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的局势颇为微妙。
自从高强和娄敏中谈过之后,各地官府对明教的清剿就放松不少。明教也能稍微缓口气,而明教除了给高强好处外。还要阻挡慕容世家崛起的步伐。
说白了,就是两家在暗中互掐。
高强不支持,不反对,不表态,这就是对慕容世家的一个无声警告。
慕容夫人来找过高强,谈论明教和以后利益分配的问题。
作为苏州的本土势力,慕容世家自然知道明教中人来找过高强,双方达成了协议,所以明教才敢和慕容世家争锋。
以总体实力来讲。慕容世家和明教相差太远,若是没有官府的支持,根本不能和明教抗衡,慕容夫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不得不妥协退让。
慕容世家只是看高强在江南没有根基,才疯狂的扩张,只要把地盘给占了,想要退出去就难了,这就是达成既定事实。不可逆转。
但明教愿意成为高强的马前卒,制衡慕容世家,那慕容夫人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是和高强达成协议,还是把高强勾结明教的事情捅出来。慕容世家在东京城也有关系,这就要看值不值的了。
当初朱勔在的时候,慕容世家充当打手的角色。如今敢于向着四周扩张势力,这都是贪婪惹的祸。看着一块大蛋糕而不能去吃上一口,这是极为痛苦的事情。
这个世上很少有人懂得进退之道。高强也不例外。
他得到了慕容世家和明教的好处,还想着能不能把慕容世家收归麾下,甚至想着得到明教的镇教之宝,这都是贪婪在作祟。
他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在考虑这件事的成功率问题。
明教的镇教之宝岂是那么容易被骗走的,他逼迫娄敏中把乾坤大挪移借来看看都被拒绝了,万一方腊把这几位西域来的摩尼教信徒给暗中杀害了,或者识破了这场骗局,牵扯到他的身上,那脸面上就不大好看了。
高强从来不是一个看重脸面的人,但也要考虑由此产生的后果。
他还在犹豫,却有人先坐不住了。
这段时间以来,随着高强的影响力不断的攀升,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盯着知府衙门,想要从进出的人员和货物来判断出知府大人的喜好。
如今知府衙门代替朱勔的府邸成了苏州城的热门景点。
五位西域胡人进入知府衙门后没有出来,这种稀奇的事情自然引起有心人的关注,如果是在东京城或者是福建的泉州,包括沿海一带,西域商人并不少见,但在苏州城,西域商人就比较惹眼了,
西域商人来到中原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陆路,一条是海路,也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泉州就是他们的登陆地点。
明教中人对此格外敏感。
自从方七佛把波斯明教使者的讯息传回明教总坛后,明教就对这件事非常重视,还特意派人到福建打探情报,谁知道林海潮那边也没有消息。
就在大家以为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的时候,西域胡人进入苏州府衙的消息传了过来。
此时明教和高强达成了和解,虽说明教还是不能露面,属于地下组织,但到府衙打探一下这些西域胡人的来历还是没问题的。
这次派过来的是明教圣女方百花。
娄敏中敏锐的察觉到高强对方百花有种排斥心理,这可能和方百花的性格有关,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以后就让方百花和高强接触。
这种心理很好理解。
你不愿意和某人接触,而这个人天天来烦你,你就想尽快的把此人打发走,于是对此人有求必应,只想着不见面最好。
方百花的到来倒是让高强下定了决心,反正不过是场骗局,失败了也无所谓,顶多是和明教有些小误会罢了。
在此之前,他要和那些摩尼教徒讲清楚其中的因由。
你们就是假装成来自波斯的摩尼教使者,然后去骗取中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和圣火令,出了事情不要扯到我身上,愿意干的就留下来,不愿意干的我给你们路费,你们还回西域去。
五位摩尼教信徒听后反应不一。
有人认为这是对明尊的一种亵渎,宁愿死也不愿意做,有人则犹豫不绝,其中一位年老的摩尼教信徒则沉默不语,看似无动于衷,但他心中却泛起了波澜。
其他四位摩尼教信徒或许不明白乾坤大挪移和圣火令的重要之处,但他是摩尼教的**师,如何不知道这两样圣物在摩尼教的地位。
他这次来不过是想在临死前为摩尼教贡献最后一点心力,却没想到能碰到如此大的机缘。(。。)
第四十一章 各怀鬼胎,易容改装(求订阅,求保底月票,谢谢啦!)()
马政根本不知道这五人里居然有摩尼教的**师,他对摩尼教了解不深,也无从分辨,只是看此人懂得不少中原礼仪,交流上没有问题就收下了。
如果他知道高强的打算,那么在招人的时候或许就会谨慎一些。
在摩尼教,法师的地位崇高,他们精通经文教典,主持礼仪祭祀,传授弟子等等,相当于帮派长老的地位。
这位**师听闻马政招收摩尼教徒到中原传教,心中诧异。
不说波斯摩尼教,就算是西域摩尼教和中原的摩尼教也早就断了联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摩尼教在中原的发展一直受阻,也就是到了方腊这一代才略有起色。
**师对中原摩尼教很有兴趣,便想借着这个机会深入中原,若是能为传播教义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场骗局。
这位中原朝廷的官员只是想从明教手中骗取圣物,这种亵渎明尊的行为不可饶恕,不过他也知道此时不是惩罚这名官员的时候,而是要保护圣物不被外人窃取。
在他看来明教在中原的处境堪忧,不能很好的保护圣物,否则也不会被朝廷官员觊觎了,那么只有把圣物带回西域才能更好的保护。
西域摩尼教的总坛在昆仑山的光明顶上,**师便是出身光明顶。
他知道若是和中原明教商议此事,中原明教定然不会允许,毕竟圣物代表着摩尼教的传承。任何教徒都期望拥有。
不如就按照这名官员的计谋,把圣物从中原明教手中骗出来。然后自己再把圣物带回光明顶,如此一来。就能够确保圣物的安全。
**师表面上不动声色,在心中拿定主意,先和这位宋国官员敷衍一番。
他轻咳一声,其余四名摩尼教信徒顿时止住了交谈,看向这位**师,等待着法师的最终决定。
“我愿意为大人效劳。”**师用不太纯正的中原官话恳切的说道。
高强不知道其中的因果,但他看出这名老者似乎是这五人的头目,有一定的地位。
既然此人答应下来,那就可以安排来自波斯明教的使者和中原明教的圣女进行历史性的会晤了。这可是数百年来明教没有的盛事,足以记载进明教的历史之中。
**师不需要伪装,他对波斯摩尼教的历史知之甚详。
摩尼教从波斯传入西域,再从西域传入中原,西域摩尼教比中原更为正统,以**师的身份和学识糊弄方百花绰绰有余。
明教圣女虽然也读过教义,但却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半懂不懂的状态。被**师一通忽悠,发觉自己对教义的认识实在是太过浅薄,真是愧对明教信徒的称谓。
方百花这次来是想试探这些西域胡人的来历。
如果不是波斯明教的使者就算了,如果是真的。那就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落到福建明教之手。
方腊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契机,若是能利用这些来自波斯的使者给自己正名。承认自己才是中原明教的正统,那么就能趁机统合福建明教。如此一来,明教的势力大增。浙江和福建加起来就是宋国的大半东南,到时何愁大业不成。
方百花邀请波斯明教使者到浙西明教的总坛一行。
浙西明教的总坛在睦州青溪县梓桐洞,在后世就是杭州淳安县。
青溪县地势险要,境内林木茂密,山谷幽险,梓桐洞是一处天然的大山洞,洞深数十里,能容纳数千兵马,易守难攻,是绝佳的藏身地。
而且青溪县紧邻新安江,水路通畅,逃跑方便,即便是官府派出水军,也很难一网打尽。
青溪是浙西明教的根基所在,县内的官员书吏大多是明教中人,除非朝廷派大军围剿,否则根本就无法攻陷。
**师欣然前往,他也想见识中原明教的规模和现状。
高强则有些犹豫,这无疑是一个深入明教内部查探的大好机会,而且他对这些西域的摩尼教信徒也不放心,万一这些家伙骗到乾坤那挪移和圣火令之后偷跑了怎么办?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可不想最后被人耍了,所以要派人监视这些摩尼教信徒。
打探消息,监视敌人,这是时迁的长项,这点没什么可犹豫的,他犹豫的是自己要不要跟着到明教的总坛走一趟。
高强的打算是易容成西域摩尼教信徒,混入队伍之中,悄悄潜入明教总坛,亲眼看看这个神秘宗教的真实面目。
一方面他很好奇,另一方面是可以掌握主动。
至于危险,他问过方百花,明教对这些波斯使者没有恶意,反而是想和他们建立联系。
当然想要易容的话需要慕容夫人的配合,把慕容世家加入进来也好,最好让两家的矛盾更为激化,他才好从中掌控平衡,也好让慕容世家保护他的安全。
这有点玩火的意味,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火烧身。
慕容世家和明教明争暗斗,在江苏和浙江的交界处争斗不休。
慕容夫人听了高强的要求后,对这次的行程颇有兴趣,能够打探敌人的内部情报,知己知彼,才能更有胜算,当然这次不是她亲自出马,而是派出了她的女儿慕容雪。
在外人看来,慕容雪的衣着做派都是个男子,就连高强也是这么认为的。
慕容雪的易容术不如慕容夫人纯熟,不过也够用了,只要随时注意维护就行了,他们要装扮的是两名西域摩尼教信徒。
好在有真正的西域人在一旁做参照,易容倒是不怎么费事,高强任凭慕容雪的手在他的脸上涂抹,内心里却在担惊受怕。
他可没有忘记这双手拿着剑杀人的模样,真是冷酷无情的很。
于是高强不去看慕容雪的手,而是转移了视线,他的对面正是慕容雪的颈子,当然盯着男人的脖子看有点变态,但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慕容兄,你的喉结……”他下意识的说道。(。。)
第四十二章 波斯明教使者团()
听到高强的话,慕容雪冷冷的看了知府大人一眼。
就是这一眼,让高强不再言语了,无需多言,他也知道慕容雪是个女人了。
她的脖子欣长而白皙,作为女人的话自然是极美的,可若是装扮成男人就难以伪装了,不过一般也没什么人有机会像高强一样这么近距离的盯着她的脖子观瞧,她拿着剑的时候甚至没有人敢在她身边出现。
这就是武者的杀气。
这也说明她还没有达到收放自如的状态,真正的绝顶高手都是深沉内敛,返朴归真,就像是黄裳一样,看起来不过是个文弱书生,极具有迷惑性。
慕容雪在不战斗的时候也能收敛气息,只是看起来有些冷,若是穿着男装就是冷傲,穿上女装则是冷艳。
这次装扮成西域人不需要这种高冷范,只要平常普通,不引人注意就好。
“喂,说是平常相貌,不用这么丑吧?”高强在铜镜中看到自己的模样,不由得抗议道。
这哪里是平常的容貌,分明是进行了丑化,一脸的络腮胡子不说,额头上还有一颗黑痣,像极了勾栏里的丑角。
显然是这位慕容家大小姐的报复行为。
不过在慕容雪给她自己易容之后高强就心理平衡了,这女人倒真舍得对自己下手,把皮肤弄黑了不说,加上一瞥小胡子,显得猥琐了不少。
瞬间从一个冷艳的女人变成了猥琐的大叔,让高强都不忍吐槽,或许只有这种有特色的装扮才能让人不去注意他们的异常。
高强把五名摩尼教徒扣下来两名。他和慕容雪顶替上去,凑成五人使者团。
这五人也是有名堂的。
波斯明教教主下面有十二位宝树王。相当于中原明教的护教法王,其中**师就装扮成智慧宝树王。其他两位摩尼教信徒是正直宝树王和功德宝树王。
他和慕容雪则是宝树王手下的使者,分别是风使和云使。
这种设定的好处在于他们两人是手下,身份低微,不需要应付中原明教的诘问,只要做好小弟的工作就好了。
**师对高强如此清楚波斯明教内部的构成颇为惊讶,不过想到这位中原官员敢于骗取明教的圣物,设下如此骗局,定然对明教有所了解,也就释然了。
高强伪装成摩尼教信徒一事没有瞒着那位**师。也瞒不住,这一路上还需要**师的配合,他和慕容雪可不懂摩尼教的规矩。
他把府衙的事情交给黄潜善处理,还让时迁带上几个人暗中跟随。
他和时迁一明一暗,互相照应,加上慕容雪的从旁保护,确保这次的明教总坛之行不会出什么纰漏。
准备完毕,波斯明教使团的成员随着方百花从苏州坐船向着杭州而去。
从苏州到杭州,乘船要两三日的时间。沿着大运河可以欣赏两岸的景致。
在船上,高强呆在船舱里,很少出来,也不说话。他和方百花在府衙内相处过一段时间,怕被她看出破绽来。
慕容雪也是如此,只在船舱内打坐。翻看摩尼教教典,虽然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不过总比到时候出了差错要强。
她对高强用明教制衡慕容世家的举动极为不满,甚至提出趁这次机会除掉高强。再用假高强代替的主意,不过被慕容夫人给否决了。
假朱勔一事属于特例,不容易被复制,当初高强和慕容夫人也没这么想过,可谁能想到朱勔的儿子会自己钻进圈套里呢。
而高强不同,不说在东京城的太尉府,就算是苏州府衙内的人都瞒不过,除非是把苏州府衙内的人都控制起来,然后换上自己人,那就真的是瞒天过海了。
不是没有可能性,而是暴露的几率很大。
一旦暴露,慕容世家就会像明教一样受到官府的围剿,惶惶不可终日,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收益和代价,否则就是没有头脑的蛮干了。
如果易容术都去这么用,那不如假扮成皇帝赵佶,就能得到整个天下。
可想要成功伪装成皇帝还不被发现需要准备的工作太多了,要收买皇帝身边的太监,要掌握皇帝的喜好,要应付内宫妃子和朝中的大臣,还有负责皇帝陛下安全的大内侍卫和朝廷密探等等。
至少需要准备数年的时间才可能成功,在这些年里皇帝还可能会死掉,换上新皇帝。
所以说做这种事情代价太大,中间一个小小的疏漏就会功亏一篑,得不偿失。
同样的道理,暗害高强得到的收益和暴露后要付出的代价不成正比,慕容世家没必要冒险,当然如果高强不给慕容世家活路的话,那就要拼死一搏了。
眼下远远没有到那个地步,慕容世家只要和高强打好关系就好。
明教始终是被朝廷查禁的教派,高强作为朝廷官员,可以利用明教制衡慕容世家,但绝不会偏向明教,否则他也不好向朝廷交代。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极为考验一个人的掌控能力,慕容夫人相信高强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这也是她派出慕容雪的原因。
一方面查探明教的内情,一方面观察高强和明教的关系。
整个江南的局势就在他们三方的转念之间。
慕容雪虽然也懂得谋略,但她更相信自己手里的剑,对高强这种奸猾的官员没有好感,所以除了保护他的安全,两人很少交流。
事实上也不是没有交流,她想从高强那里得到凌波微步的步法,高强提议让她拿慕容世家的绝学来换,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慕容世家的斗转星移绝不会外传。
慕容雪很奇怪,高强是一位来自东京城的纨绔子弟,怎么会对慕容世家的武学那么熟悉,结合凌波微步的出现,她怀疑高强身后一定有一位熟悉武林世家的高手存在。
是大理段家还是传说中的逍遥派?
这两者都不大可能,大理段家会凌波微步的那位皇帝早已禅位隐居了,而逍遥派更是远在西域天山,销声匿迹已久,难道是当年的漏网之鱼?
慕容大小姐决定以后要好好查一查这位东京城衙内的底细。(。。)
第四十三章 骗局拉开序幕()
三日后,他们进入了青溪县境内,但没有直接去明教总坛,而是在青溪县城住了下来。
来到青溪县,才能感受到明教的深厚根基,这里的百姓一点都不避讳穿着白衣,供奉明尊,青溪县的道观内摆放的就是明尊的法相。
这不是说他们不知道朝廷查禁摩尼教,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旦有州府的官兵来围剿,会有人通风报信,大家只要把东西收起来应付检查就行了,难道州府的官员就不知道么?
他们也知道,可青溪县的明教信徒不是说剿灭就能剿灭的,这里是明教的根据地。
什么是根据地?
苏州就是朱勔的根据地,明教把青溪县经营的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官府的探子进来就是找死,想要派一两千官兵来青溪县剿灭明教那是痴人说梦。
朱勔要求各地清剿明教,睦州知府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就像是赵明诚对梁山贼寇一般,谁的辖区内有这种难搞的地方势力,都会头疼不已。
青溪与其说是朝廷的青溪,不如说是明教的青溪。
明教对青溪的渗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想要在青溪作官要么是明教信徒,要么是倾向于明教,否则根本就干不长,这里俨然成了一片自治区域。
实际上对明教的围剿一直没有停止过,在青溪也曾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清剿行动,但抓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