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女有泉 完结-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小看了二婶娘一眼,见她一脸紧张,只得解释:“省城的酒楼我还没有开始送酒,如果产量真的上来了,回头我去省城看一看,看这个米酒能不能送到省城去卖。销售这方面,我一直没有让你们担心过,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得了李小小这句话,几个叔伯婶娘都松了一口气,在一旁静听的刘春梅白了几个叔伯婶娘一眼:“人家才开张呢,你们就慌乱成这样,要是人家的豆腐卖出去了,你们该怎么办?谁还不知道那葬倒了祖坟的家里到底能不能做成呢那样的倒霉鬼,只怕做什么都是不成的”

    听了这话一家子都笑了起来,三婶娘也连连挥手:“还是春梅讲得对,那样的倒霉鬼,只怕是做什么都做不成我们担心得早了些。就算他真的做成了,我们不是还有小妹子嘛?在小妹子手里,他们讨不了好去”

    李小小也笑:他们这样呼啦啦全都跑来了,可不就是担心吗?三婶娘不过是眼看着事情有了解决的法子,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才把话往回说罢了

    “来都来了,就吃了饭再走吧贵旺已经在煮饭了。”刘春梅嘴里招呼着,眼里的得意却怎么都藏不住:这可是一大家子人呢,都靠着李小小发财了自己的闺女有出息,那是值得骄傲的当初那些人都说什么来着?不都看自己生了两个女儿,拿眼皮子夹自己嘛?现在自己女儿就是飞山村的独一份开了农场赚了钱,还拉帮了几个叔伯兄弟,让自己的地位在这些叔伯兄弟面前前所未有地提高。

    李贵旺也跟着招呼,这些叔伯婶娘们累了一天,回去还要做饭,能不必专门回家再做饭,也没什么不乐意的,当下就都答应了,几个婶娘也都洗了手去厨房帮忙。

    女人们帮厨去了,几个男人都坐在客厅聊着家常,无非是谁家的孩子最近都在做什么,谁家的孩子成绩好,还有些乡野趣事。

    李小小其实不喜欢拉家常,一拉就拉出去很远,她更喜欢坐在一旁静静地听,而此时李小小发现邓鸣贺也是坐在一角静静地听,脸上看不出喜乐,甚至看不出他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听。其实对邓鸣贺,李小小是有些好奇的:这个人浑身上下都透着神秘感,怎么都看不透,目前李小小能够确定的就是邓鸣贺对自己并没有恶意。

    只是李小小并不介意:这个社会,谁又能看得透谁?确定没有恶意,也就够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64大动作

    收费章节(12点)

    164大动作(三更)

    饭后一家子又认真讨论了买黄豆的事情,打豆腐的人都知道当年新鲜的新豆打出来的豆腐更好吃一些,出豆腐的量也会稍微多一些,只是飞山村和周边的乡村没有大面积种植黄豆的,想要买够一年打豆腐用的黄豆很不容易,要么就近各村各寨搜罗一番,要么要去外地买。

    实话实说,在各村收购会方便一些,运费没有那么贵,可事情就会比较繁琐,需要有一个人专门去做,最好还要有车子,能够直接把黄豆拉回来。

    “哎呀我娘家兄弟今年种了不少黄豆,怕不有千把斤呢要是需要,回头我让我兄弟收了放到他们家,到时候过去一车子就拉回来了。”大伯娘突然想起一茬儿来。

    “哎呀你不讲我都忘了是哟我爹今年还种了不少呢我让他给留起来呗反正他也是准备拿来卖的。”二婶娘听了大伯娘的话也想起了娘家。三个婶娘一合计,三家的娘家豆子加起来有两千多斤,却是还差不少呢

    “那有什么的?我娘家庄子上好多人种黄豆,让我爹帮着收一些,十家八家的,加起来至少有五六千斤了”三婶娘的娘家旱地比较多,种黄豆的更多一些。

    “那行啊都收起来,我们这里起一个库房,拿来存黄豆。”李小小敲了敲桌子,事情竟然这样简单:各个婶娘伯娘的娘家帮着收一些,收好了以后直接拉回来存放起来就行。

    一番商量之后,三个伯娘婶娘的娘家收上来就差不多够一年用了只需要修建一个库房就行

    “我祖屋那边现在住的人少,拿其中一间改成库房呗?”几个妯娌的娘家都能在这件事情上帮上忙,同样参股的自己娘家却就在这个村里,村里都是水田,没多少种黄豆,想要收购不容易,想着自己不能比几个妯娌弱了,刘春梅就主动提出来把库房修在祖屋。

    李贵旺对此是不会反对的,当下也点点头附和:“我看要得那边的屋子空着了好几间,半间屋子都能放不少东西了”

    这样的结果李小小已经很满意了,当下笑着提醒:“要问问爷爷的意思,老人要点头才好,别让老人觉得不尊重他们。”

    “那是要有个规矩。老人家还在那儿住着,凡事要征求老人的意见。”大伯是最讲究尊卑谦和的,不愿意得罪了人。

    爷爷奶奶对于后辈做事从来都是支持的,听了刘春梅两口子的想法后,都表示同意。奶奶却提醒了一声:“不能修在你哥房里。”

    “妈你想什么呢?那么宽的屋子,我修个库房在我哥房里做什么呀?”刘春梅哭笑不得,老人的想法真是杞人忧天了。

    老人允许了事情就好办。

    因为马上就是黄豆收获的季节,李小小一边让三个婶娘给各自娘家打电话把事情说好,一边就张罗着修库房。其实盘算下来,一年三万斤黄豆是要的。不过本地黄豆的收获季节是现在,还有些地方前后要差出来三个月,不担心收不到黄豆。

    库房第一是要防潮,第二是要防老鼠,还有一点是要防虫。防潮好办,修库房的时候,整个库房做防潮处理,然后在库房中放几个石灰桶,里面放上干燥用的石灰,过段时间再换一换就行了。

    防虫和防老鼠都是一个法子:门用铁皮包了,接缝处尽量密封就好。

    一边忙碌着设计库房的事儿,李小小一边哀叹:还有茶叶山的病虫害要管治,重生回来,忙忙碌碌地,还真不是个享福的命啊

    只要有钱,在自己家修个库房有难度吗?答案是没有

    不过十天的功夫,一个崭新的库房就在原本闲置的一间屋子里修好了,屋子边缘留了一条道,修建的库房像个碉堡,只有一扇小门开在离地一米处,开门进去后还有一道弧形的水泥隔断,方便人进出,也确保能够充分利用上半截的空间。

    虽然不太美观,却是个实用的好东西。

    库房修好后,还要敞开了彻底干燥些日子,才能让黄豆入库。趁着这个空隙,李小小找了农林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专门来看茶树的品种和病虫害。这个技术人员姓孙,沉默寡言,戴着厚厚的酒瓶底眼镜,一看就是个读书很用功的孩子。

    小孙的专业技术倒是没的说,看完了以后给李小小解释了一通:“这些茶树的品种不算最好的,倒是也还行,主要是因为这些年缺乏管护,没有追肥也没有杀虫打药,才有些枯死。这个地方胜在气候好,很适合茶树生长,你这些茶树如果不打算搞成什么顶级的茶叶供应基地的话,这样的茶叶品种足够用了。”

    李小小并不懂这些个专业知识,听着意思就是不用换品种了呗?

    “那怎么样把茶树抢救过来?”李小小比划着问。

    小孙看了看漫山的茶树,问:“你还准备采秋茶吗?”

    李小小把个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采。”开玩笑,飞山村几十年来,有采秋茶的习惯吗?

    “那就好办了你现在先把一些病死的拔掉烧掉,把下面的草拔掉,要杀虫要除草,还要追肥。”小孙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追肥李小小能够理解,就用牛栏里的沤肥就好,实在不够又花钱去收购。除草却是麻烦,这么大一个茶场,如果把草扒光了,是要多少人来拔草?而且草都是会再生长的,常年拔草要多少人?还有杀虫,小孙提出用敌敌畏,李小小真心不愿意用农药,也给否了。

    可怜的技术员傻眼了:“不拔草,追的肥料都让草吃光了,多浪费?也不利于杀虫啊杀虫你不用敌敌畏,用什么?用手捉?”

    李小小好笑地看着小孙这见了鬼的表情:“我这片茶叶山没打算赚多少钱,就是保本就行的。追肥反正你也说了,是秋冬天才追肥,到时候草也差不多要黄了,我在追肥之前请人一次拔光,能保持得久一些。敌敌畏是真的不能用,我的茶叶就是准备做成绿色茶叶,以后用来做农家乐的,要是打了敌敌畏,就不能算是绿色茶叶了你给我想一想,有什么不用打农药的法子?”

    小孙想了想:“你这个主要是茶毛虫,要么,你用点灯诱蛾的方法吧?”

    “什么是点灯幼儿?”李小小傻愣愣地看着小孙,一时没有理解过来,小孙撇了撇嘴,解释了起来,其实就是点了灯把飞蛾诱惑过来杀死的意思

    “这个法子倒是能有点用,可是这能把整座山的飞蛾都诱惑光了吗?”李小小觉得这个法子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抓了抓脑袋有些苦恼地问。

    “那肯定不能这漫山遍野的,你就算是能诱惑光了,也会有别的地方的过来,像你这么宽的面积,病虫害只能控制的。不是你能完全杜绝的,哪怕是用农药都不行。把成年的飞蛾都诱惑过来扑杀了,就能够减少产卵的量,等到过了产卵的季节后,再雇人把产的卵块尽量摘掉,就能大幅度地减少病虫害,你不肯打农药,能做到这样就算是很不错了”小孙同学只觉得李小小的想法有些天方夜谭:不打农药?这是什么年代了?不打农药能有收获吗?

    李小小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当下连连点头答应下来,又问了一番追肥的方法和用量,这才算是闹明白了。

    眼下正是飞蛾准备产卵的季节,也就是说点灯诱蛾的时候到了,过了这个时候,飞蛾就都产完卵了。李小小于是和李贵旺去买灯,一买就是上百盏灯,这种灭蚊灯的原理很简单,里面一盏灯,中间一层电网,外面一层粗的隔断栏,底下一个基座做成盘子的形状,可以接住这些被电死的飞蛾,原本是在家里用的,如今却被李小小用在了茶叶山里,价钱不便宜,十几块钱一盏灯,转眼又出去了好几千块钱可把李贵旺给心疼的直咧嘴:“一毛钱还没挣到,就砸出去这么多钱了,这往后可怎么办?你这个茶叶山,就是个无底洞看吧,后面还要修房子不晓得你要砸多少钱进去”

    李小小陪着笑给李贵旺揉胳膊:“你放心好了,回头再买几百只小鸡崽放养在茶叶山里头,这些灯灭掉的飞蛾给鸡吃了正好到了春天,就看见回头钱了到时候自然会好的”

    “回头钱回头钱到时候还要请人摘茶叶呢又是一大笔钱,还回头钱等看到了回头钱再说吧”李贵旺嘴里嘟囔着,手脚却没停,把东西都装好后,关门开车回家。

    可上了车以后,李贵旺却又操心起来:“要养鸡,就要赶快了再晚些日子去抓鸡崽的话,只怕到了明年春天,鸡都还没长起来呢”李小小听得直笑:老爸其实还是关心自己,这样的唠叨和埋怨,说到底不过是怕自己亏本罢了

    。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65黄鼠狼

    收费章节(12点)

    165黄鼠狼

    这边厢弄得风风火火,那边李玉强也没闲着,不过半个月的功夫,牌子就打起来了豆腐的品牌名字也取得让李小小羞愧:“多磨好”豆腐

    “多磨”这个词的发音在宝庆和“多么”是一样的,本地人听起来,就是“多么好”,再加上本来就是石磨豆腐,味道自然是好的,一听又联想到了石磨,这个名字自然是好的

    自己取名的水平咋跟人家就差了那么多呢?人家叫多磨好豆腐,咱就只会叫“李小小农家豆腐”难道这就是文化水平的差距造成的?

    取名无能啊

    李小小叹息着,幸好自己早早地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否则的话,只怕要费好大一番功夫,才能在李玉强的密集动作下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站住脚跟。

    李玉强在宝庆电视、报纸上都打了广告,而且开了自己的专卖店,不是农贸市场,而是在当街的大马路边上这个出手,可真是豪气

    李小小的铺面里,豆腐生意立刻就受了影响,销量下滑了两成左右。惹得李贵旺心里有些担心起来:“这样下去,我们不会被挤兑得关了门吧?”

    “不会,你放心好了。”李小小安慰着老爸,她的沉稳不是来源于单纯的心里素质,而是分析得来的:李玉强的豆腐比外面普通的豆腐卖得贵,却比自己的豆腐便宜,等于是比市场上的豆腐好一点儿,又比不上自己的豆腐的意思。他的定位是准确的,可当街的门面和电视、报纸的广告费用也不是吃素的,这就注定了如果他的销量上不去,或者稍微有所下滑,立刻就会亏本

    李玉强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有些见识的大学生,一直在企业上班,从来没有自己当过老板,不知道精打细算,这样的铺开来,只怕最后光得了个名头,赚得却并不多,闹不好都要亏本

    而相比之下,自己的铺面一个月不过几百块钱,豆腐还是连着菜一起卖的,这一块的费用根本就不用考虑,再加上自己的豆腐牌子是跟着蔬菜一起打出来的,平时根本没有花过广告费用,反而是市政府的支持和几次事情导致报社、电视台的报道,已经为宝庆市民所熟知了。

    任何东西,说到底都是论一个口味和健康营养,只要自己的东西好,在已经有了知名度的情况下,不怕被人挤垮。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琢磨,李小小早已经知道:指尖灵泉的神奇,不是普通泉水可以比拟的

    倒是胡金元把李玉强的豆腐当成了一个威胁,专门打电话找李小小:“小妹子,那个李玉强的豆制品专卖店看着对你的豆制品很有威胁啊?我可是听说了,好些餐馆都想要找他合作呢他的价格低上不少,对你的冲击可能比较大哦”

    李小小不知道胡金元是纯粹表示关心还是别的什么意思,当下也就事论事,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番,让胡金元放心,口味不一样,价格自然不一样,他的豆制品专卖店不会对自己的产品有什么根本性的冲突。

    听了这话,胡金元笑了起来:“那就好我原本还说,要不要放开你的豆制品只在我的酒楼卖的规定,让你以后随便供应那些酒楼呢”

    李小小没想到胡金元会有这样的打算,吃惊之余,也感激不已:“那就不必,你也知道,有两家酒楼也偷偷来我这里买了回去做菜来卖的,不过是不敢打我的牌子罢了,如果这个当口我放开了这个口子,别人都会以为我被李玉强的多磨好豆腐专卖店给挤兑得不行了。会多出许多揣测来。”

    “你有数就行了,我不多说什么,不过是个提醒的意思。”胡金元乐呵呵的准备挂电话,这大半年来,自己的酒楼生意蒸蒸日上,原本还有两家能跟他竞争的酒楼,如今那帮子有钱人和领导们都吃惯了李小小农家菜,有什么上档次的宴请,都会放到自己的酒楼来,还会专门指定要用李小小农家菜来做菜,自己用李小小的农家菜来稳住这些老客户,李小小顺利卖出了高价打出了牌子,本就是双赢的局面,胡金元对李小小热络些也就理所当然了。

    卖完了菜回家后,李贵旺领着人去茶叶山挖枯死的茶树去了,这些茶树挖出来烧掉后,还要从农林研究所买新的茶树苗回来补上,这一垄一垄的茶叶,就像一道一道的音阶,中间缺了口李小小可不愿意看到。

    正在家里盘算着买鸡苗的事情,李贵旺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小妹子小妹子”

    李小小忙起身出去看,却见李贵旺跑得满头大汗:“那边茶叶山下头也有个好大的窝坑,我看着,里面的茶树都枯死得差不多了,要不,那个窝坑别重新种茶了,就放上水养鱼吧以后要是有人想来钓鱼,关系不是特别好的就让他们上那边去钓鱼去,我们也就不用再在自己屋里伺候他们了。”

    “这个主意要得啊一起过去看看呗”李小小过去看了看,这个凹坑比自己家的那片鱼塘还要大一些,下面的土不怎么肥,好像原来爷爷说过,是种茶叶以前,有人在这里烧过砖,人工挖出来的大坑。

    “从我们屋边引水过来,就是挖一条水渠就行了,也不用什么手脚,这坑里的土不肥,里面的茶树这些年都死得差不多了到时候把这坑里剩下的茶树都挪到那边空出来的缺口去补上,也正好少买些茶树苗。”

    李小小点点头十分赞同,对李贵旺一通马屁拍过去:“我就知道我爸对我好总是帮我想事情,要不怎么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呢?我们一家子凑到一块,想出来的法子就是要多得多好得多”

    李贵旺让这两句话给夸得眉开眼笑。

    把凹坑里面的茶苗挖空后,引水放鱼,买鸡放在茶山里,白天啄草籽,晚上吃虫子,李贵旺也请了人在修房子了,就修在鱼塘边不远处,离公路也近,依山傍水是最好的。

    满叔原本赶着牛满山跑,如今茶山成了自己的,索性就让牛在茶山里吃草,他还能帮着割草喂鱼,李小小将新的任务交代给了他:每天负责收鸡和放鸡、收灯和放灯。这两项工作加到满叔身上,李小小又给加了工钱,满叔一个月有两千块钱的工钱了。

    这些事情做起来并不算多累,却需要一个人去操心,李小小交给了没有多少牵挂的满叔,工作量并不算重的情况下,满叔也多了些收入,对此满叔十分感激。

    然而一个星期过去,满叔却犯了愁,特意地找到了李小小:“小妹子,五百只鸡崽子,才放进去一个星期,就少了四五十只了开头两天我以为是我数的不准,今天特意一拨一拨的隔开了放出去,一只一只点了一遍的,至少少了四五十只了。”

    “啊?是不是走丢了进了山里面了?”李小小愣了愣,这么大的茶叶山,小鸡不怎么认得路,走丢了也是很可能的。

    “没有我到处都找过了我怀疑是黄妹子(黄鼠狼)叼走了要不就算是死了,也有个死鸡是不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