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大军阀-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绍霆笑了笑,说道:“算你还明白。”

陈光璧先喝了一口茶,然后确认的复问了道:“那总裁,您是否决定了?”

吴绍霆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已无另外的人选,那就让郝少义担任第六团团长,不过我会派人来第六团执行督导工作。督导的人不急,等我回广州之后再吩咐也不迟。”

陈光璧心中暗喜,哪怕是有人督导也无妨,反正一个人成不了气候,韶关还是自己的。

不过这个时候,吴绍霆冷不防的又加了一句,道:“老陈,你只要记住我第一次跟你说过的话就可以了,我准你的事情就是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他喝了一口茶,目光闪过一丝锐利,“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明白吗?”

陈光璧怔了怔,这年轻人竟然看穿了自己!他吞了一口口水,连忙呵呵的笑道:“是,是,总裁的所有话卑职都铭记在心,绝不敢忘。”

“明白就好。喝茶吧。”

等陈光璧离去之后,何福光向吴绍霆问了道:“总裁,你真的就这么轻易的答应了?”

吴绍霆笑道:“还能怎样?原来我们混成协就缺乏军官,后来第一师仓促整编,从下面破格提拔了很多人,营长直接当上了团长,连长直接当上了营长,这可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我们部队太嫩了。既然抽调不出来人手,索性就让巡防军自己的人来管好了。”

“可是陈光璧这个人太狡猾,而且是一个十足的墙头草,他未必会对总裁死心塌地。”何福光提醒的说道。

“你说的很对,如果广东出现了另外一个比我更强势的人,相信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见风使舵。不过目前看来,陈光璧只能投靠我。对他来说,龙济光可不是一个值得看好的人物。”吴绍霆充满自信的说道。

何福光叹了一口气,他其实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吴绍霆的言论,不过短期之内相信陈光璧是不敢违逆的。更何况革命粤军能轻而易举歼灭韶关巡防军,也不在乎第六团能会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吴绍霆放下了茶杯,舒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崇石,准备一下,明日下午就返回广州。这个司令处就让出来给第六团当团部。让王云和警卫营继续留下来负责主持第六团的训练!”

“是!”何福光点头应答下来。

卷二:大革命 第198章,返回广州

二十五日,吴绍霆带领特务营和师部官员返回广州。胡汉民派了几个专员前往相迎,队伍进城的时候,还营造出了几分凯旋欢庆的场面。好歹革命粤军第一师此番出征是扫清省内满清余孽,也算是一件大事。吴绍霆骑着高头大马,在一众随扈官员的簇拥之下,十分光彩的就从太平门走了进去。道路两旁有不少人欢呼迎接,大部分是依附革命政府的士绅组织的人,只有少数是跑来看热闹的老百姓。

此去韶关前后将近半个月,广州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但凡是繁华的地段,都挂起了青天白日旗。大街小巷的民众大部分剪掉了鞭子,只有一些遗老和乡村农民们依然留着那一条麻花线,不过这已然不伤大雅了。最大的改变莫过于此。至此其他情况,一如往常,小商小贩、楼宇店面,没见得多开一家,也没见得少开一家。

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吴绍霆在鼎沸的人声当中似乎听到了有人在叫自己名字,他四下张望了一下,却没有找到是谁。或许是人群在议论自己罢了!

师部的军官们没有直接返回东校场,而是先到了革命政府大楼。

几天前,广州革命政府才从将军府牵出来,因为将军府的院落实在不够用,现在政府大楼距离府前大道不远,是一个华侨商人捐出来的,一共三层楼,不过占地面积几乎有半条街道了。至于将军府的旧址则分配给一些职能部门以及临时议会使用。

吴绍霆对于革命政府牵到这栋大楼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胡汉民爱怎么折腾都随他去好了,反正碍不着自己什么。来到大楼正门口时,胡汉民和宋教仁亲自来迎接,同时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一个熟悉的人物,正是汪兆铭。

按理说去年十一月份汪兆铭应该在京城向摄政王载沣投掷炸弹,显然是已经革命提前成功了,让汪兆铭放弃了这个行动,所以就南下来到广州加入了革命政府。这个时候的汪兆铭还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小伙子,当然看不出会是几十年之后那个国民党三大派系之一的领袖人物了。众人寒暄了一阵,旋即步入政府大楼。

革命政府经过短短大半个月时间发展,内部机制已经健全,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国家政府的,但凡是能够想到的部门全部成立了起来。胡汉民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在广州召开代表大会,甚至还想过就建都广州。

吴绍霆向政府汇报了此番讨伐韶关的过程,这场战斗几乎没有任何需要夸大的地方,因为事实本来就是很激烈的。当他说到此番战斗击毙敌人超过数百人时,在场听取汇报的众政府工作人员都吃惊不小,这简直是一场大战呀!

韶关的战斗早先就电报预支过广州这边,同时各大报纸也报道了这次行动,所以大家知道吴绍霆没有任何虚假之处。

这个消息让胡汉民等人感到有些忧虑,那就是广东省内的清军竟然做出这么坚决的抵抗,革命的走向会不会出现了什么问题?由这件事他们也特别联想到了二十三镇的情况,加入二十三镇要是叛乱了,那战斗的情况会不会比韶关更残酷?

汇报工作结束之后,胡汉民与廖仲恺等人在办公室召开了一次小型内部会议,特意让吴绍霆阐述一下关于对待二十三镇的看法。

“都督,总理,诸位同志,其实你们完全不必担心二十三镇的情况。”吴绍霆从容不迫的说道,“我革命粤军拥兵过万,哪怕黄师长率兵北伐,省内还有广东水师大小战船三十多艘。二十三镇此番从广西移师广东,无非是广西的局势发生了变化,二十三镇无以在广西立足罢了。二十三镇目前已经断缺粮饷,所有补给完全是自力解决,这样的部队全然不是我革命粤军的对手。”

众人听了这番话,深知吴绍霆的意思是消除大家的疑虑,可是怎么听起来让人更不安了呢?大家沉默了一会儿,胡毅生说了道:“震之,革命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了,相信在过不久就能迎来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候,我们不是说一定要强迫所有地方军都归附革命政府,要想短期之内取得革命大业的成效,那就必须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

吴绍霆看着胡毅生,脸上一片严肃的神色,但是他一句话没说。他知道革命政府的意思是什么,无非是告诉自己应当拉拢龙济光。他不说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的不认同,当然这是一种怀柔的手法。他不想把小问题闹大,以免影响自己在革命政府的公信力。

朱执信接过了胡毅生的话,语重心长的说道:“隋斋的意思也是我们大家的意思。听说龙济光还专门派人去韶关拜见过震之你,结果让震之直接轰走了。震之,虽然我们革命粤军有一些实力,可我们还需要更强大的实力才能完成整个革命大业呀!与其为敌,不如联手为盟,这样不单单能消减省内矛盾,还能增添自身实力,何乐而不为?”

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暗忖:朱大符你这个搞教育、搞新闻、搞文政的人,懂个屁的军政,军事也是有政治阴谋的,你以为龙济光会真的听从革命政府的命令?你以为二十三镇是一群土鳖,谁给钱就跟谁卖命吗?

他把这股气憋在心里,这个时候可不便爆发出来。很显然在场的人都是认同朱执信的想法,如果他现在唱反调,势必只会受到更强烈的针对。

“如此说来,革命政府是打算接受二十三镇的归附了?”他缓缓的开口问了道。

“既然能够和平解决这件事,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胡汉民说道。

吴绍霆沉默了一会儿,继而问道:“也就是说,你们会答应龙济光的条件了?”

胡汉民叹了一口气,说道:“一些情理之中的条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吴绍霆问道:“龙济光无非是向革命政府提出索要军饷粮草,再多就是军备物资,我想先问一下打算索要多少?”

胡汉民有些疑惑,反问了道:“难道龙济光派人到韶关没有告诉有关事宜吗?我特意跟龙济光的代表蔡兴举说过,军务之事必然要与我们革命军总裁协商。”

吴绍霆不冷不热的笑了笑,这胡汉民还真是抬举自己。他说道:“还没有谈到这一个环节我就把蔡乃煌轰走了。我知道二十三镇就是故意向革命政府勒索军费,假如龙济光愿意接受改编,我保证答应他的要求,可是显然他只会持兵自重、独霸一方,像他这样的军阀有什么资格索要革命军的军费?”

胡毅生说道:“震之,改编是迟早的事,我们利用军费还能控制二十三镇的行为,相信你身为革命军总裁是有这个预见的。”

吴绍霆冷笑了起来,他的预见可不是自己能够顺利改编二十三镇,而是二十三镇早晚有一天会反客为主,给革命政府一个下马威。他不打算多跟胡毅生辩解什么,只是问道:“先说说龙济光是什么要求吧。”

胡汉民让朱执信把龙济光的军费开支描述一下,二十三镇上报的全部兵员数量是六千六百五十三人,武器装备的数量超过八千,每月维持的费用应在九万,并且每个月还要提供子弹一百万发,炮弹一百发。除此之外,龙济光也希望在军部获得一个正式的职位,以对革命政府竭尽所能。

“九万?都督,你可知我们革命粤军两个师目前的军饷是多少吗?”吴绍霆听完了描述之后,冷冰冰的反诘了道。

胡汉民等人面面相觑,说来革命粤军成立的时间还不足一个月,而且自成立以来也没有确定军费开销的细节问题。基本上现在革命粤军的军饷和粮草,大部分都是吴绍霆自己解决的。吴绍霆的经济来源无非就是光复广州时得了一笔库银,随后北伐韶关一路上也在各个县府得了一笔,再者就是其自身经营公司所得收入。

现在要问革命粤军两个师具体的开销,他们这些人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朱执信想了想,然后说道:“第二师北伐出征之前,我们为其筹集了军费二十五万,物资方面都交给民政部去供应了,合计下来算是可以维持三个月的消耗。”

吴绍霆大声的说道:“虽然第二师一共只有四千多人,平均每个月是八万多的费用,看上去比起二十三要九万差不了多少。可是大家要搞清楚一件事,第二师是在北伐作战状态,一个战时部队的消耗还不及一个留守部队的消耗,这是什么道理?”

胡毅生打算辩解什么,不过吴绍霆没有留下余地,接着又说道:“我第一师目前总兵力是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特务营、一个警卫营,总兵力合计五千多人呢。你们知道我每个月拿多少军饷给手下的兄弟们?”

胡汉民奇怪的问道:“震之,革命粤军目前不是刚成立还不足一个月吗?”

卷二:大革命 第199章,二十三镇安置事宜

吴绍霆冷笑道:“确实如此,那难道革命粤军以后的军费就不算在现在的考虑范围了吗?在一开始的整编计划之中,我已经列出了详细的军费开支,只不过是没有总结起来罢了。如今革命政府刚刚成立,一应政务都是从头开始,为了不给革命政府制造太多的负担,我决定将第一师每月总军费控制在六万之内。”

众人听到这里,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忧。能够精兵简政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如今革命政府的支出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好在社会上能募集到不少的经费,海外那边也在积极响应国内的革命事业。但是很明显吴绍霆的意思就是在拿革命粤军的开销,来比对二十三镇索要的差异之处了。

一番窃议之后,朱执信说道:“震之,龙济光只是向我们革命政府提出这些条件而已,而我们也正是希望等你从韶关回来,详细的磋商这些条件。讨价还价是在所难免的。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不就是在为这件事寻找出路吗?”

一直没有说话的廖仲恺在这个时候沉吟了一声,缓缓的接过话来,对吴绍霆说道:“震之,既然你身为军事部总裁,我很相信你对这件事的判断。这样吧,那你具体说说,我们该如何与二十三镇达成合作条约呢?”

“总理,如果让我实话,我会说我根本不会理龙济光。龙济光手握重兵看上去确实耀武扬威,可是他绝对没有能力踏进革命政府辖区半步。如果我们答应了他的要求,那就等于不败而败了。”吴绍霆语气逐渐递增,显出了他情绪的升温。

胡汉民、胡毅生、朱执信等这些主和派人士顿时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他们先前费尽了口舌,竟然还是没能说服吴绍霆。在他们看来,这个时候主要矛盾对象应该放在北京的满清朝廷,绝不是在地方利益上拘于小节。

廖仲恺、宋教仁、邹鲁这边是持中立意见,当然是比较偏向于吴绍霆的看法,他们认为吴绍霆既然掌握了足够实力钳制龙济光,那就没有必要担心龙济光了。不过他们的呼声显然要比主和派那边弱许多,所以一直都没有提出什么声明。

“震之,你怎么还不明白呢?”胡汉民叹了一口气。

“是呀,我们要顾全大局呀!归根结底二十三镇也是广东的血脉,何必要闹得同室操戈呢?”胡毅生极力的声援堂兄胡汉民的意思。

“大家先冷静一些,既然现在是商议,总得有一个商议的论点。”廖仲恺大声的安抚会议室的气氛。

吴绍霆脸色很冷沉,他早就料到这些人的软弱性是到骨子里去了,现在革命政府又不是没有兵,还怕打不起吗?口口声声说什么顾全大局,如果真的是顾全大局第二师就不会出兵江西转道江苏,而是直接出兵湖南进攻武汉。他并非不在意革命政府北伐出征的路线,只是因为这次北伐与自己利益不大,所以才没有太重视而已!

“好的很,”他大声的说了道,声音盖过了全场所有的人,“既然革命政府有这么多银子,那你们就去收买龙济光好了。我倒是要看看,我革命粤军为了节省开支省吃俭用,倒头来却还不及一支半途投诚的部队,你们自己去向革命士兵们去解释吧。”

大家一下子安静了起来,不得不承认,吴绍霆的这番话是很有杀伤力的。

胡汉民与朱执信对视了一眼,他们显得尴尬了起来。廖仲恺沉闷的叹了一口气,好端端的商议竟然变成了争执,不过话说回来还是胡汉民和胡毅生先挑起了不好的气氛,真是让人感到失望透顶。

吴绍霆稍微等了一会儿,然后豁然站起身来,丢下了一句话:“既然你们已有定论,那就照你们的想法去做,这件事与我没关系。”说完,他转身大步流星的向会议室门口走去,副官邓铿上前拉开了大门。

离开会场之后,胡汉民神色很纠结,说实在的他也不想把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有些后悔。

“为了一个外人,咱们这么争吵岂不是太愚蠢了。”廖仲恺责备的说道。

宋教仁刚想开口附和廖仲恺的意思,不过胡毅生却很冲动的大吼了起来:“吴绍霆这算什么意思?明明是他不对!他身为同盟会成员,革命人士,应该服从组织的命令才是。大家看看,看看,随便说两句就耍性子,这还让我们怎么放心?”

“毅生,你这是什么话?吴绍霆是广州首义的领导人,在我们革命政府当中他也是有决策权的。”廖仲恺严肃的说道,他一直都觉得胡毅生太冲动了,甚至都有一些口无遮掩,而胡汉民对他这个堂弟也向来不好好管治,迟早会出问题。

廖仲恺当然想不到,十几年之后的一天,他被刺杀于惠州会馆大门口时,胡毅生就是幕后主使人之一。

“我只是在说事实。革命政府成立之初,军事部部长本不应该轮到他吴绍霆担任,他一个年纪轻轻的晚辈,凭什么能担此大任?当时他假惺惺的辞职让位,其实就是在以退为进。像他这样耍手段、耍心机的人,广州革命大业迟早会坏在他的手里。”胡毅生气愤难耐的说着,他声色俱厉,就好像是在抗议某一项暴行似的。

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起来,虽然胡毅生所说的话有失纪律,可是却点到每个人的心坎上。吴绍霆那次辞职事件,稍微有几分理智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动机,虽然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吴绍霆是在争权,但俨然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现在又发现了这样的事,这次召开的时革命政府核心人物的私会,一开始大家都好言相劝,结果没两句话的功夫,这吴绍霆又任性离去。

廖仲恺暗暗叹了一口气,他虽然愿意相信吴绍霆,可是掌握军队实权的人始终是不得让人安心,谁都不知道今天的革命者会不会是明天的叛徒。尤其是吴绍霆从革命起义之后到今天一系列所作所为,就算不想怀疑也得多一个心了。

宋教仁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他表情很严肃的说道:“我以为,与其大家在这里凭空怀疑,还不如多做做工作。震之他是什么人我不太了解,可是震之掌握着革命粤军,是我们革命政府的基础所在。相比之前龙济光是一个威胁,为什么大家都愿意站在一个威胁的立场上,而不站在我们政府基础的立场了呢?”

胡毅生不服气,欲辩驳,可是宋教仁举手打断了他的话。

“毅生,说一句诛心之言,我以为震之虽然有野心、有权欲,但绝对不会是背叛革命的人。难道你们都敢昧着良心说自己没有野心吗?”宋教仁目光炯炯有神,几近审问似的环视了在场所有人。

胡毅生顿时不敢说话了,其他人也都噤声不语。不过大家都在心里埋怨宋教仁,你这年轻人说话也太直接了,窗户纸也是一层纸,能隔着就隔着,岂能随随便便就捅破?

卷二:大革命 第200章,宋教仁来访

吴绍霆回到东校场军部大院,虽然会议的事情让他很动怒,不过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他并没有刻意在这方面下情绪。他不知道自己讨伐韶关的这段时间,革命政府筹集了多少经费,如果同盟会觉得钱多了愿意拿去收买龙济光,那就由他们去好了。他相信革命政府真的这么做了,革命粤军士兵肯定会有不满,到时候的后果就由同盟会自己收拾了。

他在这几天除了打理一些积累下来的军务工作之外,还特意构想了发展广州经济和教育的计划。他特意与朱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