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气了。
福建的林海潮,青溪县的方腊,苏州的慕容世家,还有一直隐忍的假朱勔……
可以想见,江南即将迎来一段混乱的时期。
高强感觉到想要在大宋朝的官场混下去,童贯和蔡京是两座挡在前面的大山,只要有这两个人存在,就无法掌握大宋朝的权利。
江湖上的争斗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的舞台是在东京城,这里才是大宋朝的政治中心。
童贯暂时没有什么弱点,此人在朝中地位稳固,只对战争感兴趣。
想要对付蔡京,还需要从丞相府内部入手,挑拨蔡攸和蔡京的矛盾,以蔡攸的性格,和蔡京闹翻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官场上的争斗不像江湖上那么粗暴,却更为残酷。
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却是暗流汹涌,他目前勉强够资格参与其中,可想要把这些老家伙掀翻在地,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李清照对此事非常抱歉,她在向太子赵桓转述的时候提到了高强,而泄露消息的人肯定是太子府的人,目的是挑拨丞相府和太尉府的矛盾。
既摆脱了自身的嫌疑,又把高强给套了进去,还有逼迫高强归附的意思。
可见太子府的幕僚也不是光吃饭不干活。
然而正是因为这件事让高强对太子赵桓没有了好感,一个毫无担当的太子能有什么作为,不过是个傀儡罢了,不足为虑。
在清明之后,高强踏上了前往济州府的道路。
与此同时,西夏国兴庆府,赫连岚正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西夏皇帝李乾顺认定李仁义死在了贺兰山的那场地震中,按照西夏国的风俗,赫连岚就要被迫改嫁,嫁给李仁义的哥哥。
当然如何赫连家族努力争取的话,也可以嫁给其他西夏国的贵族。
时迁按照高强的命令一直在兴庆府蹲守,观察着事态的发展,可西夏和宋国消息来往不便,事情又很紧急,时迁想着衙内的性格,觉得高强不可能放弃这个女人。
于是赫连岚接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
你的丈夫没死,正在宋国。(。。)
第六章 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济州府便是后世的山东济宁,下辖巨野、郓城、任城、金乡等地。○
此地有山有水,并不贫瘠,之所以弄得盗匪丛生,除了官府的贪婪压榨外,和本地的民风彪悍也有关系。
在山东境内,山贼似乎成了一种很有前途的职业,只要活不下去了,上山投奔山贼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不过无论怎么说,山贼都是打家劫舍之辈,有点原则的山贼或许只抢货物不杀人,但大多数山贼是没有原则的,不仅杀人越货,还强抢民女,无恶不作。
压寨夫人这个词汇可毫无喜庆可言,那是女人的悲哀。
梁山贼寇和其他山贼没有区别,不管如何美化,他们都是一群作恶多端的山贼,如果不打家劫舍,他们靠什么生存下去,何况所谓的梁山好汉杀的人少么?
当初林冲被王伦逼迫下山杀人,递交投名状,于是林冲便在山下等着过往的商旅,准备下手杀人,可见一旦成了山贼,谁还会去讲原则。
这正是高强的想法,他不会把梁山贼寇当成英雄,因为那些人和英雄差距太远,只是一群匪徒罢了。
他的原则是只有投靠他的才是好山贼,其他的都是该杀的山贼。
高强来到济州府,和赵明诚交接完毕,打听了一下情况。
太子府和梁山贼寇达成的所谓和平相处的协议其实并没有任何约束力,太子府没有人出面,只是派宋江传话。也没有文书之类的证明。
太子府不可能留下任何证据。凭的不过是一种信任。
梁山贼寇相信太子的为人。相信宋江的保证,然而和官府谈论信任无疑是可笑的,太子赵桓已经成功从济州府脱身,以后的事情和他没关系了。
至于高强要不要继续剿匪,他才不会过问呢。
宋江只是负责传话,决定不了任何事情,是否开战,主动权掌握在新任知府的手中。
梁山贼寇大抵能猜测到这种结果。但作为弱势的一方,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
高强想要攻下梁山并不困难,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和他关系交好,高唐州知府高廉是太尉高俅的弟弟,东平府知府胡师文是蔡京的门人。
真要按照赵明诚刚开始采取的围堵策略,把周围几座州府的山贼都控制起来,孤立梁山,就算是不派兵进攻,梁山也撑不了多久。
高强不用担心来自东京城的压力,可以把这个策略一直坚持下去。
不过高强没有那么做。灭掉晁盖等人毫无意义,把梁山豪强收归麾下才是他的目的。
他以后想要在朝堂中站稳脚跟没有嫡系人马不行。何况还要面对十年后金国的南侵,只有早做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宋江是他的一枚重要棋子。
在安顿好以后,高强悄悄的来到郓城县宋家庄上,宋江正在家中养伤。
说是养伤,不过是掩人耳目。
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多年,和县衙里的捕头熟悉的很,那些捕头怎么可能真打,只是做做样子罢了,最多伤及皮肉,没有伤到筋骨,将养个十几日便痊愈了。
得知济州府新任知府前来,宋江装模作样,让人搀扶着迎接。
高强也不揭穿,连忙让他侧躺在软榻上休息,他是以太子府的名义前来探望宋江,对此宋江没有怀疑。
作为一名县衙小吏,东京城对他太过遥远,所谓押司,就是县衙里抄写文书的小官吏,在后世相当于基层的公务员,而高强相当于市长级别,太子赵桓则……
这个没有参照物。
想想看,一名基层公务员见到市长的感觉,当然宋江没有那么激动,他有些担心,太子赵桓答应帮他洗脱罪名,这是私下里的交易,高强又代表哪一方的势力呢?
官员的承诺最不可信,要是高强想要翻案,甚至都不需要翻案,随便定下个勾结山贼的罪名就能置他于死地。
宋江担心高强翻脸不认帐,或者说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高强倒没有在意宋江的忐忑不安,他意外的在宋江家中看到了花荣和花小妹。
花荣因为刘高的告密被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抓获,慕容彦达想要以此要挟花荣把妹子嫁给他,虽然经过太子府的人调解后花荣无罪释放,可却不能官复原职了。
青州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只好跟着宋江来到了郓城县。
高强和花荣原本认识,便闲聊了两句,他想招揽花荣在济州府当差,花荣却犹豫不定。
花荣是将门之后,习惯了军武生涯,被免职后实在不知道做什么才好,高强让他做济州府的兵马统制,这可比清风寨副知寨更有权势,可他知道高强的名声不好,或许又是一个慕容彦达。
对高强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他的主要目标是宋江。
在屏退其他人后,高强很直白的问了宋江一个问题。
“你的野心有多大?”
宋江心中一颤,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代的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充满了暗示和隐喻,并且乐在其中,高强也会那么说话,但他更喜欢直接一点,只有直接才有力度。
宋江绝不甘心只做一名底层的公务员,从他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此人也有着一番雄心壮志,只是怀才不遇罢了。
如果他真的甘愿做公务员,就不会和晁盖等人联系,不会和江湖上的人打交道,这可不是一名官吏应该做的事情。
宋江揣摩着高强的意思,高强在关注着宋江的反应。
“野心有多大,你将来的舞台就有多大。”高强朗声道,“你想成为县令,还是知府,亦或者出将入相,位极人臣,都在于你今日的选择。”
宋江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脏突然砰砰的快速跳动起来。
他在县衙里混迹了十几年,磨练心性,原本以为没有什么能打动他了,可那几个字眼还是让他浑身一震。
出相如将,位极人臣。
这可不是他一个曾经的小官吏应该惦记的事情,他曾发过牢骚,也曾埋怨过天道不公,没有人赏识他的才华,也曾幻想过自己身处高位时的情景,可那只是幻想而已。
一个月前他还是杀人逃犯,如今仍然是待罪之身,高强说的离他太过遥远,可正因为遥远,才更具有吸引力。
我真的可以么?
他如此问自己。(。。)
第七章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如果是在三年前,高强刚刚穿越的时候,作为太尉府的衙内,东京城的花花太岁说出这番话,宋江肯定会委婉的拒绝,认为这是纨绔子弟的无聊消遣,逗他玩罢了。
可现在高强是济州府知府,朝廷正五品官员,说出来的话就代表着朝廷。
何况此人身后还有太尉府,这便有了分量,不能不让宋江认真的考虑。
这也是当初高强招揽吴用失败的原因,你自身没有实力,说出来的话就没有分量,别人会认为你在讲笑话,只有有了实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尊重。
宋江虽然对高强的提议颇为心动,可他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位知府大人之所以来找他,愿意提携他,一定是看上了他和梁山的关系。
是要利用他剿灭梁山么?
宋江心中一冷,官员果然靠不住。
他虽然想攀附富贵,加官进爵,但如果用梁山上数千条人命来换,他还是做不到,他可以替太子传话,让晁盖释放朝廷官员,却不想自己举起屠刀,杀掉梁山贼寇。
他若是真的为了官位这么做了,那这么些年在江湖上闯下的名头将毁于一旦。
如果事后这位大人再杀他灭口的话,那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高强的[ 引诱,宋江考虑之后,决定拒绝高强的招揽。
“多谢大人的抬爱,小人资质驽钝,不堪大用,只愿在家种田足矣。”宋江婉拒道。
高强神色平静。他知道想要说服宋江并不容易。
此人在底层官场混迹多年。心性多疑。油滑谨慎,就算能用言语挑起宋江的野心,也不能打消他的疑虑。
“你不想听听我指给你的明路么?”高强沉声道。
“大人无非想让小人做内应剿灭梁山罢了。”宋江淡然道,“此事小人万万不会做,还望大人海涵,所有罪责,宋江愿一力承担。”
“谁说我要剿灭梁山了?”高强反问道,“我不仅不剿灭梁山。还要壮大它,让梁山成为山东境内势力最大的山贼。”
“大人的意思是……”宋江疑惑道。
“如今山东境内盗匪作乱,百姓苦不堪言,我的意思是把境内的各处山贼都集中到梁山上来,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高强解释道,“然后由朝廷进行招安,所有山贼归附朝廷,为国效力。”
“这怕是不容易吧?”宋江惊讶道。
他没想到这位知府大人看上的不是梁山,而是想把山东境内的山贼一网打尽,可能够占山为王的人物都是武功高绝。桀骜不驯之辈,梁山想要收服这些绿林好汉并不容易。
“自然不容易。所以就需要一位在江湖上有名望,能让众人信服的人物出面笼络。”高强点头道,“我觉得此人非宋押司莫属。”
宋江终于明白了高强的意图,高强想借用他的名声笼络各路山贼,然后进行招安。
这么做能成么?
想要笼络山东境内的山贼不是你报个名字那些人就跟你走的,其中不少山贼和官府都有血海深仇,不愿意被朝廷招安,这件事操作起来太过复杂,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小人有的只是一点虚名,怕是帮不到大人。”宋江为难道。
“放心吧,我知道此事不易,也并非只找你一人。”高强淡定道,“我会不断的把各路人马送上梁山,让梁山发展壮大,其中既有绿林豪杰也有官府中人,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谋划,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宋押司是我最为看好的人物。”
宋江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自己只是这个计划中的一环,并非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也对,这个世上没有谁是不能代替的。
想到此处,他略微有些失望,本以为自己是主力,想不到最后只是个替补,这种心理落差让他意兴阑珊。
“既然大人有了全盘谋划,小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宋江推脱道。
“无论用何种手段,只要在两年内能聚拢大批山贼,等到招安之后朝廷封赏的官职和你在梁山上的地位有关。”高强引诱道,“如果你只是个小头目,最多成为虞候一类的小军官,如果你成为头领,那至少是个州府的团练使,如果你是寨主的话,那便会领兵驻守一方,或许进入朝廷中枢都有可能。”
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宋江想起高强刚刚说过的话,心中一阵颤动。
只要他能在梁山上混出头,那将来在朝廷大臣中也有他的一席之地,对于一位曾经的县衙小吏来说,这似乎真的是一条光明大道。
“我之所以看好宋押司,是因为你和晁盖等人的关系,以及在江湖中的地位。”高强劝说道,“这可是一个大好机会,宋押司切莫错过。”
“大人说梁山上还有其他好汉为大人效力?”宋江试探道。
宋江第一个想到的是林冲,因为林冲来自东京城,原本是朝廷中人,最惹人怀疑,不过林冲和这位知府大人似乎有旧怨。
“这个自然,只是他们各自的身份保密,不便透露,除非宋押司愿意为朝廷效力,否则还是不要打探的好。”高强告诫道。
宋江不由得沉吟起来,既不需要屠杀梁山上的人马,还能给各路山贼谋一条出路,进入朝廷为官,自己也能捞个一官半职,他实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眼前这位高知府出尔反尔了。
然而只要梁山真的兴盛起来,就有了和官府谈条件的资格,到那时也不怕官府出尔反尔,那么自己要不要加入这个庞大的计划呢?
宋江最终点了点头。
“我可以保证,宋押司绝不会后悔今日的决定。”高强欣慰道,“这里是一份文书,每位上梁山的好汉都会签上一份,这也是日后论功行赏的凭证。”
高强拿出当初忽悠杨志的文书递给了宋江,这份文书要比杨志那一份更为详细和正规,上面写明了任务的名称和目的,还有各种保密规定。
最后写有一行小字,本文书的最终解释权归皇城司所有。
宋江看了看,这的确是盖有皇城司印信的文书,被仿冒的可能性极小,特别是出自济州府知府之手,更具有了官方的权威性。
这个计划的名称叫做“水浒”。……1292
第八章 无所不在的阴谋论()
说服宋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提升宋江在江湖上的声望。
武林高手想要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光靠武功是不行的,还要有能够口口相传的光辉事迹,比如一提起武松,大家都知道那是打虎英雄,杀了朝廷官员,而晁盖等人之所以扬名,是因为抢劫了送给蔡京的钱财。
所以说得罪官府是江湖中人出名的最好方式。
在山贼这个行业里,你要是脸上没有被刺上字那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出来混的,脸上刺字是罪犯的标志,这是光荣的象征。
宋江的江湖地位已经很高了,可想要混入山贼的圈子,和山贼真正的打成一片,他还需要一个罪犯的身份,这和投名状是一个道理,罪犯的身份更容易被山贼接纳,身家清白的人必然遭到山贼的排斥。
“我会把你充军发配到江州,到那里你去找戴宗,戴宗是牢狱的头目,大家都是自己人。”高强安排道,“你在江州呆上些日子,找机会到酒楼上喝醉后写几首反诗……”
“反诗?这不妥吧。”宋江惶恐道。
他在文书上签字画押后,原以为直接到梁山上投奔晁盖就行了,没想到高强还给他安排了一连串的行程,现在连反诗都出来了。
反诗是那么好写的么?
宋江在官场上磨练多年,深知其中的门道,这可是证据。
即便以后招安了,进了官场,可只要有人看你不顺眼,翻出旧帐来,皇帝不会管你有什么苦衷,造反不是小事,这是官场上的重大污点。
“只有如此才能把你反抗朝廷的决心表露出来,才能在江湖上引起轰动,你想要提升自己的声望,就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高强劝说道,“当然你可以写的委婉一些,比如‘身在山东心在吴,漂蓬江海漫嗟陀。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还委婉么?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反诗啊!
黄巢那可是做了皇帝的人,这和项羽看到秦始王的那句“彼可取而代之”意义相同。
宋江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这位知府大人连诗句都替他准备好了,看来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
“在你写了反诗之后会被江州知府抓起来,江州知府蔡九是蔡京的儿子,我已经安排好了,他会把你抓起来斩首示众……”高强继续道。
“斩首!”宋江惊呼道。
“自然是斩首,如此才能让梁山晁盖等人前去劫法场,救你出来,你在被逼无奈之下只能上了梁山。”高强解说道,“这样你上梁山的理由才会充分,经过这一趟江州之行,你在江湖上的声望会更上一层。”
宋江听罢,沉默起来。
这的确是刷声望的好办法,和朝廷中依靠廷杖博取名望的大臣类似,历朝历代无数大臣为了博取清名,不和奸臣同流合污,情愿坐牢挨打,充军发配,虽死无悔。
官场和江湖竟然也有相通之处。
“你要利用自己的声望招揽各方豪杰,为自己所用,至于你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你的野心有多大了。”高强冷声道。
走到哪一步?
是梁山上的小头目,还是头领,亦或者是寨主……
宋江想起高强说过的话,他若是上了梁山,依靠和晁盖的关系,一个头领是跑不掉的,若是论起自己在江湖上的声望,坐上前几把交椅不成问题。
甚至可能会成为梁山上的二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