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卦帝刘封-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挺过了丸都城之战,即使不能回江东,也可以喘息休整一下,让伤员们尽量恢复身体。

    “即使攻占了丸都城,公孙康是否还会叫我们追剿残敌呢?况且郡主已经走了,公孙康恼羞成怒,我们这些人也就没用了。他若是想除掉我们,几百人又哪里是他几万大军的对手呢?郡主说过,叫你们不要对公孙康抱有幻想。”

    张卓这么一说,鲁肃和甘宁又为难了。

第140章 天不绝我啊() 
几个人想了种种方案,最后又都被自己否决了。

    甘登进来。

    “兴霸,公孙太守叫你去他营中议事。”

    “好,我这就去。张校尉,你在此等候,我一会儿就回来。”

    “兴霸小心说话。”

    鲁肃叮嘱道。

    “我知道。”

    甘宁来到公孙康帐中,已经有不少辽东将领在此饮酒。

    “哟,兴霸来了,快就坐,给兴霸斟酒。”

    公孙康格外热情。

    平常都是爱答不理的,今天怎么这么热情?

    甘宁心里就纳闷儿了。

    “兴霸,告诉你个好消息,陆丰已经平定沃沮,你们江东军在其中,功劳不小啊。”

    “惭愧,那是别人的功劳。”

    “咦,兴霸这么说就不对了,你们在这里立下的功劳也不小嘛,每次都是冲锋陷阵,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忘了你们的功劳,来,大伙儿敬兴霸一杯。”

    公孙康带头,众将领就一起喝了一杯。

    “再给兴霸斟酒。对了,兴霸,还有一个好消息,你们的郡主,已经回江东去了,是我叫陆丰送他回去的。”

    你还有这个好心,若不是张卓来了,还真就叫你给骗了。

    “谢谢襄平侯,宁感激不尽。”

    “兴霸不用客气,前一阵子,战事繁重,你们的战事也多了一些。粮草官对你们也有些苛刻,我已经把他杀了。”

    “从明天起,给你们的军粮和肉菜加倍,军械也都给你们补充齐全。目前要扫清丸都城外围,为攻打丸都城清除障碍。你们的任务,就是跟张宽的一千人马共同攻打鸭绿水边上的靠山城,切断丸都城的后路。”

    “等到打下丸都城,我们就收兵回襄平,论功行赏。你们愿意回江东,就回江东。不愿意回江东,就留在辽东,给你们分配土地房屋。兴霸是难得的人才,我真心挽留兴霸留下,绝不亏待于你。怎么样?兴霸,回去好好想想。”

    “谢谢襄平侯的看重,卑职回去好好考虑一下。不过,卑职还有一事相求。”

    “说,只要能做到的,我就答应你。”

    “营中伤员甚多,缺医少药,还请襄平侯在医药上。”

    “行,明日就叫医官前去,送医送药。”

    “谢大帅,卑职急于把好消息告诉弟兄们,请允许告退。”

    “好,你去吧。”

    甘宁出去,公孙康的笑脸立刻变的冷若冰霜。

    “张宽,打下靠山城,就把江东人赶尽杀绝,不留一个活口。你明白什么意思吗?”

    “是,大帅。卑职明白,江东人都是高句丽人杀死的,跟我们无关。”

    “这就对了嘛,江东人立下了不少功劳,到时候我要亲自为他们吊丧,打下丸都城,为江东人报仇。”

    “大帅高明。”

    “哼,孙尚香跑了,就叫他们江东人给顶罪。”

    “大帅,沃沮那里的江东人怎么办?”

    “那些人嘛,跟着陆太白平定沃沮,也立下了大功,自然要受赏啊。有功不赏,今后还有谁给我们卖力?不过嘛,得了赏赐,就要出力啊,高句丽还有余孽,三韩那里也不太老实,濊人似乎也该收拾一下吧,那些江东人能征善战,要给他们更多建功立业机会嘛。”

    “哈哈哈,大帅高明啊。”

    众人又是一阵狂笑。

    “陆太白年纪轻轻,仅用三千人马,就一举平定沃沮,真的可喜可贺。当初他请命出征,别人都说他浮夸自大,唯有我看出此人不凡,力排众议,重用于他。如今果然没叫我失望,来,为太白干一杯。”

    “大帅慧眼识英雄,知人善任,我等佩服,干!”

    众人谀词如潮,又干了一杯。

    甘宁回到帐中,就把到公孙康大帐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个公孙康,怎么一下子就发了善心?他做事可不是这样的人啊,其中是否有诈?”

    鲁肃尽管忠厚,但并不是傻瓜。如果只是忠厚,在江东也不会身居高位。

    “我也怀疑其中有诈,很可能他见郡主走了,目前大局已定,我们也没什么用处,干脆就借高句丽人的手,把我们除掉。”

    “不仅仅是高句丽人,他派张宽去,也可能是冲着我们来的。靠山城那里只有四百高句丽人,我们自己去就能对付,何必还要叫张宽去协助我们?以前他可是看着我们死的越多越好,这一下子就变好了,肯定不同寻常。”

    “那我们怎么办?如今到了生死关头,不能再有任何幻想。”

    “实在不行,就只好跟他拼个鱼死网破。”

    其实,张卓来传达了江东的指令,那边孙尚香也走了,鲁肃和甘宁就明白,江东已经抛弃他们了。

    要想活下去,根本指望不上别人,只有靠自己。

    只是他们终究是江东人,对江东还抱有感情,不愿意说破这个真相而已。

    毕竟这是大都督安排的,不是主公安排的,或许主公不知道此事呢。说不定哪一天,主公就带着强大的水军来营救呢。

    “兴霸,你说那个靠山城在鸭绿水边上?”

    张卓问道。

    “对,就在鸭绿水边。张校尉,你有什么办法?”

    “你们还记得我们去年冬天到安平口的情形吗?”

    “记得啊,可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你们还记得,安平口那里有许多大木头吗?”

    “是有许多大木头。”

    甘宁也想了起来。

    “你们知道那些大木头是从何处来的么?”

    “从鸭绿水上漂浮下来的,啊,校尉,我明白了,你是说,我们可以从鸭绿水乘坐木筏,顺流而下?”

    甘宁终于理清了思路。

    “对,乘坐木筏到安平口,去年你们就是在那里登陆,前往乐浪去见凉茂的。”

    “既然能见凉茂,就能赶到遂城,跟那里的江东弟兄汇合,咱们的大船都在那里,就可以从那里出海,返回江东。”

    甘宁和鲁肃互相看了一会儿,随即哈哈大笑。

    天不绝我啊。

    “两位且慢高兴。”

    张卓声音冷静了下来。

    “张校尉,还有什么不妥?”

    鲁肃问道。

    “我们固然能从绿江水顺流而下,也能抵达遂城。但是能不能从那里脱身,还要看刘封的意思。”

    “我们那里还有一千四百多弟兄,刘封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鲁肃不认为这会有什么问题。

    “你们想得简单了,这一千四百个弟兄,不是以前的弟兄。徐夫人已经跟刘封以夫妻相称,苏羽凡对刘封言听计从,剩下的弟兄们,我就跟你们说实话吧,对江东也非常失望。到时候能不能跟我们一起走,还真就不好说。”

    “再说了,那里还有刘封的嫡系庄园兵和一千辽东军,想从那里脱身,并非易事。”

    甘宁和鲁肃又沉默了。

第141章 突围() 
三天后,靠山城外,三道江边。

    江东军和辽东军在这里相邻驻扎。

    这里距离高句丽的靠山城只有二里地。

    至少在表面上,公孙康没有失言,给甘宁的江东军送来了不少药材,还派医官来给伤员救治。

    答应的军粮和军械也都给补充了。

    按照甘宁和张宽的计划,准备后天就对靠山城进攻。

    甘宁军中,此时笼罩着一股紧张而兴奋的气氛。

    各级将领已经暗中向士兵传达了将要返回江东的计划。

    士兵早就在公孙康这里呆够了,巴不得有这个机会,现在主帅决定脱离公孙康,回到江东,立刻得到了上下一致拥护。

    况且公孙康准备把他们赶尽杀绝的决定,更是让他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

    现在,他们就等着主帅一声令下,就杀向辽东兵。

    经过反复的谋划权衡,甘宁、鲁肃、张卓三人决定,今天晚上就向辽东兵发起突然袭击。

    打败张宽的辽东兵之后,再进攻靠山城,夺取靠山城的船只和木材,从这里顺鸭绿水而下,赶往乐浪郡。

    大营里今天晚上改善伙食,白天在路上的时候,特意买了二十只羊和酒,今晚大吃一顿后就起事。

    “张宽他们怎么还不来?是不是起了疑心?”

    鲁肃问道。

    按照计划,今晚上甘宁在自己的大营请张宽等将领喝酒。在喝酒的时候,把这些辽东将领一网打尽,然后偷袭辽东兵军营。

    “咱们应该没有暴露,不要着急,再等一下。张宽答应前来,就能来。”

    张卓安慰道。

    “张宽好酒,咱们以前没请过他,这回一路上给足了他面子,他以为咱们怕他,应该不会起疑心。”

    正在议论间,甘登进来禀报。

    “张宽来了。”

    “他的手下都来了么?”

    “来了,曲长,屯将、都伯都来了。”

    “好,小心应付。我这边一动手,你们就冲出来。”

    “兴霸放心,保证叫他们有来无回。”

    甘登和张卓隐藏起来,甘宁和鲁肃迎了出去。

    “张将军果然准时,正打算再叫人去请呢,没想到就来了,请到帐中就坐,酒宴马上开始。”

    甘宁显得异常热情。

    “兴霸,你何必这么客气,咱们也是老朋友,你这边也没什么好东西,我也不好意思吃你的。”

    “哈哈哈,我这里再穷,一顿救=酒还请得起,再说了,大帅给了我补给,高兴之余,也该庆祝一下。”

    “兴霸果然懂事,那我就不客气啦。”

    帐篷中,酒宴已经摆好,张宽等十几个辽东将领也不客气,就分桌坐下。

    “欢迎各位前来,我先敬各位一杯。”

    甘宁举起酒碗,率先喝了下去。

    张宽等人也不怀疑,就都喝了下去。

    “今天请张将军来,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事儿就说,只要是兴霸的事情,在所不辞。”

    张宽显得非常豪爽。

    “大帅说过,打下丸都城就收兵,我们今后就来去自由。不过,江东已经不管我们了,回去之后,也没有什么好结果。”

    “我跟子敬核计了一下,决定留在辽东。但我们是外人,在辽东没有什么根基,所以想请张将军能帮我们说句好话,谋个好前程。”

    张宽看着甘宁和鲁肃,一时间心情竟然比较复杂。

    这两人在江东赫赫有名,便是在辽东,也是出类拔萃之人。若是能收在手下,定然能够如虎添翼。

    只可惜啊,大帅容不下你们,也只能忍痛割爱。

    “兴霸和子敬真的有此意?”

    “自然是真的,还请将军帮忙,到时候定有谢意。”

    “好,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来,喝酒。”

    张宽彻底放松了警惕,手下人本来还有怀疑的,但见甘宁和鲁肃两人如此谦卑,酒喝多了,哪里还有什么戒备?

    不知不觉中,一个时辰过去。

    “来,我再敬各位一杯。”

    “好。”

    张宽举起酒杯。

    就在此时,甘宁飞快地抽出短剑,一下子插进张宽胸口。

    “还不动手!”

    甘宁话音刚落,二十多个精壮士兵冲进来,就像十来个辽东军官挥刀砍去。

    “一个也不能放过。”

    甘宁用长刀又砍倒了一个人。

    辽东军官虽然奋力抵抗,但猝不及防之下,酒又喝多了,哪里是对手,没一会儿就都被杀死。

    “通知弟兄们出发,偷袭辽东军营。”

    “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这一刻。”

    此时天已经黑了,辽东军营寨门口的两个士兵,见甘宁带着十几个人背着人过来,就上前盘查。

    “张将军他们到我们那里喝酒,喝得多了,我们送他们回来。”

    军官们到江东人那里喝酒的事情,士兵也知道。也没怀疑,就打开了寨门。

    几个人进门,扔下尸首,突然间杀了两个守门士兵。

    “放人进来。”

    甘宁一声令下,早已经等在外面的士兵,就悄悄摸了进来,按照事先分工,向各个帐篷摸去。

    估计都已经到了位置,甘宁拿着火把,点着了营寨门口的草垛。

    火光升起,江东军立刻发起进攻,整个营寨里,喊叫声响成一片。

    “杀啊,杀了辽东人,投奔高句丽。”

    “辽东对我们不仁不义,咱们投奔高句丽。”

    这是鲁肃和甘宁特意安排的声东击西之计,目的就是叫公孙康以为,他们投奔高句丽去了。

    半个时辰后,营寨里恢复平静。

    辽东军半数被杀,一部分趁乱逃了出去,不知所踪。

    甘宁收拢将士,也不停留,补充了辽东军留下的兵器,就向靠山城进发,连夜攻打靠山城。

    靠山城虽然是个城池,但是很小。城墙也只有三尺多高。

    对于久经战阵考验的辽东军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障碍,轻易就攻进城内。

    战斗进行到半夜,已经占领了全城。除了二百高句丽人被杀,剩下的高句丽人,早就弃城逃跑。

    江东军缴获了两艘小船,在城里发现了不少木材,于是就连夜扎制木筏。又把缴获的辽东军和高句丽的粮食、军械等物质运到船上。

    到了辰时,木筏扎制完毕,全军吃饭。

    吃过饭,全军上木筏,顺流而下。

    经过两场战斗,江东军目前只剩下五百二十人还有战斗力。

    剩下的就是三百多名伤员。有些伤员伤势严重,已经难以活命,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从襄平出发的时候,甘宁有一千五百人。经过将近四个月的战斗,已经折损一半。

    甘宁看着江中的木筏,心也随着木筏的漂浮,不断起伏。

    想起这几个月的经历,再看看眼前的情形,不仅潸然泪下。

第142章 极大的难题() 
朝廷的旨意下来的很快,凉茂接到了朝廷封陆丰为遂城县令和乐浪北部都尉的公文后,第一时间就赶到冯屯里,向刘封宣布了旨意。

    两人很欢快就带着刘封的五百庄园兵,前往遂城接收官廨和各种文书。

    方伯居自然也来了,一应的行政事务,刘封就都交给方伯居来处理。

    凉茂走后,作为新任的遂城县令,刘封发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给自己的庄园兵和江东兵分配土地。

    这些土地,包括原来的无主土地,被一些地主和农民私自占用的土地,外加一些早已经逃走居民的撂荒土地。

    还有一些可以开垦的土地。

    一些无主房屋,也被征用,成了这些士兵们的住处。

    有恒产者有恒心,有了土地,庄园兵自不必说,很多江东兵,也欢心鼓舞。

    他们当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单身,没有家眷。少数有家室的人,短时间内也看不到能回江东的希望,于是就变得现实起来。

    不如就先在这里过日子吧。等将来天下太平,或者回家,或者把家眷接到这里来,稳稳当当地过日子。

    孙尚香走了,对这些江东人的影响很大。

    孙尚香在这里的时候,他们还心存幻想,觉得总有一天,孙尚香可能会把他们带回江东。

    现在他们终于明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江东已经抛弃了他们。

    何平已经从襄平返回来。

    还在安平口的时候,他就听商人们说,刘封已经就任遂城县令,所以就直接到了遂城,见到了刘封,汇报了回去给管宁送信的事情,并带回来管宁的信。

    “襄平城张贴告示,差役们敲锣在大街上到处宣告主公平定沃沮的事情。百姓们欢欣鼓舞,都说主公是英雄。”

    何平说到这里,就兴奋了,好像人们夸奖的就是自己一样。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关于襄平的反应,管宁在信里已经告诉刘封,那些夸奖的话,刘封也早已经听腻了。

    倒是何平没有到冯屯里,直接就到了遂城,让他感兴趣。

    “在安平口听那些商人们说的。”

    也不奇怪,这年头商人们到处游走,传播消息最快。

    “对了,主公,我在安平口的时候,还听说一件事儿,觉得挺奇怪的。”

    “什么事儿?”

    “在客栈吃饭的时候,两个商人议论,说甘宁带着江东兵马,投奔高句丽去了。”

    刘封一下子站了起来。

    甘宁投奔高句丽,这怎么可能?

    “何平,你还听说什么?”

    “他们说,甘宁的江东军坐着船和木筏,顺江而下,他们还看到了。上岸以后,木筏扔掉了,他们要去鸭绿水捞木头。”

    “我也到江边儿去了,还真就看到有人在捞大木筏子,上面能坐几十人。”

    “木筏上有人么?你见到江东兵了吗?”

    “没有,既然他们投奔高句丽,哪里还会到安平口去?那不是暴露了么?”

    “何平,你马上把陈家兄弟和方先生请来,你也过来。”

    很快,方伯居和陈氏兄弟过来,刘封叫何平又讲了关于甘宁的事情。

    “你们都说说,此事意味着什么?”

    刘封看着众人问道。

    “公孙康固然想让江东人当替死鬼,但高句丽是外敌,比公孙康更加凶残,更加排外,甘宁和鲁肃即使投降,也不会投降他们。这于情不符。”

    “其二,高句丽败绩已经明显,丸都城即将被公孙康攻破。若是投降高句丽,就该早些投降,这个时候向败军投降,于理不通。”

    方伯居首先就否认了投降高句丽的说法。

    “主公,要投降,也该到丸都城去。他们既然顺流而下,就是离高句丽越来越远,一定不是投奔高句丽。”

    陈大狗说道。

    “张卓应该已经到了甘宁军中,这就说明,鲁肃和甘宁已经知道了孙尚香离开辽东,我们已经平定沃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