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前天一夜暴雨,别说土路了,连官道都是大大小小的水坑,白天上路都难走,何况是赶夜路,他们这一夜走了几里路,而秣陵军居然追了上来,要知道他们可有着十来里的距离,结果一晚上就被追上了?
九江军的这名校尉完全想不通,毕竟他们可是连辎重都没有携带,而秣陵军则不同,可是带着物资,就这样居然把他们给追上了?
想不通,凝视着远方的秣陵军,他已经隐隐看见了越来越多的部队赶了上来,再跑也没有任何意义了,虽然主公给他的命令是拖住秣陵军,带他们兜圈子,尽可能的把秣陵军主力多拖延在零陵。
然而现在看样子这样的想法是不大可能了,躲肯定是躲不过这一劫了,虽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可刘澜已经追了上来,那也只能派一支部队对秣陵军进行阻击了,虽然也知道坚持一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只要能给主力多争取一些时间,他们就能顺利逃走,所以这是他现在唯一的选择。
三千人的部队,最少要留下一千人,这让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毕竟所有人都明白,留下来的人多半没有活命的机会,但是这一次能来到零陵的部队,又有哪一个不是做好了必死的信念?
所以没有人退缩,都主动请战,看着他们,此次的主将孙召都感到了心中的火焰在燃烧,留下来的人必定要倾力而战,为了他们的同袍,更是为了他们的将军,战斗到最后,宁死也决不能退缩。
“将军,你快点走吧,这里交给我们!”
“好!”人挑选好了以后,孙召便转身离去,没有二话,不是他沉默寡言,而是他不知道对他们说些什么,因为他们必死无疑,说多了会现在他矫情,说少了又恨虚伪,所以直接走,没有任何感情,也不会有负担,因为没有看到,所以未来的每一天也会想起他们今天绝决的一幕,也不会回忆起他们视死如归的年轻面孔。
“兄弟们,我们留在这里,是为了掩护将军和更多的兄弟们安全离去,既然将军把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那我们就要鼓起勇气,为将军争取最多的时间,战斗,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一千人的队伍,没有任何人恐惧,士气高昂,他们振臂高喊着,声势直冲云霄,而就在这时,在他们对面,同样也传来了一声呐喊,紧接着就看到秣陵军也开始振奋起来,长矛举起,他们一个个朴刀出鞘,士气高涨。
两家没有对峙,而是都在高寒着视死如归的口号,接下来就看到秣陵军开始对九江军发起了冲锋,刘澜坐镇中军,他没时间也没兴趣参与到进攻中,因为他有其他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观察敌军的情况,他需要从敌军的旗帜和阵型乃至于一些细微的表现中发现其中隐藏的一些秘密。
比如说孙策到底在不在九江军中,他需要观察确定,也许判断不够准确,但只要孙策在军中,那他就不会遮遮掩掩,但很快他就发现有问题,因为这里的九江军人数明显很少很少,按照他们收到的情报,那可是有着足足上万人马,但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部队,怎么看都不会超出两千人。
如果他们没有列阵,刘澜或许还很难去判断,但是他们居然挡在他们的面前列出了一个方形阵来,这样的阵型是最基础的方阵,虽然人员兵力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却能够通过他们拍了快速算出方阵的人马。
一千到一千五,这个兵力绝对不会有问题,也就是说九江军的主力已经不在这里,而他们对面出现的敌军,很有可能是留下来进行阻击的九江军,想明白了这一点,刘澜那里还会犹豫,一声令下,部队便对九江军发起了冲锋,这点人马,刘澜还真不会放在眼里,如果他的近卫重甲军在的话,一个冲锋就把他们的方阵冲散,但许褚不在的情况下,也许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冲破敌阵相信也不会浪费太长的时间,这一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平定扬州(55)()
“校尉你看!”
正在与秣陵军交锋的九江军校尉闻言,顺着身边亲卫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秣陵中军将旗正在快速向前移动,转眼之间已经能够清晰看到了将旗上书写的几个烫金大字,征东将军刘,眼眸一冷,几乎是下意识破口而出:“是刘澜!”
“看来之前只是秣陵军小试牛刀,现在才真的要下死手了。”
“不错。”校尉眼神深邃望了眼敌军正在快速移动的将旗方向,重重点头。
就在两人低声密语之际,秣陵军再一次动了,随即向他们阵中潮水般猛冲过来,校尉急忙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之前与陈果一战,或许他还有勇气对攻,但现在秣陵军要全力以赴了,兵力的压制让他哪里敢再去对攻,能守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果一马当先,原本黄忠也要亲自上场,但被刘澜拦了下来,他这个年岁,跟在自己身边压阵就好,所以他让杜普带领部队杀了上去。陈果与杜普二人带着本部一往无前,直冲敌中军,只是一眨眼间,双方士兵便交战在一起,在空旷的官道上,双方展开了最为惨烈的肉搏战,你死我活,血肉横飞。
九江军都是精兵,甚至他们从军的年限比之秣陵军还要遭很多,但在训练装备上,以及后勤伙食上,却很难与秣陵军相比,如果九江军是来之即用,那么秣陵军则是精挑细选,甚至做到了千里挑一。
有着丰富合理的伙食再加上成熟的训练,可以说每一名士兵都是真正的精锐,就算是一挑五也不为过,再加上刘澜搞的扫盲班,可以说能留在如今裁军过后的秣陵军的士兵,每一人都有资格成为军官,如果能够立功升迁到千长和百人将,更有资格前往军校。
最初军校成立,能够前去学习的大多都是校尉以上的将官,而随着陆续学满归来之后,进入军校的人员也陆续开始降低,刘澜甚至觉得再过几年增兵都不用募兵,直接可以从军校选拔了。
不过这种可能性在眼下并不大,毕竟如今的战场之上每一战死伤实在太大,但如果能给刘澜一个较为和平的时期,刘澜相信他可以让眼下的部队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就算现在没有条件,刘澜也在尽最大的努力,毕竟随着裁军过后,留在部队的官兵都可以称之为精锐之中的精锐,就算未来不能确保每一人都能来自军校,但也要保证每一名军官都有军校的经历。
证实有着如此完善的保证,秣陵军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威名,就拿后勤来说吧,看看秣陵军的士兵,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反观九江军则面黄肌瘦,换了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部队又怎么可能战胜秣陵军。
而这还不算兵械甲胄的优良,如果再加上此刻秣陵军在绝对兵力上的优势,九江军可以说全面处于被动,但劣势归劣势,被动归被动,用刘澜的话就是差距永远都有,可有差距并不等于就要放弃,如果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这个兵当的也就太丢人了。
当兵不怕死,这是很多人都会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九江军士兵们都熟知的一句话,此刻他们既然敢留在这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就是拼死一战吗,就算最后败了又能如何?让秣陵军知道他们的厉害,知道他们这块铁板不是谁想来咬就能咬一口的,那是要付出了惨重代价的。
“校尉你看!”
正在与秣陵军交锋的九江军校尉闻言,顺着身边亲卫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秣陵中军将旗正在快速向前移动,转眼之间已经能够清晰看到了将旗上书写的几个烫金大字,征东将军刘,眼眸一冷,几乎是下意识破口而出:“是刘澜!”
“看来之前只是秣陵军小试牛刀,现在才真的要下死手了。”
“不错。”校尉眼神深邃望了眼敌军正在快速移动的将旗方向,重重点头。
就在两人低声密语之际,秣陵军再一次动了,随即向他们阵中潮水般猛冲过来,校尉急忙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之前与陈果一战,或许他还有勇气对攻,但现在秣陵军要全力以赴了,兵力的压制让他哪里敢再去对攻,能守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果一马当先,原本黄忠也要亲自上场,但被刘澜拦了下来,他这个年岁,跟在自己身边压阵就好,所以他让杜普带领部队杀了上去。陈果与杜普二人带着本部一往无前,直冲敌中军,只是一眨眼间,双方士兵便交战在一起,在空旷的官道上,双方展开了最为惨烈的肉搏战,你死我活,血肉横飞。
九江军都是精兵,甚至他们从军的年限比之秣陵军还要遭很多,但在训练装备上,以及后勤伙食上,却很难与秣陵军相比,如果九江军是来之即用,那么秣陵军则是精挑细选,甚至做到了千里挑一。
有着丰富合理的伙食再加上成熟的训练,可以说每一名士兵都是真正的精锐,就算是一挑五也不为过,再加上刘澜搞的扫盲班,可以说能留在如今裁军过后的秣陵军的士兵,每一人都有资格成为军官,如果能够立功升迁到千长和百人将,更有资格前往军校。
最初军校成立,能够前去学习的大多都是校尉以上的将官,而随着陆续学满归来之后,进入军校的人员也陆续开始降低,刘澜甚至觉得再过几年增兵都不用募兵,直接可以从军校选拔了。
不过这种可能性在眼下并不大,毕竟如今的战场之上每一战死伤实在太大,但如果能给刘澜一个较为和平的时期,刘澜相信他可以让眼下的部队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就算现在没有条件,刘澜也在尽最大的努力,毕竟随着裁军过后,留在部队的官兵都可以称之为精锐之中的精锐,就算未来不能确保每一人都能来自军校,但也要保证每一名军官都有军校的经历。
证实有着如此完善的保证,秣陵军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威名,就拿后勤来说吧,看看秣陵军的士兵,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反观九江军则面黄肌瘦,换了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部队又怎么可能战胜秣陵军。
而这还不算兵械甲胄的优良,如果再加上此刻秣陵军在绝对兵力上的优势,九江军可以说全面处于被动,但劣势归劣势,被动归被动,用刘澜的话就是差距永远都有,可有差距并不等于就要放弃,如果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这个兵当的也就太丢人了。
当兵不怕死,这是很多人都会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九江军士兵们都熟知的一句话,此刻他们既然敢留在这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就是拼死一战吗,就算最后败了又能如何?让秣陵军知道他们的厉害,知道他们这块铁板不是谁想来咬就能咬一口的,那是要付出了惨重代价的。
“校尉你看!”
正在与秣陵军交锋的九江军校尉闻言,顺着身边亲卫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秣陵中军将旗正在快速向前移动,转眼之间已经能够清晰看到了将旗上书写的几个烫金大字,征东将军刘,眼眸一冷,几乎是下意识破口而出:“是刘澜!”
“看来之前只是秣陵军小试牛刀,现在才真的要下死手了。”
“不错。”校尉眼神深邃望了眼敌军正在快速移动的将旗方向,重重点头。
就在两人低声密语之际,秣陵军再一次动了,随即向他们阵中潮水般猛冲过来,校尉急忙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之前与陈果一战,或许他还有勇气对攻,但现在秣陵军要全力以赴了,兵力的压制让他哪里敢再去对攻,能守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果一马当先,原本黄忠也要亲自上场,但被刘澜拦了下来,他这个年岁,跟在自己身边压阵就好,所以他让杜普带领部队杀了上去。陈果与杜普二人带着本部一往无前,直冲敌中军,只是一眨眼间,双方士兵便交战在一起,在空旷的官道上,双方展开了最为惨烈的肉搏战,你死我活,血肉横飞。
九江军都是精兵,甚至他们从军的年限比之秣陵军还要遭很多,但在训练装备上,以及后勤伙食上,却很难与秣陵军相比,如果九江军是来之即用,那么秣陵军则是精挑细选,甚至做到了千里挑一。
有着丰富合理的伙食再加上成熟的训练,可以说每一名士兵都是真正的精锐,就算是一挑五也不为过,再加上刘澜搞的扫盲班,可以说能留在如今裁军过后的秣陵军的士兵,每一人都有资格成为军官,如果能够立功升迁到千长和百人将,更有资格前往军校。
最初军校成立,能够前去学习的大多都是校尉以上的将官,而随着陆续学满归来之后,进入军校的人员也陆续开始降低,刘澜甚至觉得再过几年增兵都不用募兵,直接可以从军校选拔了。
不过这种可能性在眼下并不大,毕竟如今的战场之上每一战死伤实在太大,但如果能给刘澜一个较为和平的时期,刘澜相信他可以让眼下的部队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就算现在没有条件,刘澜也在尽最大的努力,毕竟随着裁军过后,留在部队的官兵都可以称之为精锐之中的精锐,就算未来不能确保每一人都能来自军校,但也要保证每一名军官都有军校的经历。
证实有着如此完善的保证,秣陵军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威名,就拿后勤来说吧,看看秣陵军的士兵,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反观九江军则面黄肌瘦,换了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部队又怎么可能战胜秣陵军。
而这还不算兵械甲胄的优良,如果再加上此刻秣陵军在绝对兵力上的优势,九江军可以说全面处于被动,但劣势归劣势,被动归被动,用刘澜的话就是差距永远都有,可有差距并不等于就要放弃,如果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这个兵当的也就太丢人了。
当兵不怕死,这是很多人都会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九江军士兵们都熟知的一句话,此刻他们既然敢留在这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就是拼死一战吗,就算最后败了又能如何?让秣陵军知道他们的厉害,知道他们这块铁板不是谁想来咬就能咬一口的,那是要付出了惨重代价的。
“校尉你看!”
正在与秣陵军交锋的九江军校尉闻言,顺着身边亲卫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秣陵中军将旗正在快速向前移动,转眼之间已经能够清晰看到了将旗上书写的几个烫金大字,征东将军刘,眼眸一冷,几乎是下意识破口而出:“是刘澜!”
“看来之前只是秣陵军小试牛刀,现在才真的要下死手了。”
“不错。”校尉眼神深邃望了眼敌军正在快速移动的将旗方向,重重点头。
就在两人低声密语之际,秣陵军再一次动了,随即向他们阵中潮水般猛冲过来,校尉急忙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之前与陈果一战,或许他还有勇气对攻,但现在秣陵军要全力以赴了,兵力的压制让他哪里敢再去对攻,能守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果一马当先,原本黄忠也要亲自上场,但被刘澜拦了下来,他这个年岁,跟在自己身边压阵就好,所以他让杜普带领部队杀了上去。陈果与杜普二人带着本部一往无前,直冲敌中军,只是一眨眼间,双方士兵便交战在一起,在空旷的官道上,双方展开了最为惨烈的肉搏战,你死我活,血肉横飞。
九江军都是精兵,甚至他们从军的年限比之秣陵军还要遭很多,但在训练装备上,以及后勤伙食上,却很难与秣陵军相比,如果九江军是来之即用,那么秣陵军则是精挑细选,甚至做到了千里挑一。
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平定扬州(56)()
如果有可能的话,刘澜甚至想把所有部队都轮流拍上去与九江军杀上一场,这可不是打算车轮战去消耗他们,反而是希望他们能在与这样的战斗中得以成长,只有经受过阵子的考验,方才能百炼成钢,哪怕会有伤亡,很大的伤亡。
训练场上是永远也不会训练出精兵的,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洗礼,说白了就是闭门造车罢了。而此刻的战场,秣陵军各方面都占据着优势,可是面对兵力弱势的九江军,却始终寸步难行,战斗胶着,那感觉就好像占据优势的不是他们而是九江军,不管怎么杀好像都有点杀之不尽的错觉。
可问题是九江军并没有源源不断投入到战场当中,但他们却仅依靠着有限的兵力还是把差距一点点都扳了回来,看上去他们好像从始至终就没有任何的劣势。
“不大对劲啊。”观察着战场的徐庶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怎么说?”刘澜和黄忠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看向他。
“我们以往作战,只要占据了优势,就很快能够转化为胜势,结束战斗,但是主公你看现在的情况,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可是比九江军多了足足十倍还要多兵力啊,但战场却变成眼下这样的情形,这难道合理?这难道还不对劲吗?”
“战场的情况是什么样子无须你来介绍,只要张眼睛就都看得出来。”刘澜摆摆手,本来他还觉得徐庶看出了什么他没有看到的一面,或者有了新的与众不同的见解,但现在看起来他也没有什么新的见地。
黄忠一直沉默着,因为有些话他想说却又羞与耻辱去说,因为眼前的这支九江军让他想到了另一支当年真正号称天下第一的步兵,就算是眼前的九江军,也得底下高昂的头颅,可是这支部队因为他自己的选择而最终被解散,而他也彻底成为了舆论的漩涡,在清议之中他成了大汉朝彻底落寞的罪魁祸首,多少人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
如今隐姓埋名,他当然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他的身份,所以他便沉默了下来,没有擦嘴,可是他没话说,并不等于刘澜也没有,因为眼前的这一步,也同样让他想到了他当年带领冀州军征战天下的情形。
一句幽州突骑死战不退,让多少东胡闻风丧胆,而眼前的这一幕,是多么的似曾相识,当时刘澜不就是靠着这股韧性,将必败的局面打出了一个平手,平手的局面杀出了一条血路,拿下了胜利,而眼前的九江军让他回到了幽州士气的峥嵘岁月,多少午夜梦回,刘澜能想到都是在幽州的一幕,那才是青春,那才是充满激情的时代啊。
然而眼下,当曾经敌人见到他的一幕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这种感觉必然不好受,但却又是必须面对的一幕,看着对峙的双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