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递毛巾,弄得跟个贴身小保姆似的。索性连中午泡澡他都跟着李小小一起泡,也不跟李贵旺泡了。
反倒是刘春梅跟李贵旺泡澡去了。
李小小心知肚明,自己老爸老妈两口子的感情还是很好的,人家两口子想要腻在一起,自己哪有插足的道理?
“小小姐姐,我以后攒够了钱,还想去读书。”小毛头在邓鸣贺的影响下,终于重新拾起了对书本的兴趣。
“小毛头以后想考大学吗?”李小小揉着小毛头的毛毛头,要改变这孩子的想法,可真是不容易,邓鸣贺下了大工夫了。
“想,想像鸣贺哥哥一样,考华清大学,做个厉害的人,以后赚很多钱。”小毛头现在是彻底被邓鸣贺同化了。以邓鸣贺为生活的偶像和丰碑。
“那你加油啊”李小小勉励道,孩子嘛,有个目标总是好的。
“嗯。姐姐你教教我数学吧?我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还没有念的,还有英语。”小毛头同学说着就捧出了一摞书本,这都是邓鸣贺跟村里的婆娘们借来的他们娃儿读过了的小学课本。
李小小无语望着天花板:邓鸣贺,你可算是给我找了个好差事
多少年的东西了,拾起来重新教孩子,李小小表示很辛苦。讲解完了,让小伙子自己去做作业,李小小上网,QQ里面现在就是邓鸣贺一只孤鸡在线。
“你把小毛头交给了我,还让小毛头跟我学习,我那点子东西,怎么够教他的?”李小小在QQ上抱怨着。
“对不起,我只是让他遇到不懂的就问你,没想到他会这样。要不我让他自己学习,等过年后我回来了再给他讲解吧?”邓鸣贺表示歉意。
“……算了,不必,只是数学什么的,能不能等你回来再教?让他先学语文吧?语文我可能会好点儿。”李小小是真心不喜欢当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
“也好,我现在打电话过来?”邓鸣贺问。
“好。”
电话打过来,李小小说了两句后,让小毛头接,小毛头恩恩啊啊地答应着,乖巧无比,等挂了电话后,李小小发现这孩子抹了一把眼泪,竟然哭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76暗访
收费章节(12点)
176暗访(三更)
“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姐姐不教你数学,所以你哭啊?”李小小慌了,这是怎么回事?是委屈了吗?在这里这么长时间,这是第一次看到小毛头哭。
谁知小毛头摇摇脑袋,擦了擦眼泪:“不是,我……我……姐姐,你说,鸣贺哥哥还会回来吗?”
李小小明白过来:小毛头这是担心邓鸣贺一去不复返,把他丢在这里了。尽管在这里李贵旺和李小小一家子都对他好,可小毛头这个小人精却知道,最疼他的对他最好的只有邓鸣贺。
这孩子是想邓鸣贺了。
安抚好了小毛头,让他去接着写作业和认字以后,李小小跟邓鸣贺在网上把这件事说了一遍,邓鸣贺自己都很感慨:“就像我那时候,心里就知道谁是最在乎我的人,唯一在乎我的就是黄老师。可惜黄老师去世了。”
“……”李小小无语,确实,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最知道谁是真心爱自己谁不是真心爱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小毛头再也没有哭过,每天开开心心地洗菜挣钱,做完了事情以后,再开开心心地给李小小当小保姆,跟着李小小学习。
李小小爱看书,小毛头就抱着一本少儿版的《西游记》在李小小一边坐着,比李小小还多出一本新华字典。不认识的字就翻字典。也看得津津有味。
当大伯从祖屋打电话下来说,有陌生人想进豆腐坊和酒坊的时候,李小小还只是让大伯拒绝,可不多时大伯打电话下来,说是省报社的记者
这是个什么情况?
“对方有记者证吗?”李小小在电话里头问。
“这个啊?还没看。”大伯哪里懂这个?听了李小小的话,赶忙就要去问记者证,李小小忙制止了:“你在那里等我一阵子,我马上就上来。”
挂了电话李小小叫上李贵旺就往祖屋方向冲,一路上遇见了坑和石头也没有原来那样小心躲避了,车子开得跟蹦蹦车似的。
李小小抓紧了副驾驶位右上方的把手,另一个手就掏出了手机开始往黄秘书那里打电话。省报的下来采访,而且是暗访,到底是抱着什么目的下来的?是有人检举还是什么缘故?无论结果怎么样,先告诉了张副市长再说。
车子还没到祖屋呢,黄秘书的电话过来了:“你什么事情都要实话实说,不必夸大,也不必隐瞒,小心记者给你下的圈套,别把自己绕进去,更别把张副市长绕进去。”
李小小明白了黄秘书话里的意思,不过就是六个字:不该说的不说。
到了祖屋,一个戴着眼镜的男青年正在院子里站着,大伯和二叔三叔几个人豆腐也不打了,都在院子里陪站,反正就是不给人家进去。
“怎么回事?”李小小赶忙过去,这个架势,怎么看着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呢?
“你是李小小吧?我是省报的记者,接到举报说你这里的卫生条件不达标,所以想来采访一下,但是,你这里的工人,不允许我进去。”那个男青年颇有些居高临下的味道,乍一看这气势,不像记者,倒是像警察。
记者这种生物,一定要谨慎对待。
李小小挥挥手,让几个叔伯婶娘都回去继续做事:“你们去忙,该做事就做事,我来招呼这位记者。”
等几位叔伯婶娘转身,李小小纠正那位记者道:“这不是工人,这是这个豆腐坊和酒坊的主人。请你尊重他们。”
这位男记者愣了愣,看着几个中年男女回头看了自己一眼就重新进了豆腐坊和酒坊,面子上有些过不去:李小小的表情,太淡定了,既不是嚣张的高高在上,也不是低声下气地赔小心。
“我想进去看一看。”男记者提出了要求。
“请问你有记者证吗?”李小小问。
“记者证?”男青年犹豫了一下,开始从背包中往外掏记者证。
李小小仔细验证了一下,看着倒是不像假货,就权当他是真的吧将记者证递还给这个叫农雨新的记者,李小小招呼他往院子里的原木桌椅边坐。
农记者却很心急,不愿意坐,倒是想直接进李小小的豆腐坊去看,李小小一把拉住了他的衣袖,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坚决:“你先坐下,你想了解什么,先跟我说清楚了,你再进去也来得及,我几个叔伯婶娘都在里面干活儿,我不阻挠你采访,甚至配合你采访,可你要让我知道你来这里的目的。”
“我先进去看一看不行吗?万一你趁着这个功夫,把里面打扫干净了呢?”农记者却本着怀疑一切的态度,眼中是严重的不信任。
李小小笑了:“你要看也可以。你不是来检查我的卫生和环保吗?你手里不是还提着摄像机吗?那就进去看看吧”
农记者不妨自己包里隐藏的摄像机都被李小小发现了,脸红了红,硬着脖子问:“我当然要拍一些证据下来啦否则你回头不承认怎么办?”
“请。”李小小不跟这个斗鸡似的农记者多说,比划了一个请的手势,让农记者先进去。
你要拍,你就拍吧根本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瓷砖的地板,瓷砖的墙,每天做完了豆腐,李小小都会让婶娘们用干净的布把周围的墙都擦干净,这样的卫生条件如果不合格,还要怎么样才合格?
农记者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乡村作坊,竟然有这样的卫生条件,不是应该遍地苍蝇飞,污水满街流的吗?
“他们的健康证呢?排污许可证呢?卫生证呢?营业执照呢?”农记者一溜烟地问出来一串的证件名称。
李小小手一伸,指向屋外:“你要看那些证件可以,请到外面去等着,你没有健康证,不能长时间在这里面待着。”
这话呛得农记者说不出话来,只好在几个叔伯婶娘不善的眼神中退出了豆腐坊和酒坊,到院子里的凳子上坐着。
李小小从屋里把健康证、卫生证和营业执照都拿给了农记者看,农记者看完了以后,皱起了眉头:“你这个里面没有排污许可证嘛”
李小小嗤笑一声:“这位记者同志,你知不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排污许可证?”
“你什么意思?”让人反将军,让农雨新同志很不满意,神色不好看起来。
李小小却没有理会农记者的脸色,而是自顾自的解释了起来:“排污许可证,是企业和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工业污水或者医疗污水才需要的,请问农记者,我这豆腐产生的水,算是哪一类?”
“算其他类你污染了地下水”农记者大约来以前也做过文章,当下就讲出了自己认为存在问题的地方:李小小将打豆腐和酿酒产生的水都用大管子直接接近院子前面不远处的水塘了,管子是埋在地下的,从屋子外表看起来,确实像是往地下排水了似的。
“农记者,不是说你是记者,就可以随便污蔑的,我的水可都是排到池塘里面了的可没有排到地底下去”李小小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个所谓农记者,漫说他的真假还没确定,就算是真的,他也绝对不是乱逛过来的,这是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啊
“难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要眼见为实。”农记者显然不信。
“我也不说别的,我们直接去池塘边看,直接去问村民好不好?”李小小笑了。
李小小领着这位农记者到了池塘边,里面的荷花已经开过了,如今饱满的莲蓬一个一个地在墨绿的荷叶中杵着,李小小没有放草鱼,而是放了些鲫鱼和塘角鱼在里面,水肥一些也不怕,这会儿一个石头丢下去,一条鱼就被惊得蹦跶出了水面,怕不有一斤多的鲫鱼呢让农雨新看得一愣。
“看到了吧?鱼都好着呢,不存在污染。”李小小指着鱼落下去砸出来的涟漪,解释着。
正好春华嫂子挑着一担晒干了的稻草往自家走,农记者就像看到了救星,忙过去问:“这位大姐,请问你是本村的吗?”
“是的。”
“请问李小小的豆腐坊生产,影响到你们的生活了吗?”
“没有。她这豆腐坊弄得干净,不臭,不像下面李玉强家的豆腐坊,五十米开外就是一股子酸味。闻着就想躲开。”春花嫂子怎么可能说李小小的坏话,当下一个劲儿地给李小小讲好话。
“我是省城来的记者,你们不用怕打击报复,有什么不满意的,你就告诉我,我会如实报道的。不会包庇任何人。”农雨新这话一说出来,李小小的脸都白了:这是谁在背后捅刀子啊?弄了这么个货色过来?
“没有没有。”春花嫂子也反应过来了,这个记者有点针对李小小,又帮李小小讲了一番好话后,这在农雨新失望的目送中挑着草回了家。
农雨新回头又看到了另一个人,是德银大爷。
“老大爷,请问你对李小小的豆腐坊有什么看法没有?有什么意见可以跟我提,我会帮着报道出来,如果她影响了村民的生活,我会如实报道,让她以后再也不能影响你们的生活。”农雨新这话比诱供还要厉害
“她这个影响可就大了呀”德银大爷一句话,差点没把李小小吓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77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收费章节(12点)
177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哦?”农雨新就像闻到了腥味的鱼,忙扛起了摄影机,对准了德银大爷。
德银大爷看了李小小一眼,开始诉起了苦来:“她自从搞起了这个豆腐坊,家里的豆腐卖得死贵,我们周围的乡亲们都买不起。只好从别的地方买豆腐吃。偏偏别的地方豆腐又不好吃,搞得我们现在吃不起豆腐。”
“嗯,这是高价暴利要曝光”农记者赶忙肯定,“您接着说。”
“她搞这个豆腐坊,一个村里人没请去帮工,都是他们自家人关起门在做,没给村里人提供岗位做事,不拉拔村里人,没有良心,这个不好。”德银大爷又说了一句。
“嗯还有什么?”这个最多算是不拉动地方就业率,不能算什么大问题,农记者赶忙又问。
“她这个豆腐坊收豆子,都只收当年的新豆子,我们的老豆子和放坏了的豆子,都没有地方卖,只好喂猪或者卖给别的豆腐坊,她不支持我们的农业”德银大爷这话一说出来,农记者愣住了:这个算什么?能安个什么帽子?
没等农记者接着问,德银大爷接着说:“她喂了这么多鱼,还养这么肥,我们天天看,又吃不着,我们难受啊应该把她的鱼都给分了打倒资本家打倒资产阶级。”
农记者把肩膀上的摄像机放下来,眨巴着眼睛,开始考虑这个貌似忠厚的老大爷是不是在消遣自己。
“她的豆腐应该免费送给我吃,我这么大一个老人了,吃不起一块豆腐,这还叫社会主义吗?”德银大爷接着吐槽。
“……”农记者开始怀疑德银大爷的智力是否正常,精神是否正常。
李小小憋笑差点憋出内伤:没看出来这德银大爷还有这一手啊?居然把个农记者玩弄于股掌之间,当孩子哄了。
德银大爷还在说,絮絮叨叨地,明着是骂,暗着是捧,这样的东西怎么播?农记者终于憋不住了,打断了德银大爷明贬暗捧的夸奖李小小,近乎哀求地让德银大爷走人。
等德银大爷走了,农记者面色不善地看着李小小,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没想到你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准备,找好了给你唱赞歌的人。倒是我小看了你了”
李小小耸耸肩膀摊摊手,表示不愿意解释:对于这种被害妄想症的人,怎么解释都等于掩饰,莫不如让他自由发挥好了。
农记者似乎放弃了再采访的意图,收拾了东西就准备走。
突然几个村民一路小跑着远远地跑了上来:“记者记者同志,请等等,我们要举报”
农雨新大喜:总算找到愿意举报的人了。
当下摆出一副包青天的模样,迎了上去:“各位别急,一个一个说,我会把你们的诉求和委屈都记下来,如实报道的。”
“听讲你是记者,来采访我们这里的污染问题的,我们赶快上来了,我们要检举。”几个村民跑得气喘吁吁,李小小认出其中一个是南华的妈妈金铃娘娘,如今说话的就是她。
“嗯嗯,你讲。”农雨新赶忙扛起了摄像机,对准了金铃娘娘的脸,准备拍摄。同时还不忘扭头得意地看了李小小一眼,眼里的意思再也明白不过:你以为我就不能找到知道真相的群众来检举你?这不?来了吧?
“我们要检举李玉强的豆腐坊诺就是下面庄子上的,他把打豆腐出来的水到处乱放,整条马路都是馊臭的我家现在连窗户都不敢开苍蝇满地飞啊你赶快去拍他”金铃娘娘总算是找到了吐苦水的人,巴拉巴拉地一通诉苦,把农记者的脸都说绿了。
没等农记者说什么,金铃娘娘已经说完了,拉着农雨新的衣裳就往下走:“你跟我去看看嘛去看看嘛”
可怜的农记者,进退两难,明显不想去,却又拗不过这些不懂礼貌而又热情的婆娘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下走着,一边编着借口:“我还要赶车回城里,明天我再来”
“赶什么车啊?你看完了拍完了,回头我让我儿子开摩托车送你进城。多晚都不怕。”金铃娘娘满不在乎,继续拉着往下走。
“哔哔”李小小突然听到两声车子喇叭声,扭头一看,却看到一辆写着新闻采访车的车子停在了自己身旁不远处的马路上。
顿时大伙儿都愣住了,不知道这个车是来做什么的。
车上下来的一个女记者和一个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一看就是搞采访的,李小小瞧着这女记者眼熟,仔细一看,可不就是曾经来过自己这里搞过采访的女记者嘛?是宝庆市电视台的。
自己并没有邀请宝庆电视台的记者啊?略一思忖,李小小明白过来:市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跟省城的记者同时拍摄,同时记录,同时采访,如果以后省城的记者乱写东西,市电视台能拿得出绝对有说服力的东西来反驳。
这是张副市长的意思
当然,李小小也明白,张副市长这样的行为,是建立在自己做事靠谱的前提上的,如果李小小也弄个污水遍地的豆腐坊,这下就是真正地死定了。这说到底也是张副市长自我保护的手段之一:我主动让人来采访曝光了,有什么卫生不达标的情况,至少也是跟我没关系的。
等两拨人马一互相介绍,农雨新变了脸色,直接收起了摄像机就要撤退:“你们来了,那你们去采访好了,我就不去了,我还要赶车会省城。”
“既然是省里的同行在,我们怎么说也要一起同行,一会儿采访完了,我们一起坐车走,台里的领导说了,省里的记者来了,让我们招呼好了,如果需要送回省城,就开车直接送回省城去。”女记者也是领了任务来的,怎么可能让这个农雨新就这样跑掉?
金铃娘娘高兴了,拉住了那个有退意的农雨新,又招呼女记者一起跟上,一群村民拥着两拨子记者闹哄哄地往下走去。
李贵旺想下去看看热闹,李小小赶忙拉住了衣袖制止:“你可千万别去,回头让人误会这些人是我叫来的可就不好了。那种热闹,不要看,想知道结果,等晚一点等到洗菜的婆娘们来了,从他们嘴里自然能知道。”
这倒是句实在话,李贵旺听了赶忙跟着李小小回祖屋,到了祖屋后,大伯几个见李小小父女俩回来了,忙问是个什么情况,李小小不想将心里对李玉强的猜测说出口来,只是冷笑着说:“这是有人针对我们,特意请那个所谓省城的记者来这里弄我们的。”
“是谁?李玉强吗?”人都不傻,听了这话立刻三婶娘就想到了李玉强。
“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不要这样讲。他这种手段,没有什么用,我估摸着,这会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