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王追妻:美味-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扳过陶青的肩膀,眼神严肃,然后轻轻启开轻薄的唇,缓缓吐出一句:“到底好不好吃啊!我都从来没吃过那么好看的鱼!”

    陶青的额角抽搐了几下,觉得喉咙里似乎压了一口老血,找不到地方喷泄。

    “洛凉书,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我真的是打算把那两条鱼养大的嘛,锦鲤很值钱,可以卖……卖……”

    “二姐!”谭小豆突然插进来一句话:“二姐,你做的鱼这么好吃,为什么不开个餐馆呢?咱家有水塘,你可以养鱼虾贝蟹在里面,之前不是说还剩下点银可以做点小生意——”

    陶青赶紧上去捂住弟弟的嘴,幸好谭宁儿正在厨房里打点,没听到。

    “死小,说话小心点。”陶青夹了夹眼睛:“什么剩不剩银的,你想给姐姐奶奶听到么!不过……你刚才说什么?”

    “做生意?”谭小豆被她严肃的态吓了一跳。

    “前面那句——”

    “开餐馆?做菜好吃?”

    陶青啪得打了个响指——没错,开餐馆什么的似乎有点一步登天了,前期投资大又难以驾驭。可是如果论起重操自己的老本行,家里院中的池塘不就是天然的好温床么!

    “二姐,你……你盯着那水塘发什么花痴啊?”谭小豆拄着下巴,伸手在陶青眼前晃了。

    “小豆!”陶青拨开弟弟的手:“快帮姐姐准备几样工具来!我要去测测水质。”

    “洛凉书你欠揍是不是?"陶青气得肝颤,脸上却红得一塌糊涂:“你这无一用的书生就两片嘴皮厉害,净挖坑让我跳,闪一边去!”

    “话说,”洛凉书也收住了笑颜看看天色:“我们差不多也该去衙门了吧。”

    “啊?”陶青看看洛凉书:“你还要陪我去?算了吧,万一再。。说实话,我也不知道那两人到底什么来,靠不靠谱都赌一下了。至于你就别跟着去冒险了——”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天嘛。放心啦,我觉得那两人不是坏人。再说——”洛凉书突然伸手摘掉了陶青睫毛上的一根长发,动作轻稳又暧昧:“你自己不是也说了么,已经倒霉到家,往后的日应该会发生好事了。”

    陶青怔怔地看着他吹掉手中的发丝,想不明白这看似啰啰嗦嗦斤斤计较的穷酸书生,有时候给人的感觉也挺踏实的。

    “恩,那我们走吧。”陶青眯着眼睛笑笑,两人并肩走出院。

    再一次站到怀德县衙的门口,陶青隐隐觉得这边的气氛有些不一样。

    ”喂,洛凉书。“陶青拉了拉男人的衣袖:“你记得上次我们过来的时候,外面有这么多兵么?”

    “好像没有,”洛凉书也觉蹊跷:“而且你看这些人穿的衣甲,有点像是京城里的御史台卫。”

    陶青又不懂什么编制什么衣服,只是觉得门口这两队士兵的确要比之前那些衙役狗腿威风多了。

    “陶青妹妹,洛公!”

    听的身后有人喊,陶青回头就看到惜笑眯眯地跟两人挥手。

    “姑娘?”陶青看到她只有一个人来:“咦,祁大侠呢?”

    惜也不回答,只是伸手往衙门里面指了指,然后携了陶青的胳膊将她连拖带拽地拉进门。

    只看到庄严肃穆的衙门大堂上,一左一右跪着两个人。左边那衣着素净的女面容有些憔悴,但身上并无外伤。陶青又惊又喜:“姐姐!你没事吧!”

    谭宁儿看见她来,神色也舒缓些许。她冲陶青点点头,示意她不要喧哗。

    陶青这才看清跪在谭宁儿另外一侧的人——

    穿着一身白色里衣,像只刚被剥了壳的粽。灰白的胡乱蓬蓬的,头顶秃秃。他此时战战兢兢的,全无之前的嚣张狂态,这。这不正是县令余阔么!

    怀着十二分疑惑,陶青恍然抬眼看到高堂匾额下端坐的人,几乎当场叫出声来!

    昨晚辗转反侧想了好多种可能,却怎么也没有想到祁烈竟然会是朝廷命官!

    紧接下来,副将是怎样宣读余阔的罪状,怎样押后审理,怎样宣告由身为朝廷御史钦差的祁烈代任怀德县行政内务——陶青统统没听进去!

    因为她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祁烈那一身威风凛凛的官甲上,他居然是个武官!

    与昨日那低调素雅的打扮全然不同,这样正气凛然的着装平添了几分严肃谦谨,英挺逼人的气场简直难以用春心和芳心来暗许。

    特别是他最后掷地一声退堂,嗓音浑厚,充满磁性。

    当时陶青就想——你这么帅你爹娘知道么!

    接下来的事情不言而喻了,这祁烈本是朝廷任命的御史将官,专门查办各地大案要案,顺便也稽管一些贪赃枉法的不良官吏。

    前天刚到怀德县,按照惯例先是便衣体察,没想到就给遇上陶青这样的冤案了。

    这一场案讯可谓是大快人心,谭宁儿自然被释放回家,之前收受贿赂的狱卒以及余阔身边的几个案一并停职待查,整个怀德县的空气都仿佛被兑换了新鲜的一般。

    都说身陷囹圄后总要接风洗尘去晦气,陶青说什么都要带谭宁儿去外面的酒楼吃顿好的。

    当然,她大方地邀请洛凉书等人一并参加。

    祁烈非常认真地拒绝了,陶青明白他为官正直不愿落人口实,于是也不勉强。等问到惜的时候,她笑说情意领了,但医馆里还有几个病人,改日再说好了。

    “哎,他们都不去的话下次我在家里做几个菜招待下吧。不管怎么说这次多亏了祁大人帮忙。”陶青笑着看看谭宁儿,轻松地呼出一口气。

    “可儿,要不今天就算了吧。”谭宁儿劝她:“我两天没去绣房了,一会儿得去张大户那打个招呼。”

    “姐你也不用那么拼命好不好,以后等我养鱼赚了钱,那蝇头小利一样的活计别再做了。”

    “呵呵,姐姐知道你有大志向,但是答应人家要赶工怎么也要做好啊。”谭宁儿刮了下她小巧的鼻尖。

    “哦,那你早去早回,别辛苦。”陶青又转脸看看洛凉书,那意思是问问他怎么想。

    “在下无所谓哈。”洛凉书倒像是很好说话一样:“要不陶青姑娘亲自下厨露一手?不如就用上回从我这拿走的两条锦鲤——”

    。。。

 ;。。。 ; ;
第十五章 一语中的落商机
    虽然谭小豆搞不清楚陶青到底想要干什么,却还是在半盏茶的功夫内就按照她的要求把几样东西七七八八地排了一地。

    扒篱,钢叉,小铲,白瓷瓶和若干陶碗。

    陶青摩拳擦掌地蹲在池塘边捣鼓着,一会儿捞水草,一会儿沥淤泥,在谭小豆和洛凉书诧异的眼光下忙得不亦乐乎。

    “诶?青青你在干什么呢?”谭宁儿过时瞄了一眼:“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在玩泥巴?”

    “嘘——”谭小豆拉拉谭宁儿的衣袖:“大姐你别吵,二姐说池塘里自有黄金屋呢。”

    谭宁儿噗嗤一声笑了:“二姐说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吧。你这小整天逃课不念书,将来可怎么办啊!”说着看了一眼同样在旁边蹲得老老实实的洛凉书:“洛先生,你……你看这孩,怎么都说不听呢。”

    “哈,我看小豆聪明伶俐的很,谭姑娘大可不用担心呢。”洛凉书客气道。

    几个人围着陶青,看她一脸入定的表情严肃地很吓人,都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

    陶青的眉头皱的有点紧,几番简单的检验下来——她得出一个不妙的结论,这小小池塘巴掌大,养几朵荷花,放几条观赏鲤鱼还凑合,要想大批量的出产鱼虾,氧浓是远远不够的。

    难道要把这里扩张出去?她抬眼看了看谭宁儿,把自己的想法小心翼翼地跟姐姐说了。

    “青青,你的意思是——想要在家里养鱼?”

    “恩,”陶青认真的态让其他人也意识到她似乎不是在开玩笑:“咱家现在,可以说——除了这一座还算气派的大宅外,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姐姐你在绣房又累又辛苦,酬劳也不是很丰厚,我就想,咱们总得有个营生来过活吧。”

    陶青的话其实很是在理,谭宁儿也明白,张大户家也是同情自己才每每多给个几钱报酬。否则,凭她一个姑娘家做的那点手工活,怎么也不大可能养活一家老小。

    奶奶虽然有点私房,但如果没有像样的营生,就是金山银山也是花一点少一点的嘛。

    “只是……”谭宁儿做事喜欢深思熟虑:“青青,咱们从没有这一行的经验之谈,就这么冒冒失失地在家里池塘养鱼,会不会有风险啊?到时候血本无归——”

    陶青当然不能告诉她说自己以前大就念得这个专业,于是只好编了一个挺像样的理由:“这个嘛,做什么事都是在摸中进步的。不懂的可以问,可以,可以去取经。

    而且我之前无意中在书摊看过一本关于鱼林经注类的书籍,里面讲了些门道我到现在还记在心里呢。”

    饶是陶青这么说,谭宁儿还是有些顾虑:“这么大的事,要么我们还是跟奶奶商量一下吧。”

    “哎呀姐,你就信我吧。”陶青哪敢随便惊动奶奶黄氏呢,她跟谭小豆对视了一下,做贼心虚的即视感瞬间膨胀。

    万一黄氏很开明,转身就去拿钱给自己投资,岂不是轻易就发现了丢失的饰?陶青怀里揣着当来的几十两银,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现在就去当铺赎回,平白无故的损失了好几层的利,倒不如先用这一小笔钱做启动资金。

    “我答应你,前期一定会好好规划,不会贸然冒失得往里面扔钱的。”看着姐姐还是不信任的神情,陶青继续劝道:“做生意这东西,怎么都是有风险的。咱们也不能因为怕赔钱就不敢做嘛。”

    “在下倒是觉得陶青姑娘说的有道理,有些事不能一开始就被可能存在的困难束缚了信心。敢做才好成功嘛——”陶青倒没有很感激洛凉书站在自己这边说话,毕竟他又不是谭家的人,做生意也不用他出钱。

    但还是象征性地连连点头:“姐姐你看啦,连这么傻的书生都懂——”

    “喂!什么叫这么傻的书生?”洛凉书一脸不爽,旋即摸了摸扁扁的肚皮道:“陶青姑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都答应了中午给在下做好吃的,这半天怎么光盯着没有鱼的水塘看。我的肚都唱空城计啦——”

    “哎呀知道啦!磨刀不误砍柴工嘛。”陶青白了他一眼:“商量好了后计,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好吃的。否则坐等山空,喝西北风去啊!对了,说起来——”

    陶青自己做过生意,她最明白所谓的知己知彼,所谓的前期市场对一个企业的定位是有多重要。

    “你们知道咱怀德县附近有渔家么?”陶青问:“洛凉书,上回送你锦鲤的,他们是出海打渔还是——”

    “鱼塘倒没听说过,”谭宁儿想了想:“怀德县的鱼鲜也不算多,平日集市上也只有些晒干的。”

    没有很多鱼,那么……陶青心想:缺稀往往是最好的商机。

    想到这,她觉得心里痒痒的,想到就做的性情造就了她敢想敢干的雷厉风行。此时也没什么心情在家做饭了,只想去整个集市上去转转看看。

    而且,池塘狭小氧浓低的问题暂时还没有得到解决,陶青觉得自己需要灵感。

    “喂……陶青姑娘,你是不是不打算做饭了。”洛凉书一脸委屈地看着陶青:“姑娘说,我身上有伤不能挨饿,否则屁股会烂掉的。”

    “哈,青青,今天祁大人和惜姑娘都不再,要么我随便做点饭吧。”谭宁儿当然看得出陶青的心思,笑着劝道:“要么,你上街请洛先生吃点好的?姐姐这里有点银——”

    “姐你也一起去啊!”陶青觉得这个提议也算不错,就算弥补自己背着洛凉书吃了锦鲤后对他心灵和友谊造成伤害的补偿了。

    “我就不去了,等下看着小豆去上——”

    “喂!我也想去嘛,凭什么他们去吃饭,我还要上?”谭小豆打了个哈欠满心不爽:“先生都去吃饭了,我还上什么?”

    “别滑头,先生又不用做功课,你书还没背完,下午林先生还要抽查呢,不要以为我不知道。”谭宁儿嗔叱一声,把小豆拧进厨房,回头不忘对陶青招呼一声:“一会儿我还是要去绣房一趟,你们吃吃好就行。”

    陶青心里犯嘀咕:看姐姐一心对洛凉书的份上,还想找个机会撮合一下下呢。真是的,白白错过好机会。

    。。。

 ;。。。 ; ;
第十六章 市场调研很欢乐
    “你挑吧,”陶青从洛凉书道:“今天中午就请你去县里的酒楼好好吃一顿,看在你屁股开花的份上,也不用跟我多客气啦。”

    “既然陶青姑娘那么大方,在下无所挑剔,无鸡鸭即可,无鱼肉即可,青菜一碟足以。”洛凉书想了想,绉绉地吐出一串基本需求。

    “哟,”陶青大跌眼镜:“看不出你还挺通人性的,蛮好养活嘛!”

    通人性……洛凉书满头黑线,这算是个什么形容词!

    他却不动声色得眯着眼睛笑道:“姑娘莫要误会,在下说的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

    “你大爷的。就知道你没那么好的良心。”陶青暗骂一句,挠着头皮想了想:“我这里不熟悉,你说,这附近有什么物美价廉一点的河鲜酒楼?”

    “姑娘不用如此破费。“洛凉书吞咽一声:“哪里有什么便宜点的河鲜酒楼,不管是河鲜还是酒楼——听起来就已经不便宜了。”

    “你甭管,我这是前期市场调查投入。”陶青瞟了他一眼:“让你陪着我吃可不是让你白吃,要给出些中肯的意见。”

    “哦,那就去浮荟楼吧,那里的河鲜全县有名。”洛凉书似懂非懂得点点头。

    陶青说行,你说哪里有名就去哪里好了,反正债多了不愁,舍不得投入就抓不住市场嘛。

    浮荟楼位于怀德县的东南角,外观恢宏的层楼装璜奢华典雅,足以在气势上叫普通的老姓驻足咋舌。

    “就是这咯?”陶青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从门庭到门面都写满了贵字的地方,觉得捂紧的荷包跳得突突疼。

    “二位客官里面请。”热情的店小二堆着满脸笑意,把他们两个往里迎。

    陶青挑了顶层楼的一间靠窗雅座,叫人先沏了一壶茶。

    “你来过这么?”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陶青目睹着整个怀德县尽收眼底的畅快。

    “在下哪里有钱来这里啊,还是托姑娘的福至此大开眼界呢。”洛凉书侧倚慵懒,一双细长的眉眼若无其事得飘向窗外。

    店小二上来点菜,将一本厚厚的菜谱铺在陶青眼前。

    “介绍下,你们这的河鲜有哪些特色?”陶青抬眼问。

    “哟,姑娘有口福了,这整个怀德县的河鲜店,我们浮荟楼称第二可就没人称第一了。鱼虾蟹贝应有尽有,说起来还是我们掌柜广货源足,你要知道河鲜不比其他,那都要最新鲜最及时的原料。”

    “那你们的河鲜都是从哪进的货?”陶青一边翻着菜单一边有意无意得问。

    店小二倒是个快嘴的,说话找不着边的夸张,陶青也姑且就这么先听着了。

    “距离咱怀德县四十多里地有个鱼塘乡,当地的保正自己开着个大鱼塘。咱们都是用四匹马拉的双辕车天不亮就去进货,要赶在阳出来之前送到,否则那鱼可都是要臭在上的。

    尤其是暑天雨天,啧啧,那是一两鱼片一两银啊。”

    陶青不动声色,心里却有点门道了:最近的鱼塘离这边都要四十几里,除去人力物力费用分摊上的成本,自己把鱼塘开在家门口绝对在价格上有优势,说不定能大大地抢下一笔天时地利呢。

    不过总算弄明白了一件事,这让陶青很欣慰。这里的人不常吃鱼并不是因为鱼不受欢迎,而是的的确确因为消费水平问题。

    这里不临海,没有捕捞业。最近的鱼塘乡又要几十里,运费本就不菲。而且古代又没有冷冻运输的法,一来一去的损耗都合算在成本里了,寻常姓家当然消费不起呢。

    还好还好,陶青心想:只要没有犯那种去伊斯兰教地区卖牛肉的蠢错误就行。别自己前脚把鱼塘开起来,后脚就被通知说整个怀德县都是贡奉鱼神的,不能随意亵渎。那可真是要吐血升了。

    想到这,她开始放心点菜:“好了,就帮我——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来一份。”陶青把菜单还给小二,不一会这一大桌菜就顺次端上来了。

    洛凉书瞪大着眼睛,纠结了好半天才问出口:“谭姑娘前世——可是只猫?这清蒸鲤鱼,红烧鳜鱼,黄焖鲶鱼,清炒明虾,酱爆鳝丝,剁椒鲢头。。为什么都是鱼?”

    “说了是市场调查了呀,你当真的是给你白吃饭的?”陶青白了他一眼,端起筷:“吃吧。这里的河鲜都不便宜,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陶青夹了一块鲢鱼头,刚刚放到嘴巴里就差点给吐出来,她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小声嘀咕了一句:“怎么这么腥啊?!”

    结果还是给那店小二听见了,他撇撇嘴揶揄了一句:“这姑娘说的真新鲜了,鱼哪有不腥的啊?我们这儿的师傅可是代御厨,你当谁都有机会吃这么好的河鲜么。”

    陶青也不答话,低头扒拉一下菜盘,皱了皱眉径自自言自语道:“不对不对,这鲢鱼头不应该用老抽来闷,米酒的量也不合适呢。鲢头的选材不够地道,要那种敦实的大花鲢才能吃出感觉。”

    “陶青姑娘,看不出你还挺懂美食的?”洛凉书倒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