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10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后来发生的这一切,所以他冷冷的说道:“当年没人救董侯,今日难道刘澜袁绍们就会愿意了?”

    “话虽如此说,但今时不同往日,当年袁绍有公孙瓒之患,无法分心,而刘澜也有袁术在旁虎视眈眈,不敢贸然出兵,可如今袁术公孙氏相继过世,二人再无后顾之忧,未必不会借此机会以衣带诏为借口出兵许都,主公还是要多加小心。”

    “多加小心?王越至今身在何妨无人知晓,而天子在深宫之内,难道真要让我也学董卓不成?”曹操闭上了眼中,他也知道要小心提放,可是防不住王越,只防天子又有什么用,到时候反而还要给人以口舌。

    看着郭嘉还要再劝,曹操摆摆手打断他道:“不必多言,此事关键还在与刘澜,只要能与他达成联盟,共同防备袁绍,那我们就不惧任何人,这件事要抓紧一点了,还有不是说张纮已经到了许都了吗,这样明天你先去和他见上一面,看看他来此的态度。“

    “司空,我前日给您看的那些消息,关于张纮可能……”

    “那些我都看到了,我的意见还是要以大局为重,最多到时候可以把他留下来嘛,告诉刘澜,就说是为了方便我与他之间的联络,间接促进我们之间的联盟嘛。”曹操不动声色,但却是确定了对张纮的安排,最后还不忘又补充一句道:“还不行,那就让天子出面嘛!”

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寿春之战(190)() 
有些事情,我出面也没用,可他是天子,只要以他的名义出面,那就事半功倍,眯着眼睛的曹操伸了个拦腰,非常舒服的说道,如果就凭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那他身边聚集的这些文武最少又一半人不会来,更不要说直接从袁绍和刘澜处挖人了,说白了这都是天子的面子,他们可以不给我面子,却不会不给汉室不给天子面子,尤其是在天子的征辟之下,武人能够抵挡天子征召的诱惑冷冷笑了两声,道:“我敢保证,只要以天子的名义下达征辟的命令,张纮一定会像陈群、孔融一样毫不犹豫的留在许都,就算刘澜派人把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都不会离开。”

    郭嘉显然是无法理解这些人的,但却也知晓曹操说的不错,或者说在他身边有太多忠诚于汉室的人了,当然同样似他认为汉室不可再扶的人也有不少,可是在这些人的心里,虽然嘴上如此说,可在心底里其实还是希望汉室再次复兴。

    汉室王朝,已经是一个符号,一个深耕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符号,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没有人希望他就这样倒下,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但在这些人里,没有郭嘉,对郭嘉来说汉室兴衰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他的眼中只有曹司空,只有主公曹操,自己与其休戚相关,他可有不在乎汉室,却不能不在乎司空,而司空要更好,那首先就要保证汉室变好,这其实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可是却可以变通,比如主公始终掌握着大权。

    而从现在看来,主公没有要放权的意思,也没有会主动归权天子的想法,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护着说明眼人都明白,汉献帝并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这也是为何荀彧必须要借助司空之手来匡扶汉室的原因,一旦司空放弃了,那么汉室江山,也就完了。

    ~~~~~~~

    在郭嘉和曹操算计的时候,斗蛐蛐的献帝却一直熬到日落,他回到内宫,与皇后伏寿一起吃了些夜食,现如今他身边没有人能商量,只有和皇后商议,可皇后毕竟也只是十六岁的少女,虽然因为天子的原因而暗恨曹操,可真要对付曹操的话,也只能暗中向父亲求援,可是他每一次给父亲的家书却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

    所以他才会让史阿去见国丈,一来是试试史阿二来嘛则是探探国丈的态度,把四下的丫鬟太监都打发走,直到四下无人之后,天子才小声说起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当伏寿听到今日荀彧与曹操先后前来的一幕之后,明眸骨碌碌直转,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天子,轻声在他耳边道:“圣上,这些时日您难道没有看出,荀令君和曹司空好像……”

    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可他却清楚他和天子现在所处的环境有多危险,虽然她在后宫还感觉不到,可是每日都听天子对曹操强势的哭诉,尤其是他种种欺君的行为更是让他气愤不已,而且因为后宫内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更是感受到了周围遍布曹操的眼线。

    他也根本就不避讳,更不怕他知晓宫中到处都是他的眼线,这样的情况让他恐怖,可汉献帝却不敢告诉他,其实曹操比起董卓已经非常克制了,比起董卓在后宫的所作所为,同样好色的曹操最少没去动皇室和宾妃,虽然这些话他也羞于启齿,可是想到这些他还是会咬牙切齿,就算董卓已被伏诛,可史侯,太皇太后的死,对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创伤,至今未能痊愈!

    他们的仇得报,而现在他想要开创新时代,匡扶汉王朝,就必须要走一条新路,要向光武帝那样,扫平四合,少年天子意气风发,可败在他面前的困难却让又他一筹莫展,但是当他听到皇后伏寿莫名其妙的这番话后,却出神了,好半晌,才幽幽的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寿儿,你的话倒提醒了朕,曹操今日才回许都,却没有与荀彧联袂而来,相反却是前后而来,而且朕还看到二人当时的表现,可以确定荀彧根本就不知道曹操返回许都,这件事可就太又意思了,你说曹操为什么连回许都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事先告诉他留在许都的看家尚书令呢?”

    “臣妾看不明,还请圣上不吝赐教。”

    “据我看,这荀彧与曹操可能并不是一伙的!”献帝说着自己的猜测,尤其是在史阿的问题上,最是透着蹊跷,就这一点来说,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要不然为什么荀彧不安排曹操的亲信,反而安排了王虎奔的弟子呢?

    “圣上英明,但妾以为还是莫去冒险,相反圣上还是要先试探一番荀彧,如果当真能为我所用,何不在行当年借吕杀董之策?”

    “不错,以荀彧如今在许都的实力,绝非当年吕布可比,若其当真愿匡扶汉室,替朕诛除汉贼曹氏……”献帝没有继续往下说,但他的手掌却紧紧攥着,已经充分说明了他此刻的心情,自从许田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诛除曹氏,可曹氏势大,所以在他的心中已经养成了任何事情都藏在心底,绝对不轻易说出去,哪怕他是自己的心腹,哪怕她是枕边人。

    常年的傀儡生活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这也让他养成了不相信任何人的性格,虽然他也知道这世上除了伏寿,或许没有任何人值得他去相信了,但是每每到了关键的时刻,他就下意识的退缩,甚至是有所保留。

    但这些伏寿却并不知晓,在他的眼里,天子很温柔也很体贴,但是他的胆子却太小了,几乎每日都会惊醒,都会梦到曹操像董卓那样赐已被毒酒给他,他不想做质帝,更不像做少帝,伏寿每一次都在劝说他,然而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甚至又一次曹操直闯后宫,伏寿让他前去质问,可献帝居然依旧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还哀求着自己去见曹操。

    对伏寿来说,从小所思所想,自己的夫君一定得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真豪杰,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汉天子居然会如此懦弱,居然会被自己的臣子吓成这样,居然连见都不敢去见他一面,还要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当面训斥他,最后将他轰出了后宫,而他回去之时,却发现天子居然在门边,偷偷探出了一个脑袋,直看到曹操转身离开好久,才敢出来,还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小声问,道:“曹司空怎么走了?”

    她都快气死了,万万没想到他会如此窝囊,刚才那一刻当他站在曹操面前,当他大胜斥责曹操乱闯内宫的时候,他是多么的害怕,又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够出现并站在自己的面前将她护下,可是最后他没有等来,反而是他如同男人一样骂走了曹操!

    他有些生气的数落天子,可天子居然反过来怪他,怪他居然骂走了司空,如果把他惹怒了,他也要跟着倒霉,甚至可能会被曹操害死!

    伏寿从来没有那一天那般委屈,他默默落下了眼泪,可是天子却不依不饶,对他狂吼不停,不依不饶,这一刻他觉得在自己面前的天子好像又变成了大丈夫,完全没有了见到曹操时胆小如鼠的模样。

    可是这一刻,她什么都知晓了,献帝的软弱正是通过这一点彻底表现了出来,因为他的表兄和天子一样,欺软怕硬!他们没有什么本事,对外人胆小如鼠,可对关心自己的父母妻儿如同盗匪,轻则辱骂,重则拳打。

    可是他们也只敢去伤害自己身边人,只敢伤害正在关心他的人,而对于外人,他们只会躲起来!

    伏寿非常失望,可他又非常同情天子,因为他同样知晓,比起从小被宠溺的表兄,天子的成长环境却是完全不一样,他要在董卓、李催、郭汜以及曹操这些豺狼的注视下存活,他不可能也没有胆量去对他们吼,去对他们施以拳脚。

    正是因为随时都处在危险的环境之下,最终才养成了现在这样的一个性格,弱弱胆小,遇事没有解决的能力,只想着如何才能少一事。

    所以自那以后,伏寿不断的在锻炼着他,最少也要让他变得大胆起来,而现如今的情况看起来要好了许多,可是这一切毕竟都是在他的强迫之下,献帝是否真的能有所改变,那还要靠他自己。

    而从此刻来判断,献帝居然还想到献帝接下来的话居然又是希望由自己的父亲出面,这不是害伏家吗?

    她虽然知道自从进宫之后,伏家便于汉室休戚相关,可是在董承被贬之后伏家已经成为天子仅有的外援,这个时候,尤其是曹操返回许都之后,伏家又怎能轻易出面,事情一旦败露,那伏家必受牵连,到那时天子可不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反之如果献帝亲自出马,那他见荀彧的机会可就要比自己父亲亲自去见荀彧多得多,也更为隐蔽,而且要让荀彧真的对曹操下手也不是父亲一两句话就能成功,最少得要让荀彧了解天子的决心,更要让他看到天子是有能力匡扶汉室的,只有在坚定了荀彧之心,那么才有可能让荀彧彻底导向自己,不然的话,荀彧为了自保,最后只能是出卖伏家!

    “妇道人家懂啥!朕出面,身边这么多的耳目,如何能瞒得过曹操,一旦事情败露,那曹操如何能饶得过自己?反之让国丈去密会荀彧,只要隐蔽,是完全有可能瞒过曹操的!”不管伏寿怎么劝,献帝就是坚持己见,甚至连伏寿接下来要说的话都懒得听,甚至最后更是气呼呼的一甩衣袖直接走了。

    伏寿本来想说,史阿一事,能够瞒天过海,就已经说明在内宫虽然曹操的耳目众多,但要瞒过曹操是完全有可能的,天子只要愿意,可以在任何地方借政务来试探荀彧,而自董承被贬之后,曹操加大了对伏家的监视,自己连番求援的书信,父亲连回应都没有,这足以说明现在父亲自身难保,可是这些话,他连说都没有说出来,献帝便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伏寿别提多委屈,别提多伤心,其实之前他问自己,伏寿就有很多话想要说,但最后还是没说,反而说出什么请天子不吝赐教,难道她真的看不透吗?并非如此,她只是希望由天子自己说出来罢了。

    因为他通过献帝对荀彧的表现来看,完全可以得出荀彧和曹操并非一心,甚至荀彧在暗中做了不少对汉室有利的事情来,而且这些事情无一例外都是瞒着曹操,私下做的,毕竟在如今的许都城内,能有这样能力的人也就荀彧一个人了,他的权限非常大,大到可以跳过曹操下达一些命令,而曹操却又不会去怪罪他,这样的人要拉拢,很容易,但那是在天子拉拢的前提下,而不是什么外戚更不是自己的父亲。

    荀彧还没有傻到听了父亲的话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反叛曹操,然而这番话,献帝听不到,伏寿流着眼泪,咬着嘴唇,可他却没有哭出声来,坚强的女子,只是默默流着眼泪,比之每天对他哭诉的献帝,更像个男人!

    可是献帝此刻,却犹在生气,气伏寿不识大体,劝伏寿为了伏家要断送大汉天下,气伏寿头发长见识短,一旦自己去见荀彧的事情一旦败露,曹操必定不会容自己,把他害死是必然的结局,到时候另立宗亲为帝,甚至是篡了皇位!

    伏寿,你这样做,对你有甚么好处?难道你就只想着你们伏家不成!

    伏寿如果知道此刻献帝会这样误会自己,一定会已死来证明自己,这哪里是在为了他们伏家,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汉室为了他的夫君,他的真龙天子!

    可就算这样,就算受尽了委屈,此刻流着眼泪默默擦拭的伏寿,最终还是找出了纸笔,又写了一封书信给父亲,让他找机会与荀彧见上一面,效仿王允借吕布之手除董卓。

    可最终的结果能如何,伏寿知道,连衣带诏父亲都没掺和,更何况是这件事情?就更没可能了。

    只能再去劝劝天子,一旦父亲拒绝,他不出面,也就无人出面了,总不能让自己这个妇道人家去见荀彧吧?

    她甚至觉得,天子十有八九会同意。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寿春之战(191)() 
最近几日要说风头无二,那绝对要数信任虎贲中郎将史阿无疑了,很多人还都纳闷他的武馆开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歇业了,四下一扫听,着实大吃一惊,要说生气倒也不至于,可要说不嫉妒,那根本就不可能,羡慕人家怎么就突然一飞冲天成了虎贲中郎将,尤其是以往的师兄弟们,心中更是五味陈杂。

    显然史阿这是沾了师父的光,可凭什么是他?多少人心生不满,却也只能哀叹时运不济,没有史阿的好运气,可有羡慕嫉妒的,自然就有想着托关系走门路的,毕竟都是习武之人,虽然不奢望能像师父和史阿那样成为禁军大将,但最少走走史阿的关系,也能进入禁军,混一个出身不是?

    这一日,史阿出了皇城,转出了许褚内城便到了城郊毓秀台。毓秀台的兴致与社稷、宗庙一样,都是天子举行祭祀之所,只不过比起在皇城两旁代表农业的社稷与祖先的宗庙,毓秀台却在郊外,而它则是祭天之所。

    因为许都不断扩建,以前的郊外现在早就被划归成外城,其规模因为天子到来之后不断扩大,如果说当年的小沛是城市规模扩大的一个奇迹,那许都几乎是一夕之间便大有取代雒阳的趋势。

    不过毕竟地理环境的限制,虽然它的规模已经正在一步步接近当年的雒阳都城,但也只是接近其规模,至于经济文化人口等待都远远难以与当年的雒阳城相提并论,但就算如此,许都城那也可以称得上是寸土寸金之处了,似史阿也就是跟随师父抵达雒阳之后,早早的在城郊盖了三间园舍,如今一起外城,原本是偏僻无人问津的园舍,立马水涨船高。

    可当别人都在羡慕他的好运气时,史阿却已经盘算着在内城搞一处宅院,或者干脆直接到城外盖一座庄园,现在许都内城里的好宅子,大多都被司空府属官所占据,而朝官就只能在城外修起了坞堡,当然因为朝臣的严令,坞堡这样防御性的庄园是肯定不能修的,毕竟如今的年月也不是当年黄巾时期,曹操巴不得消减这些人的私人武装呢,又怎么可能再给他们修建坞堡的机会。

    对史阿来说,他没有在城外修建庄园的财力而要普普通通修几间小院子,那继续住在外城的庄园也就足够了,所以他最希望的还是在城内能买一处宅子,不管大小,这都是面子,如果能在白虎坊购买一处宅子,那就更符合他的心意了。

    可这些也就只能想一想了,现如今人人都想来许都,住在皇城底下,又有几个愿意搬出去,更不要说白虎项里那些武官了,只能碰运气了,史阿心中想着,猛然间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居然正是自己的师弟赵华。

    这些年他到处兼差,甚至还干过武行走过镖,但这年月战火四起,这武行难做,一趟出了差错,便倾家荡产,之后他便拜访师父,想走他的门路看看能不能进虎贲,好歹每月领官粮,旱涝保收不是?

    可他万没想到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居然被师父直接回绝,之后他便再也没有见过他,换成谁都能猜到,他这是记恨上了师父,连带着连他们这些师兄弟也都记恨上了,两人的关系也就这样疏远了。

    而这一刻,史阿在看到落魄的师弟时,就想着上前打个招呼,可瞬间便又犹豫了起来,相反他这虎贲中郎将虽然阵仗不能与朝官们同日而语,但也是前拥后堵,动静不小,那赵华很快便也瞧见了他。

    双眼瞬间一怔,目瞪口呆,曾几何时在他眼里继承师父武馆的史阿最是没有前途,完全属于混吃等死,可是曾经被他所轻视的史阿此刻却是穿着鲜亮的铠甲,骑着高头大马,前后兵丁簇拥,要多气派就有多气派,看到这里,再看看自己,几乎成了花子,传得破破烂烂不说,还有一顿没一顿连顿饱饭都没着落,相形之下,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唉,心中难免酸酸的,立刻把头扭在一边,装作没有看见。

    他本来就打算过去打招呼,可是因为赵华发现自己这才犹豫了,本以为他会来见自己,可万万没想到他扭头就走,史阿一夹马腹,快马就到了赵华身边,翻身下马,可不想赵华却根本就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反应因为自己下马之后,脚下的频率更快了,史阿苦笑一声,连忙上前,一把将他抓住问,道:“师弟,怎么连师兄也不愿意见了吗?”

    “身份不同了,您是高高在上的官,我是食不果腹的黔首小民,连师父都瞧不上咱了何况师兄!”他这话说的酸溜溜的,可史阿却冷冷的笑了一声:“你啊你,居然还记恨着师父,尤其是你这反咬一口的能耐,让我该怎么说你才好,当初师父拒绝你,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又自己的原因,居然恬不知耻的说高攀不起,如果师父真是那种人,以你当年的身份收复会收你为徒?”

    “我反思,我反思什么?”赵华哼了一声:“你现在身份尊贵,要来挖苦人,我躲就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