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老爷立刻找来了护卫,点齐了家丁和丫鬟,还没等出发,居然又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次家书上说,住在附近的文老爷的一位堂姐一家也要带着孩子回京城,堂姐嫁到了许家的世交吴家,吴老爷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山中静养,这一次也是因为局势不明,吴老爷也放心不下家里的事,决定回京城去看看究竟。
文老爷立刻想到了一个完美的计划,只要把孩子们送到堂姐那里,再让孩子们跟着吴家一起走,一来不用担心周姨娘会出什么幺蛾子,二来更不用担心路上人手不够有什么别的意外,自家的堂姐,又是世代的交情,自然要比别人更能放心,文老爷收到信的同时就立刻跟许氏商量了此事。
就连许氏这样谨慎担心的人,听到这个好消息都安下心来,她原本只是担心安全问题和周姨娘,如今要是跟着这位堂姐一起,就等于把她所担忧的隐患全都消除,让她彻底放下心来。
很多年前,许氏跟这位堂姐也曾经有过短暂的交往,对这位堂姐的人品也十分敬重,许氏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多和这样的夫人接触,对他们将来回京城也是有好处的。
夫妻俩在这件事情上一拍即合,商定好了之后,文老爷连夜送信到堂姐家去询问,而堂姐也随即回复了文老爷的信,说很愿意带着文家的孩子们进京,还邀请孩子们提前几天过去,在她府上玩几天,再一起回京。
吴家在这座山上花了很大功夫,与其说那是一户人家,不如说那是一座花园,吴老爷一直对此引以为豪,文老爷还曾经去那里小住过几天,对那里也是赞不绝口。
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文老爷最希望看到的,他原本还觉得堂姐要过七天才走,而从家里出发过去堂姐那里,就算走得再慢,也不过需要两三天的功夫,但若是孩子们去堂姐那玩上几天,那他完全可以按照原计划的那样,立刻送孩子们走。
周姨娘最初听到这个安排的时候还反应很激烈,她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直接晕了过去,之后就开始又哭又闹,还摔了屋里能摔的所有家具,这一次,许氏并没有给她重新配备花瓶摆设,而是对刘妈妈说:“既然这两天就要走,就不急在这一时换家具。”
文老爷也是铁了心不去理会,周姨娘半夜哭号依然没能引来文老爷进西厢半步,只能哭哑了嗓子,第二天又因为头天晚上的折腾着了凉,躺倒在床上。
倒是舒颖和舒彦似乎反倒更希望早点离开这里回到京城去,舒彦甚至迫不及待的问舒宁什么时候出发,还在听到消息之后就开始收拾自己行李中的书籍和用什。
临走的前一天,舒宁托舒玉去看看李夫人,这些日子她一直深居简出,在家里礼佛茹素,舒玉每次过去看她,几乎都是在佛堂里诵念**,舒玉见此也不好打扰,每每在门口看看,就转身离开,两个人见面的机会益发少了许多。
这一次,李夫人倒是早就守在门口,看见舒玉来了,对她微微一笑:“来了?”
舒玉连忙迎上去,行了礼,两个人又寒暄了几句,这才转入话题。
“我这次来,是受了哥哥的托付,过来看看您。”舒玉笑着对李夫人道,“这几日您一直忙着,我也就没好多做打扰。”
“我最近是潜心向佛,也有好些日子不问俗事了,”李夫人点了点头,也跟着笑了道,“只是前几天过去给你家太太道喜,这才知道错过了那么些事情,也忘了问宁哥儿一向可好?”
“多谢您惦记着我们,”舒玉连忙道谢,又笑道,“哥哥现在悬壶济世,身体也因为时常出去走动,变得结实了些。”
“那是最好不过。”李夫人笑了笑,想起自己儿子,又有几分怅然,“也不知道我家的哥儿什么时候能回来。”
“听哥哥说起过,应该也就在这几天了。”舒玉连忙安慰李夫人道,“秦少爷是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他总有些事儿能让哥哥都汗颜。”
“我倒是希望他能够普普通通,平平安安的就够了。”李夫人叹了一口气,“谁知他偏偏从小就非得跟别人不一样,”她想了想,又无奈,“大概也是因为我实在无能,害了他。”
“夫人千万别这么说,”舒玉伸手握住李夫人的手臂,细声劝慰,“您若是这样想,可就辜负了他一片孝心了。他现在那么努力,还不就是想让您过上舒坦日子?”
李夫人的神色变幻了一会儿,勉强点了点头,转移了话题道:“我听说你们几个孩子,要提前回京城去?”
“是这样,这次过来,也是来辞行的。”舒玉点了点头,“将来若是有缘,大概也只能在京城再见了。”
平平常常的一句话,谁知李夫人听了居然变了脸色,半天才扯出一抹看着都勉强的笑容道:“我这辈子,是不会回京城的。”
舒玉动作一顿,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了话,李夫人若真是许氏猜想的那样,是当年某个没落的家族,怕是京城才是她的伤心地,连忙想要补救,却张了半天嘴,也说不出一句感觉合适的话。
“用不着那么紧张。”李夫人看着舒玉着急的样子,不由得笑了,拍了拍舒玉的手道,“我知道你是好心,只是将来有没有缘分,谁又能说得准?不如把握当下。”
“您说的对。”舒玉点了点头。
“你们几个是打算怎么走?”李夫人关心起舒玉的行程来。
“家里的孩子们,除了最小的姑娘,全都跟姨娘一起回京城去。”舒玉轻声道。
“你们几个孩子跟一个姨娘一起走,合适吗?”李夫人皱了一下眉头,反应和许氏最初听到这事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
“原本娘也是这么说,可娘才怀了身孕,身上也不是很好,爹那边也腾不出手来照顾我们,这才想着将孩子们先送回去,”舒玉连忙解释道,“后来家里有位堂姑,也说要回京城去,爹就捎了信过去,说让带我们一程,明儿就是我们几个出发,先去堂姑那里住几天,然后再跟着姑姑一家回京城。”
“这还差不多。”李夫人点了点头,也算是放下心来。
舒玉在李夫人屋里也没呆多久,李夫人不过是问了她们怎么走,一路上要如何安排,什么时候出发,坐什么车,走什么路,带了多少人,在那里住宿……可偏偏就这几个问题,就把舒玉问倒了。
“这都是爹在安排,我并不知道。”舒玉老实的摇了摇头。
“既然是你们去京城,自然是应该亲自过问的。”李夫人不赞同的看着舒玉,低声道,“我知道这些都是俗务,大家的姑娘少爷都是不关心的,可现在外面局势那么混乱,人人自危,要一路走好几天,还是应该多留心点,不要出了岔子。”
“您说的是。”舒玉连连点头,带着几分不好意思道,“是我太粗心了。”
“不过也是,你们还都是孩子呢,哪儿能想到那么远去。”李夫人又立刻笑了,对舒玉道,“你这两天若是没事,就该把路线都看好了,每天该做什么,都记住了,重要的东西也都要收拾仔细,不要等上了路再去想,这一路上风吹日晒的,干什么也都不方便,万事早作准备的好。”
“我晚上回去就好好问问,再想想要带些什么东西。”舒玉正色看着李夫人,点了点头。
“那你现在就赶紧去吧。”李夫人站了起来,“这不是明儿就要走了吗?万一发现缺了什么,趁着这会儿天还亮着,也好置办。跟我这儿就不必那么拘礼了。”
舒玉听了这话,立刻站了起来,对李夫人抱歉的笑了笑,又再次谢了一回,这才从屋里走了出去。
才出了门,就看到舒颖指挥着她的丫头在搬一只大箱子。
“这是做什么?”舒玉奇怪的看着舒颖的样子。
“从书房里带了点书出来,直接装箱了。”舒颖淡淡的道,看舒玉来的方向,不由得问,“姐姐这是去哪儿了?”
“我去偏院看了看李夫人。”舒玉笑道。
“明天就要走了,你倒真是有那闲心。”舒颖半开玩笑的取笑,唇边扯出一个嘲讽的笑。
舒玉懒得理会,转了话题:“你带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原本是早就收拾好了,今天又重新翻出来收拾了一遍。”舒颖笑得有几分得意,又有点无奈。
“怎么还重新收拾一遍?”舒玉疑惑的看着舒颖,“有什么东西忘了吗?”
“原本想着路上没几天,也就把书都压在箱底,只留了平日里离不开的一部。”舒颖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解释,“谁知道这次安排又有了变化,路上的时间又变得那么长,不得已,才把箱子重新收拾了一遍。”
舒玉更加疑惑,还想再问,却被身边的巧月轻轻拽了一下,这才罢了,又随意扯了两句,就离开了。
第八十一章 行李
收费章节(12点)
第八十一章 行李
舒颖似乎也不愿多说,随意敷衍了两句,就转身离开了。
舒玉看着舒颖的背影,若有所思。
“平常也没见姑娘那么好奇,怎么今儿个一直问她?”巧月有点奇怪的看着舒玉,低声问。
“平常那是家里有人管她,也轮不到我去说什么,这明天就要走了,一路上又没有,她奇奇怪怪的,我总怕路上会出事。”舒玉略带不安的皱了一下眉头,对巧月道。
“这一路又不是去京城,也没多远,若是走得快些,也就中间需要休息一晚,又是在临近的镇上,也没有荒郊野外的露宿,姑娘何必那么紧张,”巧月安抚的看着舒玉道,“再者,一路上那么多护卫,又还有宁哥儿在,您一个姑娘,实在不用担心那么多。”
“我也不知怎么回事。”舒玉听了巧月的话,面色一缓,也笑了,“就是这几天总是睡不好,总觉得有什么事似的。”
自从来了这里之后,舒玉一直觉得自己的预感很准确,一旦她心里不安,总是会真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屡试不爽,这一次,自从文老爷说要她们跟吴家一起走,舒玉就又有了这样的感觉,她没办法跟任何人说这种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就越来越不安起来。
如果真的是舒颖惹出一点小麻烦,那倒还好,舒玉刚才一方面觉得头疼舒颖的早熟,另一方面又隐隐的盼着就是这事最好,起码不会闹出什么危害到生命安全的事情。
“姑娘是因为之前的事情一直在担心,现在又要离开家里,太太又千叮万嘱的,让姑娘把这些重担都压在了自己身上,才会如此。”巧月笑了,低声对舒玉道,“实际大可不必如此,我看宁哥儿虽然宽厚,可也是有些治下手段的,你看他屋里那几个,从来没有一个像彦哥儿屋里丫头那样放肆的,性情是一回事,可能不能做事是另一回事,姑娘切莫把宁哥儿的好性子当做他真的好欺负了,看这些年,宁哥儿只亲近姑娘和晴姑娘,却对那两个疏远了不少,就能知道他也是心里有数的。”
舒玉听了巧月的话,不由得更加放宽了心,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是,我大概是想太多了,太早学着管家也不好,什么事都喜欢瞎操心了。”
这还是舒玉头一次听丫头们说起舒宁,倒让她有些吃惊,她还以为巧月会觉得舒宁是那种宽厚好欺负的老实人,谁知巧月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让舒玉也是耳目一新。
想到舒彦屋里那几个无法无天的丫头,再想想舒宁屋里的丫头全都是规矩守礼,舒玉也不由得深思起来,她原先也一直害怕舒宁被人欺负,或是因为好性子而吃亏,如今看来,舒宁也不是她想象中那样全无抵抗力。
这种现象从秦鉴之和舒宁交往以来,看的更加清楚,只是舒玉一直沉浸在舒宁原本给她的印象之中,没有察觉舒宁的改变。
曾几何时,那个印象中憨厚老实的小男孩,也长大成一个有责任和承担的少年了。
“不过姑娘问颖姑娘的事儿,我倒是知道点。”巧月看着舒玉出神,抿着嘴笑道,声音压得更低。
“什么事?”舒玉一扬眉毛,“难道她还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颖姑娘虽然看着聪慧,可她的心思也最好猜。”巧月笑着道,“她做的所有事,什么读书,写诗,或是学针线,再或是帮周姨娘,都不过是为了姑娘自己的将来打算。”
“你倒是看得通透。”舒玉似笑非笑的看着巧月。
“姑娘平日里倒是操心了这个,操心了那个,一会儿怕宁哥儿不愉快,一会儿有担心太太心里不舒服,还要惦记着老爷不要太劳累,晴姑娘想吃什么点心,可唯独就总不惦记着自己。”巧月半埋怨半玩笑的对舒玉道,“若是您有颖姑娘一半的心思,怕是早就知道她在做什么。”
“我现在这个年纪,也还不到想其他事的时候,在文家,文家的事儿不就是我的事儿?”舒玉也笑了,想了想巧月的前言后语,心中略微明白了些,笑道,“看来我还是比不上巧月心思细腻,快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天老爷提起要跟吴家太太一起走的时候,颖姑娘就在打听吴家的事情了,”巧月低声道,“也是因为颖姑娘打听,我才知道,原来吴家也是京城里有名的世家,宫里有一位老太妃,就是吴家出来的,据说当今皇上就曾经在这位太妃的宫里长大,母子俩的感情也不比太后差。”
“怪不得。”舒玉了然的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她也曾经听说过,据说那位太妃温柔敦厚,又通晓诗书,皇上一直对她敬重有加,只是太后一直都不喜欢她,她也就一直都深居简出,这些年总是称病在自己宫里不肯出来,怪不得吴家老爷会回避到山上去,怕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身体不好,而是为了回避太后的势力。
如今太后去世,太妃在宫里也用不着避讳别人,吴老爷想要回京城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舒玉的这份心思,在巧月那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她看着舒玉终于肯听她的话,不由得心中大慰,继续对舒玉道:“这吴家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据说他家的大少爷无论是相貌还是品行都是一等一的,有人说他是京城第一公子,这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也极富才情,十岁写得诗在京城里流传甚远,还因为这个屡次被皇上召进宫去说话。”
舒玉愣了一下,半天才点了点头,这下终于明白过来,舒颖为什么折腾书箱了,也明白为什么巧月说舒颖为自己考虑了。
前一阵子,许氏还曾经在舒玉面前极隐晦的提了一句,现在京城里定亲的孩子越来越小,很多人家都是从舒玉这样的年纪就开始认真考虑,从订了亲到成亲有时候还要再拖个三五年,这么一算,舒玉这个年纪可不是要开始议亲了。
舒玉一开始还觉得许氏的说法太荒唐,可今天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由得再次重新考虑起这件事情了。
在这里世家子弟成亲大概都是十三四岁,若是等到十五六岁还没有定亲,就要有流言蜚语了,要是算上中间繁复的礼节,再加上各种事情的拖延,可不是得提前三五年就要开始考虑成亲?
“颖姑娘听说了这个,连夜就把箱子里的行李全都拆了出来,原本太太说了,这一路上颠簸劳顿,为着方便和安全,姑娘们都不要穿得太花哨繁复,素净简便为主,颖姑娘就把那些新做的衣服都收进箱子底了,”巧月笑着对舒玉道,“谁知前儿打听了这事儿,又知道那位吴家少爷今年才十一岁,还没有婚配,颖姑娘连夜就把丫头们都叫起来,让重新收拾行李,这不是刚才又去问过老爷,说是要再带几本书走,又去了趟书房,怕是想要把十八般技艺都使出来呢。”
“你怎么知道那么多?”舒玉疑惑的看着巧月,平日里家中八卦都来自桃月,这次巧月突然喋喋不休,让她有几分吃惊。
“这两天颖姑娘屋里的活儿太多,她的丫头都干不完,就连桃月都偷偷帮点忙。”巧月听舒玉这么说,立刻知道她心里想什么,连忙解释。
舒玉的眉头皱了起来,半天才道:“她们的活儿干不完,也没道理让你们去帮忙。”
“颖姑娘看着淡淡的,可脾气也不小,打罚下人也是说一不二的。”巧月把声音放得很轻,几乎听不真切,“她屋里那俩丫头没少被折腾,我和桃月看着她们可怜,这次又是让她们连夜收拾,还对行李要求特别多,就帮帮她们。”
“帮帮她们也是可以,但是不要多事。”舒玉想了想,对巧月道,“尤其是颖姑娘怎么对她自己的丫头,那是她的事情,只要不出格,没人有权利说什么。”
“是。”巧月连忙点头,又分辨了一句,“我们只是帮忙干了活儿,她们也不敢让颖姑娘知道这是找人帮了忙的。”
“随她去吧。”舒玉不感兴趣的道,转身往自己屋里走,“咱们的东西都收拾好了么?”
“还差一点。”巧月跟在舒玉身边,小声道。
“怎么会还差一点?”舒玉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回头看巧月,“不是早几天的时候就收拾好了?这两天也没见再有什么改动。”
“姑娘这次还要去吴家做客,总要拿出几件像样的衣服来,之前只放了一套衣服在外面,实在太少了。”巧月小声咕哝着,“颖姑娘都跟着换了衣服,我们也就自作主张,把行李重新拆了出来,多放了几件新衣在外面。”
舒玉无奈的看着巧月,半天才摇了摇头道:“随你们吧,不能耽误事。”
“肯定不耽误。”巧月笑嘻嘻的道,“只要姑娘别再想着在衣服箱子里再塞进半箱书,行李肯定没问题。”
舒玉看着巧月难得顽皮的眼神,不由得也跟着笑了起来。
第八十二章 出发
收费章节(12点)
第八十二章 出发
令所有人都吃惊的是周姨娘,她这一次居然安静的接受了离开的决定,老老实实的收拾着自己的行李,甚至没有去许氏屋里哭闹。
舒玉听到的另一个版本是说,周姨娘的身体确实大不如前,这一次折腾下来,她好像下面又见了血,身体一旦出了问题,周姨娘之前的心气十足就全都被摧毁了,如果都不一定能活着,那争取了那些利益又能怎样呢?
也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周姨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