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贯看得郑智后悔模样,又出言安慰道:“事情既然已做下,也就不需瞻前顾后,有些人看似得势,却是也算不得什么。自以为天下就他一人了,其实还差得远。吃酒吃酒,不需担心。”
正话反话皆由童贯来说,却是也表达出童贯心中对于郑智的看重。一来教郑智滴水不漏的处事原则,二来也表达了自己护短之心,由不得他人拿郑智怎么样。
当然也是童贯御下之法,一番话语也把自己恩德之处用另外一种他人能接受的方式无形表达出来。
郑智未去深想,开口感谢一番,抬杯去敬。脑中也还在回想头前行事时候的纰漏,又想那斩杀县令的事情,是不是也有另外一种更好的行事办法。人从来不是生而知之,而是这般慢慢长进的。
第四百一十章回禀圣公,离城门三百步远(多谢烈日狂刀两万大赏!)
杭州西偏北一点,五十里外就是余杭,余杭城楼之上,家余庆带着宣州两万多人马昨日才刚进入驻防。宣州到杭州路途不算近,而且接到命令的时候,郑智已经破了广德。
宣州经略家余庆能按时赶回来,也是一路之上快马加鞭,紧赶慢赶了。
城楼之下,二百步外,上万士卒,甲胄俱全。家余庆看得心中发慌,战阵之上,一个穿甲的士兵与一个不穿甲的士兵,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余庆是切身体验过铁甲之威,再看城门下面上万穿甲的士卒,还有好几千的骑兵,不由得家余庆心中不慌。
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这两丈高的城墙了。
童贯这回也随军到了余杭城下,已经进了杭州境内,随军行动比自己行动着实要安全一些。
大军还在修整,大帐之中惯例要开战前会议。童贯心情极好,笑意满面,攻城克艰,在西北难如登天,在这江南却是十几天就从江宁打到了杭州境内。在童贯看来,平叛胜利指日可待。
童贯虽然坐在主座,却是并不说话,抬手示意左边郑智开口,郑智点了点头说道:“各位将军,此番进攻余杭,余杭城内多是宣州来的贼兵,在方腊麾下,这宣州之贼算得上是精锐。此番我等兵力上万,所以一定要把余杭城内的贼兵全歼于此,以免贼兵溃败之后进入杭州城,增加我等攻打杭州的阻力。”
杨可世听言,立马点头道:“郑相公说得在理,听闻杭州城内贼兵二十多万不止,却是也听闻杭州城内能战之兵并不多,余杭之贼若是全歼于此,杭州城内必然少了一股助力。”
童贯也不开口,只是微笑点头,不时拿起案几之上的茶水,任由郑智指挥。
郑智听得杨可世回复,环看了一下场中众人,开口说道:“命田岩带两千士卒围困东城门,不需攻城,只需在贼人逃窜之时阻挡贼军。”
田岩虽然一直不认同郑智的作战方式,但是一路目睹两路官兵势如破竹,已然无话可说了,上前拱手答道:“末将得令!”
“命杨可世带领四千士卒强攻南门,闻鼓既攻,不得有误!”郑智再下命令。
杨可世脸上都是跃跃欲试的表情,上前答道:“得令!”
“各自下去准备吧!”郑智又道。
童贯听得郑智命令已经下完,疑惑问道:“郑智,如何三门皆围,西门却放了?”
郑智听言笑道:“此乃围三缺一之策,城门一破,贼军必然一溃千里,我等便能快速占领余杭城,也可减少损失。若是四门皆围,贼军必然作困兽之斗,便会把战斗拖到僵持阶段,难以快速解决问题。东南两门皆围,放了西门,贼军即便逃出城去也只能往宣州方向而回,不能再南下或者东去,也就回不到杭州,如此既能速战速决,又能防止贼军入杭州,实为最稳妥之策。待得杭州一破,宣州一些残兵也算不得什么麻烦了。”
童贯听言点点头,似乎也在学习一般,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便是这个道理。杨可世本来心中也有疑惑,刚说要全歼敌人,郑智这么一手安排,杨可世也想出言去问,又不好意思。此时听得郑智解释,心中满是敬佩。起身拱手说道:“郑相公,末将现在就去点校兵马备战。”
郑智点了点头,田岩也拱手出得大帐。
余杭即将开战之时,杭州西南方向几千人马已入钱塘,离杭州城只有十几里地了。正是婺州王禀。
方七佛听得方腊命令放弃了浙江防线,直接入了杭州城,王禀带兵立马渡江而来,入得钱塘已然就是繁华之地,却是没有了繁华的模样。
钱塘百姓,竟然有不少人围在军营之外,许多青壮竟然要加入王禀麾下,随军去打杭州。
王禀倒是不意外,一路而来,这般加入军伍之人已经有两千多了,麾下也有负责此事之人。
王禀生得极为壮硕,在这文人遍地的江南显得极为高大,一脸虬髯胡子,看起来就有一股不同寻常的力量感。面目之中也显出不少蛮横味道,便是从面相上来看也不是好相与之辈。
此时王禀坐于中军,眉目似有喜色。
面前一个士卒禀报:“将军,童太尉亲自带兵正在围攻余杭,小的见得情况立刻快马回来禀报。”
旁边一个军将也是大喜,开口问道:“将军,我等是不是赶快出兵余杭,以助太尉一臂之力?”
王禀心中喜悦难以克制,一路而来皆是眉头紧锁,此时脸上难得保持笑意盈盈,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军奋战,即便胜利也难以有多少喜悦,而是面对更大的敌人,此时到得杭州境内,终于弄清楚了朝廷大军的动向,终于不是孤军奋战了。
“钱塘到余杭多远?”王禀出言问道。
“回将军,七八十里地,快马半日可达,行军最多一日可到!”刚刚从余杭回来的斥候答道。
王禀心中盘算片刻,开口道:“我等不去余杭,童太尉攻打余杭应该不在话下,只怕杭州出兵去援余杭。我等现在就出发,把大军驻扎在杭州城下,如此方腊这厮必然不敢分兵去救余杭。”
王禀所言自然有道理,余杭已经是杭州最后的门户了,方腊肯定想救。若是王禀几千大军屯于杭州城下,必然给方腊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王禀看似一副粗人模样,却是心中也有沟壑,极为有战略眼光。
杭州城内,方腊一身龙蟒,朝廷上下百官皆聚一堂,吵作一团,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禁声!”方腊陡然站起,看得堂下吵闹,实在是心烦意乱。
官员们听得方腊一声大吼,各自停下话语,都把目光投向方腊。
见得众人终于不再吵闹,方腊开口道:“方元帅头前所言,各位有何意见,一个一个说!”
护国大将军司行方上前答道:“禀圣公,方元帅想出兵去救余杭,实在不妥,余杭有宣州守军两万余,皆是善战精锐之士,必能保余杭不失。如今杭州城内能战之兵不过三万多人,方元帅也只领几千士卒而回,加在一起不过四万,其余皆是手无寸铁之人,如何还能分兵而出。杭州城墙绵延十数里,人手已然不足,若是分兵之后官兵偷袭杭州该如何是好!”
司行方本是太子方天定的亲信,也屡立战功,被封为护国大将军,与石宝、厉天闰同级。
司行方直言方七佛只带几千人回来,显然是暗指方七佛与王禀作战不力,方七佛听言开口道:“圣公,王禀已入钱塘,若是不援余杭,万一余杭有失,杭州已然就是孤城,再也没有了出去的同道,与宣州、睦州,歙州之地隔绝开来,如此便陷入困守孤城之险地,后果不堪设想。圣公三思啊,余杭一定要援。郑智麾下士卒,战力极高,余杭即便有两万守军,也难以保证稳妥。镇国将军曾守安吉,对此心知肚明!”
方七佛说完,还用眼神去示意镇国将军厉天闰,厉天闰上前也道:“圣公,方元帅并未虚言,官兵攻城,用的是火药,几支羽箭便能破开城门,随后几千铁甲打马横冲直撞,实在难以阻挡。”
厉天闰如此说,也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个话头借口。
方腊听言,看了看司行方,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方天定,问道:“太子如何想法?”
方天定与司行方对视一眼,答道:“父亲,依儿臣之见,还是杭州为重,杭州乃根本之地,不可有失。”
方天定虽然没有明说自己的意见,话音之中也是不出兵援助余杭的意见。
邓元觉听得两方意见,一直在思索,此时方才接话道:“圣公,依臣之见,这余杭还是要援。若是不援,余杭必破。诸位若是做好了困守杭州的准备,打定主意不援余杭,不若把余杭守军一并撤入杭州城内,如此胜算更大。若是诸位不想余杭失守,不愿困守杭州,那就一定要出兵去援余杭。”
方七佛听得国师出言帮助自己,连忙又道:“国师所言极是,虽然宣州、睦州、歙州之地此时并没有多少兵马,但是国师摩尼教下,还有不少力量,只要余杭不失,摩尼教众一定可以发挥不小的力量支援杭州战事。一旦余杭有失,杭州城与外界便成隔绝之势,再也不能获得一点外界的支援了。”
邓元觉与方七佛两人在方腊心中地位甚高,听得这二人言语,方腊本来不想分兵救援余杭的心思也松动不少。心中也在犹豫权衡,两人话语之中余杭似乎越发重要起来。
方腊还在思虑之间,众多官员都盯着方腊,大堂之内,一股紧张伴随着鸦雀无声,只等待方腊作出最后的决断。
“报!!!!”堂外一声大喊打破了大堂内的安宁!
一个士卒冲进大堂跪在堂下,口中大气粗喘:“启禀圣公,紧急军情,婺州王禀带几千人马已经兵临杭州南城。”
方腊听得心头一急,出言问道:“王禀还有多远?”
“回禀圣公,离城门三百步远!”
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以城门未倒?(多谢烈日刀狂两万大赏!)
“回禀圣公,离城门三百步远!”
这一句话语听得方七佛心中有了些莫名的慌张,王禀本来只有三千婺州亲信,方七佛出兵去剿,反而让王禀越打人越多,如今已有五六千人之多。方七佛的失败,虽然主要归咎于麾下军汉作战不力,战力太差。也间接说明王禀是一个悍勇之人,有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
中国上下几千年,士卒作战的奋勇之心,主要来自与主将。一直到抗日战争,为何如上将佟麟阁与王铭章、中将张自忠等人都会战死沙场,并非他们走不脱。完全是因为中华自古如此,将赴死兵必随之。
这种情况一直到朝鲜战争才有所改变。西方文化之中,便没有这样的价值观,甚至将军是可以允许投降的,贵族投降更是要受到优待。
说多少家国大义,不如将军一勇。大哥勇武,小弟才不会怯懦。
“诸位,官军兵临城下,该如何是好?”方腊听得禀报,心中更是有些慌张,方腊的慌张与方七佛不同,方七佛的慌张是自己内心的对于战事不利的心虚。方腊的慌张是真正的慌张,才刚刚享受到帝王之尊,才刚刚大权在握,满以为自己会如刘邦一样建立不世之基业,转眼便见兵临城下。一种患得患失的慌张萦绕在心中。
不到一个月前形势还是一片大好,各路出击无往不利,北伐更是连破两个大州府,兵峰直指大江边上的江宁府。一个月之后,竟然腹背受敌,已被人逼近都城之下。这一切的变化实在太快。方腊帝王威严才刚刚有些感觉,已然就陷入险地,如何不教方腊内心惶恐不安!
太子方天定气愤道:“父亲,王禀狗贼几千人马也敢在杭州城下耀武耀威,孩儿与护国将军这就点齐人马,出城把王禀狗头带回来!”
方七佛刚才心虚低头不愿多言,此时听得方天定要带兵出城,连忙说道:“太子殿下不可,此时唯有坚守高墙最为稳妥,杭州城墙两丈五六尺,敌军一定无法破开城墙。久战必退!”
方七佛此时最为担心的就是方天定出城迎战,若是战败,后果难以想象。王禀的善战,方七佛心中太过了解。
太子方天定横眉看得一眼方七佛,开口怒道:“若不是你屡战不胜,如何能让王禀这厮兵临城下,我此时出城打退王禀,便是要保杭州安危。且看着王禀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为何能把元帅你打得节节败退。”
方七佛听言,面色如紫,实在没想到太子方天定竟然如此直言斥责,便是方腊也不会如此与自己说话。心中气愤非常,却是在这文武百官面前又说不出一句话语,只得憋着气低头不语。
国师邓元觉连忙出言回旋:“太子殿下,元帅之言不无道理,如今坚守之策才是最佳,城内有粮有兵,官军必不能破!”
邓元觉说得城内有粮有兵,也是事实。方腊手中粮草钱银自然不少。只是这些人没有一个会想到杭州还有二十多万百姓,若是战事当真胶着几个月,这些人该吃什么生存。
方七佛听得邓元觉一语,投去一个感激的目光。
邓元觉与之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方天定自然看到方七佛与邓元觉两人的小动作,开口道:“岂能让一个王禀在杭州城下耀武耀威,我等若是龟缩不出,教天下英雄好汉如何看待!”
方天定一句天下英雄好汉,终归是返本归源。这满朝文武百官,几个月前不就是所谓的英雄好汉?
方腊终于长舒一口大气,一身精气神去了大半,说道:“紧守城池,不得出城迎战。且待余杭官兵退去,再剿王禀。”
“父亲,不可啊。城外不过几千人马,此时不先灭之。万一余杭有失,杭州岂不是压力更大!”方天定急忙出言再道。话语也不是没有道理。
只是如今已然两难。对于方七佛与邓元觉来说,方天定带兵出城与王禀野战,若是有失,杭州城立刻岌岌可危。
对于方天定来说,余杭一旦有失。城外王禀与北方来的官军会师一处,杭州城也是压力更大。
“不需多言,守住城墙便是!”方腊心中也有自己的计较。方七佛不能胜的人,自己儿子出去又岂能保证得胜?城墙终归是最好的倚仗。
余杭城并非大城,而是杭州卫星城,城内居民自然也不多。
城外一万多人马围了三面,绝大多数甲胄齐全,也有零星甲胄不全之人。
老胡又在忙前忙后,七八具强弩一字排开,头盔里的汗水从斑白的两鬓流下,把颈口处的铁甲也打湿了大片。
郑智看得老胡动作,开口与身边鲁达道:“老胡是真的老了。”
四十多岁的汉子,两鬓已然斑白,在这大宋朝的也不少老胡一人。田间地头的农夫多是如此,三四十岁就开始白头。
“哥哥,这次回去,就让老胡在家中颐养天年吧。”鲁达回得一句,老胡脸面之中已经沟壑纵横,在这样随军作战,只怕当真有一日一命呜呼了。
老胡似乎听到鲁达破锣嗓子说自己颐养天年的事情,回头说得一句:“鲁达,你这厮日日在背后说我坏话,岂是以为我打不过你?”
鲁达一听,开口说道:“老胡,你这厮不识好歹,洒家何时说了你坏话,是哥哥说你老了,又不是洒家说的。哪日你这厮若是死在战阵之上,教哥哥回去如何与你儿子交代?”
老胡闻言,面色微微一变,似乎也有些惆怅感伤,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牛大,再搬一块石头过来,垫在前面。”老胡不答鲁达话语,只是埋头去调整床弩角度。
片刻之后,老胡回头看得郑智一眼,点了点头示意准备妥当。
郑智大手一挥。
七八支巨大的羽箭带着火药包直飞城门。
轰隆巨响,郑智长枪在手,便要打马冲锋。
待得烟雾微微散去,城门破裂几个大洞,却是没有倒塌,郑智眉头一蹙,问道:“何以城门未倒?”
老胡远眺几眼,上前答道:“相公,怕是城门之后堵了杂物,这城门被堵死了。”
郑智听言下马,口中骂道:“妈的,倒是学聪明了。快去备一些大药包,再砍一些树杈过来。”
牛大立马带人前去准备。大药包自然不能再用羽箭去射,只能冲上去放置。
家余庆看得城门被炸之后依旧坚挺,心中安心不少。回头不断吩咐城内士卒快点拆卸房屋。砖块石头,梁柱之类,源源不断往城墙上运送。
城外官兵,正在慢慢靠近,家余庆也是第一次见得巨弩的真面目,能把一支长枪一般的羽箭射出几百步远的距离,这种利器江南哪里会有。
大火药包还在准备,几支绑着小药包的羽箭已经又在床弩之上,郑智开口道:“老胡,接着射,射到城头上去。”
老胡听言,又在重新调整床弩,口中还道:“相公,且看老胡炸死这些贼人。”
床弩又发出怒号,羽箭直接飞向城楼之上,稳稳钉在了城楼墙壁。
火捻子还在燃烧,左右贼兵却是不明所以。
家余庆就在城楼旁边,见得还在燃烧的火捻子,开口大喊:“快躲起来!!”
话音刚落,捻子已到尽头,霎时间火光大作,浓烟滚滚。炸得左右血肉模糊,五脏六腑、手脚四肢满地都是。即便是离得远一些的人,也是震得耳鼻流血。
家余庆直感觉两耳嗡嗡作响,似乎失聪了一般,只见左右哀嚎的动作,一时之间却是听不见哀嚎的喊叫。
“躲起来,快躲起来!”家余庆拼命大叫,却是连自己的喊叫都听不真切,两耳只闻嗡嗡,脑袋里全是这种声音。
郑智点了点头说道:“头前都把这床弩唤作弩炮,如今这床弩才算真正的弩炮。老胡,再射几波。”
郑智也许并不注意,古之“炮”为“”,与火药也没有多少关系。
左右亲兵又连忙去给巨箭绑扎火药。如今能操弄火药的,也就郑智身边这些亲兵了,亲眼见得郑智操弄几番,慢慢也学会了一些。
羽箭飞上城楼,城楼上火光四起,巨响大作。郑智似乎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好像是在轰炸一般,面色也露出不少笑意。
倒是祝龙打马到得头前,苦着脸开口说道:“相公,火药不多了,节约一点吧。还有杭州城要打,用完了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