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阁老犹豫了下,“休养个十年八年的,等身体养好了,再添个小囡囡吧?陛下,臣的孙媳妇们只给添曾孙子,想要小囡囡,就指着阿玖了。不过,还是莫跟囡囡说,让她好生养着,好生养着。”
皇帝向来对小姑娘没什么兴趣的,也被他说得动了心,“生个小囡囡?好啊。”若是和阿玖一样机灵可爱,和阿若、阿倚一样小小的,软软的,那岂不是有趣极了?
小十的爹和阿玖的祖父意见一致:再也不催了,再也不唠叼了,让小两口顺其自然。若是十年八年之后还不见小囡囡的面,便委婉的提醒一下,就一下。
阿玖因为生了阿若、阿倚这一对双胎儿子,成了莫大的功臣,得到皇帝和裴家全体上下的怜惜,再也没人对她耳提面命,明示或者明示,让她给小正正、小平平添弟弟。
“因为你们,娘的耳根子得到清净了呢。”阿玖笑吟吟亲亲阿若和阿倚,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次年春天,皇帝带皇太子、皇太孙到郊外祭天。祭祀过天地,皇帝特意带皇太子和皇太孙到了附近的农家,让他们看农夫家的生活,告诉他们农具要如何使用,告诉他们稼穑的艰难,农夫的辛劳,勉励他们爱惜民力。皇太子和皇太孙庄重肃穆的答应,“臣敢不从命。”
皇帝一高兴,自己亲自犁了回地。农业社会么,皇帝象征性的犁犁地,皇后象征性的要养养蚕、织织布,都是很正常的。皇帝犁地,行“耕藉礼”,以示劝农,这风俗习惯由来已久。
“爹今天让我演习了耕藉礼。”皇太子回到东宫,有些心神不定的告诉阿玖。
阿玖呆了呆。耕藉礼说是每年春耕时实行,其实依照本朝惯例,不过是皇帝登基时行一次罢了。之后,很少会举行这个仪式。皇帝爹让十哥演习耕藉礼,难道是……?
“爹不会是……?”皇太子握紧阿玖的手,用企求的目光看着她。
“一定不是。”阿玖微微笑着,语气温柔而坚定,“爹一定不会有事的。十哥,你放心。”
“那,演习耕藉礼的用意是……?”皇太子关心则乱,脑子不大清醒,向阿玖求助。
☆、第208章 拨苗助长
阿玖温柔的笑;“没有什么用意,爹只是一时兴起罢了。十哥你想想;咱们一向是以农为本的,今天爹带小正正看农家,看农具,是要小正正知道悯农、劝农、爱惜民力。亲行耕藉礼;小正正会看的更明白呀。”
“原来如此。”皇太子听小师妹这么温柔细致的一说,心也宽了不少;低声说道:“小师妹,但愿爹能长命百岁的活着,看着小正正和小平平一天天的长大。”
他多喜欢孙子们啊。一见到小正正和小平平,不管原本是高兴还是生气;马上眉花眼笑的;由最威严的皇帝,变成了世上最慈爱的祖父。
“还有阿若和阿倚。”阿玖笑吟吟,“十哥,阿若和阿倚渐渐大了,可好玩了。”
阿玖的笑容明丽妩媚,令皇太子觉得恍如春风扑面,温暖而舒畅。他原本郁结的心事渐渐消散,神气起来,“对啊,还有阿若和阿倚。四个孙子呢,爹不管可不成。小师妹,这四个孩子,可全是爹催着咱们要的,所以,全归他老人家管。”
“十哥说的对!”阿玖笑吟吟,表示很赞成。
理 论上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是祖父母的。可是,做祖父外祖父的总是催,不停的催,那么,孩子出生之后,他们可就不能不管了。阿玖觉得吧,四个儿子都要她 照管,那是不可能的。孩子交给乳母、宫人傅姆,一个是不放心,另外一个,男孩子还是要有男性长辈教导的,总不能让内侍陪他们玩耍吧?只能是祖父、外祖父 了。
可怜的十哥,他倒是很想陪儿子们,可是,他太忙了。
“两位爹爹,都躲不掉。”阿玖一脸调皮,“十哥,小正正肯定是归皇帝爹管,小平平和阿若阿倚,便归我爹了。”
“对极了!四个儿子,要么归爹爹管,要么归岳父管。”皇太子毫无保留的赞同,别有用意的、热烈的看着小师妹,“小师妹,四个儿子都有着落了,十哥归你管。”
全身上下都归我管么?阿玖小脸火辣辣的,害羞了。
有了四个孩子之后,十哥更依恋我,我更喜欢他,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皇 帝祭天之后,皇后要在北郊行先蚕礼。先蚕礼相传是从周代传下来的制度,由皇后率内外命妇祭祀先蚕,以示劝勉蚕桑之事。先蚕礼并不是每年举行,不是一旦举 行,便会很隆重,命妇文四品、武三品之上均需陪祀。阿玖这太子妃当然必须随行,要陪章皇后自玄武门出皇宫,经由北安门,一直到设在北郊的先蚕坛,祭祀,采 桑,喂蚕母。
阿玖从小就爱操心,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她要出门整整一天,哪会放心把四个孩子留在东宫呢?两个大的拜托给皇帝,“爹,小正正和小平平自己会玩,您闲下来的时候看上一眼便好。”两个小的便交给了裴二爷,“爹爹,只有乳母哪行,乳母看着孩子,您看着乳母。”
皇帝和裴二爷一商量,把四个孩子都接到了乾清宫。皇帝下令把所有的奏章全搬到文华殿,把军国政务交给皇太子处置,自己乐呵呵的,含饴弄孙。
“中郎,你说朕退位做太上皇,如何?”皇帝打着如意算盘,“小十如今很像样子了,国事交给他,朕放心的很。不如朕退居宁寿宫,天天也不用上朝,也不用管事,何等清闲。”
“不管事,含饴弄孙,这确是美差。”裴二爷一只手托着阿若,一只手托着阿倚,含笑说道:“不过,陛下您怕是清闲不了。皇太子和阿玖这两个孩子,从小都是娇生惯养的,最会偷懒。您如果命令他俩把什么都管了,他俩一准儿不乐意。陛下,还得您主持大局。”
“中郎怎么教出个会偷懒的闺女呢?”皇帝瞅瞅儒雅温文的裴二爷,乐呵呵问道。
“本来打算让她懒一辈子的。”裴二爷笑,“陛下,原本臣想的可美了,把阿玖嫁一门当户对的人家,要住的近,要时常能见着面。小两口有个什么为难事,做爹的马上伸手,替闺女排忧解难。”
阿玖想偷懒,那就偷懒好了,有爹娘呢。
皇帝哈哈大笑,“中郎,你是不是还盘算着,若是阿玖出阁之后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便全家出动,给阿玖助威?”
阿玖这是嫁到皇家了,若是嫁到和裴家门当户对的人家,那还得了。小两口吵架了,和婆婆妯娌合气了,估摸着不只中郎,阿玖的八个哥哥八个嫂嫂更要气势汹汹的出门,替阿玖主持公道。他们都不用说什么,八个人站成一排,就得把婆家人吓一跳。
“原本真是这么打算的。”裴二爷微笑,“臣和臣妻年轻之时曾设想了几百种整治女婿的法子,不过,那些个法子,竟是用不上。”
皇帝扬眉,“因为阿玖嫁到了皇家么?”
裴二爷笑的温文,“因为皇太子对阿玖太好了啊。”
不是因为阿玖嫁到了皇家,而是因为女婿待囡囡好,所以我们才不整治女婿。
皇帝畅快的笑起来。中郎啊中郎,平日里一直是温文尔雅,谦恭随和,遇到和他宝贝闺女有关的事,却难得的露了锋芒,寸步不让。
阿玖对于裴家人来说,太重要了。
皇帝对美丽可爱、古灵精怪的小女孩儿愈加向往起来。裴家有个阿玖,宝贝成这样;皇宫若是有了个小阿玖,又会如何呢?
阿若和阿倚已四五个月了,如果被人扶着,他们可以自己坐一会儿。这小哥儿俩面貌并不十分相像,阿若生的俊,阿倚生的秀气,他俩被外祖父扶着坐在美人榻上,你打我一下,我拍你一下,手一直不闲着。
阿若手脚快,动作敏捷,阿倚慢吞吞的,可是,哥哥打他多少下,他是一定会还回来的,半分不肯吃亏。
皇帝瞅着眼热,也坐了过来,津津有味的看着两个婴儿打架,“还是一回生两个好,有人打架。”裴二爷很同意,“对,阿若和阿倚从小就有人陪着玩,不会孤单寂寞。”
祖父和外祖父兴致勃勃的看了一天孩子,对这样的生活都是心向往之。
傍 晚时分阿玖和皇太子先后回来,谢过两位爹爹,抱着孩子们一个一个的亲热。阿若和阿倚看见爹娘便兴奋的踊起小身子,口中不停的“啊啊”着,脸上堆起谄媚的、 讨好的笑容。他俩一人占着皇太子,一人占着阿玖,搂着脖子,再也不肯松开。小正正和小平平很是气闷,一个趴在皇帝腿上,一个攀到外祖父膝头,也一人占了一 个。
皇帝抚摸着小正正,笑咪咪问他,“乖孙子,你做皇太子好不好?让你爹当皇帝,祖父退位做太上皇,每天只管你一个。”小正正抬起头,黑漆漆的眼睛专注盯着皇帝,在琢磨祖父的话意,皇太子?让我像爹爹一样么。那我可不大喜欢,爹爹太忙了,都很少陪我玩。
皇太子抱着阿倚,殷勤问道:“爹,您若退位做了太上皇,会不会不打我,会不会再也不动粗?如果那样,真是可以考虑……”
皇帝横了他一眼,“该打照打,该抽照抽!”
想什么呢你,把你美的。小十你若是敢偷懒,敢懈怠,看看爹抽不抽你。
“那不要了!”皇太子很干脆的反对,“劳民伤财的,有什么用?”
您还是我爹,我还得听您的,您看我不顺眼的时候还要抽我……改什么改,有意思么。
皇帝很是生气,“你个不孝顺的孩子,你让爹歇歇怎么了?做太上皇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理事,懂不懂?”
“您要是答应往后再不对我动粗,那还行。”皇太子不肯让步。
皇帝吹胡子瞪眼睛,手边放着个青玉镇纸,他随手拿起来,冲皇太子招招手,“小十,过来。”皇太子哪肯吃这个眼前亏,抱着阿倚往后退了两步,警惕的看着他爹。
阿玖抿嘴笑笑,正要说话,只要小平平机灵的从外祖父膝头下来,一溜烟儿跑到皇帝面前,乖巧的笑笑,高高撅起小屁股,“祖父,打屁屁。”小正正也攀到皇帝身上,指指自己的屁股,“祖父,您打我吧。”
皇帝忙把镇纸放下,指着小十不依,“你老实说,是不是打过孩子?你皮粗肉厚的打着没事,小正正和小平平这么娇嫩的孩子,你也敢打?”
孩子为什么会撅起小屁股?一定是被打过!小十,阿玖,这个账,爹要好好跟你俩算算。
阿玖忙把怀里的儿子塞给裴二爷,自己走到小平平身边,轻拍他的小屁股,满脸陪笑看着皇帝,“爹,就是这样的呀。比拍灰重不了多少,真的重不了多少。”
皇 帝还不相信,亲口问了小正正和小平平,知道他们确实没有真的挨过打,方才松了口气。虽然这样,还是把小十和阿玖训了一通,“做做样子也不行!孩子还小,万 一你俩哪天在气头上,下手没了轻重,那还得了?”小十和阿玖自然唯唯诺诺的答应,不敢拉扯别的。倒是小正正和小平平玩上了瘾,撅起小屁股一定要皇帝打,皇 帝乐呵呵拍了两下,觉得手感很好,又滑又嫩,又拍了两下。
以退位做太上皇为开头,以打屁屁做为结束……裴二爷在旁默默看着,对女儿的家事颇有无力感。
皇帝想退位的想法虽然得不到小十和阿玖的支持,无奈做罢,不过打这之后他确实学会偷懒了,动不动便把政务推给小十,自己专心教小正正。“朕虽无太上皇之名,却要享太上皇之实。”皇帝理直气壮。
章皇后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喜悦和希望在她心底一点一点滋生。陛下这是……快撑不住了吧?江山就快是小十的了,就快是我亲生儿子的了。
章皇后太高兴了,却没意识到:她和皇帝差不多年纪,皇帝老迈不堪的时候,她也不年轻了。
小 正正自从看了他的祖父皇帝陛下犁地,便对农事有了兴趣。阿玖很体贴,专门在东宫为小正正和小平平辟了块地,挑了几个年纪稍大才进宫、会干农活儿的小内侍打 理着,让他们种了小麦、高梁等粮食,又种了黄瓜、茄子等菜蔬。“小正正,小平平,你俩可以天天过去看看,了解一下什么是农耕。”阿玖笑吟吟。
小哥儿俩很喜欢这种新鲜的感觉,经常下了学之后手牵手过去看麦苗,看才长出来的嫩绿的小青菜。小平平蹲在地上,眼巴巴的瞅着青青麦苗,“昨天我来看过了,它都没怎么长。”他心急麦苗长不大,伸出小手往上拨,“我给它帮帮忙。”
结果可想而知,那颗麦苗枯萎了,死了。
因为这个,小平平学会了一个令他刻骨铭心的成语:拨苗助长。
麦苗长不快他还着急呢,分给他的阿倚总是慢吞吞的,就更是让他着急了。“打呀,打,打!”回回阿若和阿倚打架,他都在一边蹦蹦跳跳的为阿倚加油,累的不行。
小正正就比他淡定多了,“阿若,你是哥哥,让着点儿弟弟,吃个小亏,也无妨。”阿若哪里肯听他的,肉肉的小手该拍阿倚,照拍阿倚。阿倚呢,则是不慌不忙的,哥哥打他一下,他便还一下。
四个孩子在一起,又热闹又开心。
阿玖看着四个心肝宝贝,笑吟吟。
这 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地大物博,人灵地杰,出产丰富,同时也问题多多。每一年当中,要么南方有水灾,有么北方有旱灾,要么西方有匪患,要么东方有海盗,没有 一年是消停的。这年西南夷人叛乱,久久不能平定,皇太子和魏国公、靖国公等人细细商议过后,调任金吾将军殷平为四川总兵,全面负责平叛事宜。殷平不负众 望,短短的三个月便俘获了匪首,槛送京师。
殷平有才能,而且,他在西南多年,很熟悉地形。
殷平解送匪首到京师,受了朝廷封赏,风头一时无两。他有三个儿子,都和他一样骁勇善战,心狠手辣,大有方略。他还有一个女儿,因为生母早亡,无人在内宅照管她,便跟着殷平在马背上长大,殷平上战场的时候,她也骑着匹小马跟着,巾帼不让须眉。
殷平的三子一女全是原配夫人苏氏所出,苏氏早亡,殷平唯恐三个儿子和闺女受继母凌虐,便没有再娶。所以,殷平的这个女儿,算是没有母亲教导、各名门贵妇们最不愿迎娶的那一类姑娘。
这位姑娘进京城的时候,盔甲鲜明,骑着匹高头大马,威风极了。
她眉飞入鬓,眼睛大而有神,明艳中透着英气,是位美丽脱俗的好姑娘。
☆、第209章 花落谁家
从军的姑娘家极少见;殷平被皇帝亲自接见的时候;连皇帝也饶有兴趣的问起,“殷卿的爱女,作战颇为勇敢?”殷平一脸骄傲;“……从小没了娘,跟着 臣在军营长大。可聪明了,举一反三;能文能武。”吹嘘过一通之后;他又有些下气;“只是,臣的闺女都十八了;还没婆家;臣为此忧心忡忡。”皇帝微笑,“这 有什么?让她进宫拜见皇后便是。”
有皇后提携,想嫁个勋贵戚人家,或出色的武将,半分不难。
“臣的闺女,想嫁个读书人。”殷平小心翼翼,陪笑说道。
皇帝笑了笑,真把这件事记下了,当成一件正经事交代给章皇后。章皇后颇觉为难,“本来就是早年失母,内宅中无人教导,她又舞枪弄棒的,书香门第,怕是不会喜欢她。”女子不在后宅呆着,跑到沙场动刀子,谁会要她?
皇帝半句废话没跟她多说,转而交给阿玖。阿玖笑盈盈答应,“这样的巾帼英雄多给女人长面子啊,一准儿得给她说个好婆家!”皇帝大为满意。
阿玖在东宫宴客,哪家有未婚英俊少年的,便请当家作主的夫人、太夫人到东宫听戏饮酒,为半日之欢。席间殷总兵的女儿殷琴姑娘盛装出来见客,容光照人,仪态娴雅,惊艳了一众京城贵妇。这姑娘虽说没有母亲教养,可是落落大方的,看上去真是个好孩子呢。
这次宴会之后,有三户人家陆续流露出求婚之意。
第一位,是阿玖的大姨母林幼兰。
“囡囡,你替鹏程做个媒,可使得?”林幼兰见了阿玖,开门见山,“鹏程这孩子快把我愁死了,先是谁家姑娘也看不上,如今么,看上了殷总兵家的千金。”
林 幼兰亲生的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孙鹏起性子温顺,早就成亲生子了,两子两女,幸福美满。次子孙鹏程却是很任性,这都二十多岁了,挑来拣去,就是没有他看得 上眼的姑娘。会宁侯府的太夫人、孙鹏程的祖母,因为这个没少跟林幼兰过不去,指责她连次子的婚事也不上心。林幼兰也心急,可是,她管不了儿子,干着急罢 了。
林幼兰的丈夫孙俭倒是心宽,“男子有十七八岁甚至十五六岁就成亲的,也有二十出头才出家的,都没什么。一辈子的大事,让鹏程慢慢挑。反正鹏起都有四个孩子了,咱们孙子孙女都有,可以很从容。”
孙鹏程和几位同窗路过闹市,见到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少女,他们正要愤而出头,殷琴骑着快马路过,马鞭扬起,把那纨绔抽的哭爹喊娘。纨绔还带了十几个从人,被殷姑娘打了个落花流水。
殷姑娘没穿盔甲,素衣素裙,眉目如画。孙鹏程的几位同窗顿足叹息,“可惜!可惜我娶过了妻!”孙鹏程大为动心,他们娶过妻了,我可还没有呢。
“鹏程他,就看上殷姑娘了。”林幼兰轻轻蹙眉。
孙俭和殷总兵素不相识,不过会宁侯府在军中有些人脉,辗转托人介绍,算是见过了面。“这是个有能耐的人。”孙俭和殷总兵认识之后,评价很高,“殷姑娘我也见了,大方明朗,极好。”
儿子乐意,丈夫也点了头,林幼兰便是心中不情愿,也只好出面求亲了。想当年,连阿玖这样的姑娘林幼兰还不愿娶作儿媳妇呢,便是因为阿玖过于娇惯,不会温柔顺从,又怎会愿意娶殷琴这样的姑娘?不过是拿丈夫和儿子没办法。
要 说起来,会宁侯府在京城众多侯府之中虽不显赫,却也不冷清。孙俭为人精明强干,将来就算会宁侯太夫人没了,他和大哥会宁侯分了家,他这一房还会很兴旺。孙 鹏程年轻俊美,相貌、才能、品行都是出挑的,是很不错的女婿人选。而且,他还是太子妃的姨表兄,嫁了他,就和裴家做了亲戚,和太子妃做了亲戚。
阿玖真没料到大姨母竟会能接受殷琴这样的姑娘,很是惊叹,“大姨母您心胸真宽阔!”宴会之上看着殷琴两眼放光的贵妇人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