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夜话-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第二十三章 。。。 
 
 
  了再拿来,你随便挑。”
  
  老常笑眯眯的扭身继续去看着自己那锅子肉,赵学军去厨房拿了碗捧着,坐在一个木墩上等。
  
  “我今晚住这。”
  
  老常抬眼看他:“怎么,你爸,你妈,又不在家?”
  
  赵学军点点头:“恩……干爹,我今儿在工艺品厂花了二百多块钱,我说是你给的。”
  
  你妈以后会越来越恨我的。”老常拿筷子捅着肉,夹了一块给赵学军:“吃吃看。”
  赵学军呵呵哈哈的呼气,咀嚼那块肉:“我妈……现在也恨你,呼……再炖会……干爹,你们领导带着人,都找我们学校了。”
  
  老常没说话,进屋拿了一本大众电影出来翻着看。这段时间,有人从国外写了信给省里找人,找来找去,就找到了老常。老常拿了信,封皮都没拆开就叫领导退回去。领导那边一直做工作说,帽子早摘了,叫老常别有顾虑。老常说他没顾虑,他只是不认识对方。
  
  随着第一封信退回去,第二封,第三封,最近,听说人都找来了,据说就住在万林宾馆。赵学军不知道干爹与那个国外的有什么纠葛,干爹不说,他也不问。他只是讨厌干爹的领导说的那句话,什么叫大局为重?
  
  “干爹。”
  
  “嗯……”
  
  “你想见就见,不想见咱就不见,实在不成你就辞职,其实压根干爹你现在也不上班。再说了,你拿国家工资,我一直挺替你不好意思的……我是说,你家呆着,反正不愁吃喝。您别勉强自己,你不愿意,谁也逼迫不了你。您别顾及谁,这是你自己的事儿,我的意思是说,你得高兴点……”
  
  “学军!学军!开门!我知道你在里面!”院子外,有人大喊大叫。赵学军走到门口,打开锁看着外面的大哥。
  
  “咱爸回来了,家呢,王路叔叔也在,我去买猪尾巴,咱爸就喜欢这个。你快回去啊!”赵学兵说了几句,转身蹬着车子走了。
  
  赵学军一脸喜意,颠颠的回屋找出一口新锅来到院子里,垫了抹布把一大锅炖肉倒进锅里,老常一脸憋屈:“你爸回来,你就打劫我的晚饭,这干的,亲的是有区别哈?”
  
  “你快拉倒吧,你换衣服干啥呢?”赵学军一脸鄙视的对正在穿上衣的干爹讥讽。
  
  赵学军回到家,一进家门,看到王希跟王瑞正在家门口跟赵学文闲聊。王瑞倒是还是那副叽叽喳喳的样子,王希的脸色有些不高兴。
  
  将一大锅肉,倒进改霞姑姑做好的烩菜里,赵学军回身拖了一把小葱一边摘一边对正在悄悄拿着碗,从锅里挑肉的改霞姑姑说:“姑,我们难得回来一回。”
  
  讪讪的放下碗,改霞姑姑尴尬的笑笑:“我给你妈,往厂子里送点。”说完她看着那么一大堆的红烧肉,有些不舍的啧啧嘴:“过年都没这样。”
  
  赵学军做了个小葱拌豆度。去门口买了一斤蘑菇裹了鸡蛋,在改霞姑姑一脸心疼的表情中,用猪油炸了连着烩菜一起端到前院。
  
  前院的小桌子边,就着猪尾巴,三个大人已经喝上了。来的时候,王路叔叔带了一些散酒。赵学军笑眯眯的把菜摆好,对看着自己笑的爸爸眯着眼睛笑笑后说到:“爸,你箱子里那瓶汾酒在放着就长毛了。”
  
  王路哈哈大笑:“快去拿,快去拿。你爸抠的没边了。”
  
  赵建国一脸尴尬,咳嗽了下:“说什么呢,我那是忘了,忘了!快去拿,小兔崽子,什么都不能给他看到了。”
  
  赵学军一溜烟的跑到后屋,盛了几碗大米饭,把烩菜填到碗头叫大哥王希他们进来吃,自己却是忙前忙后的拿汾酒,倒酒,假装很勤快,桌子上离不了他的样儿,弄了个小马扎上了席面蹭菜吃。赵建国并不戳穿他,只是拿筷子敲敲他脑袋。
  
  “王路,真的确定了?”赵建国放下酒杯,夹了一口蘑菇吃着问王路。
  
  王路叔叔勉强笑下,表情并不愉快:“哎……是啊,大势所趋,军令如山。修完你们县的隧道,估计时候就差不多了。”
  
  “军令如山,你是个人才,莫要担心。”老常敬了王路一杯。
  
  赵学军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希这段时间一直一直不高兴了。王希生在部队,长在部队,说起自己的父亲。王路一直希望父亲能成为一个将军。部队的孩子,就是依附在部队身边的小树苗。这些孩子长大了,大部分就会接过长辈的钢枪,一个一个的成为第二代,第三代军人。很多孩子去了地方并不合群,甚至跟地方的孩子玩的一直有区别。赵学军觉得王希只是没有安全感。
  
  “来……江关县王路。咱们大干一场。”赵建国帮王路满上酒。
  
  王路端起来一口喝了,摆下手:“家里的叔公早就来信了,说叫我们赶紧回去,老家的屋子都倒了好些年了。你们都知道,我的故乡广州那边正在开放搞活。哎,看着你们轰轰烈烈的给自己故乡干些事,难道我不眼红吗?早该回去了。叔公说,下南洋的人都回来寻根了,我也该回去了。”
  
  “自……西汉,南北朝而后明末清初。下南洋的人把文化风俗带出故国。下南洋是有意义的。后虽有闯关东,走西口。可……下南洋的意义并非只是为了一口饭啊。人,遇水而活。现在国家经济搞得好了,你们那里是港口,机会确实比内地多。王路,说不定,你以后机缘要大过建国喽。”老常夹起一块蘑菇吃了,用筷子一边说,一边画了一个沿海的曲线。
  
  “老常一向想的比我们远,下南洋那可是早八辈子的事儿了您都知道。以前……呵……”王路停顿了一下,又释然的笑笑说到:“其实,我的亲生父亲在建国前就跟我亲爷带着一家去了南洋投亲。我……并不是现在这个父亲的亲仔。”
  
  蹲在一边扒拉饭的王希兄弟呆了,他们抬起头,眼巴巴的看着父亲。
  
  “有海外关系,这可是大帽子,这些年我一直担惊受怕。幸亏养父嘴巴紧,一直未曾对人说过。我出生十五天,赶上荒年……我们那里就是那个风俗,活不下去,就带着家里去南阳过活。祖宗走,儿子走……孙子走。
  父亲怕我受不得海上的颠簸流离,就把我送给了现在的父亲。他们没想到回不来啊。这一走,就解放了……海路断了。这事情,就只有叔公知道了。我当兵……一离家就是多年,怎么也不敢回去,生怕被人知道。这些年也是担惊受怕,实在难安,哎……大不孝!”王路释放了心事,连着喝了好几杯。
  
  “你回家等着,也许你亲生父亲就来了。”老常安慰着,自己也是颇多感触。
  
  王路笑着摇头:“谁家不是八个仔,九个仔。就养了我十五天,才四斤多,没有一块猪后腿大。谁会对块猪肉有感情呢?那里就有感情了?巴望也是白巴望……想多了,想多了……”
  
  “哎!故土难离,回去对。大丈夫……那里都一样,都是建设国家,建设家乡。回去吧!回去咱还是兄弟。”赵建国一拍大腿,惆怅了,也释然了!
  
  “怎么,现在就撵我,我走了,谁给你江关县开山铺路?”王路笑了,一脸调侃。
  赵建国抿嘴乐,给他倒满一杯大的,双手举着敬了他一杯。
  
  大人们喝着,赵学军却慢慢站起来,他来到王希身边坐下,看着他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饭。就夹起一块红嘟嘟的肉放进王希碗里,冲他眯着眼睛笑:“吃吧。”


24

24、第二十四章 。。。 
 
 
  一九八六年,初春。万林市通往江关县的公路正式开工了。这条长五十公里的公路一旦修成,会将贫瘠的江关县与万林市的距离缩短到一个小时。过去,从江关县城到万林市坐吉普车以每小时四十……六十迈的速度算,大约要走六个小时。
  
  作为江关县委书记的赵建国与军分区领导,还有万林市市委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工典礼。最近,组织上给江关县委配了新车,一辆新的吉普车。过去那辆旧式吉普已经在工作中被江关县的土路颠簸的散了架子,虽不到报废年限,却也不能使用了。
  
  开工这天,江关县请了市里的梆子剧团,来这边唱大戏。大戏要耍上三天,分别是《对花枪》《樊梨花》《打金枝》。这些剧目都是万林市很久之前的老剧目了。
  
  赵家奶奶这天大早四点就起了。老人家没有多少觉生怕去晚了,没有好位置。老太太这一起,全家也就跟着起来了。
  
  赵学文捧着自己奶奶的那叠子看戏的行头,打着哈欠叨咕:“奶奶,没有早上四点就去占地儿的,我爸说了,跟您占好位置了。”
  
  奶奶坐在炕上,嘴里不停的哼哼。老太太这两年从早到晚,只要醒着就哼哼。她身体有病痛,医生检查不出来是什么毛病,但是肯定不舒服。这种属于老人的哼哼已经成了赵家奶奶发泄病痛的方式。
  
  赵学军对自己哥哥眨巴下眼睛,指指外面晾在晾衣绳上的裹脚布。赵学文只好放下衣服,出去收回来,递给奶奶。赵学军将床下的小盒子取出来,奶奶那双小皮鞋就跟新的一样,保存的干干净净,板板怔怔。即便如此,他还是坐下来,取出鞋油给上光,打磨的亮亮的。奶奶穿好衣服,搬起自己的脚,开始一圈一圈的裹着。赵学军已经不是一次见到过奶奶的脚了。
  
  原本的一双好端端的脚丫子,除了大拇指,其他四根脚趾生生的掰断到脚心,那个时代将女人的脚拧成一个三角。赵家奶奶最少有一米六八的大个子。可是那双脚……能放到现在赵学军的手里。
  
  随着不紧不慢的包裹,改霞姑姑已经做好了早饭。等到赵学兵跑到部队后勤借了三轮蹬回家,赵家三兄弟扶着奶奶出门的时候,一看表,时间刚好七点整。奶奶笑眯眯的,坐在三轮车里的褥子上:“不急么,急了去了也没用,你们慢慢的么。”
  
  对于老太太这种属于长辈的狡诈,赵家兄弟早就见怪不怪,即便如此,还是大肆的夸奖了一番,自己家奶奶果然那就是心中有数的人。
  
  奶奶连着看了三场大戏,坐在第二排看的。而第一排的位置是各界领导。这些领导对赵建国的母亲,颇为照顾,多次回头与之交谈,还叫人摆了张桌子,给老 
 24、第二十四章 。。。 
 
 
  太太上了盘花生果,这令奶奶在观戏的老太太中,着实出了一把风头。奈何老太太已经一个牙齿都没了。第三天大戏没有上的时候,奶奶悄悄跟儿子说:“俺要给你个添麻烦。”
  
  赵建国扶着自己的老娘坐下:“娘,咋就是添麻烦呢,你说么。”
  
  奶奶拿着拐棍指指后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想看他们扮戏。”
  
  赵建国呆了下,站起来去找了剧团的团长。一会赵建国带着剧团的团长一起扶着奶奶去了后台。赵家兄弟在后面跟着……
  
  这是赵学军第一次看到戏班的后台,以前电影上倒是给过不少镜头,什么名角儿有间屋子,有钱人要捧角儿就把成堆的花篮送到那边。
  
  亮亮的化妆镜,成堆的箱笼,戏服被翻着叠起来整齐的放着,武生们穿着厚底的大靴咬着馒头来回走着,一股子属于后台特有的味道慢慢涌进奶奶的鼻子里,她奇迹一般的不哼哼了。
  
  赵学军看着奶奶,这一瞬,他仿若看到一个还没裹着脚,数着两条羊角辫子的山妞,趴在在戏台的景布外面。看着那些角儿,将颜色涂在脸蛋上,她们细细的勾画着,勾画完就带起漂亮的,闪着光的行头。穿的是缎子,带的是各色的宝石。一个个的都那么的鲜活,活的是那么的水灵。
  
  奶奶看了一会,看的分外满足。剧团的团长把团里的小生带过来,问了好。那是个小姑娘,年岁不大,生就一张小生的俊扮相。奶奶从口袋里羞涩的抓出一把花生塞进人家手里,嗯……还摸摸她的衣衫,爱的都不成了……
  
  “给您添麻烦了。”赵建国觉得很抱歉。
  “可别,我老母亲也这样,那会子跟着我到处唱戏,我台上唱,我母亲台下哭,知道是假的还是哭。呵……”
  
  开工典礼后,赵学军多次带奶奶去看电影。可惜奶奶一直把大戏跟电影弄得混杂,她有时候会连看三场一样的电影,对于里面有烈士咬舌头自杀那段,百思不得其解。悄悄问自己孙孙:“人一天咬三次舌头,疼的他……赚钱不容易么。”赵学军听了,完全没奈何,这事儿,解释不清楚……
  
  转眼,春天过去了,小城不紧不慢的走着自己的步伐。工艺品厂终于还是拆了……高橘子闲在了家里,每个月拿基础工资。闲下来的高橘子,浑身都是刺,看谁都不顺眼,她与老厂的职工每天去工地,拣一些奇怪的东西回家。这些人都对工厂有着特殊的感情,工厂对这个时代的工人来说,是另外一个家。
  
  初夏的一场雨,淅淅沥沥的浇灌在教室外的杨树上,赵学军托着腮帮看着外面。老师不紧不慢的声音令他瞌睡。于是,他很快睡去,并不忌讳什么……窗外这种白杨树,通身都有眼睛一样的疤,有时候赵学军喜欢坐在教室里与那些眼睛对视。他总是觉得,自己能从那些眼睛里看到一些什么。政府树林已经不在了,这种白杨树在那里,也以看不到了。
  
  “学军!”教室的门突然咣当一声推开,赵学兵闯了进来。老师很愤怒的看着这个没礼貌的外来客。赵学兵对老师说:“老师,家里出了大事。”
  
  赵学军吓了一跳,站了起来,东西都没收拾的往外跑,老师并未阻拦,甚至跟在后面一边急促着走,一边问:“到底怎么了?”
  
  “是我爸工作的万江公路二号隧道塌方,有人砸进去了。我爸……我爸一直在现场。”赵学兵要哭出来了……
  
  “别急,别急……”老师的小皮鞋在楼梯上走的急促,她拉着赵学兵,赵学文去了校长办公室。一推门进去就喊:“吴校长,食堂的车在不在?”
  
  赵学兵趴在门上有些腿软,他看着屋里,没想到王希也在,还有部队上的两个军官。
  
  “正好了,一起去吧,一起去吧……”
  
  赵王两家的孩子跌跌撞撞的往学校门口部队上的解放车跑,半个学校的孩子不上课,趴在楼上,教室门口看。临上车,老师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钱,硬是塞进赵学军的手里:“拿着,拿着。”
  
  汽车终于开动,坐在货车斗内的王希趴在车架上,淋着雨,盯着风的向江关县的方向看。老大赵学文一把把他拉下来,叫他坐到自己身边,用雨衣将他跟赵学军护在怀里。赵学兵抱着王瑞,王瑞吓得腿软,开始小声哭……
  
  “别怕,别怕,有哥在呢,大哥在呢……都别怕啊!”赵学文安慰着弟弟们,眼睛都湿了。
  
  从万林市进入新公路,这才几个月,一条笔直的大路已经打好坚硬的土基,由于没有机动车上新路。部队的解放车一路畅行,跑的很快。赵学军透过大哥的雨衣看着外面,脑袋里一片发蒙,他的思绪回到了两年前,回到了那段颠颠簸簸的土路。他想起那两辆牛车,去城里的乡亲,甩着鞭子,赶着老牛唱着……大红公鸡(呀么)窗台卧,八路军进村(呀么)好红火,大青山高(呀么)乌拉山低,八路军恩情(呀么)谁也不能比。
  
  那车走了几十分后一直跑到没有路的地儿,停了下来。赵学军他们蹦下车,又跌跌撞撞的向着没路的地方跑,也不知道跑了多久,他们终于来到一片山腰,在那边,部队无数的人拥挤在那里,救护车,地方上的车,所有人都拥挤在一起,每个人都着急忙慌的颠簸着,找着事情做。
  
  孩子们茫然四顾,找寻着熟悉的身影……
  
  “人呢!我要人!!!!!!!!工具!!!!”
  “别把车停在隧道口,那是那个单位的车!!!!!!!!!”
  “去给省军区电话,叫他们派人,派爆破手!!!!!”
  
  在杂七杂八的声音里,赵学军找到了爸爸,他看过去,父亲站在一个大石头上,穿着一件破了的旧军装,拿着一个撬棒……
  
  脚下一软,赵学军坐在地上,赵学文大叫:“爸!爸!”
  
  听到熟悉的声音,赵建国扭过头,接着破口大骂:“谁叫你们来的,混蛋!添乱来了!滚回去!”
  
  王希跑着找了一圈,硬生生挤到赵建国面前,大声问:“赵叔叔,我爸爸呢,我爸爸呢!部队那边没有!我问了,没有!”
  
  原本吵杂的声音,突然安静下来,没人说话……
  
  “你爸没事,没事,叔叔这就组织人,找很多人,就是挖,也帮你把爸爸救出来,相信叔叔,赵叔没骗过你吧?啊!王希,别急,相信……”
  
  王希疯了,他挣脱开赵建国,疯了一样的喊着爸爸往隧道里冲,有人过去,拽住他,三四个人都压不住他,王希疯了一样的在那里喊爸爸……大雨突然停了……空气里有些窒息的静……
  
  后来……有关于后来……
  
  王希的妈妈来了,好多人来了,机械开不进隧道。那里面全塌了……出事的原因谁也不能怪,谁也不知道,在很多很多年前,这里也是产煤区。巨大的犹如蜘蛛网一般的老式矿洞消失在尘埃里,历史里……王路带着突击组进去施工,不知道怎么了,地面坍塌,整个的突击组就这样被山脉掩埋。他们说,塌方的声音整整响了十多分钟……
  
  人们在抢救,在用手一块一块的接着石头往外运……一位军官破着嗓子在喊:“叫他们派人,机械进不去,我们需要更多的人……”
  
  王希站了起来,看下四周:“我爸说,小山子村就在这里附近……没错的,我去找人,找人,找很多人……”
  
  他很快找到了方向,向着山的那边奔跑,越跑越快……赵学军在后面跟着,也是越跑越快,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奔跑了,但是一点都不觉得累,胸口也不闷,只觉得应该这样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