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账房-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恒:“呃”

……

刺杀案过了一些时日后,江宁的百姓们便有开始了如往常一般的生活。而且在路边茶摊中,关于此事的谈论,也逐渐被中秋会上那首新歌所取代。

走在街上,经常能够听到一些女子们,哼唱着这首曲子。不过,大家闺秀或是其他大户的小姐们是不敢光天化日下,这么大庭广众的唱的。在街上唱的,多数是一些街边小店的老板娘。

江宁城虽然一如既往的平静,不过,在这其中的某些地方,却是阴云密布,大有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

虽然能够感觉得到,王府面临的压力。不过。吕恒仍然是如往常那样,每日早晨上班,每日傍晚时分下班回家。

每日,都能和方总管遇上。这个胖乎乎的卧底,似乎颇为动的人情世故,他虽然知道了一些折柳记的内幕,却一直都没有挑明。

只是在见到吕恒的时候,先是会闲聊一番,然后对着吕恒抱拳,一脸敬佩的赞道:“公子真是好计谋啊!”

吕恒听完后,也只是笑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既然对方什么都知道,那自己也没有必要在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偶尔会逗他一逗,故意说道:“方总管也是好演技啊!”

听吕恒这么说,方总管也倒是坦然。他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的大内身份。不过,再说起自己的身份的时候,他总是会一脸的尴尬。

从方总管的口吻里,吕恒得知,方胖子似乎并不得宠。而且,这些年由于安家的权势独大,俨然有一手遮天的气势。方总管这个小小的特工,即便是知道一些江宁事情,想帮一帮王府,但是却也苦于没有通道,无法上达圣听。

既然双方都知道对方的身份,说起来也都是扯平了。

而且,双方都极有默契的保留着对对方的信任,所以谁也没有把对方的身份捅出去。

当然,吕恒是对对方的身份的事情,不感兴趣。压根就没想过这些事情。而方总管,却是……有些怕吕恒,尤其是知道了对方是折柳记的幕后策划人,更是对这个书生,有了一种从心底的害怕。

因为,他是全程参与执行折柳记的。其中,对苏柳两家的惩罚手段,算是极为的霸道。每次看到这里,想到事情如果真的落到实处,苏柳两家的结局,方总管总是会不禁渗出一身冷汗。

怪不得,人家常说,文人的心肠是最黑的。

不顾,也活该,苏柳两家倒霉。你惹谁不好,非要惹他。而且还是一直在欺负人家。你这不是寿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吗?

每次看到那个书生,一脸很有礼貌的微笑,对每个人都是彬彬有礼的样子。方总管都会忍不住在心里叹道,不动神色间,就能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啊。

而吕恒每次看到方总管那副神色肃然的样子,总是会觉得很好笑。

自己有那么可怕吗?

还有一件事,让吕恒觉得颇为好奇。那就是那个刺客的事情。

自从那天晚上,小小的呃调戏了那个女刺客后。那刺客,便像是在江宁失踪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吕恒虽然没有见到那刺客的真容,不过,心里却隐隐觉得,那个刺客,应该就是那日在台上唱歌的叫素颜的姑娘。

因为,两人都是女子,而且,都是身怀绝技。

嗯,貌似声音也一样。

想起,那日晚上,刺客被自己调戏过后,愤怒之下,忘了掩饰自己的声音,而一时间发出的娇柔的声音。吕恒心里便越觉得自己的推断准确。

刺客没有再出现,虽然有些少许的遗憾,不过,心里却觉得还是安稳了很多。

毕竟,万一对方找上门,说是要教训一下自己,自己一个文弱书生,还真的没有办法抵挡。

心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回到的家的时候,又是到了日落西下的傍晚。院子里,柳青青沐浴在夕阳下,甜甜的笑容在瞬间绽放,宛若仙子一般。

大周庆元四年的八月,就这么平淡无奇的过去了。

九月秋风扫过,落叶萧萧。

秦淮河上笼罩着浓浓的雾气,河面上的花船,看上去若隐若现。宛若在云海仙境漂浮着一般。

秋风扫过,气温明显凉了下来。出行的人们,都换上了秋衫。

吕恒也一样,换上了一件柳青青新作长衫。

柳青青亲自替他将衣服上的褶皱拉扯好,以后,才退后两步,静静地看了一眼吕恒,然后又皱起了眉头。

她走到吕恒身前,细心的挑起了袖口上的一个线头。轻声道:“还有个线头呢!”

于是,她便很是认真的低下头,张开小嘴,将那丝线头咬断。然后又重新看了一遍后,才满意地笑了。

于是,今日一大早,吕恒便穿着这件新衣服,去了王府。

路上,一直等候的李二,看到吕恒出现后,才贼兮兮的走过来,低声对吕恒道:“公子,昨天的时候,大小姐已经派人将信送往东京了!说是大公子在京城找打了可靠的人,能够送入皇宫内的!”

吕恒听了后,也只是笑笑。

对于这些事情来说,自己也没必要参与更多。以王婷芝的能力,还有方总管在一旁的提点。这件事,应该能够很顺利的执行。

只是,执行后,折柳记到底能翻起多大的浪,这只能看东京那位皇帝,如何决断了。

晨光中,秦淮河畔,书生站在雾气蒙蒙的河岸边,深吸了一口气,转过头,遥望着北方,心中如是想着。

第八十五章 东京

九月的东京,俨然是秋高气爽的时节。

每日清晨,巍巍的古城城墙上都会结满了一层霜气。城门两侧,军士们穿着厚重的盔甲上面,也是雾蒙蒙一片。

街道上,来来回回的行人们。也加上了秋意。不过,毕竟是京城。虽然气温下降了很多,但依然繁荣不减。

街面上,来来回回的小商小贩门,接着秋日的阳光,大声地唱喏着,招揽着客人。而且花样繁多,绕口令的,顺口溜的,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糖葫芦!”到了这个季节,市面上卖糖葫芦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扛着葫芦串的小贩们,走街串巷,大声的吆喝着。

行人攘攘的街道上,一对儿爷孙,漫步在这繁华的街道中。小孩儿手里攥着一串糖葫芦,正吃的甜,此时见到有人卖更大串的,便吵吵着要买。

“皇爷爷,我要那个大的!”男童指着那卖糖葫芦的,脆生脆气的道。

身着一身绸缎长衫的老人,笑呵呵的点点头:“买买,都买!”

于是,身后便有一直跟着的随从上前付账。而男童则是手握着大串的糖葫芦,一边吃一边问道:“皇爷爷,你不是天底下最大的吗?怎么还要付钱啊!”

身着华服的老头,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他溺爱的揉着男童的脑袋,蹲下身子,指着那个正卖力吆喝的小贩对男童道:“小武,谁跟你说我是天底下最大的呀?”

小武暂停了舔糖葫芦的动作,很是认真地想了想道:“嗯,张爷爷和八爷爷都这么说呀。说你是九五之尊,大周第一位!”

老人听完这句话后,脸上的笑容收起了一些。他低着头,思索了一番后,笑着问道:“他们真这么说?”

小武点头,很认真地道:“是啊,我经常听他们这样说的!”

见老人家捋着胡子,微笑着点头,神色很是开心。小武却依然不依不饶地问道:“皇爷爷,你是天子,整个大周都是你的。那你买东西,为什么还要花钱呢!”

对于这个问题,这位九五之尊,大周天子,一时还真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想了半天,最后很是简练地说道:“这是因为,呃,规矩。有这样的规矩,天下才能太平。买东西,花钱。天经地义。”

看着小武,正仰着头,纯真的眼睛眨啊眨的。老人家哈哈一笑,伸手在他头上摸了一把道:“小武,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这规矩有多么的重要!”

“我知道呀,规矩就是天地间的法则,一个国家存亡的根本。而且是千百年来,世间形成的约定成俗的律法。它很厉害,谁都惹不起的!谁要是敢破坏规矩,谁就会被那什么轮子碾死的!”小武摇头晃脑地说出了这一番话,像是在背书一样。

不过,他却没有发现,皇爷爷在听到这番话后,目光瞬间变得极为凝重。

“小武,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皇帝摸着胡子,沉声问道。

小武得意洋洋地道:“嘿嘿,这些话是哪个奸臣跟八爷爷张爷爷说的,我是偷听到的!”

奸臣?

皇帝疑惑了片刻后,哑然失笑。

天下哪有人给自己起这么个名字的,肯定是小武给人家起的外号。

小武在一旁,继续摇头晃脑的背着:“奸臣说,规则其实很具体。他,他说,放在大周,就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规范,呃,还有道德准则什么的。他,他管这叫,历史规律,社会法则,经济规律。这些,小武也听不懂。嘿嘿,不过,八爷爷好像也听不懂呢!”

皇帝听着小武说着这些法则的事情,炯炯有神的双眼里,神光闪闪。偶尔听到妙处,也是不禁点头。

不过正听到一些要点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了声音。转过头一看,却看到小武正美滋滋的吃着糖葫芦。

皇帝哑然失笑,这才站起来,拉着小武的手道:“走,小武,今天皇爷爷带你去吃些好东西!嗯,顺便你给爷爷讲讲那个奸臣的故事!好不好?”

“好啊,不过,皇爷爷,你要再给我买一串糖葫芦!”小武吃掉最后一个山楂后,一抹嘴不认人。开口就是一串糖葫芦。

“呃,这也是那个奸臣教你的?”皇帝哭笑不得地问道。

“是啊,奸臣说,这叫等价交换。”小武很是得意地仰着头道。

“没问题!”皇帝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这等价交换,太值了!

皇帝心里像是得了天大的好处一样,很是高兴。

刚刚听小武说,那首在京城广为流传的江北亭怀古,就是出自此人的手笔。而且还有后来,那首风采斐然,意境深远的《锦瑟》也是他的作品,现在加上此人对规则的如此深入的了解,皇帝突然对这个一直在自己耳边飘来飘去的奸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倒是想听听,这个被八弟和张文山赞誉甚高的吕恒,到底是什么人物。

……

王建功,最近心情十分的复杂。

江宁的事情,他也是听说了。

本想着回去帮帮二弟,却还没等他回去,就接到了家里送来的密信。

里面是一张发黄的信件,还有妹妹的一封亲笔信。

王婷芝在信中,将王府目前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然后嘱咐他,一定要想办法,将父亲临终前的信件,交到皇帝手中。并且,郑重其事的叮嘱他,这封信将是整个江宁商事最重要的一环。切记,务必要将信件送到皇帝手里。

随同信件来的,还有父亲临终前,托付给妹妹的一件玉佩。这件玉佩,曾是皇后娘娘赏赐给亡母的。

有了它,王建功便能顺利的入宫。

将信件收好后,王建功心中大定。

虽然不知道那折柳记是何人所处的计谋,但是,他却深感此计策的老辣,运筹帷幄之深,自己也只能仰望。

这环环相扣的计策,俨然是将人心算计到了极点。而且,在算计中,甚至给对方留下了充分的发展余地。他专门布下了一个超大的陷阱,而且,在陷阱上,布置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等着对方乖乖的跳下来,而且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到最后,陷阱塌落,迷雾散去,等待着对方的,将是最严酷的结局,真可谓是一击毙命。

真是,好心思啊!

前面所有的铺垫,布局。就是为了最后的这一招。

幸亏此人是在帮助我王府,不然的话,还真没有人能挡得住他。

试问天下,谁能逃得过,这将人算计到死的计策?

不知不觉间,王建功的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将折柳记最后一页看完后,按照妹妹信上的叮嘱,将那本薄薄的折柳记,付之一炬。

亲自看着这本折柳记被烧成灰烬后,王建功才扶着膝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后,将父亲临终前的那封信,慎重的揣进怀里。

然后用手按了下胸口,自言自语道:“亭芝,二弟,你们放心吧。为兄一定将这封信,送入皇宫!”

此时,秋风萧瑟,王建功所在的小院里,那颗梧桐树上,叶子已经掉光。风吹过,地上的落叶被卷起,嗖嗖的朝着角落里堆积而去。

……

安国公府上

身材肥胖,臃肿无比的安鹏,此时正端坐在椅子上,他手里握着茶杯,一边吹着茶水,一边听着面前,一个三角眼的家伙,口水乱飞地说着,如何处理这帮草头鸡的寒门官员。

“大人,千载难逢的机会啊。王家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商户,但是只要他不倒,那些穷酸门心里的旗杆就不倒。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彻底灭掉王家。那些庶族肯定会元气大伤。他们,哈哈,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人敢出来,对我们说三道四的!”

安鹏一脸神秘莫测的微笑,听着这个礼部的官员口水乱飞地说着这些话,心里却是非常的谨慎。

“大人,以您现在的地位,只要你站出来说一句话,那王府肯定完蛋。到时候,还不是我们士族的天下?”这个礼部官员说到兴奋处,便高兴的站了起来,哇哇大叫道。

安鹏放下茶杯,呵呵一笑,仍然是不疼不痒的呃回答道:“既然是这样,那容老夫细细地想想吧!呵呵,史大人,天色已经不早了,你看?”

安鹏手里的茶杯已经端了很长时间,此时手腕都酸了。对方却仍然是一脸的迷茫,压根就没有走的意思。

安鹏心里此时也有些不耐烦,看着这个三角眼,越发的不顺眼了。还他娘的礼部当值呢。连端茶送客都不知道,真不知道你这礼部差事,是怎么搞到手的。

直到安鹏话中,明显带出了送客的意思。这个人才恍然大悟,讪笑了一下,这才抱拳道:“那下官就不留下吃饭了,安大人您留步,不要送了!”

安鹏:“……”

等到此人离开后,安鹏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冷笑道,真他娘的蠢货。谁他妈的想送你了,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大人,您真要出这个头啊!”把那个三角眼送出去后,管家走过来,想了想后,轻声问道。

安鹏端起茶抿了一口,冷冷一笑道:“呵呵,管家,你以为本官是哪个蠢货吗?”

见管家正听着自己说话,安鹏笑了笑,淡淡地道:“寒门子弟,能有今日的地位。岂只是因为一个王建飞?呵,当今陛下才是真正的幕后支持者。王建飞只是陛下在外面的一个代言人。这帮蠢货,以为对付了王建飞就能打掉寒门子弟的气焰,却不知,他们这样做,是明目张胆的打陛下的脸。”

第八十六章 突变

是夜,东京城内依旧一片繁华景象。

宽阔的道路两旁,灯火通明。尤其是那些青楼妙馆的门口,莺莺燕燕,一片热闹的景象。

因为再过几日便是重阳佳节,东京的文人骚客们,在这几日大多都聚集在京城内有名的翠红楼里,作诗诵词。

走过这些地方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身着锦绣长衫的才子们,顶着凉飕飕的秋风,摇着折扇,先是对门口的老鸨拱手,称赞一番老板最近长的越发好看。然后,在老鸨那满脸横肉的笑脸中,矜持一番,然后才点头道:“既然小崔姑娘邀请,那本公子便进去聊聊也可!”

王建功作为东京有名的学子,之前自然也是这里的常客。加之家中为江南富商,手中的银钱也充足。以往,自然受到青楼女子的钟爱。

不过,今日他走过翠红楼的时候,却没有进去。只是抬起头,看了一眼翠红楼上那个映照着一个佳人影子的房间。听着房间里,传来阵阵嬉笑声,期间不乏淫词秽语。他心里隐隐一痛,长叹一声后,低头朝着前方走去。

今日无论如何,都要将这封信送入皇宫。

他虽然生性风流,但也知道分寸。从妹妹那简单的信件中,完全能够看得出来。家中目前的情况有多糟糕。

而一切的转机,就在这封信上。

想到这里,他伸出手,用力按了按藏在怀中的那封信。手中紧握着那枚玉佩,迈开大步,朝着远处的皇宫走去。

秋风吹过,卷起了路边的落叶……

……

夜,皇宫,御书房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里,灿金色的绸缎,将御书房点缀的金碧辉煌。金器的烛台上,红烛摇曳。名贵的檀香木的书桌前,满头银发的皇帝,坐在桌前,面色平静的翻看着面前的奏折。

此时,烛台上的蜡烛已经烧到了尽头,眼看着灯火摇曳不定。负责看护烛火的小太监,急忙上前换上一根新的蜡烛。

书桌上已经摆满了被批阅过的奏折,皇帝翻看最后一本奏折的时候,有些困惑的打了个哈欠。

一旁,大内总管急忙上前给皇帝换上一盏新茶。

皇帝抿了一口清茶后,神色才稍稍精神了一些。

“皇上,您今晚翻那位嫔妃的牌啊?”总管笑呵呵的端着木盘,轻声问道。木盘上,摆着十几快牌子,牌子上刻得都是后宫佳丽的名字。

皇帝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却突然看到了最后那封从北边递送上来的奏折。细细的扫了一眼上面的文字后,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北边传来军报,说是我大周的军士们在换上新军装后,都换上了一种怪病,身体上起红疙瘩,怎么会这样。这新军装,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皇帝皱了皱眉,又看了一遍后,眉头锁得更紧:“还有,这蚕丝软甲,根本连一支箭矢都挡不住。根本就是一件丝绸做的衣服。这军装,是哪家的商户做的?”

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但是却难掩皇帝的愤怒。他转过头来,神色冷冷的盯着总管道:“李德贤,你知道吗?”

“陛下您消消气,依奴婢看,这新军装的事情呀,保不定又是边关那些军士们想的歪主意,肯定又是想让陛下您出钱呢!”总管走上前去,轻轻的给皇帝捶背,眼中神色闪了几下,笑呵呵的回答道。

皇帝突然停住了手中的动作,转过头来盯着李德贤,目光如鹰隼一般尖锐,一动不动地盯着他。

“陛下,奴婢知错了,奴婢不应该讨论朝政的!”李德贤吓得腿脚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声求饶道。

“起来吧!”皇帝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后,摆手说道。

李德贤连忙谢恩,神色才恢复以往,努力的撑着地面沾了起来。

这时一个身穿着总管大人从未见过服装的军官带着两个军士,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见过陛下”军士只是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