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和-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之斯言上通于天伫,俟来章以颁显命。
  简言之,就是对胡氏国王说,朕为大明天子,君临万邦,待人推心置腹。你之前篡夺王位,骗得册封的事,朕都已知晓。如今事发,顽抗到底是没有用的,痛改前非才是正途。
  如果真心悔过,当迎陈天平回国,让出王位,退还侵占的土地,发誓不再骚扰明朝边境。
  朕高兴了,可以封你个爵位,让新王从安南划出个大郡,世袭子孙。
  如若敢阳奉阴违,下场如何,自己掂量。
  敕谕发出,安南使臣阮景真等请同聂聪等一起归国,朱棣当即批准。
  请陈氏归国是阮景真主张,若要胡氏乖乖照办,阮景真等人自然不能留在大明。
  在安南使团离开时,朱棣没有发下任何赏赐,连路费都没给。
  一向财大气粗,和吝啬不沾边的大明,做出这番举动,无疑是再次警告安南,不照大明的意思办,后果会很严重。
  阮景真等人长吁短叹的启程,留在南京的占城人却是拊掌相庆。
  不用担心了,明朝一定会收拾安南,时间只在早晚。
  聂聪和安南使臣离开时,已进入十月。
  金秋之月,五谷丰登之时。
  各地藩王陆续遣人进京朝拜,自洪武年定下的规矩,每年春耕秋收,藩王都要遣人进京,进献禾麦。
  大宁麦收之后,军屯和商屯都在抓紧补种荞麦。陇上田间又是一番忙碌景象。
  孟清和打马出城,同负责屯田的两名指挥佥事一起巡视军屯,远远见到赶着马队,扛着皮货和药材的女真人,侧首问道:“秋市将开,城西可都安排好了?”
  “伯爷尽管放心,店铺摊位,都按照去年的例子,当春就发了牌子。来过的,直接就能找到地方,有新来的,也有经历在西门处登录,不会出了岔子。”
  孟清和点头,见女真人在城门处停下,又道,“朝廷派下来的税官,一定要礼遇。归入户部的钱粮,如实报到税课司。上交天子的,另外备录,誊抄两份,不必令人知晓。”
  “是。”
  “还有,”孟清和似突然想起了什么,嘴角弯了一下,“两日后,顺天府税课司副使会到大宁,一份誊本交给他即可。”
  “卑职斗胆,可是定国公的意思?”
  “是我的意思。”孟清和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道,“天子早有意迁都北京,北京行部上奏,欲将设在北京的行太仆寺迁到大宁。大宁今后是个什么局面,都司上下是个什么前程,单看个人造化了。”
  虽说是个人造化,也要有人提点才行。
  刘佥事抱拳,“卑职谢伯爷。”
  孟清和笑笑,“不必谢我,回去给大家都带个信就成。”
  “是。”
  此时,停靠在爪哇岛的郑和船队,也终于有了收获。
  派到岛上打探的人回报说,已经联络上岛中的前宋遗民,并从他们口中得知了岛上的一些具体情况。之前船队遇袭,并非个例,但凡是停靠在岸上港口的船队,多少都要遇上过几回。
  “属下还得知,岛上数国,以麻喏八歇国西王都马板势最大,余下为车里元江,旁近碟里,日夏罗治,金猫里三国均以都马板为首。之前麻喏八歇国东王与西王抗衡,争斗数年,战败之后,土地均为都马板占领,船队停靠之处,本为东王之地,东王战败之后,现在为都马板所辖。”
  探听消息的军汉言简意赅,很快说清了岛上的形势,也锁定了袭击大明船队的主使者。
  郑和及船舱众人皆面色肃然,沉思许久,才道:“依此看,罪魁当是西王都马板无疑。”
  “如此,当即刻遣人至都马板处。
  “岛上多密林,且岛民黝黑矮小,藏于林中,至何处寻?”
  “可寻人带路。”
  “若遇埋伏该当如何?都马板乃祸首,殊不知其旁近国亦可能包藏祸心。”
  “周给谏此言有理。”
  “但……”
  船舱众人争执不下,最终是郑和出言,才让船舱里的火药味消了下去。
  “都马板一定要见,一可再询前朝遗民,二可寻岛民,许以钱帛,令其带路,三可遣人至碟里等国,诉说厉害。”
  郑和说话时,船舱里无一人插言。
  随着两次远航,郑和已然在船队中树立起了威信。
  “麻喏八歇国势大,邻国虽表面臣服,其背后未必没有私意。当善加利用,自有利于我等。”
  话至此,众人纷纷点头。
  “待寻至麻喏八歇国西王都马板,自当严斥其罪,令其交出首恶并赔偿船队损失。如若不然,我等可代其行之。”
  交出首恶,赔偿损失?
  众人彼此看看,不必说,之前袭击船队的岛民,早就去见了阎王,郑公公的意思,是让那个什么西王把自己捆了?
  至于赔偿损失,岛上最值钱的,除了大片的森林和胡椒还有什么?倒是听说旁边的岛上盛产黄金,但那和都马板可没关系。
  咬死让都马板赔偿,他能给出什么?
  木材,胡椒,珍禽异兽?
  要么就是,土地?
  仔细琢磨了一下郑公公的一番话,反应快的,已然是双眼发亮。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朕很好说话
  
  人若是倒霉起来,喝水都能塞牙缝。
  都马板目前就处于这种状态。
  爪哇岛上,以麻喏八歇国实力最强,都马板在争夺土地和权力的战争中打败了东王,占据了麻喏八歇国的统治地位,本该过上作威作福,欺压邻国,在岛上横着走的日子。哪里会想到,一个不小心,找错了抢劫对象,惹上了明朝船队。
  都马板很郁闷。
  满心以为是一块肥肉,咬下去,却不是喷香的油花,而是块合金钢板,瞬间崩掉满嘴大牙。
  派出去抢劫的战士没一个能活着回来,尸体被堆在岸边,不掩埋也不焚烧,引来的食腐鸟在岛上空盘旋,叫声凄厉慑人。
  不需要亲眼目睹,只是想象就足以让人胆寒。
  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一边说,腿一边哆嗦,牙齿磕碰的声音异常清晰。
  “……是明朝的船队……太可怕了,巨大的海船像妖魔一样……会喷火,还有巨大的箭,能将人压碎的铁球……”
  都马板皱眉听着,火光映照下,黝黑的面孔无比狰狞。
  等到探子说完,围坐在四周的王国大臣和将军们不约而同看向都马板。
  这事怎么办?
  强龙难压地头蛇不假,但明朝的船队委实太强,撑起脖子,也只有被一爪子拍扁的份。
  “国主,听说船队正派人四处寻找您的踪迹。”
  “国主,硬碰硬绝不是办法。”
  “国主,之前袭击船队的事情,可以辩称是将上岸的船队成员误认作了东王余孽,是个误会,或许有转圜的余地……”
  大臣和将军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出着主意,试图说服都马板,武力对抗和继续逃跑都不是好主意,向明朝船队服软请罪才能设法保住性命。
  打是肯定打不过的,继续跑,岛上就这么大地方,早晚会被找到。
  跑到旁边的岛上去?没人欢迎。一个不慎,还会被当做礼物送给停泊在海上的明朝船队。
  这不是危言耸听,只要都马板敢离开爪哇,假设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都马板跑不了,麻喏八歇国的大臣和将军们也一样跑不了。
  平日里欺负邻国的劲头,此刻都变作满心忐忑,篝火熊熊燃烧,额头上却冒出了冷汗。
  “行了!。”
  都马板狠狠咬牙,一样认为不能继续藏下去了。明朝的船队是铁了心要找到他,继续藏,一旦被找到,下场会更惨。
  “国主的意思是?”
  一个大臣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都马板眼睛一瞪,明知故问,他是国王,就算打定主意要投降,话也不能由他来说!
  短暂的沉默之后,大臣们明白了,将军们也清楚了。
  国主的意思是投降!
  抹一把冷汗,总算是不必担惊受怕的过日子了。
  对方要宰,国王一定派在最前边。
  国王被宰了,比自己官大的一样不少。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逃过脖子上的一刀。
  投降,必须投降!
  如果都马板知道平日里忠心耿耿的大臣和将军们都在想什么,肯定会气得抄起刀子先砍了他们。
  无奈人心隔肚皮,都马板也没有透视能力,只能一边感动于大臣们的忠心,一边琢磨着明朝船队追究起来,该把哪个大臣推出去做替罪羊。
  他是国王,能为他而死是这些人的荣幸。
  都马板和他的大臣们完美了诠释了什么叫蛇鼠一窝,什么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总结起来,全都不是好东西。
  在都马板东躲西藏的日子里,郑和船队成员接连拜访了岛上的碟里和金猫里等国,并且试着打探消息,展开贸易。
  说是王国,在船队成员眼中,和个大点的村子差不了多少。好一点,能够得上县城级别,差一点的,国王住的都是木头搭建的茅草屋。
  郑和同王景弘都没有上岸,商人们也顾忌着之前发生的事,轻易不再下船。
  拜访岛上各国的是船队中的中官,通译,以及带着枪矛的军汉。
  见到这些来访者,岛民们都被吓得够呛。
  都马板袭击明朝船队的事情不是秘密,堆在港口的岛民尸体也不是假的。猜不透对方的来意,也不敢拿生命冒险,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跑了再说。
  军汉们露出了自认最亲切的笑容,想把四散奔逃的岛民叫回来,都跑了,还怎么传达天子旨意,怎么做生意?
  岛民回头看看,逃跑的速度更快了。
  没跑的,十个里有九个已经口吐白沫翻白眼,剩下的一个还是因年纪太大,实在跑不动。
  这样下去不行。
  通译当机立断,让军汉们退回来,用不太熟练的当地语言大声喊道:“吾等至此并无无恶意,只为传达我朝天子之意,友好通商。”
  可惜他喊得再大声,岛民也不相信,只是一味的逃跑。
  直到两名居住在岛上的前宋遗民走出来,替通译喊话,慌乱的岛民才渐渐平静下来。脸上犹带着不信,却不再继续往森林里跑了。
  “此为明朝船队,携有大明天子诏书,此行并无歹意,只为同西洋诸邦结好,互通贸易。”
  只凭几句话不足以让岛民采信,从推车上卸下瓷器和布帛才更具有说服力。
  一套精美的茶具被送给了此处的国王,气氛顿时变得友好起来。
  确定军汉们不会突然抽—出刀子给自己一下,岛民们的目光很快被布帛和瓷器吸引住了,纷纷围拢上来询问价格。
  宋元海贸发达,时常有船队到爪哇等处交易。
  在郑和船队之前到来,大食商人和印度商人偶尔也会停靠在岛上,用布匹和各种材料的器皿换取岛民手中的香料和金银,岛民们并不排斥同外来者交易,也多能从交易中获利。
  可惜和平没有维持多久,以都马板为首的部分人满足于平等交易,开始抢劫过往商船,抢走货物不算,还将船员全部杀死,几次得手,滋长了他们的野心,恶行变本加厉,停靠爪哇的商船几乎无一幸免。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传出,停靠爪哇的海商越来越少,时常一年到头也看不到海船的影子。
  郑和船队的到来,打破了僵局,也给了都马板当头一击。
  地头蛇怎么样?猛龙过江,照样要蜷着。
  敢伸一伸脖子,一刀结果了你!
  郑和船队带来的瓷器布帛,远比大食商船上的更加精美。送给碟里国王的茶具,更是被当做宝贝收藏起来。
  得知眼前的布帛和瓷器不只可以用金银和香料购买,也可以用粮种药品交换,且价格比大食人更实惠,岛民瞬间兴奋了。
  当军汉回船,带着更多货物前来时,现场的气氛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棉布,丝绸,瓷器,木制的工具,顷刻间被抢购一空。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胡椒、肉豆蔻,各种可以用来充饥的粮食水果,简单打磨过的黄金,能够燃烧的黑油,甚至还有两只孔雀和一头半大的黑熊。
  有岛上的猎人想用两头体型似猪,身披硬毛的短鼻兽同船队交换棉布。岛民告知通译,这种动物不伤人,时常被岛民捕捉,当做肉类食用。通译和内官商量了一下,答应同这名猎人交换。不为吃,带回去献上,也是个稀罕物。
  碟里之行算得上成功,寻找都马板踪迹的船队成员却遇上了麻烦。
  行到密林深处,遇上了头脸绘有奇怪花纹的蛮人。好在领路的向导反应快,在蛮人的袭击中,只有两人受了轻伤。
  看清被擒蛮人的样子,向导的脸色十分难看。告知船队成员,这些藏在林中的蛮人不事生产,多以抢掠为生,连一些凶悍的部落见到他们都是绕道走。
  更加骇人听闻的是,这些蛮人竟然会食人!
  “先时,家父和家兄即是死在这些人手中,至今仍未寻回尸骨!”
  这名向导是前宋遗民,祖上躲避战乱,迁来此处,通过同岛民的贸易,生活过得还算殷实。但在父兄外出被蛮人袭击,家中也遭到岛民劫掠之后,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亲人没了,家也没了,连刚满月的幼儿都遭遇了毒手。
  只有复仇的信念,才能支撑他活下去。
  听到此处,队伍中人无不拧紧了眉头,看着被按压在地上的蛮人,再无一丝怜悯。
  临近傍晚,上岸的队伍陆续回船,郑和闻听回报,在工部郎中新绘的海图之上重重画下了一笔。
  翌日,船队继续寻访岛上的王国和部落。有了向导带路,一部分商人也壮着胆子下了船,跟随着队伍前往各处,进行贸易活动。
  丁千户查看过从岛民手中换来的药材和香料,没有发现能治疗疟疾的药物,自己不能下船,只能叮嘱带队的军官和商人,务必仔细查寻。
  “此为上官所需,务必要想办法寻到。”
  “千户放心,标下定不会疏忽。”
  带队的百户拍着胸脯保证,丁千户点点头,不再多言。
  正午时分,寻访的队伍尚未归来,却有战船发现,岸上有形迹可疑之人,衣着打扮同之前袭击船队之人别无二致。
  将人擒住之后,未经严刑拷打,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将来意说得一清二楚。
  听过通译的转述,郑和同王景弘互看一眼,同时眯起眼,笑了。
  等了这么久,闹出这么大动静,是该有个结果的时候了。
  永乐三年十月,郑和船队中的一艘战船,“护送”着两艘货船,离开下西洋的队伍,返回大明。
  货船搭载着爪哇和苏门答腊岛上各国朝贡的队伍,以及献给大明的方物。其中,麻喏八歇国西王都马板还献上国书,表示愿将一半国土让出,以赎杀害大明船队成员之罪。
  当然,国书上不会写得如此直白,而是将献出国土的行为表述成对大明仰慕和拜服,跪着唱征服已不能表达,必须如此,才能抒发麻喏八歇国人民的真挚情感。
  船队在福建登陆,消息很快传到南京。
  在爪哇岛上发生的种种也已写成奏疏,由护送使团的金吾卫千户林子宜带回,呈送御览。
  奏疏呈上之后,麻喏八歇国的使臣团队立刻受到了无比的重视,使团抵达南京,更是第一批被召见。
  在旁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注视下,代表麻喏八歇国到大明朝贡的八智等人,晕晕乎乎的跟着宣召的中官进入皇宫,见到了大明天子。
  大礼跪拜,八智等人被叫起,战战兢兢的不敢抬头。
  “下臣惶恐。”
  大明的强盛远超他们的想象,除了沮丧,连嫉妒的力气都没有。
  八智等人唯一的选择,就是掐灭所有侥幸心理,等待大明天子的发落。
  刚开始,朱棣很客气,接受了都马板对大明的仰慕,并且表示,为不伤害麻喏八歇国人民的感情,他就勉为其难,收下都马板献出的土地。
  “如此真心,朕实不忍推却。”
  都马板的使臣们立刻跪地大呼,陛下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下臣实在是万分感动!
  土地到手,朱棣却收起笑容,话锋一转,仰慕归仰慕,之前船队被袭击,死伤的成员,还是需要给个说法。
  八智等人懵了。
  地盘都给了,还不算完?
  朱棣摇摇手指,一码归一码,收下土地是因麻喏八歇国对朕的仰慕,实不忍拒绝。船队是代表上国出巡,无故被杀,必须要有个计较。
  简言之,杀了朕的人,就是伤了朕的面子。朕的面子伤了,必须找回来。
  “诸位当解朕之意。”
  都马板的使臣们用力一掐大腿,从震惊的状态中清醒,含着眼泪表示,陛下,您实话说吧,怎么给说法。
  朱棣咳嗽一声,侯显立刻上前,展开一张赔偿明细,其上详细列明了索赔项目。
  人员伤亡费,人员安葬费,受害人员家属安置费,船队补偿费……精神损失补偿费,误工费,船舶停靠爪哇岛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费,各项相加,总计黄金六万零一百一十二两。
  一口气念完,侯显将赔偿明细递到八智面前。
  朱棣则是大手一挥,朕以诚待人,更以慈悲为怀。零头朕就不要了,赔偿六万两黄金即可。如何,朕很好说话吧?
  六万两……黄金?
  麻喏八歇国的使臣眼前发黑,集体石化。
  想想驻扎在岛上的明军和被召集起来的华人,八智等人脑门上出了一层又一层的冷汗,到嘴边的“不”字,艰难的咽了回去。
  还,砸锅卖铁也一定还!
  朱棣满意了,拟出这份单子,由锦衣卫飞送入京的兴宁伯,即将再一次遭到表扬。
  在麻喏八歇国使臣之后,碟里,金猫里,苏门答腊等国的使臣先后被召见。
  流程基本一样,献上方物,大明给赏。众人叩谢大明的慷慨,又被皇宫赐宴,日落时分,才满面红光的出了皇宫。
  大明天子赏赐绮纱布帛,麻喏八歇国没份。
  大明天子皇宫赐宴,麻喏八歇国一样没份。
  倒是赔偿给大明黄金,献出国土,样样有份。
  比起愁容不展,考虑在哪里跳海比较合适的八智等人,以往被都马板各种欺压的小国,终于能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一回了。
  继爪哇和苏门答腊之后,接连有浡泥,旧港,满剌加等国使臣乘船前来朝贡,其中竟有两名国主亲自带队。同时,北边鞑靼归附部落,野人女真等部也纷纷前来朝贡。
  这么多人一起来,南京会同馆里很快就住不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