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一个月之内都不能拉弓射箭。
其实——最后拉弓瞄准孙策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能装一装,根本射不出箭来了。
……
由于有伤在身,在大军去和董卓会师的路上,萧若重新得到了马车的待遇,那日失血过多,这几日一直倦得睁不开眼睛,整天在马车上睡,马车停了就到营帐里去睡。
吕布早就带兵赶到董卓身边去了,比他们早到了三天。
董卓驻扎在阳人,大军刚会师,胡轸便将一套鲜红色的衣衫和珠钗簪子等物送到了萧若的营帐里,外加派来两个侍女侍候她梳妆打扮,说是要去拜见尚父。
萧若只得任由摆布。
换上殷红如血的衣衫,盯着铜镜,看着身后的侍女将她的头发挽起来,梳到顶,又盘开,饰以珠玉。
原本就没有血色的脸,被红色一衬,越加苍白。
侍女拿起胭脂,想涂在她脸上,被萧若轻轻挡开了:“这个不用。”
“可是姑娘……”侍女低头,轻轻地道:“胭脂用了,显得气色好些。”又好说歹说地劝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拗过萧若,只得作罢。
穿戴完了,胡轸便亲自过来,带着她去董卓的帅帐。
这里集结了西凉军团的六万大军,由董卓直接统领,是精锐的主力。
此刻接近董卓的帐篷,附近都安插了重兵,展眼一看,十几里都是联营,一座座铺向天边,蔚为壮观。
胡轸在帅帐面前停下脚步:“夫人请。”
说话间,几个站在大营附近的卫兵已经打起帘子,萧若迟疑了一下,缓步而入。
迎面一道犀利的目光射来,不用想也知道是谁,萧若低下头,躬身行礼:“拜见尚父。”
她低着头,只能看见地上红色的毯子,还有不远处的案桌,两边并列坐着几个身披铠甲的人,吕布不在场。
“抬起头来,我有话问你。”董卓的声音冷冷传来,隐隐有不悦之意。
萧若抬起头来,只见董卓正坐在最高的几案后头,没穿铠甲,眼眸里精光四射,从上到下俯视着她,冷冷笑道:“曹操兵败,你做何感想?”
曹操兵败,也就是说,作为被怀疑是曹操派来的间谍的萧若,已经没有价值了。
董胖子想暗示的就是这个信息。
萧若斟酌词句,正准备开口,董卓却忽然话锋一转:“徐荣待你甚好。”语调森然,危机暗伏。
萧若想了想,答道:“将军原本是看在尚父的份上,才对小女子如此厚待。”
“哼——厚待到拖拖拉拉不肯将你交出来?!”董卓扯一扯嘴角:“要不是看在徐荣收拾了曹操的份上,我早让他血溅三尺……”咬牙冷道:“谁敢忤逆我的意思,就是死路一条。”
萧若低下头,没敢说话。
董卓瞬间换了个语调:“你,可愿意嫁于孙文台?”
他狠话都撂在前头了,萧若只得识相地答道:“小女子任凭相国驱遣,万死不辞。”
……
董卓是早就预料到会败于孙坚之手,才会留和亲当后招。
孙坚收合散布在豫州各地的兵马,集中力量冲出颖川,很快就解了梁县之围。
亲率五万大军,与董卓在阳人发生会战。
这场恶战打了整整三天。
董卓是步、骑协同作战,大军有强大的机动力,孙坚却只有步兵,只凭着步兵,就将拥有强大马队的西凉大军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大军拔营,退回虎牢关之内。
可惜萧若被囚禁在帐中,安睡养伤,错过了具体的过程。
只知道结果是,一个名叫李傕的大将将她带出了营帐,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句:“李傕奉尚父之命,请夫人随行一趟,与长沙太守孙坚和亲。”
原本以为董卓会先退回长安再考虑和亲的事,那么她还能做出反应,但是没想到竟然立刻就要李傕带她去孙坚大营,并且许诺,只要孙坚列疏子弟任子弟任刺史、郡守等,就立即表用之,条件十分优厚。
萧若跟在李傕身后,一面走,一面思索怎么才能让董卓将和亲的日子拖后,抬脚刚踏上马车,只听耳边传来一声冷冷的:“李傕,你且站住。”
这个声音……萧若微微一怔,回过头,只见身披坚甲的徐荣翻身下马,阴沉着脸,手中还拿着马鞭,就此指着萧若身前的将领。
“将军……”萧若面上欣喜之色一闪而过,随即蹙眉,目光扫过他身后。
不见贾诩人影。
“徐荣……你不是镇守荥阳吗?”李傕眉头紧皱,冷哼道:“这是尚父下的令,你待如何?”
第三十九章 征尘喧嚣(上)
徐荣和吕布都是凉州军队中少有的非凉州将领,吕布却凭着一身鬼神之武和董卓的宠信平步青云,在军中地位甚高。
徐荣虽然也是中郎将,却一向受凉州军排挤。
因此李傕对于他不但没有半分客气,神情反而有些不屑:“莫说是你的妻室,就算尚父要你老娘去和孙贼和亲,你又能如何?”
萧若冷冷觑了李傕一眼。
徐荣面色阴沉,拔出长剑掷到面前的地面上,剑身瞬间没入了大半,怒气烧灼得双目赤红,一动不动地盯着李傕:“你再往前一步,便知我敢如何。”
迎面感到一股犀利森寒的杀意扑来,李傕原本要说出口的话瞬间卡在了喉咙里……
眼看两人之间剑拔弩张,一边的西凉士兵都不知如何是好,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萧若转过头去,见胡轸骑着马过来,下马,对李傕说了一句:“尚父召徐夫人去营帐。”
李傕冷冷一哼,转头不语。
“文良——”胡轸走上两步,看到徐荣身前倒插着的长剑,微微一顿,神色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尚父知道你连夜赶来……也召你去。”
徐荣没有理他,将剑拔出来放进剑鞘里,大步走到萧若的马车前,伸出手:“我扶你。”
萧若略微迟疑,还是伸出手,轻轻放到了他的手里。
抬头看他一眼,他却将目光转到了一边,手掌微微使劲,扶着她下了车。
……
走到董卓营帐面前,董卓下令,旁人在帐外等候,只让徐荣一人进去。
徐荣放开萧若的手,目光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转身走进了营帐。
萧若和胡轸留在外面。
胡轸面色沉郁,双眉紧拧。
萧若凝神听营帐里的动静,隐约传来争执之声,却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里面走出一名面生的将领,低声在胡轸耳边说了什么,胡轸抬眼,神情奇怪地看着萧若。
萧若面色不变地回视他,等着他开口。
“徐夫人这边请——”胡轸伸出一只手,眼里暗流涌动,目光意味深长。
“去哪儿?”萧若问。
胡轸微微笑道:“换了个营帐,还请夫人屈居一晚。”
萧若察觉到隐隐的不对劲,看了营帐一眼。
“夫人不必担忧徐将军。”胡轸道:“尚父仁厚,没有怪罪将军。”
董胖子仁厚……
萧若佩服地看了胡轸一眼——
这人睁眼说瞎话的能力比她还强。
萧若低下头,迟疑了一下,盈盈一拜:“小女子失礼了,有事请教胡将军。”
胡轸忙道:“夫人请讲。”
“将军可从荥阳带了兵来?”
“唔……文良带了八千骑兵。”
带了兵……萧若思索了一下,又道:“那胡将军可知,贾都尉可来了?”
不见贾诩现身,萧若总觉得有点不安。
“这个,贾诩贾都尉么……”胡轸迟疑了一下,道:“不见他,好像已到长安。”
萧若颔首不语。
胡轸又催促道:“尚父和文良还要议事,夫人莫要耽搁,这边请吧。”
……
换的营帐和以前的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差别就是外面的守兵多了三倍。
从早上见到了徐荣一眼,一直到晚上,萧若就一直没见到他的影子。
第二天一早,萧若刚从床上坐起来,外面就进来了五六个侍女,捧着一件鲜红色的华服,比她现在身上这件华丽得多,金鸾滚边,轻纱曼妙,层层叠叠。
看到这件衣服的瞬间,萧若心里掠过一丝不好的预感。
果然,换上衣服之后,胡轸就来了:“徐夫人,请随我来,尚父在城楼上久候了。”
心想不管是福是祸,总得先看看情况才能想办法应付,萧若点点头,随着胡轸走出营帐。
……
虎牢关,城楼静静伫立,大风卷着军旗飞扬。
台阶上下都安插了重兵,手拿刀枪剑戟,寒铁森冷,煞气冲天。
四处都没有声音,诡异的静默一直蔓延到朝阳初起的天边。
萧若跟着胡轸身后,踏着台阶一步一步登上高高的城楼。
董卓,吕布,李傕,还有几个不知道名字的将领,都站在城楼上,独不见徐荣。
吕布手拿长戟,目光随意扫过来,斜眼看到她,对董卓说了什么。
董卓转过头,目光森寒地打量了萧若一眼,他身边的一名看样子是谋士的人轻声说了一句:“此女虽不及尚父侍妾貌美,却也能蒙骗那孙坚匹夫。”
这句话虽然说得萧若不开心,却很讨董卓开心,他嘴角咧开,笑了一声:“把人看好了,别让她寻死。”说完,又将目光投向了远处。
胡轸闻言,立刻很小心地叫人挡在了萧若面前。
怕她寻死?
……
董胖子真是多虑了……
萧若此刻大为好奇他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怎么看这架势也不像是想和别人和亲的,她也将目光转移到了前方,不禁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
城楼是附近最高的建筑,从这里可以一直看到天边模模糊糊的一片。
平原广袤,朝霞满天。
天风飒飒呼啸,耳边忽然响起一阵悠长的号角声。
大地忽然开始微微地颤动,从天边传来细碎而浩大的响动,天幕似乎瞬间变得暗了一些。
很快,一排旗帜出现在天边。
玄铁的河流从天边流过来,越来越近,天地间只剩下这一种单调,锐利的声响,杀气从黑色的玄铁河流上升腾而起,直冲九霄。
当先的部队到了几十米外,军队还在从天边源源不断地涌来。
此时萧若已经可以借着天光,看清楚军旗上银钩铁画的“孙”字。
军队在城楼上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停了下来,最前面的士兵瞬间齐刷刷地让开一条路,一个身披铠甲和红色战袍的将领打着马缓缓走出来,目光犀利,面容沉毅,看样子隐约就是那晚上见过的江东猛虎孙坚。
他身后跟着几名将领,马蹄缓慢,无形中透出沉重的压迫力,萧若的目光一定到了其中一人身上,眉眼还稍显稚气,手拿一把单刀,身上散发出来的凛冽杀气却和孙坚一般无二。
孙策也来了。
她将目光投向那里的瞬间,刚好他也转过头来,目光与她相对,陡然色变。
萧若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孙策目光眯起,眼眸里冷意更深。
孙坚拉了拉马缰,马长嘶一声,抬起双足,重重踏到地上,孙坚手上拿着马鞭,指着董卓厉声道:“贼子董卓,虎牢关今日必破,你可还有话说?!”
董卓面不改色,皮笑肉不笑地呵呵道:“文台兄,刀兵凶事,你我不战也罢。”
孙坚怒道:“你一日尚在,就休提休战二字!”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虎牢关上众将闻言色变,吕布冷哼一声,董卓面色又黑了些,只是嘴边那丝笑意尚在,不紧不慢地说道:“文台兄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何必出身不顾?我欲将我女许配与你,你我共掌江山,匡扶汉室,你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卓立即表用之,两全阁下忠义,文台兄意下如何?”说完,手一挥:“带萧若过来。”
胡轸忙叫士兵将她带过去,萧若顺着面前自动让开的道路,缓缓走到了董卓身侧,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过头看向城下。
城楼上的风将殷红色的衣袂和广袖吹起,天地间都是沉沉的铁甲黑色,独留这一抹鲜艳至极的红。
“这是卓的义女萧若,文台兄若不弃,卓立即将她嫁与你,你我可结秦晋之好。”董卓笑意更深,微微挑眉;等着孙坚的回答。
****
题外话:呼……来晚了,还有一章还在赶!
第四十章 征尘喧嚣(下)
萧若静静盯着城下的千军万马,嘴唇轻轻抿紧,目光凝聚到孙坚的脸上。
董卓的条件如此优厚,表用子弟为郡守,刺史等于是将孙坚看上的城池统统拱手相让。
据她所知,讨董的诸侯大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如果孙坚也是如此,那么他只要轻轻点头,不伤一兵一卒,目的就能达到。
千军万马,此刻却似乎只能听见马的喷气声,天地静默,西凉的将领和孙坚麾下的义从,都在等着他的回答。
董卓眉头挑起,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孙坚忽地冷笑出声,高声道:“贼子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日我领六万袍泽,不灭你三族,悬示四海,死不瞑目,岂能与你这狗贼和亲?”说完,大喝一声,马往前急冲,持起马背上的弓,竟没见他怎么动作,眨眼一瞬间,箭离弦而飞,直指站在城楼中间的董卓。
这一连串的动作速度惊人,还没有等西凉大军做出反应,孙坚已经策马而回。
董卓虽然虎背熊腰,身手却出人意料地敏捷,迅速躲开。
“夺”箭稳稳地射到他背后的军旗的旗杆上。
这一下虽然没有射伤人,但是令主帅如此狼狈,一瞬间孙坚大军纷纷欢呼叫好,气势高涨。
萧若察觉到站在董卓身边不安全,趁着董卓大怒不及顾忌她之际,悄悄退避。
董卓脸上青筋暴露,怒瞪着孙坚:“匹夫,不识好歹!”语调缓慢,带着咯咯的磨牙声。
孙坚手里还拿着弓,冷冷道:“有种出关一战!”
“义父,待我去收拾掉这厮!”吕布双目赤红,面上尽是森森杀气。
董卓抬手制止住吕布,目光移向天边,嘴角扯起一抹笑意:“不劳奉先动手。”
他话音刚落,只听见一阵马蹄声从东边传来,征尘滚滚。
这支骑兵也不知从何处来,高举着董卓的军旗,冲入敌军的阵营,直取攻城器械。
孙坚大惊,立刻驱马上前,号令一声,万军驱驰,朝那支骑兵冲去。
孙坚六万大军,如黑色的潮水,滚滚而来,势不可挡,而那支骑兵,却恍如在大海中的一页扁舟,看起来毫无招架之力。
战事一瞬间掀起,虎牢关下变作了一片征尘漫天。
难得有这么近的距离观瞻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萧若往前微微靠近了一些,尘嚣被风吹散,隐约之间看到率领着骑兵的将领,她目光瞬间定住——这带着看起来不到两千人的部队螳臂当车的将领正是徐荣。
……
“徐夫人……文良不肯转让夫人,因此立下军令状……”胡轸在一边,低声地叹了口气:“不退孙贼,不入虎牢关。”看到萧若面上惊讶的神色,他顿了一顿,又道:“文良昨晚便引兵开始部署兵力,刚才尚父只是在做戏拖延时间。”
萧若一怔,脱口而出:“给了他多少兵?”
“八千……”胡轸长叹,似乎也明白此战徐荣几乎不可能取胜,压低了声音:“都是荥阳来的骑兵,文良领的义从,尚父不肯多给一兵一卒……”
“八千……”萧若喃喃着,将目光转向了战场。
徐荣带着八千人去和孙坚的六万人拼命!
而且这六万人,还是跟着孙坚南征北战,百炼成钢,是孙坚军精锐中的精锐。
徐荣身后不到两千人,此时身处金戈铁马的黑色潮水,随时都可能被颠覆毁灭。
隐约可以看见他长剑已经被血染成了红色,战袍和脸上都是血污……那把剑还在不停地在敌军之中拼杀,砍戮……鲜血飞溅,煞气冲天。
徐荣策马窜到攻城器械之前,夺来一把斩马刀,大刀一挥,敌军死伤无数,斩马刀砍在器械上,木头碎裂,扬起,再一刀,投石机轰然倒塌。
看见孙坚孙策父子就要靠近,徐荣忽然举起长剑,大喝一声:“退后。”
骑兵竟缓缓开始且战且退……于此同时,西边响起一阵马蹄声。
也是两千人左右,都是骑兵,凭着骑兵的高度机动力,冲入战阵,也直取攻城器械!
孙坚只得引兵回援。
……
战势忽然出现了惊人的变化……孙坚大军开始有些焦躁起来。
萧若看到这里,不再担心,嘴角含笑地专心观战。
敌手的机动力强,但是经不起跑的路长。
敌手的力量大,但一手难挡四面风,一将难敌四面兵。
徐荣这是缠战,兵分几路,直至攻城器械,纠缠干扰孙坚的大军,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东南,西南还分别有两股,一共八千人,却让孙坚陷入了四面收低的境地。
他想重新部署战局,分开人分别抵抗都不可能,大军已乱,他一人的声音,不可达三军。
萧若暗暗赞叹,徐荣简直将骑兵的机动力运用到了淋漓尽致,这样下去就算不能打败孙坚,破坏了他的攻城器械,孙坚也不得不退兵。
董卓似乎也看出了端倪,呵呵笑了两声。
不一会儿,又一座投石机轰然崩塌。
西面的骑兵迅速撤退,果然不出萧若所料,东南又风驰电掣般地突出骑兵,再毁坏了一辆冲撞车。
孙坚的军队开始陷入混乱。
西南的骑兵又出……
如此反复诱缠,骑兵虽然也损失了不少,但是攻城器械已经差不多都被破坏殆尽……
孙坚狼狈之中,只得下令鸣金收兵,大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徐荣对身边一人点了点头,那人吹起号角,四面的骑兵都集结成了一股,退守到了虎牢关前。
“徐荣,乘胜追击。”董卓冷声喝令。
徐荣打马退回,对着董卓说道:“尚父,归师勿遏,此恐是敌军诱敌深入之计,不可不防。”
董卓眯起眼眸,看着缓缓撤退的孙坚军,没有说话,看向徐荣的目光里却多了几分深意。
……
此战,徐荣以八千骑兵,在虎牢关将孙坚的六万精锐冲得七零八落,攻城器械全毁,只得仓皇而退。
史料里虽然记载他曾打败孙坚,但是时间却是在阳人之战之前,那时候徐荣还在镇守荥阳,萧若还以为记载错了,却原来只是时间有些偏差。
看着浑身浴血,缓缓骑马进入虎牢关的徐荣,萧若嘴角不自觉地微微扬起,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