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盛花-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如何?难道江夏王配不上你?”我急问道。
   
   慧玉犹豫了一下,竟然点了点头。我大惊,慧玉抬起头直视着我,对我说道:“慧玉从未见过比江夏王更出色的男子,慧玉也仰慕英雄,”她又一犹豫,看我一眼,接着说:“只是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别人,再也不肯给其他的女子位置,我嫁给他做什么?他的确是配不上我。”
   
   我彻底呆住,这个女子……聪慧如此,看出了南英的心思,而且剔透如此,知道这样的福气不该要,我心里有股敬佩之意——连我,多了这一千多年的智慧,也未必能做到这样的决断。
   
   我看着她,神色严肃问道:“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慧玉有些紧张,摸不清我的意思,却强自镇定:“慧玉明白,慧玉绝不会和第三人提起。可是,慧玉不愿意嫁给江夏王,娘娘……恕慧玉无礼,娘娘给江夏王挑位贤妻,他就会快活吗?不是他要的,即便是好的,娘娘给他,他就会快活吗?”
   
   我彻底呆住,一个小我许多岁的姑娘如此拿话问我,我确实不知道了,也许……我错了?
   
   我看着她,这个姑娘这样美好,聪慧美丽,剔透豁达,该让她嫁给南英吗?还是遂她的意思,不让她嫁?我对慧玉说:“我也不知道……让我好好想想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发现我好喜欢李慧玉姑娘啊~某扬过年开始辛勤更文了,大家要顶噢~
 
 
 
 ☆、第五十八章 王妃亦或公主
 
   杨妃约了一众妃嫔在香兰堂,共同品评各家女子的画像和才艺展示,要选一名最出众的女子出来上呈御览。本来此类聚会我是能避则避的,可是此次,我不能再避。
   
   我穿上紫色纱衣,紫水晶的璎珞头饰叮环而绕,一身宫装,连我自己看了也觉得美得不可逼视。我进门的时候,听到屋里的妃嫔们议论纷纷,“……闻家小姐最为出众,我看多半也不会是别人了……”这是锦嫔的声音。
   
   我抬步走进屋子,向分位比我高的问安,分位低的给我问安,一时好不热闹,我的心却冷得很,冷冷地看着这木偶剧一般的场面,这一切都是多么的荒谬可笑,和自己的夫君的一众老婆请安来请安去,可不是可笑吗?
   
   我对着锦嫔道:“锦嫔娘娘所言差矣,闻家小姐出众,出身矜贵,美貌逼人,才华横溢,可是并不是贤淑端庄的典范,并不符合皇上所说的要求。”
   
   众人看我竟然如此直接的得罪于杨妃,不由得都静在当场,一句话也没有,一时间屋内针落可闻。杨妃忽然出声,冷笑道:“媚嫔一向并不关心这些事,忽然出现,就为了贬低本宫的外甥女吗?可有把本宫放在眼里?”
   
   我不慌不忙地回道:“我也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要特意针对谁的意思,娘娘莫不是对明空有所误会?”
   
   杨妃冷冷地,连一贯温和的声音也尖锐起来,道:“本宫误会你?凭你也配吗?你只是嫔位,也敢在本宫面前称‘我’,看来确实规矩立得不够。香画,来扶着媚嫔,到外面院子里罚跪两个时辰!”
   
   众嫔妃全愣住了,没想到杨妃真的会跟我较真,处罚于我,毕竟李世民对我的宠爱人人皆知。看来杨妃此次确实气的不轻,把外甥女嫁给南英也是势在必得。只是不知道为何这次会费这么大的周章是依凭什么?皇上对吴王的看重?还是因为给南英选妃,所以觉得我有所顾忌不敢如何?
   
   香画还未走到我跟前,就听着门口传来说话声,“这是怎么了?闹得要罚跪?”李世民带着高德顺进到香兰堂来,一时间屋子里更是热闹,请安声此起彼伏。我木然地站在当场,也未请安,只是冷冷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我片刻,目光里尽是担忧,也有一丝怒气,可是忽略我的无礼,只是沉声让一众莺莺燕燕起身,自己坐到上首去,坐在杨妃刚才坐着的座位对面,指了指杨妃原先的位子,给她赐了座。
   
   我更是淡淡地打量着他们两人——对着坐着,真是一副相配的画面呢。再看着一屋子的女子,哪个不是浓妆淡抹,哪个不是年华大好,哪个不是殷殷地看着他盼他一顾?一时间更是心灰意冷,我在这唐宫里到底是为什么?为了看着一屋子的女人,为了说“我”而要被一个看我不顺的女人罚跪,这个女人是李世民的妃子,这个女人是李世民宠爱的儿子的母亲。我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听杨妃抱怨。
   
   杨妃温柔的声音响起:“陛下,臣妾正和众姐妹商量着陛下交办的差事,姐妹们都说司空大人家的闻语扬是首选,武媚嫔一进门就贬低闻语扬,是不是因为臣妾的缘故,莫不是以为臣妾徇私?”她的声音里全是委屈,看来全是我欺负了她去,“臣妾才说了媚嫔几句,媚嫔就出言顶撞,臣妾统领后宫的差事不好做……”
   
   李世民,微微抬眼看她,然后看向大家,“哦?说说看,武媚嫔如何顶撞杨妃的?”随后指了锦嫔,“锦嫔你说说。”
   
   锦嫔紧张得脸都有些红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能撒谎,不然就是欺君,只好装着理直气壮道:“媚嫔和杨妃娘娘回话,自称:我,而且说自己就事论事,仿佛是说杨妃娘娘无礼取闹一般。”后面这句加得真是精彩,“仿佛”……
   
   李世民抬眼看看她,再看看杨妃:“英洁,你脾气一向好,不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就要罚跪吧。武媚嫔年轻,不拘小节,有时在朕面前也会不小心自称‘我’,朕都不介意,你就不要罚了?”
   
   杨妃脸色不好,但仍是很乖顺道:“当然,皇上说不追究,自然是不追究。”但略一顿,道:“可皇上,语扬是臣妾看着长大的,成长环境是很好,又是美貌如花,心性才华都是拔尖儿的,确实是众女眷中最好的。”
   
   我心里冷笑,有机会推销你的外甥女,你还真是不放过的。我此时却豁地跪下,对李世民道:“皇上,该罚臣妾的,臣妾也不求躲过,可该说的还是要说,闻小姐确实出众,才色皆殊,可是皇上确实说过要选出一名贤淑端庄的女子,闻小姐自小娇生娇养,怕不符合这一条。”
   
   “住口!”杨妃失声喝断,出口了又有些懊悔,怕是不愿意在李世民面前留下不温柔的印象,可还是强说道:“陛下,武媚嫔明明就因为语扬是臣妾的外甥女,而……”
   
   “好了。”李世民手指捏了捏眉头打断道,“闻语扬确实是杨妃外甥女,这次甄选,就交给武媚嫔住持吧。”杨妃瞪大眼睛,仿佛不信,指着我问道:“陛下,她只是嫔,怎可住持后宫里如此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抬眸,“哦?是吗?那这样吧,高德顺,传朕旨意,媚嫔武氏,德容出众,深得朕心,着礼部择吉日,告天行礼,册封为妃,封号……再选吧。”转眼看向杨妃,仍是温和问道:“这样应该合适了?”
   
   杨妃无语,只是低了头,一屋子的嫔妃都是怔楞又怔楞,不明白这一场杨妃完全占上风的争斗,为何会如此收场。李世民起身,拉起我,丢下众妃嫔,直接出了门。
   
   一路急行,转眼人已在飞廊之上,被高处的冷风一贯,我顿时清醒,我用力一甩,甩开他抓着我的手,我冷冷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我被你的妃嫔欺负了,所以要给我点好处来安抚我吗?”
   
   李世民有些头疼地看着我,“明空,那怎么办?我能留住你的心的东西这么少,让你厌烦的东西这么多。再说你这么任性,没有高位,你不是还要受欺负吗?”
   
   我听了心里不免难受,是啊,让我讨厌的东西这么多,可以留恋的这么少,可是我仍是留恋……
   
   我看着他,说:“子衿,我也不知道,你让我再想想吧。”说完,我提起裙摆转身就走,我要想的东西太多,心里全是纠结,到底该如何,到底会如何?
   
   李世民却跟上来,扶了我的肩一起往前走,说道:“我还有话跟你说,是正事。”
   
   我有些疑惑,扭头去看他,他笑笑,道:“我知道杨妃和你为何都如此紧张,她一贯温和,此次卯足了劲要把外甥女嫁给江夏王,为了多得一个支持,而你不愿闻语扬嫁给南英,因为不想南英站在你朝堂各方势力中间为难,而且可能闻语扬自小娇惯,并不好相与。”是啊,我怎么愿意南英被指婚一个麻烦回家,李世民接着道:“你是不是属意任城王的女儿?”我瞪大眼看他,这都知道?
   
   他温和笑笑道:“我知道你前些天召了她进宫小叙,便知道了。对于你不喜欢的人,你哪有那些闲工夫去应酬,既然亲自见了她,自然是觉得她好。”可是我没有决定是不是这个姑娘,如果牺牲这个女孩子的幸福,去全我自己的一点私念,是不是太过卑劣?
   
   “可是……”李世民接着说,“你们都弄错了,我从来没有说这是要给江夏王选妃。”
   
   “什么?不是给江夏王选妃?为何要选出色的适婚女子。”我不解道。
   
   李世民看我一眼,朗声道:“吐蕃国主松赞干布遣使禄东赞来大唐,要求取大唐公主。”
   
   松赞干布——我的松赞大哥,要娶的是……文成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历史上的(百度):
 唐朝皇室远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在吐蕃被尊称甲木萨汉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来自今尼泊尔)。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第五十九章 文成公主 终身不娶
 
   我忙问道:“既然是给颂赞干布选的和亲公主,为何不能对大家明言?”
   
   李世民叹道:“我大唐现在没有适婚年龄的公主,而且和亲吐蕃意义重大,必须要选一名端庄高贵,堪为公主的女子,如果对朝廷内外说,是选和亲的公主,宗亲大臣们都不愿把自己的女儿上报。所以我只能故意不说,让他们错以为是给江夏王选妃。连杨妃也如此积极,可如果真的选了闻语扬来和亲,到时不是要又哭又闹的不肯去。”
   
   我这时才明白,可是又觉得命运真奇妙,我现在要给颂赞大哥选他的皇后吗?要选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吗?
   
   “明空,你随你父亲出使过吐蕃,见过松赞干布吧?你看任城王的女儿可以担此重任吗?”李世民问道。
   
   我一笑,想来李世民也都查到过我识得松赞,道:“何止见过?松赞……松赞大哥救过我的命,我们是过命的交情,虽然只在吐蕃呆了那么一小段时间,而我那时也只是个小姑娘,可是我们是至交知己,还有江夏王,我们三个感情极为深厚。那时候我们一起到过吐蕃的很多地方,一起玩乐,一起领略那里的一方天下。”
   
   李世民很是意外,可是眼中却是钦佩羡慕的神色,道:“原来明空在外面的世界里,是如此畅快精彩,你爹爹确实把你教得很好,也把你保护的很好。如果那时我也认识明空……”
   
   我笑笑打断他,道:“我确实很喜欢这个李慧玉这个女孩子,很聪慧美丽,又有主见,我觉得松赞大哥一定会为她所折服,可是我需要和她谈谈,如果她不愿,弄不好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不几日,宫里颁下圣旨,媚嫔武氏封为媚妃,着礼部办理册封大典。
   
   吐蕃国主颂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出使大唐,献五千金,珍宝数百,求取大唐公主。
   
   圣上令武媚妃住持甄选,从宗室亲贵里挑选一名女子,将封为公主,和亲吐蕃,嫁给松赞干布做第二位皇后。
   
   我又召了李慧玉进宫,这次进宫,她的神色仿佛却比上次更平静。我拉着她的手问:“上次连我以为是选江夏王妃,可如今朝廷内外都明白了,其实是要选吐蕃的皇后,被选的女子会以公主之尊远嫁。慧玉,此刻你可愿意?”
   
   慧玉并没有意外,看着我问道:“娘娘,我听说了你很多的故事,你出身蜀中,曾游历很多地方,和你父亲出使过吐蕃,见过松赞干布,自己又经营了锦客楼,见了那么多,懂得那么多……并非慧玉无礼,可为什么最后愿意嫁入皇家?”
   
   我望着这个女子,她可真是剔透,我轻轻道:“慧玉,我……我没有选择,我是在宫外遇见当今圣上的,那时我不知道他是皇上,我收下了他的龙佩做生辰礼物,后来,直接有圣旨把我迎进了宫,我没有选择。”我看着她,“可是你有选择,你可以去吐蕃,嫁给颂赞干布,颂赞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一代圣贤君王,你会和颂赞一起开创一代盛世。你也可以不去,我会帮你,必然不会让朝廷或者你的家人为难于你。可是我希望你能真心地做出选择,只有你真心地愿意,你才会好好地对待颂赞干布,辅佐他,襄助他,你们都会名垂千古……”
   
   “娘娘费了这么多的心思,是为了皇上还是为了松赞干布?”慧玉问道。我怔忪,回道:“都是的,慧玉。为了皇上,也为了颂赞……”我浮起一丝笑容,“你不知道松赞他是怎样的男儿,仿佛天地在他眼中都不过只是如此,唯有他的大业和情谊。”
   
   “娘娘,松赞干布是个什么样的人?您知道他的为人吗?”慧玉轻轻问道。
   
   我笑,“当然,当然知道,颂赞是我的大哥。他以君王之尊,却愿救我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只因心里的义,他曾说如果不救我看着一个小姑娘在自己面前死去,此生都不会安乐。若不是我当时太小,”其实是因为心里有了别人的影子,“说不定都会芳心暗许。”我冲慧玉眨眨眼,慧玉一下子脸都红了,我从认识她至今都未见过她脸红,她喃喃说道:“他真是这么说的?”
   
   我认真地点点头,“我颂赞大哥十三岁君父去世,他一个人独立支撑大局,报仇、平乱、统一了吐蕃各部,他是一代圣主,可是他内心是孤单的,虽然他娶了尼泊尔的公主做第一位皇后,但是大哥一向仰慕大唐文化,他甚至会说咱们的语言,所以才会遣使求娶大唐公主。以慧玉的聪慧和细心,一定可以抓住颂赞大哥的心,也一定会帮助他,让他完成自己的志愿。”我看着慧玉神往的神色,再次问她:“慧玉,你愿意嫁去吐蕃,嫁给颂赞吗?”
   
   慧玉默默出神了好久,目光越来越笃定,最后看着我道:“慧玉愿意,慧玉想陪伴颂赞干布,慧玉绝不会负娘娘的托付。”
   
   我起身对她施礼而拜,慧玉吓得忙摆手来扶我,我端端正正的行过礼,道:“嫂嫂。”
   
   慧玉的脸更红了,却都是欣喜的神色,我让新兰把当年颂赞大哥送给我的七宝匕首拿来,亲手交在慧玉手里,说:“你把这个拿给颂赞大哥看,他就都会明白,一定会好好待你的。你是个好女子,他一定会珍惜。”
   
   慧玉用力的点点头——带着对我的信任,对颂赞的向往,对今后那个奇异的世界的期待。
   
   **
   “李慧玉答应了?”李世民从御案前抬起头来问。
   
   “嗯,是。她会幸福的,大唐和吐蕃也会因此友好绵长。”我很肯定地答。
   
   李世民面上是欣赏的神色,还有些羡慕,道:“你们的交情——你和颂赞干布还有南英,必然是极好吧,难得见你肯为什么事情这么费心。”
   
   我笑着点头。
   
   贞观十五年三月,有圣旨,册封任城王之女李氏为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嫁给吐蕃国君松赞干布为第二位皇后,又任江夏王为送亲使,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一同出长安前往吐蕃。在为此专设的送亲宴上,朝廷三品以上的大臣和后宫嫔妃皆有出席。
   
   酒过三巡,李世民看着坐在他右侧的我,半晌。又看往坐在他左侧的杨妃,杨妃这几日清减不少,李世民略微沉吟,忽然道:“江夏王,到朕跟前来。”众臣都静了静,有些不明所以。李世民看着南英,端详了好一会儿,才道:“江夏王今年已经二十二了吧,尚未娶妻……”说完又看了看杨妃,“杨妃的外甥女,闻谙司空家的闻语扬今年十五岁吧?”
   
   我听了豁然转头看向李世民,他是什么意思?他明明知道……
   
   杨妃顿时眼光亮起来,忙回道:“回陛下,正是,语扬十五岁,待字闺中。”
   
   李世民刚要再开口,南英忽然在御前跪了下来,众臣都愣住了,南英朗声道:“皇伯父容禀,南英曾师从昆仑,不才也曾为昆仑派掌门人,曾在昆仑历代祖师面前立下重誓,南英将终身不娶,如违此誓,天地不容。”
   
   众臣哗然,江夏王竟然立下过这样的重誓,但是昆仑一派掌门是不能娶妻的,这也是可能的。
   
   我心里大恸,南英这是要干什么?终身不娶……
   
   我一动也不能动地看着他,我怕我一动,我就会冲到跟前和他一起跪在李世民面前,我死死地压抑住自己,不觉手心已被自己磕破。
   
   李世民眼神阴沉之极,有些心痛,有些不信,最后只是挥挥手让南英退下,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