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回到县衙,就看到赵县丞正陪着几个人说话呢。子轩走上前去,问道,“不知道哪位是知府大人派来的,下官有礼。”
一共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个回头看见子轩的这个样子就皱眉。“林知县,你这是什么样子?堂堂一县之父母,不在县衙里坐堂处理公事,竟然弄这么一出,你这个知县还想不想干了?”
子轩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的粗布衣服,裤腿儿还挽着,身上弄得不少的泥土,倒是的确不太像样子。不过,这来人也太嚣张了吧?不管如何,这么说话,可是让人挺难接受的。
旁边的赵县丞似乎看出来了子轩的不悦,赶紧上前说道,“大人,这位是府衙里的通判黄大人。”
子轩来这里的这几年,跟府衙里的人接触并不多。最开始是朝廷免了税赋,之后皇帝又让把收上来的税直接留着改建县城,所以到现在了,子轩跟府衙那边的人都没有太多的接触。今天来的这些人,子轩就并不认识。
通判是正六品,知县是正七品,说起来,子轩还没有这人的品级高。但是子轩是一县之主,通判可是在知府手底下做事,这个又不能相提并论了。
子轩拱了拱手,“原来是黄通判,请坐吧。”子轩不咸不淡的说着。即便是比自己高一级又能怎么样?又不是指着他吃饭的。
这黄通判一看子轩的态度,心里的火就腾一下子起来了。“林知县,本官这次来,是传达知府大人的意思。知府大人听说,林大人竟然在大旱之时,组织人修什么堤坝?简直是荒唐。此时不好好的抗旱,弄什么堤坝?这里连年都是干旱,哪里听说过发大水的事情?简直就是浪费人力物力。知府大人说了,立即停工,并且把从各个商户那里征收的银两返还回去。林知县,你不等知府大人的批复,就擅自动工,这可是大错。还望林知县赶紧按照知府大人的意思去办,如若不然,你这个知县也就该做到头了。”这黄通判冷着脸,说了一大通。
子轩听了这些,倒是没什么表示,脸色依旧。“修建堤坝,乃是全县民众同意的事情。本官牵头,百姓同心,这是好事。另外,从各个商户征收银两,这是各个商户为了县城的安全应该做的。至于知府大人的批复,我已经上报了一个月,也没见到知府大人的批复。如果再等下去,万一今年真的发洪水,这责任知府大人担当得起么?”
子轩心里明白,这几年自己根本就没给府衙的这些人什么好处,这些人自然是不会放过机会,给自己上眼药的。至于那个知府大人,自己的顶头上司,这几年对这边不闻不问的,这回这是怎么了?
“大胆,林知县,你这是跟上官说话的态度么?知府大人派我等前来,乃是好心好意的提醒你,不要弄得民怨沸腾的。要知道,你强行征收的事情,已经引起了不满。倘若有人一状告上去,对你的仕途可是有损的。”黄通判有些生气,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不少。
“通判大人,下官这里事情繁忙,您若是没有别的事情,那就请回吧。至于停工还有返还银钱之事,下官会跟当地百姓商量的。”子轩丝毫不客气。如今他也是看透了,这些人就是欺软怕硬。他做的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为了几个商户,知府大人就能派人前来申斥,并且责令停工,真是不知所为了。即便是这个知县不当了,也得先把手里的事情干完再说。
自己当官,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为的,就是当地的百姓能够过得好点而已。如今当地的百姓日子明显的有了好转,子轩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这几年,连累的妻子跟着操心受累的,他真的有心不再做官,还不如陪着妻儿回家种地落得逍遥自在呢。
存了这样的心思,所以子轩对待这些人,就更是不必谄媚逢迎了。于是冷着一张脸,就这么下了逐客令。
气的那黄通判脸色都变了,一脸的猪肝色。“好,你行,林子轩,你可别后悔。等着吧,别以为你有后台,知府大人就动不了你,你等着瞧。”通判气的手都有些抖了起来,然后一甩袖子,哼了一声。“走。”
另外两个人,就跟着黄通判一起走了。
赵县丞还想上前拦住他们,可是没拦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走了。“大人,您这是何苦呢?得罪了知府大人,以后您可怎么在这做官了啊?”赵县丞忧心忡忡的说道。
子轩摆摆手,“赵大人,不用说了。咱们这几年做了多少事情,你心里最清楚的。我一心为了百姓,没有其他的想法。如今知府大人竟然派人前来申斥,真是让人寒心。罢了,即便是不做这个知县又如何?我正好可以陪陪妻儿。不过,这堤坝看样子得赶紧修建了,倘若知府大人真的上奏朝廷弹劾的话,我就怕耽误了大事。这样,从明天开始,各地继续修建堤坝,争取在六月中旬完工。”子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阵子真的有些心灰意冷的。心里真的想着,要是能够陪着静涵,回家种田也是不错的呢。
赵县丞一听,叹了口气。“大人,你这性子太过耿直了,官场之中,要能屈能伸才行啊。算了,我先去安排各地的工程,大人还是带人将护城河先修好了吧。”说完,就一边摇着头,走了。
留下子轩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这几年在镇东所做的一切,在子轩的脑子里一一的浮现,静涵为了自己做的一切,更是清清楚楚的出现在面前。子轩叹了口气,“罢了,若是此次真的有事,不如这官不做也罢,还不如回家弄个学堂,好好地教书算了。正好也能陪陪静涵,这些年,静涵为了我,吃苦受累的。”
心思既定,子轩也就不再多想了。出了县衙,来到西城门这边,跟大家一起继续修护城河。
黄通判回到府衙,自然是把在这边的遭遇添油加醋的跟知府说了。这知府姓方,是个年纪大概也就三十来岁的男子,“这个林子轩,还真是不识相。他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个上官,哼,这回,我非得上奏朝廷不可,他就是有靠山又如何?靠山再硬,这一次也护不了他。”
六月初十的这天,皇帝早朝。
“启禀陛下,隆州府知府参奏镇东县知县林子轩,任性妄为。大旱之时,竟然修建堤坝,检修河道,浪费人力物力。另外,林子轩借修河道之名,巧立名目,擅自向镇东县商户征收赋税,竟然达每户一千两之多。光是这一项,就收上来十多万两。陛下,此等贪官,不惩不足以平民愤,不惩不足以示朝廷之威严啊。”吏部侍郎,手里拿着奏折,在早朝上参了子轩一本。
皇帝在龙椅上坐着,一听这个,心里就有些不喜。子轩之前已经把修建堤坝的事情写了奏折,让铭宇转交了上来,皇帝对于这个还是比较赞同的。要知道,未雨绸缪可是比事到临头再做,可是要好的多了。
皇帝不动声色的看着下面的这些大臣,这些人都是人精,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他们不是不明白,而是在利益的面前,怕是都选择性的忘记了这些,只是想着把林子轩从镇东弄走罢了。这些年,镇东的变化,无人不知。他们之中,怕是不知道哪一个觊觎上了镇东的这块肥肉了吧?
皇帝心中哼了一声,真当他是傻子,可以任人糊弄的么?
“陈大人,那方知府可有证据,能够证明这林子轩贪污了那十来万两银子么?”不等皇帝开口,户部尚书陆大人就问道。
“这个倒是没有,不过,想来这银子必然是被林子轩中饱私囊了,一个知县,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银子?他又怎么可能不动心呢?”那位陈大人很理所当然的说道。“无凭无据,信口开河。陈大人,这方知府给了你什么好处,你就这样帮他抹黑朝廷命官?这林子轩即便真的被治罪,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陆大人可不管那些,当着大家的面,就这么问道。
☆、第二百四十四章完工
“同理,陈大人无凭无据的酒污蔑林知县,又是何居心?”陆少谨根本就没把这陈大人放在眼里,云淡风轻的说道。
一句话,给那个陈大人噎在了那里。“总归他从商户那里弄了十来万两银子是真的,这点可是有一百多位商户作证,不是本官污蔑他。”陈大人梗着脖子,说道。
“那若是林知县将银子都用在了修建堤坝上呢?这个又怎么能够说是林知县贪污呢?”陆大人轻蔑的一笑,“事情还没查清楚,就在这胡乱说话,陈大人这吏部侍郎的位子,怕是要换人了吧?”
“陛下,微臣认为林知县此事做的对。大旱之时,水位也较低,这样修建堤坝,就可以更牢固一些了。天有不测风云,谁敢保证,以后就真的不会有大水?此时修了,他日定然也能省事很多。陛下,前人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林知县能够将眼观放的长远,实属难得。不像有的人,明明是鼠目寸光,偏偏还不自觉。”陆少谨可是不管那些,直接就说陈大人是鼠目寸光。
皇帝点点头,心情大好。这陆少谨不愧是自己的心腹,这些话说得,真的是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出来。“陆爱卿说得有理,林子轩修建堤坝一事,早已经递了奏折,朕也是准了的。至于说从商户那征收些银子,这个也在情理之中。这天下各个州县,哪一个用银子的时候,不去跟商户征收的?怎么偏偏林子轩就有人弹劾,别人就没有呢?诸位爱卿,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猫腻不成?”
皇帝的语气冷冷的,底下的大臣全都有些提心吊胆。这林子轩,当初可是状元及第呢,竟然被皇帝派去了那么个偏远的地方。大家都以为,皇帝是因为他拒娶公主一事,心有芥蒂,才会弄去镇东,任他自生自灭去。可是没想到,这几年的功夫,林子轩在镇东,可是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有的人心里难免就会有什么想法,刚刚还有几个大臣想要附和陈大人的话呢,这会儿则是抹了抹头上的冷汗,暗道好险。
“诸位卿家若是没有别的事情,那就退朝吧。”皇帝有些意兴阑珊。朝堂上的事情,说不出什么忠奸善恶,不过是利益使然罢了。这些年,他早就看透了,这些个大臣,只要能把交代下去的事情办好,也就不错了。不涉及到这些人的利益,怎么样都好,万一自己的利益受损了,那么就等着他们闹去吧。
旁边的太监喊了一声,然后皇帝就退了早朝,走了。
进了六月,镇东这里倒是下了两场雨,总算是缓解了一下旱情。各处的堤坝,在子轩的命令之下,已经在六月十二这日完全的修建完毕,护城河也全部完工。不过,因为之前的大旱,新挖的护城河里,倒是没有水。
子轩总算是可以松口气了,完工的这天晚上,子轩早早地就躺下睡觉了。一直到第二天上午辰时末了,竟然还没醒来。静涵知道子轩这真是身心俱疲,也应该放松放松了,于是吩咐下去,不去吵到子轩,让他好好的睡一觉。
外面的天有些阴阴的,静涵闲着没事可做,就在院子里哄着两个儿子玩。
“静涵啊,我怎么看着这天好像是要下雨呢?你说这天也怪了,整个一个五月,连半滴雨都没下。这进了六月,反倒是连着下了好几场了。但愿不会这么一直连雨,要不然,怕是真像那些老农说的,要发大水呢。”钱氏手里拿着东西,正在喂静涵的二儿子清遥吃东西呢。
静涵抬头看了看天,叹了口气。“姨母,这老天爷要发威,咱们谁也没办法啊。咱们来到这镇东,这几年不说是风调雨顺,也差不多了。今天这天气,可真的是反常的很。好在咱们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正说话间,静涵听见屋子里有动静,就笑了。“子轩醒了,我进去看看。”说着起身进屋了。
进了里屋,子轩果然醒了,可能是睡得多了,还有点迷糊呢。“娘子,什么时辰了?”
“已经巳时初了,我看你睡得香甜,就没让人惊动你。反正如今事情都差不多了,你也该休息一下,这阵子,实在是累坏了。”静涵来到子轩身边,伸手摸了摸子轩消瘦的脸颊。
子轩握住了静涵的手,笑了,“你不是也一样么?看你,比以前黑了,也瘦了。静涵,等着我在这任满了之后,咱们辞官回乡吧。这官我有些做的腻歪了。费心费力的做事,连累的妻儿都不得安生。最后做了事还要被上官指责,这个官做的实在没趣的很。再者,咱们出来几年了,我都没能回去看看父母,实在是不孝。”
两个人自从来到这镇东,因为静涵怀孕生子的缘故,过年都没能回去。也就是静涵回家住了那一段时间而已,子轩有公事牵连着,更是没机会回去了。
“好,你怎么做都好,你做官,我陪着你。你回家种地,我也一样陪着你。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是你的妻子,我会一直在你的身边的。”静涵笑了。说实在的,子轩的性格太过耿直,做事也是十分认真,不会那些阳奉阴违的作法。在官场上,要不是有李铭瑞的照顾,恐怕早就得罪了人被罢官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子轩感慨道。
“好了,赶紧起来梳洗一下,今天就别去衙门了,陪着我还有儿子们在家玩吧。好好地歇一天,明天才能打起精神来处理公事。咱们不管以后,如今还在这个位子上,就得对得起当地的百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该做的咱们还得做。”静涵找来干净的衣服,给子轩,让他换上。
子轩换好了衣服,又梳洗了一番,两个人这才出了屋子。正好看见清远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个蚂蚱,正拿着玩呢。
清远一看见父亲,直接就跑了过来,“爹爹,抱抱。”说着,就伸着小胳膊让子轩抱。
清远的相貌,随了子轩的地方多。唯独那双眼睛,灵动非常,一看就知道是个鬼灵鬼精的,像静涵。
子轩弯身抱起大儿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蚂蚱,“这是谁给你抓的啊?”
“是长兴叔叔给抓的,叔叔说,这东西可以烤了吃。还说以前他小的时候,最爱抓这东西吃了。”清远略微皱着小眉头,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长兴叔叔爱吃这种大虫子呢?
子轩笑了,被儿子的话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可不是么?以前最爱的就是到野地里,抓这种大大的蚂蚱,然后把头揪下来,扔到火里烧熟了吃。在那个时候,这可是难得的美味呢。
“儿子,这些东西,是爹爹小的时候吃的。那时候没有好东西可以吃,爹爹就会领着二叔一起,去外面抓了蚂蚱回来,然后烧了吃。现在你有很多好吃的,这东西还是留着玩吧。”子轩看了看清远手里的这只大蚂蚱,还别说,个头可真是不小呢。后面的大腿已经被摘掉了,翅膀也被弄没了,只留下前面的四条小腿,这家伙,在劫难逃了呢。
“嗯,我可不想吃它,留着陪我玩吧。”清远虽然小,但是口齿伶俐,一点也不像是个四岁的小孩子。“爹爹,弟弟在看你呢,你放我下来,抱抱弟弟吧。你都好长时间没跟我们一起玩了。”清远十分疼弟弟清遥,扭动着小小的身子,让子轩放下他。
子轩放下大儿子,然后从静涵怀里接过了小儿子,在清遥柔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儿子,想爹爹了没有?”
这个小家伙才一周岁零两个多月呢,很多话还不会说,只是笑呵呵的趴在子轩的身上。嘴里叫着爹爹,然后直接在子轩的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子轩的心里无限满足,“娘子,咱们什么时候生个女儿吧,这要是再有个女儿,那可就更好了。”子轩还是希望能有个女儿,像静涵一样的女儿。
静涵失笑,这事情哪里是他们可以做主的?
春杏过来,“老爷,夫人,厨房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中午饭,是不是先吃饭啊?老爷早晨就没吃饭的。”如今春桃已经嫁人了,春杏年纪小,订了亲还没成亲呢。当然了,她们嫁的也不是旁人,正是当初子轩从家里带来的那两个小厮,长兴和长旺。这两个人如今可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管事了呢。
“那就先吃饭吧,吃过了饭咱们出去溜达溜达。”子轩这会儿也有些饿了,于是抱着小儿子,领着大儿子,一家人进了屋里。
吃过了中午饭,一家人出去逛街。如今的镇东县城,可是商铺林立,买什么的都有。子轩给清远买了个陶制的面具,给清遥买了个小风车,乐得两个小家伙抱着子轩一顿猛亲。静涵走在后面,看着眼前的一大两小,感觉自己真的很满足。以后说不定还会再有孩子的呢,到时候,前前后后的跟着一堆小萝卜头,那个场面一定更好玩的。
☆、第二百四十五章大雨
“好了,先去洗手吃饭,晚上再玩。看样子晚上要下雨,赶紧吃饭晚上早点睡觉,听见了没有?”静涵看着那两个明显很兴奋的小孩,无奈的说道。
清远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一听母亲这么说,就赶紧的让旁边的丫头领着洗手去了。钱氏抱着清遥,也去洗了手,然后大家一起吃了晚饭。
果然,刚吃过饭不久,外面就传来了轰隆的雷声。一时间,天空之中银龙翻滚,天地间忽明忽暗,伴着阵阵雷鸣。清远和清遥都有些害怕,窝在子轩和静涵的怀里,捂着耳朵,不敢动弹。渐渐地,两个小家伙也就睡着了。
钱氏一看这个样子,就跟春杏把两个小家伙抱走,留下静涵和子轩在屋里说话。
静涵看了看窗外,有些担心的说道,“但愿这场雨不会下的太久了,我这心里怎么总是有些不安呢?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
子轩搂住了静涵,在她耳边说道,“担心这些干嘛?能做的咱们都做了,其余的只能看老天爷的安排。即便是真的有事,那些堤坝今年全部都是新修的,应该能够抵挡的住。倘若这也不行,那恐怕就不是咱们这一个地方的事情了,担心也没用的。”
静涵靠在子轩的怀里,忽然感觉两个人好像好久都没有这样亲近了。忍不住伸手搂住子轩的腰,将脸埋进子轩的颈窝里。“搂着你的感觉真好,心里很踏实。”静涵低低的说道。
子轩低头亲了亲静涵的额头,“我也喜欢这样搂着你呢,这阵子咱们两个都忙得很。我怎么觉得,似乎有好长的时间,咱们都没能在一起好好说会儿话了?”子轩一边说话,大手在静涵的身上无意识的来回抚摸着。渐渐地,这抚摸就有些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