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卦帝刘封-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二狗吓了一跳。

第67章 军营乱象() 
今天是刘封正式接收自己兵马的日子。

    江东的兵马,一直就在营寨里面。除了孙尚香手下的女兵们,剩下的兵马,就由苏飞率领。

    甘宁的一千五百人,按照公孙康的指令,已经到了别处扎营,剩下的一千五百人,留在原来的军营。

    这些兵马都是江东的精锐,在甘宁和苏飞调教下,无论是军纪还是素质,都比较好。即使放在辽东,也算是精锐之师。

    不过,这也只是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在刘封眼里,这也就只是一帮有组织的老百姓而已。

    “羽凡,这里有没有你最信得过的兵卒?只要你说话,他们就听的?”

    “这个倒是有一百多个。当初在黄祖那里的时候,就跟着我,后来到了江东,也始终在一起”。

    嗯,不错,这就属于苏飞的嫡系。

    “你就从这里面,挑出来五十人,组成一个宪兵队”。

    “宪兵,何为宪兵”?

    “就是军法队,平时监察军纪,战时督战的”。

    “哦,我明白了。好,我就挑选出五十人来”。

    “挑选出来之后,就把这个叫他们戴上,训练之后,每日里在军营里巡逻”。

    刘封一挥手,陈大狗拿出一沓袖标,递给苏飞。

    袖标上面写着“宪兵”二字,正是刘封的手笔。

    “这里还有一个宪兵章程,明日挑一个显眼的地方贴出去。近几日里你组织各级武官,给他们一一传达,然后再叫他们回去,给军士们一一传达清楚,务必让人人皆知。以后宪兵就按照这些条文,执行军纪”。

    苏飞大致看了看,一共有四十来条。

    早晨何时起来,晚上何时灭灯睡觉,衣着整齐,外出请假,到外边排队等等。

    “太白,这些东西有何用处”?

    苏飞跟刘封关系一直不错,说话也就不客气。

    “羽凡,军纪严明,这是第一要务。只有军纪严明,才能令行禁止。”

    “好吧,既然太白是主帅,便听太白安排”。

    两人来到一趟空房子前面停住。

    “这些房子是空的吧”?

    “三间房,都是空的”。

    “这里就改成禁闭室”。

    “太白,何为禁闭室”?

    “以后若是谁犯了军法,罪不至死者,就关进这里”。

    “关进这里?就让他们在这里面呆着?岂不是太便宜了他们?还是打军棍痛快管用”。

    “呵呵呵,作为将领,要爱兵如子,咱们怎么能打自己的孩子呢?就叫他们在这里面坐着就行”。

    “太白,那以后谁还会害怕”?

    “羽凡放心,只要关了禁闭的,比打军棍还难受。我已经叫人去找了瓦匠,一会儿就来人改建一下,这里有个章程,找个识字的,传达一下”。

    好吧,你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所谓的关禁闭,不过就是在屋子里面坐着,怎么还会比打军棍还令人害怕?

    昨天甘宁回来,跟苏飞说了刘封的意思,苏飞自然没什么意见,也决心好好辅佐一下刘封。

    他知道刘封做事从来不循常理,也就不再固执己见,反正刘封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做好了。自己兴许跟着沾光,做坏了,有什么事情也找不到自己头上来。

    进了一间大屋,所有的武将已经在这里等待。

    三国时期诸侯的军队编制,乃至于各个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的编制,基本上都一样。

    最基本的编制是伍,每伍五人,设伍长一人。

    伍之上是什,每什两伍,共十人,设什长一人。

    什之上是队,每队五什,共五十人,设都伯一人,都伯就是队长。

    队之上是屯,每屯两队,共一百人,设屯将一人为长官。

    屯之上是曲,每曲辖五屯,计五百人,长官为曲长。

    曲之上为部,每部瞎两曲,计一千人,长官为千人督,又叫牙将。

    孙尚香和徐舞蝶也在这里,正带着卢氏和几个女兵头领,跟众将官说说笑笑。

    一见刘封过来,孙尚香立刻板住脸,起身就往外走。

    其他女官一见孙尚香走了,也就纷纷跟着走了。

    两拨人正好在门口相遇,刘封和大狗、二狗在门外,孙尚香、徐舞蝶和卢氏在门里,就把门封上,谁也不给谁让路。

    刘封进不来,孙尚香也出不去。

    “郡主这是要去哪里?为何一见我来就要走”?

    “陆丰,你能管得了别人,还管不着我”。

    “郡主,丑话说在前,今天你若是走了,我可就给你记上一笔账,今后会找你算账,请吧”。

    刘封让开了门口。

    孙尚香略微犹豫一下,随即蔑视地一笑。

    “随你的便”。

    孙尚香再不犹豫,挺身出去。其他女人也都跟了出去。

    从江东出发起,刘封就跟江东人在一起,这些武将们,基本上都认识刘封。

    见刘封和苏飞进来,有的起身,有的还在坐着,更有的人还在闲聊,直到苏飞喊了几声,才不再有人说话。

    刘封本来打算今天晚些时候点兵,一看这个情形,也就作罢。打算等以后再说。

    所谓点兵,其实是一种正式的仪式,主帅在教场上坐定,所有将士集合报到,接受主帅的检阅。

    江东的部队还算是精锐,这些人都是军官,见到主帅来了,都是这个样子,至于下面的士兵如何,不用看就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苏飞跟众将官介绍了刘封,刘封简单地说了两句,就出来了。

    刚出门口,就听得屋里立刻嗡嗡地喧闹起来。

    然后就到了军卒宿舍,一进门,一股臭气就扑面而来。刘封强忍着,才没有用手捂着鼻子。

    军卒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大炕上闲聊,有的在睡觉,有的蹲在地上,还有的在地上摔跤玩儿,旁边一些看热闹的人,正在跟着起哄。

    见刘封和苏飞进来,这才停住。

    宿舍是通长的大炕,一南一北,一边一面,每面炕都有三丈长,一边住十五人,两面共住三十人。

    炕上的被褥,有的卷成一团,有的在炕上铺着,还有的人盖着被子在躺着睡觉。

    看着这些情形,刘封也不感到奇怪。

    他在刘备那里的时候,营寨里住宿的情况,也不比这里强。

    这个时候的军队,基本上没有多少内务卫生的观念。

    再看被子,就更是如此。脏兮兮的,泛着油光,已经基本上看不出本色是什么。

    至于褥子,枕头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一人能有一条被子盖,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其他的衣服之类的个人用品,更是扔的乱七八糟,说这里是个狗窝,都大大地抬举他们了。

    想起前世军营里那干净整齐的内务和豆腐块一般的行李,刘封只能在心里哀叹。

    唉,时代差异啊。

第68章 乞丐军() 
出了宿舍,就到了伙房。

    伙房里蒸汽腾腾,火头军们正在忙着做饭。

    刘封大致看了一下,不过是一饭一菜,菜里也没有多少油水。说是菜,还不如说是菜汤,清汤寡水的。

    至于卫生和精工细作,简直就是梦想。

    就这样的,也算是很不错了,很多军队的士兵,吃得连这个都不如,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这还是公孙康目前对江东人以礼相待,才有了这个水平。

    如果公孙康不供给他们伙食,这三千人的吃饭问题,就是个大事儿。

    要是吃不上饭,军卒们不是逃跑,就是哗变。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就很难控制军队。

    从伙房出来,就见何均瑶带着两台牛车进来。每台车上拉着十个原木做的笼子,每根木头都有手臂粗细。

    木笼子不大,一个人可以进去,但进去之后,就难受了。想站,直不起腰来,想躺,不够宽,想坐伸不开腿。

    “太白,这些笼子做什么用”?

    苏飞又感到奇怪了。

    “哦,这是我昨晚上叫田庄里的木匠连夜做出来的。今后有谁犯了军纪,不愿意在炕上睡觉,就请他到这笼子里来。好好享受一下”。

    “这么小的笼子,在里面呆着,怕是要很难受,我进去试试”。

    苏飞钻了进去,怎么比量都难受,只好出来。

    何均瑶卸完木笼子刚走,就进来了五六个瓦匠。

    “二狗,你带着图样,教给他们怎么砌小黑屋”。

    “主公放心,一定不辱使命”。

    “太白,看看给你准备的屋子吧”

    “也好,今后天天在这里住,还要好好看看”。

    刘封的屋子就在军营门口不远处,屋子收拾的还比较干净,不过也就是一般军营的大众水平。

    中间一间算是他的办事房,右边一间是陈大狗和二狗的房间,左边是刘封住的房间,有一面炕,上面放着两套被褥。

    刘封上炕拽过被子,把被子抖落开,就开始叠被子。叠成三折,然后两头再一折,最后对折一下,然后就开始捏被角。

    由于是新被子,里面棉花比较厚,不容易叠成豆腐块。

    不过,鼓捣了一会儿,还是叠着整整齐齐,有了棱角。

    “太白,一个被子而已,何必如此折腾”?

    “羽凡,今后军营里所有人的被子,包括你我,都要叠成这样,至于到底为何,晚上到田庄去,一边吃酒,一边告诉你”。

    “好吧,吃酒我固然高兴,但我实在想不出来,被子叠成这样,会有什么用处”。

    有什么用?用处大了,将来你就知道它的好处了。

    刘封又拿出几张纸,递给苏飞。

    “这是我写的一些章程条例,一会儿你找人多抄写几分,给各个屯将发下去,叫所有的伍长以上武官,在五天以内都背下来”。

    “五天以后,我要检查。谁不会背,谁就去蹲木笼子,至于不识字的,叫他们自己想办法。我不听他们任何解释。”

    “这,有了这些,那十七禁令五十四斩还要不要”?

    “自然要了,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一码归一码,各不相干”。

    所谓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斩,就是汉代军队的军法。十七禁令是十七种不允许做的事情,五十四斩,是五十四种斩首的情形,犯到其中任何一条,就可以砍头。

    十七禁令,就是悖军、慢军、懈军、构军、轻军、欺军、淫军、谤军、奸军、盗军、探军、背军、狠军、乱军、诈军、弊军、误军。

    五十四斩,就是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扶等五十四种情形。

    又跟苏飞交代了一些事情,刘封就到了西军营。

    西军营,顾名思义,就在苏飞军营的西边,这里是甘宁那一千五百人原来的营地。

    公孙康给刘封的一千辽东兵,现在住在这里。

    院子里零零散散地聚集着不少人,刘封一看这些人,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

    我的老天啊,这是军营么?我没走错地方吧?

    你个龟孙康,给我的这叫什么兵啊?究竟是兵还是要饭花子啊?简直是一帮盲流啊。

    “大狗,咱没走错地方吧”?

    “主公,没走错,这不就是西军营么?早晨我来过这里,院子里的就是主公的兵马”。

    大狗啊,这叫兵么,你怎么这么没心没肺啊。

    只见这些大兵,穿的破破烂烂,个个蓬头垢面。

    穿的破也就罢了,更加要命的是,老老少少,有两个还一瘸一拐的。

    大的看起来有六十来岁,小的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个个瘦的几乎皮包骨头。

    十八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壮丁,几乎找不出几个来。

    龟孙康,这就是你的辽东健卒?哪里能称得上一个“健”字?还有这么坑人的吗?

    你给我的是兵嘛,不是爹,就是儿子,这军营干脆改成养老院和幼儿园算了。

    五六个武将模样的人,迎了上来。领头的还是个熟人,竟然是刘封卖太平椅那家铺子的掌柜贾同理。

    这个家伙来这里做什么,难道到军营里来卖货?这生意也做的太精明了吧?军卒刚刚进驻,生意就跟上来,简直是上门服务啊。

    不过,这个家伙怎么穿上军装了?

    “太白,等候你多时了,快快快,都来拜见主帅,这就是咱们的主帅陆太白,幼安先生的得意门生”。

    我什么时候成了管宁的弟子?不过,有这个身份也不错,起码能招摇一阵子。

    “墨鱼,你说什么?咱们的主帅?难道你”。

    刘封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

    “太白,我便是这一千人马的牙将,千人督”。

    刘封觉得,自己遇上了比穿越更加荒谬的事情。

    一个商号的掌柜,转眼之间就成了千人督?咱不开这样的玩笑好不好啊。

    “我知道太白或许会吃惊,不过,这只是因为太白还不知我的底细,虽然我在商号里当掌柜,其实我的真实身份是军市侯”。

    东汉末年,由于朝政不稳,军费的来源常常没有保障。

    到了三国时期,就更是如此。

    诸侯军阀的军队,除了商人和地方豪强赞助,许多时候都靠劫掠为生。

    在一些较大的军营里面,为了满足士兵们的消费需求,就在军中开办市场,引进外面的商人进来交易。

    许多时候,军队也要做些生意,筹集军费。

    在这种情形下,就有了专门负责做生意和管理军中市场的官,这个官儿就叫做军市侯。

    便是刘封有鬼神莫测之机,夺天地造化之功,也没想到,龟孙康竟然给他派来了一个掌柜的做牙将。

    这就是你的辽东健卒,这就是你的一员猛将?

    龟孙康,算你狠。老子服了你还不行吗?

第69章 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一千步卒,正好是一部,下辖两曲。

    跟贾同理一起来的,就有两个曲长,外加一个军法官,一个粮草官。

    寒暄引荐之后,刘封在前面走,另外几人在后面跟着,就在这些军士中间穿行。

    一看见这些军士的面相和行为举止,面部表情,刘封就知道,这些人大多都是新兵,或许是临时招募来的,或者是拿奴隶充数,都有可能。

    有一些倒是老兵,但多是奸猾之辈,这样的人,或者是刺儿头,或者是老兵油子,都是各个部曲里面不被人们喜欢,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主儿。

    很大的可能,就是各个部曲里面不愿意要他们,趁机甩货甩出来的。

    这样的人,刘封倒是不怕,他有的是损招对付他们,有把握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

    主要的问题在于,这些人的体质太差,新兵又没有什么经验,要想养成战斗力,比较困难。

    但龟孙康就给了他这些人,也只有捏着鼻子收下。

    贾同理带着刘封在军营里到处查看,宿舍和伙房跟苏飞那里差不多。

    但在兵器上,比起苏飞那里就要差多了。

    有的弓弦断了,有的干脆就没有弦,有的箭上没有羽毛,有的有羽毛也不全。

    有的刀枪已经生锈,旗帜破烂不堪,不少中间露了大洞,有的旗杆只剩下了半截。

    四面鼓,有两面已经破了,根本就不能用。就连鼓槌都不配套。

    好在粮草倒是给的不少,据贾同理说,这是因为他的面子,才做到的。

    这个话刘封倒是相信,贾同理是公孙恭的人,又是军市侯,这点能量还应该有。

    “太白,实话跟你说,论起打仗,我确实不行,所以我也有自知之明,这一部人马,万事全由你来做主,你叫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你叫我怎么做,我便怎么做”。

    “若是论赚钱,我倒还有些体会,届时我就帮着你赚钱”。

    刘封简直哭笑不得。

    你听话倒是好事,但这是打仗,不是做生意啊。上了战场,真刀真枪拼上了,谁跟你做生意?

    “好好好,墨鱼的心意,丰已经明了。此刻既然我接掌了这一部,今后就要按照我的章程来”。

    于是刘封就按照在苏飞哪里说得那样,布置了宪兵,建造小禁闭室,做木笼子,学习军令,以及叠被子的事情。

    贾同理虽然不懂打仗,但毕竟也在军中待过,对于刘封说的这些,也是大感奇怪。

    不过,正象他所说的那样,他还真听话,也不管能不能做到,一概痛快答应。

    两个曲长和军法官面有难色,但贾同理答应了,他们也不好出来说什么,也就稀里糊涂地答应,还连连称赞刘封,说他有治军之才。

    刘封交代完毕,就到了辽东郡公廨,去找王伦。

    “哎呦,太白来了,有何见教”?

    “长史,刚刚我到军营里查看了一番,”。

    “太白做事雷厉风行,这么快就去接手了,好,不愧主公信赖”。

    刘封一来,王伦就猜到了他的用意。所以刘封一开口,他就截住了刘封的话头。

    “长史谬赞,此次来”。

    “太白稍后,且让我把此事先处置一下”。

    正好此时进来一个人找王伦有事,他就把刘封晒在一边。

    此后接连来人,王伦就不理刘封。刘封也来了倔劲儿,就是不走。也不打扰王伦,就在一边坐等。

    再也没人来了,见刘封就是不走,王伦无奈地叹了口气。

    “太白的韧劲儿,真是令人佩服。说吧,找我究竟何事”?

    刘封就把在西军营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

    “唉,太白何必如此执着,沃沮那边本就是策应,你兵微将寡,便是平定不了,主公也不会怪你”。

    “明公和长史不怪罪,那是你们宽宏大量。越是如此,丰越不能辜负你们的期望。”

    “军卒之事,实在无能为力,今年东西两面用兵,这你也知道。精兵自然要用在要害之处。”

    “军卒不能再给你,除非你自己招募。其实,招募军卒,你也合算。这些将来都是你的家兵,便是不打仗,在庄子里做些营生,也有了人手”。

    “你说军衣破烂,我便给你拨上一些,军械有缺的,你回去列个单子,叫贾同理来找我,给你补齐。我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刘封知道,他能得到这些,王伦已经给了他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