵子,见乾隆还没离开,知道是有正事要谈,便吩咐桂嬷嬷把孩子抱到偏殿。

    “皇帝可是有要事告诉哀家?”太后急切地问道。

    “皇额娘放心,不是很严重的事”乾隆一见太后的表情,就知道她想歪了,连忙安抚,“朕今日收到折子,愉亲王和齐王先后战死沙场,他们的福晋也都殉情,留下愉亲王的女儿晴儿和齐王的女儿兰馨,都只有六岁。两位王爷是大清难得的忠臣,朕想不如把他们的女儿接入宫中抚育,以慰他们在天之灵,也可彰显皇恩浩荡,不会寒了臣子的心。”乾隆嘴上这么说,心里直乐,大清的这三个异姓王就是他心中一根刺,如今灭了其中两个,代价只是在宫里多养两个闺女,这买卖稳赚不赔啊!之后只剩下姓富察的硕王了,哼,迟早也要把他给收拾了。

    听完这个消息,景澜和太后愣在原地。晴儿!啊,来了来了,终于来了!尽管早有心理准备,景澜还是忍不住骂一句:特么滴,还真是奶奶的世界啊!不过兰馨是谁啊?还珠格格里有这么号人物吗?还是在自己穿越后,又拍了《还珠格格4》,是里面的新角色?

    景澜望了太后一眼,在对方眼里也看到相同的疑惑。不过如今晴儿这个剧中人物出现了,有些问题就不容她们再回避。太后不着痕迹地朝景澜使了个眼色,又瞄了下乾隆。景澜立即意会,这是要谈论历史遗留问题啦,赶紧撤退。

    “皇额娘,小十二到时间喂奶了,景澜先带他回永寿宫吧。”这借口张嘴就有。

    太后立即接口:“好,你去吧,就让皇帝陪陪哀家说话吧。”这话一说,乾隆也不好离开了。

    景澜行礼后带着欣儿、永璂告退,殿内只剩下太后和乾隆。太后端起茶杯,又放下,该怎么开口呢?哎,这儿子大了,谈心是项技术活啊。

    乾隆见太后踌躇,以为太后有为难的要求,便先开口:“皇额娘,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您还和儿臣客气?”

    自家儿子这么上道,太后开门见山:“皇帝,你在外面有没有什么沧海遗珠?”

    “咳咳咳咳……皇额娘,您说什么呢?”乾隆正喝茶,闻言,岔气被呛到。

    “是你让哀家直说的啊。”干嘛一副吃惊的样子,偷吃的事你又没少干。

    “皇额娘!”乾隆赧然唤道,他也明白,自己曾经记录太差,可自家额娘怎么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了,“可是有谁在您跟前说了什么?还是您听到了什么流言?”

    “没有没有,皇帝多心了。”太后连忙否认,“哀家是今儿个听到皇上提起愉亲王和齐王留下的两个孤女,心疼她们不容易,你也知道你年轻时那啥……对吧?万一不小心留下个种,人家孤儿寡母辛苦等你,而你却不记得了……哀家也就这么随口一问,想提醒你下。”太后声音越说越低,自己都觉得这理由牵强,可还得硬着头皮往下掰。

    “皇额娘,朕……咳……年轻时确实荒唐过,不瞒您说,出巡或微服时也有过几段……”乾隆还真不好意思在自己额娘面前说出露水姻缘几个字,“不过事后都让人送过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乾隆对这点还是很有信心的。

    太后不死心,儿子啊,这个不是开玩笑的,你现在不想起来,以后说不准宫里就要进来个人形兵器了:“真的?皇帝不用再仔细回忆一下?要不哀家帮你把你去过的地方列出来,有助于思考。比如杭州、苏州、山东济南……”太后特地在济南两字上加重音量,“那个……如果真有皇家血脉流落在外,你不必瞒着哀家,也不用担心皇后会亏待他们……”

    “皇额娘,真没有!”乾隆哭笑不得地打断,越发确定有人在皇额娘面前嚼舌根,看来要派人查一下了,不过目前还是先安抚皇额娘,也不知是谁在坏朕的名声,“您放心,这事关皇家颜面,朕不会乱来的。”

    哎,看来这条路走不通啊,太后在心里默默吐槽:哀家也希望你不会乱来啊,可奶奶的金手指力量不容小觑,你现在说的越肯定,将来这巴掌就打得越响。

    太后的试探最后以失败告终,只得拉着景澜,两人在慈宁宫商量对策。

    “唔……皇额娘,您第一次派人去济南调查夏雨荷是在乾隆二年吧?”景澜脑中不断整理已有的线索,开口问道。

    太后点头:“没错啊,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当年的调查结果证明那时夏家还没有什么未婚生子的流言。我那小册子上记载,小燕子在围场上喊的那句是:您还记得十九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皇额娘,这都说了是‘十九年前’,如果真有沧海遗珠上京寻爹,也要在乾隆二十一年后了吧。”

    “有道理,所以等到二十一年开始,我和你各自派几个人在京城热闹点的地方注意一下,说不定能提早接那朵圣母花入宫。”这也算没有办法下的办法了,太后手撑额头,皱眉道,“我只要一想到小燕子在整个围场当众喊出这句话就头疼,真是丢脸丢大发了。大清的皇帝偷吃不抹嘴啊,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