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穿残汉-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曰,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吾蔡安贞就无辞让之心,故为非人。”蔡吉说罢,又回头看了郭嘉一眼评价道,“在安贞眼中,奉孝先生也是非人。”

    “奉孝也是非人?何以见得?”郭嘉饶有兴致地反问道。

    蔡吉回过头平视着远方起伏的山峦评述道,“安贞若有辞让之心,就该在家相夫教子。而先生若有辞让之心,就该在家安心养病。正因为无辞让之心,才会想去争。争功名,争权势,争天下,争一太平盛世。想‘争’之人皆非人。”

    蔡吉的非人论源自《孟子》,但经过她这一番另类的解释,顿时就激起了郭嘉心底深处某种东西。却见他顺着蔡吉所望的方向一同眺望道,“吾自幼体弱多病,医师常言吾命不久矣。然奉孝以为人生在世总得有所作为,故十数年来整日劳碌不得歇。或许正如安贞所言,吾等皆非人也。”

    “既然吾等皆为非人,那先生可否助安贞一臂之力?”蔡吉乘热打铁道。

    哪知郭嘉却回头冲她悠然一笑道,“府君此言差矣。这天下间之非人岂止吾俩。”

    蔡吉本以为经过一番非人论或许能让郭嘉辅佐自己,却不想对方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蔡吉顿时泄了口气无奈道,“啊呀,奉孝先生可真是严厉呢。”

    “府君也莫要泄气。”看出蔡吉心思的郭嘉,哈哈一笑反问道,“奉孝此刻不是正在辅佐府君?”

    “说得也是。”蔡吉直爽地点了点头,跟着便向郭嘉询问道,“言归正传。本府现已攻下都昌,想来北海全境也已是东莱囊中之物。只是乍一多出一郡之地,本府不知该先从何处下手,还请先生指教一二。”

    郭嘉见蔡吉问起了正事,亦跟着收敛起了笑容,沉声应对道,“府君想要北海全境?”

    “先生之意,本府不能要全境?”蔡吉立马反问道。

    郭嘉意味深长地微微颔首道,“正是如此。府君眼下尚依附于袁氏羽翼之下,而袁谭又是青州刺史。于情于理,府君都无权任免北海太守,亦无无法兼任北海太守。既然府君注定留不住北海太守之位,那依奉孝看来,府君不若将北海太守之位连同都昌城献于袁谭。至于都昌城以东的北海府县则可尽数并入东莱郡。反正之前陶谦、曹操皆如此行事过,府君此举算不上越制。”

    郭嘉一席进言可谓深合蔡吉的脾胃。要知道她之前最担心的事除了如何尽快攻下都昌城之外,就是如何处理北海的善后。毕竟蔡吉目前的头衔只是太守,倘若打下北海之后她再任命一个太守,用自己人无疑是在分裂东莱刚刚建立起来的小圈子。扶持傀儡,则需面对来自袁绍那边的压力。郭嘉的建议可谓是刀切豆腐两面光。即让东莱名正言顺地扩张了土地,又不冒犯袁绍。可就怕袁谭那边贪心,给脸不要脸了。想到这里,蔡吉不无担忧地追问道,“那倘若袁谭要整个北海呢?”

    郭嘉听蔡吉如此一问,在饱含深意地瞥了她一眼之后,继续作答道,“若是如此,那在世人眼中袁谭这就是赏罚不明。府君大可一面答应此事,一面分兵占据北海的关卡。袁谭离北海远,东莱离北海近。北海府县最终还是要听东莱的。”

    “若是东莱因此与袁谭相争呢?”蔡吉不罢休地追问道。

    “若是真打起来。府君可一边以逸待劳迎击袁谭部,一边修书向袁绍抗辩。袁绍有意收揽青州民心,必会倾向于东莱。”郭嘉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若袁绍护子呢?”蔡吉继续追问。

    “府君想脱离袁氏乎?”郭嘉抬头反问。

    “本府只是假设而已。”蔡吉心虚地嘟囔道。

    郭嘉听罢蔡吉所言也没有深究,而是跟着断言道,“无论发生何种情况,府君只要能与袁谭打成平手,袁绍就不会为难东莱。”

    听完郭嘉的一席分析,蔡吉心知自己此番能否保住战果,最终还得靠拳头说话才行。也就是说东莱的军事实力,直接关系到袁绍是将自己当鱼腩,当部下,还是当盟友。照郭嘉所言,东莱的实力尚未达到与袁绍做盟友的程度,但也不至于鱼腩了,故而他才会有“平手”的说法。

    然而就在蔡吉对接下来该如何行敲定了腹稿之时,却听身旁的郭嘉又跟着补充道,“府君若真与袁谭争北海。还请注意徐州臧霸部。”

    蔡吉乍一听郭嘉提起了臧霸,心中不由苦笑,是啊,差点将这泰山贼给忘了。不过说起来,臧霸那边似乎很长时间都没啥动静。他那是在伺机而动?还是那件事快发生了?想到这里蔡吉不由将目光投向了徐州方向。

    蔡吉所想的那件事自然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吕布夺下邳。事实上,这会儿的下邳城尚在张飞的手中。但郭嘉口中要严加注意的臧霸却已然同自己的同伙孙观一起率部秘密潜行到了下邳的外围。

    “宣高,吾等此番真要帮那吕布夺下邳?那张飞可是万人敌啊。”策马而立的孙观望着身后长长的队伍不禁有些担忧地向臧霸探问道。宣高是臧霸的字,而孙观则字仲台。孙观早年已与臧霸结伴,跟从陶谦讨伐黄巾,因功官拜骑都尉。后来孙观与臧霸、吴敦、尹礼、昌豨及兄长孙康等结连屯军。这几年在徐州北部声势颇为浩大。也正因为如此孙观本人并不怎么想参与到吕布与刘备的争斗中去。

    然而臧霸显然不似孙观那般安于现状。却见他一扯缰绳沉声道,“刘备三兄弟对吾等早有戒心。此番张飞既敢杀曹豹,那保不定下一个就会轮到吾等兄弟几个。更何况张飞虽有万人敌之称,但也绝不是飞将吕布之对手。仲台无须多虑。”

    原来这会儿的张飞已然杀死了下邳相曹豹,只因战乱的原因消息才没有立即就传到青州。不过臧霸等人本就对刘备心存忌惮。因此下邳这边才出事,驻扎琅琊的臧霸、孙观等人就得到消息了。然而真正促成这伙人南下下邳的原因,却是吕布的一封书信。在信中吕布不仅向臧霸、孙观等人许诺一旦打下下邳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粮草,还答应让臧霸等人以琅琊为据点共治徐州。

    此时也不知是为了粮草,还是出于兔死狐悲,总之孙观在听罢臧霸一席分析之后,颇为动心地点了点头道,“宣高言之有理。跟着飞将吕布总比跟着刘备那卖草鞋的好。”

    孙观的话音刚落,身后的队伍中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嚣声。于是他与臧霸赶紧拨马回头一瞧,却见不远处的河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量船只。而那些船只的船头赫然竖着一杆杆“吕”字大旗。而一见到此旗,饶是向来为人沉稳的臧霸,这会儿也忍不住略带颤音地说道,“温侯到了”

    小蔡,撒泼打滚,奉孝先生好难搞定~~~大家用粉票砸晕他~~~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二十四节 蔡氏团队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二十四节 蔡氏团队

    建安元年春,徐州司马张飞杀下邳国相曹豹,下邳城中大乱。袁术闻讯唆使吕布袭击下邳,并应许援助军粮。吕布大喜,率军水陆并进,向东突袭下邳。徐州中郎将、丹阳人许耽打开城门,迎接吕布。张飞兵败退走,吕布遂俘虏刘备的妻妾以及众文武家眷。

    以上这段是蔡吉耳熟能详的史料,但此时身处青州的她却并不知晓这段史料正在徐州按部就班地上演着。毕竟史书往往只是记载了某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事,至于该事件会具体会在哪儿一天爆发就无定论了。更何况蔡吉到来早已对历史产生了影响。孔融既然能在建安元年的春天就被赶出都昌城,那她蔡吉又如何能断言吕布就一定会在这一年的春天偷袭下邳?

    不过忐忑归忐忑,疑虑归疑虑,在未得到徐州方面确切的情报之前,蔡吉该干啥还得干啥。因此在拿下都昌城后不久,蔡吉就与郭嘉赶到了高密县,接受包括王修在内的一干东北海县府的献城。没错,是献城,不是投降。由于蔡吉只用了一夜的功夫就吓跑了孔融,所以东莱与北海实质上并没有开战。加之郭嘉又提议蔡吉将北海郡东部各县并入东莱郡。于是蔡吉便让投诚的北海功曹孙邵对外宣称,孔融因不满袁谭出任青州刺史,故弃官挂印离开了都昌城。至于孔融留下的家眷则被蔡吉派人礼送回了老家。

    就这样原本气势汹汹来北海找茬的东莱兵,转眼间就成了帮助北海维持秩序的仁义之师。而面对北海群龙无首的现状,包括高密县在内的北海东部各县也都顺理成章地纷纷上书,表示要并入东莱郡,接受东莱蔡太守之统辖。

    “高密令王修、夷安令沈约、壮武令王虔、即墨令洪毅、挺县令黄庆、胶东令卢兴、下密令戴陵见过蔡府君。”高密城外身穿黑袍头戴高冠的王修,领着一干同样身佩铜印黄绶的县令,恭恭敬敬地向着面前同众人女儿一般大小的少女府君俯身行礼道。

    而同是一身正装的蔡吉则带着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上前一步扶起了为首的王修道,“吉年幼,怎敢担此大礼。诸公快快请起。”

    说实话,眼前这七名县令都不是愚夫愚妇,对于北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众人那可都是瞎子吃馄饨心里有数。故而起先他们还有些担心那个传闻中只有十五岁的少女太守会借那帮如狼似虎的东莱兵给众人来个下马威。但此刻眼见蔡吉态度谦逊,一干县令多少松了口气,心想不管怎样,这位东莱郡的小蔡太守总算是个知书达理的人。

    不过相比其他六个县令眉头舒展,纷纷暗自打量新上司。此刻的王修却将目光投向了站在蔡吉身后的一名文士,张口探问,“这位可是郭奉孝先生?”

    “不才郭嘉见过王令尹。”被点了名的郭嘉大大方方地向王修行礼道。

    “久仰颍川‘小太公’大名,未曾想君竟会投于东莱蔡府君麾下。”王修紧盯着郭嘉话中带话道。

    颍川小太公是郭嘉少年时的绰号。话说当时有一个外地来的术士见到尚且年幼的郭嘉,大为惊叹,称此其是姜子牙太公转世。后来郭嘉渐渐长大,喜欢与长者交谈,且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使长者们自愧不如。久而久之也就坐实了“小太公”之名。王修此刻说这话都少带有点讥讽的意思。因为北方士林皆知郭嘉当初弃袁而走。可他这会儿却又投靠身为袁绍附庸的蔡吉麾下,帮东莱诈取北海。这多少会令人觉得郭嘉有些自掉身价。

    然而郭嘉对此却并不在意,只见他,“郭某乃是闲云野鹤之辈,哪儿但得上太公之名。倒是吾家府君,开港通商,屯田积粮,短短两年置下上万精兵,堪称女中管仲。”

    蔡吉本趁着王修与郭嘉交锋之际,暗自打量王修。却不想郭嘉虚晃一枪竟给自己戴了顶高帽子。待见周围的县令向自己投来了审视的目光,蔡吉赶紧低调地回应道,“奉孝先生过奖了。本府不过是在其位谋其政,怎敢自比管子。”

    虽然蔡吉的态度颇为谦逊,但王修对郭嘉所言还是深以为然的。其实王修跟了孔融这么多年,经历这么多危机,聪明如斯的他早就看出孔融不适合牧守一方。毫不夸张的说,以孔融的脾气北海能撑到今时今日本身就是个奇迹。但王修从没想过孔融竟会以这种近乎闹剧的方式退出北海。更令他觉得窝火的是,整场北海之变,他就像是个傻子一样被人关在高密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主公被一把火给吓跑。因此在得知辅佐蔡吉的是颍川名士郭奉孝之后,王修立即就有了与其再较高下的意思。不过刚才郭嘉的一席话,却让王修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不仅仅是在谋略上失了先机。更为重要的是东莱郡从一开始实力就强于北海。此番东莱之所以能兵不血刃地拿下北海,归根结底还是仰仗着东莱郡强势的兵力。倘若不是两者兵力悬殊过大,就算郭嘉真有神鬼之才,也无法如此轻易的帮蔡吉拿下北海。

    想到这里王修心中的那一股怨气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蔡吉这个少女太守的钦佩之意。毕竟王修也是一县之主,知道治理一方的辛苦与不易。蔡吉能在两年时间里将东莱治理成这般模样确实担得起“女中管仲”之名。于是乎,王修当即便向蔡吉心悦诚服地施礼道,“蔡府君之才,吾等深为拜服。还请蔡府君指点吾等为政之术。”

    “教学相长。吉年幼,若有不妥之举,也请诸公指正。”蔡吉欠身还礼道。王修的臣服令蔡吉的心情颇为愉悦。历史上王修共辅佐过孔融、袁谭、曹操三位主公。其善于理政,知人善用。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王修无论跟哪儿一任主公都尽心尽力。得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名士相助,无疑能减轻自己不少负担。

    不过也多亏了刚才郭嘉的一番言语,这才化解了王修最初的抵触。蔡吉想到这儿不由扫了郭嘉一眼。却发现后者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地正打着扇子。再一联想郭嘉刚才与王修的对话,真是一点也看不出这位奉孝先生前几天还出主意要借王修的脑袋一用。

    面对对手,无所不用其极;面对同僚,不争名夺利。蔡吉终于体会到历史上曹操为何会看重郭嘉了。确实,这个时代各式各样的谋士群星辈出,但即有才学又能与同僚相处得好的人就不多见了。而历史又恰恰不止一次证明,光靠一、两个天才只能成为戏曲中的悲剧英雄,如项羽,如李密。真正笑到最后的往往是团队合作者,如刘邦,如李世民。所以蔡吉从不指望得某个天才而得天下,她想要的是一个可靠的作战团队。

    在这个团队中,她蔡吉是决策者,暂缺大方略构架者,郭嘉是战略构架建者,暂缺战术补完者,太史慈是战术实现者。撇开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的大方略构架者不谈,毕竟整个汉末三国能写出“四州说”、“中原论”、“榻上策”、“隆中对”这等神作的,也只有沮授、荀彧、鲁肃、诸葛亮四人而已。仅就决策、战略、战术、实施,四个阶段来说,蔡吉目前只缺一个战术补完者便能完成最基本的作战团队。其实这一次北海之战的战术补完是由蔡吉自己完成的。也亏得孔融实在太菜,这才让蔡吉这半瓶水晃晃荡荡地,借由那后世特种作战思想实现了郭嘉的战略构架。可蔡吉不可能每一次都遇上孔融这等极品鱼腩。

    王修能否胜任战术补完一职?刘义逊呢?多少可以在接下来对田楷的作战中尝试一下呢。蔡吉一面则在心中如此盘算着,一面在王修等人的簇拥下进了高密城。到了晚间自然也少不得设宴应酬。只不过蔡吉对外还在服丧期间自然是不能饮酒。倒是郭嘉与一干县令推杯换盏喝得颇为尽兴。

    翌日,蔡吉神清气爽地起了个大早。且就在她打算在城中晃晃打探一下北海风土人情之时,门外乎有小卒来报说段曹掾与林郎君求见。蔡吉虽有些纳闷段融与林飞的到来,却还是在高密府衙的书房之中接见了二人。

    “林某恭贺蔡府君旗开得胜。”一见面林飞便夸张的向蔡吉祝贺道。

    而蔡吉也带着公式化的笑容向其打哈哈道,“多亏林郎君卖于本府的那三百力士鼎力相助,东莱此番才能赢得如此顺畅。说起来,今日挂得是什么风,竟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林郎君给吹来了?”

    “瞧府君说的。林某不过是个生意人,那儿有生意就往哪儿转。真正有正事的是段曹掾。”林飞说罢微微朝一旁挪了挪身子。

    只见此时的段融连忙上前,神色沉重地一个抱拳作揖道,“禀主公,徐州传来消息,张飞杀了下邳相曹豹。”

    “何时之事?”蔡吉乍一听曹豹已死,不禁脸色一变赶紧追问道,“小沛的吕布可有动静?”

    “约莫十数日前之事。只因受战乱影响,消息直至近日才传至东莱。吾等消息不灵还请主公治罪。”段融低着头告罪道。

    “此事怪不得汝等。徐州局势纷乱,难以摸清底细也是常理。”蔡吉摆了摆手示意段融无须介怀此事。本来古代通讯不便,消息闭塞,无法像后世的那般做到信息及时传输。而东莱的情报网更是才刚刚起步。因此情报会有延迟本就是无可奈何之事。不过对于熟知历史的蔡吉来说,只要知道了一,就很快能推演出二来。这不,段融才刚禀报曹豹的死讯,蔡吉低头沉吟道,“刘备远在淮阴与袁术对峙,张飞贸然杀曹豹势必会得罪丹阳兵。加之小沛的吕布为人反复。看来下邳此番可能要易主啊。”

    蔡吉这番话原本只想阐述一下历史。哪知她的话音刚落,那一头林飞却突然神色一凌动容道,“蔡府君真是神机妙算。林某之前得到消息,说是吕布夺了下邳。起先林某还不信,此刻听府君所言,看来此事或许是真事。”

    “吕布已夺了下邳?林郎君从何处得的消息?”蔡吉蹙眉反问道。

    “是于道长那边传来的消息。然尚未有证据,故是真是假,不到而知。”林飞低头答道。

    蔡吉那里会相信林飞这等说辞。在她看来林飞原本是打算以吕布占下邳的情报也同自己交换什么东西。却不想自己这个未来人一听曹豹被杀立即就想到了吕布会夺徐州。以至于眼前这位林郎君的如意算盘落了空,这才不得已提前道出了此条情报。不过对于林飞有关情报来自太平道的说法,蔡吉还是觉得可信的。再怎么说于吉都是徐州人,加之又有宗教做后盾,其对各个阶层的渗透自然是强于刚刚与徐州通商的东莱。

    想到这里蔡吉不禁再次在心中感叹东莱的谍报网实在是太过孱弱。要知道,这世上所谓的神机妙算往往都是建立在情报分析上的。没有及时的情报就算是郭嘉怕也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正如这一次,倘若曹豹之死的消息能更早一点传到自己这边,自己与郭嘉便可根据历史判断分析出徐州局势的变化,并进而制定出应对之策。而不是犹豫于历史事件何事会发生。可现在吕布已然占下了下邳,这也就意味着从当下起东莱南边崛起了一个凶狠的势力。青、兖、徐三州的前景也会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因为相比刘备,性格乖张的吕布更不容易揣测。

    当然蔡吉也知,在东汉建立情报网必须投入大量的经历与时间才行。而她自己从掌握东莱局势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一年左右。一年里想要建立起覆盖中原的情报网,那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除非……除非直接利用太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