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卦帝刘封-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谬赞,丰实不敢当”。

    “太白,何必还要回去?就在我这里效力,加官晋爵,指日可待”。

    曹操这个家伙,倒是确实比较喜欢人才。

    人才啊,三国最缺的其实是人才啊。

    “谢丞相美意。丰还要回去侍奉师尊,请恕难以从命”。

    “太白若是不听命,你那三十斤黄金,怕是一时难以筹备齐全”。

    曹操你个王八蛋,跟周小鬼儿和诸葛神棍都是一个德行,转眼之间就赖账。

    不过是仗着手里有人有枪,才敢公开耍赖。

    既然你不讲究,也就别怪老子算计你。

    “丞相一时筹集不到,丰便不要了。只要丞相给丰一点儿米便可”。

    “你要多少米”

    “不多,只要把这个棋盘摆满便可”。

第40章 还是给你金子吧() 
刘封拿过了身边的围棋盘,放到曹操跟前。

    “丞相,只要在棋盘的格子里面,第一格摆上一粒米,第二格摆上两粒米,第三各摆上四粒米,第四格”。

    “哦,我明白了,每增加一格,便是前一格的翻番,是否如此”?

    “对,就是如此。直到所有的格子都摆满”。

    “好,我答应你了。太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以后可不能怪我。”

    “丞相,是我自己说的,难道丞相还害怕丰反悔么?要不,就让在场的文武做个见证。”

    “好,见证便见证,免得别人说我欺负你。”

    曹操站立起来。

    “你们都听见了,刚才太白说了,他不要黄金,只要米,如今你们就给做个见证”。

    “是,丞相”。

    “一粒一粒的数,怕是要慢些,需要找上几个人,仲宣,此事就由你去处置,叫人好好数,千万不要少了太白的”。

    “谨遵丞相将令”。

    王粲瞅了刘封一眼,得意地走了。

    “太白,怎么如此鲁莽,三十斤黄金就不要了?丞相喝多了,待他明日酒醒之后,你再跟他说黄金的事情,他自然会给你”。

    庞统替刘封惋惜,过来埋怨刘封。

    “士元勿虑,黄金定然会给,丞相不会给米,他给不起”。

    “便是所有格子都装满,能有多少?大不了一袋子,你我过江,辛辛苦苦的,就为了一袋子米,这回太白亏大了”。

    “是啊,太白,你亏大了。不过,我等已经给丞相做了见证,你可不要反悔啊”。

    荀攸在一旁听见刘封和庞统说话,就过来插言。

    “你们说,太把这回是不是亏了”?

    荀攸哈哈哈大笑,就跟程昱、许褚、徐晃、于禁、毛玠等人,纷纷议论。假装同情刘封,实际上在嘲笑他。

    摆明了跟着曹操一起赖账,拿刘封当傻子的节奏。

    任凭别人说笑了一阵,刘封端着酒杯,过去给曹操敬酒。

    “丞相,刚才所说的给米之事,还请丞相收回成命,丞相还是给丰黄金吧”。

    “太白是想反悔么?片刻之前,可是有这么多人作了见证,太白就甘心做一个不讲信义的小人么”?

    “丞相,并非丰想不讲信义,而是丰不想让丞相做一个失信之人”

    “哈哈哈,你们听听,明明是他反悔,却说不让我失信。太白,你放心,既然答应了你,就决不食言”。

    “丞相,丰担心,把米给了我,百万大军就无粮可用。”

    “太白,我是否无粮可用,与你无关,此事已定,切勿再言”。

    曹傻瓜,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刘封端着酒杯,回到自己座位。

    “太白,既然你已经答应,就不要反悔,惹恼了丞相,必将招来祸患。”

    庞统又来劝说刘封。

    就在此时,王粲急急忙忙进来,快速走到曹操身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什么?你没算错”?

    曹操忽地一下站了起来,失声说道。

    “丞相,已经反复核算,确实没有错,照这样摆下去,便是把所有粮食都给他,也填不满一半的格子”。

    “走,看看去”。

    曹操在前面走,众文武就在后面跟上。

    “出了什么事情”?

    庞统问道。

    “他们给不起米”。

    “怎么可能”?

    唉,真是个榆木脑袋。就这智商,还“卧龙凤雏得一人而得天下”?

    “士元何不过去看看”?

    “去便去”。

    庞统扔下刘封,追了过去。

    到了粮仓,就见一大群人,站在一趟一趟的米袋前面,一共摆了二十来排。开始的时候看不出什么,越到后面米袋越多。

    庞统凑了过去,就见王粲满脸苦相。

    “丞相,若是照这样摆下去,便是全天下所有的米都给他一人,也不够啊”。

    “你确定没有算错”?

    “确实没有算错,丞相,上了刘封的当了”。

    “如此为之奈何?适才他还要解除约定,没有答应他,这么多人作了见证,岂不是显得言而无信,今后如何取信于人”?

    “丞相休要烦恼,褚过去一剑杀了他便是”。

    “仲康不可造次”。

    曹操止住了许褚。

    “丞相,为今之计,只好给他黄金,给他加上一些,好言相劝。”

    荀攸出了个主意。

    “丞相,此事便交由士元来做。太白是士元介绍来的,太白总会给他个面子”。

    “士元可愿意前去相劝太白”?

    “丞相差遣,统责无旁贷”。

    “好,便给你三十五金黄金,你们连夜离开,不要在此逗留。就由许褚护送你们上船”。

    连夜离开?这么着急?

    庞统思虑一下,随即明白曹操的意思。

    这是害怕明日天亮之后,消息在军中传开,他害怕丢人啊。

    庞统回到船上,就跟刘封说了此事。

    “太白果然高明,没想到如此算下来,果然连军中所有粮食都不够”。

    “士元,何止军中所有粮食,便是全天下所有粮食也不够,曹操目光短浅,竟然连三十斤黄金都想赖账”。

    “我好心劝他解约,他竟然以为我反悔。如今他给了黄金,你我也就可以连夜走了”。

    “太白如何知道曹操叫我们连夜就走”?

    “不让走,难道还留着你我等明日让他丢脸么?趁着他此时还未起杀机,正好离开险地。否则,明日他一反悔,就该杀人灭口了。”

    说话间,王粲和荀攸过来,带着一包黄金。刘封略微查看一下,就收了起来。

    两人回去收拾了一下,就跟着许褚走了,到了不远处江边,找到了来时候的小船,叫醒船夫,就要离去。

    “太白,褚有一事不明。如今粮比金贵,那么多粮食唾手可得,太白何必放弃?如今只拿了些黄金走了,太白岂不遗憾”?

    “哈哈哈,许褚,能得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我若是执意要粮?丞相能给么?你们还会留我一命么?”

    “其实,若想不叫我要粮,也甚为简单。只要丞相令我自己一粒一粒地数,我便是数上一万年,也数不完。哈哈哈,许褚,告辞,请转告曹丞相,谢谢他的黄金”。

    看着渐渐消失的小船,许褚犹自站在江边。

    “数上一万年也数不完,这一计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第二天早晨醒来,曹操依稀记起昨晚的事情。

    “来人啊”。

    许褚进来。

    “仲康,去把那个陆丰杀了”。

    “昨夜丞相下令,已经将陆丰和庞统送走了,此时两人早已经到了江东”。

    “哎哟,误了大事。此人留着,早晚是祸害。悔不当初。传令下去,破了江东之后,见到两人,立刻诛杀”。

    连庞士元也杀么?许褚想问一句,终究还是憋了回去,答应一声出去。

第41章 真奇才也() 
天刚蒙蒙亮,刘封和破天两人回到了江东。

    天色还早,刘封就跟着破天到了西山庵。一夜未睡,两人又累又困。就在这里睡觉。

    刘封一觉醒来,已经是未时初刻。庞统已经准备了饭菜,两人匆匆吃完。

    刘封拿出了一斤黄金,推到庞统面前。

    “此次全靠先生引荐,才能从曹操那里弄些金子回来。虽然折了十年寿命,但终究没有白走一趟,也算是有所斩获,一点心意,还望士元笑纳”。

    笑纳?我想哭啊。

    陆太白,你是不是有点儿太抠门儿了?你弄回来三十五斤,就给我一斤?

    曹操要杀头,可是会连我也一块儿杀的啊。

    你说你折了十年寿命,可我看你怎么挺高兴的啊?连曹操你都敢骗,是不是连我也骗啊?

    这个人做事,怪异大胆。小小年纪,算无遗策,还能折了十年寿命?

    “统恰好有些窘迫,太白美意,却之不恭,就只好收下了”。

    “士元若是觉得勉强,心中有愧,不收亦可。士元乃世外高人,不像丰这等俗人,喜欢这些阿堵物”。

    陆丰你个竖子,世外高人怎么了?就不吃饭不穿衣不饮酒了,哪里缺得了钱?若是此刻不收起来,便是这一斤,也要叫他给哄骗回去。

    “嘿嘿,太白人如其名,做事哪里会这么黑呢?太白有心要给,统若是客气,岂不是辜负了太白一番好意”?

    庞统再不犹豫,急忙将金子收了起来。

    “士元此后意欲何往”?

    此时,庞统已经收到了两份邀请。

    一是鲁肃举荐他到孙权账下,二是诸葛亮举荐他到刘备账下。

    “一时未决,待破曹之后,再做决断”。

    “丰的算命造诣,士元以为如何”?

    “曹操狡诈多疑,太白都能把他算得相信自己只剩下一年寿命,以统之见识、阅历,目前尚无出其右者”。

    “可愿让我给你算算今后运势”?

    “谢谢太白,我命在我不在天,算与不算,又有何异”?

    刘封不禁有些失望。

    他本来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提醒庞统一下,没想到,庞统仍然因为心高气傲拒绝了。

    或许是听说了刘封以前跟周瑜和诸葛亮斗法的事情,或许是见到了这些跟曹操斗智斗勇的事情,刺激了他,让他受到了刺激,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而拒绝了。

    不过,刘封仍然打算提醒他一下。

    “丰对面相之术也有所涉猎。士元三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步生死关,届时还需加倍小心。遇到地名中有‘雒’字的时候,尽量远避”。

    “谢谢太白提醒,统记住了”。

    庞统三十六岁的时候,因为攻打雒城,被张任射死,英年早逝。

    庞统一向心高气傲,本事是不小,但是情商较低。今天刘封这样提醒他,他都感到有些伤了自尊。

    刘封明白他的心思,也就不再多说。

    人的命,天注定,很多时候,即使明明告诉了结论,但是该发生的事情还是照样发生。

    “若是见到周瑜和诸葛亮,对于此次到曹营的细节,还请士元不要提及”。

    “太白放心,统自会三缄其口”。

    回来之后,两人倒似乎没有什么可聊的了,于是刘封就告辞,回到了驿馆。

    庞统则到了南屏山,去看孔明正在建造的七星坛。

    晚上,就留在了孔明这里饮酒。

    “士元近日去了何处”?

    庞统因为受了诸葛亮洗的举荐,觉得自己欠了他人情,就不好意思撒谎,于是就把跟刘封去了曹营的事情,说了一遍。

    “竟然去了曹营?竟然如此大胆?竟然全身而退?竟然拿回三十五斤黄金,竟然连曹操都给诓骗了”?

    孔明一连用了好几个“竟然”,足以表明他的吃惊。

    “太白做事,大胆诡异,不循常理,令人眼界大开”。

    “士元,给我详细说说,他究竟是如何做的”?

    庞统一边说,孔明一边问,这一说,就是将近半个时辰。

    孔明听完,久久不语。自顾一口接一口地喝酒。

    “以孔明的造诣,比之太白如何”?

    “吾不如也,不过,士元被他骗了,所谓折寿十年之说,不过是子虚乌有”。

    “我也对此颇为怀疑,可是他当时的行为举止,几乎天衣无缝,少有破绽。事后我曾反复琢磨,也未发现破绽在何处”。

    “士元不懂禳星之法,被他蒙在鼓里也不足为怪。破绽就在红纸上的破洞。”

    “定是他发现自己的人中被你掐破,所以才借题发挥,故意在纸上捅个破洞出来”。

    “其实,有无破洞无关紧要,所谓借命三十年、五十年,纯属妄言”。

    “可是他当时说的活龙活现,若非我事先知道他是故意诓骗,怕是连我都会相信”。

    “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那些隐秘之事,都叫他一一说中,后来说曹操只剩一年寿命,他自然相信”。

    “便是曹操多疑,也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用点儿黄金买个心安,对于曹操来说,仍然颇为划算”。

    “如此造诣,以前从未听说。不知太白是何来历”?

    是何来历?哼,冦封是也。

    孔明想说出来,终于还是忍住了。

    他心里早就有了计划,此时若是跟庞统说出陆丰就是刘封,今后对他不利。

    “我也未曾听说,不过,近日周瑜也在追查他的来历,或许会揭开真相”。

    “此子真奇才也”。

    “奇才算是名副其实,大才就未必了。虽然有些奇门之术,但经国济世,终究要靠沧桑正道。如此无赖之人,终是难以成就大业”。

    两人喝完酒,来到江边。

    明月朗照,星斗漫天,江水日夜东流。

    一只乌鸦被惊,扑棱棱飞起,叫几声远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庞统自言自语道。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孔明念出了下半阙。

    “大战在即,能亲身图谋三分天下之大局,何其幸也”!

    孔明一时间显得豪情万丈。

    “此战一出,孔明必将千古留名”。

    “彼此彼此,士元也不遑多让”。

    哈哈哈,两人同时高声大笑。

第42章 放弃幻想()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十八,壬戌日。

    刘封已经从曹营回来两天,左右无事,就带着陈氏三兄弟在驿馆里学习。

    目前,只有这三兄弟才是自己最为心腹之人。

    自从诸葛神棍出山之后,刘封几乎就一直在江东,自己原来手下的兵马,也分给了关二和张三。

    这让刘封有时候不得不怀疑,这是诸葛神棍故意削弱自己兵权之举。

    虽然还有玄德老爹义子的标签和玄德老爹的信任,但是,自己目前在那里的影响力,其实已经不多。

    对于玄德老爹来说,自己的价值也不是必不可少,似乎在向着可有可无的方向发展。

    刘封不得不承认,诸葛神棍这一手很高明。

    不过,他现在也懒得跟他计较。既然已经决定走自己的路,就要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现在,刘封就带着陈氏三兄弟,在赶往樊城的路上。

    昨天,刘封自己主动去见了周瑜。

    这段时间,周瑜似乎把他给忘了,也没分派他什么差事,原来监视他的人,也都撤了回去。至少表面上如此。

    刘封跟周瑜说,自己要去樊城看舅舅。

    本来以为周瑜会阻拦,至少也要盘问一番,没想到他竟然爽快地答应,还叫人给开了关防文书,连细节都没问一下。

    至于他跟庞统到曹操那里去的事情,周瑜也只字未提。

    不过,刘封相信,以周瑜的本事和在曹操那里的探子的本事,他一定会知道。

    刘封也懒得理会这些,既然周瑜让他去,也就没有必要客气。

    樊城如今已经被曹操控制,不过这里暂时还比较平静,没有明显的大战在即的迹象。

    路上遇到关卡,听说是去见樊城县令,也就痛快地放行。

    现在路上虽然有些关卡,但是要想有效地控制人员流动,甄别人员的身份,并不容易。

    主要原因,就是如今军阀混战,一些地方很容易易主。

    仅仅以樊城而言,此前属于刘表,后来被刘备占据,随后是刘琮辖下,现在又归附于曹操。

    屡屡变迁之下,人员流动大,本地基层政权,也很难控制境内的人口。

    更多的时候,路上的关卡只是象征性的。

    很顺利就见到了舅舅刘泌,刘泌见到刘封,自然很高兴。

    刘泌在十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后来几乎就是姐姐把他抚养成人,所以对姐姐有很深的感情。

    对于姐姐留下的的这个独子,自然非常照顾。当即就令人准备酒菜,两人饮酒。

    自己的舅舅不是外人,刘封也就不隐瞒,把自己目前在玄德老爹那里的处境说了一遍,包括自己跟孔明的关系,都没落下。

    “原来这个陆丰就是你啊,我还以为从哪里出来这么个年轻才俊,一夜之间名声大燥”。

    “原来舅舅也听说了我在江东之事”?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效率也不低啊。

    “人的名,树的影,这些事情,自然令人津津乐道。依你所说,你目前的处境确实比较尴尬。刘备正值壮年,阿斗目前还小,暂时或许还不到生死相搏的地步,随着阿斗年长,刘备有一天老去,立废之争,就将浮出水面。”

    “便是你无意相争,也会被迫卷入其中。不可不早作谋划”。

    “甥打算自己去辽东,已经跟义父和孔明提过此事。”

    “他们怎么说”?

    “都说等破曹之后再说。孔明还曾答应给一员大将和五百兵马”。

    “这个你就不要指望了。”

    刘泌不假思索地说道。

    “舅舅何以如此确定”?

    “他此时既然已经与你势同水火,哪里还会如此慷慨相助?给你点儿兵卒,或许还有可能。给一员大将,断无可能。”

    “别说他们目前没有几个大将,便是有,也不会如此大方。如今你已经崭露头角,若是再有大将相助,他们今后如何控制你?便是你想去辽东,他们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