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他还有一张底牌,那就是西域摩尼教的**师。
方腊决定接下来要加强和西域摩尼教的联系,甚至是将来起兵的时候可以借助西域摩尼教的力量,西域那个地方国家较多,比较混乱,也适合进行练兵。
高强想把他手下的高手调走,他觉得这是好事。
浙西明教大多都是南方人。不熟悉北方人的作战方式,这一次刚好去历练一番,和北方武林的高手一较高下。
将来若是起兵造反,也是要从江南打到北方去的。
总之,方腊欣然接受了高强的所有提议,甚至还送给高强很多金银财物,来满足这位衙内的胃口。
这种做派让高强很是困惑,就像是一头凶猛的狮子突然变成了小绵羊,反差太大。
他知道方腊只是暂时服软,这种枭雄人物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可只要能安然的度过自己在苏州知府上的任期,以后的事情自然有人来料理。
朝廷中枢密使童贯大人正在拔剑四顾。不知道向谁开战呢。
说起来也奇怪,童贯对军功有着执着的追求,似乎带兵打仗就能让他恢复作为男人的雄风一样,他不在乎和蔡京争夺朝堂内的权势,而是更关注于打仗带来的快感。
就这么胡乱的想着,高强乘船从青溪县向着苏州进发。
来的时候还是七月份,如今都到了八月中旬,回到苏州还能赶上中秋节。
在高强离开的时候,睦州府知府很知趣的给朝廷上了一份奏章,在给自己表功的同时不忘提及高强在剿灭明教妖人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功劳。
可以想见,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中原明教会经历一段低潮期。
朝中有人好做官,高强回到苏州城没几天,朝廷的旨意就下来了,对高强进行了褒奖,把他的官职升了一级,从五品变成了正五品,也算是一桩喜事。
这个时候,高强正在和萧媚娘商议青龙会的事情。
在他离开苏州城的这段日子里,萧媚娘招收了不少人手,这些人有些直接就能做事的,有些人具有潜力,不过需要培训,还要从其中甄别出是否是其他势力的探子。
按照高强的规划,未来的青龙会分为十二个分堂。
这十二个分堂以十二个月份命名,各司其职。
比如正月负责目标,二月负责渗透,三月负责传递消息,四月负责财源,五月负责刑罚,六月负责训练,七月负责策划,八月、九月和十月负责行动,十一月负责肃清叛逆,十二月负责暗杀。
这些分堂的堂主互不统属,互相监视。
每个分堂可以细分为三个舵,舵主直接向堂主负责,而每个舵主可以建立十个坛,坛主向舵主负责,所以整个青龙会共有三百六十五个分坛。
青龙会的掌舵人自然是龙头老大,也就是高强自己。
当然这是在未来,眼下青龙会刚刚组建,还是个草台班子,连十二个堂主都还没有凑齐,只能临时委派。
时迁是三月堂堂主,负责传递消息;萧媚娘是四月堂堂主,负责财源;李师师暂定为七月堂堂主,负责策划;石秀是八月堂堂主,负责行动。
其他堂主待定。
谁都想不到这个看似儿戏般的安排造就了一个影响上千年的庞大秘密组织。
在高强的计划中,只要把福建明教纳入青龙会的范畴,那么整个框架就能完整了,当然也不能让福建明教一家独大,他这个框架内可以安插任何势力和人员,一旦进入了青龙会,就会处在被监视的状态中,身不由己。
此时林海潮和林莹儿还在建康,他们找到了神医安道全,正在疗毒。
根据回来的人禀报,林海潮的性命是保住了,不过武功恐怕要大打折扣,甚至是废掉,这对高强来说是个好消息,他有信心说服福建明教加入青龙会。
萧媚娘在苏州的举动瞒不过苏州城的本土势力,慕容夫人对此了解颇深。
其中一些人还是慕容世家派过去的探子,虽然没有弄清楚这个组织的目的何在,也不知道这个组织要针对谁,但不妨碍慕容夫人产生不好的联想,感觉到威胁。
既然没办法阻止,那就要想办法加入进去,成为一份子,如此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于是慕容夫人找到高强,想要让慕容世家的子弟加入青龙会。(。。)
第八十二章 没落皇族()
慕容夫人的要求有些奇怪,高强不认为慕容世家有必要掺和进他的小计划里。
世家子弟讲究的是对家族忠诚,要是家族子弟还参加了其他组织,那就存在一个问题,你是忠诚于家族还是忠诚于组织?
高强敢于吸收福建明教的势力,是因为福建明教不是家族制,有信仰没有关系,你不能因为手下人信奉道教和佛教就拒不录用,那是对自己的组织没有信心。
可家族依靠血脉相联系,这种关系很难打破,除非这些世家子弟背叛家族,他才会接收,所以他婉拒了慕容夫人的请求。
“若是慕容世家需要大人出手,不知大人能否相助?”慕容夫人试探道。
“咱们可是老交情了,你放心,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你尽快开口。”高强痛快的说道。
他嘴上说的痛快,不过也只是说说而已,你可以开口,至于我会不会答应还说不定呢,要是一点小忙他自然愿意帮一下,可要是让他帮助慕容世家复国,那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他和慕容世家不过是合作关系,还没有那么深厚的交情。
慕容夫人也知道高强是在敷衍,她想让家族子弟加入青龙会除了为了自身的安全,更是一种示好的手段,想要和高强建立一种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这是因为慕容世家三十年一次的家族大会就要召开了。
慕容氏原本是鲜卑族的部落,三国的时候迁居到了辽西定居,这个辽西指的是辽河以西,在后世的辽宁省西部。
他们曾经随同司马懿征讨过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首领被封为率义王。
于是这个部落就在辽西建立了国家,到了西晋的时候,他们又占领了燕北和辽东一带,逐渐成了气候,后来建立了前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
在东晋十六国的时候,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南燕等国家,历时七十多年。
如今在苏州燕子坞的慕容世家就是前燕国皇族的后裔,算是最为正统的皇族血脉,不过还有其他流落到各地的慕容氏族人,这些族人就是慕容氏的旁系。
其中势力最大的有三支。
第一支流落到吐谷浑国,也就是青海一带,曾经在吐谷浑建立了政权,后来随着吐谷浑国被吐蕃所灭,他们如今生活在西夏境内,在西夏朝中颇有影响力。
第二支生活在辽国境内,这是后燕的分支,以做生意为主,财力雄厚。
第三支在慕容氏的起源地辽西龙城,坚守着慕容氏的祖业,自从女真人建立金国之后,那里应该处在战乱之中。
生活在苏州的姑苏慕容世家是在五代十国末期移居到苏州城的,创立燕子坞的人叫做慕容龙城,此人是个武学奇才,自创了斗转星移功法,立志要光复大燕国,也曾联络各路豪杰准备起兵,创立一番事业。
可惜他遇到了宋太祖赵匡胤,只能郁郁而终。
当然还有其他散落各地的慕容氏分支,不过势力较小,没什么影响力,根本没有资格参加三十年一次的家族大会。
家族大会可不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喝喝茶,聊聊天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目的就是为了争个名分。
慕容世家以外的人或许根本不在乎所谓的慕容氏正统的事情,但作为慕容世家内部的人却格外珍惜,因为他们是没落的皇族,除了皇室后裔的血脉之外,他们没有其他可炫耀的资本了。
就像是后周柴氏皇族后裔柴进一样,他在江湖上为什么那么有面子,官兵为什么不敢搜他的庄子,还不是有一个皇室后裔的身份,这就能证明他祖上曾经阔过。
在这个讲究出身的年代,祖上是皇族到哪里都能混饭吃。
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时的刘备了,这家伙就是个卖草鞋的,只因为他是皇族后裔,到处招摇撞骗,最后真给他混成了皇帝。
所以慕容世家内部对家族大会非常的重视。
三十年前,当时慕容世家的家主慕容复人物风/流,武功高强,名满江湖,在家族大会上意气风发,其他分支的人也只能恭维奉承,绝不敢有非分之想。
可风水轮流转,如今慕容世家主支落魄了不说,还只有一个女儿,这就挡不住其他分支的觊觎了,或许到了该换换家主的时候了。
说实话,慕容世家的家主权利并不大,如果是一位强势的家主,或许对其他分支有影响力,若是一位弱势的家主,那其他分支根本就不予理睬。
就算如此,这个虚名还是会有人来抢。
关键还有前燕国最为纯正的皇室血脉,这对慕容世家的各个分支有极大的诱/惑力,越是皇族对血脉这种事情越是看重,普通百姓倒是无所谓了。
慕容夫人知道这些人来者不善,就算是慕容世家拥有了太湖水寨和一定的势力,也很难抵挡这些人的贪婪之心。
所以她才想借助高强的力量来应付慕容世家其他分支的刁难。
慕容雪回来后把这次青溪之行的情报告诉了母亲,她负责保护高强的安全,自然全程参与了高强和浙西明教的谈判,知道高强至少名义上掌控了浙西明教,还能调集浙西明教的高手为他所用。
加上福建明教的势力和官府的力量,如今的高强相当于掌控了整个江南的黑白两道。
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但慕容夫人绝不敢小觑高强的实力,所以她才请求高强的帮助,甚至愿意让家族子弟进入青龙会替高强效力。
这原本是一个示好的举动,却被高强婉拒了。
难道这位衙内想让慕容世家投靠他么?慕容夫人如此想到。
这就产生误会了。
高强只是不想用世家子弟而已,慕容夫人却认为高强想收服整个慕容世家,就算是没落的皇族也是有底气的,她还没打算投靠别人来自保,只能自己先应付着,看看这次家族大会来的都是什么人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此而已。1152
第八十三章 闲暇的时光()
八月,秋高气爽的时节。~≦顶~≦点~≦小~≦说,■≦。c↓
正适合闲坐品茶,谈天说地,或者泛舟湖上,悠然自得。
前一阵太过惊险和忙碌,如今终于能享受闲暇的时光了,这才是官员应该过得生活。
我是来作官的,不是来做苦力的。
高强正在苏州城的易安楼内,这是一座安静的园林,前面是博物馆,后面是宅院,此地要比苏州府衙隐秘,适合做一些纵/情享乐的勾当。
李清照已经返回了东京城,如今主持易安楼的是崔念奴。
作为曾经东京城的名妓,如今知府大人的小妾,崔念奴的名声不降反升,这和另一位名妓李师师的失踪也有关系。
所谓物以希为贵,就像原本有两件价值相当的瓷器,打碎一件,那另一件肯定会升值。
易安楼已经步入正轨,反正都是文人的聚会,也没什么新鲜花样,整天写词作诗的也不觉得厌烦,高强对此早已没有了兴趣。
他在想着如何让李师师假死的事情。
对浙西明教的围剿算是告一段落,可当初被浙西明教抓走的名妓李师师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不好向皇帝赵佶交代。
当然皇帝陛下喜新厌旧,或者就这么拖上一年半载,赵佶就把李师师给忘了,可万一赵佶想起来呢,迟早总要有个说法。
他和李师师商量了不少办法。
比如李师师被救出来之后不堪遭受的屈辱,愤而投江自尽,她的遭遇感动了神灵。神灵让她死后化身成一朵白莲花。造就了一段凄美的故事。
这样不仅找不到尸体。还极具传奇色彩,以后可能还会改编成影视作品。
另外一种方案普通一点,李师师被救出来之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拜入南海神尼门下,到天涯海角修行去了。
还有较为励志的,李师师和明教妖人进行了坚韧不屈的斗争,最终被明教妖人残忍的杀害。死后化身为女神,感化了明教妖人。
以上只是较为靠谱的三个方案。
李师师如今是青龙会七月堂堂主,负责策划,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策划自己的死亡,就当是练手了。
她本人倾向于第二种,因为在她小时候曾经有位老僧人就认为她和佛门有缘,所以才叫做师师。
一旦她确定下来,接着就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了,这个问题不大,至于皇帝赵佶信不信。那就不在高强的考虑范围了。
如今衙门的事情有黄潜善打理,假朱勔老老实实。明教也被压制下来,江南百姓虽然还是要被横征暴敛,却比以前好了很多,也不再民怨沸腾了。
看来我还是为百姓做了点好事的,高强满足的想到。
这时一张小脸从他的两腿间抬起,小脸上有着不少乳白色的液体,小脸的主人正狠狠的瞪着他,然后起身梳洗去了。
崔念奴收拾妥当后才回到高强身边,她对主持易安楼没什么反感,在这个时代适合女人做的事情不多,总要比在府衙内有趣的多。
她也知道青龙会,不过对这种秘密组织兴趣不大,她更想做一些能够表达自我,抒发激情的事情,跳舞只是其中之一。
就这么过了几日,林海潮和林莹儿从建康来到了苏州,随行的还有神医安道全,这是高强特意交代的。
林海潮体内的毒已经大体上解除了,不过他的问题是内伤过重,需要长时间调养,而且作为福建明教的掌舵人,他不能长时间的离开泉州,特别是在福建明教遭受重创的时候。
他对高强提出让福建明教的教徒加入青龙会没有异议,还让自己的女儿第一个加入,这是在表明他的态度。
如今福建明教是最虚弱的时候,高强能压制住方腊给福建明教争取缓冲的时间,这绝不是没有代价的,福建明教自然也要付出一些东西。
经过青溪县的内乱之后,福建明教和浙西明教已经势同水火,早晚会有一战,没有和解的可能,所以林海潮需要来自官府的支持,他要和高强加强关系。
就这样,林莹儿成了青龙会九月堂的堂主。
高强还发现林莹儿开始对毒物感兴趣,似乎这次林海潮中毒后让她意识到用毒的重要性,她向安道全学习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
看来离冰魄银针的最终出现已经为时不远了。
高强之所以把安道全请过来,是想让这位神医来给他做个体检,顺便研究一下延续后代的问题。
自从修炼长生之术后,王仔昔告诉他有后代的几率很低,不过那只是道士的一家之言,高强还是想请专业的大夫诊断一下,既然安道全有“华佗再世”的称号,想必是有些本事的,说不定就能找到破解的办法。
安道全只是建康城小有名气的大夫,怎么敢拒绝知府大人的邀请,只好随着林海潮父女来到苏州城。
高强对他很客气,在这个世上不要得罪两种人,上司和大夫。
曹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因为疑心杀了华佗,等他生病的时候无人能够医治,只能头痛发作死掉了。
安道全给高强诊脉,发觉高强体内气血旺盛,远超常人,这本来是好现象,说明这人非常健康,可要是气血太旺盛,就有问题了。
在这个时代大夫和道士是不分家的,比如药王孙思邈就是道士,而道家有很多养生和治病的知识,所以一个成功的大夫基本上都要涉猎道家的典籍。
安道全察觉到高强在修炼一种功法,这才导致身体的异样,想要解决并不难,只要通过吃药和针灸把体内的气血稳定下来就行了,可如此一来,那功法就没办法修炼了。
至于子嗣的问题,这需要长期诊治,生育问题一直是古代大夫研究的课题,这是一项要男女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对此最为热衷的莫过于潘金莲了,她找安道全要了一个方子,据说是民间产子的秘方,在服用了药物后,她就缠着高强来一场疯狂的运动。
她相信,只要肯努力,总会有收获的。(。。)
第八十四章 有客自远方来()
西夏国,兴庆府。℃顶℃点℃小℃说,≠︽。
这里是西夏国的都城,如今西夏国的皇帝叫做李乾顺,此人称得上是雄才大略,可惜西夏国国力偏弱,夹在辽国和宋国之间,施展不开。
宋国不敢和辽国打仗,但对上西夏则没什么压力,前些年童贯总是和西夏开战,后来在辽国的调停下双方罢战,宋国和西夏议和。
不过宋国对西夏用兵的策略一直没有变过,童贯又是个好战的主,这两年辽国和金国打的正热闹,宋国暂时插不上手,心痒难耐的童贯又派兵攻入西夏国境内,双方战事又起。
西夏国应对宋国的将领是皇帝李乾顺的弟弟,叫做李察哥。
李察哥有勇有谋,骁勇善战,长期掌握西夏国的兵权,最擅长的就是阻击战,可现在他并没有带兵出征,而是在自己的府邸内看着眼前之人。
此人叫做慕容雄,在西夏朝廷内任职,当然不是什么紧要职位,只是个礼部侍郎罢了,还不被他放在眼里。
西夏皇帝李乾顺仰慕高度发展的儒家文化和汉族文明,所以大力提倡汉文化,在朝廷官职的设定上也是仿照唐朝和宋朝来的。
慕容雄怎么说都是出身慕容世家,家学渊源,凭着祖上的名望混进了西夏朝廷,在外人看来也是风光无限。
他这次来见李察哥是因为有事相求,他想从西夏一品堂内借几个高手撑场面。
西夏一品堂是西夏皇族招募民间武林高手的官方组织,相当于大宋朝的皇城司,隶属于皇家直接管辖。平日里保护皇族成员的安危。战争期间也有参战杀敌的义务。
如果武功也分品级的话。那么一品堂就代表着武学的最高一级,这就是一品堂的来历,我们这里只招募真正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