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丹鳳朝陽-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姑姑顺手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说什么哪。这些天怎么样?王爷呢?”

  “还好。”小顺说∶“鸿儿怎么样啊?可有好些天没见着他了。”

  鸿儿就是李姑姑的儿子的乳名,这个名字起得可够费事,还请人掐算了八字,说是缺水,大名先空着,小名就起了个鸿字先叫着。

  一说起儿子,李姑姑眼里满是笑∶“会淘气了,整天的不安生。”

  “淘气好。”小顺没口子的夸∶“听说淘气的娃长大了都有出息。”

  当娘的听人夸儿子,那心里的高兴绝对不带打折的,还得谦虚两句∶“看他那样,能有什么大出息?就是跟少爷们做个伴,将来谋碗饭吃呗。不说了,你快歇会儿,今天还赶回去吗?“

  “今天是赶不回去了。”送走李姑姑,小顺想,李姑姑这个儿子生得还真是时候,正和二少爷一般大,将来一起读书一起淘气,那交情铁定差不了,将来何愁没碗饭吃?

  他没有歇的功夫,先去前院儿找李申,把四皇子交托的话说了,还办了两件事儿,都忙完了,天已经要黑了。

  小顺出了不少汗,头发里都有馊味儿了,他打了水来回房擦洗,又换了件衣裳,潮生传话让他过去。

  第三0二章 夜

  天已经黑了,而白天的热气还没散去,从屋里出来,一股潮热迎面裹上来,外面就象一个巨大的蒸笼一样,走不了几步汗就下来了。

  潮生又问了小顺几句把,芳园捧着两个包袱进来,潮生把信写好了,一起递了过来。小顺把信收起,又接过包袱。明天寅时他就要起身再赶回去。夏天里天亮得早,而且趁着早赶路,还不那么热。

  潮生夜里没有睡好。

  阿永这孩子鬼精鬼精的,知道爹出了门,就赖着要和潮生一起睡。潮生笑着在他脸上捏了一把,说:“好,去把你的枕头拿来。”

  阿永欢呼一声,果然回屋去把自己的小枕头抱了来,还顺手把小纱被也一起扯了来,拖拖拉拉的,潮生怕他踩着被子摔倒,忙说:“你慢些走。”

  阿永抱着潮生的腿撒娇:“把弟弟也抱来吧?”

  反正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潮生让乳娘把宁儿也抱了来。

  阿永很有哥哥范儿的拿蒲扇给宁儿扇凉。宁儿裹着红绫兜兜,四仰八叉的活象位大爷,享受着哥哥扇的凉风。没扇几下,阿永胳膊就酸了,可是看着弟弟,他咬牙坚持。还是潮生把他手里的扇子取下来:“睡吧,娘替你们扇。”

  宁儿一双眼睛黑葡萄似的,骨溜溜的转,看看哥哥,又看看母亲,咧开嘴咯咯的笑。他现在已经能说简单的字了,娘、爹,哥哥,都会喊。阿永最喜欢引他喊哥哥,每次宁儿喊一声,阿永都乐得半天合不拢嘴,给装猫叫学狗来都心甘情愿。

  宁儿吮着手指头,口水渍淌了一片,闪亮亮的。阿永打了个哈欠,小声问:“娘,爹什么时候回来?”

  “很快就回来了。你想爹了?”

  阿永点点头:“想了。”

  潮生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睡吧。”

  儿子都睡着了,潮生却睡不着了。

  月光照在窗纱上,银亮亮的白。大儿子和小儿子一个趴,一个仰,睡得象两头小猪一样。

  呃,不能这么想……那自己岂不成了母猪?

  不知四皇子这会儿是不是也已经安睡了?

  到底是谁传的那个消息?是皇后那边儿?还是贵妃那边儿?

  与诚王府隔得不远,梁王府的内院儿,这会儿可不怎么太平。

  寿王重重一下捶在桌上,茶盏被震得哐啷响。

  “欺人太甚了!以前他风流我管不着我也懒得管,可是这亲事都定下来了,还闹出这种事来!他是成心踩我的脸哪!”

  梁氏心说,男人哪个管得住下半身了?你自个儿就特别清白?一样不是个东西。

  不过她还是得耐心的劝解:“王爷先别动气。这事儿是霍家不对,霍夫人昨天来,已经把话点明白了,药已经灌过了,霍老四屋里头的那几个,已经都打发到庄子上去了,一个都没留。将来十妹妹过了门,霍夫人也能保证霍老四三五年内绝不会纳妾的,起码也得等十妹妹生下儿子……”

  寿王发过了火,听了梁氏说的这些话,脸上露出冷森森的笑:“她觉得她儿子宝贝着呢,好听的话谁不会说?纳妾不纳妾的,也不碍着他睡丫头。”

  梁氏拨着指甲不吭声。

  是啊,寿王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种话是蒙不了他的。

  纳妾不纳妾的,反正不耽误他睡丫头啊。

  前几天,梁氏还刚刚做过安排。她屋里有个丫鬟叫萝儿,生得白皙清秀,一双眼水灵灵的。梁氏那天留了寿王,却让萝儿去打扇捏脚。这捏脚的本事,是梁氏专让人教过这丫头的,果然三捏两不捏的,就把寿王给捏得舒坦了,有兴致了,那天晚上箩儿就伺候寿王过了夜。这几天正新鲜呢,一步都没踏进西边儿那一位的院子。

  那边儿那个生得也不算是顶好,也不会什么琴棋书画,凭什么牢牢的笼络住寿王的?梁氏这一两年安排过好几个人了,可是寿王都没有长性,几天热乎劲儿一过,还是老样子。

  “王爷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这事儿都已经定下来了,改天王爷见见他,再敲打敲打,料想霍老四也不是蠢人,肯定能明白王爷的意思。”

  寿王憋着一口气。霍老四他以前就认识,也是个风流人物。风流不算是错处,可是要娶自己妹妹的人,再风流可就说不过去了。

  要搁着寿王以前的脾气,拎鞭子去抽霍四一顿的心都有。可是这几年来,他已经不象年少时那么肆意妄为了。霍四纵有不好,也得顾着十妹妹的将来,不能太不给他脸了。

  梁氏亲手端了消暑饮给寿王。寿王接过来喝了一口,放下碗来:“你早些睡吧。”

  梁氏也不恼,招呼外头的人打帘子打灯笼,好生伺候寿王出去了。

  梁氏身边的伍妈妈进来,小声说:“王爷往那院儿去了。”

  梁氏不急不忙地说:“爱去就去吧。”

  伍妈妈有些恨铁不成钢:“萝儿也是个没用的,才三天功夫……”

  “这也不能怪她。”梁氏拔下簪子,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她才多大,经的事儿又不多,哪比得上那院儿的心眼多手腕高?”

  伍妈妈猜度着梁氏的心意,陪她说了几句话,又压低声音说:“张道士今天上午还来了,王妃正好去了安国公府上。”

  “哦?”梁氏来了精神:“他说什么了?”

  “也没说什么,就说改日再来给您请安。还留了一道求子符。”伍妈妈把那道符掏了出来:“张道士说这个请娘娘佩在身上,只要心诚……”

  “我还不够心诚吗?香油钱收得起劲,真办事就不顶用。”梁氏把符接过来看了一眼,又放回伍妈妈手里:“妈妈先替我收着吧。”

  伍妈妈劝她:“这子女的事情也讲缘,您也别不要心急。左右太医也说了,您身子好着呢,王爷那边儿也没什么不妥当,早晚总会有的,可不能急躁。”

  怎么可能不急躁?梁氏深吸了口气,不再提这个话:“田儿睡了?”

  “已经睡了。”

  梁氏刚把这孩子抱过来的时候,也是听人说,多抱抱孩子,自己才容易怀上,一开始她倒是没少抱,就算不喜欢,每天也让人抱过来把他放屋里。可是一晃几年,一点动静都没有,梁氏的心也冷下来,对这个便宜儿子不象一开始那么热络。这个孩子也是,不讨人喜欢。抱来的时候明明不大,不记事儿,按说他也不可能记着亲娘,养在梁氏这里,应该和梁氏亲才是。可是……梁氏每次看到这孩子,都觉得心里头有点儿不舒服。总是不大吭声,问他话也不说。那双黑漆漆的眼睛里好象藏着许多秘密一样。

  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怎么养也养不熟。

  梁氏总是忍不住要想,要是她的亲生儿子还活着……那她还有什么好怕的?她又何必要养着别人生的野种?她一直记得他的模样,一刻都不曾忘。快满月的孩子,脸儿圆圆的,眼睛也会看人了,还会对她笑……

  一想到这个,她心口就一阵绞痛。

  伍妈妈伺候梁氏多年,一看她的神情,就知道梁氏又想起那个夭折的儿子了。

  伍妈妈忙岔开话:“王妃今天去诚王府,诚王妃可知道那件事儿了?”

  “嗯。”梁氏说:“她不相信。其实我也不大信。诚王那个人,很有城府,遇事也很沉得住气。他真要打算收个人,肯定会瞒得严严实实的,绝不会象现在一样,没影儿的事儿偏搅得满城风雨。”

  伍妈妈试探着说:“那,是有人和诚王爷过不去了?”

  “谁知道呢。”梁氏倒不太上心,反正不关她的事。

  “西院儿那个,他娘家哥嫂和侄子,今天也来了。”

  “说什么了?”

  “没多停,待了多半个时辰就走了,也没留下用饭。”伍妈妈轻声说:“好象听着是说,他哥哥在京城住不惯,还想回乡下去。”

  “那刘姨娘说什么?”

  “她劝了她哥留下。”

  梁氏点了下头。

  那边当铺已经开张了,生意不好也不算坏,含薰的哥哥在铺子里就是个大闲人,什么都干不了。迎客待客他不会,算账写字他也不会,整天一闲一天,多数时候都在那儿发呆。那边铺子里也有梁氏的人,不过梁氏什么也没做。

  她才不会蠢得这种时候对这人动什么手脚。一个乡下泥腿子,既没见识,又没什么本事,哪值得她去费心思。他和他妹子可不一样,他妹子脸上纯良,心里奸滑。这个人是一根筋通到底的,倒还算是个老实人。

  再说,那边儿那个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哥哥要是有个什么,哪怕不是梁氏所为,她也肯定能挑拨着寿王,把火引得烧到梁氏身上来。

  谁让梁氏一开始傻,脾气急,性子也坏,在别人心里,都拿她当个恶人。要出件什么事儿,甭管和她有没有关系,都得疑心是她使坏。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小顺已经动身了。月牙还挂在西边儿屋檐上,照得石板白生生的。清早的风还带着点凉意,吹在脸上,把困意都带走了。

  ————————————————

  卡文了= 。=

  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RO

  第三0三章 儿子

  天一点点的亮起来,太阳终于升起。清晨的一丝凉意很快蒸发殆尽,太阳照在脸上、身上,火辣辣的热。

  昌王府在沉寂了一段时日之后,终于有个好消息。

  昌王有儿子了。虽然不是王氏所生,但仍然可算是一件喜事了。昌王府里一片欢腾,急忙打发了人往宫里报讯。而宫里又急忙打发人去行宫给皇帝报信。

  诚王府也得了消息,潮生吩咐备份贺礼。芳园把册子找出来翻了翻,说:“前番他们府里添了两个庶出的姑娘,都是有例的。这回添的是个儿子,就不能照前两回来了吧?”

  芳景说:“那是肯定不一样的。”

  芳园又往前翻了两页:“可是五皇子府那一回……也不能比照那个来,人家那是嫡出。”五皇子府里那个宝贝疙瘩可是郑氏生的,别提多娇贵了。据说一屋子里头二三十个人,还不算院子里的,单伺候他一个,连掉根头发身边的人都怕落不是。

  “对了,这个儿子是昌王爷的哪个妾生的?”

  “管他哪个生的,反正都得抱到昌王妃那里养着去。”芳园说:“昌王妃又没儿子,这个可是昌王的长子。”

  “可将来昌王妃要是生了儿子,这个孩子又怎么算?”

  “等生了再说呗,人家的事儿用不着咱们操这份儿闲心。”

  齐管事办事麻利,已经让人抄了一份儿单子送来了。

  春水探过头来看了一眼:“这是哪家的礼单子?”

  春水她们几个原来是不识字的,这些年跟着芳园芳景,也认了不少字,礼单账薄都看得明白,也能算账记账。

  “是从寿王府抄来的。”芳园教她:“这送礼是门大学问,送多送少,送轻了送重了都不好。再说,寿王是咱王爷的兄长,这些事情咱们可不能越过他们府里去。喏,这是他们府里这回要送的礼单,比着这个预备就行了。”

  这些都是金玉良言,春水几个默默的记住。芳景也说:“这种人情往来,随大流就成了,用不着出头拔尖。所以这种人情送礼又叫随礼、随喜,就是这个理儿。”

  春水忙不迭的点头。

  “对了,春光呢?”

  “春光姐姐去洗衣裳了。”

  “这丫头,大中午的也不嫌热。”

  “她整天的跟着永哥儿,这会儿正好永哥儿睡了,她得了闲儿才去的。”春水在一边帮着磨墨铺纸,看芳园和芳景两个商量着拟了一份儿礼单。

  单子拟好,潮生也看过了,点了头,府里就照这个单子备了份儿贺礼送过去。

  潮生觉得胸口发闷,头也有点昏沉。多半是昨晚和两个儿子一床,没有睡好。今天天气又热……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

  喝了一碗解暑汤,又含了一丸雪津丹,薄荷的味道是先辣后凉。芳园轻声说:“王妃还是再歇一会儿吧。”

  “嗯,”潮生靠在凉榻上,闭着眼假寐,芳园点上了香,轻手轻脚的退出屋子。

  生了儿子,要说高兴吗?也高兴。只是并非人人都是打从心底里高兴。昌王一脸笑容的进了怪,看见王氏坐炕沿上,琳儿正依偎在她身边,母女俩不知在说什么悄悄话。王氏相貌端丽有余,风情不足。琳儿的却生得明眸皓齿,既不怎么象王氏,也不太象昌王。她的相貌随了她的祖母陆皇后,可以预见将来长大了,也必定是个出众的美人。

  昌王脸上的笑意就收敛了几分。

  琳儿向他行礼问安,王氏也迎了上来:“王爷怎么也不让人说一声,悄没声息的就进来了,险些吓人一跳。”

  昌王唔了一声,问琳儿:“你和你母亲说什么呢?”

  琳儿声音脆脆的说:“正在和母亲商量收拾西边的屋子呢。母亲事情多,又要照看我和几个妹妹,所以我想着,帮母亲打打下手,收拾屋子的差事,我讨了来练练手。”

  昌王眉头皱了一下:“你?你行吗?”

  琳儿笑着说:“不过是看着人做,又不用我亲自动手。有吕妈妈她们看着,还有母亲身边的两位姐姐帮着,出不了岔子的。再说,收拾好了,母亲还得过目呢。”

  昌王这才点了点头:“好,那你就去办吧。”

  琳儿应了一声,看昌王没有旁的话说,就从屋里退了出来。

  昌王有些感慨:“一晃眼,琳儿都成大姑娘了。”

  王氏亲手捧了茶,然后才坐下来:“可不是,从小就觉得自己是当姐姐的,得照顾弟弟妹妹,比一般孩子老成稳重得多。”

  昌王喝了口茶,轻轻咳嗽一声:“最近府里事多,辛苦你了。”

  王氏笑着说:“看王爷说的,这些可不都是妾身份内的事么。哪谈得上什么辛苦不辛苦。再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臣妾倒觉得这几天胃口和精神都比前阵子要好。琳儿也懂事了,这还主动来讨差事,替臣妾分忧。”

  昌王终于把话转到正题:“房子收拾的哪一处的?”

  “就在咱们院子里,后头三间屋子,一直打扫得很干净,东西挪进去就成了。

  昌王悄悄的松了口气。

  王氏总是这样,不等他开口,就先把事情就安排妥贴了,而且绝对办得既合他的心意,规矩上又不出差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人人都赞她一声贤良敦厚。得妻如此,昌王固然可以放心省事,全不用他费心了。可是有时候……对着这样能干而贤惠的妻子,昌王常常觉得有点憋闷。常常准备了一番话,到头来全派不上用场,王氏总是先他一步就将事情安排妥当了,完全用不着他多费唇舌。

  而且……他的目光从茶盏移到王氏的脸上——两人夫妻也好几年了,昌王总觉得,摸不透妻子心里在想些什么。王氏从来没向他要求过什么,也从来不跟他哭闹吵架,两人的相处,正象书上说的那样,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按说这没什么不好。

  可是和王氏相比,昌王总是更喜欢流连在一众姬妾那里。她们百般讨好他,使出浑身解数,哭哭啼啼吵吵闹闹也是常有的事。

  就象刚才他从李氏那里过来,李氏就向他哀泣恳求,怕孩子抱到王妃之后,她再也见不着孩子一面。

  “奴婢知道王妃是个温和宽厚之人,也知道这孩子由王妃抚养,对他将来好处是受用不尽的。奴婢出身寒微,见识短浅,原也不足以抚养这个孩子。只是……”李氏刚生过孩子,脸色苍白,泪光莹然,说不出的娇弱可人:“只是奴婢怀他十个月,乍然分离,就象把心活活的割了一块下来。以后,以后只怕再也见不着他一面……”

  昌王温言安慰:“你不要哭。王妃必然善待他。你若想见他,也不会见不着的,将来他长大了,也不会忘了你是他亲娘。”

  李氏悲切哽咽,低声说:“有王爷和王妃在,奴婢自然放心。奴婢也不求旁的……就是,这孩子过两天就抱走了,让他吃一口亲娘的奶吧,我也只能抱他这么三天……”

  虽然这请求不合规矩,可昌王还是答应了。

  对这个给他生下了儿子的女人,昌王不忍心拒绝。

  婆子把婴儿抱了过来,昌王探过头看了一眼。

  脸这么小……五官都挤在一处了,也看不出个好看难看。婆子很善解人意,垂着头说:“刚出生的孩子都这样,再过几天就看得分明了。”

  《

  昌王嗯了一声。

  他虽然不是头一次做父亲,可是包括长女在内,前头生的女儿,他都没有仔细瞧过。

  这个不一样,这是他盼了这么久的儿子。

  不知为什么,看着孩子,昌王反而没有什么真实感,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狂喜和满足。为什么呢?

  昌王想,也许是因为这孩子的生母,的确是出身寒微。即使她生了儿子,他也不可能给她侧妃的名份,只能在其他方面贴补一二,比如月钱,换个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