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同人)梦探红楼-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春笑道:“没出息你有这份心就好了,我这里正收拾东西呢,替你留了些东西。”
    一边说,一边唤了侍书进来。
    侍书答应着,抱了一大箱子的东西:“替环三爷收拾的东西,还有一箱子呢,我再去拿进来。”
    “别了,回头叫两个小厮替他送过去,那箱子全是书,抱着也累。”探春阻止了她,又对贾环道,“这箱子都是我平常习字用的砚台,虽不是甚么名贵的,也不是寻常的,我用着都还好。”
    贾环应了,陪着她一同收拾东西。
    其实探春要带走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最贵重的莫过于水溶平时送的书画,有几幅是珍品中的珍品,还有两方没舍得用的新砚,都一并放进了箱笼,交代了翠墨细细地收着。
    看着贾环双眼发亮,才嗔道:“这些东西我要留着作个念想的,不能给你。若是我x后穷了,变卖了也能支撑一段日子。你这里不用愁银钱,我交代了入画,咱们的那个铺子我也占了一股。不过,有正经用度才能去拿,别胡天海地用了去”
    贾环忙道:“三姐留给我的已经够多,我哪里有这么贪心的只是瞧着那幅画有些眼熟,才多看了两眼。”
    “那幅画……”探春神色复杂,却只是摇头,“只是仿画,并非真迹。不过,技法倒不错,我看着喜欢。”
    贾环握了握拳:“三姐既是喜欢,往后我把真迹弄来送你。”
    探春愕然,急忙笑道:“不管真假,我不过喜欢那个意境罢了,你真拿了真迹来,我也未必就喜欢。”
    她手里的可就是真迹,贾环还能上哪儿找去
    贾环笑道:“三姐的想法,总是与别人不一样。”
    “本就只自己看得顺眼,米襄阳也不过名气大些,这人仿得这样像,我看也不比他差到哪里,真迹就别找了,总是嬉玩小道,不值得多费心思。”
    “是,三姐的话,我记下了。”贾环认认真真地道。
    “铺子的事,你也不用管,专心用功就是。闲来练练弓马,也是好的。二哥和林姐姐不是刁滑的,日后那些股子就交到你手上罢。”
    “那怎么成?这是三姐的嫁妆。”
    探春怅然:“往后我怕是用不上了,你平时也不用管,若是以后有用得上的,记得那些都可以用的。还有两个庄子,娘若是愿意,也能去养老,只怕她的心大……”
    “三姐,你就少替我们打算了罢。我是个男子汉,只有送与三姐用的,还能让三姐把这些送我?”贾环笑道,“别把我看得太轻了,先生也说了,明年下了场子,只要不怯场,九成是能中的。若是能放个实缺,还怕养不活娘么?”
    探春听了甚喜:“那就好,环弟终于出息了。也不要背太重的包袱,就是万一不中,也没甚么,你还小着呢”
    贾环无奈地笑道:“我知道,三姐就别替我费心了,如今我长得都比三姐高了。原想着中了个什么也能替三姐争些气,可惜如今用不着了。三姐在茜香举目无亲,能带走的东西还是尽带在身边。”
    “我知道。”探春莞尔。
    看着天色已晚,贾环也不好多留,依依不舍地去了。
    探春把东西收拾好,忽地想起一事,叫过了翠墨道:“过两日我要住到宫里头去,翠墨,你先到南安王府去呆着些时候吧,我如今算是太妃的女儿了,把你送去,也说得过去。反正郡王那里也知道你的事,万事别出头就是了。我就带侍书和鸳鸯进宫去,小沐说也要跟去茜香,横竖她家里也没有人,你带她先去南安郡王府罢。”
    翠墨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点头称是:“还是姑娘想得周到,小蝉是不能去的了,小蕙呢?”
    “她父母虽不在京里,也在金陵,总不能让她跟着咱们飘洋过海罢?我身边有你们几个也够了,一般出嫁也只得四个陪嫁丫环,我够威风的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姐夫
    翠墨笑道:“如今姑娘可是郡主,自然不一样,按着规例,可以带六个,正好。”
    “我这个郡主可是假冒的,还不知人家认不认呢别人怎么称呼倒也罢了,咱们私底下可别这么来,我听得腻味儿。若是不够,就减了两个媳妇子。到了那边也未必有用,就是管家,你们也尽够了。”
    “是,姑娘。”翠墨爽快地答应,悄悄地打量着她的脸色,期期艾艾地问,“姑娘,若是当年答应了北静郡王,好歹也是侧妃,不至于如今离乡背井,没个着落处……姑娘可后悔了?”
    “侧室我是不做的。”探春看了她一眼,“就是现在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不会答应。”
    有些底线,是穿越女们固守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有些不大现实,但要做个妾室,那也太委屈了。和亲,至少比做个侧室的好。
    两人说笑了一回,才各自歇息。第二日又各处去拜会辞行,她出了宫便要住到南安王府里出嫁,贾府怕是没有机会再回来的了。
    把府里角角落落走了一遍,往常看熟的景致,也觉得分外的不舍。门外宫里的车轿已经到了。就是再不舍,也只得忍泪上车。
    “我去了。”探春拜别贾政和王夫人,看到赵姨娘在一群媳妇嬷嬷中间悄悄地抹泪,垂了头离去。
    元春亲自在凤藻宫接住探春,一脸的欢喜:“难得皇上格外开恩,竟让你在宫里学规矩。往常这宫里也十分冷清,有你来作伴,实在是再好不过。”
    探春看着元春眼角的皱纹,忍不住叹了口气,又展颜笑道:“只怕会给姐姐惹麻烦,我又不懂宫里的规矩,别不小心就给潜了。”
    “什么?”元春狐疑地问。
    “就是被人阴一把,累及了姐姐。”探春鼻尖冒汗,一不小心怎么又把现代词汇给冒出来了,这年头哪有“潜规则”这种精准的词儿?
    元春笑道:“往常听母亲常夸你的,哪里是个不知轻重的人?只记住一点,少说多听也就是了。你又不是宫里的妃子,这些宫里头的事也沾不上你。”
    探春夸张地松了口气:“那就好,我就躲在姐姐这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总不会让人挑了错处罢?”
    元春失笑:“那也用不着这样的谨慎,你既进了宫,有些贵人还是要去拜见的。横竖身边有我呢,总不能让无缘无故地吃了亏去。姐姐虽然不大承宠,到底位份还在。”
    “有姐姐这话,我就放心了。”探春笑道,“往常姐姐赐的点心味道都好,我可得吃够了本才走。”
    元春看她眉目含笑,与自己也有意无意地透着亲近,知道自己主动献妹求亲的苦衷,已经被她谅解,自然放下一重心事,让抱琴去传了晚膳。
    忽见凤藻宫的夏公公匆匆忙忙地奔进来:“娘娘,皇上来了。”
    元春呆滞,又惊又喜:“真的吗?”
    说着,一边叫了抱琴过来匆匆理了妆容,又吩咐侍书替探春通身收拾了一下,才迎出宫门。
    探春立在房间里,投了一个询问的眼色,夏公公忙赔上了笑脸:“郡主也请。”
    她也要出迎吗?探春还在迟疑,夏公公已是引了她出去。
    每见一次皇帝,就要跪一次,探春实在不大情愿见这位九五至尊。不过,元春应该是欢喜的吧?后宫里的女人,哪一个不盼星星盼月亮似地求着皇帝到自己宫里来?
    真不知道为什么人人都把进宫当成是泼天的喜事,不得了的荣耀。但凡多想一层,几十个女人分一个男人,就觉得够悲哀的了。
    皇帝淡淡地说了一声“平身”,脚步不停地就率先跨进了门槛。探春忍不住腹诽,敢情他把这儿当自己家了?回心一想,也不由哑然失笑,在封建皇权里,恐怕整个天下都是他爱去就去,更何况是这个后宫可不正是他家的内宅么?
    抱琴扶着元春起身,探春也不待侍书上前,自己就先起了身,中规中矩地跟在元春身后进了宫门。一边却犹豫着,皇帝陪妃子用餐,自己怎么办?这皇帝可真会挑时候,偏挑着进膳的时候来,这不存心害她饿肚子么?
    为自己的五脏庙,陪在他们身边打横?还是干脆就饿上一顿,刚才看到那些茶点,也能胡乱对付一餐的。
    又垂诞地看了一眼餐桌,狠狠心住了脚步。算了罢,这个灯泡当得也未免太亮了些,一会儿让侍书把点心拿到房里去罢。反正要在宫里住上一个来月,不怕没有机会解馋。
    探春正自怨自艾,却听皇帝的声音响了起来:“郡主也过来一同坐罢,一起用些也热闹,难得宫里还有些个亲戚走动。”
    元春笑道:“再替皇上添一双筷子。我与妹妹正准备用膳,再让夏公公去御膳房把皇上的菜取来,也让我们沾个光。”
    这合乎规矩吗?探春有点不解地看向元春,却见她对自己含笑示意,只得在下首作陪。
    一时两个公公把菜端进来,果然丰盛了不少,看得探春更是十指大动。想当初,《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在病重之际,心心念念的就是御膳,可见天下美味是有,但大抵比不上御膳房。
    宫里的菜自然是精致的,只是光看着架子好,味道倒也不见什么特色,让探春有些小失望。也许是因为菜色实在太丰富,反倒不如北静郡王府里弄出来的几色小菜,看着清淡,吃着也清淡,却余味无穷。
    怎么又想起他来了?探春暗暗地啐了自己一口,打起精神品尝美食。干脆把皇帝当作不存在,天大地大,就是皇帝老儿也没有自己的肚子来得实在。不过……这皇帝实在不老。
    “既有客人,元妃往后也要添些好的来。”皇帝笑道,“若朕今儿不来,你这里的份例菜也实在有些少。”
    元春笑道:“自家姐妹,哪里用得着这般客气?别的让别的主子看了说闲话,我这妹妹素来顶怕麻烦,宁可委屈着自己,也不愿意逾矩的。再者说了,三妹是进宫来学礼仪规矩的,可不是来享受的么”
    探春本打算装聋作哑,由得元春去应付。反正也应付了十来年,总比她不知轻重的好。但皇帝却偏是不放过她,温言问道:“靖宁若觉得菜色不舍胃口,尽管跟你姐姐说一声儿,这点子事她还能作得了主。”
    “宫里的菜比我们家里的好多了,很合胃口。”探春只得说两句客气,纳闷地看着自己面前的碟子,自己似乎吃得不算少吧?他哪一只眼睛看得出来,自己的胃口竟是不好了?
    “那就好,有什么用的吃的,让你姐姐打发人去交代一声儿,并不费什么事。莫要因为规矩苦了自己的脾胃,听说你往常在家时最讲究饮食,可不能到宫里来受了委屈。”
    连她这点小小的嗜好都知道?这皇帝可真是闲得发慌了
    尽管心里很不以为然,但脸上还得赔着笑:“不过是穷讲究罢了,可再讲究又哪里及得上宫里?也是在家里闲着无事,才会研究了两张菜谱,说来也只是年幼嘴馋,倒让皇上见笑了。”
    “如此甚好。”皇帝点头。
    探春摸不着头脑,这样有什么好?求救地看向元春,却见她自己根本没用什么,只是在一旁服侍皇帝。
    当个天子宠妃,也不大容易啊……幸好元春还是从太子时候就跟着皇帝的,无论如何还存着三分香火情。若不然,这会儿早被打压得没有翻身之力了。
    皇帝又和元春说了几句,看起来今天心情不错。
    一时饭罢上茶,皇帝却没有走的意思。探春坐得有些心焦,暗想这得坐到什么时候?这帝妃二人,怎么没人提议去歇着呢?要知道,*宵一刻值千金啊
    她想要告退,可元春还没有替她安排下住处,要不一会问问夏公公,先离开了这种暧昧的环境再说。
    正要开口,却发觉元春在偷偷地踢自己的脚:“三妹妹,皇上说的可是?”
    啊?探春满脸懵懂,她开小差了,哪里听到皇帝说了些什么?只得再度看向元春。
    “三妹妹的字诚在是我们姐妹里最好的,可与皇上相比还差得远着呢”元春谦虚,却是为了暗自提点。
    探春急忙接过话头:“是啊,臣女这手字,说来也不过是差强人意,好歹让人能看懂罢了,怎么能跟皇上比?”
    皇帝笑道:“好不好,写两幅字来看看,让朕也瞧瞧。”
    “不过偶然涂抹几笔,又岂敢在皇上面前丢丑?”探春继续谦逊,不想打扰元春难得的接驾。听口气,皇帝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让元春侍寝了。
    元春看皇帝面现不悦,急忙道:“皇上素喜书法,尤爱柳体,你便抛砖引玉,让皇上的御字也给你开开眼界。”
    “不敢。”探春苦着脸。自己算是哪根葱,皇帝的御字她也不是没见过,圣旨上册郡主的那个,不就是御字么?
    “元妃素日也喜欢舞文弄墨的,这里也有现成的笔墨,摆在偏殿罢。”皇帝说着,便站了起来。
    探春只得也跟着站起来,心里却暗自嘀咕,上位者大约就是这样的独断专行,根本不容许别人说半个“不”字
    看着皇帝背着手走在前面,探春悄悄地问了,元春失笑:“傻话,圣旨上的字是文臣们写的,皇上不过盖个玉玺罢了。”
    哦,原来还有另外伺候笔墨的。。。。
    第一百四十章 帝皇之心
    “靖宁,你写几个字来让朕瞧瞧,倒要看看元妃称赞得有没有道理。”皇帝大马金刀地在一旁坐下,元春赶忙亲手捧了茶奉上。
    探春觉得靖宁这个称呼分外别扭,可又不能对着皇帝吼两嗓子。虽说她原来不叫探春,可十多年叫下来,不是自己的也变成了自己的名字。
    “姐姐也不怕人笑话,其实臣女的字只能在闺阁里出出风头,哪里能入得了行家的法眼?”探春有心推辞。
    “都是自家人,元妃向来不打诳语,想来是不错的。”皇帝不动声色。
    谁敢跟皇帝称自家人啊?古往今来,被这位自家来满门抄斩的可不少。
    探春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铺平了宣纸,不及细想,随意写了两句唐诗:“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写罢搁笔,才低首敛衽:“皇上,实在是臣女才疏学浅,对着行家里手班门弄斧了。”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尤其是在中国的古代的士大夫阶层,有着发扬光大的趋势。所以,探春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虽然对自己的书法有几分得意。
    元春笑吟吟地收起了宣纸,双手呈给皇帝:“皇上请看,臣妾可对着皇上说谎了?”
    “好字,难怪元妃极力推崇,如此笔力,虽秀不浮,以你这年纪,的确难得,抵得上元妃的赞语。”皇帝露出了微笑,探春正待再谦虚两句,他却又似笑非笑地问,“只是为什么定出这两句来,饮马出长城……莫不是靖宁不愿远嫁?”
    探春心里一惊,急忙跪下:“臣女不敢,只是随手而就,并无忤旨之意。皇上既然下了旨,便是再蛮荒的所在,臣女也愿意去的。”
    皇帝看她脸色虽然焦急,而背脊却挺得笔直,分明是连那诚惶诚恐的模样也是装出来的,心里不由得有些气。有心再吓她一吓:“是么?朕瞧着可不像。”
    元春忙在一旁跪了下来:“皇上,臣妾之三妹自幼便有男子之同,为人疏朗大度,这是他仰慕朔边的将军,并非是不愿和亲。”
    探春脸色平静下来,淡淡道:“请皇上明察,臣妾一家忠君为国,并无不愿之意。”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压抑,探春微含怒色,干脆仰起脸来。
    皇帝脸上却并无怒意,反倒微微勾着唇,隐隐有着笑意。
    探春微愣,正要再说什么,皇帝已是伸出双手把她扶起来:“不愿意去,那也是人之常情,你们姐妹俩何必说这违心话?那些忠君爱国的话,原是男人们说的,你们也学得这样的俗”
    元春愕然,仍然跪着。
    “起来罢,动不动就跪下,朕看着心烦。唔,这字还不错,给朕……让元妃好好地收着,也是你的一个念想。”皇帝没看元春,却仍是拿着探春的字细看。
    “臣女不敢有微词。”探春不知道皇帝的意思,都说圣心难测,果然猜不透。
    皇帝双目炯炯,看了探春半晌,直把她看得头皮发麻。想要说两顺歌功颂德的话,又觉得不合时宜,干脆一动不如一静,闭嘴不语。
    “朕也写一句。”皇帝说着,自取了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一行,“靖宁,你来看看。”
    探春只得探头看去,却是《长恨歌》中的一句:“此恨绵绵无绝期。”
    心里惊讶之极,她以为皇帝得写些雄才大略之类的话,难道他这样唯我独尊的男子,竟也有绵绵无绝期之恨吗?
    元春击节赞道:“果然是皇上的字大气富贵,笔力苍劲三妹快好好鉴赏。”
    探春专习颜体,只觉得他的字遒劲有力,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好来,只是微笑赞道:“皇上的字比臣女好了何止百倍,臣女的字,终究流于纤弱。”
    皇帝把两幅字放在一处:“你是女子,秀丽的才好。何况你的字虽秀不媚,倒像极你的为人,朕很喜欢。朕的这幅字,你就收着罢。”
    这是御字?探春隐约记得,皇帝的字是不大赏人的。只有功臣之家,到了年节下,才会赏几个“福”或“寿”字,都当宝贝似的供着。
    她要不要准备个香案?
    元春的神色也满是惊讶,隐隐带着失望,转头见探春仍怔怔地站着,才笑道:“三妹妹往常看着还算伶俐,怎么见了天颜竟傻了似的?还不叩谢皇恩”
    就为了这么一幅字,她还得再跪一次?又不比米襄阳的字画,还能换银子。探春满额黑线,低下头福了一福,便把字郑重地收了。
    皇帝倒没有责备她礼节上的“瑕疵”,仿佛带着两分得意。
    这时候,刘公公小心地在一旁奏道:“皇上,如今已起了更,是在这边安歇呢,还是……奴才也好去安排。”
    探春悄悄转向元春,却见她虽是微微有着失望,但并不十分期待。
    皇帝略一沉吟,便道:“回上书房罢,还有一摞奏折不曾批,哪宫也不去了。”
    刘公公显得有些意外,愣了愣才急忙躬身应了:“是,皇上起驾”
    “今儿个朕让你姐妹联床夜话,元妃进宫这么些年,也没有自家姐妹来作伴。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便多说说话儿罢。”
    探春正要退出去,元春却携了她的手把皇帝送至凤藻宫门口。皇宫的夜景,倒比大街上的还好看着些。稀稀疏疏的灯笼,点缀在夜色里,倒也有些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意境。
    看着皇帝的步辇渐渐隐入夜色的小径,姐妹俩才相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