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样可以留你一具全尸!”

    “那是你不知某的手段!”

    “无妨,与你一战,生死由天,死亦幸也!”

    “爽快,可恨未能与你早些结识!”

    徐晃欣然一笑,道:“还好只是才相识,不然各为其主,只会更痛苦!”

    “哈哈!”

    公孙康大笑着跃动战马,而徐晃也已催动着坐骑舞着两刃斧迎向前,大战一触即发。

    某一刻,徐晃大喝一声:“杀!”抢先一步向公孙康发起了进攻,公孙康同时夹动坐骑,迎向徐晃,两人照面,脸上都扬着一丝淡淡的笑容,就像是老友见面,可两人却都要将对付置于死地。

    公孙康长枪高高举起,借助马势,临近徐晃的一刻猛然刺出,这一枪宛如蛟龙出海,瞬息即至,直刺徐晃咽喉命门。

    速度虽快,但徐晃的反应更快,不躲不避,两刃斧横向一扫,当啷一声,枪斧相交立时碰撞出耀眼火花,而公孙康刺来的长则却结结实实被徐晃手中两刃斧撞偏了。

    一声闷哼,公孙康吃了一记暗亏,急忙脱离战圈,交相而过,重振旗鼓,立即又舞起长枪,一往无前杀向徐晃,这一回他要以巧破千斤,而不是与其拼力量。

    灵蛇吐信,把握良机的公孙康直刺一击,但速度太慢了,不要说无法和张飞那如雷霆般的速度比拟,就算是和李翔比也有不如。

    “来得好!”徐晃低喝一声,两刃斧舞动如风,锵鎯一声又将公孙康长枪击退,可这一回吃过亏的后者显然留有后手,一招逼退,数招再来,眨眼之间,便刺出了七八朵枪花,叫人摸不准他的真实意图。

    爽快!

    徐晃是彻底来了兴趣了,你快我也快,七十二斤两刃斧被他抡圆,那速度何止是惊人,虎虎生风,挨着,不死也是重伤。

    公孙康被杀出了血性,发出一声怒喝为自己提气,长枪再刺,瞅着两刃斧舞动起来的空档雷霆一击。

    轰!

    冲天响声在原野中响起。

    两人几乎同时被震退,嘴角更渗出鲜血。

    这一战,远没想象中简单。(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三章() 
因战局从城内转向了外城,刘澜一行随即赶到外城楼上观看战况,听说大局已定,负责内城治安的阎柔第一时间赶来,不多时便风风火火来到了外城楼,离得老远看到了刘澜,紧赶几步来到其身前,躬身施礼,激动地说道:“阎柔恭迎司马归来,恭贺司马安全归来!”

    刘澜连忙将他虚扶而起,虽然他口里说着恭喜恭贺,可那激动的样子就好像自己真有了什么三长两短一样,就差没有哭哭啼啼:“没事了,这不都过去了吗?”刘澜笑着,转而打趣了阎柔一句:“好了,好了,已经没事了,你要在这样,可就真像个娘们了!”

    “高兴,高兴。”阎柔并没有觉得眼眶发红难堪,反而高兴的说:“司马深陷险地,卑职心中高兴,是以才会如此激动!”

    阎柔是喜欢表达自己心里的,这也是他的细腻之处,在这一点上关羽可就不会说些什么洪福齐天的话,倒不是说关羽不关心司马的安危,只不过是不善于表述个人情感罢了,但在心里,同样对司马平安归来感到开心,只不过他的关心是不会用嘴去说的,而是用在行动中,去更好的指挥这一仗。

    刘澜突然迟疑了一下,转而低声问阎柔,道:“对了,最近有田畴的消息吗?”

    “没有,自从他去了冀州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也不知道购粮如何了。”

    “嗯。”刘澜应了一声,购粮的事情当然已经差不多了,小蛮已经到达辽东,想必托运粮草的他们也快要到了吧。

    这时,战况变得激烈起来,在弩箭的威力下,襄平守军一个个开始疯狂,甚至不惜下马‘游’过护城河,刘澜望着眼前惊心动魄的情形,不由得倒吸几口凉气,自认如今在指挥打仗方面驾轻就熟的他可从来没有过把人逼到这般田地的时候。

    他不由看向了一旁从始至终就关注着战况的关羽,依旧沉着脸,很难看,就算现在胜局在握也无法让他露出笑脸来,而就是这么一个冷酷的男人,设下一连串的计谋让公孙康有来无回。

    回想自己见到的一切,不管是放襄平骑军入城,还是布火墙分敌,再到龙骑军出击断其归路,一步步将公孙康逼到死路,此时,公孙康在徐晃与龙骑军的包围下彻底失去了逃生的希望,不到百步的距离,只要徐晃愿意,随时可以将其全歼。

    这一连串的连环计,让刘澜莫名其妙想到了一个人,三国演义中近乎妖的诸葛孔明,算计到毫厘之间,此时此刻,刘澜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能在历史上有名有姓,而且还大名鼎鼎的关羽远比他了解的更恐怖,从前刘澜更多比不上的是他的勇,而让他自傲的智,现在也要甘拜下风了。

    但这只会让他发自内心的高兴,继张正之后,他身边又出现了一位帅才,当然还有徐晃,未来更是可期。

    局势在不断发展,在徐晃的劝服下,八百襄平骑兵几乎全部投降,几乎宣告了这一战的结束,但是公孙康却并没有投降,这有点出人意料,不过却无碍大局,两人交锋,名将徐晃十拿九稳,必能轻松取公孙康的性命。

    可前两个回合,两人却战了个难解难分,这可大出刘澜意料,就在众人注目之下,两人再一次交手,然而这一次,公孙康再没有办法去抵挡徐晃的进攻了,他的虎口早在前一次交手中破裂,此刻面对徐晃砍来的大斧,只是强忍着疼痛格挡,一瞬间,兵器就被击飞。

    战况比较精彩,但亦如刘澜所料一样简单,公孙康是有些本领,就像他交战之初所说的那样,他的手段真的很强,但可惜他的对手是实力更胜一筹的徐晃,原本自傲的蛮力在徐晃面前变得不值一提,也许换一个健康的公孙康会是另外一个结果,毕竟他已有两日夜没有休息,再加上连番苦战,不管是人还是马都无法承受这样高强度的厮杀,只是三回合,手中兵刃就被徐晃击飞。

    随即徐晃两刃斧飞扬,双眸闭合,口中呢喃一声:“安息吧。”

    噗!

    两刃斧划破公孙康铠甲与皮肉的声音响起,护心镜被打碎,甲叶横飞,胸前迅速被鲜血染红,两人的身形在一刻全部停滞。

    公孙康捂着胸前伤口,强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不使自己掉落下马,他的手掌顺着衣甲抹去,几乎腰腹全被划开,伤口又深,鲜血倏倏直流:“果然……厉……厉害!如果有可能,多希望这只是一场切磋,而不是一场死战!”

    “原本可以避免的。”

    原本可以避免的,这一句话让公孙康整个人为之一震,他的脸上再次浮现出笑容,可生机却又在快速逝去。呼吸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魁梧的身躯已经很难再马背上坚持,剧烈摇晃着,可他还是努力着,虽然艰难依旧转过身,望着北方襄平的方向,微笑着,父亲,他说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眼眶泛着水花,但孩儿却知道,您的目的是对的,海内将乱,只有您才能使辽东成为一片净土哇。

    砰!

    公孙康一头栽落下马,呼吸彻底停止。

    身体正一点点变冷,可双眸却始终不肯紧闭。

    死不瞑目?

    也许吧,壮志未酬。

    公孙康就这么战死沙场,只有十八岁,风华正茂。

    原本他会成为汉末辽东一方诸侯,可现在他却英年早逝,战死沙场。

    听到公孙康落马声响,始终不肯睁开眼的徐晃最终还是睁开了双眸,望向他的尸首,他的胸前还在汩汩流淌着鲜血,眼中满是不忍与痛苦,跳下马来,在龙骑军与襄平骑军的注视下,高高抬起两刃斧,事发突然,最后选择投降了的襄平骑军再也忍受不了这般痛苦折磨,更不容徐晃去玷污少将军的尸骨:“你要干什么,住手,住手,我和你拼了!”

    轰隆隆,徐晃并没有去糟践公孙康的尸首,而是一斧将他的坐骑马首砍下,确实出人意料, 可又在情理之中,你是个极好的对手,更是我徐晃的朋友,我理应送你最后一程!尘土飞扬中徐晃不躲不避,对着亲兵大喊一声:“取我的短匕来!”

    龙骑军对徐晃这般表现并不陌生,这是对敌人的最高礼遇,这一刻他们全都下马致敬。

    徐晃接过亲兵递来的短匕,先是对着公孙康尸骨深施一礼,然后又对他的爱马躬身,这才开始去剥马皮。

    这是最终的结局,他们这些武人应有的觉悟。

    马革裹尸。

    本就是他们的宿命!(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一场噩梦,公孙度猛然惊醒,泪流满面,伤心欲绝的他擦拭着眼角泪珠,方才所做噩梦原本清晰,可徒一醒,却又变得模糊不清,很多梦中情形都已记不起来,可长子公孙康鲜血淋漓呼唤他的场景却记忆犹新。

    公孙康虽非海内大儒,但亦是有德之士,擅谶纬晓儒典不然也难为冀州刺史,自然熟悉先王以定祸福的易经,但此刻他却万万不敢推算方才噩梦主何吉凶,第一时间派人去请主簿柳毅前来。

    主簿柳毅身长七尺,瘦骨嶙峋,别看他弱不禁风的样子可腹内却藏着沟壑,少习易经,研《河》、《洛》之文,纬候之部,更通风角、逢占。及至他拖着惺忪睡眼抵达公孙康度卧室的一刻就被后者匆匆忙忙礼迎入内,请其落座,待后者缓缓坐下,更是亲自奉茶,虽为主从,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再加上事涉长子公孙康,十分客气,此刻与其说是命令,倒不如说是恳请,才将方才所做噩梦娓娓言说后,想其为之前噩梦卜筮,推算祥妖。

    柳毅闻言,眉头不展,惺忪的眸子立时瞪圆甚至变得深邃,从梦境来看确实是大大的凶相甚至连主公都不敢轻易占卜,但除却这些,这一梦境却与当前战事有关,等会儿要占一个吉相还好,若是凶相,这可如何是好,若被按个扰乱军心的罪名,岂不是要大祸临头了?

    今日决不能轻易卜筮,眼珠急转,想着对策,可要想个两全其美之策哪那么简单。而边上一直期盼着的公孙度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再也没有之前的和颜悦色,他这一迟疑,阅人无数的公孙度如何猜不透他的心中想法,那点小九九全被他看穿,勃然变色,奋袂而起就要去抽佩剑之时,屋内却陡然响起了柳毅的大笑声。

    “你为何发笑?”

    要不是大笑起来,公孙度只要拔出佩剑他就成了剑下亡魂,所以发笑不过是急智,无奈之举,又如何能如实回答,只能继续发笑,掩饰心中焦急,好让公孙度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可此刻他的后背都是冷汗,湿透了,如果再这么笑下去,早晚穿帮,难逃一死。

    怎么办!!

    该怎么办!!

    眼瞅着公孙度越来越接近挂着佩剑的墙角,柳毅几乎是吼也似的说:“此梦不必卜筮,已尽知凶吉。”在这生死关头的一刻,终于让他想出了办法,心有余悸,差一点啊,就差一点这条小命就丢了。偷偷喘口粗气,还不能表现出来,以公孙度的精明,瞬间就能瞧出端倪来,使自己保持镇定,不要露出马脚来,可却没有一点信心,弄不好立马身首异处,这提心吊胆的感觉,让他双手情不自禁打起了寒颤,好在有案几遮掩,不然立马露馅。

    “你已知吉凶?”公孙度虽然这么一问,可心里却一点也不相信,照样取剑,可摸到剑柄的一刻,却又迟疑了,若信了他吧,万一被其所诓呢?可若不相信吧,他又深知此人易学高深,也许真能未卜便知呢?这一犹豫,让他打起了先听听看的念头,抽剑的手掌自然变成了摘剑,左手提着宝剑又回到了木枰前,曲退落座,昂首挺胸怀抱宝剑在胸前,双眼犀利的盯着他,只要有一丝胡言乱语,立时就取其项上首级。犀利的眸子在瞬间迸出一道寒光,寒声说道:“此梦凶吉如何?”

    柳毅自然明白他将宝剑抱在怀中就是在威慑自己,若是胡搅蛮缠,他可绝不顾念多年主仆情谊,第一时间就要取他性命,不过对危急之下想出的说辞他可没有半点信心,可现在早无后路可退了,只能随机应变,硬着头皮先上了,整理下语言,缓缓启齿,道:“主公,此梦境乃是险中求胜,转危为安之相。”

    公孙度冷哼一声,说的完全就是屁话,已经知晓自己被诓了,抽动宝剑,只启一寸,心急火燎的柳毅忙不迭的说:“兵者,凶器也。主公此梦虽看似主凶相,更应兵凶战危,可少将军浴血沙场,却绝非是在暗指此战凶险,而是主辽东兵戈四起,将要战乱连连,至于少将军血染征袍呼唤主公,其意却是言少将军高奏凯歌,一举扫平新昌!”说着柳毅霍地站起,弯腰高呼:“恭贺主公,贺喜主公!”

    “喜?”公孙康面上看不出丝毫表情,淡淡道。

    “正是,主公此梦主辽东即将兵戈四起,但少将军化险为夷,使辽东转危为安啊。这能不可喜可贺吗!”柳毅激动的说着,他不停的催眠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的,及到后来,连他自己都对这套说辞深信不疑,这一假象彻底迷惑了公孙度,微微颔首,道:“你的意思是说,方才的梦境是言康儿不仅能够一举歼灭刘澜,还能够平定辽东?”

    “正是。”柳毅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原来是这样?”

    细细琢磨的公孙度瞬间醒悟,为何会有辽东即将兵戈四起之说,他一旦攻灭刘澜,辽东各县未来襄平之县令必定听闻消息,半道返回加紧守备,这岂不就是辽东将要兵戈四起了?不过有康儿在,各地郡守虽然反抗,但他仍能平定辽东,至于他所担心的新昌之战,更是完全不用在意。

    其实求神问卦是因为对未知感到恐惧,之所以公孙度会如此,主要是因为事涉其子公孙康,关心则乱,此时细细想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新昌守军加上刘澜私曲不过一万多人马,我军则有五万大军,兵力远胜。康儿带兵而去,也许战况会很惨烈,但却足以一举荡平新昌,扫灭刘澜了。

    公孙度一直冰冷的面容,终于露出笑脸了。

    轻拂鄂下长髯,道:“刘澜账下虽有虎狼之军,但兵力悬殊,兼且康儿有勇有谋,再加上阳仪从旁相助,今次一战就算无法轻易胜之,亦难改新昌破城之局!”

    “主公所言尽是!少将军旗开得胜的消息想必不日就会传来!”

    柳毅见此,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不由在心中长叹一声,逃脱一劫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五章() 
关羽傲立在新昌城楼之上,双眼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半开半阖,轻捋颔下三缕长髯,徐晃战斗进入尾声,唯一与他所料有些出入的便是胜利要晚一些,不过徐晃并没有辜负他的重托。在他斩杀公孙康的一霎那,关羽毫无表情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光彩,眸中完全是一副尽在其掌握中的神彩。

    但也只是片刻,光彩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不可否认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而且还是如此危险的一场战斗,但他却并没有畏手畏脚,布置的极为大胆,显示出了他的大心脏,然而,眼前的一场小胜却并不值得太过兴奋,因为真正可怕的敌人还未出现,还好梁大、仕仁还有宗楷没有辜负重托,成功抵挡住了敌步卒,不然的话,这一仗必将惨败而告终。

    正因如此,这一仗虽胜公孙康,看似对局势利好,但并未真正左右局势,到了现在真正的战斗其实才刚开始。

    解决了公孙康这道开胃菜,真正的正席才算开始,可一想到还有足足五万余人的襄平步军,关羽的脑仁都疼,但他却不敢有一丝懈怠,苦战中的梁大现在急需支援。

    可当他看到徐晃高举而起的两刃斧时,深邃的眼瞳瞬间变得阴冷,随即变柔,长长出了一口气,很无奈的与司马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不过与司马不同的是,关羽乃是苦笑,他身为本战主帅,深明时局艰险,虽然心中焦急,可都是行伍出身,他能体会徐晃对对手的敬意,低声笑骂了一句公明这小子后摇着头转向了一旁的雍盛,道:“看来又得你走一趟去接替公明指挥龙骑军,援助梁大了。”

    “诺!”

    雍盛二话不说领令而去,而在他转身离去的一刻,关羽却振臂而起,高呼一声:“擂鼓六响!!!”

    刘澜一直好奇几次被敲响的鼓声到底有何用意,低声询问,关羽解释道:“

    擂鼓一响,李翔箭手齐射敌军。

    擂鼓二响,单梁掷檑木滚石分割敌军。

    擂鼓三响,仕仁率斥候营袭扰其步军。

    擂鼓四响,梁大率矿山军阻敌步兵与骑兵在新昌汇合。

    擂鼓五响,徐晃率龙骑军出击,破敌骑军。

    擂鼓六响,乃全军出击。

    “妙,妙,云长果然智计百出,料敌先机啊!”刘澜击节赞叹,关羽真是有大家风范啊,一番布置可谓是将公孙康生生算死,今日别说对手只是公孙康了,就算换成近乎妖的诸葛孔明,兴许也要吃瘪吧?

    司马不吝赞美之词,心花怒放别提多高兴了,如果是后世熟知的那个关羽,想必就要欣然接受了,可眼前这位却没有,也许是随刘澜时间久了,谦虚说:“司马言重了,这不算什么。”说完关羽便又忙起来,吩咐阎柔尽快处置瓮城之内残余敌军以及打扫战场,一切皆按事先商议进行布置,毕竟头等大敌是敌步兵啊。

    一切处置完毕,转向司马,躬身,道:“如今六通鼓响,乃全军出击,司马,不知这最后一战,您是?”

    “自然与云长一同灭敌!”

    刘澜明白其中关键,关乎成败,怎能错过!

    当即带领亲卫千余人以及李翔黑风弓箭军出城,继龙骑军之后再次向梁大矿山军支援而来,而此时的矿山军在经过追歼后,面对列阵反击的襄平军节节败退,一连退了三五里,方才再次整军,清点人数之后,走散与伤亡足有五百余人,可就算现在兵力只有三千多,梁大却还要继续阻敌,陈军列阵后,与宗楷傲立军前,静候敌军前来。

    这一仗胜得快,败的也快,宗楷都纳闷,这仗是怎么回事儿,前脚还在追歼敌军,怎么一转眼又被敌军撵着跑了?他想不通,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可想问问一旁的梁大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