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之贾赦-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夫人动怒贾赦愁 。。。

  周瑞家的一听赵姨娘这话,只觉得全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再一细想这话里的意思,心里更是百味交杂,勉强笑着道:“赵姨娘这说的什么话儿,咱们府里一贯是太平无事,哪来的风雨,只怕是赵姨娘你看差了眼罢。”
  
  赵姨娘听得周瑞家的变了称呼,心里暗啐一口,只是面上不显,咯咯一笑道:“既如此,只当我看错了罢,这世上总那么有些人不识抬举,上不得台面,周嫂子说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见着周瑞家的脸色一变,赵姨娘笑的越发张狂,生怕周瑞家的听不懂似的,当下又说道:“往日常听着老爷说什么,明月沟渠的,今儿我倒也算见着了。罢了,这府里当家做主的是大老爷呢,横竖也不关我的事儿,我同周嫂子嘀咕这些有什么用呢,倒不如似有些人那样回屋子歇着,养养神呢。”
  
  话里话外又奚落了周瑞家的一顿,见着周瑞家的气的发抖,却什么话儿也说不出来的摸样儿,赵姨娘别提心里有多痛快了。
  
  赵姨娘虽然不能名正言顺的和王夫人争锋相对,但今儿能狠狠的讽损这周瑞家的一遭,出了心里压着闷气不说,更是顺带着打了王夫人的脸面去,怎不叫她心中畅快。
  
  见着赵姨娘远去了,周瑞家的狠狠跺了几脚,忍气吞声的叹了口气,方欲往王夫人屋里去。
  
  不料,周瑞家的一转身,冷不丁唬了一跳,原来王夫人竟不知何时打屋里出来了,正站在不远处的回廊假山旁。
  
  周瑞家的细细一瞧,只见着王夫人脸色铁青,也不知先前赵姨娘说的那些话儿,被她听了多少去。
  
  周瑞家的定了定神,只硬着头皮上前道:“太太怎么出来了?”
  
  王夫人扯了扯嘴角,微眯着眼睛,笑说道:“我若不出来见识见识,岂不是辜负了这场好戏,白累这角儿唱了一出。”
  
  听着王夫人这意味深长的话儿,周瑞家的打了一个激灵,过了半响才言道:“赵姨娘素来便是个不着三四的,说话也一贯冒撞,太太也是知道的,何苦同她计较,没的坏了口声去。”
  
  王夫人捏着帕子的手指越发用了力,平素慈悲的表情也扭曲了几分,冷声道:“我就是平日待她太宽,处处念着她是个糊涂人,凡事不跟她理论,倒没想她竟是有出息的,起了心思要踩到我头上来,若不给她几分颜色看看,只怕这府里还真翻了天了。”
  
  周瑞家的微微发了发抖,她虽也是满肚子火,但听着王夫人这话,深知王夫人性情的她,仍忍不住心里发寒,暗地里不免念了几声佛。
  
  正心想着,周瑞家的心思一转,忽而想起一事来,决心要趁着机会在王夫人面前下个话儿,只忙忙说道:“赵姨娘闹了这出,还不是底下那些管事媳妇招的祸儿,若不是她们眼里没人,爱弄些心术,赵姨娘便是想闹也闹不起来。再说,如今赵姨娘寻了这个由头,口里话里又不时说着老太太老爷,倘若太太这遭儿发落了她,只不知赵姨娘又要闹什么事儿出来了,岂不是太太的错处。依我说,太太也不必急于一时,只要珠哥儿的病好了,太太拿了权,赵姨娘再蹦Q也不过是那戏台子上的小丑罢了。”
  
  王夫人一听,细细一思量,微微一笑,笑容温和至极,只说道:“这话倒是在理,只是如今我又不掌权理事,这些底下人的事儿,都是大太太和老太太做主儿,这事自然得请她们吩咐才是。”
  
  周瑞家的一听,不免心下一惊,王夫人到底是王夫人,先前还被赵姨娘这事气的不行,如今气还未平,就想出了这引风吹火的好计策来。
  
  王夫人这段时间,事事皆禀过了贾母再处置,便是有疏忽错漏之处,贾母也得担一份责,如今这底下人出了错,王夫人仗着贾母在前,自然是无碍,毕竟任谁也不敢说贾母的错儿。
  
  倒是邢夫人虽不爱管事,但碍着贾母吩咐,也经手裁夺了不少事儿,如今赵姨娘闹了一场,纵然是给王夫人没脸,可细究起来,这嫌隙不当之处,少不得落在邢夫人头上。
  
  邢夫人再是冤枉受过,可事情闹到这步田地,贾母必是要表明态度,对邢夫人训斥几句,做出些惩戒来。
  
  邢夫人理事不当,贾母又年老体衰,这么一来,这管事的权力或多或多,都得交给王夫人几分。
  
  周瑞家的这么一想,心里很添了几分不自在,她到底比不得王夫人,虽帮着王夫人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儿,但还有几分良心在。
  
  她看得明白,邢夫人管家本是名正言顺的事儿,王夫人能掌了这么多年权,不过是仗着老太太偏疼二房,大老爷不成器,邢夫人又是填房出身罢了。
  
  如今虽说老太太命了邢夫人理事,但邢夫人却也不是那爱主张的,王夫人若是讨好了老太太,继续掌权理事,想来邢夫人也不会说什么旁的话儿,王夫人又何必筹谋着,非要算计邢夫人一遭呢。
  
  想虽这么想着,周瑞家的却是无力挽回,只得笑着又寻了些家常旧话,一路奉承着王夫人回了屋来。
  
  才进了屋里,外头便有小丫鬟进来报道:“马道婆来给太太请安了。”
  
  这马道婆乃是宝玉的寄名干娘,与王夫人也是常来常见的,平素也算说的上几句话儿。
  
  王夫人这几日正为着贾珠的事儿操心,也起了心思,想寻几个僧道上的人,问问这驱病去疫的事儿。
  
  如今听得这马道婆来了,可谓是恰合了心意,一时便把心头的算计暂且放下,命人请了马道婆进屋说话。
  
  且说贾赦从邢德全那儿得知了东府里参股银矿的事儿后,即便他素来便想得开,对两府的荣华不怎么在意,也禁不住生出了些许沮丧的心思来,暗自叹着,遇着这帮子亲戚,他便是有三头六臂,会七十二变,也着实有些招架不住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糊涂事儿啊。
  
  荣宁二府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偏生就是切割不断的关系,贾赦越想越气,索性把心一横,竟是下了决心,要让荣国府远了这宁国府去。
  
  心里一拿定了主意,贾赦便吩咐了人命几个心腹进来说话,这一话传出去,打头进来的却是裁夺施粥之粥上很得贾赦看重的那位管事。
  
  那管事进了屋来,只恭敬的道:“小的林之孝给老爷请安,老爷可是有事要吩咐?”
  
  原来那日贾赦见着这管事行事规矩,自有规矩,恰好他手头没几个知事能干的人,便有心提拔这管事一番。
  
  只是难免有些不便为外人道的顾忌,又命了人去细细查探了一番,才知道这管事居然就是书中颇有几分分量的二管家林之孝。
  
  只是比着书里林家的得势,这林之孝如今虽仗着祖上是荣国府的世仆,但只得个外院的小管事做,算不得什么风光体面。
  
  贾赦前世看书时便知道这林之孝一家都还算得上规矩人,尽管后来管了各处房田事务,但也没怎么趁势得意,送了女儿进府当差不说,也没特意替女儿寻个好差事。
  
  比着给儿子捐功名修花园的赖大,偷偷买房置地的周瑞,这林之孝在贾府的管事里倒也算得比众不同了。
  
  再往后头,凤姐强把彩霞给了旺儿儿子,与此无关的人大多不在意,单这林之孝在贾琏面前还说了几句公道话,显出了有几分正直心肠。
  
  贾赦正愁着无人可用,如今恰巧遇着了个可信可用的,哪有不重用的理儿,这林之孝虽表面寡言少语,但内里却是个机灵会事的,又兼有祖上家传,上至外头政局行情,官面来往,下至人情世故,府中旧例,竟是个无不了然的,而且见解非凡,当得是个极其难得的臂膀。
  
  听得这林之孝问有何事,贾赦皱了皱眉,只微微一叹道:“方才听说东府那边又牵扯了什么事儿去,虽说是珍哥儿胡作妄为,但如今东府大老爷一心修道,也管他不住,咱们府里便是想劝两句,想来他也不大乐意听。可若有个什么事儿,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若是两府能疏远些,我也不用犯这个难了。”
  
  林之孝家的闻言,只回说道:“何尝不是这个理儿,只是祖上几辈子的交情,又时常来往着,只是一时半会也难以疏远。再者,东府大爷那些事情,府里哪个不知,不过瞒着两府的老爷太太罢了,若东府大老爷肯管管,也闹不出什么事儿来。老爷也不必忧心,拣个空日遣人去和东府大老爷说一声,想来东府大爷不与人谋事了,这些事情自然就不相干了。”
  
  贾赦也有心命人去通知贾敬一声,只是前儿才贾母动怒请了贾敬回来,也不过打了贾珍一顿,卖了些下人便了事。
  
  贾敬那人一心成道修仙,凡俗之事早不放在心上了,对贾母或许还忌讳几分,但对贾赦,只怕贾赦命人递了信去,贾敬不单不理会,还会嫌贾赦无端多事,扰了他的清修。
  
  可若请了贾母出面,少不得这事又要传到王夫人耳朵里去,到那时,只怕贾珍是消停了,王夫人却不知要闹什么妖蛾子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ps:看红楼的时候,宝玉和凤姐被诅咒的那章,我一直在想,这马道婆既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可见在贾府里应该算是个被贾母和王夫人信赖的,或者说,在她们面前算是比较熟悉的,可是为什么会出主意害宝玉和凤姐,仔细看那节,赵姨娘起初只是抱怨,但是引诱的话儿和整个过程,却是马道婆一手计划的。再加上前面贾环泼蜡烛,烫伤了宝玉,王夫人骂的那些话儿,偶老是往反面想王夫人啊,这事会不会是王夫人的算计,拿宝玉和凤姐作饵,要整死赵姨娘和贾环,所以才有了那张欠条的事儿,只是红楼只有八十回,曹公后面没写些出来,于是偶也只能猜测一番。

林之孝笑言府中事 。。。
  想到这儿,贾赦越发有些犯愁,他本就不是那能谋善算的人,更无什么心机手段,如今明知这荣宁二府招祸的根由皆是由贾珍和王夫人所起,可他被宗法规矩所拘,竟隐隐有些束手无策。
  
  王夫人所做的事儿倒罢,明面上虽寻不出证据,但王夫人身边所能用的心腹就那么几个,如今贾赦已是命人看住了,想来,用不了多少时间便能查个清清楚楚。
  
  只是贾珍这事,贾赦却是为了难,贾敬是一心修仙不管事的,如今将宁国府交给贾珍管着不说,便是贾氏宗族的事儿也大多是让贾珍料理着,贾敬不过白担着族长的虚名罢了。
  
  贾赦虽说是贾珍的长辈,但碍着两府的关系,并着这宗族的规矩,便是想管束贾珍一番,也是有心无力。
  
  再者,贾珍最是个放纵无忌的,贾母面前或许还能听几句吩咐,但对贾赦和贾政两个长辈,却是从来没放在眼里过。
  
  前儿荣国府请了贾敬回来,连累着贾珍挨了一顿打,又卖了他身边几个得心的人,贾珍面上虽不说,但私下里,贾赦常听人说起东府那边传来的风言风语,贾珍更是跟改了脾性似的,不大寻贾琏过去走动了。
  
  虽说如今和邢德全还算亲近,但那都是邢德全这个贪财好乐的,巴着贾珍玩闹沾光罢了,贾珍对邢德全从来便是淡淡的,比着一般狐朋狗友还不在意。
  
  贾赦瞧着眼里,如何有不明白的,若是再插手管了这银矿的事儿,怕是贾珍不但不听,还会越发的倒行逆施。
  
  见着贾赦面有为难之色,那林之孝最是个伶俐知事的,哪不解贾赦的难处,只忙忙笑道:“东府大老爷修道心诚,自是有些不通情理之处,但到底还是念着骨肉亲情的。这八月十五乃是中秋节,府里总要设个团圆席,请东府大老爷回来骨肉完聚一番才是。”
  
  贾赦听了林之孝这话,如何不知这里头的意思,只要请回了贾敬,这其中旁的事儿便好办的多了。
  
  只是贾赦心头难免堵得慌,这银矿的事儿了了,之后谁知道贾珍还会闹什么事儿出来。
  
  这皇帝还在宫里坐着,太子这位子是谁的,也没闹个明白,前儿贾珍酒性一上来,就敢和几个纨绔在府里谋事匡扶社稷,今儿又参股什么银矿,明儿说不准连通敌叛国的勾当也使上了。
  
  贾敬那是个一心成仙的,贾珍犯再大的事儿,也妨碍不到他老人家清修,倒是贾赦这旁人见了,心里禁不住的来气,这是前世作了多大的孽,才摊上了这些的亲戚邻居,败家毁业也罢了,谁家没几个败家子。
  
  可败家败成祸害的,就世上少见了,贾珍就是那生害亲戚,死累街坊的败家祸害。
  
  不在家花天酒地,安心享乐,偏要参合进朝廷是非里去显能耐,显能耐就显能耐罢,可这贾珍是哪儿不对,就往哪儿凑,生怕抄家灭族没他的份。
  
  贾赦是越想越气,贾珍还不如薛蟠那个傻子,薛蟠那人虽是个横不讲理的又傻又蠢的,可人家挨了打,打算出去躲躲,还知道跟着见了世面的人一道儿。
  
  贾珍呢,凡事他是天下第二,做什么事从来不和荣国府打什么招呼,待得出了事儿了,才等着荣国府来收拾残局,贾敬在的时候,还知道来走个过场,贾珍竟是连过场都省了。
  
  一时贾赦又想到了贾敬身上去,不禁埋怨起贾敬这个假神仙,要修道成仙,也该把俗事料理妥当了再修去,如今瞅着这些不成器的子孙,他还没得道呢,倒先绝了七情六欲去,人家古人还有鸡犬升天的呢,这贾敬怎么不带着子孙一起修道去。
  
  等等,鸡犬升天,贾赦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来,只微微一笑,对着林之孝道:“八月十五还有段时日呢,且放放再说罢。我倒想起一事来,东府大老爷修道日久,不知哪日便可诚心通了仙去。只是我素听闻外头很有些野僧旁道,借着什么炼丹修仙的事儿,很行了些不好的事儿,也不知东府大老爷身边的道士可妥当?”
  
  林之孝笑了笑,只说道:“老爷放心,东府大老爷虽说在道观清修,可身边也有两府里的老家人服侍着,那些观里的道士也大多是些根底干净的,只是陪着东府大老爷烧丹炼仙罢了。”
  
  听了林之孝这话,贾赦心中雪亮,当下哑然失笑,贾敬再怎么一心成仙,也是这宁国府的大老爷,便是住在观中清修求道,自然也是与寻常道士不同的,这贾敬求的是长生道,修的却是那富贵仙。
  
  笑着摇了摇头,贾赦又想起一事来,方开口问道:“两府皆有老家人跟在东府大老爷身边,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林之孝笑了笑,只趁势道:“老爷自不知这底下的事情,咱们两府有亲又来往多年,底下的老家人也大多走动频繁,这走动多了,自然有不少就结了亲。旁的不说,单咱们府里的赖大总管,同着东府里的赖升总管就是一条藤上结下来的,他们是陈年的旧人,多少还知道些体面规矩,便是这个摸样,底下的人就更了不得了。”
  
  贾赦听得一皱眉,他对赖大这一家子并没什么好感,不过碍着赖嬷嬷是贾母身边的老人,并着赖大和赖大媳妇管家还算得力,但凡有一二不周到之处,也假作不见罢了。
  
  如今听得这赖家在两府都如此得势,便是贾赦心里清楚,这林之孝的话里有些私心暗意,也禁不住生出了些许猜疑来。
  
  这赖家能住着楼房厦厅,赖尚荣能跟公子哥似的读书写字,自然不可能只靠着贾母的器重,这里头的事情贾赦也不是看不明白。
  
  只不过,贾赦手上无人,便是想另委他人分了赖大一家的权去,也派不出可信的人去,再者,贾府亏空不是一日两日,没了赖家也有周家,李家,便是强行处置了赖家,对荣国府而言,只怕是杯水车薪不说,还会弄得底下的奴才离心背德。
  
  毕竟,这赖家再不像话,也算是奴才里熬出头的,那赖嬷嬷又是知本分懂感恩的,一言一行,无处不念府里的恩德,底下的家生子便是面上不说,心里也惦记着能如赖嬷嬷这样的风光体面,放赖家在府里,多少也有些好处在。
  
  只是放赖家在府里有天大的好处,贾赦也不得不多往旁处想想,凡事都有个万一,贾赦可不想最后不用抄家流放了,正想好好享受一番,这一回头,这荣国府里多了群姓赖的主子来,那才叫贾赦欲哭无泪。
  
  想着,贾赦不禁问着林之孝道:“这赖家的事儿还罢,咱们府里老家人怎么跟着东府大老爷去了?”
  
  林之孝听了,只忙忙的笑道:“我正欲同老爷说这事,咱们两府的人口太重了,日里选个粗使丫头,也能挣破头去。这陪大老爷去观里清修的差事,既清净又自在,这样的轻省活儿,自然是不少人抢着。咱们两府又亲,底下人联姻的又多,故而那时选人,也只看得力不得力,倒不曾分什么府去。”
  
  林之孝这话语虽宽和,但这话里的意思,贾赦自是心知肚明,无非是一些荣国府的下人托了些人情门路,想方设法得了宁国府的差事罢了。
  
  贾赦正嫌着府里人口多,巴不得多放几个出去自谋出路,哪有闲心管这些事儿,只不过摇头笑了笑,便接着问林之孝道:“照这么说,这些老家人都不大可信,也不得用?”
  
  林之孝笑说道:“可信自是算不上,只是这得用与否,也是有说法的。老爷可是要命他们做什么事儿?”
  
  贾赦想了一阵,只说道:“我倒起了个心思,也不知可行不可行?”
  
  说着,便把先前想到的主意儿给林之孝说了。林之孝听了贾赦的话儿,略略思量了一阵,方说道:“若依老爷的话儿,可行倒是可行,只是这也不过是一时之策,东府大爷再怎么也是成家生子的人了,东府大老爷总不能强带了他修道成仙去。若是日后,东府大爷知道了,难保不生出些事来。”
  
  贾赦沉吟了片刻,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些顾忌,只是贾赦实在没心思替贾敬管儿子了,荣国府他还忙不过来呢,再者,元春一天比一天大了,皇帝估计也快禅位了。
  
  只要皇帝一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