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代佳佞-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郑石醒来还不知道会闹到什么地步,错过了今夜,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机会问出心底的疑问?

    “楚歌……”他开口,第一次这样称呼她,“你的名字是谁给你起的?”

    楚歌闻言倒是一愣,武青说他有话说,她何尝没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已经累极倦极却坚持着不走,就是想听听他说些什么,倒没想到他一开口,却是问这个。

    想了想,她如实回答:“我不知道,从小就叫这个。不过,应该是母亲给起的吧,那时候,除了她,没人在乎我的存在。”

    武青郑重地点点头,又问:“听说小侯爷的母亲,来自云南大理?”

    “不错。”楚歌知道他要说的,应该是关于自己身世的猜测了,便拣着自己知道的,将秦婉儿的生平简要介绍了一下。

    武青静静听完,再次长叹了一声,道:“师父的结发妻子,也是来自大理。”

    楚歌的肩头,明显颤抖了一下。她对这一点,何尝不是早有疑心?不过仅靠这么一点证据,还是说明不了什么,她转过头紧紧盯住了武青,问:“方才为什么问我的名字?”

    他摇摇头,“昨天听思思说,师父几年前就曾提起,他曾经有个孩儿,起名叫做,楚歌。”

    他顿住,凝神看着身边的少年。

    月亮又从云丛中探出头来,照在她长长的蝶翅一样的双睫上,上面晶晶莹莹地,不知是雾珠,还是泪珠。

    “师父说,他生于楚,死于楚,一生的巅峰在楚,最大的耻辱也在楚……他给后代起名叫楚歌,却不是在纪念他自己四面楚歌的境遇。”

    “那是什么?”她已经有些颤音。

    “他说,他孩儿的字,会叫做‘凤兮’。”

    凤兮,凤兮,楚歌在心中默默念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的这首《庐山谣》,写出了楚狂接舆当初孔子车前高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狂态,却又何尝不带了些无奈和凄惶?远离政治,纵情山水,莫非就是林逍对……他后代的期待?

    “师父一直不愿意我过多参与到朝廷的事情里去,他常说,就是为了抗胡,也只做一个纯粹的将领就好,军功,尽管由旁人担去,升迁,尽管由旁人得去……”武青在一旁注解似地说道。

    果然,这“凤兮”两字,寄托的是一个父亲对于子女的期望,期望,远离政治纷扰,安然保得平安。

    “凤兮……”楚歌开口,“是个好名字,不过也未必与我有关,武将军要说的,难道仅仅就是这个名字吗?”

    “当然不只如此。”武青再叹一口气,说起林逍,却是止不住的黯然,“其实我也曾经怀疑过你的身世,或者与师父有关……就是隆兴府那次替你输入内力之后。当时不觉得,后来越想越是怀疑……楚歌你这寒毒之症,只怕是生来就有的吧?”

    “你是说……林伯父和我的寒毒……是同种?”

    “师父家中一脉单传,凡林家子孙都天生带有寒毒,而你的症状……与师父一般无二。”

    两个人都静默了下来。

    云卷上来,再次遮住了月色,天空蒙蒙地,飘起了如轻纱一般的细雨。雨丝轻轻拂过楚歌的面颊,遮掩了她的狼狈,也遮掩了她眼中的氤氲。

    难怪第一次见到林逍,便无来由地觉得来自心底的熟悉。寒毒,血脉中承袭下来的寒毒,曾带累她受了多少的苦,如今却只觉得亲切。

    往事越来越清晰,身份一点点被揭穿,她只觉得,自己,也慢慢地不再怀疑,楚歌,她,就是小侯爷的事实。

    林逍已经死了,秦婉儿也早已不在,她为此伤悲,可与此同时,又觉得很幸福,很充实,这样的幸福夹杂在悲伤之中,越发让她觉得心里沉甸甸的,难以支撑的感觉。

    “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确信这个消息,但我愿意相信……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孤儿,现在还是一个孤儿,不过我很欢喜,因为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父母……即使父母已经不在。”

    “武青……”她缓缓闭了下眼睛,“借我你的肩靠一靠。”

    武青没有借她肩头,因为累极的她,已经直接倒在了他怀里。他叹口气:“歇一歇吧,什么都不要想了。以后凡事不必再那么费心费力……都有我在。”

    不知道楚歌有没有听见这句话,倦累已极的她只是满足地勾了勾唇角,露出温暖的笑容,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武青叹息一声,低下头,看了看怀中那个少年与师父几分相似的容颜。楚歌,或者,该叫他林楚歌了……毫无疑问就是师父的亲生骨肉。师父对自己恩重如山,他临走的时候说过,要他们比亲兄弟还亲……

    对这个忽然而来的兄弟,他倒是没什么抗拒的心理,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初她的那场催眠闹剧,他一直对她好感颇深;只是,跟在楚郡侯的身边这些年,他知道她不免学了不少奸邪手段……好在她年岁还小,本质又不坏,既然彼此做了兄弟,那么以后慢慢影响她便也是了。

第三卷 纵横 第七十章 烟雨霏霏

    楚歌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武青的房间里了。

    有些愣怔的她回忆了回忆,才想起,夜里是她靠在武青温暖的怀抱中睡着了。那么后来,自然是武青将她带回了茅屋,安置在了自己房里休息。

    一丝暖意又涌上心头,记忆中还残留着武青的那句话:“不必再那么费心费力,都有我在。”

    真的可以不再费心费力吗?明明知道不可能,但听到他话的那一刻,却似乎真的相信了,也正因为这种内心深处的信任,才会失态到在他的怀里睡着了吧?

    抬眼看向屋外,正一片烟雨霏霏,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但很明显,早就过了她催眠时规定的郑石醒来的清晨……不由得担心起来,郑石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楚歌从床上爬起来,整理了整理睡皱的衣衫,站在屋子当中,深呼吸了几次,做足了心理建设,这才向屋门走去,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

    恰在此时,那木门也吱呀一声开了,武青端了一大碗清粥进来,脸上却是阴阴沉沉的,只道:“醒了?给你煮了点粥,时间倒是刚好。”

    楚歌没有注意他的神色,看见他,便想到昨晚睡在他怀里的事,脸上飞红了一片。然而立刻又记起昨天两个人聊的那些话题,登时心中百味交陈,昨夜里的悲伤和感慨又都围拢来,只是,那各种各样的情绪之间,多了一丝安稳和暖意,仿佛一艘风里浪里飘摇已久的小船,终于转了个弯,拐进了安全宽稳的河道,安静下来,有了时间和心情,去体会来自阳光的温暖。

    武青把粥碗放在了桌子上,“知道你饿了,但时间仓促,只来得及煮出些红枣白粥,先将就着吃些吧。”顿了顿,又说,“有点烫,小心些。”

    楚歌的确是饿了,虽然只是一碗枣粥,在她眼里,已经是无上的美味;但她还是犹豫了下,问:“武青……郑石现在怎么样?”

    武青表情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说:“先喝粥吧,吃完再说。”

    早听说武青火头军出身,有一手好厨艺,但没想到,一碗粥而已,也能让她吃得香甜若此,如果不是急着知道郑石的情况,只怕她还不会这么快吃完,要慢慢地品尝或是再来一碗也说不定。

    武青看着楚歌额上被热粥激起的薄汗和脸上初放桃花一样的红晕,忽然有些出神,仿佛又回到了和师父两个人相处的时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楚歌,现在你我既然已经算是兄弟,有些话就不得不提醒你:我们都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你自幼生长在楚郡侯府上,但——自古正邪不两立,楚缙当年害得师父失去了双腿,几乎丧命;甚至可能……夺去了师父的娇妻爱子。如今他们那一辈的人先后去了,恩仇无由得报;我只希望你……不要沾染了楚郡侯的的邪佞习气,给师父抹黑……”

    楚歌碗里还剩下最后几口,却停了箸,抬头盯住武青。而她的脸色……也越来越沉。“武将军,你到底想说什么?是不是郑石出了什么事?”

    猜也猜到,武青不是平白无故说这些话的,可是郑石……应该不是那种闹什么三贞九烈、要生要死的人呀?就算是要杀了她报仇雪耻,她不是还好好坐在这里,也不见他打上门来——何况她知道他对端木兴如此忠心,是不会放纵自己伤害端木兴要保护的人的。

    武青脸色越发阴郁,却只淡淡地说:“郑石失踪了。”

    “失踪了?”她松口气,笑了笑。期待中最好的结果就是郑石会在羞愤之中,弃她而去了。没有了郑石,其他几名黑狼卫还好对付,这样她就可以无所顾忌,放手在两湖一带做些大事了。

    “看来你真的一点都不奇怪。”武青长叹一声,眼中充满了失望,“隆兴府和赤脚军对上的时候,我还以为你是真心为国效命;难道你真的是……在学楚缙首鼠两端,私下和拜香教联络么?”

    “我和拜香教私下联络?”楚歌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哪里来的说法?

    武青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纸卷儿,递了给她。

    而楚歌则霎时变了脸色。

    “这是递来给你的消息吧?我不确定是不是血衣卫的人手。行事手法很象,但却是不同的一套暗记标识了。”武青紧紧盯着她那由方才的浅红瞬间变得皙白的面孔,不错过她的任何表情。

    用特殊手法折叠起来的纸卷儿已经被打开过,里面写的正是她与流丹定下的联络暗语,大致意思就是报告“那个人”已经提前于昨夜抵达古阳村。

    她皱了皱眉,却又抬眸问武青:“你可看懂了里面的内容?这就能说明我和拜香教有联络么?”

    武青不语,却又递上一块青色的方布,明显是从什么人的衣袍上面撕下来的……而这块布,楚歌认得,这是郑石昨夜里穿的外袍!

    她没有认错,那块青布粗厚僵硬,手感并不好,和一般市面上的布料不太一样;而且上面还有青草汁液的痕迹,斑斑点点,混着墨痕字迹,仿佛在嘲笑着楚歌的疏忽大意……上面写的内容倒简单,只是说拜香教承小侯爷的情,郑石就先带走了,请武将军和小侯爷到湖南的时候,持此物为证,务必往拜香教分舵一见云云。

    分明是一封绑架信,但楚歌总觉得奇奇怪怪的,哪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郑石真的被人劫走,那么有和她相约在古阳村会面的神秘和尚的确最为可疑;难道,写这信的人,就是提前抵达的辛锋寒和那个神秘人?!他们都是拜香教的么?

    “这信,是什么时候得的?怎么得的?”

    “一刻钟以前,出去寻找郑石的黑狼卫在村外发现的。”

    她放下方布,缓慢而坚定地起身,向外面走去。

    “你要做什么?”

    “和我的人联络下,问问他们还能不能多提供些信息,准备即刻出发,前往湖南。”

    “真的和你无关么?”

    “和我无关。”

    “好,我暂时信你。”武青点点头,“我们一起去湖南,拜访王有德。”

    楚歌脚步只是停顿了下,依旧向外面走去,开了门,出了小院,拿出了一支烟花点燃爆响,然后静静站在那里,任由细细的雨丝飘洒在她的身上。

    昨夜一个拥抱得来的那一丝暖意,今日一碗热粥中积累的那一点温柔,在蒙蒙细雨中渐渐远去……让她的心,有钝钝的疼。不知怎地,想起那次醒来之前耳中所听到的——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

    武青之所以怀疑她,倒也不是没根据的。以郑石的能力,只有保护别人的份,哪里轮得着他被别人捉去了做人质呢?偏偏她昨夜里催眠了郑石,又睡着了被武青带回茅屋,没能守在那里……否则即使神秘人出现,她也有办法让郑石当时醒来。

    当真是她太大意了么?催眠郑石,是想借着这件事乱一乱,以便摆脱他和“神秘和尚”彻底谈上一谈,另外也想过虽有附子酒在,但自己施催眠术之后会有虚弱,制造一个和隆兴都督府中相似的情境,观察观察对方的反应也是好的;不料对方提前到达,而鸣鸾苑的预警又被武青截去……阴差阳错中,竟然反被对方劫走郑石,利用来要挟前往拜香教湖南分舵……

    也许她本该将事情布置得更周密些吧?她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神秘人是敌非友,甚至属于拜香教的可能;但对方如果真如血衣卫所探听的,是一个绝顶的高手,又怎么会做出乘人之危这样的事情来?若他真要对她不利,别的不说,就是辛锋寒便有无数机会让她魂归地府了。

    隐隐地,有一种一直避讳着,最为畏惧的猜想浮上心头:对方明显与她“失忆”或是“借尸还魂”有很大关联,如果对方如此做是出于敌意的话,那么,事情……就太复杂了,莫非,所谓的借尸还魂,只是控制她的一种手段?

    摇摇头,她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了。要通过精神方面的手段去控制一个人,不是不能做到,但她自己对于催眠术以及云南巫术算得上了解,自己的这些感觉,是被催眠而产生,还是确有其事,多少还是有几分了解……

    不过很快就会揭开谜底了。原本以为神秘和尚来到江夏,便是他们摊牌的最后时刻,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导致郑石被劫,让这个谜团的存在又向后推延了几分,不过也好,拜香教么?若是神秘和尚真的是拜香教的人,她反而更有把握些……

    鸣鸾苑的人还没有赶过来,楚歌抬头看看远方雾雨蒙蒙中的逶迤青山,看看村外绿油油的田畦菜地,轻轻叹了口气,然后,便又看见,雨中,一把油纸伞,一个袅袅婷婷的美人儿。

    那是思思姑娘,来给她的“长天哥”送亲手做的精美饭菜。

第三卷 纵横 第七十一章 破渔村里的绝美罂粟

    当天深夜,楚歌和武青两个人就收拾行装,踏上了前往湖南的征程。

    本来若不是隆兴府的事情,以及林逍的死,他们应该早就到了湖南,而湖南的官员也早做好了准备迎接他们的到来;而现在,在湖南方面都以为他们会为武青的义父之死耽搁一段日子之后,两人反而千里兼程,不过一昼两夜的时间,就赶到了湖南岳州湘潭一带。

    其实对于楚歌而言,倒有些不情不愿。若是依她自己的意思,自然是万分不愿意去冒这个险——把自己送到敌人的掌握之中去,她没有这个习惯。

    可是,如今的问题是:无论是她的鸣鸾苑,还是武青的亲卫斥候,发现的点点蛛丝马迹,都是直指湖南湘潭,也就是公认的拜香教湖南分舵的地点。

    武青以为,这种事情,既然错过了最关键的第一天,那么再想做到截回“人质”,只怕已经十分困难;而身为荆湖南路招讨使,拜香教的湖南分舵,又是两人不得不去的地方。情势如此,晚去不如早去,索性趁着对方准备尚未充足,先期抵达,看看能否浑水摸鱼,至少多弄清楚些对方的底细。

    楚歌对他的胆识深为敬佩,对他拉着自己同去的行为……颇有微词,却也不得不从。

    郑石的事是她闹出来的,对方邀请的名单上有她的名字;而且,营救郑石,她手上的力量……需要她亲自指挥。

    何况有武青在旁,她觉得胆气壮了许多,还是可以依赖一下。

    想起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她对武青虽是向来关注,但最开始只是知道武青是一个传说中不可多得的勇将而已,后来隆兴府城墙单手掀云梯,发现他的武艺出类拔萃到了世间少有的地步;再后来,五百亲卫大破赤脚军,发现他行军布阵统兵御敌,与何长安等人远远是不在一个水平上;而现在,自己与鸣鸾苑的秘密联络被他轻易揭穿,又发现他对布探反间一类也很有研究……这样的实力便显得有些可怖了。不过好在楚歌对武青的人品极有信心,才不会疑心他如此能力,会不会有心逐鹿天下。

    不过即使如此,也有想不通的地方,比如她还记得当初嘉宁殿上他的慷慨陈词,武青被端木兴感动得恨不得杀身以报的样子……而林逍的坟前,他却对来自皇帝的嘉奖不屑一顾;她还记得绩溪驿他为号草的事情百般踌躇,要她出面才得以解围……而隆兴府的内堂,他却是举重若轻,对二品大员的人头也是毫不在意;她还记得他对拜香教在江西出现无比惊愕……现在却是举手间,将她与鸣鸾苑暗探之间的联络书信轻易奉上……

    这就是在隐瞒实力么?又为什么要隐瞒?

    “还不乘这个机会好好休息,在想什么?”武青忽然睁开明亮的眸子,抿着薄唇笑了笑。

    马车晃晃悠悠地,不紧不慢地前行,这是今早在湘阴一带他们与拜香教联络上以后,对方替他们准备的。

    她垂下了双睫遮挡住目光,“武将军,思思姑娘全名是什么?”武青介绍思思的时候,只是说她也是一个孤女,逃难来此,受他些财物,平日帮他照顾林逍。

    “思思?”武青思索了下,似乎明白了她所问何来,“你不用怀疑她,她很可靠。”

    “哦。”她答着,又没了话。她其实并不是怀疑郑石失踪与思思有关;思思的来历她已经查过,是武青在襄阳的时候与胡人作战得来的……女俘。可思思的样子,哪里象个胡人女俘?武青胆大包天私藏思思,到底是思思的身份来历另有玄机,还是情到深处身不由己?……借着郑石的事第一次开口问出来,就被如此简单地挡了回去。值得被怀疑的其实还是她自己吧?即使她已经对鸣鸾苑的密信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楚歌,现在不是时候,等得了空,我们兄弟两个好好聊一聊如何?”

    她点了点头,又瞟一眼武青唇角的笑意,忽然想到,在确认她是林逍后人之前,其实很少见到他的笑,就是有,也都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客气恭敬;不像现在这般,温柔中含着,淡淡的伤感。

    目光转回到马车上,破旧的帘布随着车子的摇晃一甩一甩的,车顶上裂开了几道口子,飘飘扬扬地还有雨丝洒落;板壁黑乎乎的,角落里还布着蛛网,看起来只是匆忙打扫了尘土,就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