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苏哲回到家,青岚就从楼上下来。
“你回来正好,刚想给你打电话。”
“查到什么了?”
“你来房间,我给两张图片让你看下。”
上到房间,苏哲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两张清花瓷的照片。第一眼看,两者间没多大区别,再仔细观看,其中一个色度比较浅,另外一个边上有一个花纹工整度不够。
“能不能猜出哪个是真的?”
这个还真考到苏哲,照片不是实物,不能利用透视异能分辨上面是否带着古老之气。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国内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青花瓷最早见于唐宋,那时虽然与后世的有区别,或许说没形成,不过露出端倪。而真正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几乎随处可见,到了清康熙时发展,这个品种达到顶峰。
而在明清时期,受到青花瓷的概念影响,一些工艺者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唐代的青花瓷器在现代存入得不多,人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
毕竟经过这么多个朝代,加上兵荒马乱的动荡,随着新的青花瓷出现,唐宋时期的保留下来的并不多。
青岚让苏哲对着照片分辨出哪是真是假,就算是50(百分号)的机率,也是不好猜测。
对着电脑照片观看许久,苏哲根据上面的花纹以及彩釉的分布程度,大概猜测是在明朝。每个年代的瓷器都有那个年代的影子。
犹豫片刻,苏哲指着左边色度较浅那个说道:“我猜这件是假的。”
青岚嘴角微微勾了下:“真难得你有一次说错的,可惜刚才忘了录下来。”
苏哲翻个白脸。
对着照片认错并不奇怪,但是他选择左边色度较浅那一个不是乱猜的。他接触过不少明朝时期的青花瓷,甚至连元代的都经常见。对比无、明、清三个朝代,不管瓷器的造型如何,但在颜色方面还是保持着一个量度的。
“其实你这是进入一个误区,难道你不知道,赝品才会没有任何瑕疵吗?”青岚莞尔轻笑,“很多外行人在买这些东西的时候,总是觉得,有缺口或者瑕疵是现代工制品。因为手工原因,留下瑕疵,偏向于另外一个完美的。须不知,很多人就是利用外行人这种心态,最后赚得满钵。”
这个苏哲倒是明白,有些东西怕对比,但有些东西就想有人拿来对比。
他刚才确实是走进这个误区,因为没接触实体,照片上右边那个有点瑕疵,就觉得是工制上机器落下的。可他忘了,古时的烧制与现代工制品,那个更容易会留一下不完美的地方。
“你这两张照片去哪里找来的?”
“你再猜。”
苏哲悄悄抹一把汗,这怎么猜。虽说猜测女人的心思更像是大海捞针,这个他不知道的事情,别说大海捞针,这是根本没海让他去捞。
看到苏哲那样子,青岚娇笑起来,“好了,不逗你了。这是我姐夫传给我的,之前拜托他查一些事。”
金大班?
这个苏哲还真猜不出来,要知道在这之前青岚跟金大班的关系可是处于很僵的状态。
他们两个几时和好,苏哲根本没听青岚提过一点征兆。
金大班到底是圈内人,而且人面广,找他帮忙确实是最佳选择。之前苏哲就想过,只是碍于青岚与金大班的关系,没想到他不找金大班,青岚反而亲自去联系了。
听她称呼“姐夫”,大概两人的关系有着回暖吧。
苏哲没在这件事追问,看着电脑屏幕上两件青花瓷照片问道:“既然有照片,说明这两件东西肯定在谁的手里,你问下金会长,能不能与持有的人联系一下。最好是两个人都联系,或许能够问出不少线索来。”
青岚微笑道:“这个你还真是有点走运,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四处奔波。照片是我姐夫传给我的,而这件青花瓷正好在他手里,包括那个赝品。”
“这么凑巧?”
“巧不巧我就不知道,不过嘛,还有几年就是春节,正好我也准备去看下两个外甥。所以你想套到资料,接下来的果篮钱就不能省了。”
。。。
第562章 八角花瓶
别说果篮钱,就算再加一些礼盒钱,只要能够找到线索,苏哲都愿意出。
因为事情有点急,苏哲没有拖,第二天就与青岚过去找金大班。
上次因为青岚联系不上苏哲与金大班见过一次,之后都没联系过。这其中还是因为青岚的缘故,毕竟不想瞒着她与一个关系紧张的人有过多接触,免得被她知道,徒增不快。
苏哲上次过来没有见到金大班一对儿女,这次将近过年,两个都在家。大的年纪稍微大,大概不喜欢与陌生人相处,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唯独青岚聊天时,话会多几句。
小女儿不同,她对青岚没怎么搭理,倒是从进门就缠着苏哲问过不停。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对任何事情持着新鲜感。特别是看到苏哲跟青岚一同过来,更是问个不停。
问题太多,苏哲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要不是最后金大班喝斥,恐怕今天这趟过来,除了回答问题,苏哲都无法谈正事。
柳絮上次过来见过,不过与上次差不多,只是彼此打个招呼,接着她就和青岚去忙。
苏哲跟着金大班进入书房谈事情。
“情况小岚跟我说了个大概,我将能够搜罗到的一些真品与赝品的照片,就是不知能不能与你现在这件事联系在一起。”
金大班打开电脑,真品与赝品的照片分好一组组,看来这几天他同样在忙这事情。
苏哲快速浏览一遍,有一些照片他是见过实物的,但更多是没见过。如果不是金大班花时间整理出来,他根本不知道原本一些被传得价值很高的古董,赝品居然不仅一件。
看完照片,金大班又拿出几件青花瓷排在苏哲的面前问道:“你猜到一下,这两组当中,哪两件是真的?”
不是看照片,苏哲在金大班将四件青花瓷排出来,眼睛立刻感觉到有两件传来微弱的古老之气。从这些气息的强度当中,苏哲能够判断出它的年份。
苏哲扫一眼指着第一和第四两件青花瓷说道:“第一个瓶子,那是属于明朝永乐期间的,至于第四个,他属于清朝,不对,准确来说是明末清初这个时期的过渡期。”
顿了下,苏哲又仔细的看了下另外两件。从头看到底部,让他愣了下。
“第三件瓶口那里居然用的是元代的青花瓷,不过它和第四个真品摆在一起,加上元代青花瓷那个赝品居然在彩釉各方面没有过多的相差。
金大班知道苏哲的鉴定能力很高,不然不会被诸葛兰腾破格提升为理事长。但是能够只用这么点时间就将几件青花瓷的真伪辨认出来,这种本事,已经是超乎他的想象之外。特别是第三件,这个金大班是借助先进仪器才辨认出来的,没想到苏哲不用两分钟就准确说出里面掺合着元代的青花瓷。
心里暗叹一声,苏哲这个本事,早就是超越他。
有时候天赋这种东西,别人是羡慕不来的。
“这个八角形状的花瓶我是最早从别人手中买到的。”金大班指着第三个花瓶说道,“当时看到瓶口那里,凭经验以为是明朝的。那是对方才卖三万块,以为自己捡到宝了。回来再仔细鉴定,发现是元代的,那更加不得了。”
金大班这几年淘古玩很少失手,那个八角花瓶是他十几年前淘的。算是他失手淘到的古董里面,价格挺高的一个。
“唐宋时期的青花瓷几乎没有成品存放下来,所以青花瓷的成熟期是在元代。虽然是在成熟期,但是明代变成元代,确实让人很惊喜。那会真以为是三万块淘到宝,恨不得立刻打告诉跟其他同行奔走相告。”
说到这,金大班自嘲笑道,“幸好没那样做,不然就真的是贻笑大方。鉴定瓶口的元代青花瓷后,过了两天那股兴奋度缓下来,再继续看下面的。不看不打紧,一看就傻眼。别说找不到清朝时期的踪迹,连民国时期的都没,全是现代工艺品。”
苏哲要不是拥有异能可以直接从古老之气里面辨认,碰到像金大班那种情况,同样会是那样兴奋。一件东西不管最终的价值是多少,捡漏来的,只要不亏本,都会让人很兴奋。
特别是用很低的价格,淘到一件价值不菲的,那简直会让人兴奋到连续几天都睡不着觉。
“那另外那件真品你最后跟谁买的?”苏哲问道。
“这个是在拍卖行用了五十多万拍的。”金大班轻叹道,“三万块买了个假的,后来知道拍卖真品,心里不甘心,不管怎样都要把它拍回来,算是让自己在日后的入手当中,尽量不看走眼。”
顿了下,金大班苦笑道,“不过这行就算有经验、有眼力,看走眼的时候偶尔还是有的。所以第一个放笔筒就是在吸取经验后,同样看走眼。只是这一件并不觉得不甘心,这个造假技术这么逼真,栽了跟斗都得认服。”
苏哲刚才是直接用的异能,听了金大班的话,收起异能,再次仔细鉴定起来。能够让金大班都叹服的造假技术,那几乎就是一比一的造假技术了。
用手将两个笔筒摸了一下,手感是一样的。
不单如此,就是上面的花纹以及各种彩釉,没有一点差别。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去看,两个都一样。苏哲将笔筒拿上来,下面有一个是制作的印,两者自然是一样。但最让苏哲感到惊讶的,就是印的落款处,
真迹那样,那个年字其中第一笔比较粗,但是在假的那样,居然是一模一样的。
将笔筒放下去,苏哲问道:“金会长,这个简直从外表上看,简直没有一点出入。要是两个放在这里,不借助任何工具,真是看不出真假。哪怕是一比一数据仿真,恐怕都做不到这个程度。”
金大班叹道:“我也这样认为,甚至怀疑这两个是不是当初同一个窑烧制出来的。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所以后来在找到真的,就毫不犹豫买下来。有时候,一些朋友过来,将假的拿出来让他们鉴赏。有些眼力好的,跟你一样,一下子就辨认出来;但更多跟我当初一样,全都给瞒骗过。”
“如果不是我后面将真的拿出来,他们还当是我开玩笑。真正将两个放到一起,再仔细鉴定对比,他们都感叹这造假术竟达到以假乱真。幸好在后来我没有碰到仿真度这么高的古董,不然这几年赚的,估计会全被坑进去。”
这种造假技术存在,确实是收藏家一大危险的存在。可是古董的利润这么大,有机会造假,谁都会冒险去做。
苏哲想了下问道:“金会长这个真的笔筒你后来是通过什么渠径买到的?”
“这是两年前有一次去彭泽山家作客,在赏析他父亲彭天明以及他这几年收藏的成果时看到的。最后经过多次交谈,彭泽山才同意我以另外两件玉器跟他相换。其实这件青花瓷的价值并没有八角花瓶那么高,我给出的两件玉器市场价格更高一点,但古人有句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就换了。”
从另外一个人手中换来的苏哲就没往多想,可是从彭泽山手中不同,毕竟彭天明是他怀疑的目标。
苏哲沉吟道:“你记不记得那件假的笔筒是在哪个地方淘的?”
金大班反问道:“怎么,你想去那边看看?”停了一会,没等苏哲回答又接着摇头道,“这个倒不必了,那地方在旧祈山。听说那边重新改造了,旧时的古玩市场搬走,如今那里已经建了不少高楼大厦。前几年我去过一趟,简直认不出来。”
“因为古玩市场搬迁,以前那里很多摊口要么换地方,要么就收摊不做。”金大班轻叹道,“现在的世道,除非是真的做古玩生意,不然靠卖一泛着古董气息的首饰、手镯之类的东西,只能是勉强糊口。”
如今人们买东西越来越精明,用以前那种哄骗的手段想要说服顾客高价买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就算偶尔碰到一两个冤大头,但冤大头是短暂的,做生意是长久的,想要继续将生意做大,欺诈哄骗是不行的。
苏哲沉默着,事情看起来很明朗,但一切就是他的猜测,没有找到真凭实据指证是彭天明父子在暗中操纵。彭天明父子这些来在古董界树立出来的良好形象,除非是硬证据,不然随便说他们造假,反而会让更多的收藏家或者各类种专家反驳是诬蔑。
手指在桌面上轻敲几下,苏哲抬起头问道:“金会长,这些事情你听青岚说过,你的想法如何?难道真的怀疑是彭天明父子在暗中操纵着一个造假团队?”
金大班盯着苏哲好久,没有立刻回答,事关重大,需要慎言。
好一会,金大班问了一个与正事无关的问题:“你跟小岚的关系稳定没,有没有见过她父母没?”
。。。
第563章 真假之分
对于金大班这个问题,苏哲愣了一会。
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知青岚有没有跟金大班提过,按青岚的性格,应该没有说过。不过金大班到底是一名收藏家,看古董的本事放到看人上,不会差到哪去。
青岚跟金大班关系回暖,后者或多或少会问到她的近况。从一些对话当中以及他们过来时表现出来的亲昵,金大班不会笨到看不出来。就连他的女儿都嗅出眉目,大人更加瞒不住。
苏哲倒不是怕他与青岚的关系让金大班知道,只是这些事情,未征得青岚同意,他不会去乱说。不过此时金大班问起,苏哲并不隐瞒。
“上次青岚回去遇到一点麻烦,幸好赶过去得早,才没有让事态发展得过于严重。至于见她父母,因为上次她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我就没见到他们。”
金大班轻叹道:“小岚这份谨慎估计与我跟她姐的关系有关。”
青芸得病去世后,金大班觉得有点愧疚他这个小姨子。那个时候,他一下子接受不了青芸去世的事实,意智消沉很久。两个小孩子在家,如果不是青岚照顾,不知会怎样。
青岚在帮忙照顾两个小孩子,金大班后来在柳絮的鼓励下重新振作,但是却没敢将柳絮带回来,公开他们的关系。
有些事情,并非是几句解释就能够让对方接受的。
事实证明,青岚在得知他与柳絮的关系后,与他将近一年没有联系。
“小岚要怎么选择,我始终都尊重和扶持她的。”金大班道,“不过因为有青芸的前车之鉴,希望你在处理感情与亲情这件事上尽量做好一点。我之前做得不够好,唯有麻烦你了。”
苏哲摸摸鼻子,金大班突然说这话,他才反应过来,按照眼下这种情况,金大班也成了他半个姐夫了。
“这个你可以放心。我自父母双亡,知道亲情的重要性。其实上个月就想跟她回家一趟,没想到碰上这茌事,不处理好,其它事情就是想做都没办法。”
金大班轻嗯一声,接着又是一阵沉默。
良久,金大班开声道:“小岚跟我我说怀疑彭天明父子极有可以是造假团伙的幕后主脑。开始我是不相信的,尔后将一些联想起来,又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怎么说?”
金大班整理下思路道:“彭天明属于收藏界的老前辈,他是如何发迹的,这个后来让人传得有点玄乎,但真实情况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倒是这些年来,彭天明确实很少在外活动,他的大部分事业都交给他儿子彭泽山打理。”
“你们应该查过,彭天明是收藏界家,但彭泽山没有他父亲的天赋,所以他没继承彭天明的衣钵,而是投资做生意。这几年来,全国各地有不少产业,有不少是彭家天泽集团的。鉴定古董彭泽山能力比他父亲要差点,做生意才不赖。这几年来,涉足旅游业、餐饮、房地产都有,听说前几年又开始搞电商。”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电商确实是一块很赚钱的肥肉,谁都想进去分一杯羹。虽然电商是一个烧钱的玩意,但要是有机会上市,那烧的钱会分分钟一下子就收回来。
苏哲想到一点,如果彭泽山搞电商,他与同是搞电商的谭子文碰面并不出奇。顶多会让人认为这两个人准备有大动作出来。只是谭子文跟彭泽山的联系不多,却是与彭天明见面的次多不少,这全就值得让人深思。
“是不是他们父子在暗中搞鬼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每次苏富碧有大的拍卖会,必定少不了他们父子的身影。”
金大班接着说,“回去你查一下这几年来苏富碧进行过的古董文物拍卖的东西,凡是起过一亿价格的,他的来历几乎与彭家父子有关系。”
苏哲眉头皱了下:“金会长这个怎么说?你的意思是说,拍出高价格的,有可能是他们拿出来的?”
金大班点点头:“差不多。不能说全部,超过一半吧。我这两天稍微统计一下,这几年来在苏富碧超过一亿拍卖价格的古董文物一共有十六件,其中有八件是与彭家父子有直接关系。对外的说辞是一些友人不方便出面,托他们旗下的古宝斋,至于真假有待查证。”
古宝斋是彭天明早期经营的一个古玩店,如今全部发展有超过三十家。或许连彭天明都没想到,当初这只是一个典当店,日后才变成现在的古玩店。
“那么其它几件又是怎么回事?”
“都是由彭天明亲自鉴定。”金大班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资料,“这是这两天整理出来的,你拿回去看一下。彭天明地位在古董界崇高,凡是由他鉴定过的古董文物,几乎价格都暴涨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