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孙悟空-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音一口定下调子,与悟空猜想并无多大出入,听在和尚们耳中,却不异梵音。

    终究是有些担忧,那杀了皇帝的和尚又哭诉道:“禀告菩萨,小和尚不小心杀了皇帝,请菩萨责罚!”

    菩萨听了点点头,又摇摇头,看向悟空道:“悟空,不知你作何打算?”

    悟空笑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国王无道,以致四百多位僧人惨死,死了还便宜他了,老孙看来,不如把这祭赛国皇族驱逐出宫,以金光寺执掌祭赛国一国之地,菩萨以为如何?”

    观音听了也是一愣,她只想着僧人代天刑罚开了先例,自此凡间皇权再不敢小窥禅宗,哪想过悟空更大胆,竟是要佛门执掌一国之地。

    观音犹豫良久,苦道:“此等大事,贫僧可不敢开此先例,就是阿弥陀佛与如来佛祖也未必敢开。”

    悟空笑道:“这不是有老孙么!菩萨只需自这七十三位僧人中选出个中意的,老孙扶其上位!”

    观音听后颇为心动,问道:“贫僧初来乍到不好物色,悟空可有中意人选?”

    悟空嬉笑道:“悟空心中倒是有两个人选,其一就是这杀了国王的,非是大气运,焉能拔得头筹?其二是鉴济和尚。”

    正说话间,八戒悟净簇拥这玄奘来拜菩萨,菩萨示意三人免礼后又问道:“鉴济是哪位?”

    人群分开,鉴济快步近前跪拜道:“小和尚鉴济,拜见观音菩萨!”

    观音看看身前跪着的两个和尚,随口问道:“能得美猴王赏识,你这小和尚机缘不小,不知你又做过何事?”

    鉴济恭敬道:“此去为同门报仇,师兄弟们下手太快,小和尚一个也未抢到,倒是昨日,灵山文殊普贤二位菩萨来窃玄奘大师白马身上佩饰,小僧有心阻止被其中一位菩萨重伤,一身伤势是猴王老爷救治的,猴王老爷于小和尚有救命之恩,只能是猴王老爷怜悯,小和尚怎称得上赏识二字。”

    观音笑道:“小和尚不知,贫僧看来,悟空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却最是护短,你护西海三太子,比杀国王的功劳只大不小,赏识二字,别人当不得,你是定然当得的!”

    闻听此言,鉴济和尚一脸呆滞,那白马是西海三太子?神龙啊?自己有心想护,不过是螳臂当车还因此受伤,功劳竟比杀了国王还大?

    问明杀了皇帝的和尚法号叫鉴宝,观音含笑道:“鉴济,鉴宝听封!贫僧封鉴济为护龙禅师!封鉴宝为除魔行者!百年坐化之后,须弥佛坛再做接引封为罗汉!”

    这可是名传天下的观世音菩萨亲封的啊,鉴宝鉴济两个激动万分,齐道:“鉴宝(鉴济)拜谢菩萨!”

    悟空听后苦笑道:“原来老孙这行者名头还不抵一个罗汉哩!”

    观音笑道:“你这猴头胆大包天,还在意名号?不怕因此受了束缚?”

    悟空嬉笑道:“菩萨说的也对!名头事小,逍遥事大!嘿嘿嘿!”

第二百零六章 公主献宝

    鉴济鉴宝有了观音菩萨封号,悟空深吸口气,运法力吼道:“祭赛国还能喘气的将官听着!辰时三刻之前,在金光寺塔下朝拜新主,不到者后果自负!”

    声音远远传开,百十里内清晰可闻,观音素知悟空行事向来霸道,倒也不以为意。

    不想这百官还未来到,最先来的反是万圣龙王。

    老龙王带着万圣公主与九头驸马落下,众人依次见礼,又将祭赛国之事细说一遍说与龙王。

    万圣龙王听后惊疑不定,观音在侧,也不好多言,就在一旁带着女儿女婿含笑观礼。

    虽是因那皇宫警钟号角声惊得心慌,更被同僚被刺吓得半死,听那喊话,朝拜新主?似乎有希望保住性命甚至保住官职,百官众将硬着头皮快马加鞭的赶到金光寺。

    皇宫设宴,百官大多在场,两顿饭下来,知这唐僧最好说话又心软,有心要拜玄奘先拽住一根救命稻草,看着玄奘大师一脸神往的看着一位白衣女子,众官将不知其意,玄奘又被那群凶神恶煞的和尚围着,也不敢上前客套,如上朝一般,自觉分了左右侍立两边。

    他们又哪知和尚们身上神力已消,就是那认定的凶神恶煞模样,也是因为心底害怕,金光寺众僧大多面善,只是灰头土脸的有些狼狈,绝对称不上凶神恶煞。

    悟空抬头看看天色,周围人包括观音菩萨在内,默默分了左右两班。

    百官众将见此,慌忙跪拜道:“拜见大王!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悟空笑道:“老孙叫诸位来此,是为这祭赛国另立新主之事,老孙先给列位介绍下,这位女菩萨即是观世音菩萨!”

    观音名声太大了,将官们听了无不惊喜万分,有观音大士在场,必可保得性命了,慌忙又拜。

    “祭赛国众将官拜见大慈大悲观音大士!”

    悟空又介绍道:“这位老龙王,乃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天下龙族,以万圣龙王为尊!”

    毕竟只有百里远近,绝大多数官员都知道乱石山,听闻竟有如此一位龙王坐镇,更是惊异,慌忙再拜!

    “祭赛国众将官拜见龙王老爷!”

    悟空向鉴济招招手,只四五步远近,鉴济和尚小跑着近前,悟空笑道:“这位和尚法名鉴济,刚被观音菩萨封为护龙禅师!”

    虽然听这法号就是金光寺仅存的当代僧人,有观音亲封,又有那凶神恶煞的猴王介绍,众将官哪敢怠慢,又拜了护龙禅师。

    偏偏这还不够,悟空又在金光寺众僧羡慕的眼神中,向着鉴宝和尚招招手,眼见鉴宝和尚也屁颠屁颠的跑上去,众僧无不心中悔恨,早知道自己也一鞋扔死国王了。

    又拜了降魔行者,拜是拜了,众将官心中却多不是滋味,弑君之时他们大多在场,对这胆大包天的年轻和尚最是印象深刻,杀了国王反被封做降魔行者,这岂不是说这祭赛国一直是魔王当政?谁让他是观音大士封的,谁也不敢反驳,只能在心里憋屈了。

    悟空笑道:“老孙有意让他二人执掌祭赛国,诸位意下如何?”

    二人共执一国,还是和尚?众官将听得,个个惊疑不定,左右两班对视,只看到对面人眼神中的惊惧无奈,更无半分傲气抵制之意,无人登高一呼坚决反对,心中默然之下,同时高呼道:“祭赛国众将官,愿拥立护龙禅师降魔行者为主!”

    悟空点头笑道:“这才对嘛!鉴济鉴宝还是僧人之身,称皇称帝也不好,诸位日后再拜,就以活佛为号吧!”

    悟空又道:“皇宫内所有妃嫔皇子,全部驱逐出宫贬为平民,侍卫改护金光寺与这城池,其他太监宫女,留几个机灵点的小太监伺候两位活佛,其余多发些金银,全部遣散了。”

    想了想,悟空笑道:“就以一个时辰为限,巳时三刻之前,诸位做了老孙吩咐之事,再带来国玺圣旨皇榜草旨,拥立了新主,诸位还是原职!去吧!”

    有官员问道:“宫中毕竟是前朝贵妃皇子,若有顽抗。。。。。。”

    悟空冷笑道:“老孙不愿多杀伤人命,若有反抗,杀一儆百!杀到无人反抗为止!”

    悟空这话一说,玄奘与观音菩萨齐齐念一声“阿弥陀佛!”此后再不多言。

    见衣着光鲜的将官们退去,除了两位活佛之外,最欣喜的反是唐僧,玄奘虽不喜悟空雷霆手段,不过对这结果却是万分满意,活佛啊!以僧人之身执掌一国,只要想想,玄奘大师就兴奋莫名,一脸通红的模样,就连八戒都能看出来。

    就连玄奘自己也未想到,有天自己成仙成佛之后,会有何等高的成就。

    万圣公主早在一旁仔细观察悟空,昨日共宴,看出悟空是伤心之下,万圣公主又何尝不伤心,只是自家驸马同坐,掩饰自身失态就已万分作难了,又哪有辖去观察悟空。

    此时一番作为下来,万圣公主心中替自己敖娇妹妹欣喜,遂有了割爱献宝之意。

    万圣公主笑道:“我碧波潭与祭赛国素为邻邦,以前的所谓帝王倒也罢了,如今两位活佛执掌,正好趁此时结为秦晋之好,守望相助,父王以为如何?”

    万圣龙王对这活佛自然是看不上眼的,不过这是悟空指定啊,听后大为意动,笑道:“乖女儿所说,正和父王心意,如今猴王,菩萨,玄奘大师,天蓬元帅都在,正好同为见证!”

    老龙王不知悟净名号,好在悟净也不以为意。

    万圣公主嬉笑道:“如此盛事,怎可无宝,昔年生辰之时,东海敖娇妹妹送小女子一颗夜明珠,正好献上,供在宝塔上,一来见证祭赛国与碧波潭友邻之义,二来也能威慑四方宵小,保这祭赛国在活佛执掌下的平安。”

    悟空听到敖娇名字,心中思念,笑道:“公主送的啊!来日不会怪罪老孙吧?”

    万圣龙王笑道:“一来那夜明珠甚是稀有,老龙的龙宫中宝物虽多,比之应景的却少,二来么,敖娇丫头若敢怪罪,悟空就照着老龙所教授的法儿治她!”

    老龙王这话说完,众人只见悟空面色诡异,又哪知是什么法儿。

    ps:十一卷应该还有几百字就结束了,照例归下卷,第十二卷:神魔大战火焰山。

    写了十一卷二百多章,本书也近半了,还有九卷,二百章左右,敬请期待。

第二百零七章 风送三味火

    万圣公主去后即回,很快带回一颗硕大的珍珠,只见这珍珠通体黑透,公主笑道:“夜光珠就是这般,白日里并不显眼,入夜后可比繁星,放到这塔上,就是乱石山上也能看清,不似那舍利光芒时隐时现。”

    宝塔上还有九头虫做法留下的血污,观音以杨柳枝拂仙露挥洒,细雨飘落,宝塔光洁如新。

    悟空接了宝珠,纵身上了塔顶,将宝珠搁置在供奉舍利之位,两般宝物差不多大小,倒也相应。

    有了墙壁遮挡,宝珠有玄光紫气隐现,悟空随手布下一道法阵,只为护宝阻人,不为伤人,阵破他自能知之,随时就能回来。

    做好这一切,下塔后向着鉴济鉴宝随口说声,就被万圣公主拉到一旁说话去了。

    祭赛国的将官们为保官职也是卖力,不到一个时辰就全回来,据说是杀了三个妃子,皇后自尽殉国。。。。。

    有观音菩萨和万圣龙王在侧,又有百官也不敢猜测实力的悟空,两位活佛上位并无阻碍,昭告天下却引起不小的震动。

    这昭告天下不外乎三层意思,一为安民,二为宣示皇权,其三就是祈天乞神明护佑。

    有悟空观音在此,又和碧波潭龙宫结为友邻,乞神明护佑也不过是走走过场,却也惊动了天庭灵山钦天监。

    玉帝闻报大惊失色,静坐足有一炷香长短,最终颓然道:“那凡王该死,才给了泼猴可乘之机,天道之力弑君,以活佛治国,有了此例,灵山极乐必然欣喜,弥勒虽有钦天监压制,闻听此事必也鼎立支持,昭告天下即成定局,祭赛国一地就此作罢!谨防效仿者吧!”

    观音观礼后就回了朱紫国了,龙王一家也回了龙宫。

    鉴济鉴宝加金光寺众僧苦苦挽留,悟空玄奘又在祭赛国待了三日才行。

    寒冬肆虐,万物萧杀,顶着一日刺骨一日的寒风昼夜行进,正行间,玄奘说道:“悟空,离了金光寺有多少时日了?”

    悟空笑道:“已近月半了。”

    玄奘奇道:“只冬至前后,为何贫僧反有暖意?”

    八戒笑道:“天暖好赶路哩,似前两日那般冷法,猪耳朵都要冻掉了,天暖最好。”

    悟空气道:“神仙皆能寒暑不禁,你这厮备懒,怕冷怕热又好色贪嘴怕死,何时才能长进?”

    一句话说的老猪羞愧低头走路,玄奘佯做未听,策马前行。

    悟空悟净相视苦笑,不紧不慢的跟着。

    又走了十里越发热了,入目有一高山入眼,似有红光。

    玄奘挽住白龙马,下马脱了袈裟,笑道:“微风送暖,这好天,越发怡人!”

    悟空冷笑道:“前有高山阻路,这风也越发古怪,未必是怡人好景,待老孙抓风闻闻!”

    闪身让过这微风的风头,抓了风尾,细嗅片刻,惊道:“这风带着三分火气,当真不是好风!”

    八戒脱下棉衣直缀,笑道:“老猪不管它好风坏风,但暖和就好。”

    悟空苦笑道:“这风自那山上吹来,此时距那山还百十里就这般热了,只怕到了近前,八戒就成烤猪了。”

    八戒听得纳闷,惊奇道:“猴哥!风还能这般强横?”

    悟空道:“老孙说了你们又不信,近前自知!”

    行进几里,玄奘八戒就齐齐脱一件衣服,如此行有二十余里,已然如同在火堆上炙烤般难受,玄奘毗卢帽也不戴了,僧衣也脱了,只剩下一身贴身小衣在身,那贴身小衣被罩在内里,早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此时见了天光,被热风一吹,片刻风干了。

    燥热之下,玄奘有些烦躁,见远处山上隐现火光一般满山通红一片,苦道:“悟空,这风果真不是好风!此时距那山还这般远,就已烧燎至此,贫僧**凡胎,这却如何过去!”

    悟空心道这火焰山名不虚传,却不好说破,宽慰道:“这般灼热,山上必无妖精,咦,前方似是一片庄户土屋,且问问本地百姓,可有过山之法。”

    玄奘热的双眼昏花,此时细看,东面二三里远近果像是有个村庄。

    玄奘在悟空托扶下费力爬上马,白龙马也知玄奘大师精神恍惚,更不敢疾进,四蹄撒着小碎步慢慢前行。

    到得近前,果然是一个村子,此时午后,正有人在墙根下晒太阳哩。

    玄奘看得惊讶无比,下马问道:“老施主,贫僧问讯了。”

    那衣衫络缕的老者睁眼看一眼玄奘,好歹爬起来,苦笑道:“大师何来,为何到这荒山野岭?”

    玄奘道:“贫僧乃是东土大唐僧人玄奘,去往西天取经,如今回程,来时走的是北路,虽是山高路险,一路倒也平安,也是回乡心切,选了这条南路东回,来去十数万里,更未见过这般反常之地,节气是三九寒冬,为何这般炎热?还请老施主指教。”

    老者听后笑道:“你这和尚倒也心诚,能走十数万里路,似我这糟老头子,壮年时伺候父母,父母去后又不舍家业,如今半死不活,想走出这百十里却又无力,只能在墙根下避风,却不悲凉。”

    玄奘听后心有不忍,却又问道:“如此炎热,老人家又怎在日头下?”

    老者笑道:“有这八百里火焰山炙烤,老天爷那点光亮连那暖意也无,不信和尚你来试!”

    “八百里?火焰山。。。。”玄奘闻言吓得瘫坐在地上。

    悟空远远看见,一步跨过百丈,近前扶起。

    老者看得惊异,叹道:“你这汉子相貌奇异,倒也真有本事,前一眼看时你还在百丈开外,金甲晃眼,转眼就到眼前了。”

    悟空笑道:“老孙会缩地法,雕虫小技,让老人家见笑了。”

    老者叹道:“缩地成寸?那可是神仙本事!”

    悟空笑道:“算是吧!”

    被悟空扶起,玄奘声带哭腔,问道:“老人家,你方才说,这山有八百里远近?”

    老者点头道:“此山名为火焰山,八百里只是虚数,应当不止!”

    玄奘听了面色更苦,问道:“老人家是本地人氏,可知这火焰山如何过去?”

    老者道:“想要暂息山上火焰过山,非铁扇仙芭蕉扇不可!”

    老者说着见玄奘在搀扶下依旧身子摇晃,急道:“和尚,快来墙根下避避风!这大冬天的,莫要中了暑气!”

第二百零八章 风火三百年

    听闻还有办法过山,玄奘精神为之一振,问道:“芭蕉扇可息了山中火焰?铁扇仙又在何处?”

    此时八戒也挪到近前,老者看了越发惊异,道:“若非你这白胖和尚先来,乍见这几位,却不唬煞了老头子,那铁扇仙在西南方向翠云山上,山上又有一仙家洞府,名为芭蕉洞,若能请得铁扇仙,方能息了山火过山哩。”

    八戒一听大惊道:“这山都着了,难怪这般热哩!什么铁扇仙芭蕉洞的,猴哥将老龙王唤来,什么山火息不了?”

    悟空道:“八戒,不是你说的这般容易,这火有些古怪。”

    老者道:“还是这位小哥有见识,这火可不是凡火!”

    八戒纳闷道:“此处凡间,不是凡火,还能是灶君神火幽冥鬼火不成?”

    老者苦道:“若真如这位猪长老所说那两般火焰,也不会如此厉害,传说有得道的真人途经此处,指出这火乃是三味真火!”

    八戒听后腿一软,一屁股蹲在地上,苦道:“难怪这般热哩,竟是三味真火,了不得啊!老猪修行也有些年头了,向来只听说老君八卦炉能烧出三味真火来,更不曾听闻何处何人有此火焰,就是四海龙王齐至,也未必能息了这火!哎吆!”

    话刚说完只觉地上也热,老猪一个激灵起来,哀道:“这还未上山哩,就差点变烤猪了,猴哥,速去请那铁扇仙息了山火,不然趁早绕路走,三味真火啊!莫说玄奘肉身凡胎,就是你我也不好过山哩。”

    悟空也知三味真火厉害,自己也未进过八卦炉,若是宿命使然,日后难免要去炉中炼炼这一身铜头铁骨,难得有这机会,自己先试过再说。

    打定主意,悟空笑道:“老人家,那翠云山距此多少路程?问明了,老孙好去请来!”

    老者听得大喜,道:“你若想去拜求,须得备好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才能到此施为哩!”

    悟空笑道:“老孙也是神仙,只靠薄面,不需那等俗物!老人家只说远近就好。”

    老者恍然道:“也对,你有缩地成寸的本事,定是神仙中人。”

    说着指着西南方向道:“年轻时老头子我也随乡亲拜山队伍,去拜过两次山,若所记不差,应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远近!”

    老者说着扑通一声跪地,悟空慌忙伸手去扶,奇道:“老人家这却是何意?”

    老者道:“神仙老爷有所不知,这山原不叫火焰山!”

    悟空看着老者晒得古铜色的光脊梁,心中越发不忍,又不好强拉,劝道:“老人家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