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归云-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隐兄的手笔,自是无价之宝,光隐一片盛情,凤君却之不恭,谨以此杯酬谢。”我将卷轴收好,举杯敬他。他是个聪明人,深知这礼物我拒绝不了,不过也难得他下笔快,还未到半日,这画竟已成了。
  
  “凤卿生日,无以为贺,这方端石凤纹砚是我一点心意。”才喝完这杯,睿王大人的仆从就将礼物送上,他是我boss的boss,他给的东西叫“赐下”,不接受叫“犯上”。
  
  所以我只好起身接了,端正地行了个礼,口称“谢恩”。
  
  我再坐下,便听得他说道:“凤卿太过拘束了,今日是私宴,我便与致远、光隐一般,呼你翔之。”
  
  我点头应是,他只说“呼你翔之”,没说“呼我光远”,我自然该拘束还是照常拘束。
  
  匆匆忙忙用茶招待了他们,我便随便找了个借口退席回房了。他们也不曾挽留,毕竟掺和在他们中间,我尴尬,他们更不方便。
  
  卸下全副武装,梳洗之后,我抓起一本医书,躺回床上,轻扬的笛音从后窗飘进来,竟隐隐透出一股明月清风的之意,让人心旷神怡,我也渐渐地闭上了眼睛……
  
  根据睿王殿下的决议,初二的清晨,我们从苏州府出发,前往前扬州兵曹王大人死亡的驿馆并去当地的衙署,提取当日的验状,再前往那位大人的家乡江宁进行挖坟掘墓,进行尸检。
  林冲为一方父母,且肩负着确保人证安危的重要使命,自然不能随我们同往,这次启程,也便只有睿王来苏州的原班人马——睿王及两个护卫,再加上一个我。
  
  梳洗完毕,我又对随身携带的“工具”做了最后一次检查,这才关了木匣,背上包袱,推门而出。呼吸了一口江南特有的湿冷空气,人一下子也精神了不少。此去江宁还不知有怎样的波折,只求能平安把此事了解,从此远离那些是非之人,是非之事。
  
  “凤大人,睿王殿下与我家大人都已到了正厅,请您即刻前往。”我正待按着规矩,出发往林冲处辞行,荼蜜的身影便出现在转角。他接过我的行李与箱子,引着我往大厅去。
  
  没想到我竟然是最晚的一个,除岁光年闹了一夜,昨日又忙着收拾东西商议行程,根本没有更多的休息,没想到他们却依然神采熠熠,全然无事。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吧,我心中感叹,神色却未变,依礼向他们请安。我才落座,就见程潜在值班衙役的引领下进了门。他将手中的玉笛一转,微笑道:
  
  “今日竟是我迟了,也罢,今日午膳我请了,权当赔罪!”
  
  我有些惊讶的看着他,这次他竟也要与我们同往吗?
  
  睿王站起身道:“如此便启程吧,若扬州府有人来,致远可以我手令,从权处置,不必回禀了。”
  
  “是!”林冲躬身应道。
  
  我们一行人出了苏州府,只见一辆精致的马车停在门口,以两匹乌蹄踏雪的纯白骏马拉着,更显得精神百倍。车夫是个清俊的小童,见我们来了,便机灵的跳下马来,自称“扶桑”,向我们请安。那两个护卫也拉了四匹马来,请我们上马。
  
  “你的朗星呢?”睿王问程潜道。
  
  “光远久经沙场,我如何敢比?此去江宁长途跋涉,若与朗星同往,岂不要餐风?自是马车最好。”程潜一脸欠扁的微笑。
  
  睿王挑眉道:“几年不见,你倒越发矜持了。等回京我便上请父皇遣你镇守西北!这几日权当历练,将马给他一匹,凤卿,你去乘车!”
  
  我心里为他这个决定大声叫好。虽然到了碧落之后学了骑马,但是上道的经验却少之又少,如果真要让我骑马赶路,恐怕晚上回去就趴下了。虽然对不起程潜,但是这马车对我而言,绝对是救命稻草,不能相让了。
  
  分配好所有的事情,真的就要离开了。我上马车前,最后对林冲说道:
  
  “大人保重,凤君就此别过!” 
  
  “翔之此去,只需记得八个字——‘万事小心,以己为重’。”林冲压低声音,小声嘱咐道。 
  
  我迎着他眼中浮动的温情,郑重的点头。
  
  江南的冬天毕竟没有北方的凛冽,我们一路沿着官道而行,倒也走得顺畅。几日之后便到了京口。钦差的到来,自然惹得京口县衙上窜下跳,睿王是办实事的人,免了所有的繁琐礼节后,就直捣黄龙,向县令隋大人索要前扬州兵曹的验状。
  
  在一阵忙碌之后,那份验状从犄角旮旯里被翻了出来。我从那书吏手中接过文本,细细研读。这勘验未免也太草率了些,其他的格式倒也罢了,但是勘验死因之处,竟只写了宿疾痛风,根本就没有任何表征,我看了一眼最后的印鉴,验尸之人,是时任县令,却并非现在这个。
  
  我将验状交给睿王,他看似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说道:“前扬州兵曹王卿猝死于京口,验尸之日,除前任县令之外,还有何人在场?”
  
  “回殿下,臣调任京口尚不满一载,怎敢轻言?县尉刘大人在京口县任官已久,应对此事所知更深,殿下是否要臣传召?”这位隋大人连头也未抬,连忙说道。
  
  “既如此,就传他来吧。再将当日追记验状的仵作一并传来。” 
  
  按照碧落的规矩,非遇到特殊情况,地方官吏都是在每“上计”年的三月,由吏部根据三年来的综合成绩评定,安排升迁和调任。而今年是“儒吏试”年,是上计之后的第二年,这事情关键的经手人,也就是前任的知县大人竟调任了,便显得特别不自然了。
  
  我看了睿王一眼,他正以无懈可击的礼仪,撇去茶水上的浮沫,极尽优雅,周身覆盖着“一切尽在掌握”的强大气场,其实何必想太多,同往常千百次一样,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便好。
  
  不过半刻钟,那位县尉便到了。他转头看着我,说道:
  
  “凤卿,便由你来问吧!”
  
  我忙站起身应了,转头看向县尉道:“本官苏州法曹凤君。适才看过前扬州兵曹王大人的验尸格目,刘大人的名讳亦在其上,本官于此验状尚有诸多疑惑,还要请问大人。”
  
  那县尉口称“不敢”,可神色却有些不以为然。这样的嘴脸,自我从事法医工作以来便看到麻木了。微微一笑,我继续说道:
  
  “据我《碧落会要》所载,凡我朝官员亡故,无论时令、病因,均应十日内再行复检,违者以违制论。此案为县令大人初检,刘大人身为县尉,自然当为复检,可否告知本官,为何此案不见复检格目与验状?”
  
  他抬起头看着我,一脸怔忪。半晌才到:“大人,依我朝律令,复检之人由主官指派。下官虽为县尉,亦无权专擅。”
  
  睿王此时接了一句:“雪冤禁暴,安定乡里,为县尉当然之责。若主官所为皆可尽善尽美,我朝又何须以许多俸禄,去养那无用之人?你平心而论,于此事上可善尽身为佐官之责?凤卿,你便让这位刘大人明白过来,他究竟罪犯那条!”
  
  “《碧落律》第一百三十二有云:‘诸公事应行而稽留,及事有期会而违者,一日笞三十,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半。’”我将《碧落律》相关条款流利的背出。
  
  “身为佐官,罪责减半。本王代天巡守,即判你受杖一百之刑,你可认罚?”睿王将茶盏放下,淡然道。
  
  是啊,若是摘去乌纱直接判个徒刑,哪有震撼的效果?一百杖就不一样了。一下子下去,弄不好便是九死一生,他这杀鸡儆猴,还真是不惜血本。
  
  “臣谢恩!”那刘县尉脸色都变了,县衙的左右急忙涌上来,将人按倒,当着我们的面也不敢作假,结结实实的打了下去,顷刻之间,那刘县尉的腿上身上,恰似那春日里万紫千红,皮开肉绽,一片狼藉。
  
  在那杀猪般的噪音摧残下,我和程潜都忍不住皱起眉,而他竟连眼皮都不曾跳一下,想必涵养功夫竟又进益了。
  
  终于这100大板打完了,那刘县尉也是出得气多,进得气少了。跪在一旁一直观战的那位仵作,早已五体投地,噤若寒蝉了。
  
  “你便是那日誊写验状的仵作?”
  
  那仵作全身大动,连话也不敢回。睿王看向我,说道:
  
  “凤卿,你且继续问吧。”
  
  我有些头大地应了一声,这人现在的状况,能不能说出话来,也是个问题。只好放柔声音,道:“这验状所言,王大人死于宿疾痛风之症,却并不曾见王大人家人的供状,亦不见正背人形图。你先莫慌,仔细想来,那尸身有何症状,可还记得?”

作者有话要说:这三个人就踏上征途了,接下来又是案件的部分,不喜欢的tx可以无视,说实话,我言情写的不算在行啊~~

改错别字,顺祝愚人节快乐~~




风入松

  是宿疾痛风,总要有些详细的描绘。如今没有仪器辅助去验尸,关于尸体的各项指数都无从获取,能从他口中得来的,也算是传来证据,至少可以做个大致的参考。
  
  “于朝廷命官身后之事都如此漫不经心,想来这一方百姓们的疾苦,你们自然更不放在心上了!”程潜突然飞出一句,让这大堂上的空气更为凝滞。
  
  我心中暗暗叫苦,刚刚睿王那阵仗已经够吓人的了,如今再被程大公子飞来一笔,万一这位仵作一怕反倒把该记得的事情都忘了,那可就好玩了。
  
  我看着睿王与程潜,他们二人倒是一派老神在在,一点也不担心。
  
  “回,回,回大人,那日小的到时,县太爷已经到了。小的本想着照规矩为那位大人洗身安置,可县太爷却不许。小的站得远些,只还记得那位大人脸色趣青,那嘴唇儿紫乌乌的,嘴里鼻孔都是血,和一般过去的人不太一样。其余小的却真是不知道了,打死也不敢乱说。”那仵作结结巴巴,总算喘着粗气将这段话讲完了。
  
  他一问三不知,也数情有可原。许多时候后世的电视剧都是误导,仵作不过是做些搬运、清洗尸体以及记录的工作,真正的验尸,还是要主官亲自上阵。若主官不许,他也只有看着而已,哪有什么验尸之权?
  
  我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更加沉着,说道:“那你可还记得,那位大人是胖是瘦,面部可有什么变化?你目之所及,如手脚关节处,可有何特异之处?” 
  
  脸青唇紫,听起来并不是会导致死亡的痛风并发症的症状。若是痛风并发心肌梗塞死亡,面色应为苍白;若是痛风并发脑血管栓塞,面部表情会发生改变。另外两个病症——糖尿病与高血脂,若有消渴症,人显得消瘦;若是高血脂或2型糖尿病,人通常肥胖。这些信息都可以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痛风并非一日之寒,天长日久关节会变形,这也以算是一个明显的特征。
  
  “小的只觉得,那位大人和旁人没什么两样。”那位仵作定了定神,说道。
  
  “你记得可清楚?”我追问了一句。
  
  “小的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瞒大人。”那仵作磕了一个头,非常迅速而肯定地回答,看来他们都比我有经验,知道把“猴”吓到什么程度最合适。
  
  “你可曾与那位大人的家人说过话?可曾听到县令大人或其他衙署中人询问那位大人的家人?”我问道。
  
  “小的没听到。”那仵作摇摇头,我转头看了一眼那已经成了一滩烂泥的县尉,心下叹了口气,恭敬地对睿王说道:
  
  “殿下,小臣欲与请这位仵作引领,前往事发之地勘验,请殿下恩准。”
  
  睿王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本王亦随凤卿同往。隋大人,你且着人将县尉看押,留着回来再审。光隐,你也来吧!”
  
  程潜起身点头,带着一派旁若无人的潇洒。那县令吩咐其他人将县尉押下,更是殷勤地亲自为我们领路。
  
  这间驿馆位于从扬州到江宁的官道上,如果有现代的公路铁路运输,这段路程也不过耗时一个多小时,可是放在古代,却要走上两日时间。时隔一年,驿站里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我在当年事发的房间转了一圈,没什么收获。县令直接唤来了第二目击证人驿丞到了房中,睿王也不罗嗦,直接道:
  
  “你那日所见所闻,还记得多少,一一讲来。”
  
  那驿丞却也老实,不用威吓,反倒自己交待了一项重大事件:
  
  “回殿下。”我听得那驿丞吞了吞口水,然后说道:“小的记得当时是半夜时分,那位大人的家仆叫醒了小的,说他家大人突然病了,叫小的请大夫来。小的知道这位大人与县令大人有交情,便派了人去请县令大人来,小的自己去了医馆,可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你为何想着去请他来?”
  
  “回殿下,白日里县令大人来见过那位大人,小的听他叫那位大人‘年兄’。”那驿丞脸色有些发白,说道:“小的在这驿馆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有大人在这儿过身,又和县令大人有交情……”
  年兄吗?看来此事还有弦外之音。睿王依旧面沉如水,对我们道:“光隐,凤卿,你们欲知何事,便直接问吧。”
  
  我说道:“你可还记得,那位大人从到了此地之后吃过些什么?他既有痛风之症,可用了什么药?这药是他自带来的,还是从本地够得?又经了几个人的手?”
  
  “那位大人到了驿馆,便与县令大人一同,饭菜是小的从咱京口最好的酒楼买来的;他用的药都是那位家仆自己煎的,至于别的,小的实在记不得这许多。”
  
  时隔一年仍能得到这么许多信息,却也算小有战果。
  
  睿王拒绝了县令请我们去县衙居住的请求,当晚,我们便在这驿馆之中安营了。匆匆吃过晚餐,我便回到自己的房间,打算理顺一下思路。
  
  我的专业领域是法医,日常的工作习惯养成了我对细枝末节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却也使我在推理最重要的一环——想象力上多少有些局限。所以,这段时间的积累,对我而言也是很宝贵的经验。
  
  我将纸张铺开,随手画了一张在现代办案中很实用的关系图,身为同年的京口县与前扬州兵曹,执行有瑕疵的检验程序,没有任何用处的验状,以及目击到那位大人病发、却没有被灭口的重要证人驿丞。整个案子处处都是漏洞,完全不合逻辑啊,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幕后之人真的肆无忌惮到了这般程度,根本不惧怕有心人翻案吗?
  
  我的脑浆还在翻腾,只听得敲门声响,走过去开了门,果不其然是程潜的小厮扶桑站在外面,手里托着一个托盘,却并不见程潜的身影。
  
  “凤大人,这是我家公子命扶桑送来的。”扶桑将托盘上的几碟点心放在桌上,继续说道:“承蒙大人看得起扶桑这点微末的技艺,这几样小食若还能入眼,大人就权当是宵夜吧。”
  
  “有劳了,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技艺,实在难得。还请你代我多谢你家公子。”
  
  在路上吃第一顿时,我便知道为何程潜要带上他来。这扶桑看起来年纪轻轻,一手厨艺却技惊四座,一路上的吃食,全是出自他手,尤其是小食,更是美味到让人恨不得将舌头吞下去。
  
  扶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大人虽然年少英才,但若论齿序,只怕也是与扶桑相若,说话为何这般——”
  
  我只看他小了,竟忘了自己现在也缩水了十年,倒变成倚小卖小,我自嘲地一笑,正待说话,睿王那风华绝代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口。
  
  我忙站起身,向他微微施礼。扶桑也行了个礼,默默退到一边。
  
  他毫不客气地走了进来,径直坐在书案旁,对我说道:“公堂之外,不必拘礼。坐吧!”
  
  “看这般架势,于此案,翔之可有所得?”他看着我涂抹的那一片狼藉,正色说道。
  
  见我们要谈正事,扶桑忙倒了两杯茶,告退而去。我也将注意力放回案件上来,说道:
  
  “经过今日,臣反倒觉得,此案更是疑云重重。” 
  
  “为何这么说?”他追问道。
  
  将心中的疑惑和他说说,权当是汇报工作了。毕竟他经久沙场,比我精明万倍,也许能够为我指引个方向,也未可知。
  
  “臣也不知该从何处说起,只是觉得前任京口县对此案的处置,未免太过潦草。方叙过同年之谊,转身便如此凉薄,无论如何——”
  
  我皱眉,接下来的话语也停顿在这里,这种感觉如何才能确切的表达呢?这旧案从头到尾都显得不自然,仿佛是有人故意留下疑点,让我们追查似的。
  
  我忘了他的存在,陷入长考之中。既然说不明白,还是保守一点好。我抬起头,发现他目光灼灼,直视着我,我直觉有些别扭,连忙抛去了这种奇怪的感觉,说道:
  
  “凤君只是认为,那位已调任的京口县,想必对此事知之甚深。若能得此人开口,必有斩获。”
  
  “我已派人去带那位京口县回来,今日托翔之慧眼,查清他于前扬州兵曹验尸一事上,有违制之举,特拘传到钦差行辕,等候发落。”他微微一笑,道:“光隐已带着人去了,我们明日进了江宁城,想必便能见到此人。”
  
  这位高高在上的睿王殿下肯赏面对我一笑,固然是有程潜和林冲的面子在,也是我对此案的用心,得到了他的认同吧。他绝对不是个轻信的人,见到他的第一眼,我便有所察觉。只是我没想到,他和程潜早已走在了我前面,和聪明人共事果然轻松得多。 
  
  公事讨论完毕,他不再说话,我也无以为继,毕竟这位殿下也不是什么可以聊天的对象,只好任凭有些干涩的沉默,笼罩在我们之间。

作者有话要说:我亲爱的tx们,大家是不是都比较不喜欢看推理的情节啊?为嘛上一章的评论会如此惨淡~~
不要bw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