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账房-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音如炸雷一般,在黄土坡上空回荡。经久不衰!

阵地上,浑身是血的士兵们,再次爬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后,抽出残破的战刀。怒吼一声,如猛虎下山,朝着山下扑了过去。

……

“老狼,他们冲上来了!”

身旁,副官用手挖起一捧泥土,胡乱的抹在了自己的大腿的伤口上后。咬着牙,吸着凉气,站起来,看了一眼山下后,苦笑着对老狼道。

“嗯!”老狼面沉如水,微微点头。

“第十五次了!”副官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身旁的疲惫到了极点的士兵们,无奈地笑着说道。

“我知道!”老狼闷声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后。扶着树干站了起来。

副官看到老狼动作似乎有些迟缓,心里一惊,急忙往老王的腿上看去。

清冷的月色下,老狼的腿上,一道尺长的刀疤,深可见骨,狰狞之极。

鲜血从伤口处汩汩流出,沿着鲜血淋淋的大腿地落在地面上,染成了老狼脚下的泥土。

“老狼,你……”副官心里一惊,连忙上前搀住了他,担忧地问道。

“小伤而已了!”老狼不介意地笑了笑,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大腿上的伤口,微微撇嘴,就像是那伤口是在别人身上一样。

“你会死的!”副官心中惊骇不已,连忙蹲下去,双手死死的按着伤口,惊恐不安地说道。】

“死不了!”老狼一把推开了他,冷冷的回答道。随后,老狼双手握紧战刀,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李文清,战斗吧,突厥人上来了!”

副官抬起袖子,擦掉了眼中的泪水后,重重点头。

扶着地面站起来后,副官双手握刀,与老狼背靠背。坚定的盯着山下冲来的突厥人。

满是战意的目光中,黑压压的突厥大军再次压了上来。

冰冷的月光,泼洒而下。

光秃秃的山头,早已被勇士们的鲜血染红,在这银色的月光下,闪烁着血红色的光芒,刺眼之极。

数百衣衫褴褛,满脸血污的大周勇士,背靠背依靠站立,眼中满是决然之色,望着朝着山头压来的突厥人。

风吹过,积雪漫卷。

这一刻,数百悍不畏死的大周士兵,死守阵地,与天地一色。

黑压压的突厥大军,像是洪水一般,暴虐的吞噬着山坡上的每一寸土地,眨眼间,就冲到了距离山头不到几十米的距离。

闪烁的刀光,弥漫在天地间,寒气逼人。

老狼转过头,看了一眼遥远的北方。

那里是定襄,自己的家乡所在的方向。

这个时候,家乡的落雪,应该没有红色吧!

老狼笑了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冲吧,兄弟们!”老狼睁开眼后,咬着牙沉声吼了一句,手握着钢刀,瘸着腿,如同受伤了的野兽一般,低吼着,朝着山下冲去。

而就在此时,远方的天空突然间亮了起来。

刹那间,火光冲天而起。宛若一条条凶猛的火龙一般,肆虐的舔舐着夜空。

整个西北方向,彻底变成了一片白昼。

接着,便是一阵沉闷的号角声呜呜在远方响起。

而当这号角声传来后,攻上山的突厥大军的攻势,突然间停了下来。

手握着弯刀的突厥人,脸色剧变。眼中神色惊恐不已。

呜呜呜……

山下,突厥人撤退的号角骤然间响起。顿时回响在了杀喊声响起的山谷上空。

随后,便见到这股营救身后巴特所部的突厥大人,像是受了惊吓一样,纷纷转过头,朝着山下撤退。

眨眼间,弥漫上山头的突厥人,如同消退的洪水一般,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山下撤退。

老狼看到这一切后,嘴唇嗫喏着。

转过头来,望着西方那被大火染红的天空。

深吸了一口气后,仰起头,闭上了眼睛。

两行滚烫的热泪,顺着满是鲜血的脸庞,潸然而下。

“雁门关动手了!”

……

雁门关

鲜血洒满了城头,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道,令人作呕。

而那古老而又残破的城楼上,则是插满了白色的羽箭。

突厥人如潮的攻击,终于退去。

吕恒仰起头,看着前方那被火光染红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气,抬起手擦着湿润的眼角。心中痛惜。

身后,阿贵,侯三,还有守城的全部将士。目光依然震惊。

久久地看着那被大火染红的天空,不肯离去。

刚刚的那一刻,滑翔伞被火箭点燃的胡汉三,怒吼着,宛若一头涅槃的火焰凤凰一般,怀揣着数十个火油坛子,视死如归的冲向了那地面上的突厥粮草所在地。

在他的身后,十余伞兵怒吼着,齐齐下坠。

火油坛子瞬间点燃了突厥人重兵防守的数千石的粮草。

刹那间,烈焰焚天。

“走好,胡汉三!”

吕恒深吸了一口气,睁开眼,望着那烈火熊熊燃烧的突厥大营,单手抚胸,肃然行礼。沉声说道。

身后,数万浴血的大军,动作一致,单手抚胸齐齐低头。

夜色阑珊,月光如撒。

淤血的雁门雄关,更显沧桑凝重。风雪掠过,迷雾中的苍山,深沉如海。

大周庆元五年,冬。雁门关战役结束。

第四百八十四章 扭转乾坤

雁门关一战,突厥大军数万的粮草被焚烧殆尽。

九万多人的突厥铁骑攻城无望之下,开始连夜撤退。

第二清晨,雁门关城下,那突厥大军的驻地,已是人去营空。只留下一片焦黑的土地,还有那仍然在冒着烟的粮草。

救兵撤退,被包围在黄土坡一代的阿史那巴特,俨然成了瓮中之鳖。

在王西让和周亚夫两股大军的联合绞杀之下,与第二日清晨全部殒命与黄土坡一代。

黄土坡一战,杀敌数目共计有三万余人。

除了阿史那巴特所部两万余人全部殒命外,还有前来救援的突厥骑兵,在丢下了一万五千余尸体后,狼狈撤退。

战后,周亚夫和王西让的军报如出一辙。

敌方顽抗不投降,二将无奈之下,只好命令士兵,将包围圈中的突厥人全部杀掉。

军报上,二将的斩首数目,共计一万五千余人。

至于剩下的一万五的首级军功,二将心有灵犀,皆是推到了老狼的身上。

此战,负责阻击援兵的老狼军团,腹背受敌。伤亡惨重。两万的大军,到了第二天凌晨,只剩下不到七千。

林场山坡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斜插的长矛钢刀,结满了冰霜。那残破的旗帜,依然稳稳的挺拔在阵地之上。随着凛冽的寒风,呼呼飘扬。

当王西让和周亚夫军团剿灭了阿史那巴特所部,登上林场的阵地后,看到那惨烈的情况。饶是二位将军身经百战,见惯了无数的杀戮,此时,都不禁热泪滚落,心中凄然不已。

两万的勇士,一夜之间仅剩不到七千残兵。而且,几乎人人都是负伤在身。

就连军中主帅,老狼,都断掉了一条腿。

看着那存活下来,相互搀扶,一脸疲惫血污之色的士兵,念过五旬的周亚夫蹲在地上,捂着脸,失声痛哭。

沉沉的暮气中,王西让和周亚夫搀扶着断了腿的老狼,然后率先跪下。身后漫山遍野的士兵们,单膝跪地,为那战死在林场的一万三千的大周男儿送行。

在送老狼离去后,面无表情的王西让,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

将弃械投降的三千突厥人,全部斩首,以此祭奠此战牺牲的大周英灵。

……

吕恒看了一眼军报后,明知这军报中有很多的含糊用词,但他也懒得深究。

黄土坡一战,周亚夫和王西让所部损失很大。杀红了眼的士兵们,看到倒在身旁的同袍,心中悲愤不已。

即便是有屠杀俘虏的事情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

士兵们的情绪需要释放,需要宣泄。

这是最重要的。

至于突厥人……

呵,既然他们敢来,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战争啊!

吕恒心中叹息了一声,放下了军报,缓缓站了起来。

身旁,阿贵将棉袍送了过来。

吕恒穿好棉袍后,缓缓走出了城楼。

身后,阿贵步步紧随。

外面,风小了很多。

但气温依然低的吓人。

此时,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东方的天空的云层,在朝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了鲜艳的红色。

山谷间,飘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那连绵的山脉,就像是蜿蜒游走于云间蛟龙一般,沧桑霸气。

破旧的雁门雄关,在这薄薄的雾气中,宛若云海孤岛。

站在城头,微微的寒风迎面吹来。

有些杂乱的头发,随风轻轻飘舞。

一夜未眠的困倦,在这清冷的空气中润泽下,少去了很多。

吕恒背着手,站在城头。远眺了一眼,远方那朦胧云海中的连绵山脉。

想起昨夜里,那惨烈到了极点的战斗,心中不免有些感叹,微微叹了一口气。

转过头来,看到城垛后面,士兵抱着长矛,弩机,正在酣睡。

吕恒笑了笑,缓缓走过去。

弯下腰,将一件滑落的羊皮捡起来,轻轻的披在了那个靠在城垛上,一脸血污还没来得及洗去的士兵身上。

身后,阿贵笑笑,目光温暖。

二人缓缓在城楼上走着,静默不语。

过了一阵后,东方地平线下的旭日,喷薄而出。

刹那间,万道金光射破夜幕。喷薄的朝霞,将半边天空染成了红色。

笼罩在山间的云层,染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光芒。而那宛若蛟龙一般,遨游的连绵山脉,更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

清风吹来,凛冽作响。

吕恒双手按在城垛上,眼里带着一丝难以名状的激动。

深吸了一口起后,将胸中浊气一吐而清。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朗朗的声音,带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回荡在这山间云海,久久不散。

风疾,雪起,云散。

旭日终于将金光洒下大地。沐浴在金色朝霞中的万里江山,在此时,勃发出了令人迷醉的色彩。

吕恒深吸了一口后后,转过头来,看着阿贵,目光中带着独属于他的平静深沉。

“阿贵,给东京发军报。”

“是!”阿贵上前一步,从怀里抽出了宣纸和毛笔。肃立在吕恒身边,等待着军师的战报。

“雁门大捷:此战,军士骁勇,将士无畏。斩首三万有余。突厥主力败退百里。我军即日将向北推进,直逼阴山。

另,此战意义所在,将一举扭转整个战局,从此以后,我军正式进入战略进攻阶段。横扫漠北,指日可待!”

念到这里后,吕恒的语气微微停止了一下。

深吸了一口气后,吕恒转过头来,目视着北方万里江山,喟然长叹:“从此,我大周将士用鲜血和勇气告诉天下,突厥大军肆虐大周北方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

东京。

平日里喧嚣繁荣的东京城,此时已然沉浸在酣睡之中。

街道清冷,行人罕至。

一层薄薄的雾气,在初升旭日的照耀下,逐渐散去。那被雾水润泽了一夜的青石板街道,在这曙光中,折射着炫目的光彩。

皇宫里,侍卫林立,守卫森严。

此时,还没有到早朝的时间。干净如洗的广场上,只有一队队侍卫经过。整齐的脚步声从远处而来,又逐渐飘向远去。

平整的石板缝隙中,偶尔有一颗干枯的小草,在这瑟瑟的寒风,傲然挺立。

此时,晨光微露。那枯草叶上的一滴露水,在这曙光中折射着迷人的光彩。

福宁宫,御书房

一道道明亮的光束,从窗户中照进来,投在地上,一片明亮的斑驳。

房间里很静,静得落针可闻。

换上了一身新衣的大内总管李德全,手持拂尘,站在一旁。

“陛下!”李德全抬起袖子擦了擦脸上因为激动流下的泪水,又哭又笑的对坐在龙椅上已经半个时辰的皇帝,轻声说道。

龙椅上,头发花白的皇帝,浑身微微颤抖着,眼里朦胧一片。久久地看着手里的那封连夜从雁门送来的军报,一语不发。

听到身旁李德全的声音后,皇帝微微抬起手,微微摇头。

许久之后,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抬起手擦了擦湿润的眼角。然后颤抖着手,将那封捷报缓缓的叠好,装进了怀里。

靠在龙椅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后。双手扶着龙椅扶手,就要站起来。

一侧,李德全见状,连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后。上前一步,扶着皇帝,缓缓站起来。

“陛下,要昭示群臣吗?”李德全眼里红红的,激动得说话都在颤抖。

皇帝想了下,微微摇头,伸出手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龙袍后,深吸一口气,颤抖着声音道:“去大庆殿!”

“是!”李德全低声应了一声,随后搀扶着皇帝缓缓走出了供桌。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李德全的搀扶。然后大步朝着御书房门口走去。

等走到了殿门口的时候,皇帝停了下来。低头看着单膝跪在地上,紧张不已的士兵。微微笑了笑:“你是昭武校尉胡汉三的兵?”

“胡校尉是小人的老大!”士兵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全了,埋头深深的,战战兢兢地说道。

“士兵,抬起头来!”皇帝盯着他沉声说道。

等见这士兵抬起头来后,皇帝惊讶的发现,在那蓬松杂乱的黑发下,竟然是一张清秀的脸。

看样子,还不到十七岁呢!

皇帝愣了一下,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亲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士兵忐忑不安的回答:“小人,小人的名字叫杨满圈!”

“杨满圈?”皇帝皱了皱眉,不解问道:“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

士兵尴尬地笑着,挠头道:“小人姓本杨。爹娘说,等家里养的羊满圈了,小人就是个富人了!爹娘一直希望小人有出息,就给小人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听到这个乡土气息极为浓重的名字后,九龙至尊的皇帝却并没有发笑。

看着士兵清瘦的身体,皇帝微微叹了一口气。弯下腰,亲自将这士兵扶了起来。

“小人,小人,不敢,陛下,这……”士兵惶恐之极,吓得脸色都白了。

皇帝笑着摇头,上下打量了这士兵一眼后,微微思索片刻,道:“杨满圈不好,这样吧,朕赐你个名字。从今以后,你就叫杨继业!与天下无数有志青年,继承我大周百世基业!”

第四百八十五章 皇家旧事百世仇

清晨,旭日东升。

金色的朝霞,射出万道金光,将整个浓云密布的天空,染成了金红色。

朝霞洒下大地,给这肃穆的皇宫大院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边缘。

没有人的皇宫,空空荡荡。宁静而又肃穆。那被朝霞染成了金顶的宫殿,宛若仙宫一般,平添了一份庄严。

大殿前方的广场,被守夜的太监们,打扫的很干净。不着一片枯叶。

如今已是冬季,那平整光洁的地面上,结满了白色的霜雾。

晨风带着少许的寒意,拂过脸颊。仍然冻得人瑟瑟发抖。

那大殿下,硕大的水缸表面,也劫了一层白白的浮冰。远远看去,那结了冰的水缸,就像是一夜之间扑上了一层光滑明亮的镜子一样。

皇帝带着杨继业李德全,出了福宁殿,一路无话,一直朝着大庆殿而去。

走到大殿之下的台阶的时候,皇帝停下脚步,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那整齐的排列在大殿外的水缸。笑了笑后,迈步走了过去。

走到那水缸前,皇帝伸出手,撸起袖子,握起了拳头,轻轻的拍开了水面上的冰层。然后脸上带着很温暖的笑容,缓缓地将双手渗入了那冰冷刺骨的冷水中。

“陛下,这水太冷,小心受凉!”身旁,李德全见状,顿时大吃一惊,连忙跑过去,担忧的劝道。

皇帝并没有听他的劝阻,固执的将手伸了进去。随后,皇帝用双手捧起了冰水,轻轻一挑,扑在了脸上。

冰冷的水扑在脸上后,彻骨的寒冷,顿时让皇帝打了个哆嗦。

用力地揉了揉麻木的脸颊后,皇帝深吸一口气,冬日清冷的空气,顿时灌入肺腑。

浑身一阵轻松,就连那一夜未眠的困倦也消失了许多。皇帝心情大好之下,甩了甩手,哈哈大笑。

“想当年,朕也是率领数万大军,南征北战的将军。什么苦没吃过。如今这点冷水,算得了什么?”

皇帝接过李德全递过来的手绢,擦了擦后,一把塞给了他,哈哈大笑着道。

身旁,李德全将手绢装好后,看着陛下那豪迈的气势,无奈苦笑。

随后,三人走上台阶。

等走到了那大庆殿门口的时候,走在最前方的皇帝却突然停下了脚步。

眼里带着一丝不安,一丝忐忑,还有宛若考了满分的孩童,带着一丝骄傲,等待着父母夸奖的神色一样。定定地望着那紧闭的大殿木门,久久不敢迈出脚步。

“陛下!”李德全不解地看着,站在大殿门口,却犹豫不前的皇帝。想了想后,便要上前为陛下推开门。

“等等!”皇帝连忙伸手制止住了他,舔了舔嘴唇后,深吸一口气,忐忑不安地说道:“再等等,朕,朕心里有些慌!让朕先静一静!”

皇帝站在大殿门口,看着那鎏金的大门,紧张不已。低着头,小心翼翼,无比专注的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明黄龙袍。

然后又认真的大量了一番自己的仪容,直到确认无比的庄重后,皇帝才深吸了一口气,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推开了大殿的鎏金大门。

吱丫一声,大殿门被轻轻启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无比庄重的宫殿。

正中央,一座纯金打造的龙椅,烨烨生辉。两侧屏风雕龙附凤,吞云吐雾,栩栩如生。而在那龙椅的正上方,挂着一块金字匾额。

上面,四夷臣服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散发着无比庄重的气息。

大殿里,寂静空旷,无有一人。

从门口照进来的阳光,给这稍显昏暗的大殿,增添了一抹亮色。

那高挂穹顶的匾额,在这淡淡的光芒中,显得更加神圣庄重。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后,伸出手,敛起龙袍的前摆,小心翼翼的迈过高高的门槛。那轻柔的动作,无比的慎重,就像是害怕弄脏了龙袍一样。

迈步门槛后,皇帝一步一步稳稳的迈着,直到走到那龙椅前,才停下了脚步。

然后,在李德全和杨继业诧异的目光中,皇帝撩起了龙袍,缓缓跪了下来。

李德全和杨继业对视一眼后,连忙随着皇帝跪在了地上。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后,伸手指着那龙椅上方,高挂的匾额。语气中难掩心中的激动,颤抖着说道:“你们知道吗?那个匾额,是朕的皇祖父。神宗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