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妻-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姨娘到的时候,许氏正在对两个女儿耳提面命,听她来了,就吩咐舒玉陪舒晴在旁边坐着,自己则是坐在正首的位置,低头喝了一口茶,才道:“姨娘身上不好,快请坐。”语气就像是往常一样,没什么起伏。

    原本已经有一肚子的话,被许氏这么凉凉的一句话堵着,反倒说不出来了,

    “我来不是为了吃茶的。”周姨娘憋了半天,终于说出一句话,但也就这么一句,她心里也知道自己落了下风,面上不由得讪讪的。

    “这次让舒颖和舒彦搬出来,一是老爷体谅姨娘身上不方便,二是孩子们也都大了,姑娘们要学的规矩,哥儿们该做的功课,都是不能少的。”许氏慢吞吞的说着。

    “这两个孩子打生下来就是在我那里带大的,”周姨娘开始抹泪,“穿衣吃饭哪里有一天能离得了我,太太和老爷让她们搬出去是抬举我,可我实在放不下心,这两天更是什么都吃不下,也睡不好,生怕他们两个在别处淘气惹太太不高兴。”

    “都是孩子,淘气才是正常的。”许氏对周姨娘微微一笑,放下茶碗。

    “都怪我之前太纵着他们,”周姨娘一咬牙,给许氏跪了下来,“总觉得孩子们还小,没舍得拘束,也就没教他们规矩,还请太太怜惜,让两个孩子在我身边多留两年,等孩子们大一点,再懂事一点,我再让他们过来伺候太太。”

    “瞧瞧,”许氏被周姨娘这番话说得轻笑出声,回头对王妈妈道,“像是我缺使唤丫头似的,哥儿姐儿们我哪儿能让他们伺候。”

    “还请太太恩典。”周姨娘几乎匍匐在地上。

    许氏看着她微微隆起的肚子,叹了口气,吩咐王妈妈:“快把姨娘扶起来,有了身子还在地上跪着成什么样子。”

    “请太太成全。”姨娘趴在地上就是不肯起来。

    “你起来吧。”许氏语气颇为冷淡,“这事不是我决定的,而是老爷决定的。文家的子女教养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老爷向来敬重太太。”姨娘一面流泪一面躲着王妈妈伸出的手,王妈妈顾忌她怀了身孕,也不敢生拉硬拽,两个人僵持在原地。

    “那你可知道老爷为什么敬重我?”许氏好笑的看着她,又对舒颖和舒彦厉声道:“还不赶紧把姨娘扶起来难道看着她就这么不把肚子里的孩子当回事吗?”

    一句话惊得舒颖和舒彦跳了起来,一左一右立刻将周姨娘扶了起来。

    “姨娘在府里也有日子了,”许氏重新端起茶碗,想了想,又放下,“应该也知道文家的规矩,老爷年底就要卸任回京,老宅里是什么样,姨娘不会不知道,将来若是姑娘们的规矩出了岔子,老爷和我脸上都不好看。”

    周姨娘的眼睛都哭肿了,加上怀孕脸上也长了斑,这会儿再看不出一点美人风致,反倒显得比许氏还老了十岁,颓然坐在椅子上,说不出话来。

 第九章 还愿

    第九章 还愿

    舒颖和舒彦最终还是搬出了西厢,周姨娘因此差点小产,文老爷依然没有松口,在这一点上,文老爷比许氏更加坚持。

    反倒是许氏对此事不甚热衷,舒彦虽然在功课上颇为用功,可性格却比舒宁差得远,还没读几本书就有了才子的风流和清高,让许氏很不喜欢,如今放在自己身边来如何管教还是件头疼的事,说多了怕他误会自己是给姨娘添堵,说少了又怕将来没出息文老爷怪罪;而舒颖则更没必要,许氏本身就已经有了两个亲闺女,又如何肯花心思在姨娘的女儿身上?

    如果仅仅为了打击周姨娘的嚣张气焰,就要给自己添两个至少要持续十年才能成家出嫁的**烦,对于一向理智的许氏而言,实在是不智之举。

    也是因此,许氏心里反倒盼着周姨娘这么一闹,文老爷能像从前那样心软妥协,起码拖到回京也好,这样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没准儿姑娘们还要去老太太那里,怎么也烦不到她头上来。

    谁知文老爷却对这件事情特别看重,文老爷虽然是嫡子,上面却有一个庶出哥哥,当年就是文老太太不愿意管教庶出的儿子,放任自流,虽然文老爷和兄长关系一直亲密,文大哥也确实聪颖争气,最终仕途上还是受了姨娘带大的名声拖累,加上姨娘和老太太的关系,兄弟间渐渐有了隔阂。

    文老爷虽然口上没说过什么,心里却一直有几分遗憾,如今见自己家中居然也慢慢露出这种苗头,自然是忍不住插手了家中事务,就算周姨娘寻死觅活,许氏也不情不愿,也硬是让庶子女都搬出了姨娘的西厢。

    孩子们住在一起,舒颖和舒彦自然是不大乐意,舒玉和舒宁似乎也有点别扭,唯一觉得开心的大概就是舒晴了,成日里抱着她的猫各屋的窜,倒是让气氛缓和了不少。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已是暮春时节。

    舒玉在祠堂染上的风寒一直没好,搬到了新的住处又不是很适应,身体总是时好时坏的好不利落,许氏担心的厉害,却因为家中琐事缠身,只能让王妈妈替她去城外的寺庙中烧了香许了愿,只说若是能如愿,将来一定去亲自上香礼佛。

    天气渐渐暖起来,舒玉的身体也渐渐好转,不再咳嗽,晚上也睡得安稳了,只是脸色还略显苍白。

    舒晴开始成天折腾着要出门踏青,还拉出舒玉当幌子,说是她平日里总在屋里呆着,晒不到太阳才会如此苍白,许氏看着舒玉病愈心里高兴,又想起之前许过的愿,不由得动起了去寺庙还愿的心思。

    文老爷原本要陪着许氏一起去,谁知当天临时又有了事不能去,正巧书院的夫子回乡,舒宁和舒彦这几天难得松快,便让两个男孩陪着许氏几人一起上山。

    舒颖却推辞说身上不舒服不去,许氏知道她是想趁这个机会回西厢劝劝姨娘,这些日子姨娘身上总是不好,都六个月了肚子还不见大,连许氏都有点犯嘀咕,索性就应了舒颖,让她过去陪一陪姨娘也是好事。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上了山,舒晴快活的在马车里坐不住,不时地偷眼看窗外,又忍不住问东问西,端月好脾气的回答着舒晴的问题。

    “端月姐姐,咱家花圃里为啥没有外面那种黄色的花?”舒晴嚷嚷着,指着车窗外面遍地的野花。

    “姑娘当心别让人看到了。”端月连忙握住舒晴的胳膊,拉她稍离车窗,又笑着道,“那都是不值钱的东西,谁家会种那个?”

    “可是爹种的那些花都没这个漂亮。”舒晴皱着小鼻子,仍是忍不住探头张望,“爹种的都开不出那么多花。”

    “贵的才不好养活呢。”端月笑着替舒晴重新梳着有点散开的发辫,一面说,“这路边的野花不值钱,有点雨水和阳光就能发芽开花。”

    “那爹为什么不种野花?”舒晴好奇的偏头问一边也在往外看的舒玉,“我看花圃里的花都没精打采的,没有这么开到连成一片的,花朵也都不伸展开了,总是卷曲着。”

    小姑娘还是喜欢张扬而鲜艳,还没办法欣赏所谓的含蓄腼腆和淡然素雅,对于文老爷所谓的花看半开的理论是完全不懂,野花在半山腰上开的恣意纵情,自然比文老爷精心修剪枝叶的含羞带怯的花朵要有活力的多。

    “野花就是要种在外面才好看。”舒玉笑着捏了捏舒晴的鼻子,“你要是将野花栽进爹的花圃里,怕是它也会变得娇娇怯怯的不肯开花了,那岂不是辜负了如今的大好*光?”

    “那爹花圃里的花都种在外面,也能像野花一样开得那么漂亮吗?”舒晴瞪眼瞅着舒玉。

    这一句倒是把舒玉问倒了,她想了想,对舒晴道:“花圃里的花原本也是开在外面的,只是人们喜欢它们漂亮,把它们带回自己的家里去,原本就违背了花的意愿,如果再没有精心的浇灌,肯定会枯萎的。就算你再把花移出来,那也不是它原来在的地方,它定是不肯开得漂亮的。”

    “所以,爹花圃里的花都和桃月一样,离开了家吗?”舒晴的一双大眼中充满了同情,然后神情中带出矛盾和犹豫,张了张嘴,正义最终战胜了情感,小声的不安的再问了一句:“那……爹是坏人吗?”

    就算做好了回答各种奇怪问题的准备,舒玉也被这一个噎得够呛,不由得看着舒晴不安的小脸,笑了起来。

    桃月因为家中穷困,被家中继母卖给了文家,舒晴一直不能理解,在她看来离开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她总觉得卖掉桃月的继母是坏人,而根据舒玉刚才的说法,显然强迫花离开故土的文老爷……也成了坏人。

    就在舒玉考虑如何回答舒晴这个古怪的问题的时候,马车开始变得颠簸起来,然后缓缓减速,姐妹俩同时凑到窗口向外看,视线里出现了一座古朴的建筑。

    清风寺,到了。

 第十章 上香

    第十章 上香

    清风寺虽然建筑小,却占了半山坡的园子,每到春天都会有各家女眷过来赏花,山上比城中湿冷,城里的花期过了,山上才含苞待放,总有让人一种时光倒流的美妙感觉。

    说起来,寺庙真是个充满奇遇的地方。

    僧侣们在这里说佛辩禅,虔诚的礼佛者在这里烧香拜佛,妇人们来许愿添香火钱,孩子们可以拿这里当借口游玩踏青,读书人在这里开诗会画展,说远一点,当年崔莺莺和张生,以及大多数话本小说中的才子佳人似乎也是在这种地方一见钟情,接着再谱写佳话的。

    舒玉一面时不时的看着想要到处乱跑的舒晴,一面心不在焉的放任自己的思绪天马行空的乱飞,只是她来了那么多次,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故事,连寺庙里的和尚都从来没有变过面孔,让人实在有点失望。

    许氏虽然饱读诗书,却对神鬼颇为敬畏,因为舒玉从小身体不好,许氏每年都要到清风寺中为她祈祷身体健康,这几年孩子大了,便带着她们一起过来,不拘着她们跟她一起礼佛,只是让她们吃吃素斋,玩赏一下这里的风景。

    没有许氏在旁边拘束,舒晴就像是脱了缰的小马,恨不能一头扎进山那边去,舒宁跟前跟后的急出一头的汗,舒玉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笑看小兄妹俩玩你追我赶的游戏。

    舒宁总是被文老爷强制闷在屋里读书,能有这样的机会出来逛逛实属不易,

    这里今天的人还真是不多,几个粗壮的古树下只有舒晴和舒宁两个人窜来窜去,旁边站着几个丫头婆子也都神态轻松的聊天,这么好的天气实在令人心情舒爽。

    “哥哥不要抓我,”舒晴小脸涨的通红,“我要去那边看小鱼”

    视线所及处,有一条小溪波光粼粼的穿过树林流向山下,旁边居然还蹲着一个黑衣少年,手持钓竿正襟危坐,脚边是一只竹篓,似乎还微微的跳动着,溪水之中果然有鱼。

    “让那个小哥哥教我钓鱼吧。”舒晴欢快的朝着溪水那边奔过去。

    “不要过去。”舒玉连忙上前抓住舒晴的胳膊,看着那边生面孔的少年,心中隐隐的不安,低声对舒晴道,“当心惊着鱼,不上钩了。”

    舒晴立刻蹑手蹑脚的缩回来,眼睛却还是好奇的盯着那边的少年,小脑袋不肯转回来。

    舒玉也跟着看过去,目光恰好对上少年抬起的眼,离得那么远,舒玉都能看到他墨色的眸子有着不符合他年龄的深沉,这么一眼看过来,居然带着些许压迫感,让舒玉略微不自在的挪开了视线,正好错过少年眼中的一丝讶异。

    这都是怎么了,舒玉心里暗暗笑话自己,好歹活了两世,一个少年的眼神怎么可能让她感觉到凛冽和压迫?只是方才那一眼的感觉,确实不像是一个半大少年,反倒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成年人……

    舒玉忍不住再次抬头看过去,却发现少年已经垂下眼睑,低头盯着水面,面沉如水,身坐如钟。

    “他是不是要走了?”舒晴的声音抓回舒玉有点不安的心神,回过神才发现那少年已经收拾好了鱼竿,一手拎着鱼篓,快步的从另一边小路离开了。

    舒晴见少年离开,反倒高兴起来,拉着舒宁就往溪边跑,旁边丫头婆子缀在身后一面喊着姑娘不要过去,一面叫唤宁哥儿当心脚下地滑,没等舒晴到达方才少年所在的地方,就被一群人生拉硬拽的带了回来。

    开玩笑,春天的雪水冰凉彻骨,这条清浅小溪虽然未必能淹死人,可就算是冻出个好歹也是麻烦事,谁又能担待的起?

    舒晴可是不干了,偏要过去看鱼,舒宁怎么劝都不肯回来,一群人就这么僵持在原地,舒晴上下乱窜,舒宁前阻后拦,丫鬟婆子们手忙脚乱。

    舒玉在旁边津津有味的看着兄妹俩,直到觉得舒晴闹得差不多,这才站起来出手帮了舒宁,好在舒晴对姐姐身体不好这件事极为挂怀,看见舒玉接近自己,不敢像对舒宁那样,挣扎了三两下就束手就擒,满头大汗的被舒宁和舒玉带到厢房里喝茶。

    恰好许氏看到旧时闺中密友,挪去另一间谈心,文家的厢房就只有三个孩子并着一个嬷嬷三个丫头。

    “出了一身汗不要喝凉茶。”舒玉挡住伸手抓茶碗的舒晴,轻轻捏着她汗涔涔的小脸,“让她们换一壶热的。”

    舒晴挣扎了一下,委屈的用湿漉漉的眼神看着舒玉:“喝热茶更热。”

    “心静自然凉。”舒玉不为所动,命巧月将茶倒了换新的,这才把舒晴拽到一边,亲手帮她脱了外套,掏出帕子替她擦汗。

    舒宁在旁边微微笑着,刚才的追逐让他略微有点喘,体力居然还没有小小年纪的舒晴好。

    “哥哥在家里闷久了,偶尔也应该出来活动活动。”舒玉看着舒宁略显瘦弱的身形,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

    “你还是先担心你自己的身体。”舒宁不由觉得好笑,看着舒玉因为晒了太阳浮现出淡淡红晕的脸颊,满意的点了点头,“舒晴说的没错,出来晒晒太阳看着气色是好些。”

    两个人正说话,就听见另一边咚的一声,像是有重物落在地上,不由得同时一怔,对视一眼,似乎想从对方眼里寻找答案。

    紧接着传来的,是隐隐的人声,虽然听不真切,但从语速和语调可以明显感觉出,是两个人起了争执。

    舒晴原本还在满地乱转,不让桃月抓到她,听到声音,也停下了脚步。

    屋子里顿时一点声音都没有,而另一边的争执声就显得清晰而又响亮。

    这里是专门给妇人们休息的厢房,两排屋子为了方便省事,用木板分隔成几个隔间,木板虽然不足以隔音,但只要不高声说话还是完全没问题,女眷们又总是自持身份,大多数时候这里都是安详宁静的。

    只是这一次,似乎是一个少年特有的清亮嗓音,在和某个僧人争执。

 第十一章 奇遇

    第十一章 奇遇

    舒宁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吩咐初月去外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初月出去之后,门外的争执声戛然而止,然后就听见门口一阵响声,初月的声音也夹杂进来,之前清亮的少年声音反倒消失了。

    舒晴忍不住不断往外看,若不是舒玉拉着她,怕是就要窜出去。

    没一会儿初月就回来,神色有点惊慌的对舒宁说:“这里的僧人说,有个借住的太太生了病,正在和那位太太家的少爷说让他们搬走。”

    ”这有什么好惊慌的。”舒宁不由得好笑,“不过是这里的僧人贪银子,你多给他们几两,让他们好生休养。”

    “若是平常,这是我也能应付了。”初月勉强笑了一下,“只是我这么说的时候,那僧人居然说,这家夫人生的是痨病。”

    这一句话说完,几个人的神色立刻变了,舒宁立刻站起来,将门口探头探脑的舒晴拉回来交给舒玉,然后对身边的嬷嬷说:“快去告诉太太,咱们离开。”

    舒玉原本还只是听着有趣,看舒宁脸都快绿了,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这里不是科技发达的现代,在她现在所在的时代里,肺痨是百分之百的绝症,更何况还是传染病,虽然说不上谈之色变,也能让这些人退避三舍。

    听说了这个消息,许氏也顾不得和往日的闺蜜叙旧,立刻回到屋里,让人开始收拾,准备出发,心中暗自恼怒清风寺居然会出这种事情,更加觉得之前不该选这个日子出门,只是她素来都喜怒不形于色,看着还是面上淡淡的,从容安顿罢了。

    舒玉看着丫鬟婆子们把椅子上的坐垫靠枕拆掉重新收起来,又将茶具茶碗洗干净,香炉熄了火,统统装进箱子里,心中不由叹息,文家还不算是最有排场的人家,出一趟门简直可以说的上是劳民伤财,吃的用的就装了一车,还有每个人身边伺候的大大小小的丫鬟婆子,这么一想,心中再次庆幸自己生在这样的人家,就算很多地方并不适应,好歹衣食无忧,如若投错了胎,生在贫苦人家,凭她之前那么折腾,怕是早就重入轮回了。

    文家人正在许氏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收拾,就听到门外说有管事的僧人求见。

    许氏原本就对此事非常不满,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冷笑,让放进来说话,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狠狠训斥僧人一通。

    这里的方丈平日是不理俗务的,只有几个管事的僧人负责着僧院中各种琐事的安排,这一次过来的是之前给他们安排歇脚厢房的僧人,中年人的模样,略有些富态,笑起来很和善。

    进了门之后,僧人看着已经开始忙绿收拾的众人,不由得陪着笑说:“文夫人千万别听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乱说,那边厢房的夫人并没有痨病。”

    许氏挑起眉毛,不紧不慢的说:“痨病还是能乱说的?”

    舒玉在旁边看着许氏,她虽然声音不高,但是神态举止,加上语调,无不透出几分逼人的气势,让舒玉看得好生向往。

    “那边的夫人不过是身体弱了些,前些日子又染了风寒,”僧人笑得小心翼翼的,“清风寺可是贵人们经常来上香的地方,若是真有了这样的病,方丈必然会怕惊扰到贵人,不敢让贵人们来寺中拜佛。”

    “你是说,之前我家丫头听到的那些,是你寺中僧人胡说?”许氏眯起眼睛,看着那僧人,目光带着几分凛冽。

    “也不能算胡说……大概是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