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招收门客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再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了。

    有了以上的猜测,他就暂且放下心来,准备去看看西门庆,顺便也了解下情况。

    高强一出现,西门庆的小厮就扑了过来,痛哭失声。

    自从昨日西门庆遇害,这小厮就让人挨家挨户的通知西门庆在东京城的好友,也是西门庆往日里结交的朋友,包括丞相府和太尉府。

    这是高强能够快速得到消息的原因。

    可没成想那些往日里和西门庆称兄道弟,喝酒嬉闹的好友一听说西门庆死了,还是因为江湖仇杀,一个个的推脱起来,都怕沾染上是非。

    他们平日里把西门庆当成地方上的大财主,愿意和他结交不过是想着他的钱财,都是些酒肉朋友,而蔡攸和高强一样,都有所顾忌,不愿露面,只派人盯着事态的发展。

    此时高强愿意前来是因为利益攸关,他想确认武松是不是离开了。

    那小厮一日间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里又是东京城,他人生地不熟,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见到高强还能仗义前来,这才落下泪来。

    高强看了看案发现场,墙上的血字还没有抹去,西门庆的尸身还在房间内,没来得及入殓,客栈的老板正冷着脸招呼人打扫,在自己的客栈里发生凶杀案,晦气不说,还影响生意。

    时迁和石秀询问客栈内的客人,经过交叉比对,确认杀人的武松正是他们结交的宋二郎。

    事情弄清楚了,人死为大,不能显得太过无情,高强找人收殓了西门庆的尸体,暂且寄放到寺庙内,毕竟官司还没有完结,最终还是要运送回阳谷县西门家的祖坟安葬,这是这个时代的传统。

    那小厮谢过高强,准备回到阳谷县报信,请家中的主事人过来接西门庆回去。

    这倒让高强想起了当初在阳谷县遇到的吴月娘来,他向小厮一打听,知道吴月娘已经是西门庆的正妻了,而西门庆只有一个先妻陈氏留下来的女儿,也就是说西门庆没有儿子,这份家产都会落到吴月娘的手里。

    小厮摇头苦笑,这可不一定。

    西门家族在阳谷县盘根错节,西门庆还有远房的叔伯兄弟,一旦得到西门庆过世的消息,再加上西门庆没有儿子,那些人绝对会来抢夺家产,这种事情并不鲜见。

    “衙内,主人平日里和你最为交心,还请衙内替主人做主。”小厮跪在地上恳求道。

    高强装模作样的想了想,最终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派了太尉府的一个护卫跟着这小厮一起回到阳谷县,有了太尉府这块招牌,想必没有人敢争什么家产了。

    他之所以这么尽心,首先是吴月娘的原因,毕竟当初有一份露水姻缘在,他还记得吴月娘的动人风情,不介意帮把手,其次就是西门庆的家产,他不缺银子,可谁会嫌银子多呢,反正西门庆已经死了,这笔家产与其便宜别人,不如落入他的口袋。

    西门老兄,你就放心的去吧,你的妻女和家产我会帮你看管好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梦郎和梦姑的故事() 
西门庆的死在东京城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他不过是一个地方上的小人物罢了,东京城百姓的日子还是照样进行着。

    高强在防范了几日后也放下了戒备,他发动人手在东京城查找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武松应该是离开了东京城。

    危机解除,生活回到了正轨。

    年关将近的时候,道士王仔昔向皇帝赵佶提出象征皇权和国家昌盛的九鼎不应该放在外边,而应该放到皇宫内,如此才能真正的让国家长治久安。

    这里说的九鼎可不是上古时期大禹铸造的那九鼎,那是古物,早已不知所踪,这里指的是皇帝赵佶命人铸造的九鼎,属于这个时代的高仿品。

    因为九鼎象征着九州,代表着皇权,所以有很多皇帝都曾铸造过九鼎,以此彰显自己是天命向所,久而久之,不知道有多少九鼎出现过。

    赵佶是个赶潮流的人,他花费了二十二万斤黄铜铸造九鼎,还装饰上黄金,并建造了专门存放的宫殿,这座宫殿叫做九成宫,内有九室,安放九鼎。

    他这还算是小手笔,当年武则天铸造九鼎用了五十六万斤黄铜,安置在通天宫内。

    王仔昔建议赵佶把九鼎从九成宫移到皇宫内,不要分开放置,而应该放在一处,如此才能对国家更有好处。

    这当中牵扯到风水之说,反正王仙长忽悠了一通,赵佶也就相信了,就让蔡京当定鼎仪礼使负责迁移九鼎的事宜。

    这和算命的说你家里要摆一缸金鱼才能消灾避祸是一个道理。

    王仔昔和蔡京不过是利用皇帝赵佶信奉道教来迷惑赵佶罢了。

    作为道教的狂热信徒,皇帝赵佶的确有点走火入魔的趋势,他已经不把自己当皇帝了,而是教主道君,和大臣们商议政务的时候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会请道士算卦来决定这个政策是否执行。

    也就是说朝廷政务竟然由一个道士来做出最终裁决,不得不说是极为胡闹的行为。

    王仔昔则借机参与了朝政,可以左右皇帝陛下的想法,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更加受到官员们的追捧。

    王仙长知道自己的权势来自于赵佶,他不能失宠,为了吸引皇帝陛下,他还根据赵佶的喜好设计出了一些新游戏。

    他提出为了配合皇帝陛下的修道大业,宫中的妃子也应该修道,否则只有皇帝陛下一人修道有什么意思,既然有道君,自然也应该有道妃,到时候陛下和妃子们一起成仙岂不是更好。

    这个提议让赵佶颇为意动,就下令让宫中的妃子到上清宝箓宫内潜心修道,当然并不是所有妃子都去,而是每人三到五日,轮流替换,具体谁去由皇后来决定。

    而他则在上清宝箓宫内装扮成道士,和妃子们共同修道。

    当然这个修道不是静坐,也不是读道经,那太枯燥乏味了,而是在王仙长的主持下进入仙界,在仙界内颠鸾倒凤,尽情欢愉。

    这正合皇帝赵佶的胃口,赵佶喜欢女人,既能修道还能享乐,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么?

    其实那所谓的仙界不过是王仔昔利用摄魂术催眠了赵佶,让他幻想出来的罢了,他只是在自己的幻境中做了一个美梦。

    正因为他相信,才能让王仔昔轻易成功,皇帝赵佶因此更为宠信王仔昔了。

    这一日,王仔昔派人把高强召唤到了上清宝箓宫,此时的王仔昔已经今非昔比,就算是蔡京也要礼让他三分,高强自然不敢造次。

    王仙长把他悄悄带到一处静室内,打开房门,里面略显昏暗,只隐约见到一位穿着道服的女子,或者叫做女冠。

    “仙长,这是……”高强不解道。

    “这是贫道为衙内寻到的修练鼎炉。”王仔昔神秘的笑道,“这女子身上带着贵气,体内气息平和,正适合做衙内修练的伴侣,想要练成《长春功》便需要极品的鼎炉,才能调和阴阳,成就大道。”

    高强和王仔昔讨论过练功的方式,也修习过房中术,颇有心得,这并非江湖上阴损的采补之法,而是正宗的道家功法,对于男女皆有好处,不过对女人的效果不大就是了。

    他可以在自家妻妾身上修练,但眼前这是个陌生女人啊。

    “这怕是不妥吧。”高强犹豫道,“这女子来自何处?”

    “衙内且放宽心。”王仙长解释道,“此女子已然进入了幻梦状态,只会以为自己做了一场梦,不会留有什么后患,贫道可以担保。”

    “她是真的女冠么?”高强怀疑道。

    能在上清宝箓宫内穿着道服想来就是女冠了。

    宋朝不比唐朝,在唐朝时女冠大多是自愿修行的皇室和贵族女子,她们有身份,有学识,受人追捧,自由自在,加上当时的社会风气开放,女冠实际上和妓/女类似,不过就是高级一些罢了。

    由此道观也成了才子佳人私会偷/情之所,有些女道士甚至被召到宫中受到宠幸。

    到了宋朝虽然也有此类传闻,但真正明目张胆的并不多,档次上也不高,高强并不是真的怀疑,不过是惊讶罢了。

    “自然是女冠,否则贫道也不敢妄为。”王仔昔保证道,“之所以让她陷入幻梦,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修练功法,如此也好保护衙内的身份。”

    高强想了想,既然是女冠那就没问题了,这和去青/楼一样,有了王仔昔这个正受宠的仙师做保,还能出什么事,何况这是王仙师的一片好心,自己不能辜负了,他还要拜托王仔昔解决李师师的事情呢。

    于是他走进了房间,来到床前。

    床上端坐的女子身穿道服,脸上带着愉悦的笑容,似乎正经历什么欢愉的事情,以高强阅女无数的眼光来看,这女子也是极为美艳的,真想不到这样的女子竟然做了女冠,实在是可惜。

    他不及多想,那女子便朝他搂抱了过来,两人滚到了一处。

    在一番缠绵恩爱之后,女子仍在半梦半醒之间,摸着高强的脸颊,露出迷醉的神情。

    “好人,你到底是谁?”女子娇痴道。

    “咱们既然在梦中相遇,我就是你的梦郎,你就是我的梦姑。”高强如此回答。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宫最大的一场危机() 
王仔昔望着房间内发生的一切,露出阴沉的笑容。

    这女人自然不是普通女子,也不是什么女冠,而是宫内的妃子,只要高强和宫内的妃子发生了关系,就有了把柄握在他的手中,也能让他安下心来。

    没办法,高强知道他的底细,他又不能干掉高强,只能用这种手段把高强和他捆绑在一起,何况这也能帮助高强修炼《长春功》。

    在这一点上,王仔昔倒是没有说谎。

    摄魂术在道教中不算是邪术,是修练神魂的一种法门,但若是用在寻常人身上,特别是用来迷惑君王,祸乱天下,那就是邪法了,一旦被其他道教高人知晓,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

    王仔昔可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了,否则不可能连高强都搞不定。

    他只想享受荣华富贵,那种高高在上,受人追捧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就像是毒瘾一样让他难以自拔。

    他不担心事情会暴露,他对自己的摄魂术颇为自信,就算高强知道了也不敢说出去,或许还会感激他呢。

    那些妃子只以为自己在做梦,不会想到美梦竟然成真了,而且就算是有所怀疑,也不会泄露出去,哪个妃子会傻傻的跑到皇帝面前说自己被其他男人睡了。

    王仙长对自己的谋划很是得意,在他心目中什么朝廷官员,什么皇帝,什么皇后妃子,还不是任由他摆布的傀儡。

    我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

    后世评价嵩山道士王仔昔用了两个字,那就是“狂人”,他的所作所为的确当得上这两个字,实在是够疯狂。

    高强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经常出入上清宝箓宫内进行练功,陪他练功的女子也会更换,他不知道王仔昔从哪里找来这么多的女冠,也曾怀疑过,不过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习惯成自然,倒不是很在意。

    这些女人虽说不是处/子之身,却都堪称绝色,年龄在十七八岁到三十多岁之间,从细腻白皙的肌肤来看应该经常保养,至少是出身不错,没有劳作过的痕迹,而且对于房事有饥/渴感,较为主动。

    想想也是,宫中的妃子那么多,皇帝只有一个,很多妃子几个月甚至是成年都得不到皇帝陛下的宠幸,自然是寂寞难耐。

    高强出现在她们的梦中,正好缓解了她们的寂寞之心,就算是事后察觉到身体的异样,也不想去怀疑什么,享受当下就好。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有女人问起高强的身份,他都用梦郎和梦姑来敷衍。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会太过完美,总有泄密的一天。

    这一晚,皇帝赵佶和安妃刘氏在宫**赴**,正当高/潮动情之时,刘妃忘乎所以,喊出了“梦郎”两个字,这两个字听到赵佶耳中,实在是无比的刺耳,没有男人希望在这个时候女人嘴里喊出其他男人的名字。

    好在刘妃机警善对,面色从容不变。

    “妾身时常在梦中和陛下相逢,就把陛下当作妾身梦中的郎君,陛下说好不好?”刘妃撒娇道。

    赵佶听后哈哈大笑,女人若是做梦都想着自己,说明她心里有自己,这怎么能怪罪呢,他不仅不怪罪,还重赏了刘妃,并把这件事当成趣闻讲给了其他妃子听,想让其他妃子也能在梦中想着他。

    梦郎的故事就这样在宫中传开了。

    这一传不当紧,内宫中至少有十几位妃子坐立不安,其中就包括了皇后郑氏。

    郑皇后也曾到过上清宝箓宫修道,也曾在梦中和梦郎相会过,如果刘妃所说的梦郎和她遇到的梦郎是同一个人的话,那这就不是一个梦,而是一桩会震惊天下的丑闻。

    王仔昔这个妖道实在是胆大包天,竟敢秽/乱宫闱。

    郑皇后主持六宫,心性沉稳,颇有才干,在最初的震惊后,她要查明真相。

    第一步就是把刘妃召过来问话。

    刘妃是皇帝赵佶的宠妃,因为出身酒家,身份低微,不为宫中其他妃嫔所喜,和郑皇后也不亲近,她抱着忐忑的心情来见郑皇后。

    双方见礼已毕,郑皇后找由头把宫女太监都屏退,这才喝茶叙话。

    “我听闻妹妹在梦中遇到陛下称呼陛下为梦郎,那陛下在梦中称呼妹妹为梦姑么?”郑皇后看到刘妃端起茶盏时,突然出声问道。

    这句带有调笑意味的话听到刘妃耳中不啻于一记惊雷,她的双手一颤,茶盏落到地上,茶水洒落一地。

    刘妃顾不得失礼,而是吃惊的望向郑皇后,不知道这句梦中的言语皇后如何知晓,她本是聪慧之人,联想到郑皇后的特意召见,心中顿时一震。

    难道梦中的事情竟然是真的?

    郑皇后看到刘妃的反应,在心中长叹一声,她的猜想变成了现实,这会成为大宋朝最大的一桩丑闻,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少名妃子被牵涉进来,这些妃子身后还有各个家族,一旦事情败露,牵连之广难以想象。

    作为皇后,她要镇静下来,要把这件宫闱风波给揽下来。

    首先就是要确认有哪些妃子涉足其中,这些女人心性不一,有的沉稳,有的跳脱,如今这些妃子应该都有所怀疑了,正是内心最为惶恐的时候,若是其中有人不小心说露了嘴,那所有人都会遭殃。

    其次就是要找出那个梦郎是谁,要封住他的嘴巴,甚至是直接抹杀。

    还有王仔昔那个妖道,此刻这道士正被皇帝陛下宠信,倒是不好下手,但绝不能再让宫中的妃子们去上清宝箓宫了,内宫要和王仔昔拉开距离,一旦找到机会,就置他于死地。

    在这种危机存亡的时刻,郑皇后心中不由得泛起了杀机。

    她在心中想好逐条应对的举措,这才望向正失魂落魄的刘妃。

    “妹妹也是在上清宝箓宫遇到的梦郎?”郑皇后沉声道。

    “莫非姐姐也……”刘妃吃惊道。

    刘妃此时比刚才还要吃惊,刚刚她以为自己的事情败露了,正在走投无路之时,却没想到连皇后也深陷其中,如此一来她心里倒是安稳了下来。

    这种情绪很好理解,如果只有你一个人考了零分自然心中惊恐,若是全班都考零分,那还有什么可焦虑的。

    郑皇后明白这个道理,她把自己的事情说出来可以安抚其他妃子的情绪,同时也是要建立起一个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想要把这件事压下去,就要把所有涉事的妃子召集起来共同面对。

    她让太监把起居注拿过来查看,发现到目前为止,到上清宝箓宫中修行的妃子共有十二位,从贵妃到昭仪婉容,其中不少妃子都有皇子和公主,加上她们身后的势力,想想都觉得可怕。

    刘妃在一旁观瞧,愈发的心惊。

    两个女人对视一眼,她们知道这将是内宫最大的一场危机。

第一百三十章 女人帮() 
郑皇后按照起居注上的名单把这些妃嫔们逐一召过来问话,进行试探。‘顶‘点‘…‘‘x‘c

    这时候就能看出各位妃子的城府了,有的妃子当即就大哭大叫起来,有的则不动声色,装作什么都不知情,还有闲情和郑皇后打机锋,抖机灵。

    郑皇后在宫内多年,城府颇深,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在心里对她们做出评价。

    哪些女人是容易泄密的,哪些女人是心机深重的,哪些女人是心性沉稳,可堪大用的,以后她们将因为这个秘密被绑在一起,她可不想被人坏事,那些容易泄密的女人还是尽快除掉的好。

    在经过一番试探和交涉后,这十二个女人终于认清了现实,坐到了一起。

    能在宫中生存的女人就没有真正的傻子,她们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旦事情败露,不光是她们自己,还有她们的家人,她们的子女都会蒙羞,甚至是被暗中处死。

    像这种皇室丑闻怎么会公之于众,都是暗中处决了事。

    正如萧媚娘不愿意回到辽国一样,她深知等待她的将是什么下场,所以她宁愿在异国他乡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寄人篱下,为奴为婢,也不想回归辽国的皇族。

    如此,这个十二名女人的大同盟正式成立。

    郑皇后以过年皇家祭祀为由发下口谕,让宫中的妃子不必再去上清宝箓宫修道,至于过完年后,她会和皇帝赵佶提议修道可以在内宫进行,而不一定非要去上清宝箓宫,这是要和王仔昔划清界线了。

    “此时在上清宝箓宫修道的是谁?”有妃子问道。

    “是韦婉容。”郑皇后回答道。

    韦婉容是谁?

    她就是九皇子赵构的母亲,她原本和乔氏都是郑皇后的侍女,两人关系很好,结为姐妹,相约共享富贵,后来乔氏得到皇帝赵佶的宠幸,她没有忘了韦氏,就把韦氏推荐给了赵佶,这才有了九皇子赵构的出生。

    不过韦氏在宫中并不受宠,就算生下了皇子也只是晋升成了婉容,而非贵妃,地位相对来说并不高,皇帝赵佶也不经常宠幸她,几个月能轮到一次就不错了,三十多岁的女人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

    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