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挂的猪脚人生-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绣听着觉得不太满意,谁吃了亏就是为了谁,那周充媛不也吃了闷亏么。不过想想,皇上这样的性子,真叫他说为了自己肯定也是说不出来的,说出来了也是别扭地很,索性还是这样回答的好。

    锦绣变把他的回答默认是自己的理解,悄悄把小脑袋埋在封煜胸膛,“皇上,谢谢你。”本能的,锦绣不再愿意对皇上用尊称,且她这样说了一晚上,皇上也没说什么,就一直这么说了,结果感觉意外地好。

    “嗯。”皇上的回答果然矜持,半晌有问,“你今日去找那小太监是要寄什么信?”

    “寄给舅舅的家信。”锦绣回到。

    封煜也想起来,锦绣的舅舅是扬州刺史文易。她给家人寄信,都是给舅舅寄的,对叶家中人却半点不见眷恋,可见在叶家过得也不是很好。“看来你和你舅舅关系很不错。”

    “那是当然,”锦绣得意地宣誓道,“舅舅以前最疼我了,可惜他来的时间有些晚,我五岁的时候他才来叶府找我,然后没有再京城留几年就被掉去扬州了,虽说后来一直有书信联系,也曾见过一两面,但是我还是很想念舅舅。”

    之所以是以前最疼她,是因为锦绣觉得舅舅如今有了舅母和表弟,她应该大方一点,把第一的位置让给他们。

    她这样的话半是炫耀,半是解释,封煜也没有打断她。他生来没有感受过亲情,见到锦绣说起她舅舅那种满脸怀念的样子,却是没有办法深切的体会。

    “不过进宫以后,我和舅舅的书信来往就断了。我的一个宫女知秋认识尚衣局小荀子,恰好他又是负责在宫外采买的,就拖他为我带封信寄到扬州,第一次的时候都是好好地,谁想到第二次竟然出了这样的事,信没寄出去,人先挨了打,真计较起来,还是我连累了那两个人。”

    锦绣的语气不免有些沮丧。

    封煜遂试着安慰道,“不是你的错,无须自责。”只能说这件事是个引子,就算没有送信这一桩,宫里那些人迟早也会把手伸向这里的。

    皇上的表达能力太差,锦绣并没有觉得安慰道。

    “下回你要是想写信给文易,直接交给李福就好了。”

    锦绣眼睛一亮,皇上这意思,是她以后都可以明目张胆地和舅舅有书信来往了?

    “真的?”

    “自然假不了。”封煜道。原本就是间小事,就是答应了也无妨。那李福也是个机灵的,消息也灵通,让他做这事最好不过了。封煜原来,并没有对这个小太监有多关注,李德全手下出来的徒弟不知道有多少,不在乎一两个。

    不过最近杜蘅殿里发生的这几件事,算起来都是李福过来上报的,封煜见他对这些事都挺上心,也乐意提点一二。

    “那舅舅的回信我也能收到吗?”

    封煜淡定的点头。至于如何收,那时李福应该管的事。

    轻轻地将人拢在怀里,夜深人静,锦绣的精力终于耗尽了,很快合起眼睛,又是一个好眠夜。

    如是过了三五天,知秋的伤也好了。

    她本来就是个闲不住的,在床上趴着这么几天就已经是极限了,现在好了,自然是要往外跑的,她再殿里被照顾的好好的,小荀子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

    虽说有知夏的一再打包票,可是不见到人,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再说对方还是因为她受伤的,总要亲自过去慰问一下。

    特意跑去和锦绣汇报一声,知秋拎着盒子就出门了。玲珑站在门外,看着知秋又拿着呢个檀木红盒子,不禁说笑道,“快看,她又拿那个盒子了,原本是厨房里送饭菜用的,总被她占去,上回那个老嬷嬷还问我怎么不见了呢,怎么找也找不到,还是换了个新的。”

    知夏却觉得不太对劲,“知秋对那个小荀子,也好得太过了吧。”

    “这有什么,”明玉正巧经过,就接过话头,“谁没有几个朋友,也没规定宫女和太监就不能做朋友的,想开一点就好。”

    说完还拍了拍知夏的肩膀。她知道这种感觉,明明自己才是对方最熟悉感情最好的人,可是人家已经有另外的好朋友了,担惊受怕了些,可以理解的。

    “胡说什么呢。”玲珑见状打断她。

    知夏知道她想的素来和常人不一样,虽然脸上表情正常地不行。所以,也不想喝她讨论这个。

    尚衣局还是那样,只是经过上次那件事,别人看到她眼光难免会有点奇怪,背后指指点点的也不好。不过知秋脸皮比较厚,硬是顶着别人的视线来到了小荀子的住处。

    引路的小太监将她送达后,立马转身就走了。

    知秋回头关门,看见几个小太监立在墙角下捂着嘴巴笑,心里狠狠地唾弃了一番,笑!笑不死你们!

    于是狠狠地关了门。

    小荀子还趴在床上躺着,听到声音才抬起头。不一会就见到人过来了,还意外了一下。“你怎么过来了?”他确实没想到来人会是知秋,还以为她和自己一样,现在还趴在床上起不来呢。

    知秋走过来,打量了他几眼,面色有点苍白,嘴唇都没什么血色,人也仿佛瘦了些,果然,这群小太监哪里会照顾人,别到时候把人给照顾到了。“我那里吃喝都还行,伤药日日都抹,自然是好的快,你呢,每天都有人帮你么?”

    小荀子赶忙点头,怕知秋误会,解释道,“同屋的张全每天都会帮忙,虽说如今没有大号,但已经结疤了,明日应该就能下床了。”

    为了证实所言不虚,他还想坐起身给知秋看一下现在的情况。

    “行了吧。”知秋忙让他回去趴好,这才刚伤着,千万不能动,免得又动出什么好歹。“你好生待着,我信还不成么。”

    小荀子开心的笑着,眼睛都笑地眯起来了,知秋不知道她笑什么,只道他傻。

    小荀子也不解释,虽说每日同屋的人会帮他忙,但是他养伤这段时间里,几乎是没什么人进来的,现在看到知秋,心情愉悦也是人之常情。

    知秋打开盒子,从里面端出一个瓷盏,“我带来了一些参汤,你快趁热喝下。”

    小荀子一听时参汤,不住的摇头,他这样的宫人,如何喝得起参汤。又怕知秋把杜蘅殿的东西带给了他,回去叫人发现就不好了。

    知秋见他推辞,才道,“这可是咱们才人特意叮嘱的,你若是不和,岂不白费了我们才人的心意?再说了,这那都拿来了,要是没喝,不就是浪费了吗。”

    “快喝吧,已经不是那么热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多补补身子,免得落了什么病根就是我的罪过了。”

    小荀子哭笑不得,“怎么就成了你的罪过了?”

    “这事是因我而起啊。”知秋说的脸不红心不跳,好像在说什么值得自豪的事。

    小荀子被她说的也不好推拒了,结果瓷盏喝了。

    参汤味道不是很好,药为还很浓,不多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东西了。

第49章 规劝() 
知秋看着小荀子将参汤喝下,这才满意了。原本她虽尚衣局没什么偏见,可是经过上次那回事,以及方才在路上的遭遇,心里对尚衣局怎么都喜欢不来。

    这些人,关键时候还想着看热闹,又怎么会对小荀子又多好心。至于那个尚衣局的管事公公,就再恶心不过了,这样明目张胆地帮着周充媛,如今周充媛被打脸了,保不齐会把气撒在小荀子头上。

    知秋看着小荀子弱不禁风的样子,心里的担忧又增添了许多。“现在尚衣局的人对你是什么样的,那个管事公公欺负你么?”

    知秋的眼神过于露骨了,以至于小荀子不想明白也不行。

    他也纳闷,为何在知秋心中他就这么弱呢,或许自己真的应该变得更强壮些?

    “尚衣局的人对我还是以前那个样子,至于管事公公,就更不用担心了,他素来不和我们这些小太监打交道,又是个极聪明的,如今皇上愿意帮着叶才人,他也不会再去提起这件事了,更不用说为难我。”为了在知秋面前表现的好些,小荀子特意说了这么一大段的话,这可不想他平时的作风。

    知秋听明白了,也不再纠结于这件事不放。

    又对着小荀子说了好些话,将盒子里面带的糕点果子什么的一并拿出来,嘱咐他该吃的时候千万别省着,这才放心地离开了。

    长乐宫此时亦没有什么事。

    只不过慧云略微忙了一点。皇后娘娘身边的宫人有不少,但是惯用的却不多,算来算去,不过是慧子打头的四个人,这其中,又以慧云和慧明两人最得皇后信任。余下的,就是些嬷嬷了,都是皇后娘娘在娘家带过来的。

    因为上回叶才人在长乐宫前被罚跪一事,慧明也受到不小的处罚,这事到底伤了皇后娘娘的颜面,连慧明也没能讨到好,如今基本都没什么事可做了。

    这担子自然而然地落在慧云的头上。

    慧云资历甚老,在长乐宫做大宫女已经有些年头了,又因为待人宽厚,处事极有原则,很少有人跟她过不去。

    因而这些时日,虽然忙了些,却从未出过什么错。皇后见了,未免又高看两份。

    眼下来叨扰皇后,实在是有事情拿不定主意。

    长乐宫主殿修葺过好几次,因为是历代皇后的居所,殿中陈设无一不精美华贵。皇后坐在榻上,即使多日无事也没曾换下华服,精贵至极,与这长乐宫尤为协调。

    皇后一手翻着经文,看到慧云行礼是才抬起头,道,“起来吧,又有什么事要说?”

    “回娘娘的话,是周充媛那边派人过来,说是要见您,奴婢已经劝过了,可是怎么劝他们也不肯走。”

    慧云说着也很无奈啊,周充媛最近经常派人来未央宫,没回都说找皇后娘娘有事,可是皇后娘娘又不愿见她,两边僵持着,怪没意思的。

    反倒是她们这些做宫女的,平白受了许多气。

    不过这次,周充媛也太没有眼色了些。

    皇后冷哼一声,将经书随手扔在桌上,“惹出了这样的事情,还有脸到这边来,以往她虽然蠢,也不至于蠢成这个地步。”

    她是想用周充媛来挑刺的,但没想到她竟然用了最蠢得办法。如今看来,周充媛是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了,留着这个份位反倒是个讽刺。

    “那,周充媛殿里的人?”

    “不用理会,他们既然愿意在外面站着就站着吧。”皇后不耐烦地说道。一个个的,都是不省心。

    慧云听了,便知道皇后这是彻底厌烦了周充媛,她也没有像以前一样,还对着皇后娘娘说些好话缓和缓和。这些日子未央宫里生的事不太好,偏偏周充媛还在这个时候出岔子。

    “娘娘,还有一件事,再过些天就是中秋了,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好了,只是还有些东西要让娘娘过目。”

    说完拿出一个小册子,上面记着各种名目的支出,满满几页纸,记得十分详细。皇后看了好几遍,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这是德妃交给你的?”

    慧云默默地道了声是。

    昨儿晚上就差人送过来了,不过慧云看天已经晚了,皇后娘娘素来不喜欢德妃,就没有去打扰。这册子她也看了一眼,德妃那边的人做的精心,一点错也没有出。和他们未央宫的比起来,也不差了。

    “如今本宫落魄了,她倒是立起来了。住在甘泉宫,却掌管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宜,本宫这个皇后,迟早也是该让位的。”皇后讽刺地说道。

    她之前从没有看得起的人,如今的权利竟然不在她之下,什么事都要同她争一争,实在是可笑。只是皇后心中也不知,可笑的究竟是德妃,还是她自己。不过德妃那人,早就被富贵权利迷了眼,谁还想到当初是谁提点的她。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父女两个都是一样的贱骨头。

    皇后捏着册子,恨不得当场撕了它。

    慧云忙劝慰道,“娘娘做什么说这种丧气话,谁不知道,这宫里最尊贵的就是您,且镇国公战功赫赫,太后娘娘又是您的姑母,谁还能越得过您去。如今太后娘娘只是去寺庙里清修,迟早都还是要回来的,等太后娘娘一回来,一准给娘娘您撑腰。德妃娘娘只是暂时掌了宫劝,往后还是要换给您的。”

    谁知慧云这话刚好说到了皇后的痛处。“镇国公府是盛极一时,不过都是往事了。”

    皇后悠悠的说道,语气中不乏有遗憾。想当年,先帝还在位时,满朝上下有谁敢和镇国公对上,且不说镇国公府的战功,单单是看那圣眷优渥,就让无数的世家官宦望尘莫及。就是先帝退了位,镇国公府也都没有受到半点的波及。

    反而,她这个五皇妃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再次将镇国公府的声誉推向顶峰。

    “是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皇后不知道是再问自己,还是再问慧云,神色迷茫。

    慧云心疼地握住皇后的手,“娘娘,就是现在,国公府也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

    皇后苦笑一声,有了那样的辉煌,如今就是再好也是走下坡路了。何况还有一个柳呈司在后面追着不放。“也罢,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总得看开一点。这册子看叶看了,没什么问题,就照着这个上面罗列的去置办吧。算起来,真到了中秋的时候,本宫这宫禁也该解了,可不能再出什么岔子。”

    慧云结果小册子,随便递给后面的小宫人,让她吩咐下去。转过身的时候,见皇后按着脖子似有些不舒服,便上前熟练地替她按几下。

    皇后这职位虽看着威严,实则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琐事,日子久了,身上难免会落下几个小毛病,这脖颈不舒服见识其中一个。

    皇后坐在那里,只管让慧云按摩。慧云也是跟着太医院的女医师学过一阵子的,算是出师了。一面替皇后按摩着,一面说着闲话。也多是慧云在说,她声音好听,心思也细腻,说出来的话叫皇后听着很舒服。

    后来不知道说道了哪里,慧云自然而然地说起了自己家里的事情。

    皇后听着她家里的琐事,觉得十分新鲜,“原来慧云家父还是个秀才呢,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

    慧云笑着回到,“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实在不好特地说出来,再者,这京中这地方,秀才不知道有多少。且奴婢家里并没有多少天地,连日子都快过不了了,否则奴婢怎么会跑到宫里来呢。这个秀才的名头拿出来拜拜惹人笑话。”

    说来实在惭愧,她家所有的钱都放在父亲科考上面了,却越考越穷,最后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她母亲没是没办法,才将她送到宫里来。也就这几年,在宫里出了头家中才好过一点。

    “那你可怨你双亲?”

    慧云摇摇头,“没有怨过,怎么说他们都是奴婢的父母。”

    就是他父亲,慧云也从来没有怨过他。说起来他父亲也是个可怜人,一心想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却一直不如人意,几次都名落孙山。不过即使这样,父亲对他们还是不错的,小时候那些回忆,现在想来还觉得温暖,哪里怨的来。

    “真说起来,奴婢虽比不得家里的兄弟,但是奴婢进宫以后,也是每月都会送信送东西,家里都穷的揭不开锅了,也没忘了奴婢。怪只怪家里太穷了,人穷百事衰。”

    “也是可怜。”皇后听来低声感叹道。

    “就是那么穷,不该忘的还是没有忘,如今奴婢出头了,正是报答家里人的时候。人呐,就是这样,不舒坦的时候别人给点甜头,没准就能记上一辈子。”

    皇后听出味来了,“你想说什么?”这样拐弯抹角的,绕了这么大的圈子,她还真以为这丫头在跟自己闲聊。

    慧云一笑,终于肯把话引到正题上来了,“娘娘果然明察秋毫。这些日子,奴婢看着二皇子似乎瘦了些,伺候的嬷嬷也太不精心了。”

    不止瘦了些,连心都看不住了,总想往外面跑,前些天甚至嚷着要去杜蘅殿找叶才人,好在都被拦住了。不过这些话,慧云也不敢对皇后说。免得到时候,这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差了。

    慧云这话说的没头没尾的,皇后却听懂了。

    要是别人,她或许会觉得是没事找事,但是慧云不一样,她做的每件事都是深思熟虑的,眼下说起这一茬,显然是希望缓和她和二皇子之间的关系。

    只是,冷了他这么多年,是想缓和就能缓和的吗?原本皇后是从来没有寄希望于二皇子的,只是如今这情况,还真是没得选。

    忧思太重,索性闭上了眼睛,吩咐道,“给二皇子多挑几个人吧。”

    慧云听来觉得再欣喜不过了,还以为这回有的劝呢,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想通了。联想到这些天发生的事,又看着娘娘疲倦至极的样子,慧云心里突然有点替娘娘感到心疼了。

    拉拢了二皇子,或许会好一点吧。

    这次,可得吩咐他们将人看牢了,别再生出什么事。

第50章 弹劾(修)() 
中秋有名月夕,自魏初太祖时始盛行,至今已有百余年。时下佳节将近,魏国上下似乎都忙碌起来。大户人家安排家宴,以期登危楼,临轩玩月;贫户人家,亦解农市酒,不肯虚度。

    锦绣虽整日不出门,看不见宫外那样的盛况,但也是期盼中秋的。以往在叶府,都是阖家聚在一起,或祭月,或猜谜,不过多是他们一家几口玩闹,锦绣和四妹,都是默默地站在一边,尽量降低存在感。

    她这十几年来的中秋都是这么过的,不过今年不同了,偷偷瞄了一眼身边的皇上,锦绣心中还是期望会有改变的。

    如今皇上日日都到杜蘅殿来。自那次锦绣替他穿衣服后,皇上便再也没有将穿衣这件事交过别人。锦绣也不是没眼见的,皇上愿意给她面子,她也不能让皇上失望。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现在给人穿衣的技能已经十分熟练了,再没有像往常手忙脚乱的时候。

    两人相互配合的默契,感情也与日俱增,虽说锦绣如今依然朦朦胧胧,但比之前几日已经明白太多了。

    正系着腰带,不得不环着皇上,锦绣手没有那么长,只好抱得紧一点,封煜顺势一搂。

    两人相视一笑,有点傻,但是又莫名地觉得氛围正好。

    封煜看着锦绣笑地傻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