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穿残汉-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收礼的代价也真够大的。想到这儿,蔡吉心知到这份上,唯有将话挑明了才能引起曹昂以及曹营诸将的重视。所以她跟着便神色一凌道,“那公子更要加强戒备,莫要让司空中了美人计。”

    果然曹昂听到“美人计”这三个字,眉目之间终于有了一丝忧虑。而蔡吉则跟着趁热打铁道,“吉希望公子在提醒司空的同时,也能让典都尉加强护卫。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听罢蔡吉的一番分析,再一想到先前看到的那个美艳女子可能是对方设下的陷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焦虑的曹昂,当即冲着蔡吉深深一揖道,“多谢蔡府君提点。昂这就去提醒父亲。”

    眼瞅着曹昂一副为曹操安危心急火燎的模样,蔡吉下意思地脱口而出道,“公子也需多加小心。”

    曹昂没想到蔡吉临末了会来这么一句话。在怔了一下之后,少年的脸上带上了些许红晕,“蔡府君放心。那等宵小之辈伤不了昂。”

    说罢,曹昂便转身信步赶去了帅帐。蔡吉望着少年的背影,很想再次叫住他,提醒他不要亲自护卫他那个好色的父亲。但这话蔡吉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毕竟相比于禁等人,曹昂的话在曹操眼里更有分量,也更容易被曹操所接受。至于让曹昂远离曹操的提议,以这位孝子的性子多半只会当面一笑了之,过后我行我素。

    既然曹操那边该提醒的都提醒了,那蔡吉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打点好自己的后路。以便事情真到一发不可收拾之时,她能仰仗手下的一千兵马迅速逃离宛城。而与此同时曹营上下也在忙着调拨人马准备从张绣手中交接宛城的城防。

    就这样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忙碌之后,翌日一早,宛城四门皆开,张绣亲率部将弃盔解甲,向曹操请降。而曹操则当众解下披风披在张绣身上以示接受其请降。且就在张绣与曹操二人默契地表演请降与受降之时,紧跟曹操身后的蔡吉倒是乘机打量了一下张绣。发觉此人身形壮硕,五官端正,看着倒也不像是奸诈之辈。却不知“送婶”这事究竟是张绣本人的主意呢?还是贾文和的主意?

    说起贾诩,此刻蔡吉多少有些失望。因为在这群自报家门的降将之中,并没有贾诩的存在。难道贾诩还没投靠张绣?话说《三国志》里头虽没有写明贾诩投张绣的确切时间,可《吴书》中却记载了贾诩在宛城之战中,为张绣出谋划策过。难道是《吴书》记错了?还是说贾诩那老狐狸故意躲着不见曹操?

    鉴于曹操在场,蔡吉自然是不方便直接向张绣打听贾诩的下落。不过只要贾诩人真在宛城,真在张绣麾下,那蔡吉自负以君雅麗等人的手段挖出贾诩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这会儿的蔡吉也同众曹将一样带着洋洋自得的笑容,众星捧月着将曹操拥入了宛城。

    受降之后自然就是盛大的宴会。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摆在宛城之中的宴会上,典韦并没有像史书记载的那般持斧而立给张绣等人来下马威。相反整场宴会的气氛显得颇为热闹。若非之前蔡吉刚在城门口看过受降仪式,她甚至都会误以为这是一场曹营间自家人的宴会。

    有了如此顺畅的开端,之后数日,曹操开始派出兵马陆续收服宛城周边叶、穰、舞阴等等一干南阳诸县。曹营诸将更是与张绣的部将称兄道弟打得火热。时间就这样慢慢流逝过了十天,如果蔡吉的灵魂不是来自一千八百年之后的话,她可能会同曹营诸将一样认为南阳郡就此平定了。不过每次看到曹操与邹氏出双入对,蔡吉还是会暗自提醒自己注意张绣的动向,并坚持每日回城外营地过夜。

    这一日在宛城办完公务的蔡吉照例又要出城回营地。却不曾想,还未等她骑上马,就有一小卒跑来禀报道,“蔡使君,司空今晚在城外大营设宴,还请使君莅临。”

    曹操又要设宴拉拢张绣的部将?听到消息的蔡吉,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自打曹操入驻宛城之后,那可真是小宴天天有,大宴三六九。这倒并不是说曹操为人奢靡。而是南阳郡毗邻荆州,本地的世族豪门多多少少都与刘表有些关系。为了安抚这些地头蛇,同时拉拢张绣的人马,曹操如此往来迎送倒也并不为过。只不过在城外大营设宴这还是第一次。蔡吉虽觉得有些意外,却也颔首接下了帖子道,“请转告曹司空。本府会如约而至。“

    然而令蔡吉深感意外的是,当她以一身文士打扮来到曹操的帅帐之时,迎面碰上的并非是一排排明艳动人的侍女,而是手持大斧宛如巨灵神一般立在门口的典韦。说起来,蔡吉现在与典韦也算是有了点头之交,平日里也没少见他鞍前马后地跟在曹操身边做保镖。因此她并不害怕被称为“恶来”的典韦。相反倒是觉得这个忠心的侍卫长,其实是个挺憨厚的汉子。可此时此刻,面对眼前这个充满了杀气的典韦,一股莫名的恐惧还是在第一时间漫上了蔡吉的心头。

    这会儿的典韦显然也觉察到自己吓着面前的少女了,却见他难得地向蔡吉挤出了一丝笑容向蔡吉点了点头。虽然这笑容看着也令人渗得慌,可蔡吉还是从典韦的眼中看到了善意。所以她在向典韦报以了同样和善的笑容之后,便信步迈入大帐找了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其实被典韦骇着的可不止蔡吉一人。当张绣带着一干亲随来到大帐之时,面对怒目圆睁的典韦,这位宣威侯甚至都不敢抬头。如此诡异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曹操搂着邹氏出场才逐渐被热络的气氛所取代。不过敏感的蔡吉还是发现坐在对面的张绣面色郁闷,似乎心事重重。

    难道此刻才是宛城之变的导火索?

    暗自心惊的蔡吉,抱着这样的想法思略了一番之后,便在宴会进行到一半之时,便借故退了场。而众人对她的这一举动也并没有太过在意。本来有蔡吉这等女宾在场,许多即兴活动都不方便展开。因此这位女刺史的离开,往往预示着宴会上的肉戏即将开场。

    蔡吉本人可不在乎自己离开之后,曹操等人会在帐中玩出怎样的花样。她所在乎的是今日曹操那特殊的安排,以及张绣的反应。诚然这些景象都与史书的记载一一对应,可蔡吉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究竟是什么东西不对劲,蔡吉又说不出个因为所以然来。

    也就在蔡吉暗自琢磨之际,早已在帐外守候多时的段娥眉匆匆赶来,凑上前向其耳语道,“主公,那人找到了。”

    蔡吉听罢段娥眉带来的消息,当即一扫眉宇间的阴郁,转而面带喜色地点头应道,“走去看看。”

    段娥眉所提的那人当然就是蔡吉一直在找的贾诩,贾文和。话说从入宛城至今已经过去十日了,就连蔡吉本人都差一点放弃找贾诩的念头。可谁曾想,事情竟会在这么一个充满变数的月夜有所转机。

    当蔡吉在段娥眉的护送下赶回营地之时,君雅麗正在蔡吉的牙帐之中把玩着小刀,看管着面前闭目养神的五十多岁老者。事实上,早在四天前君雅麗便已探听到张绣府上有一个贾先生存在。但她并不能肯定这位贾先生就是蔡吉要找的人。加之这位贾先生本身也一直深居简出,让人难以打探到更为确切的消息。于是君雅麗只能一直带着手下在张绣府周边打埋伏。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日落之后,那位比甲鱼还谨慎的贾老先生破天荒地出了张绣府。君雅麗这才有机会将人掳来大营。而在掳人的过程中,她也从随行的小厮口中证实了,眼前的男子正是蔡吉要找的贾诩。

    “君旗主可是请来了贾先生?”虽然明知人是被强行掳来的,但蔡吉一进牙帐,还是摆出一脸无辜的模样向君雅麗问道。

    不过君雅麗却丝毫不配合蔡吉的表演,却见她将手中的小刀一收,像介绍一件货物一般向蔡吉抱拳道,“回主公,这就是汝要找的人。”

    然而端坐牙帐之中的贾诩却对两个女子间的对话充耳不闻,依旧在那里自顾自地闭目养神,仿佛他并不是被人掳来的,而是自己走来的。恰逢此时庞统也闻讯赶了过来。面对牙帐中突然冒出的这个相貌平庸的老者,庞统不禁有些纳闷地向蔡吉问道,“主公,这位难道就是贾先生?”

    面对庞统的疑问,蔡吉倒是收敛起了最初的兴奋。只见她信步渡到贾诩的面前,将其不紧不慢地打量了一番之后,这才用失恭敬地语调,向庞统介绍道,“士元,这位便是光禄大夫贾文和。”

    出于保密的关系,蔡吉之前只说张绣府中有个姓贾的谋士很厉害。所以庞统并不知晓蔡吉这些日子经常提起“贾先生”就是贾诩。此刻乍一听蔡吉揭穿了对方的身份,庞统不禁带着七分惊讶三分不满地追问道,“贾文和?可是那个武乱长安的贾文和?”

    庞统所说的“武乱长安”指得是,当初贾诩向李傕与樊稠等进言进攻长安一事。此策令原本已是丧假之犬的凉州诸将转眼反身封侯拜相,不可谓不漂亮,但也同时被不少忠于汉室的士人所诟病。并将李傕与樊稠等人之后祸乱朝纲之举都怪在贾诩的头上。庞统出身鹿门自然是对贾诩的这条“毒计”不会有好感。

    不过相比受主流言论影响的庞统,蔡吉对贾诩则要宽容得多。特别是在对照了历史上曹操、袁绍等人的所走所为之后。蔡吉不得不感叹“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一招想得到的人有很多,但得好的人却凤毛麟角。而贾诩也算得上是早期尝试此计的谋士之一。只不过他的那些个主公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于是,心有感触的蔡吉当即便向庞统摇头道,“士元此言差矣。李傕与樊稠乃猪狗之辈,怎能理解贾老先生的鸿鹄之志。倘若当时统领凉州诸部的是曹操,那早在四年之前,便可实现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局。”

    庞统听罢蔡吉所言不由陷入了沉思。而此时的贾诩也缓缓睁开双眼,注视着蔡吉问道,“蔡使君,抓老夫来此,究竟意欲何为?”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2卷青州之鹏 第63节意欲何为

    第2卷青州之鹏 第63节意欲何为

    “蔡使君,抓老夫来此,究竟意欲何为?”

    面对贾诩开门见山的质问,蔡吉倒也不好再多买关子。只见她恭恭敬敬地向面前的老者俯身一揖道,“不才徐州刺史蔡吉,久闻文和先生大名。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哪知面对蔡吉真心诚意的邀请,贾诩却是目光一敛,不咸不淡地回绝道,“承蒙蔡使君抬爱,令贾某受宠若惊。然而贾某已下定决心归隐山林不再过问天下乱局。故曲赐教诲之事,还请蔡使君另请高明。”

    “哦?文和先生要归隐山林?”蔡吉不置可否地反问道。

    “老夫原本已向张将军高老辞官,却不曾想,才出城门就被使君的人掳了过来。故而老夫才要问使君,究竟意欲何为”贾诩扬起头略带温怒道。

    蔡吉眼见贾诩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睁眼说瞎话,不由微微一笑点穿道,“先生若是归隐山林的话,那先生在华阴的家眷怎么办?要知道先生若不能为段煨寻来外援。那位段将军可是要生气的哟。”

    贾诩耳听蔡吉提起了他在华阴的家眷,以及将军段煨,眼皮不由自主地就跳了一下。原来贾诩当初眼见李傕与樊稠难成大事,便主动辞官挂印投靠了领兵驻扎华阴的同郡老乡段煨。然而贾诩在与段煨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段煨此人心胸狭窄,恰逢此时张绣就派人来请贾诩做谋主。于是贾诩就欣然答应了张绣的请求。临行前贾诩在华阴的好友问他,“段煨对待你那么优厚,你怎么忍心离去?”贾诩回答说,“段煨性情多疑心,有忌妒我的意念,对待我的礼节虽然不薄,但这是不可依恃的,日子一久一定会被他算计的。我离去,他一定很欣喜,而且也希望我到外头去求取大的援助,他也必定会厚待我的妻子。张绣这个人缺少主谋的人,也希望我去,那么我个人和家庭两方都获得保全了。”

    话说,贾诩与好友之间的这段谈话颇为私密,他怎么都没想到这话竟会传到眼前这位少女刺史的耳中。不过这一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对方注意自己已经很久了。事实上,贾诩对蔡吉的事迹也是早有耳闻。毕竟十七岁的刺史不管是男是女,都足以令天下人刮目相看。更何况这位蔡使君还有过“点蝗成虾”、“青州粮仓”、“五百骑兵救驾”、“西拒袁谭南挡吕布”等等脍炙人口的美谈。

    可环绕着蔡吉的光环虽多,贾诩本人却并不看好眼前这位少女使君。在贾诩看来不管蔡吉本人再怎么有才华,终究不能改变其是女子的事实。故而蔡吉所能取得成就不见得会比张绣高多少。而张绣眼下只有他贾诩一个谋主,且其本人又对自己言听计从。反观东莱那边却是人才济济,自己过去难保不会同蔡吉原有的谋士心生间隙。更何况,据贾诩所知蔡吉还是靠着袁绍当时上东莱太守的。有了这层关系,蔡安贞与她的东莱郡迟早都会卷入曹袁大战之中。总之怎么看,贾诩都觉得留在张绣身边要比去东莱来得安稳。

    所以这会儿虽被蔡吉点穿了谎言,贾诩却还是以一副油盐不进的架势,回敬道,“老夫的家眷,老夫自有法子安置。无须使君烦心。”

    蔡吉见贾诩如此直截了当地回绝了自己。心想,这位贾老先生还真像历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恪守“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做人原则。不过从贾诩的履历来看,他虽不喜欢“危墙”,可在投靠曹操之前,“危墙”却总喜欢找上他。想来自己在贾诩眼中多半也是堵“危墙”。不过我蔡吉可不是,李傕、樊稠、段煨、张绣之流,你这老狐狸别想溜出本姑奶奶的五指山。就是用强的,本府也要将汝绑去东莱

    在心中下定决心的蔡吉,当即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冲着贾诩拱手道,“既然贾老先生有办法安置家眷。那本府便可安心将老先生接去东莱归隐。当然也请贾老先生配合,莫要伤了和气才好。”

    贾诩从来没有想到过一个十七岁的女娃竟会露出如此无赖的笑容。更没想到一个十七岁的女娃竟敢同他来硬的。要知道就算是当初叱咤朝堂的李傕、樊稠也不敢如此对待他贾文和然而贾诩在语塞之余,也从对方坚定的目光中看出对方不是在开玩笑。倘若自己要是再坚持的话,眼前这女娃儿恐怕真会对自己不客气。于是本着明哲保身的想法,贾诩在下一刻选择了沉默。

    而蔡吉眼见贾诩不再同自己扯东扯西,心知这只老狐狸暂时是消停下来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蔡吉还是回头向君雅麗使了个眼色道,“天色不早了,君旗主护送贾老先生下去歇息。”

    君雅麗得了蔡吉的暗示,立马心领神会地将贾诩押了下去。而眼瞅着贾诩被带离牙帐,蔡吉的思绪再一次回到了张绣身上。不管怎样,先前宴会上典韦持斧而立的模样,以及张绣的阴沉的表情都给蔡吉留下了不安的印象。因此总觉得心头隐隐有些不安的蔡吉果断地让段娥眉叫来了李达。

    李达本在值夜,乍得蔡吉召唤的他,自然是二话不说就迅速赶来了牙帐,“主公召达有何要事?”

    “智深,汝现下就传令下去让各部加强警戒。”蔡吉果断地向李达下令道。

    李达见自家主公一上来就是一派大敌将至的模样,不禁又惊又愕道,“主公出何事了?”

    “本府觉得张绣今日在宴席之上有些不对劲。”蔡吉说到这里,又觉得自己有些危言耸听了。毕竟张绣这会儿还没反呢。要事那厮隐忍个几天再反,那自己岂不是在扰乱军心。想到这儿,蔡吉当即便将话锋一转,向李达解释道,“当然这可能只是本府错觉而已。故智深只需加强戒备就行,不得将张绣之事外传。”

    “喏”李达郑重地抱拳领命后,便快步走出牙帐调整营防去了。

    一旁的庞统见状,觉得蔡吉刚才没将话说透,于是便忍不住向其探问道,“主公为何觉得张绣不对劲?”

    蔡吉被庞统如此一问,便将自己先前在宴会上见到的情景原原本本地向庞统说了一通。然而庞统在听完蔡吉的述说之后,脸上的表情却更加地疑惑起来,“因此主公认为张绣会反?”

    蔡吉从庞统的口气中听出了一丝质疑的味道。确实,撇开史书的记述而言,先前在宴会上所发生的事并不能作为张绣会反叛的证据。否则历史上,曹操麾下如此多的名将谋士又如何看不出张绣的反意。然而蔡吉也不能直接就同庞统说,自己是因为看过一千八百年后的史书,所以知道张绣会反。所以她只能换个角度向庞统解释道,“本府一开始也只是觉得张绣有些反常而已。但本府刚才见过贾诩之后,却觉得此事并不简单。士元,汝想啊,贾诩之前数天都躲在张绣府中,偏偏今夜却突然要出城。这其中难道就没有猫腻?”

    经过蔡吉一番颇带主观意识的解释,庞统也觉得事情变得蹊跷起来。“主公言之有理。统这就去与智深将军商讨如何布防。”

    “士元懂得布阵?”蔡吉故作好奇地问道。要知道庞统随军至今尚未表现出任何军事上的才能。虽然蔡吉心知这位历史上随刘备入蜀夺下三分天下的凤雏在行军布阵上应该有些门道。但此刻乍一见庞统主动请缨,蔡吉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意外。

    不过相比往来应酬,庞统显然对自己的兵法颇为自信。却见他立马一个抱拳向蔡吉自荐道,“不瞒主公,统在鹿门曾学过兵法,相信能帮上智深将军。”

    既然庞统都如此信誓旦旦地下了保证,蔡吉自然也就从善如流地点头道,“那防务就拜托二位了。”

    庞统得了蔡吉的托付,怎敢有所怠慢,其在向蔡吉作了个揖之后,便风风火火地出去找李达商量如何结合阵法布置防务去了。另一头眼见李达、庞统先后领命而去,蔡吉也稍稍安下了心来,打算先回自己的帐篷睡上一觉。毕竟,姑且不论张绣什么时候会反,自己老这么提心吊胆的总不是个事儿。养足了精神方能应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骤变。

    不过真当蔡吉躺上榻之后才发现,要在满脑子都是事情,并且还是在和衣而睡的情况下,睡个好觉实在是件困难的事。以至于她辗转反侧了半晌之后,才迷迷糊糊地陷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