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太守、此时这么简单。

    第二日醒来,刘澜虽然没有出官邸,但是在内堂里,由内卫交给赵雨的文书,已经全部汇集到了刘澜的案头,大大小小,军事、民事,各种情报应有尽有,可以说,昨天广陵发生的事情,刘澜全部掌握了第一手情报。

    不得不说,徐庶和陈果这么多年,在内卫对内对外的扩展上,是真的下了大功夫,深入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百姓们说什么,他都能知道。

    尤其是在施政方面,不过他发现,好像很多政策,只要施行,那么必然会出现一大片反对声以及唱衰声。

    只有这个时候,刘澜才终于体会到改革派的艰难。

    百姓们不愿改,氏族们也不愿改,起初刘澜想了解这里面到底因为什么,但后来他发现,你根本就找不到原因,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到新政,没有享受到实惠或者是带来的不变就无脑的抨击。

    后来,刘澜仔细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因为任何改革,首先是为了什么,为了抄进道,是想要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收获最佳的结果。

    那么只要是政策强制性的变革,首先就势必要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来让更多人能享受利益,也就是说,你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就是这帮既得利益者,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偏偏又掌握着话语权,那么因为他们的阻力,政令就势必会遭受到上下的全部反对。

    改革太难了,但是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刘澜都不会妥协,所有的阻力,只会让变革变得血腥。

    毕竟在绝大部分人的利益面前,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势不可挡,而偏生,所有封建帝国,最终由盛而衰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牺牲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只为了少部分人。

    就好像食邑制度,刘澜是绝不会施行的,也许在这个时代,会造成不小的灾难,但这是为了长治久安的政策,必须施行。

    还有,鼓励工商业,这在东汉早期也出现过短暂的辉煌,说实话,盐铁放开之后,确实出现了混乱的一面,甚至奢靡之风还成为社会主流说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放就乱,最终又导致一管就死。

    刘澜的心情真的沉重,在沛县,看起来辉煌,一切都交给了市场,可是混乱、攀比乃至于豪奢做派同样引起了他的重视。

    他真的不想再次看到类似数十年前所发生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可是沛县的情况,已经到了必须要整治的地步了。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徐盛在内政方面的不足,如果是简雍还在治理的话,这样的情况会好很多,可是沛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绝不是一日就变成这个模样的,索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政令,并不是你想的不完善,而是因为他们始终都能找到漏洞。

    就算是在现代,也不会出现完美的法律,去规避所有罪恶,但这终归不是现代社会,很多变革,就算你想保障更多人的利益,但是所要面对始终都是犬牙交错的局面,甚至因此而出现一些格外刺耳的声音。

    真的是打击很多人的信心,甚至会造成你自己的不确信,难道政令是真的错了吗,是真的考虑不周就颁布了吗,你会怀疑,越怀疑就越畏手畏脚,甚至一些政令还会因此而停止。

    当然,这也是商业规模太少,而且大多商业还极度依赖土地,不管是刘澜鼓励发展的茶叶行当还是纺织行当,其实还是在从土地里找活路。

    似刘澜重点关注的瓷器,规模却并没有发展起来,当然这里边有越窑的存在,造成徐州瓷器并没有多大的竞争力,可是越开越多的妓院和乐坊怎么就规模越来越壮大了?在沛县东南西北四市里,就算是骡马鸡鸭这类的市集都能出现妓院,几乎是每十间商铺就能有一间妓院,这样畸形的发展,虽然有因为战争导致的女多男少的原因客观因素,可是这样的发展难道不是因为出现了问题?

    虽然刘澜有颁布禁令,禁止逼良为娼,可这些妇人没人愿意在纺织厂劳工,而是在乐坊妓院,这你说是什么造成的?

    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徐盛的原因造成的,徐盛是真的背锅了,毕竟这样的情况在简雍治下就已经开始发生,只不过是在徐盛治下而愈演愈烈。

    对于沛县发生的事情,刘澜打算再派得力人手去治理,当然那些个老儒,就免了,去教化民心他们有一手,但想要让沛县改革取得更显著的辉煌,还得要改革派。

    这一点上,当年在杏林的单子春就完全符合,他这些年在徐州各郡县从刀笔吏一步步坐上了县令,现在虽然不会破格提拔他为郡守,但是别驾,由他出任沛县别驾,给徐盛当副手,负责沛县政务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徐州的商曹掾史和工曹掾史也要相应在沛县施行,这一点是刘澜忽略的,或者说是他因为徐州之战而一直没能施行的,趁着这个机会,他需要对沛县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不仅是在民生上,还要在政治上。

    刘澜看完了一封关于昨天广陵谈论即将发生的徐州之战的记录之后就派人去把徐庶叫了过来。

    在客厅,徐庶见到刘澜的第一时间,他就从刘澜手中接过了他递出去的文书,当他看完书信,并大力夸奖内卫对百姓态度的扭转起到至关作用的一刻时,就听到刘澜笑着说:“这要记你一功,当年徐庶在内卫的时候,虽然陈果是他的副手,但陈果处理的事情完全是袁术以及江东的情报,当然这是为了掩护陈到,可正因为如此,徐州真正对内对外的事情才全落到了徐庶的头上,而最后,这一果实,却又被陈果采摘,虽然徐庶大度,但论功行赏的时候,刘澜自然要第一个褒奖徐庶了。

    “这些内卫的心思,还真的不错,不过广陵的情况自陈登离开之后就不是那么稳定,各方反应不一,能因为他们的出现,造成现在这样的情况,应当给你和广陵内卫统统记一大功。”

    徐庶笑道:“主公奖赏广陵内卫无可厚非,但奖赏卑职就不必了,毕竟当年卑职在内卫统领这个位置上,这些都是分内。”

    眼看着徐庶躬身推让,刘澜挥手做须扶的样子,让他起身,道:“我说这些,是真的觉得内卫做的很好,和你说句心里话,没有内卫存在的郡县,这样的情况年年都有,就算你有防备,也难保敌人无孔不入,最后都会造成一番被动,最后甚至演变成一场祸端,死了人,还是我们内部资金流血,让别人看笑话,现在你看,因为内卫的存在,这样的情况少了,反而出现了好多慷慨之士,以前人家张口都会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现在嘛,徐州也一样,而能有这样结果的原因,说到底根源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卫吗。”

    徐庶望向刘澜,“但这完全是因为主公的提议,不然元直又怎么会有机会施展,而最终之所以能办成这样的事情,也完全是因为主公您的政策,不然内卫也不可能有合法的身份进入到各地,这对卑职来说,可不是什么功劳,完全是主公您赏赐的一个机会。”

    “你啊,永远都把我抬的这么高,这迷魂汤要不得。”刘澜虽然如此说,但看他的样子,反而十分受用的感觉,到最后,手一摆,指着另一份文书说道:“看看这封文书吧,是关羽陈矫昨日回府之后的一些情况。”

    徐庶先是沉默,然后接过文书,只看了几眼,便抬头望着刘澜,一脸诧异,道:“他这是要做什么?”

    徐庶之前沉默,是因为陈矫昨天在府内的情况居然都能被刘澜悉数熟知,这可就不是他当年说搞的情况了,他甚至有想,自己身边是不是也有内卫的密探,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刘澜也全部知晓,这感觉让他恐怖,可是在刘澜递出书信的一刻,他就不得不把注意转向陈矫,可看过信中的内容之后,却发现,里面的情况居然都是他在厢房的介绍,以及天亮之后回到自己临时府邸门前的情况,之后便再无其它,这让他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原来这并不是内卫对他的盯梢,而是近卫骑兵对他的查探,而就在这个情况,其实也看不出来什么。

    就在他把书信交还给刘澜的一刻,就听刘澜说道:“你觉得陈矫会用上策还是中策又或者是下策对付广陵胥吏?”

    徐庶摇头笑道:“下策应该不会。”

    “你啊,永远都把我抬的这么高,这迷魂汤要不得。”刘澜虽然如此说,但看他的样子,反而十分受用的感觉,到最后,手一摆,指着另一份文书说道:“看看这封文书吧,是关羽陈矫昨日回府之后的一些情况。”

    徐庶先是沉默,然后接过文书,只看了几眼,便抬头望着刘澜,一脸诧异,道:“他这是要做什么?”

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大战开启(82)() 
很多事情,从刘澜撤离广陵的那一刻开始就在进行着,而同样曹操乃至于袁绍甚至是袁术都没有闲着,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全方位较量,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在这件事情上,刘澜的内卫别看获取了众多情报,但同样袁绍几人获得的消息一点也不会比刘澜少,甚至比他还要多。

    刘澜走了的消息,虽然他做的无比隐蔽,但是并不可能瞒得过他们,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不过在此之前,曹操的使节,却足够让袁绍头疼,尤其是他的决定,最初,确实不被袁绍说重视,不就是想要以强攻刘澜来逼自己大举进攻青州么,他不上这个当就是了。

    然而,当沮授甚至连田丰都破天荒的来提醒他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事情好像没有他说想的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经过沮授的剖析之后,更好像为他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一样,他居然当着沮授的面叹息一声:“若非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不到这曹操的眼光竟会如此长远,说真的,我想过他这么急着进攻刘澜是想要首鼠两端,但我却没想到他背后居然还有这么一层深意,还真的是审时度势啊,做出了最为有利自己的决定,你说,我当时这么就没想到呢?还有你们居然也没有人早一些提醒我,光让我想着去应付袁术,让他去牵制刘澜,却没有想到,趁此机会拉拢他,反而让曹操大捞好处,你说你怎么一早不提醒我?”

    说道最后,袁绍反而埋怨起了沮授,这让他真的是欲哭无泪,有些事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可当时他们说的话,如果没有曹操的话,袁绍也不会同意,所以说他这就是抱怨,说实话,今次这事,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会是那个倒霉蛋,毕竟袁绍就是这样的人,他太清楚了,功劳永远是他的,但过错,不论大小,都是他们的。

    沮授无比尴尬,但在袁绍面前,而且事情已经变成现今这个局面,必然要有所有应对,他口风一转,说道:“大将军,曹操的小动作虽然看起来坐收渔利,可是您有没有想过,他这样两头讨好,首鼠两端,与当年的刘澜一边与袁术称兄道弟一边与刘繇攻守同盟有什么区别,您说,曹操他为了什么?又如何能确保自己的利益?”

    “你的意思是?”之前还在抱怨的袁绍眉头略略一皱道。

    沮授重头到尾,始终都在给袁绍设定着最大的威胁,公孙瓒、刘澜、曹操与袁术,但随着刘澜拿下秣陵并迁移治所之后,他的排序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公孙瓒、曹操、刘澜与袁术,这个排序,袁绍是知晓的,可以说,在河北氏族,诸如田丰等人的眼中,这是最符合袁绍的选择,所以当沮授在说道曹操首尾两端时,他则是在提醒现在的袁绍,曹操便是当年在徐州名不见经传的刘澜,看起来不堪一击,可是一旦当他与刘繇联手一同对付袁术之后,只用了区区两年不到的时间,就使得袁术有强变弱,曾经的袁术,是天下人人兖州最有可能称霸中原的诸侯,但现在,没有人再看好他。

    “而曹操,就是当年的刘澜!”沮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继续说道:“如果我是曹操,那么当即天下的局面,就现在的格局是他最乐意见到的,只有这样,他才能有主公的时间来使的自己变得足够强大,然而他知道,在公孙瓒被大将军消灭之后,中原的格局不可能继续维持现状了,甚至连已经崛起的刘澜也开始向四周蚕食,所以他最乐见的局面不可能继续发生,那么既然现状无法继续维持,必须要改变的话,他就必须要像当年的刘澜夺取秣陵一样,不管背负任何骂名,都必须义无反顾,所以他要有所发展,要么就是向东要么就向南要么就向西。

    首先,向南的话,对付袁术,他不会冒这个险,首先刘澜是一大未知数,其次是主公,不管如何袁术始终都与大将军有亲情联系,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他不会贸然去以此去试探主公的底线,所以他只能向东或者向西去扩展自己的实力,然而不管他选择刘澜还是张绣,他首先面临的都有可能是受到另一方诸侯乃至于袁术的袭击。

    而他先用张绣来做试探,效果很不错,刘澜和袁术都放任不管,但可惜曹操咬到了铁板,没能吃下张绣,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些意外,但这个意外,却给了曹操机会。”

    “怎么说?”

    “因为曹操看得明白,他打张绣,袁术和刘澜都漠视不理,可是张绣毕竟只有一个宛城,对他在实力上的壮大帮助不大,所以宛城对他来说,如果到嘴的鸭子,随时都可以吃掉,既然这样,那么他也就不用太过着急,反倒是袁术和刘澜,变成了他的心腹大患,可他对这两大诸侯,又不敢像对张绣那般去试探他们甚至是主公的反应,这个时候,袁术找到了他,如果让曹操同时面对两大诸侯,甚至是与两大诸侯为敌,显然曹操不敢也不现实,没那个能力,可是如同是与其中一大诸侯对付另一人的话,那么这无疑是现在曹操最佳的选择,如果我是曹操的话,那么我当然也会首鼠两端,一边与大将军您交好,一边又与袁术暗通款曲,以达到其症状的目的,最终消灭刘澜,一人得徐州,一人得扬州,所以,他才会在这个时候,告诉主公他要和刘澜决一死战,就是要以青州这个的诱饵,来换得主公出兵,这样一来,那就是三大诸侯的联盟,主公攻青州,助其夺徐州,而袁术完全可以夺江东,三大诸侯瓜分刘澜,以此为契机达成联盟,这样一来,看起来我们的敌人就只有刘澜一人,可是主公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另一个深意呢,主公在三大诸侯中实力最强,那么在瓜分了刘澜之后,主公下一个目标,肯定不会是远离我们的袁术,而是他曹操,这一点曹操看的明白,所以他这个时候与袁术达成默契,说白了就是为了有一天,联合袁术来抗衡主公,我相信这才是曹操会答应袁术助他解九江之围的初衷。”

    袁绍听着之时,就已经起身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沮授的思路很清晰,或者说,他完全是站在曹操的角度来分析为何会为袁术解围的原因,而通过洞悉曹操内心,同时也能揣摩袁术的一些想法,可以说,这时候,关东四大诸侯最弱的两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住他们的利益,也才能有实力与刘澜甚至是他一较高下,那么他按照联络袁术也就可以理解了,更何况,沮授说的足够明白,现在的曹操就是在学当初的刘澜,你说当时刘澜与刘繇结盟时,让多少人大呼他疯了,联合一个弱小的刘繇,不惜与随时能灭了他的袁术而翻脸,得不偿失,可是最终的结果呢,刘澜笑到了最后,这么一看,他与袁术的结盟,会不会复制当年刘澜对付袁术的情形?

    袁绍没有把握,但看看现在的刘澜,他能不防着这一手?不过他突然想到了刘澜,他会不会想到这一层呢,或者说他帐下那些谋士会不会一早也提醒了他这一点?轻声说道:“我觉得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刘澜,他绝不会会束手就擒,你说,假如曹操的算盘真的打响了,他会做如何选择呢?”

    袁绍想着,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想法,他看了沮授一眼,缓缓道:“我在想,如果刘澜放弃青州,甚至是徐州,全力退守丹阳……”

    这一空白余韵足够震撼,房间之内瞬间鸦雀无声,沮授低着头,好半晌,才抬起头,看着袁绍,道:“这是刘澜唯一的选择,可是刘澜会放弃他的根基所在吗?如果放弃了青徐,那么也就等于放弃了所有,更放弃了逐鹿中原的可能,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乃天下腹心,战略意义重大,但是中原人口的稠密却是无数人都盯着的肥肉,掌握了中原,就等于掌握了人才,掌握了充足的兵源与粮秣,也就有了最终逐鹿天下的可能,但是经过黄巾之乱,经过董卓乱政,经过群雄逐鹿的战乱之后,兖、豫二州,人口失去七八,人才虽然仍多,但若靠中原,似光武据河内而问鼎天下显然不大可能,若不然,曹操为何到现在兵马也不过五六万,掌握了兖、豫二州之后,依旧没能有一个飞跃,反倒是刘澜,却在这数年间有了称霸的实力,为何,这还是因为徐州在陶谦和刘澜的治理下,并没有遭到太过严重的兵灾,虽然无法与冀州媲美,但是若曹操想建立伟业,能与主公抗衡,那么得徐州才是他唯一的选择,以现在徐州的人力物力,到时候才能有资格与掌握冀州的大将军您一较长短。”

    “刘澜治下,辽东地处偏僻,乃不毛之地,青州战火连连,人口十去八九,丹阳又是人口稀少之地,也只有徐州才算得上刘澜真正之根本,曹操以丹阳与青州为饵,诱我与公路得之,而他却能摄取刘澜最富庶的徐州,看来,曹操这算盘可一点都不输商贩啊。”

    “主公所言不错,如果真是这样,刘澜撇了青徐,固守江东,那么真正有麻烦的,恐怕就只有袁术一人了。”沮授有些忧虑道

    “这一点,你若不说的话,我还真忽略了,以现在袁术的能耐,刘澜若真的把重兵放在丹阳,那袁术最后必然大败,到那个时候,曹操又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赚得淮南之地,到时候整个中原包括司隶这大半天下,可就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了,到时候我们和他开罪,就算赢了他,他也可以西逃,以潼关为界,到时候就不是南北而是东西为界了。”

    “主公考虑的周全,所以这一仗,我们的精力不仅仅要放在刘澜的身上,还要放在曹操的身上,卑职一早就说过,这位曹司空,车骑将军才是我们真正的大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