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亚平生活读书笔记:男人的天方夜谭 作者:李亚平
写在前面
“与有心肺肝胆者共事,于无文字词句处读书。”
这是很多年以前,我读到过的一副对联。当时觉得特别震撼;于是,此后若干年里,都在读书笔记本上,很是煞有介事地把它抄在第一页。
许多年过去了。
有一天,偶然翻检当年的笔记本,看到了这几乎早被忘掉的对联,一时间,竟有些百感交集。
人海沉浮,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希望寻觅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若做不到如此通脱,剩下的便往往只想逃离。殊不知,市场经济下的大千世界,早已经无处可逃。于是,这经历了多少个寒暑的生活读书笔记便结成了这本《男人的天方夜谭》,其中的部分文章曾经在报刊上刊载过。窃以为对那些也想“与有心肺肝胆者共事,于无文字词句处读书”的朋友或有裨益。
遵照编辑先生的意见,这本集子里的文字被编排成了两个部分:“往事”和“近事”。大致上可以说成是,前者是关于历史和过去,后者是关于现实和当下。
“往事”这部分共十篇文章。前面五篇文章是《帝国政界往事》系列写作计划的一个副产品。都是在钻故纸堆时,令我产生了如梗在喉之感的古代人物与事件,于不吐不快之中而先期笔记下来的。必须对读者朋友交待的是:这些人物与事件在未来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中,仍然可能会出现。我所能做的,就是届时尽力减少重复,以避免阅读雷同。在此,需要事先敬祈诸君鉴谅。另外五篇文章中,有两篇算是评论,分别就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先生的《明朝的皇帝》一书和电视剧《江山风雨情》谈了些想法;其他三篇则可以看作是我对自己的历史写作的一种回望、思考和心情札记。
“近事”部分共有七篇文章,大约可以归入“于无文字词句处读书”之列。我尽量以讲故事的形式将之一一记录下来,尤其是前面五篇里所记叙的,都是现世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而且,距离今日并不久远,个中别有一番令我不能自抑的沉重和惋叹。
这些发生在成年人中的阴暗往事,有些是我亲身经历,有些是我亲眼所见,有些则是当事人对我亲口所述。应他们的要求,和某些事件处于正在或者可能法律解决的过程之中,我对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机器设备名称等做了技术处理。好比“真事隐去”的“假语村言”,将那“一把辛酸泪”,化作“满纸荒唐言”。之所以写了这么多美国华人的事迹,并不是因为这种事情惟独在美国华人中最容易发生,而仅仅是因为我在那里生活了不算短的时日而已。
末二篇原本是属于另一组文章,收录在此的二篇是编辑先生坚持要求删去之后的“硕果仅存”,算是立此存照吧。
米兰·昆德拉曾经引用过一句欧洲谚语,说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的这些思考大约也是如此。
2006年4月于北京
往事:中国为什么是这样的
回顾四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中华民族历史,似乎大体上可以这样形容——
夏商周三代,好像是一个人的幼年时期,瞪大明亮而又ND521ND522的双眼,直观、好奇、却又不无准确地观察着那神秘的大千世界,他们发出的声音,常常有如天籁之音。
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则像是一群天资极高、身体发育良好的七八岁顽童,初开百无禁忌,以无穷的精力活蹦乱跳,花样百出地登高窜低,一派天真烂漫地演出了一幕幕极其有声有色的悲喜剧,塑造出了中华民族集体性格的雏形。
秦汉之际仿佛少年时光,蕴涵着无限生机与创造活力,一切似乎都是可能的,蓬勃向上一飞冲天,人生基调已经大体确定。
魏晋南北朝则如纷繁紊乱的青春期,荷尔蒙的分泌达到最高峰,满肚子的冲动与渴望,满脑袋的梦幻与迷茫,在一片焦虑中东冲西突,时常处于亢奋与颓丧之间而基本找不着感觉。
而到了唐代,恰似风华绝代的三十多岁男女:他们人生的正剧已经开场,他们身强力壮,理性智慧;他们胸怀宽大,目光恢弘;他们迈着坚定不移的脚步,跨向人生的巅峰。
宋代是一群功成名就的中年男子。他们有钱有闲、有房有地,除了正室夫人,还包养了不止一个二奶。他们没有了建立更大功业的冲动,也不愿意招惹任何麻烦,只希望于春光秋色、花前月下品味人生的百般滋味。只是,明媚的阳光已经偏西,致使他们的内心深处无法不泛起丝丝生前身后的惆怅与焦虑。
经过元代的短暂插曲,明代更像一个经过百般艰难,终于积下了一份不小家业的老人。纵然眼前千娇百媚,却已经有心无力;满桌子的海味山珍,豁牙露齿中全然味同嚼蜡。当他意识到殷勤备至、笑颜如花的妻妾子孙管家仆人们,盯着的实际上是自己身后的百万家财时,他实在无法不变得乖戾。于是,花团锦绣烈火烹油之下,生活已然变得七扭八歪。
再往下,这位老人变成了百病缠身气息奄奄的大清朝,一切都只是回光返照而已。在他和他那些不成器的子孙手里,对中华民族的头脑、心灵、智慧犯下了重大罪恶,他们以自己的乖戾残暴给这个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与耻辱,被轻轻地以所谓“盛世”掩饰过去。从而,使人知道了,这个千年帝制老怪留下的怪胎子孙,所能够做的,大约不仅仅只是无聊和无耻而已。
如此匆匆的勾勒,哪里可以状数千年历史之万一?其功能,仅在于有了一个说话的由头而已。若从自己的老年,开始回溯童幼年的我们时,至少我本人,很难摆脱一种宿命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从我们的童年时期——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开始的。
史家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代是从公元前770年即周平王元年开始,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中国统一时为止。
其中,又分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因鲁国史官的编年史著作《春秋》而得名。时间就是从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起,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即公元前479年止。前后时间跨度大约近三百年,准确说是297年。
战国时代则因西汉末期刘向编撰的《战国策》作为时代名。起始时间是从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开始,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中国统一为止。
上述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剧烈变革时期。
有史家相信: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就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历经数百年人命微贱、战乱攻伐的痛苦,到秦汉时期结束;从此,中华民族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社会。
第二次巨大转型则是以公元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华民族开始了从帝制时代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至今已经长达一百六十余年。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历史之河中,一百六十年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
按照这一派历史学家的判断,如果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真有理性、真有智慧的民族的话,那么,这一次巨大转型有可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完成,那时,还会有许多烦恼与麻烦,然而,中国和中国社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有序的、长治久安的世代。一位我所心仪仰慕的历史学家笑谈:这次转型若能顺利完成,至少可保中华民族一千年的幸福安宁。
讨论这一次巨大转型,是今后的任务。
现在,让我们从久远的童年时代——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生活和战斗的时日开始。
舔出来的历史:粪便和苦胆(1)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发兵攻打越国。越国投降。此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历经二十年时间,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亡吴国,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三百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大小五百多次战争。每年平均有一到两次。孟子评论说:“春秋无义战”。就是说,这是诸侯之间争名夺利的战争,是一些无法用正义或非正义的标准来衡量的战争。生活在这些战争中的人们,相信很难感到幸福或愉快。
吴越之地,就是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一带,自古号称东南形胜。在这秀美的山川之间,2500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这种性质的、异常惨烈的战争。
据说,越国的先祖是治水的大禹。大禹死后埋葬在会稽山,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
有一种说法认为:会稽这个地名就来自于大禹在此召开的一次会议。
在《国语·鲁语下》中记载说:部族联盟的领袖大禹召集天下各部族和部族联盟的首领在会稽山开会。结果,稽查会议纪律的人发现防风氏部族的首领迟到,于是,大禹下令将这位迟到的部族首领处死。于是,便有了“会稽”这个地名。
后来,大禹的后代、夏朝时的少康将自己姨太太生的儿子无余封在会稽,二十一代以后,传到勾践。
春秋时期,同处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带的吴越两国先后发展起来;一山难容二虎,到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这一代,两国之间已由明争暗斗,变成了世仇。
公元前496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庐趁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死去、勾践刚刚即位之际,出兵伐越。当时,勾践想了一个很不寻常的主意:他将几百个死刑犯召集起来,问他们,是愿意到战场上像个英雄一样去死,死后家属亲人能够得到优待;还是愿意作为罪犯被送到刑场上去死,死后家人蒙受耻辱?
这帮死刑犯当然愿意做英雄。
于是,勾践命他们来到阵前,排成三队,赤着上身,每人手持一把利剑。勾践向吴军大喊:“吴军将士们,你们听着,这些是越国的勇士,谁敢来决一死战?”
他的话音刚落,这些昨日的死刑犯、今天的死士们便紧接着齐声吼道:“为了国家,为了大王,命有何惜,死有何惧!”喊完,只见剑光闪处,鲜血飞溅,几百名死士一齐自杀,人头已经落地,身体却屹立不倒。
这情形令吴军心惊胆战,令越军热血沸腾。山摇地动的战鼓声中,越军红着眼不要命地杀将过来。吴军大乱,完全丧失了斗志。
混战中,吴王阖庐受了伤,并很快不治而死。
临死时,他把儿子夫差叫到面前问:“你会忘记越国的杀父之仇吗?”
夫差说:“决不敢忘!”
即位后,吴王夫差让一个人站在王宫门口,每当他出入时,那人就大喝一声:“夫差,你忘了越国的杀父之仇吗?”夫差立即回答:“决不敢忘,三年必报此仇!”
三年后,吴王夫差任命伍子胥为大将,伯为副将,倾全国精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不听范蠡坚守不出的劝告,发兵对抗。两军在今天的太湖附近决战,结果,越军大败。吴王夫差乘胜追击,将越王勾践所带领的五千残兵败将团团包围在会稽山上。
当时,越国确实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吴王夫差苦大仇深,必欲杀勾践而后快。伍子胥认为:吴越两国同处三江之地,一山难容二虎,势不两立,也极力主张就此杀掉勾践,灭掉越国。
此时,越王勾践那两位在历史上名气极大的贤臣:范蠡与文种,开始出来发挥作用。
文种带着美女和珍宝,去见吴王夫差的太宰伯,对他说:“杀掉勾践,灭掉越国,对吴国可能有好处,可是对太宰您能有多大好处呢?如果保留越国,饶勾践一命,今后勾践就等于委身您了,您就可以享有越国的财富。”
这位太宰一听很高兴。第二天,他去说服吴王夫差:“如果越国投降,他们的美女财富都归我们吴国所有,让越王勾践夫妇做大王您的奴仆,这比杀掉他还难受;如果我们一定要赶尽杀绝,他们可能会杀掉妻子美女,毁掉珍宝财富,并以五千精兵与我们决一死战。两者比较之下,不如让他们投降对我们更有利。”
()好看的txt电子书
吴王夫差一听也有道理,于是决定受降。当时规定:越王勾践夫妇必须到吴国做三年奴仆,三年后返回越国;吴王夫差保证不杀他。
随后,越王勾践将全国的珍宝美女献给吴王夫差,让文种留守国家,自己带着妻子和范蠡来到吴国,充当吴王夫差的奴仆。
他们蓬头垢面,破衣烂衫,住在阖庐墓旁的一个石头房子里面,为阖庐守墓,同时饲养吴王的马匹。
于是,每天天还未亮,越王勾践就和妻子、范蠡一起,铡草喂马,打扫马厩和院子,擦拭车子马具,活儿做得比一般的奴仆做的还好。每当吴王夫差驾车外出时,越王勾践则必须牵着马走在前面,不管吴国的百姓对自己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一概不做任何反应,表现得一本正经、毕恭毕敬。
有一次,吴王夫差得了重病,好多天没有使用车马。越王勾践便请求允许他去看望,他说:知道吴王病了,自己心里十分不安,希望能够探望吴王,说不定还会用自己学过的医术为吴王效劳。
舔出来的历史:粪便和苦胆(2)
见到吴王后,勾践恭恭敬敬地用手捧起夫差的大便仔细观察,还放进嘴里咀嚼品尝,然后,很喜悦地告诉夫差:根据大便的颜色与气味,可以断定大王的病能够治好,并且将会在十日之内好转。
这一下子,大出吴王的意料。
据史书记载,这位大王被勾践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痛斥认为勾践居心叵测、一再劝他杀之的伍子胥。
他挺动感情地说:“我病了这么长时间,心中的悲苦没有哪一个臣子能够安慰,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勾践对我这么好,这么忠心耿耿地查清病因,治好我的病。这让我很伤心。我对你这么重用,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伍子胥被质问得哑口无言。这位大将军的本事不在品尝别人的粪便上,他可能也确实没有愿望去品尝哪怕是国王的粪便。
此时,留守在越国的文种,则时不时派人携带金银财宝前来吴国上下打点,使吴国君臣除了一个伍子胥,基本上都解除了对勾践的戒备与敌意。
就这样,斗转星移,三年时间到了。勾践再三诚恳地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在吴国的生活,实在没有心思返回越国。吴王夫差很愉快地把勾践放回去了。
勾践回国后,开始了他对于后世中国人产生巨大影响的卧薪尝胆事业。
他居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年四季都睡在稻草上。
在睡觉的稻草上方,他挂了一个苦胆在那儿,每天天一亮,他起身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舔一口苦胆,然后大声喊一句:“勾践,你忍受不了这种苦难吗?你忘了会稽山的耻辱吗?”一天结束后,临睡觉时,再重复一遍这个程序,以坚定自己复仇雪耻的信念。
历史记载,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了将近二十二年的时间来完成自己复仇称霸的事业。为了医治疮痍满目的战争创伤,他连续七年免除百姓的赋税,以便恢复民间活力。在此期间,他亲自耕种田地,他的妻子则自己纺纱织布,夫妻二人不吃肉,只穿粗布衣裳。
为了扩大兵源,还由国家立法规定:青壮年男子不许和年龄大的女人结婚,老年男人不许娶年轻的女子;女子年届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都属于犯罪行为,其父母要受国法制裁;孕妇临产,必须通报官府,国家派医生看护接生,生男孩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头猪;一家生三个孩子,国家养两个,一家生两个孩子,国家养一个;百姓家里有人去世,政府官员必须前往吊唁。
同时,勾践坚持一年四季每个月都派遣使者,携带大批珍宝礼物和应时的土特产,献给吴王夫差和其重要大臣;勾践的夫人还亲自带领宫女们到山上采葛(可能是一种优质的亚麻),制作成上等的黄丝细布,裁缝成华美贵重的衣服,献给夫差。
夫差极为高兴。
这位国王一高兴可了不得,他立即下令:划出一千里土地赏赐给勾践。
这个举动在吴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喜欢拍马屁的人们对此相当骄傲,认为大王胸襟博大,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只有伍子胥痛心疾首,他很不识趣地说:“列祖列宗和数十万将士流血牺牲开疆拓土,大王只为越国的一点小小礼物,就拱手相送。长此以往,吴国的江山要断送在大王的手里了。”
吴王夫差听到这么难听的话,心里当然很不舒服。
此时,吴国国力相当强大,吴王夫差对自己的文治武功也很满意。他觉得自己住的宫殿太不舒服,就征求意见,想盖一座漂亮的、与自己的大国身份地位和丰功伟绩相符的娱乐场所。伯建议他,在姑苏城边建一座能够容纳几千个歌童舞女的姑苏台,用来展示盛世风采。夫差欣然采纳。
越王勾践知道后,立即行动起来共襄盛举。他在越国选拔了一批能工巧匠送到吴国,同时还送去了不少珍罕的巨大木料供吴王使用。
这座姑苏台的修建,据说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许多吴国百姓为此服劳役。史书记载说,困苦死亡者不计其数。
姑苏台修起来了,里面没有美女当然不成样子。
越王勾践又在全国为吴王夫差挑选美女,最后选出了两位既善解人意,又美丽妩媚的少女,一位叫郑旦,还有一位就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西施姑娘。据说这两位姑娘的容貌,都可以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可以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越王勾践还遍请名师,用三年时间,教这两位姑娘学习音乐、歌、舞、琴、棋、书、画,还要她们用心学习吴国的语言习俗,揣摩吴人的行为方式。
三年后,姑苏台落成;郑旦、西施也被献到吴王夫差面前。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位郑旦的命不好,到吴国不久就生病死掉了。于是,西施便愈显珍贵。据说,她与吴王夫差日日笙歌,夜夜欢娱,令大王心醉神迷,再也没有心思去看别的女人一眼。为此,吴王专门为西施姑娘修建了著名的越娃馆,供她居住。从此,成就了一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女性。
大约也是在此前后,伍子胥渐渐遭遇冷落,难得见到吴王夫差一面。因此,后代的文人们推断,是西施使用计谋,使越国人最害怕的伍子胥失去了吴王的欢心。对此,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