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出发点,认为我们是“为他分忧”;当然也可能皇帝认为我们逾越了应有的本分,轻了是“漠视法度”,重了就是“欺君之罪”。
我看向淑妃,她的目光则是看着胡婕妤,似有些伤感,叹道:
“罢了,你我同住宫中十年,我只将你当亲妹看待。我也只你素来要强,是以你虽有过失之处,我也不曾说过一句重话。如今你这样,我原也有错。后宫毕竟是个有规矩的地方,这次,我真的是帮不得你了1
“都是你,都是你这妖女!不过是个下贱的婢女,我罚了她又如何?”那胡婕妤的一腔怒火都冲着我来了,气吞山河地的巴掌高高举起,在落下的途中,就被莺簧一把截住,那胡婕妤还要拳打脚踢,早被淑妃指挥着宫女,一把抱住,扯向了旁边。
我懒得搭理她,对那位御女道:“小绿负伤,纯为无辜受累。一应医药进补,都由宫内府负担。我会再支应一位宫女去御女处所,暂代小绿之责,御女不必担心。”
我再转过身,对淑妃道:“娘娘,此事最后当如何,还请娘娘示下。”
“罢了,先将胡婕妤禁足。至于此事具情,便由流苏出具奏本,我二人联署,依八议之法,上呈陛下御览圣裁。凤卿不亏法曹出身,于律法竟有如此精深造诣。今日本宫见识了。”她看着我的眼神,依旧是满满的慈爱,慈爱到让人心凉。
“哪里,凤君不如宫正大人,险些便误了八议之法。”我也借着流苏谦虚两句,被淑妃拉着手,走出了胡婕妤的院落。
总算没有被那些琐事活埋,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清和殿,随便吃了点饭,直接倒在床上。就算是验尸加班一天一夜,也不会有这样累。下午睡了一长觉,醒来去上林苑看过小乖,待我终于静下心来,已经快下钥的时辰了。我只有认命的坐上轿子,到宫门各处巡视。毕竟偌大的后宫,都是女眷和半女眷——太监,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晃到了一半,轿子突然停了,帘子被从外面挑开,莺簧压低了声音道:
“小姐,皇上有请。”
我下了轿,便看到皇帝身边的执事太监手上提了个灯笼正看着我,我心中叹了口气,看来想要很快回去投奔周公,真的是没那么简单。
跟着他没走几步远,便拐进了竹林之中,有二个人正站在竹林幽静的尽头,我循着光看过去,那位一身明黄常服的,昂首对月的,不正是皇帝。
我认份地走过去,向他问安,他转头看向我,轻声道:“既来了,便陪朕走走。”
既来之,则安之,只当是散步了。我跟在皇帝的身后,也学他慢慢地走。夜很安静,空气很清新,我很快便沉浸在融融的月色之中,直到皇帝开口,才反应过来,我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日胡婕妤之事,朕已然听闻。你为了一个小小的宫娥,开罪了淑妃与胡婕妤,心里可曾有后悔?”
“凤君既做了,便不后悔。”我非常直接的回答。也许很多人觉得我不值得,甚至笑我太傻,但是人生中总有些事情,便为它犯傻也是值得的。若真的舍了这“无用”的正义感,我怎么还能做“凤君”!
“虽千万人,吾往矣吗?莫怪乎耀儿这般看重你。”皇帝倒笑了,道:“如今看来,将你置入这后宫,委实有些屈才。你的性子虽倔,好在天长日久,终有珠圆玉润的那日;惟独这份胆识与霸气,便是再养,也养不出来的。朕总算没看错人,从明日起,未时便到龙泉宫书房来,伺候朕笔墨。”
未时伺候笔墨?那不就是说,我要在他们议政之时,去龙泉宫立一个时辰的规矩?这样子放任我旁听政事,总不是规矩啊,皇帝心里到底盘算着什么?
就这样跟着他晃到了一处深锁的宫苑门前,借着灯光与月光,我看清了门上“关雎殿”三个大字。这里,不就是当年谢贵妃住过的宫殿?皇帝怎么带着我绕到了这里?
皇帝亲自走上前,开了那锁。转头对我道:“凤卿,你随我入内。”
关雎殿本来也不叫关雎殿,只是当今皇帝为这宫殿改了名字,榷诗经》中“关雎”的典故,表达他对谢贵妃的情意。只是听说自谢贵妃薨逝之后,这宫门便终年锁着,惟有每日清晨时分,才有几个宫女太监进去打扫一下,如今已成了后宫禁地。莺簧甚至打听到了这里闹鬼的传闻,普通的太监宫女,到了这里都是绕着走的,却没想到我才入宫二天,便有机会进了这传说中的地方。
花木森森,月影重重,若真的有鬼住在这里,那这鬼也定是风雅之鬼。皇帝走在我身前,脚步轻柔却慎重,好似生怕惊破了谁的梦。月光将花影与树影投在长廊之上,我们没有灯,他却并没有半点迟疑或者摸索的迹象,那仿佛就算闭着眼睛,他也不会迷失,不会忘记这里有一丛牡丹,那里便要转弯。
他一定是常常来这里吧,否则不可能对这里的草木摆设,都这般熟悉。
推开雕花木窗,月光的清辉争先恐后挤进来,轻拂着墙上图画美人那细致的脸。皇帝对我道:“你且见过耀儿的母亲。”
我当然只有照做,行礼之后,皇帝却半晌也没说话。我只有瞥过去,只见皇帝目不转睛地看着图上的谢贵妃,仿佛在与谢贵妃的灵魂在交流一般。我不忍打扰,也不能打扰,只有也看着那轴美人,中国古代的仕女图毕竟太“写意”,我很难从这画上,寻到与云耀相似的眉眼,却能感受到一种温柔。
“你起来吧。”片刻之后,皇帝终于叫了我起来,他看着谢贵妃的画像,轻声问道:“以你之见,光武文皇后为何禁谢家女子入宫为后?”
我看向皇帝,心中有些疑虑,这话我该怎么接?
“无妨,在这关雎殿内,你可只当我是云耀的父亲,便是说了什么,出了这殿,朕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算是给了一块免死金牌吗?既然这样,我就有话直说了:
“凤君拙见,文皇后想必是推己及人,方有此命。文皇后在深宫多年,与光武帝之间夫妻情笃,被多少人艳羡。文皇后却仍不愿谢家女子进宫,想必终有许多时候,‘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以光武帝之情深,文皇后之睿智,尚有这些不如意,何况旁人?”
“说得好,可惜我们在你这年纪时,总是看不透这许多。”皇帝叹了口气,道:“也许并不是看不透,只是那个时候,我终究将自己看得比她重些,而她——今时今日想来,当年我若没有强求,她想必还活在世上,嫁给了不知哪家幸运的小子,如今已然儿孙绕膝,满鬓风华了。”
人都是自私的,何况是万万人之上的皇帝。
“渺渺过世之初,我对耀儿却有怨恨。若非为了生他,渺渺不会缠绵病榻,不过二年,就与我天人永诀。直到岳母大人冲到我面前,一顿乱棍将我打醒,却已经太迟了。我的太子因为宫人的谄媚和溺爱,不过十岁就已经变成了无可救药的残暴之徒,而耀儿甚至不愿多看我一眼。我与渺渺的儿子,决不能如太子一般,我只有将耀儿托付谢家。好在谢家并未负我所托,耀儿如今已是我碧落引以为傲的‘战神’。我亏欠他的,亏欠了渺渺的,凡是他想要的,我都会给他。”
他站起身,看向我,目光锐利而决绝:
“只是我不能让他受到我与渺渺这般的苦楚!他还未到我的年纪,还不知道今日握在手中,明日是甘草还是毒药。身为他的父亲,我便要为他甄别。若你与渺渺,是一样的性子,我断不会容你乱了他的心思。”
所以托了我个性倔强的福,才能活到今天吗?但是我依然不明白,既然皇帝这么爱这个儿子,怎么会放任某些人对睿王图谋不轨?
皇帝毕竟是皇帝,我眼神中的问号,显然被他读了出来。因为他接下来说的就是:
“以耀儿之能,那些三脚猫,岂能伤他半分?燕来那时,若非——他既做得出,我便饶不了他1
看来程潜是任重道远了,燕来刺杀的事情,显然皇帝不会满足于解决表面问题。可是更倒霉的是我,早该想到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他已经下了决定,要把我和睿王送做堆了吗?
“皇上,您心中比谁都明白,睿王殿下龙章凤姿,凤君却是寒门陋质,如何堪为匹耦?”
“你出身凤氏,也算名门闺秀。有白虎护身,又是晏太傅高足,也可勉强配得。”皇帝马上将我的反对顶了回来。他眯起眼睛,问我道:
“莫非你看不中耀儿?还是你惧了他天煞孤星的命格?”
“所谓天煞孤星,不过是无稽之谈。”我直觉的反对,那日睿王谈起“天煞孤星”这件事情时,虽然脸上是淡的,但是我能感觉到,其实他心里多少对此有些介意,对于皇帝而言,想必更是心底里的伤口。何况我是现代人,我也确实不信这种说法。
至于看不中他儿子?我怎么敢!就是因为他这位儿子除了那要人命的腹黑个性,其他都近乎完美,所以我才越发想离他远点。可是这样的话,我要怎么和皇帝说,才能把这事说圆满了?
“皇上爱子心切,凤君能够体谅,因此也更不敢应承皇上。莫说睿王殿下于凤君,并无光武帝般的情深,就是凤君,也并无文皇后的睿智。凤君的性子向来求全毁隙,若真有那么一天,皇上可愿看到光武帝后的旧事重演?”
我索性将底牌都摊开给他看,我和睿王,如今就卡在一个节点上。我们心里都清楚,那些曾有过的脸红心跳,其实都是一种迹象的证明——对他,我有一点动心。
可是最大的问题也在于此。只是那么一点真的不够,因为这点动心不是无所谓,我不能自然地笑对他的三千粉黛,也因为只是一点动心不是深爱,不足以让我蒙住双眼,不去理会那些是是非非。
才进宫两日就碰上了这许多事,我已经深深厌倦,又如何能够支撑过岁岁年年?我不敢去想,哪怕只是这样提到,我都觉得不寒而栗。归根到底,这后宫,和我脾性完全不合。我宁愿和尸体在一起,也不愿面对那些勾心斗角,明争暗算。
皇帝看着我,微微一笑,终于也亮出了他的牌:“光武帝后的旧事?若我告诉你,那旧事完全不是如你所知,你又当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偶的牙还是粉疼,但是偶还是克服了艰难险阻写文更新,所以,不要催促偶了,偶尊滴尽力了。这文是尊滴不好写。
还有谢谢乃们的关心,偶尊滴很感动。
把这段卡在这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粉开心,嘿嘿,其实光武帝后的故事,伏笔是下在这里的,这是为了解开心结,成全凤君和睿王的姻缘。当然也是为了让看了前面,对光武帝后结局很郁闷的亲们,更爱我而写。哈哈哈哈,乃们爱我不?
酱紫,慢慢看文,认真留言,我挥手下去了。
彩云归
完全不是如我所知,我有些诧异,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内情?我看着皇帝那张老谋深算的脸,他问我“又当如何”,我又如何知道“该当如何”?
“世间传说,文皇后薨逝之时,将光武帝阻于凤仪宫门之外,至死不肯相见。如你所说,以光武帝之情深,倾爱之人天人永诀在前,他为何不曾力排众议,闯入殿中,见那最后一面?”皇帝根本没有半点想揭晓谜题的意思,反而把我当成学生一样问话。
“臣愚昧,私下揣度,想必那时,光武帝已存同归之志。既欲与文皇后共赴黄泉,须臾便可重逢,见与不见,又有何区别?”我只有硬着头皮回答。
“若我与光武帝易地而处,在那弥留之际的是渺渺,哪怕只能看上一眼,便是要毁天灭地,在所不惜。”皇帝看着那画轴上的谢贵妃,目光之中全是追思与眷恋。
我惟有沉默,因为像那样炽烈的感情,我亦曾有过。若可以折寿十年,换得父母最后一面,我也是愿意的吧。这世间爱情也罢,亲情也罢,都是如此。人啊,便是能勘破生死,却也难勘破情关。
“光武帝那日携了文皇后弃冕而去,第二年方才寻到了他二人的尸身,仁和帝将帝后合葬入陵,并请庙号,煊赫以极。世人却不知,那偌大的帝陵不过是衣冠之冢。光武帝后,尚在人间。”
皇帝说完,便轻轻揭开了谢贵妃的画,倒弄了两下,转身,手上已经多了一个匣子,对我道:
“这是光武帝后留下的书信手记。那书信自是写给仁和帝的,而手记则是他二人携手辞世之后,由仁和帝胞弟——容王云炪送入宫中,由历代帝后所有。文皇后睿智过人,手记亦是用天书写就,这些年竟无人能解。”皇帝将那匣子交予我,又说道:“耀儿因我与他母亲的缘故,对光武帝后为情所苦,颇不以为然。他心上这结,我本也无意去开解,只想着若他一生不叩情关,虽则人生有憾,却也不必辛苦。偏生又有了你1
我接过那匣子,只觉得重若千钧。皇帝的恐吓还不算完:
“你不信命格之说,耀儿不信,朕亦不信。可朕也绝不允天下之人,以此非议耀儿,令他掣肘。晏太傅可改命,是朕放话出去,他去燕来,亦是奉了朕的诏令。云家人从不信天命之说,耀儿却终遇见了你。也好,你便是我耀儿改过的命格,倒也堵了那悠悠众口。只是——你若敢伤他,我定要你陪葬1
我只觉得背心一阵发凉,那里早已被冷汗打湿了吧。所谓的帝王之气,还真是说多恐怖就多恐怖。
我一向不算是好奇之人,但是于光武帝后,我的确是好奇的。因为她和我一样,都是被云家男人搞得头大的穿越女。
所以一回到房中,我便打开了那匣子,翻看里面的东西。书信与光武帝的手记还好说,那文皇后的手记,却是用汉语拼音写成,这个时代的人,想必也只能当它是天书了。
我有些哭笑不得,这文皇后的心思还真细密。她说将此书送给有缘人一读,可除了同为穿越之人,谁还能和她有这缘份!
汉语拼音读起来虽然有些吃力,但是那故事,只消一眼,我便看了进去,再不能眠。
深宫二十三年,光武帝后执手并肩;宫外三十年,云旭弯弯生死不离。虽然他的心中有江山如画,她的心中有烟火千年,可是他们仍然能够依偎着,将所有的惊心动魄,一笑而过。这是怎样的气魄与智慧!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爱,才配让一位帝王心甘情愿放下权力,倾尽天下也要握在手中。
我将两人的书信与手记整合在一起,拼凑出了这个完整的故事。经过了二十三年的婚姻生活之后,仍然是年富力强的光武帝和年少才锐的仁和帝之间,开始出现了世界上一切皇帝和太子都可能碰到的问题——为权力而分歧。光武帝对仁和帝,既要雕琢,也要防备;仁和帝对光武帝,既有恭谨,又有坚持。而作为他们之间润滑剂的文皇后,夹在至爱的人中间,真是十分的累心又难熬。在疲惫之余,她又遭逢了另一次打击。因为文皇后生了三子一女,光武帝并没有什么子嗣的压力。所以一直以来,光武帝都严格控制着自己的“雨露”,极少踏足后宫,却没想到竟在这个节骨眼上百密一疏,有一位美人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受孕成功了。
于是累积了许多压力的文皇后,毅然决定壮士断腕,开始谋划诈死出宫之事。在南诏苗寨的巫女青青以及洛王云逍的掩护之下,这件事情进展的异常顺利。其实谁并没有想到,那个时候的光武帝,已经发现了她的计划。
文皇后想抛下自己而去这件事情,在光武帝心中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们的位置永远会所带来种种身不由己,而就是因为太爱了,所以心里的伤痛,永远没有办法抚平。除非可以离开——
曾经枕畔低语,他说,待他可以将这锦绣江山,完完整整地交到他们儿子的手中。他们就离开这座牢笼,他陪她踏遍天涯看尽繁花,所有她想做的却不能做的,他都会握着她的手,和她一一完成。
其实这一天早该到了,只是他自私,所以故意忽略了。如今她想离开,他就跟着她。只要有她相伴,碧落与黄泉,他都没关系。
所以当凤仪宫中穿来她病危的消息,他并没有半点紧张。他焚了她的书,他绝了世人对她的念想,他安排好离开之后的一切,只要她再次睁开眼,她就可以看到他的笑容,看到他为她构筑的,只有云旭和弯弯的世界。
可是他能主宰别人的生死,却不能算无遗策。
爱情在这一刻露出了狰狞的獠牙,晏殊,这个在史册上会位列他们之侧,一起光耀千古的男子,选择了这个时机发难。她曾为他著的史书题名,是不是也把她的名字,题进了他的心底。他说他也在她身上下了毒,这毒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忘尘”。如果在二十四个时辰里,他不给她解药,她便会一直睡去,直到死亡。若给了她解药,那么她会忘记前尘过往,他曾给她的伤也好,爱也好,就全部变成了他一个人的事。
两个执着的男人,在沉睡的女人面前,打了一个赌。晏殊可以带走谢明月,云旭则要天涯海角去找她。如果他们可以再相逢,而她仍然能记起那些过往。那么晏殊就会永远的退出,老死再不相见。
而他的代价,在那手记之中,并没有记载。那三年,谢明月的手记中一片空白,而云旭的手记中,却是一片混乱与惨淡。因为失去的恐惧与相思的摧残,他不停的找寻,几至癫狂。
但是好在他们都没有放弃,在他们重逢的那一刻,命运再次转动,那是忘尘的毒也不能磨灭的爱情,谢明月认出了云旭,却把这三年间的一切,都忘记了。
那三年中晏殊与谢明月之间的故事,没有人知晓。晏殊离去时,带走了一个二岁左右的孩子,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晏太傅。云旭并没有问那个孩子的来历,晏殊也没有说。其实一切都无所谓了,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在五十岁那年,云旭和弯弯的故事,终于可以开始。
之后的手记上,都是一些生活琐事,甜蜜而美丽,我却看到微笑泪流。而到了故事的最后,光武帝仍不知他心爱的女子,原是从异时空穿越而来的一抹游魂。可是又有谁能说,他们的爱情不完美?
如果是我和睿王,真的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