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嫣华 修改版至284章-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此,从一开始,她便一直没有真正地担心过。

    可是,她啪的一声合上铜镜。

    张嫣,你实在是有些卑劣。

    你就是仗着,他待你好。

    你就是吃定了,他待你好。

    才敢这么肆意妄为,一意将他逼到退无可退的境地。

    没关系。她昏昏沉沉的想,舅舅,以后,我会待你加倍的好。一定会让你觉得,比从前要幸福。

    “娘娘。”菡萏掀帘子进来禀道,“午时的时候,赵良人曾过来谢皇后娘娘的赏。因娘娘去长乐宫陪太后用膳,便回去了。”

    “不见。”她忽然有点恼,那些有的没地女人,最好统统都不需见,负气道,“若是她再过来也不见。”终又理智道,“说我身体不舒服,就不见她了。嗯,过两天,再替我送一次赏赐过去。”

    如果,不算上心伤的话,她又哪里惧在这未央宫里和那群宫人妃嫔斗?

    在这个帝制尚初立,宫斗蒙昧的年代,哪个懵懂的妃嫔,能斗的过前世看过太多宫斗小说的她?更不用提,她独立于中宫超然之地,又有帝眷。

    后宫终是风雨之地,若与刘盈琴瑟和谐,担起这满宫宫人地仇恨嫉妒,倒也值得。但既然她还没有真正得到刘盈,她便还不想虚承这宫人地怨念风霜。

    她的眉色渐渐冷冽起来。

    入宫地第二天,她便想定了主意,在观察了后宫各位妃嫔的品性后,挑出其中一位,着意力捧,将她立为靶子,代自己承受风雨。

    不是不曾愧疚手软的,这样虽然摘清了自己,但未免太不厚道。但赵良人亦咄咄逼人,逼着她硬起心肠。

    你不要怪我,赵颉。后宫本是风雨之地,因为爱的是同一个男子,我们本来就是敌人。

    其实,承认吧,张嫣。你就是在迁怒。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是一个太美丽的词语。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是一个太美丽的词语。

    四年春,帝以废挟书律事议于朝堂,或有一二臣子言制律不可轻废。然帝意甚坚,问于相国曹参,“当日萧何制九章律,未废挟书。相国素尊萧何,意认为此挟书律当废否?”

    曹参额头微微沁汗。揖拜道,“秦皇焚书坑儒,后世有识之士,多议其非。挟书律早当废除,只是大汉初兴之时,萧相国事物繁忙,一时疏忽了而已。”

    “正是么。”刘盈颔首道,“先帝与萧何纵是闲人,多年来亦有不少疏漏。相国当思寻而补之,而非碌碌度日。”

    于是挟书律之事。便尘埃落定。

    《礼记•;冠义》曰:“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而后礼义备。以正君巨,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而后礼义立。

    故曰:冠礼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惠帝四年,帝年满二十。春三月,奉常择吉日为甲子,为帝加元服。

    因加元服之前须斋沐一段日子,之后,刘盈便单独住于宣室殿。

    甲子日,晨。张嫣作为皇后赶到宣室殿,服饰刘盈更衣,仰首问道,“舅舅,不知今日为你加冠地贵宾请的是哪位大人?”声音娇脆。

    将要进行加冠之礼,刘盈亦有些兴奋。笑着解释道。“有司们请的是留侯张良。”

    “啊。”

    张嫣转过去,替他系上衣带。低呼一声。

    留侯张良,是高皇帝最尊重的臣子,在大汉建立之后却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在家中修习道术,名望尊崇,确是有资格为皇帝主持加冠大礼。

    “好了,阿嫣,”他拍了拍她的手,吩咐道,“时辰不早,朕该过去高庙那边了。”想起这段日子待她地冷落,心中不忍,安慰道,“待朕今日回来,晚上去椒房殿陪你用膳。”

    “嗯。”她笑盈盈的放手,目送他坐上皇帝法驾,远远的出未央宫而去。

    金石之乐声中,刘盈着纯缋采衣坐于冠者席上,祝雍念祝颂之词的声音有些空远,“去王幼志,服衷职。钦若昊命,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使陛下近于民,远于年,音于时,惠于财,亲贤而任能。”

    “敬诺。”

    高庙之外,母亲在候着朕,阿姐在侯着朕,阿嫣,她也在候着朕。她们都视朕为挡风雨之护,纵然只是为了她们,朕亦当发奋图强,做一个千古明君。

    堂兄楚王世子刘郢客作为赞者,走到他面前,揖拜君王。刘盈目不斜视微微颔首,待他为自己梳理发髻之时,刘盈可以感觉到象牙梳篦轻轻划过发间的触觉。

    玄衣有司躬身从西阶上前,奉上天子玄冠。留侯张良取冠,祝颂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棋,介尔景福。”然后轻轻的将玄冠加在自己的头上。

    赞者系玄冠朱缨,刘盈抬起头来,神色肃穆。

    于是回东房,长骝服侍着他换上素缋玄端,加微黑蔽膝,着黑屦青而出。满堂的人都跪拜下去。

    此为第一加。

    当他重新坐上冠者席。刘郢客为他重新取下头上玄冠,再次梳理头发,束好发髻,并在发髻中插上发笄。张良洗手,升堂为自己扶正缠发之,接过有司手中皮弁,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加皮弁,赞者上前,为帝系皮弁组缨。刘盈起身,回东房换素积,系白色蔽膝,着白屦缁,其上纯边饰半寸,出而面南。

    第三次加地,是尊贵的爵弁。

    玄衣的小有司捧着托盘上前,在皇帝身边跪下,很见纤瘦,刘盈双目余光所及,那身形姿势,竟是极为熟悉。

    他抬起头,朝他讨好一笑。

    刘盈顿时骇了一跳。

    咩,看完了,表忘了回书页点一下粉红票。拜谢之。

    俺决定回去写甜蜜去养伤。

  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一二五:劝进

    “你怎么会在这儿?”

    他瞪了她一眼,以眼神示意相询。

    张嫣无辜转了转眼睛,觑了觑堂上东壁太后之尊位,又用嘴撇了撇正在盥手的留侯张良,提醒他这时候可是庄严端重的冠礼之中,他要沉住气。

    刘盈气结。不过他也知道,如果没有母亲的襄助,纵然张嫣是皇后,也是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高庙之中的。

    他的母亲和妻子沆瀣一气,只专专瞒了他。

    那厢,留侯张良转过身来,降阶三级,转而受爵弁。

    张嫣连忙沉声敛气,递手中捧爵弁。

    望见眼前纤瘦的小有司捧托盘白皙秀致的双手,张良不由一怔,抬起头看了张嫣一眼。

    在他睿智而审视的目光之下,张嫣不禁忐忑。

    纵然来到这个时代这么多年,见过了太多的历史上的名人,在面对“风云知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的张良的时候,她还是不由自主的心怀崇敬。

    是自己露了什么马脚么?

    她心中讶惧,却不敢微动。

    自己当年那个小小的天子外孙,于常人看来虽足堪欣羡,在留侯眼中却不值一提。故少年时虽常出入留侯府邸与张偕来往,却始终未曾有缘一件留侯张良。

    后多年以来,自己在长安城中交际范围不过是权贵女眷,如今虽为皇后,因时日短。朝堂臣子并没有多少认识自己。而为皇帝捧冠的有司,却不过是这场冠礼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员,为此,她才敢胆大扮男装来充当有司。

    张良很快地转过面去,加冠于帝。

    刘盈起身回东房。这才抓住长骝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奴婢怎么知道?”长骝哭丧着脸,道,“适才看到皇后娘娘,奴婢也吓了一跳。”

    “皇帝舅舅。”张嫣换了衣裳,亦进得东厢,清软唤到。

    依旧是玄衣侍官的服饰,因除去发冠提在手上,露出一头束好的青丝来。清秀而雅正,低着头,很有些可怜的味道。

    又来。刘盈气的眼前有些发黑。每次张嫣只有在调皮犯错或是怕他罚地时候,才会喊他皇帝舅舅。而他也真的每次听了都心软,想着她年纪小小,却没于深宫,除己之外一无所依。便不忍心与她计较。

    只是这次,这次,她也未免胡闹过了。

    “陛下,”张嫣上前。哀恳道,“你莫恼,我只是想看你的冠礼,这才求了太后。让她让我过来的。”

    不是不懂仪礼,只是,身为一个妻子,她想出席观看夫君的成年礼。庙堂之上,三公九卿微微狐疑,因了这一次,皇帝在东房待的时间稍稍有些久。然而过不了多时,刘盈着裳出来。

    依礼拜之。若是寻常男子。则三加到此即可。刘盈为大汉天子,却须五加。第四加玄冕,第五加衮冕。加冠礼庄重而肃穆,很少有人注意道,后三加之礼中,为天子捧冠的。是同一个有司侍官。

    五加礼后。留侯从西阶下堂,当堂西序。面东立。为皇帝取字道,颂道,“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爱字孔嘉,髦士故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字曰持已。”

    张良为刘盈取的字,是持已。

    张嫣远远地站在庙堂之下,听着张良肃穆端庄的命字语,嫣嫣然便笑起来。

    她的夫君,命字为持已。

    她求了吕后,偷偷的跑到高庙,除了想观刘盈的冠礼,也便是为了在第一时间知道他的新字。此时心愿已了,再待下去,便是找骂了。她于是吐了吐舌头,招过长骝道,“我先回宫了,待会儿你跟陛下说一声,”不理长骝愁眉苦脸的应了,出了高庙,唇角一直上扬。

    “娘娘,”荼蘼在庙外等候,扶着她上了马车,拍了拍胸口,仍心有余悸,“您这般妄为,陛下真的不会怪罪么?”

    张嫣瞟了荼蘼一眼,笑道,“他打算怎么怪罪,连同太后一起责斥?况且,陛下也没有真的生气。”这么多年的亲近,她自问,对刘盈地情绪把握的极为精准,本就是算准了他不会生气,才敢向吕后开口的。

    马车经过高市,一片市井之声传来。商贩在市肆中辛勤劳作,他的妻子走到身边,举帕为他拭汗。老夫老妻相视,面上神情平淡,却让张嫣看地想哭。她放下车帷,吩咐道,“荼蘼,回殿后,命岑娘做几道陛下平日爱尝的菜,先熬着备下。嗯,前些日子张詹事送进宫来的那瓮梅花酒,也命人取出来。”

    “娘娘,”荼蘼提醒道,“今个儿是初九。”本不是陛下来椒房殿的日子。

    张嫣温柔坚持道,“去罢。”

    他会来的。

    皇帝冠后,拜兄弟及赞者,受礼者答拜。之后发布的第一条诏书,便是除挟书律。

    回到宣室殿后,刘盈命请奉常孙叔通,提及草创太学之事。

    孙叔通愕然,看着面前这位皇帝学生,刘盈刚刚加过元服,比从前更加的英武成熟而勃发,此后,便算是一个真正的成人,统治整个天下,而他似乎雄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孙叔通本是儒家弟子,儒家先贤孔子,周游列国,后兴教育,有七十二弟子,三千门徒,一直为儒生敬仰。若以朝廷地名义兴办太学,无论是对汉,还是对他孙叔通而言,都是一件大功德。

    一时间,年渐老朽的孙叔通亦很是兴奋。只是兴办太学其中细节颇多,于是揖手问道,“不知陛下心中所想,哪些人才能当的起这太学博士之位,延请入太学授课呢?”

    “这。”刘盈沉思片刻,叹道,“挟书律行了这么多年,民间纵有贤才,亦声名不显。还需奉常细细寻访,朕地意思是,宁缺勿滥。亦勿究于学派之分野,似当年齐国临淄稷下之制。百家争鸣,亦是乐事。”

    孙叔通听的有些失望,先帝与刘盈治国,俱尊崇清静无为,更加偏爱黄老。而儒学不过是众多学派中的一支。而认真说起来,刘盈自小受教于他,勉强亦算是儒家弟子,若是能因此亲儒,在太学中尊崇儒学,则儒学在大汉大行其道。指日可待。

    只是,他叹了口气,来日方长,倒也不急。

    这一日刘盈干劲颇足。连连召见群臣。直到日色西斜,暮色笼罩大地,长骝提醒了几次,才放下手中章奏,揉揉眼问道,“什么时辰了?”

    “都酉半了。”长骝道。“适才奴婢已见了椒房殿那位木樨女官来宣室之前望了一回,只是不曾上来问话。”

    刘盈失笑,道。“既如此,咱们这便去椒房殿吧。”

    踏入椒房地时候,张嫣在诵读经卷,并未出来迎接。他循声走入内殿,见张嫣正捧着一卷竹卷卒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抬头望着他,唤道,“持已。”嘴角眉梢,俱是含笑。

    刘盈微微有些尴尬,问道,“在看《道德经》啊?”

    “嗯。”张嫣点点头,抛下手中书卷起身,在他面前束手而立,“原来也没觉得也多么好,今天再读,却是别有一番滋味,觉得真是有道理。”

    他板脸训道,“你今日实在是胡闹过了头。”

    “唔,阿嫣知错了,不敢再有下次。”也不会再有下次,除非你再加一次冠。“不然,陛下,阿嫣请你喝酒赔罪。”

    “什么呢?”刘盈失笑,“宫中什么好酒没有,需要你请来赔罪。”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张嫣摇摇手道,“最近长安流行一种新式酿酒法子,酿出来地酒特别地香醇。我还是在家地时候与偃儿试着酿的,如今满了三个月,取出来,阿爹喝了都赞平生仅见。”

    “哦?”刘盈素知宣平侯张敖擅酒,听闻如此,倒来了兴趣,道,“既如此,朕便尝尝。”

    春日宜以膳食养肝,辛、甘之品可散发为阳以助春阳。又兼刘盈刚刚结束斋戒,最近又辛劳,椒房殿晚膳备的便是芹菜红枣,猪肝莲子羹,以及枸杞蒸蛋,俱清新爽口。

    刘盈却没有注意到她的心意,饮了一口酒,咋舌赞道,“这酒比平常清酒见烈的多。”

    这是自然。张嫣在心里忖道,汉时的酒不过是自然发酵所得,她所酿的酒却经过蒸馏,怎可同日而语。

    “但却有微凉如冰雪之甘醇口感,又别有一股梅花地清冽在其中,仿佛便有了筋骨。”刘盈奇道,“阿嫣,你是怎么酿的?”

    “说出来便没有什么意思了。”张嫣笑盈盈道,“不过是以冬日雪化之水煮沸入酿,埋在夏馨院院子里老梅花树下,于是亦浸染梅花香。”

    大凡男子,便多少有一些爱好杯中之物,刘盈亦不例外。梅酒味清冽,他尝了一口便极爱,却见张嫣只喝了一杯便停了不再饮,不由奇道,“你自己不喝么?”

    她双颊略沾了点点红,含笑摇头,“陛下知道的,我酒量不好,再喝就醉了。”很多年前,在函里那座院宅中,那个六岁的女孩不过尝了一碗清酒,便醉的东倒西歪,睡了一个下午,才能起身。

    二人对视一眼,俱想起当时往事。便都笑了。

    梅酒入口甘醇,后劲却远胜于常酒,又加上张嫣在一边殷勤劝酒,待到刘盈察觉自己神智昏沉欲睡,已经是喝了一坛进去了。

    “陛下。”长骝吃了一惊,连忙去扶。

    嗯,舅舅大人的加冠礼,我家阿嫣怎么能缺席呢?

    不过还是有点心虚。擦汗。

    其实,昨儿个我本来是打算让阿嫣当冠礼的赞者(就是楚王世子刘郢客那个位置,每次加冠前给刘盈梳头,束发髻的)。但是在作者群里提出后,立刻被大家给砸回来了。于是,退一步,混个捧冠有司当当吧。

    好吧,这其实,也未必符合仪礼。

    不过,仰天大笑三声。

    谁叫我写的是汉初啊。

    后世三礼典籍,《周礼》,《仪礼》,《礼记》都是在惠帝之后才成书或普遍通行的。所以汉初在礼仪上实际是个蛮蛮荒地年代。

    乃们就不用砸我了吧?

    劝君更尽一杯酒。咳,猜猜俺家嫣把某人灌醉了是想干什么?

    望天,离第一名还差二十票,合掌继续求粉红之。(话说写这篇小说写的我最近讲话都喜欢带上之啊之的)

正文 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一二六:沉醉

    张嫣哼了一声,放下手中酒壶,哐当一声,嫣然笑道,“怎么,韩公公是怕我在酒菜里下了毒?”

    一滴冷汗从长骝额上流下来,长骝讪讪笑道,“不敢,不敢。”

    张嫣换了一件白色禅衣,从中殿出来,吩咐侍人道,“你们扶着陛下到本宫寝殿中来。”

    长骝吃了一惊,冲口而出道,“可是娘娘,陛下这些日子来一直没有在椒房寝殿中歇息的呀。”

    张嫣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废话,不然你以为我费心灌醉他是为了什么?”

    韩长骝悚然而惊,低下头去。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这个十三岁的小皇后脾性好而温柔可亲。到此时才知道,原来她的温柔,都是对着陛下的。在想要的时候,她也有威严可以迫的人不敢逼视。

    陛下,您就安歇吧。他将同情的目光偷偷掠过自己的主子,虽然,他韩长骝的确是对陛下忠心耿耿并无二话。但是皇后为帝之嫡妻,便亦是自己主母,这主母想要架着自己的丈夫到她的床上去。嗯,他身为内廷总管,好像,还真管不着。

    待到所有的宫人都退出去,张嫣提着烛火走到跪坐在殿中西奥执笔书写的女史面前,道,“今个儿我放你一天休沐,您也回去吧。”

    “可是皇后娘娘,”沈冬寿抬头,将毛笔夹在彤史之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这不合规矩啊。”

    “规矩,”张嫣笑的甜美可亲。殷殷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要是不乐意,信不信我明天就换个听话的女史过来。”

    沈冬寿沉默片刻。

    “您放心。”张嫣又扑哧一声,举手誓道,“我今个儿不会对尊贵地皇帝陛下做出什么亵渎事。让您日后难办地。”

    少年皇后的双眸在背后烛光的映衬下,闪着温柔的光芒。

    沈冬寿起身再拜,携书笔而出。

    终于。这一刻,这偌大的椒房殿,只剩下了张嫣与刘盈两个人。

    她回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