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话还没有说完,张羡就已经是一副恨其不争的表现了,叹道:“我的傻侄子啊,张津与刘表有怨,那你呢?和他更是有血海深仇,难道还有比这更能让张津信任你的事情吗?只要你把这些告诉他现在唯一能帮你报父仇的只有他了,你说张津还会对你有什么其他的猜忌吗?”
“对对对。”孙策眼中不为人察的露出了森冷寒芒,自从父亲过世之后,他其实特别介意有人当他的面提起父亲,可以说这成为了他唯一介意的事情,都收龙有逆鳞了,而父亲则无疑就是他的那块逆鳞和心病,可是现在他必须要克制,直到听他说完之后,这才点头,道:“侄儿明白该怎么做了,此去交州,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失不失望对我没有意义,说句不好听的话,以我和文台的交情,应该帮你更多才是,但以我的能力,能帮到你的却非常有限,所以对于你,我是非常有愧的,这么说吧,刘澜来找过我,还让我把你留下来,可我拒绝了,他的条件非常好,但就是因为这份内疚,我才拒绝他,所以我今天来见你,就是要告诉你,我对你唯一的希望就是活下去,记住你还有父仇未报,不管到了任何地方,不管遇到任何危险,活下去才最重要!”
“伯父!”孙策有点激动,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张绣看着他这个样子,摆了摆手,道:“你不用这样,也不必害怕我会对你不利,如果我真想对你做点什么,刘澜来找我的的时候我就已经答应他,此刻你见到的也不会是我,而是我长沙的主力!”
“侄儿晓得。”
“那么我现在还有几句话要对你说的是,此行最困难的如果是在交州立稳脚跟和获得张津的信任,那么如何抵挡交州,才是真正的难关,如果你能过了这一难关,那以张津在交州经营这么多年,刘澜再想找你的麻烦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你日后替父报仇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换言之如果你没能突破刘澜的围追堵截,那你也应该能想到会遇到什么难关吧?所以接下来这段行程对于你才是真正危险的,步步荆棘,如何走,怎样走,你一定要小心更小心,谨慎更谨慎!”
“是,是!”孙策身边少了周瑜之后,就好像缺了主心骨一般,毕竟周瑜在的时候还能有个商量的人,可现在呢身边那些人又有哪个会像周瑜一样心平气和的和他商量呢?到现在他都和朱治们没有商量出一个具体方案来,到底要从贵阳还是零陵前往交州,而眼下当张羡说出这番话后,更是如一把利剑一样插入他的心脏,让他只能嘴唇嗫嚅了半天,最后才说出了两个是字。
张羡话虽然说的隐晦,但说白了意思就一个,在交州站稳脚跟,获得张津的信任,前者非常容易,后者却难上加难,想在交州站稳脚跟,张津巴不得孙策能带着他这一万多人来呢,对他怎么都是一大助力,最不济也能提升交州的战斗力吧,可是要让张津信任那就难了,信任是最容易也是最难获得的。
如果早年间的臧霸被陶谦所重视,又怎么可能有刘澜什么事,反过来张绣如果受到刘表重视,又怎么可能一直在宛城,就拿那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刘备不也是因为蜀地氏族的打压么,再加上受不到刘璋的信任,所以他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
而孙策如果真决定要到交州的话,那么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一最为现实的问题了,但连孙策自己也都明白连这些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想成功又哪又那么容易,想想看当初在长沙的时候两人都闹出了互相猜忌的事情,都做不到彼此信任,又何况是在交州,与素昧平生的张津呢?
“谢谢伯父的教导,侄儿谨记了。”孙策这句话说了等于白说,毕竟他一句知晓了此行前往交州的重中之重,可想要成功又哪那么容易,甚至他还有点感觉获得张津信任有点过于荒诞了。
“当年我听闻为了换取袁术的信任,你用传国玉玺为押,换来了文台旧部,那这一次你既“然已经知晓了我的叮嘱用意,那么你打算如何让张津相信你呢?”
“我与张津素昧平生,从未见过,帐下更是对他没有任何了解,不似袁术,知其喜好,可以对症下药,是以才能用传国玉玺换来家父旧部,可张津,侄儿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孙策一脸无辜的表情,看着让他有点心疼。
“别的不知晓,那你还不知道刘表这些年和张津连续交战的事情吗?”
“这事与侄儿能否获得张津信任有什么关联吗?侄儿实在是不太明白……”
孙策话还没有说完,张羡就已经是一副恨其不争的表现了,叹道:“我的傻侄子啊,张津与刘表有怨,那你呢?和他更是有血海深仇,难道还有比这更能让张津信任你的事情吗?只要你把这些告诉他现在唯一能帮你报父仇的只有他了,你说张津还会对你有什么其他的猜忌吗?”
第二千零一十章 平定扬州(41)()
巴郡,领十四县,郡守乃严颜,屯守江州,而刘备则在涪陵为县令,而当年刘焉还再世的时候,莫说是区区一县县令了,就是益州长史他又何尝放在眼里,但此一时彼一时,他现在也只能在涪陵这一亩三分地,而且还得看严颜的脸色。
“你这就走吧,这一部人马我交给你来训练,一年时间,如果你能入你所说将他们都练出真正的精锐,那么我会答应你所有要求,如果没有,那么我这里你也就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了。”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刘备早已不是当年青涩少年,这些年在益州辉煌过也失意过,大起大落让他看明白很多,心态也自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让他在低谷时还能不放弃的关键。
刘备走到周瑜身边,将手中的半块虎符塞到周瑜的手里,声音平淡,非常严肃和认真,千里迢迢从荆南逃来的周瑜在经历了重重险阻后,终于逃到了涪陵见到了刘备,只不过此刻他却因为是一个人前来,而没有受到刘备的重视,可是他现在还能去哪呢,当夜秣陵军偷袭,被秣陵军冲散的他只能一路朝益州逃来,从而与孙策失去了联系,他现在既不知道孙策在哪里,更不清楚孙策是死是活,所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只能先行来益州再打探消息,而等他到了益州稍作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孙策已经败退,并且朝交州方向撤离,这样的结果他就是想去寻回孙策也不可能了,他非常清楚孙策这一曲交州意味着什么,好的话在交州扎下根来,不好的话未到交州就被刘澜所消灭,所以他现在能做的要么就是前往交州寻找孙策,要么就是在刘备这里以防万一,如果孙策真有不测的话,他在这里也能和他相呼应,给他一个落脚之地,日后说不定还能有再次翻身的可能。
当然虽然刘备如此对他,看得出并不是很信任自己,但他最终还是给了自己一次机会,这与孙策相比还真不算什么,可是相比于素昧平生只是在书信上有所往来,周瑜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感激的,毕竟这世上换做其他人,能做到刘备这一步的还真没有几个人。
刘备把虎符交给周瑜之后便转身离开,打开房门,刚出了屋,却察觉到身后周瑜好像也跟着他出来了,回头瞧了他一眼,道:“你不用跟着我了,我要半点私事,你现在要么就去军营瞧瞧你的部曲?对于周瑜所谓的重新招募一曲五千人部队进行训练刘备是绝对不可能同意,倒不是他小气,而是他现在不仅受到严颜监视,关键是刘璋和程度那些人可一直在找他的小辫子,他可不希望被他们在这些事情上大做文章。
“公瑾,你的岁数比我小,我不管你你的内心到底想着谁,但我这个人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莫说这些时日与你相见后的所见,就凭来往书信我就知道你是那种能够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的人,当年叔父刘元起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不能说受用终身,但也至今不敢忘怀,用友者霸,孙策有你是他的幸运,但是我呢?或许就没那么幸运了,所以我今日能够接纳你,我不管你日后如何会不会回到孙策的身边,但最少在我这里一天,你就要表现出你的能力来,别让我失望!“
周瑜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刘备停下来居然会和他说了这么一番话,着实有点恐怖甚至吓到他了,必须承认刘备把他心中的想法都看透了,也知道自己心不在此,可是他却根本没有介意,甚至也一点都不担心他日后会离开,如果是一般人,明知道这个人迟早离开,那为什么还要给他这个机会,还要用他呢?
所以说就凭这一点,刘备的心胸是真的宽广,他做出了一些人一生都不会也不敢做的事情,心中不禁感叹这家伙真的是受到了太大的打压了,如果把他和刘澜的身份换一下,或许他的表现会比刘澜更好,就凭他这份气度和容人之量!
巴郡,领十四县,郡守乃严颜,屯守江州,而刘备则在涪陵为县令,而当年刘焉还再世的时候,莫说是区区一县县令了,就是益州长史他又何尝放在眼里,但此一时彼一时,他现在也只能在涪陵这一亩三分地,而且还得看严颜的脸色。
“你这就走吧,这一部人马我交给你来训练,一年时间,如果你能入你所说将他们都练出真正的精锐,那么我会答应你所有要求,如果没有,那么我这里你也就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了。”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刘备早已不是当年青涩少年,这些年在益州辉煌过也失意过,大起大落让他看明白很多,心态也自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让他在低谷时还能不放弃的关键。
刘备走到周瑜身边,将手中的半块虎符塞到周瑜的手里,声音平淡,非常严肃和认真,千里迢迢从荆南逃来的周瑜在经历了重重险阻后,终于逃到了涪陵见到了刘备,只不过此刻他却因为是一个人前来,而没有受到刘备的重视,可是他现在还能去哪呢,当夜秣陵军偷袭,被秣陵军冲散的他只能一路朝益州逃来,从而与孙策失去了联系,他现在既不知道孙策在哪里,更不清楚孙策是死是活,所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只能先行来益州再打探消息,而等他到了益州稍作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孙策已经败退,并且朝交州方向撤离,这样的结果他就是想去寻回孙策也不可能了,他非常清楚孙策这一曲交州意味着什么,好的话在交州扎下根来,不好的话未到交州就被刘澜所消灭,所以他现在能做的要么就是前往交州寻找孙策,要么就是在刘备这里以防万一,如果孙策真有不测的话,他在这里也能和他相呼应,给他一个落脚之地,日后说不定还能有再次翻身的可能。
当然虽然刘备如此对他,看得出并不是很信任自己,但他最终还是给了自己一次机会,这与孙策相比还真不算什么,可是相比于素昧平生只是在书信上有所往来,周瑜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感激的,毕竟这世上换做其他人,能做到刘备这一步的还真没有几个人。
刘备把虎符交给周瑜之后便转身离开,打开房门,刚出了屋,却察觉到身后周瑜好像也跟着他出来了,回头瞧了他一眼,道:“你不用跟着我了,我要半点私事,你现在要么就去军营瞧瞧你的部曲?对于周瑜所谓的重新招募一曲五千人部队进行训练刘备是绝对不可能同意,倒不是他小气,而是他现在不仅受到严颜监视,关键是刘璋和程度那些人可一直在找他的小辫子,他可不希望被他们在这些事情上大做文章。
“公瑾,你的岁数比我小,我不管你你的内心到底想着谁,但我这个人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莫说这些时日与你相见后的所见,就凭来往书信我就知道你是那种能够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的人,当年叔父刘元起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不能说受用终身,但也至今不敢忘怀,用友者霸,孙策有你是他的幸运,但是我呢?或许就没那么幸运了,所以我今日能够接纳你,我不管你日后如何会不会回到孙策的身边,但最少在我这里一天,你就要表现出你的能力来,别让我失望!“
周瑜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刘备停下来居然会和他说了这么一番话,着实有点恐怖甚至吓到他了,必须承认刘备把他心中的想法都看透了,也知道自己心不在此,可是他却根本没有介意,甚至也一点都不担心他日后会离开,如果是一般人,明知道这个人迟早离开,那为什么还要给他这个机会,还要用他呢?
所以说就凭这一点,刘备的心胸是真的宽广,他做出了一些人一生都不会也不敢做的事情,心中不禁感叹这家伙真的是受到了太大的打压了,如果把他和刘澜的身份换一下,或许他的表现会比刘澜更好,就凭他这份气度和容人之量!
巴郡,领十四县,郡守乃严颜,屯守江州,而刘备则在涪陵为县令,而当年刘焉还再世的时候,莫说是区区一县县令了,就是益州长史他又何尝放在眼里,但此一时彼一时,他现在也只能在涪陵这一亩三分地,而且还得看严颜的脸色。
“你这就走吧,这一部人马我交给你来训练,一年时间,如果你能入你所说将他们都练出真正的精锐,那么我会答应你所有要求,如果没有,那么我这里你也就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了。”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刘备早已不是当年青涩少年,这些年在益州辉煌过也失意过,大起大落让他看明白很多,心态也自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让他在低谷时还能不放弃的关键。
刘备走到周瑜身边,将手中的半块虎符塞到周瑜的手里,声音平淡,非常严肃和认真,千里迢迢从荆南逃来的周瑜在经历了重重险阻后,终于逃到了涪陵见到了刘备,只不过此刻他却因为是一个人前来,而没有受到刘备的重视,可是他现在还能去哪呢,当夜秣陵军偷袭,被秣陵军冲散的他只能一路朝益州逃来,从而与孙策失去了联系,他现在既不知道孙策在哪里,更不清楚孙策是死是活,所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只能先行来益州再打探消息,而等他到了益州稍作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孙策已经败退,并且朝交州方向撤离,这样的结果他就是想去寻回孙策也不可能了,他非常清楚孙策这一曲交州意味着什么,好的话在交州扎下根来,不好的话未到交州就被刘澜所消灭,所以他现在能做的要么就是前往交州寻找孙策,要么就是在刘备这里以防万一,如果孙策真有不测的话,他在这里也能和他相呼应,给他一个落脚之地,日后说不定还能有再次翻身的可能。
当然虽然刘备如此对他,看得出并不是很信任自己,但他最终还是给了自己一次机会,这与孙策相比还真不算什么,可是相比于素昧平生只是在书信上有所往来,周瑜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感激的,毕竟这世上换做其他人,能做到刘备这一步的还真没有几个人。
刘备把虎符交给周瑜之后便转身离开,打开房门,刚出了屋,却察觉到身后周瑜好像也跟着他出来了,回头瞧了他一眼,道:“你不用跟着我了,我要半点私事,你现在要么就去军营瞧瞧你的部曲?对于周瑜所谓的重新招募一曲五千人部队进行训练刘备是绝对不可能同意,倒不是他小气,而是他现在不仅受到严颜监视,关键是刘璋和程度那些人可一直在找他的小辫子,他可不希望被他们在这些事情上大做文章。
“公瑾,你的岁数比我小,我不管你你的内心到底想着谁,但我这个人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莫说这些时日与你相见后的所见,就凭来往书信我就知道你是那种能够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的人,当年叔父刘元起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不能说受用终身,但也至今不敢忘怀,用友者霸,孙策有你是他的幸运,但是我呢?或许就没那么幸运了,所以我今日能够接纳你,我不管你日后如何会不会回到孙策的身边,但最少在我这里一天,你就要表现出你的能力来,别让我失望!“
周瑜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刘备停下来居然会和他说了这么一番话,着实有点恐怖甚至吓到他了,必须承认刘备把他心中的想法都看透了,也知道自己心不在此,可是他却根本没有介意,甚至也一点都不担心他日后会离开,如果是一般人,明知道这个人迟早离开,那为什么还要给他这个机会,还要用他呢?
所以说就凭这一点,刘备的心胸是真的宽广,他做出了一些人一生都不会也不敢做的事情,心中不禁感叹这家伙真的是受到了太大的打压了,如果把他和刘澜的身份换一下,或许他的表现会比刘澜更好,就凭他这份气度和容人之量!
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平定扬州(42)()
想到这里,刘备就有点尴尬,其实他心里有一件事情一直没说,从他到益州的那一天,他就一直在努力进入益州这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世家圈子,但最后他发现不管是自己还是刘焉其实都被排斥了,那个时候他帮着刘焉借剿除蛮乱,大开杀戒杀了不少人,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甚至还落下个刽子手的名声,在益州的影响因为这些世家的原因已经臭的不能再臭了。
刘备唏嘘着自己的命运多舛,可是当来自荆州的董和也被排斥之后,他反而不在自怨自艾,或许是他想简单了,可能他当时就算没有大开杀戒,也不会被益州的世家所接纳,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幽州人!
这种排外的情况很常见,似乎并不算什么,以前在幽州的时候或许还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真正到了益州,却发现太煎熬了,这种感觉完全就是一群人和一个人,人家成群结队,而他则单独站在一个角落,渴望加入,却每次过去,却又都会被赶走。
好在最后他遇到了董和,慢慢身边的人也越聚越多,但他可没那个胆子这个时候就去与益州氏族叫板,还没这个实力,就如董和分析的那样,一旦这些暴露出来,那帮老狐狸一定不会给他任何机会,把危险消灭在萌芽中。
而这无疑是他们非常惯用的手段,不得不说这些世家是真的很很在意这些,当然如果能被他们认可,进入那个圈子,那他们也会很大方,但是这么多年来,好像也就只有那么几人,任何时候这个所谓的圈子想进入很难,但如果被认可接纳那一定会拿你当自己人,毫无保留,而刘澜想要被真正接纳,还有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