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嬷嬷笑着说道,“小李公公可太谦虚了,您是跑腿的,叫我们这些人去做什么?”
“行了,漂亮话咱也不说了,这事啊别人都不顶用,还得看你们宫里那位娇客。”
“小李公公说的是。”张嬷嬷得了一句提点,也就够了,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到什么。
“得了,这信儿也传到了,奴才先在这里祝贺淑妃娘娘一声了。”李福收了人家的礼,怎么也该讲几句好听的。
“承公公吉言,还请公公回去多美言几句。”说罢又提了几句恭维话。
李福笑眯眯地走了,留下的几个宫女嬷嬷也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张嬷嬷则淡定多了,大喜之后便马上想了清楚,皇上这都不少天没来未央宫了,这回来确实因为那位三姑娘。张嬷嬷以前也伺候过李氏一段日子,对着文氏一对母女也没什么好感。
虽说如今三姑娘进宫时帮她们娘娘争宠的,可她还是打心底里举得自家娘娘受了委屈。天下女子,有谁愿意把丈夫分给其他人。说到底都是庶出的,张嬷嬷也没太把她放在心上。
可如今这庶出女竟然连皇上都惊动了,那就不得不妨了。再一联想那位的长相,这下不得了,得去和娘娘好生提一提。
想了一会儿,张嬷嬷就吩咐几人散了,各自去做各自的事去。她则回主殿禀报淑妃娘娘,商谈一下到底该怎么做。
皇上亲自过来用膳,这可是天大的殊荣,万万不能出了差错。如何商议,不做多言。只说锦绣听了消息时,其中惊讶远比张嬷嬷多地多。
她正在泡花茶,水都已经煮好了,小声翻滚,咕噜咕噜的,大概就是第一沸的鱼目微有声了,正准备动手,知秋却突然拿着调料过来,说是要加一点,还有往里面掺点新茶。
锦绣肯定是不同意的,这不是毁了她的花茶吗,这可是第一回泡,因而怎么也不让知秋动。又听她说什么,茶是要加的,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自古就是如此。
这个道理锦绣是知道的,可是她就是固执地不愿遵守,谁说花茶就不能单独泡了,花茶也是要清饮,加那些东西做什么。所以争了半天,还是如了锦绣的愿。
这回泡的是茉莉花。锦绣院子里的花向来开得极盛,形状又好,知夏她们摘得时候又都是挑挑拣拣,十分小心,所以晒出来的花都是上品。如今泡开了,一朵一朵地在热水里绽放,每一片花瓣都清晰可见,不久,全浮在水面上。
花是有灵性的,锦绣从不怀疑,即使是晒干了的花,遇了水还是好看地令人惊叹。
锦绣替自己倒了一杯,转而又替知夏知秋叶倒了。十指尖尖,衬着瓷白的小盏,真不知道哪个儿更白些,知夏看得入了神。
轻呷一口,唇齿之间都是茉莉的清香,“如何?”锦绣略带得瑟地问两人。
确实不错,知秋点点头,所说与时下人炮制花茶的方式不一样,可也别有一番滋味,倒是她错了,所以老老实实地承认,“还是姑娘说的对,要真按我那法子,恐怕就不好喝了。”
锦绣又道,“下次还可以加点香草,没准味道会更好。”
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都是好东西,可是不知道这个朝代究竟有没有。
知秋知道香草可以制作香料,可以萃取精油,甚至当成调料也是可以得,不过配上花茶还是第一次见,不过她又把这归功于姑娘看得书多。
“屋子前面有块挺大的空地,就这么放着太可惜了,姑娘可以种点花草。”知秋建议到。
锦绣摇摇头,还是算了,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是别人的,还是安分一点吧。
正品着茶,那边跑过来一个宫人,对着锦绣一番耳语,说是皇上要来未央宫用午膳,淑妃娘娘请锦绣去小厨房帮忙。
说得委婉,不就是让她过去做饭嘛,看着宫女的架势,以及身后跟着来的几个人,想推辞显然是不可能的。
知夏和知秋对着她们依旧是一副模样,横眉冷对,不卑不亢,这应该算是消极抵抗了。
要是平时锦绣还能取笑两句,几日实在是没了心情,就让她们把东西收好,也不让两人跟着。
走到半路才觉得不对,就是再迟钝的人,在宫里住了这么多天也该有点了解了,何况锦绣又不蠢,身边又有一位百事通。这一住十多天,也没听说过有哪天皇上临幸了后宫,更不用说亲自过去那个宫用膳了。
淑妃娘娘是个美人,可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美人,浑身端庄温雅的气质,适合放在大户人家做正妻,凭她的手段什么解决不了?不过放在后宫里,显然就不够看了。
锦绣觉得,做妃子,做宠妃,就应该是那种生得千娇百媚,丰满惑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应该妖妖绕绕,风姿万千。否则如何迷得皇上晕头转向,什么都顾不得。
不是锦绣瞧不起人家,淑妃这样的,怎么都不像会是得宠的。
再者,未央宫的膳食锦绣每日都用,虽然也是精细,也没见过有多稀奇的地方,皇上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尚食局那里做出来的,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难道皇上还会稀罕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厨子不成。
真是奇了怪了。除非,锦绣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自己日日送去的汤。
淑妃可好算计啊。
原来这些天她熬得汤水都送到皇上跟前去了。亏她还庆幸淑妃到现在还没瞎动脑筋,原来人家在她刚进宫的时候就谋划好了,等着她往里面钻呢。
不是锦绣自大,实在是她的手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前世她就极爱钻研厨艺,中华八大菜系,不说全部精通,也都能做出几百到名菜出来。更有那搜集了好几年的点心方子,就是来不及记全,那也是能背出个十之一二的。
这辈子为了讨老夫人喜欢,也琢磨过大魏人的喜好。每次做出来的菜色,都格外喜人。而且就像是自带福利一样,这辈子随便做的都比别人做的好吃,仿佛厨艺技能已经点到满级。
所以这一回,她也完全没有担心会弄砸了让皇上不高兴什么的。锦绣介意的,是淑妃做起事来太专断了,幸好她当初没有投毒,万一投毒投成功了呢,锦绣想想都觉得脊背一阵发凉。
心里一忐忑,锦绣就不愿在对着小厨房一众人磨蹭。
怎么说她还是个黄花闺女,对着几个厨子算什么。于是只做了一道酥卷佛手,一道杏仁豆腐,一道松鼠桂鱼以后就撂下担子不干了。
锦绣正待出门,却被一个体态雄壮的嬷嬷拦住了,“叶三姑娘,您这是什么意思?”
这样的辨识度,锦绣如何能不认识。每日里来煲汤,旁边守着的壮汉不正是她么。眼下就像一座小山似的堵在门口,就是想出也出不去了。
锦绣一口气憋在喉咙里,不上不下,“我得去熬汤。”
眼见着就到中午了,煲汤也是需要时间的,你行你去啊。
“可是这菜还没有做完,张嬷嬷若是怪罪下来,”那人一脸不认同道,透露出一股威胁意味。
威胁就威胁呗,锦绣也不信她能把自己怎么着。真是人善被人欺,倘若她有个靠山,断不会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因而冷笑道,“嬷嬷又在说笑话了,厨房里这么多厨子,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做饭的,我们平日里吃的东西都是凭空变出来的不成?另外,张嬷嬷要是怪罪就怪罪吧,再怎么说我也是淑妃娘娘请过来的,应该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锦绣话里无不讽刺,张嬷嬷是谁,她怎么不认识。要是淑妃真的发了怒要把她赶回去,她还求之不得呢。
那人琢磨再三,引着锦绣去了另一间屋子。
第13章 圣颜(修)()
自出了那间屋子,锦绣心情大好,连带着做汤的时候都多费了几分神。
也不知道是李氏生财有道,还是后宫里的油水实在太多,未央宫里的食材都是一等一的好。锦绣今天准备做一道鱼汤,看到小宫女递来的几条鱼,一时间也犯了难。看得出鱼肉都是新鲜的,可就是种类多了,让人难以抉择。
脍莫先于鲫,那就选鲫鱼好了。
鱼都是处理好的,锦绣洁手过后,拿过片刀在鱼身上划了几个口子,然后放在锅里稍煎,待两面煎完了,才放入清水、姜片、油盐、晒好的冬笋等,放着中火慢炖。整个过程,丝毫没叫别人代劳。也就后来的看火,锦绣实在是不愿傻傻地待在炉子旁,唤了一个小太监帮忙。
约过了两刻钟,隐隐听到汤水沸腾的声音,接着鱼汤的香气也溢了出来,满屋子都是诱人的味道。锦绣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汤已经做好了。
揭开盖子,只见里面的清水已经煮成了乳白色,鱼肉也变地软嫩异常,冬笋切得细细地,碎碎的,都撒在鱼背上面,颜色不是很分明,仿佛和鱼肉融为了一体。都说最好鱼汤要色白如乳,肥而不腻,鲜而不腥,按这个标准,锦绣这汤也是上上等了。
小宫女托着瓷盘,小心翼翼地将整条鱼给挪进去,原本怎么样,挪进去就怎么样,一点也没损坏,手上分寸把握地极好。
这就算是没她的事了,锦绣站在一边,等着小宫女将东西端走就可以走了。谁料那人弄了半天竟然也没准备自己送走。期期艾艾地凑到锦绣身边,小声到,“三姑娘,淑妃娘娘特地吩咐了,这汤还得您亲自送过去。”
淑妃还真是执着啊,锦绣冷冷一笑。
“三姑娘,真是麻烦您了,可这都是娘娘要求的。要不奴婢先替你端着,等到了殿前在给您?”小宫女试着商量道。
锦绣拒绝了小宫人的建议,“不必了,这才多重的东西,我还不至于那么娇弱。对了,皇上已经过来了吗?”
“已经过来了,”小宫人善意地提醒,“午膳都布置地差不多了,只剩下则最后一道汤,所以咱们也得赶紧过去,否则迟了就不好看了。”
锦绣一惊,赶紧接过鱼汤,往外面走去,身后还跟着一群尾巴,看起来很是威风。锦绣却顾不得了,在心里将淑妃问候了好几遍,不用说,这让她最后一个去的人肯定是淑妃了。
实在是可恨,她过得好好的,一点都不想出风头,无奈身边这些人从来都不愿放过她。难道皇上不是她丈夫?这么赶着往丈夫身边塞人她还是第一次见呢,活该不得宠。锦绣恶毒地想着,淑妃这么作,迟早有点把自己给作死。
在小宫人的要求下,锦绣捧着托盘去了正殿。昨天看着平常的未央宫,似乎今日都显得肃穆了许多,再没有看到四处忙碌的宫人了,想必都被拘在自己的院子里,免得惊扰了圣驾吧。
虽说早就有预料了,可是真要见到皇帝时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退缩。这可是皇帝,比淑妃更可怕的存在,连杀人都有正当性。万一皇上一眼就看穿了淑妃的阴谋诡计,恼羞成怒怎么办?
都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她这小身板如何承受地起。
未央宫的气氛明显压抑多了,锦绣也算是学过宫规的人,不至于稍微冷场就忘记了规矩,照例行了宫礼,就见前面走来一个小太监,从锦绣这取走鱼汤放在桌上。锦绣低着头,就是再好奇,也做不出当众窥视天颜的事,上次实属意外,谁能想到淑妃还能安排那一茬。
凝神,屏气,锦绣觉得自己就像是在练气功,却在淑妃娘娘开口的瞬间破功了,活像是吹到最满是忽然漏了气的皮球。
“妾身得知皇上今日来未央宫用膳,还特地请了妾身家中三妹做了几样小菜,这前面摆着的三道便是,还有刚刚送上来的鱼汤。三妹自幼爱钻研厨艺,做出来的东西别有风味,这番也不知是否合了皇上口味。”
淑妃娘娘语气里不乏骄傲,不知情的人怕还会觉得淑妃同她这个三妹感情是有多深呢。
锦绣闭着眼睛,又听到那边皇帝开口了,随口问道,“叶三姑娘?”
声音意外的好听,锦绣也不是没眼色的人,听懂了皇上的画外之音,上前一步跪在地上,行礼道,“民女叶锦绣参加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封煜坐得高,只看到下面跪着小小的一个人,声音软软的,细细的,乌发如云,白生生的脖颈仿佛一拧就断了。
周围人也静静的没一个人说话,就连一宫之主淑妃娘娘也站在一边静静地等着。锦绣跪在地上,心里七上八下的,皇上不会是觉得权威收到了挑战,不会是想把她拖出去斩了吧。不对,皇上又不是昏君,瞎想个什么,锦绣安慰自己。
“起身吧。”冷清清地声音。
锦绣站起身子,不动神色地理了一下裙摆,她这半路出家学的宫规暂时还做不到那么熟练。
“你很擅长厨艺?”封煜问道。
“是,皇上。民女幼年时得了一本载有食谱的杂书,见之好奇,就照着书上的方子试了试,没想到自己做的也还不错,有了兴趣,也由此开始学习厨艺。”锦绣开始胡编乱造起来,只是她说得一本正经,且这经年之事查也查不到,有谁又能证明她说的就是假的呢?
封煜微微颔首,见桌上一道菜造型奇特,颜色鲜艳,不免好奇,“这道菜叫什么名字,怎得从来没有见过。”
锦绣这才抬起头,迅速的看了眼皇帝指的那道菜,回道,“回皇上,这是松鼠桂鱼。也是书上记得方子,只是年代久远,记不得是哪本书了,那书上面说,季鱼肚皮去骨,用蛋黄炸黄,再做松鼠式,之后用油酱调制出来即可。”
实际上,这记载也是有的,不过太过古老,锦绣做出来的是她自己修改过后的,味道也更好吃些。
这一问一答,锦绣便借机抬头见到了皇上。但见其人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真是英俊地让人心慌意乱。
男色惑人,男色惑人,锦绣默念清心咒稳了心神。
名字还真有趣。封煜想着便用筷子夹了点。味道也很奇怪,有点甜,不过能够接受,再次动了筷子。“不错,确实精于此道。”封煜赞道。
锦绣有点受宠若惊了,忙福了福身子,“多谢皇上赞赏。”
之后就真的没有锦绣的事了,淑妃娘娘和李德全在上面伺候皇上用膳,她就在下面做个安安静静的人形柱子,不过即使是柱子,锦绣也觉得自己一定是最漂亮的那根。
只是这里也没有多少柱子,皇上用膳的时候好像不喜欢太多人打扰,刚刚从外面过来,发现御前的人都在门外候着,未央宫这边也没有留下多少人。
大约过了几盏茶的时间,皇上终于用完了午膳,挥一挥衣袖就带着一行人走了,锦绣随众人跪在地上,感觉膝盖已经不堪重负了。今晚回去一定要让知夏她们帮着揉几下,她皮肤挺细,没准早就青了。
再之后淑妃也回去了。站着伺候了这么久,腿应该也酸的不行了吧,看着淑妃那略僵直的背影,锦绣幸灾乐祸地想着,原来皇上这么高冷,一点怜香惜玉的心思都没有。
真不愧是一带明君,能弃美人美色与不顾,她都要大呼三声,真乃君子之风!
淑妃都走了,这主殿也应该好好收拾了。来去盘子的小宫人们依次将桌上的几道菜都往回撤。锦绣也不知被什么驱使,走过去瞄了瞄,一看之下心里还挺得意,这么多菜也只动了锦绣做的四样,尤其是那道松鼠桂鱼,看起来还真对了皇上的胃口。
对胃口就好。看来她的厨艺已经可以征服皇上了。
晚间和知秋知夏说笑的时候,锦绣还觉得不可思议,皇上突然跑过来,难道就是为了吃她做的饭菜,可是吃完了怎么就走了,不是应该给点表示的么。有来有往,才能好好相处不是么。
“姑娘,你真的见到皇上了?”一向最淡定的知夏也不淡定了。
“当然!皇上喝他们说的不一样,一点也不吓人,说话还很温柔呢。”锦绣又翘气了,完全忘记自己当时软了腿是什么模样。
知秋在旁边插嘴道,“早上张嬷嬷来就是带姑娘去见皇上吗?”
“也不是,皇上今天早上传令下来,说是要来未央宫用膳,淑妃娘娘便想让我去做几道菜,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我做的,貌似都挺对皇上胃口的。”
“姑娘好厉害!”知秋崇拜的看着锦绣,“那姑娘可不可以说说,皇上到底长得怎么样啊?是风流倜傥,还是清新俊逸,还是,什么样?”
锦绣摩挲着下巴思索了一下,赞道,“好看!”
……
知夏嘴角抽了抽,“就只有这样吗?”
“这还不够吗?这两个字就已经囊括了世间所有赞美之词了。不过皇上用完膳就回宫了,竟然都没有什么赏赐,不是说皇帝都很富有么,怎么还这般吝啬。”
“大概是皇上太忙了了吧,日理万机。”
日理万机还有时间跑到自己妃子宫里用膳,骗谁呢,锦绣对此深表怀疑。
只是锦绣不知,这赏还在后面。
她一个人啰啰嗦嗦说了一堆,知夏两人也习惯了,熟练地服侍姑娘洗漱睡觉。锦绣忙活了半天,早就累了,刚刚也是撑着精神和两人谈笑。
知夏知秋却清醒地很,等姑娘睡下后,才终于觉得这天是真的过去了,一直悬着的心又放回原处。她们整天在这宫里也是如履薄冰,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总觉得姑娘回来了才是安全的。
第14章 封位(修)()
第二日,未央宫一早就迎来了一道圣旨。锦绣跪在前面,亲手接过明黄的祥云织锦,心情极为复杂。
原来不是没有赏赐,是在这里等着她呢。她该是说皇上小气,还是应该说皇上大方呢。
“户部尚书叶启文之女也锦绣,静容婉约,丽质轻灵,着即册封为正五品才人,居未央宫杜蘅殿。”
才人,叶才人,短短一道圣旨她就从编外人员晋升为正五品宫妃。没有封号,还是就近住在未央宫的偏殿中。这冲击,真是有点大。
周围的宫人都上前寒暄,一脸喜色,好似这是天大的殊荣一般。连叶淑妃也终于隐隐露出赞赏的神色,淑妃赞赏什么,现在这道圣旨,难道不是她一点一点谋来的?她记得,当时颁旨的太监也是满面堆笑地跟淑妃娘娘说恭喜,她这个获封的小才人,从来都不是正主。
事后,淑妃将人叫到内殿。
淑妃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