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大军阀-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他知道孙先生革命纲要的步骤,必须在得到全国响应,革命军攻下南京之后才可以讨论建国,现在操之过急只怕会适得其反。

于是,广东革命政府取消了国家建制,只按照地方政府的形式组建。

经过一致推举,胡汉民出任广东都督,廖仲恺为广东革命政府总理,谭人凤、朱执信、李煜堂出任财政部司职,负责筹备革命军费;胡毅生、邹鲁、黄世忠等出任民政部司职,负责处理广东光复城镇的民生工作。在讨论军事部职位时,同盟会内部却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有人推举吴绍霆为部长,因为广州首义之功是由其领导的,但也有人认为吴绍霆太过年轻,资历尚浅,应该由黄兴来负责主持革命军事宜。

这次讨论会议吴绍霆没有参加,他正在忙着整编广州城内的起义军。

黄兴虽然参加了会议,不过却一直是闷声叼着他的石楠烟斗,把脸色隐藏在烟雾后面,一句话都没有说。

其实推举黄兴代替吴绍霆成为军事部部长的事,是由廖仲恺在幕后策动的。他并不是不相信吴绍霆,也不是认为吴绍霆资历尚浅,只不过相比较之下黄兴肯定要比吴绍霆更可靠。广州革命政府成立之后的首要之事,就是调动革命军扫清省内、出兵北上,推动革命的火焰烧遍全中国。所以把革命军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才能更容易的执行这项命令。

至于吴绍霆,他在光复广州之后就一直在埋头整编军队,丝毫没有出兵的打算,单单就是这一点让廖仲恺有些放心不小。

这次会议就卡在了军事部的问题上,从上午一直纠结到下午,依然没有结果。

胡汉民是支持吴绍霆的,他一直应该按功分配,这样才能体现革命事业的光明磊落,不能什么事都任人唯亲。虽然胡汉民说的大义凌然,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在这些支持人当中大部分是同盟会广州本地的会员,他们一方面是强调地域政治,另外一方面是担心得罪了吴绍霆会引来大祸。

支持黄兴的人,则正好是原来华兴会的几个骨干成员,如宋教仁、章士钊等人。宋教仁是上个月刚从日本回国,正好就到了惠州与黄兴会面,并且中途参加了这次起义行动。另外的几个人就是廖仲恺安排的几个香港同盟会成员了。

双方各持一词,僵持不下。大家都觉得厌烦了,认为胡汉民完全可以拿出都督的威信,直接决议人事任命的问题,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可是胡汉民想法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又要顾虑到廖仲恺的意思,所以迟迟拿不出都督的作派来。

下午会议结束之后,一个第二标的参谋官匆匆的就赶回了东校场,把今天会议的消息告诉了吴绍霆。这个参谋官是代表莫擎宇前去参加革命政府会议的,他觉得这件事很重要,所以就先赶来告知军部总裁,反正莫擎宇现在不在城内,不急着汇报会议。

革命军军部会议室里,吴绍霆听完了这个参谋官的汇报之后,坐在首座上沉默不语。

一旁几个第一标的官员顿时不服气了起来,何福光最先说道:“这算什么?这算什么意思?广州是谁打下来的,是黄兴吗?凭什么是黄兴来领导咱们起义军,这把咱们的吴大人直至何处了?”

何福光虽然有些不服吴绍霆,不过眼下的利益问题升级到第一混成协和同盟会冲突了,他自己不是同盟会成员,一旦要黄兴担任军事部长,只怕他们这些会外人士肯定会受到排挤。好在吴绍霆代表的是全体新军的利益,跟着吴绍霆肯定好过跟着黄兴。

更重要的是,吴绍霆今天已经把革命军整顿的报告草稿拟定下来了。何福光将会正式成为粤军第一师总参谋长,一旦吴绍霆失去了军部总裁的职位,那这个草稿还会有效吗?

“何大人说的极是,革命政府军事部必须由吴大人坐镇,要不然我肯定不服。”炮兵营代理管带张达开也是情绪激烈的的说道。

除此之外,梁鸿楷、陈芳、徐少文等第一标军官也跟着积极声援。

卷二:大革命 第182章,以退为进

许海英本来想说几句圆场的话,他很信任同盟会,不过此时此刻看到这么多人抗议,只好缄默不语,以免多添麻烦。

一旁的广东水师几个战舰管带,还有第二标官员也全部都保持沉默。前者现在没有主事人,无法统一思想;后者是主事人不在城内,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身为吴绍霆副官的邓铿脸色同样很纠结,他是同盟会会员,一向赞同同盟会的决议,但这个时候也要顾虑到吴绍霆的利益。他沉了沉气,走上前试探的问道:“吴大人,我们先不说其他,不知吴大人你到底是作何打算?”

吴绍霆苦苦笑了笑,轻松的伸了一个懒腰,然后说道:“林参谋,刚才的会议上还没有决定军事部的任命吗?”

那林参谋官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因为这个问题讨论了好几个小时,会议进程都打乱了,所以只好容后再议。”

吴绍霆拉了拉自己军服的下摆,挺起胸膛说道:“既然如此,为了革命大局,我愿意提出辞呈。克强兄是赤诚的革命志士,他领导过多次起义,于资历于经验都比我强,是不容质疑的最佳人选。”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吴绍霆要是辞职了,那军部这一圈人的利益让谁来主持?这不是瞎胡闹吗?

这时,就连第二标的军官和广东水师的人都坐不住了,纷纷强调吴绍霆不能辞职。

第二标跟第一标一脉同宗,纵然是听命于两个标统指挥,但好歹属于同一番号。吴绍霆能否成为军事部长是小,但是一旦吴绍霆辞职,新军失去最高指挥官,莫擎宇也将孤立无援。至于广东水师几个战舰管带,当中虽然也有同盟会成员,可这几天一直都是吴绍霆在处理军务,粮草供应和军饷划分大家都很满意,既然有满意的现状,为什么还要改变呢?

“吴大人……”何福光还要说什么。

“崇石兄不必多言,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多说什么。士元,你帮我起草一份辞呈,今晚就送到将军府去。”吴绍霆果决的说道,他说完之后,不等众人再劝说,转身快步离开了会议室。

众人望着吴绍霆的背影,一下子不知所措了起来。

晚上八点,邓铿按照吴绍霆的吩咐,将辞呈送到了将军府大院。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城,新军士兵们情绪最激动,他们只认准吴绍霆一个领导人,什么黄兴根本不认识。倪端、何福光还有许多第一标的军官,这晚都陆续来到吴绍霆的居所,劝说吴绍霆收回辞呈。吴绍霆坚决的做出回复,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同盟会这边也都惊讶不已,他们虽然正在讨论军事部部长的任命问题,可就算吴绍霆当不上正部长,最起码也会是副部长,新军的领导工作还会交给吴绍霆来统筹。怎么吴绍霆就这么想不开,直接就递交辞呈了?

这天晚上革命政府还有许多白天积累的事务要处理,一边要回应那些地方士绅和其他实业派的同盟会成员,取得这些人经济上的支持和民间号召力支持,一边要与外国领事馆建立关系,一边还要联络全国其他省区的同盟会响应广州起义。正是忙的焦头烂额之际,只好把吴绍霆的事情延迟到次日在处理。

哪里知道仅仅只过了一个晚上,次日清晨一大早,第一标上到参谋官下到班长,一共二十多名军官同时递来辞呈。新军士兵们一开始还有这些军官安抚,现在大大小小的军官都辞职了,士兵们的情绪再次受到刺激,差一点就扛着枪上街游行去了。

除此之外,炮兵营、骑兵营宣布脱离革命政府指挥,以王云为首的革命政府警卫营也跟着罢工,广州局势再次陷入了动荡之中。

廖仲恺、胡汉民、黄兴等人都看出事态的严重性,这一刻他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吴绍霆在新军的地位不可动摇。廖仲恺后悔莫及,他事先完全不曾料到吴绍霆已经彻底掌控了新军,此时只希望能够尽快平息这件事。他找到胡汉民,决定让吴绍霆担任军事部部长,黄兴出任副部长,陈炯明为革命军总司令。

胡汉民听了廖仲恺的建议之后,脸色依然一片忧虑,他说道:“仲恺兄,难道你还不明白吗?震之在乎的不是一个部长的头衔,他需要的是咱们对他的重视和重用。你看看他在东校场的军部,他已经自任为革命军总司令,你让竞存再去担任总司令,只会徒增尴尬。”

廖仲恺神色很凝重,他严肃的说道:“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需要控制一支武装力量执行北伐,如果震之不肯出兵,那革命大势岂不就此消退了?李侠如已经从云南返回江西了,就等着我们这边的援助,福建的孙道仁、徐静清、许崇智业已取得联系,还有上海的陈英士,湖北的刘复基、孙武、蒋飒斌,浙江的汤蜇先,这些人都蓄势待发呢!”

胡汉民认真的说道:“这些我都知道,可是仲恺,你为什么不相信吴震之呢?当初可是吴震之冒死来救我们。革命大业尚未扩大,吴震之是明晓事理的人,他肯定会出兵的。”

廖仲恺沉默了片刻,然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展堂,你最好马上去见一见震之,向他说明我们未来出兵的计划,只要他答应下来,广州一应军事一切都由他处置。”

胡汉民点了点头,说道:“我会的。不过……克强那边该如何是好?”

廖仲恺又为难了起来,黄兴是跟孙中山是同一地位的人物,现在广州新军起义成功了,原定给黄兴指挥的革命军却没有着落,该怎么向其交代呢?好歹华兴会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年也多亏了有黄兴在全国上下周转,要不然革命势头岂能发展的这么迅猛?

就在他们为难之际,邓铿再次来到将军府,这次他是专程来把吴绍霆前几天拟定的整编计划递交上来。还说昨天因为太过匆忙,所以吴绍霆忘记转达这份计划书了。希望这些计划能为革命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廖仲恺与胡汉民立刻看了一遍吴绍霆的整编计划,这可以说是吴绍霆这几天时间的心血,也应证了广州光复之后吴绍霆的工作重心。这份计划中从整体到框架都罗列的十分详细,甚至连革命军的每月支出都做了预测。不过最让廖仲恺、胡汉民眼前一亮的,还是吴绍霆计划将广州现有各部整编为两个师,其中一个师的正副师长即为黄兴、陈炯明。

“仲恺,你看看嘛,你完全把震之给想错了,大家都是同盟会的同志,就不应该有成见!”胡汉民立刻说道。

“哎,这件事是我的错。既然如此,展堂你赶紧去找震之把话说清楚吧。”廖仲恺有几分愧疚,感叹的说了道。

中午的时候,胡汉民就找到了吴绍霆。他发现不止自己一个人关心吴绍霆的辞职,包括哪些第一标旧部,甚至陈炯明、谭人凤等等,都已经把吴绍霆的居所围得水泻不停了。

吴绍霆正在收拾行李,他甚至都派人把去往香港的船票都买好了。

胡汉民到来引起了等在外面的众人注意,第一标的旧部纷纷要求胡汉民挽留吴绍霆,否则他们也会跟着吴绍霆一起离去。谭人凤拿出了长者的脾气,训诫胡汉民一开始就不应该闹出这样的岔子。陈炯明是代替黄兴来挽留吴绍霆的。黄兴并非不愿意亲自前来,而是考虑到吴绍霆的离去就是因为与他发生冲突,所以不便露面。

“诸位稍安勿躁,诸位稍安勿躁,汉民此番前来与诸位用意一致,务必要留下吴震之。之前的事是一场误会,请诸位千万不要听信流言蜚语。”胡汉民在外厅的大门前,好言安抚了众人的情绪。

“展堂,我与你一同进去。”谭人凤走上前来说道。

“善公,难道震之没有见你?”胡汉民有些奇怪的问道。

谭人凤摇了摇头,叹息的说道:“我也是才来,还没去敲门。在这里遇到了竞存和震之的部下,所以先听了听他们的意见。”

胡汉民稍微放心,他最担心的就是吴绍霆现在真的闹情绪,连谭人凤这个革命老元勋都不肯一见了。之后,他与谭人凤还有陈炯明一起走到吴绍霆房门前,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吴绍霆本人,他向来都是自理生活,即便位高权重也没有雇佣任何仆人。

“善公,展堂,竞存,不用多说,我已然知道你们的来意了。”吴绍霆看到门前的三个人,微微笑了笑,虽然嘴巴上这么说,却没有把客人拒之门外,闪身让他们进来了。

三人进屋之后发现房间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三个行李箱都整整齐齐的放在客厅中间,在一张茶桌上,还放着护照和船票等物件。

胡汉民见状,不由一怔,急忙说道:“震之,你这是做什么,你真的打算离开广州?”

吴绍霆从容的说道:“展堂,革命大业已有初果,我心怀革命之志,自然知道何取何舍。广州一处的光复只是起步,接下来的道路还很长,绝不能因为一些细枝末节而影响前路的进展。我知道军事部部长归属不重要,但这反映了一个事实,我们同盟会内部存在矛盾。我知道我这么仓促的辞职太过冲动,这也是减少矛盾的办法。”

不等胡汉民解释,谭人凤却先说了道:“震之,你也知道这是冲动,军事部部长既然是小事,谁来担任都是为了革命。纵然是震之你担不得此任,革命大业总有你的用武之地。震之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革命,现在却一走了之,难道就不怕惹得一身不负责的骂名吗?”

吴绍霆沉默不语,他觉得谭人凤这番话很有力量,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呀!

胡汉民叹了一口气,跟着说道:“是呀,震之,知道的人认为你是顾全大局,可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故意使之。我们革命政府才刚刚成立,矛盾重重是在所难免,可矛盾归矛盾,革命团体还是应当团结一致才是呀。”

陈炯明点了点头,认可的说道:“展堂先生此言极是,不管如何,团结是大。革命政府才刚刚成立就闹出集体辞职之事,这不是让鞑虏和外人笑话吗?那我革命接下来的道路当如何走下去?”

他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其实是克强先生特意让我来找你的。克强先生愿意放弃军事部长的职位,只是希望震之你能万事以大局为重,尽快整顿军务,发兵北伐。”

吴绍霆听了众人你一言我一句,表情虽然很凝重,不过心中却乐得不行。他当然不会就这轻易辞职,辞职的目的就是以进为退的示威。现在让革命政府看到了他在新军中的影响力,日后自然不会再敢搞这种排挤。其实说来,他对革命政府质疑自己领导军事部十分生气,这些同盟会的家伙还真是一群“炮哥”,起义之前说了那么多好话,起义成功之后就想争取最大的控制权。

不过他也很清楚这些同盟会的本性,一群空有理想的人聚在一起,为了理想可以做出任何的让步,这就是二十一世纪评价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了。

这次示威势在必行,要给同盟会一个深刻的记忆,否则日后他还怎么能上位掌权?

卷二:大革命 第183章,当仁不让

“听得你们这么说,反而我越来越错了。”吴绍霆故意的叹了一口气,忧郁的说道。这场戏当然要演到底,这样才能保全他的个人形象了。

“你简直是大错特错了。”谭人凤一副长辈教训晚辈的语气。

“是呀,震之,你要知道你可是革命元勋,起义功臣,起义刚结束就闹性子,这不是献宝吗?”胡汉民认真的说道。

陈炯明叹了一口气,却没有多说什么。

吴绍霆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说道:“本来我打算去香港,好好经营实业,就算我不带兵了,日后也能为革命筹集经费。可是现在听得你们这么说,如果我今天就这么一走,反倒就成为罪人了。其实那天做出这个决定,肯定是有一些情绪使然,都忙了好几天没怎么睡好,脑袋有些不清楚啊。”

胡汉民拍了拍吴绍霆的肩膀,微笑着说道:“震之你现在还没走,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已经做出了决议,革命政府军事部部长将由你来担任,克强就担任副部长。”

吴绍霆犹豫了一下,继而说道:“其实我以为,我们革命军的军事体系未必要遵从旧有的定规。我们可以将军事部改为军事议会,这样革命军才是属于革命的!什么部长、副部长,都是可以平起平坐,一起制订军事行动。”

胡汉民眼前一亮,惊奇的说道:“军事议会?就像是参议院、国会那样,让军事行动由议会来决议操控?”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也是昨天晚上忽然想到的。”

他所说的军事议会,是参照二十一世纪美国军事体制中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制。

当然,他知道军权的重要性,要让什么议会、联席会议来制衡自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知道现在自己在新军中有无可代替的地位,可以说已经牢牢掌握了新军军权。之所以提出这个军事议会,无非是缓解黄兴等华兴会对自己的矛盾,同时也给自己一个不错的台阶下去罢了。到时候军事议会做出的决议是否要执行,还得看他吴绍霆的脸色。

胡汉民大喜道:“震之果然是奇人呀,这样的方式都能想到。甚好甚好。”

不过,陈炯明却有一些疑惑,他说道:“军事议会却是很好,可是实施起来肯定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一促即成。更何况眼下我们还要急着出兵北伐,上下需要统一一心才是。至于这个体制,等光复了南京、成立共和民国时再详细讨论才是。”

吴绍霆看了陈炯明一眼,看来这位未来的粤军领袖还是很有眼光,确实,实行这个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除非是假设一个空架子,否则要想具备实用性还得经过时间的论证。

这时,谭人凤说道:“军事体制之事暂时容后再议,现在要拿准的是震之你的决定。我们都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震之若还要执行离去,那就是要气死我这个老头子了。”

吴绍霆就坡下驴,道歉的说道:“善公都这么说了,在下岂敢顽固下去?我向组织道歉,这次是我情绪了,也向克强先生道歉,我绝对没有任何要与克强先生作对的意思。”

大家见吴绍霆释然,于是也都放心下来。

下午,吴绍霆亲自来到新军军营安抚众兵士,同时也让那些递交辞呈的中下级军官全部收回辞呈,各还各职。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革命政府忙着政务和外联,为了筹集出兵北上的军费,不得不与那些地主、实业家们合作,给予这些人许多政治上的便宜。非但如此,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